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织构分布模式对滑动摩擦副流体润滑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浩程 严志军 +3 位作者 徐久军 刘泽 吴世博 孙涛 《中国表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61,共10页
表面织构有一定的减摩作用,然而织构分布模式对润滑性能的影响还须进一步完善。为研究流体润滑条件下表面织构分布模式对润滑性能的影响,建立考虑油膜厚度的三维织构非均匀分布计算模型,采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方法并利... 表面织构有一定的减摩作用,然而织构分布模式对润滑性能的影响还须进一步完善。为研究流体润滑条件下表面织构分布模式对润滑性能的影响,建立考虑油膜厚度的三维织构非均匀分布计算模型,采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方法并利用UDF(User define function)和动网格技术,研究织构面积密度和分布模式对摩擦因数、油膜厚度、压力分布和气相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外载荷恒定的条件下,随着织构面积密度的增加,两种非均匀分布织构相较于均匀分布织构均可促进空化效应,提高油膜厚度,使速度梯度和剪切应力减小,摩擦因数减小。当织构面积密度为14.14%时,与均匀分布织构相比,渐疏分布织构的摩擦因数降低了26.5%,油膜厚度提高了53.5%。渐密分布织构的摩擦因数降低了24.2%,油膜厚度提高了32.5%。试验中两种非均匀分布模式的织构均可提高润滑性能,与模拟结果趋势一致。研究表面织构分布模式对润滑性能的影响,可为优化织构分布设计及对织构性能的研究方法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构分布 空化效应 油膜厚度 动网格 UD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尾轴承润滑特性中螺旋桨激振力的影响特性研究
2
作者 杜彩凤 王志芬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4-37,共4页
在船舶航行过程中,螺旋桨工作于复杂的非定常流场中,船身伴流不均、外界风浪流因素以及叶片设计等会引发周期性和随机激振力,这些激振力对船尾轴承的润滑特性产生显著影响。本文分析螺旋桨激振力的产生机制,基于流体润滑理论的雷诺方程... 在船舶航行过程中,螺旋桨工作于复杂的非定常流场中,船身伴流不均、外界风浪流因素以及叶片设计等会引发周期性和随机激振力,这些激振力对船尾轴承的润滑特性产生显著影响。本文分析螺旋桨激振力的产生机制,基于流体润滑理论的雷诺方程,建立考虑螺旋桨激振力影响的船尾轴承润滑模型;搭建模拟实验平台,涵盖实验台架、动力系统、激振力加载装置及辅助装置等,通过实验获取不同激振力幅值下油膜压力最大值和油膜最小厚度数据,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油膜压力最大值和油膜最小厚度的理论值与实验值差异明显。本文为船舶推进系统的优化设计与运行维护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特性 螺旋桨 激振力 油膜压力 油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温黏压下径向柱塞泵滑靴副温度分布与泄漏量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少年 张子骞 +1 位作者 陈世豪 杨龙涛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03-1913,共11页
针对高压大排量径向柱塞泵滑靴副摩擦失效和泄漏问题,以XDP1000型径向柱塞泵为例,对滑靴副温度分布与泄漏量进行了流场仿真和数值计算。首先,根据滑靴柱塞组件运动学特性分析,求解了滑靴偏转角变化规律,并通过建立滑靴副不同通道流量计... 针对高压大排量径向柱塞泵滑靴副摩擦失效和泄漏问题,以XDP1000型径向柱塞泵为例,对滑靴副温度分布与泄漏量进行了流场仿真和数值计算。首先,根据滑靴柱塞组件运动学特性分析,求解了滑靴偏转角变化规律,并通过建立滑靴副不同通道流量计算公式的方式,建立了滑靴副静压支承特性方程;然后,建立了滑靴副泄漏功率损失和摩擦功率损失模型,求解了滑靴副最佳油膜厚度,并分析了最佳油膜厚度的变化规律;最后,在考虑了油液黏温黏压特性的基础上,通过流场数值计算的方式,研究了滑靴副温度分布与泄漏量随径向柱塞泵工况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额定工况下,滑靴副最佳油膜厚度值约为14μm,滑靴副最佳油膜厚度值随着转子转角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工作压力和温度的增大而减小;滑靴运动方向侧油膜温度较另一侧高13 K,滑靴副温度值基本不受工作压力的影响,而随着转速的增大而升高;滑靴副阻尼孔泄漏量较滑靴边界泄漏量大0.02 kg/s,而且泄漏量随着压力、转速和油液温度的增大而增大。该研究结论可为高压大排量径向柱塞泵滑靴副设计及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大排量径向柱塞泵 静压支承特性 最佳油膜厚度 流体域温度分布 油液黏温黏压特性 工作压力 转子转速 流场仿真和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油-CO_(2)、CH_(4)、N_(2)混合物界面性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周宇 孙乾 +4 位作者 张娜 刘伟 郭凌空 唐志淏 付铄然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9-117,共9页
油气界面张力是气驱提高采收率过程中分析油气两相混合程度、影响油气最小混相压力和注气开发效果的重要参数。针对页岩油的主要成分正辛烷(C8),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纯CO_(2)和混合气体(CO_(2)、CH_(4)、N_(2))与C8的界面张力... 油气界面张力是气驱提高采收率过程中分析油气两相混合程度、影响油气最小混相压力和注气开发效果的重要参数。针对页岩油的主要成分正辛烷(C8),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纯CO_(2)和混合气体(CO_(2)、CH_(4)、N_(2))与C8的界面张力及界面微观特征变化规律,并考虑了温度、压力和气体组分等外界因素对界面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气相压力的增大,气体与C8混合程度增大,界面厚度、粗糙度、相对吸附量等微观特征增强,导致油气界面张力逐渐减小。界面张力随温度在不同压力区间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在低压时温度越高,界面张力越小;在高压时温度越高,界面张力反而越大。相较于纯CO_(2)、CH_(4)和N_(2)的加入会增大混合气体与油相的界面张力,其中N_(2)对油气界面张力的影响更大;同时CH_(4)和N_(2)会使得油气界面厚度、相对吸附量等微观特征减弱。在三元CO_(2)+CH_(4)+N_(2)/C8体系中,CO_(2)的相对吸附量最大,CH_(4)次之,N_(2)最小,证明了3种气体与油的相互作用由强到弱为CO_(2)>CH_(4)>N_(2)。此外,所有体系相对吸附量均大于0,吸附量越大,界面张力随压力的增大下降得越快,这与吉布斯吸附理论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界面张力 分子动力学 微观特征 界面厚度 相对吸附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撑力平衡的柱塞泵滑靴副油膜厚度动态求解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任中永 许顺海 +3 位作者 龚国芳 张鹏 王一博 刘尚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通过改进轴向柱塞泵的滑靴副与柱塞的结构设计以稳定建立滑靴油膜,这是轴向柱塞泵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柱塞泵滑靴副油膜厚度的动态特性对分析柱塞泵滑靴副的支撑特性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撑力平衡的柱塞泵滑靴副油膜厚度动... 通过改进轴向柱塞泵的滑靴副与柱塞的结构设计以稳定建立滑靴油膜,这是轴向柱塞泵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柱塞泵滑靴副油膜厚度的动态特性对分析柱塞泵滑靴副的支撑特性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撑力平衡的柱塞泵滑靴副油膜厚度动态求解新方法。首先,对滑靴副的受力平衡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构建了柱塞泵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然后,构建了柱塞泵整泵流场仿真模型,求解了包含滑靴底部支撑力、柱塞腔压力等在内的滑靴副支撑动态边界,并采用容积效率试验数据验证了整泵流场仿真的准确性;最后,建立了滑靴副油膜承载模型,分析了滑靴副油膜支撑特性,提出了基于插值计算理论的柱塞泵滑靴副油膜承载尺度动态求解方法,对1600 r/min与600 r/min两种典型工况的滑靴副油膜动态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显示:大排量柱塞泵转速为1600 r/min时,柱塞惯性力导致高压侧油膜厚度进一步减薄,高压转低压过程中,柱塞腔内出现压力骤降,使滑靴副油膜无法形成,导致滑靴与斜盘发生刚性接触,在该区域内发生异常磨损;而在低转速工况(600 r/min)时,滑靴底面能够有效形成油膜,保证柱塞泵低速运行的可靠性。这表明基于支撑力平衡的柱塞泵滑靴副油膜厚度动态求解方法可以快速地对不同工况下的柱塞泵滑靴副油膜厚度进行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机械 盾构机 容积泵 滑靴副支撑特性 油膜厚度动态特性 柱塞泵动力学分析 线性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活塞环润滑油膜厚度超声波测量方法研究
6
作者 孟亮虎 赵文圣 +4 位作者 王会良 李世伟 乔天旭 何晨晞 杨晓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1-297,共7页
活塞组件-缸套摩擦副位置处良好润滑状态能够保障柴油机的稳定运行,润滑油膜厚度能够对其润滑状态进行判断。因此本文以润滑油膜厚度为测量目标,基于等效弹簧模型超声波测量原理对活塞环位置处润滑油膜厚度开展实验研究。搭建了润滑油... 活塞组件-缸套摩擦副位置处良好润滑状态能够保障柴油机的稳定运行,润滑油膜厚度能够对其润滑状态进行判断。因此本文以润滑油膜厚度为测量目标,基于等效弹簧模型超声波测量原理对活塞环位置处润滑油膜厚度开展实验研究。搭建了润滑油膜厚度超声测量实验平台,通过实验证实了超声方法的测量能力。构建了柴油机活塞环润滑油膜厚度测量方案,设计并搭建了活塞环润滑油膜厚度动态测量系统,对不同转速下的润滑油膜厚度进行了实验测量。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在活塞环处测得了2.2~3.9μm的润滑油膜厚度,并且随转速增加,油膜厚度呈现增大趋势,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测量 弹簧模型 反射系数 油膜厚度 柴油机气缸 活塞环 标定实验 动态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尾静压导轨初始油膜厚度对静动态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韩彦伟 李辉 赵玉博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1-186,共6页
燕尾静压导轨的工作性能与其选取的初始油膜厚度密切相关。通过对由PM流量控制器调控的燕尾静压导轨进行研究,分析并推导出初始油膜厚度与静压导轨静动性能之间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增大导轨底层大面和燕尾面初始油膜厚度,都可以提高... 燕尾静压导轨的工作性能与其选取的初始油膜厚度密切相关。通过对由PM流量控制器调控的燕尾静压导轨进行研究,分析并推导出初始油膜厚度与静压导轨静动性能之间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增大导轨底层大面和燕尾面初始油膜厚度,都可以提高导轨的承载能力,但提升幅度不大;降低导轨底层大面和燕尾面初始油膜厚度,均会增大低燕尾导轨的静、动态刚度,其中导轨底层大面初始油膜厚度的变化对静刚度影响更大,燕尾面初始油膜厚度的变化则对动刚度影响更大,在实际中应该根据所设计导轨工况选取合适的初始油膜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尾静压导轨 PM流量控制器 初始油膜厚度 静态性能 动态性能 油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承腔壁面油膜厚度超声测量实验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钟冲 刘振侠 +2 位作者 胡剑平 吕亚国 郝毓雅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10-1115,共6页
针对轴承腔壁面油膜厚度难测的问题,根据脉冲反射法的基本原理,建立了用于测量轴承腔内壁面油膜厚度的超声波测量系统。测量系统主要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硬件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卡、探头、延迟块和相应的电缆等组成;软件系... 针对轴承腔壁面油膜厚度难测的问题,根据脉冲反射法的基本原理,建立了用于测量轴承腔内壁面油膜厚度的超声波测量系统。测量系统主要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硬件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卡、探头、延迟块和相应的电缆等组成;软件系统功能主要有测量参数的设置、测量波形的实时显示、后处理等功能。然后,用所开发的测量系统测量静态条件下八种不同厚度的油膜,并将实验结果与计算值进行对比,第八种油膜厚度下相对误差为6.9%其余七种情况油膜厚度的相对误差均在5%以下,满足工程实践要求。最后,进行油膜厚度动态测量实验,获得相同流量、不同转速下轴承腔壁面的油膜厚度,经过动态测量的信号品质分析和油膜厚度变化规律分析,该测量系统能在较高精度的要求下完成轴承腔壁面油膜厚度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膜厚度 超声测量系统 静态测量 动态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管降膜蒸发器中液膜厚度周向分布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朱晓静 邱庆刚 +1 位作者 权生林 沈胜强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207-3213,共7页
采用VOF模型对水平管表面液膜厚度分布进行数值研究,并将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二者吻合较好。结果表明:液膜沿水平管周向的流动可分为瞬态过程及之后的稳态过程,瞬态过程包括液体自由下降、冲击管壁、液膜发展、充分发展以及脱离管壁... 采用VOF模型对水平管表面液膜厚度分布进行数值研究,并将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二者吻合较好。结果表明:液膜沿水平管周向的流动可分为瞬态过程及之后的稳态过程,瞬态过程包括液体自由下降、冲击管壁、液膜发展、充分发展以及脱离管壁5个阶段。稳态过程中,液膜厚度沿圆管周向分布为先减小,再增大。水平管上、下半部液膜厚度分布不对称,顶部和底部存在两个切向速度滞点,下部滞点处可能会出现无液区。随着液膜雷诺数的增大,液膜厚增大,下部无液区范围也增大。较大的管径会导致液膜在同一角位置处流速增加,液膜厚度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动力学 水平管 降膜流动 降膜厚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连轧机相对油膜厚度的测试与建模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东宁 姜万录 +1 位作者 王益群 王海芳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7-80,共4页
为了分析冷连轧机支撑辊动压油膜轴承的油膜厚度变化对带钢厚度的影响,提高轧机AGC精度,进行了油膜厚度测试实验。对某1450mm五机架冷连轧机进行空压靠,在不同转速和轧制力条件下,记录液压缸缸位移变化值。根据实测数据,建立油膜厚度增... 为了分析冷连轧机支撑辊动压油膜轴承的油膜厚度变化对带钢厚度的影响,提高轧机AGC精度,进行了油膜厚度测试实验。对某1450mm五机架冷连轧机进行空压靠,在不同转速和轧制力条件下,记录液压缸缸位移变化值。根据实测数据,建立油膜厚度增量模型,运用Levenberg-Marquardt法拟合出该套轧机的油膜厚度模型参数。实测数据分析表明,油膜厚度随转速增加而增加,并随转速的进一步增加而变化趋势减缓。该研究为轧机厚度方程中油膜厚度补偿量的选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连轧机 动压轴承 油膜厚度 AG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复合驱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模拟原油乳状液稳定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10
11
作者 康万利 李媛 +3 位作者 单秀华 范海明 崔文洪 张鑫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8-433,共6页
基于两相分离的乳状液稳定模型,研究了三元复合驱模拟原油乳状液稳定动力学特性;通过液膜强度和油水界面张力探讨了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对模拟原油乳状液稳定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乳状液稳定模型可以很好的评价乳状液的稳定... 基于两相分离的乳状液稳定模型,研究了三元复合驱模拟原油乳状液稳定动力学特性;通过液膜强度和油水界面张力探讨了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对模拟原油乳状液稳定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乳状液稳定模型可以很好的评价乳状液的稳定性,并得到乳状液的稳定动力学特性;碱浓度小于900 mg/L有利于乳状液的稳定,碱浓度大于900 mg/L不利于乳状液的稳定;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浓度的增加使得形成的模拟原油乳状液更加稳定;模拟原油乳状液的稳定作用主要是通过碱、表面活性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并增加油水界面膜强度,聚合物通过提高界面膜强度实现的,三者存在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 原油乳状液 动力学特性 油水界面张力 液膜强度 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承腔内壁油膜运动特性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赵静宇 刘振侠 +1 位作者 胡剑平 吕亚国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5-32,共8页
为了获得航空发动机轴承腔内壁油膜运动特性,对油滴在轴承腔内运动、油滴/壁面相互作用及油膜的流动进行研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数学计算模型,利用Star-CD商业软件对油膜的运动进行非稳态数值计算,在验证计算模型合理性的基础上,对不同... 为了获得航空发动机轴承腔内壁油膜运动特性,对油滴在轴承腔内运动、油滴/壁面相互作用及油膜的流动进行研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数学计算模型,利用Star-CD商业软件对油膜的运动进行非稳态数值计算,在验证计算模型合理性的基础上,对不同主轴转速下轴承腔两相流动的运动特性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油膜在轴承腔壁面经历从形成到基本稳定的过程。在油膜流动稳定的状态下,随转速的增加,壁面油膜厚度呈减小趋势,而壁面油膜速度却呈增加趋势,油滴撞击油膜动量随转速的增强是主要因素。此外,空气对油膜的剪切作用对油膜流动的加速产生积极作用,且转速越高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轴承腔 两相流动 撞击准则 运动特性 油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挤压油膜阻尼器-转子系统周期解的分叉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焦映厚 陈照波 +1 位作者 夏松波 黄文虎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79-882,共4页
应用油膜力数据库方法获得非线性油膜力 ,采用非线性动力系统的稳定性及分叉理论对非线性挤压油膜阻尼器 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特性、非协调运动及周期解分叉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揭示了SFD 转子系统在特定参数范围内存在系统亚谐波、概... 应用油膜力数据库方法获得非线性油膜力 ,采用非线性动力系统的稳定性及分叉理论对非线性挤压油膜阻尼器 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特性、非协调运动及周期解分叉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揭示了SFD 转子系统在特定参数范围内存在系统亚谐波、概周期和混沌等非协调运动 ,及从同步周期运动分叉发生一系列倍周期运动、最后导致转子 轴承系统混沌运动的过程。数值计算得到了SFD 转子系统发生周期解分叉时的分叉点、分叉图及周期解分叉而失稳的 3种情况 :即鞍结分叉、Hopf分叉及倍周期分叉。最后采用Floquet理论对SFD 转子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为实际SFD 转子系统的设计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油膜阻尼器 动力特性 油膜力 教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可倾瓦推力轴承润滑油膜的轴向动特性计算方法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赣波 赵耀 +1 位作者 储炜 袁华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03-612,共10页
推力环和推力瓦之间的楔形润滑油膜是实现螺旋桨推力传递的重要环节,其轴向动特性直接关乎船舶轴系转子的纵向振动特性。文章分别论述了船舶可倾瓦推力轴承楔形润滑油膜轴向动特性的一维流近似解析方法和二维流数值方法,在已求得油膜静... 推力环和推力瓦之间的楔形润滑油膜是实现螺旋桨推力传递的重要环节,其轴向动特性直接关乎船舶轴系转子的纵向振动特性。文章分别论述了船舶可倾瓦推力轴承楔形润滑油膜轴向动特性的一维流近似解析方法和二维流数值方法,在已求得油膜静特性基础上,分别结合偏导数法和小摄动法获解了油膜动特性,推导了两种方法计算油膜动特性的求解式,并给出了详细计算过程。以某船舶可倾瓦推力轴承为算例,对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作了比较分析,得到了最小油膜厚度、油膜承载力和油膜轴向刚度三者间的一般变化规律,讨论了油膜动特性随轴转速的变化关系。计算结果为基于转子动态模型研究轴系纵向振动的传递机理提供了油膜动特性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倾瓦 推力轴承 动压润滑 油膜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厂房基础耦联作用的水轮发电机组轴系统动力反应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宋志强 马震岳 +3 位作者 张运良 杨晓明 金长宇 徐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58-161,共4页
建立了水轮发电机组与厂房、机墩的耦联振动模型,考虑可倾瓦导轴承各瓦动力特性系数随轴心偏心距和偏位角的改变而导致的非线性特性,利用APDL语言编写的二维插值程序,考虑了各瓦动力特性系数随机组运行状态的调整,结合ANSYS对耦联模型... 建立了水轮发电机组与厂房、机墩的耦联振动模型,考虑可倾瓦导轴承各瓦动力特性系数随轴心偏心距和偏位角的改变而导致的非线性特性,利用APDL语言编写的二维插值程序,考虑了各瓦动力特性系数随机组运行状态的调整,结合ANSYS对耦联模型进行瞬态响应计算,分析模型结果表明,考虑厂房基础耦联作用和各瓦动力特性系数的非线性变化后,轴系统的反应更加合理、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膜 动力特性系数 非线性 耦联振动 导轴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载荷形式下转子系统油膜失稳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马辉 李辉 +1 位作者 唐玉生 闻邦椿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5-111,共7页
以单跨双盘转子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滑动轴承在高转速时容易出现的油膜失稳问题,建立了考虑陀螺影响的转子系统集中质量模型,含油石墨轴承和滑动轴承分别采用弹簧-阻尼模型和短轴承非线性油膜力模型,通过三维谱图和轴心轨迹,分析了两种... 以单跨双盘转子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滑动轴承在高转速时容易出现的油膜失稳问题,建立了考虑陀螺影响的转子系统集中质量模型,含油石墨轴承和滑动轴承分别采用弹簧-阻尼模型和短轴承非线性油膜力模型,通过三维谱图和轴心轨迹,分析了两种不同载荷工况下(两圆盘偏心同相位和反相位),转子系统的油膜失稳规律及系统复杂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油膜失稳会激起复杂的转频和失稳频率的组合频率成分,偏心反相位比偏心同相位提高了失稳转速,且在较高转速时能激起系统二阶油膜振荡频率,并激发与二阶油膜振荡频率相关的组合频率成分。研究结果对转子油膜失稳故障机理及故障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系统 油膜失稳 动力学特性 组合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油膜力做功的滑动轴承动力特性及转子稳定性 被引量:6
17
作者 孙丹 李胜远 +2 位作者 艾延廷 王志 周海仑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99-704,共6页
应用滑动轴承两相流理论和非定常动网格技术,建立了基于两相流理论的滑动轴承动力特性多频椭圆涡动求解模型,在验证求解模型准确性的基础上,研究了滑动轴承单相流与两相流模型的油膜压力分布特点以及轴颈多频椭圆涡动轨迹下油膜力的变... 应用滑动轴承两相流理论和非定常动网格技术,建立了基于两相流理论的滑动轴承动力特性多频椭圆涡动求解模型,在验证求解模型准确性的基础上,研究了滑动轴承单相流与两相流模型的油膜压力分布特点以及轴颈多频椭圆涡动轨迹下油膜力的变化规律,并基于油膜力做功的方法定量分析了轴颈涡动频率、偏心率对转子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转子多频涡动模型,只要2次非定常求解便可得到多个涡动频率下的动力特性系数,提高了分析效率;轴颈涡动引起油膜力随之变化,且油膜力的频率与轴颈涡动频率相同;轴颈涡动频率对滑动轴承动力特性系数和转子稳定性影响较大,需要考虑轴颈涡动频率对滑动轴承动力特性的影响;轴颈偏心率越大,油膜力对轴颈所做负功的绝对值越大,轴颈涡动能量被消耗得越快,越有利于转子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轴承 两相流 动力特性 油膜力做功 转子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油气传热传质耦合的轴承腔内壁油膜运动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静宇 刘振侠 +1 位作者 胡剑平 吕亚国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73-980,共8页
为研究航空发动机轴承腔油气两相流动及内壁面油膜运动特性,建立了腔内油滴-空气双向耦合数学模型和内壁面油膜传热传质运动模型,并对油气流场及不同供油流量下油膜的流动进行计算,获得腔内两相流场特性及内壁面油膜厚度、周向速度分布... 为研究航空发动机轴承腔油气两相流动及内壁面油膜运动特性,建立了腔内油滴-空气双向耦合数学模型和内壁面油膜传热传质运动模型,并对油气流场及不同供油流量下油膜的流动进行计算,获得腔内两相流场特性及内壁面油膜厚度、周向速度分布。结果表明:在所计算工况中,双向耦合计算流场与单向计算结果至少相差10%,因而不可忽略油滴对空气流动的影响;腔内滑油蒸汽质量分数低于0.05%,则空气-油滴之间粘性力产生的拖曳作用是影响流场的主要因素;随着供油流量的增加,油膜厚度及周向速度都呈增加趋势,但与滑油流量的增幅并不成正比。与国外试验数据的对比证明所建数学模型合理且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腔 油气耦合 传热传质 运动特性 油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动轴承贫油润滑特性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彭立强 郑惠萍 师占群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8,共4页
基于广义Reynolds方程,建立圆柱滑动轴承贫油润滑模型,分析了入口油膜厚度对滑动轴承贫油润滑性能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载荷和转速不变时,供油条件明显影响油膜收敛区的油膜厚度、承载力等参数;随入口油膜厚度的增加,滑动轴承承... 基于广义Reynolds方程,建立圆柱滑动轴承贫油润滑模型,分析了入口油膜厚度对滑动轴承贫油润滑性能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载荷和转速不变时,供油条件明显影响油膜收敛区的油膜厚度、承载力等参数;随入口油膜厚度的增加,滑动轴承承载区油膜厚度、端泄流量、有效承载面积增加,而轴承偏心率和油膜起始角随供油量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油量 滑动轴承 贫油润滑特性 油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膜厚度对闭式液体静压导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20
作者 赵建华 高殿荣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21-1424,1430,共5页
为了研究油膜厚度对静压支承的影响,以闭式液体静压导轨为研究对象,确定了导轨系统的初始参数;基于力平衡方程及流量方程,建立了功率损失、静态性能、动态性能的数学模型;将总功率损失、承载能力和静刚度、固有频率、调整时间和动刚度... 为了研究油膜厚度对静压支承的影响,以闭式液体静压导轨为研究对象,确定了导轨系统的初始参数;基于力平衡方程及流量方程,建立了功率损失、静态性能、动态性能的数学模型;将总功率损失、承载能力和静刚度、固有频率、调整时间和动刚度等参数作为导轨的性能指标,利用MATLAB软件定量分析了油膜厚度对导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大油膜厚度,则液体静压导轨的总功率损失增大,调整时间变长,承载能力不变,静刚度、固有频率及动刚度减小。因此,减小油膜厚度,可降低导轨总功率损失,提高静态性能和动态性能。研究结果为工程实际中闭式液体静压导轨静压油膜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膜厚度 液体静压导轨 功率损失 承载能力 固有频率 动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