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酸盐还原菌混合菌群胞外聚合物对Zn^(2+)的吸附和机理 被引量:29
1
作者 潘响亮 王建龙 +1 位作者 张道勇 王凡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3-55,共3页
硫酸盐还原菌(SRB)混合菌群分泌的胞外聚合物(EPS)能有效地吸附水溶液中的Zn2+,在初始ρ(Zn2+)为500 mg/L时,EPS对Zn2+的吸附量达到326.07 mg/g。Freundlich方程能相对较好地拟合实验所得吸附数据。SRB混合菌群分泌的EPS的IR分析表明,EP... 硫酸盐还原菌(SRB)混合菌群分泌的胞外聚合物(EPS)能有效地吸附水溶液中的Zn2+,在初始ρ(Zn2+)为500 mg/L时,EPS对Zn2+的吸附量达到326.07 mg/g。Freundlich方程能相对较好地拟合实验所得吸附数据。SRB混合菌群分泌的EPS的IR分析表明,EPS吸附Zn2+起主要作用的官能团是多聚糖C—O—C,羧基和脂类官能团,而蛋白质和多聚糖的—OH对Zn2+的结合能力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菌 胞外聚合物 ZN^2+ 生物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剩余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对水中Cd^(2+)和Zn^(2+)的吸附效能 被引量:15
2
作者 田禹 黄俊 +2 位作者 郑蕾 柳锋 许拴宁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43-548,共6页
以占剩余活性污泥质量80%的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作为新型吸附剂,考察了pH、EPS投加量和吸附时间对其在水中吸附Cd2+与Zn2+的性能的影响,以达到剩余活性污泥的资源化利用.结果表明:Cd2+和Zn2+的最佳吸附... 以占剩余活性污泥质量80%的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作为新型吸附剂,考察了pH、EPS投加量和吸附时间对其在水中吸附Cd2+与Zn2+的性能的影响,以达到剩余活性污泥的资源化利用.结果表明:Cd2+和Zn2+的最佳吸附条件为:pH=6,EPS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375mg/L和250 mg/L,Cd2+和Zn2+的吸附率分别达到36%和51%.EPS对Cd2+和Zn2+的吸附过程均可分为两个阶段,分别在90 min和60 min时达到吸附平衡.离子共存实验发现,EPS对Cd2+的选择吸附性强于Zn2+;Freundlich和Langmuir方程均可描述EPS在常温下吸附Cd2+的热力学过程;而Zn2+的吸附等温线与Langmuir方程拟合更好.拟合系数显示,EPS对Zn2+的吸附稳定性、吸附能力和亲和力均比对Cd2+的吸附强.表明剩余活性污泥EPS作为吸附剂前景广阔,具有更深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聚合物(EPS) 剩余活性污泥 吸附 CD^2+ ZN^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固化Zn^(2+)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泽 张媛 +1 位作者 周瑜 王栋民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20-1323,1337,共5页
研究了循环流化床超细粉煤灰(CFA)基地质聚合物固化Zn^(2+)。首先研究了Zn^(2+)的加入对固化体强度的影响,并通过浸出实验、EDS、XRD、FT-IR等表征手段探究了固化效果和固化机理。Zn^(2+)以Zn(NO_3)_2·6H_2O的形式加入,掺量分别是0... 研究了循环流化床超细粉煤灰(CFA)基地质聚合物固化Zn^(2+)。首先研究了Zn^(2+)的加入对固化体强度的影响,并通过浸出实验、EDS、XRD、FT-IR等表征手段探究了固化效果和固化机理。Zn^(2+)以Zn(NO_3)_2·6H_2O的形式加入,掺量分别是0.5wt%、1.0wt%、1.5wt%(均以硝酸锌占CFA的质量百分含量表示)。研究证明,CFA基地质聚合物和Zn^(2+)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微观结构致密,90 d空白样品强度达到85.2 MPa,1.5wt%Zn^(2+)掺量下强度仍保持50%左右,CFA基地质聚合物能很好地实现大掺量Zn^(2+)的固化,固化率在99%以上。Zn^(2+)的固化存在物理(ZnO为主)和化学(含Zn新相)两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聚合物 循环流化床粉煤灰 固化 ZN^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化水杨醛类席夫碱/Zn^(2+)配合物-聚合物荧光胶束制备 被引量:1
4
作者 何强芳 王红明 +3 位作者 江涛 吴映红 苏惠玲 钟奕玲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11-1715,共5页
将两亲性β-环糊精(β-CD)接枝水杨醛类席夫碱聚合物(PHVB-graft-β-CD)在DMF/水(体积比4∶1)中进行自组装,形成内核含有水杨醛席夫碱配体、外壳含有β-CD基团的聚合物胶束(20 mg/m L);水杨醛席夫碱配体与Zn(OAc)2进行配位反应,同时实... 将两亲性β-环糊精(β-CD)接枝水杨醛类席夫碱聚合物(PHVB-graft-β-CD)在DMF/水(体积比4∶1)中进行自组装,形成内核含有水杨醛席夫碱配体、外壳含有β-CD基团的聚合物胶束(20 mg/m L);水杨醛席夫碱配体与Zn(OAc)2进行配位反应,同时实现胶束内核的交联固定化和荧光功能化;除去溶剂,干燥,将聚合物胶束分散于纯水中(1 mg/m L),利用β-CD基团与客体金刚烷胺盐酸盐(ADA)间的主-客体包络作用,对外壳进行阳离子化修饰。通过UV-Vis、FLL、DLS和TEM分别对聚合物胶束的合成进行了跟踪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利用金属-配体配位作用和主-客体包络作用,分别对聚合物胶束的内核和外壳进行适当的功能化和修饰,可以获得结构稳定、粒径大小约为47 nm的水分散性阳离子化荧光聚合物胶束纳米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醛席夫碱/Zn^2+配合物-聚合物 荧光胶束 主-客体包络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敏化纳米ZnO薄膜太阳电池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李萍 曾隆月 +2 位作者 洪承浪 钟海坚 邝先飞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00-703,共4页
叙述了染料敏化纳米ZnO薄膜太阳电池的研究进展。主要讨论了电子注入、dye/Zn2+的团聚等影响染料敏化纳米ZnO薄膜太阳电池效率的关键问题。最后给出了提高此类太阳电池效率的可能途径。
关键词 电子注入 dye/Zn^2+聚合物 太阳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