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1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质素衍生碳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及其光伏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柴化云 程文杰 +2 位作者 柴亚玲 万才超 吴义强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40,共8页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的对电极一般采用贵金属铂(Pt),但Pt在碘系电解液中易被腐蚀,导致DSSCs成本较高且稳定性不足,难以规模化生产。以可再生木质素为碳源制备高性能电催化剂作为Pt对电极的廉价替代品无疑是一种理想策略。以木质...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的对电极一般采用贵金属铂(Pt),但Pt在碘系电解液中易被腐蚀,导致DSSCs成本较高且稳定性不足,难以规模化生产。以可再生木质素为碳源制备高性能电催化剂作为Pt对电极的廉价替代品无疑是一种理想策略。以木质素为碳源、KOH为活化剂,通过一步热解法合成了多级多孔碳,并应用于DSSCs。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拉曼光谱仪及全自动比表面积分析仪等方法研究了多孔碳的结构特征及孔隙特性,利用电化学工作站、太阳光模拟器、万用电表等设备评估了该衍生碳作为DSSCs对电极材料催化I-3还原的能力。结果表明,木质素衍生多孔碳材料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比表面积高达530.54 m^(2)/g,总孔容为0.64 cm^(3)/g,且同时具有微孔、中孔和大孔。其器件短路电流密度、开路电压及光电转换效率分别达到了15.88 mA/cm^(2)、710 mV和7.27%,远高于活化前,甚至超过了Pt基电池,展现了其在DSSCs领域的应用潜力。综上所述,通过简单的共热解方法,KOH和木质素成功合成了多级多孔碳材料,其高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孔隙可实现电荷的快速转移,从而显著提升了电化学性能。因此,该多孔碳作为DSSCs对电极时,能显著提高器件的各个参数,并获得高于Pt基DSSCs的转换效率,表明木质素衍生碳具有作为Pt对电极廉价替代品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多级多孔碳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对电极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纳米线对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李燕 柳黎 党威武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6-119,共4页
利用低成本的醇热法合成了(111)晶面择优生长的均匀Ag纳米线,并将其混合到TiO_(2)浆料中,制备出具有不同Ag纳米线含量的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光阳极,并封装成电池,进行光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光阳极中Ag纳米线含量的增加,电池的短路... 利用低成本的醇热法合成了(111)晶面择优生长的均匀Ag纳米线,并将其混合到TiO_(2)浆料中,制备出具有不同Ag纳米线含量的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光阳极,并封装成电池,进行光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光阳极中Ag纳米线含量的增加,电池的短路电流显著增加,当Ag纳米线质量含量为2%时,电池的短路电流从4.58mA/cm^(2)提高到7.43mA/cm^(2),电池光电转换效率提高至3.70%。短路电流的增加主要归因于Ag纳米线的存在,为染料敏化太阳电池提供了直接、快速的电子传输通道,有利于电子转移。将一维快速电子通道引入电池光阳极的思想将为高性能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线 光阳极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TiO_(2)光阳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玄 陈进 +1 位作者 王佳妮 高雨雨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29,34,共7页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因制造工艺简单、无毒、半透明、环保、高效等优点而受到广大研究人员的极大关注。主要介绍DSSC的基本结构和工作机理,总结了DSSC阳极改性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半导体复合、离子掺杂、表面处理等对DSSC性能的影响...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因制造工艺简单、无毒、半透明、环保、高效等优点而受到广大研究人员的极大关注。主要介绍DSSC的基本结构和工作机理,总结了DSSC阳极改性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半导体复合、离子掺杂、表面处理等对DSSC性能的影响,并寻找可以替代TiO_(2)的光阳极材料,展望了DSSC光阳极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光阳极 半导体材料 二氧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VVA离子注入铁镍银对DSSCs光电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罗军 沈晓楠 +3 位作者 庞盼 廖斌 吴先映 张旭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共6页
利用MEVVA技术分别将金属Fe、Ni、Ag离子注入进DSSCs结构中作为电荷传输层的TiO_2膜,表征了各金属离子注入后TiO_2膜表面形貌及晶相结构,研究了DSSCs注入前后光电性能及电池内部界面的电荷传输变化。能带理论分析显示,金属离子注入后,Ti... 利用MEVVA技术分别将金属Fe、Ni、Ag离子注入进DSSCs结构中作为电荷传输层的TiO_2膜,表征了各金属离子注入后TiO_2膜表面形貌及晶相结构,研究了DSSCs注入前后光电性能及电池内部界面的电荷传输变化。能带理论分析显示,金属离子注入后,TiO_2能带结构发生变化,并在其禁带中引入了杂质能级,不仅优化了TiO_2导带与染料LUMO能级匹配度,而且杂质能级为电荷的传输提供了额外传输"通道",从而降低了电荷传输过程中的复合率。DSSCs光电性能测试结果显示,与未注入的DSSCs相比,Fe、Ni、Ag离子注入DSSCs的光电转化率分别提高了13.6%、12.7%、3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电荷传输 光电性能 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衬底温度对磁控溅射制备DSSCs碳对电极的影响
5
作者 刘贵山 刘姝泓 +2 位作者 沈晓月 胡志强 姜妍彦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35-1740,共6页
采用双极脉冲磁控溅射法以石墨为靶材在FTO玻璃上制备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SCs)碳对电极。研究衬底温度对碳膜的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用四探针测试仪对碳膜的方块电阻进行测试,拉曼光谱分析碳键结构,原子力显微镜对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并组... 采用双极脉冲磁控溅射法以石墨为靶材在FTO玻璃上制备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SCs)碳对电极。研究衬底温度对碳膜的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用四探针测试仪对碳膜的方块电阻进行测试,拉曼光谱分析碳键结构,原子力显微镜对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并组装电池,用太阳光模拟器测试电池的光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衬底温度的升高,sp2碳键含量增多,石墨化程度提高,碳膜表面颗粒长大,表面粗糙度增加,碳膜的方块电阻减小。当衬底温度为400℃时,电池的光电转换率为0.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 碳对电极 磁控溅射 衬底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掺杂TiO_2薄膜对DSSCs的I-V特性的影响
6
作者 曾礼丽 李伯勋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412-2413,2452,共3页
利用磁控共溅射法,在不同溅射功率下向Ti O2薄膜中掺Al,研究了Ti O2薄膜层光学性质、晶体结构和禁带宽度的变化。将Al-Ti O2薄膜浸入N719染料,制备成染料敏化太阳电池,测试电池的I-V特性,结果表明:Ti O2半导体层的禁带宽度与染料敏化太... 利用磁控共溅射法,在不同溅射功率下向Ti O2薄膜中掺Al,研究了Ti O2薄膜层光学性质、晶体结构和禁带宽度的变化。将Al-Ti O2薄膜浸入N719染料,制备成染料敏化太阳电池,测试电池的I-V特性,结果表明:Ti O2半导体层的禁带宽度与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开路电压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掺Al后,太阳电池的短路电流及光电转换效率均有所提高,在掺铝功率为5 W时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 掺Al 开路电压 禁带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烧结法低温制备柔性光阳极及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电性能研究
7
作者 沈民伟 程鹏元 +2 位作者 于立冉 张成龙 王璟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61-166,共6页
传统光阳极制备过程中采用的高温退火工艺不适用于柔性导电塑料基底,会造成基底材料损坏或性能下降。为解决此问题,利用化学烧结法在低温条件下制备柔性光阳极。通过调节pH配制TiO_(2)浆料,进行化学烧结反应,得到具有较好粘结性的浆料... 传统光阳极制备过程中采用的高温退火工艺不适用于柔性导电塑料基底,会造成基底材料损坏或性能下降。为解决此问题,利用化学烧结法在低温条件下制备柔性光阳极。通过调节pH配制TiO_(2)浆料,进行化学烧结反应,得到具有较好粘结性的浆料。使用刮涂法将浆料制备在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氧化铟锡(ITO/PEN)柔性导电基底上,随后在100℃下退火处理制成光阳极,浸泡N719染料组装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光阳极薄膜的微观形貌,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化学烧结生成的薄膜晶体结构。使用柔性膜拉伸测试仪对光阳极进行弯折测试。将弯折前后的光阳极分别组装成太阳能电池,在模拟太阳光下测试组装的柔性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性能。使用化学烧结法可以制备形貌平整且在一定弯折次数下仍不失效,且光电转换效率达到7.47%的柔性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化学烧结法 弯折测试 TiO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S2/碳纤维对电极的制备及其在DSSCs中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李伟彬 孙明轩 +3 位作者 何佳 孙善富 张强 石玉莹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0-414,共5页
以钼酸、硫氰酸铵和碳纤维(直径0.4mm,长8cm)为原料,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MoS2/碳纤维对电极。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X射线能谱(EDX)对MoS2/碳纤维的微观组织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 以钼酸、硫氰酸铵和碳纤维(直径0.4mm,长8cm)为原料,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MoS2/碳纤维对电极。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X射线能谱(EDX)对MoS2/碳纤维的微观组织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CV)对MoS2/碳纤维对电极的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光电性能测试表明,基于MoS2/碳纤维对电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的光电转换效率为3.26%,大于基于Pt/碳纤维电极的光电转换效率2.93%,为低成本DSSC产业化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层状材料 纳米二硫化钼 碳纤维 立体采光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修饰的全纳米颗粒自组装SnO_2/TiO_2薄膜及其DSSCs阻挡层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胡晓青 王宏志 +1 位作者 李耀刚 张青红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803-2808,2821,共7页
采用硼氢化钠还原金盐溶液,制备了晶粒尺寸为5 nm的金溶胶,以静电吸附的方法将Au纳米晶均匀地沉积在FTO玻璃基全纳米颗粒组装的SnO2/TiO2薄膜内,用SEM、EDS、TEM、光电流密度等方法对金修饰的全纳米颗粒组装SnO2/TiO2薄膜(Au-SnO2/TiO2... 采用硼氢化钠还原金盐溶液,制备了晶粒尺寸为5 nm的金溶胶,以静电吸附的方法将Au纳米晶均匀地沉积在FTO玻璃基全纳米颗粒组装的SnO2/TiO2薄膜内,用SEM、EDS、TEM、光电流密度等方法对金修饰的全纳米颗粒组装SnO2/TiO2薄膜(Au-SnO2/TiO2)进行了表征。金纳米晶修饰后,光电流密度较相同厚度的SnO2/TiO2薄膜提高了128.3%,更加有利于光生电子的迁移。将Au-SnO2/TiO2薄膜用作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DSSCs)的阻挡层后,发现复合薄膜有效地阻止了导电玻璃基底上光生电子与电解液中I-3的复合,提高了DSSCs的光电转换效率。不同厚度的Au-SnO2/TiO2阻挡层复合薄膜中,含6层Au-SnO2/TiO2复合薄膜阻挡层的DSSCs最终效率为7.12%,较常用的Ti Cl4稀溶液预处理FTO玻璃的工艺(6.06%)提高了1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溶胶 全纳米颗粒自组装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阻挡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三维多孔结构钛箔表面上液相沉积法制备柔性DSSCs光阳极 被引量:1
10
作者 宗海伦 李耀刚 +1 位作者 王宏志 张青红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306-2311,共6页
用双氧水氧化法将钛箔表面氧化为三维多孔结构,以其为基板,用液相沉积法在氧化后的钛箔表面生长一定厚度的氧化钛膜,并用于柔性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光阳极。60℃沉积、烧结、敏化、组装电池后,AM1.5模拟太阳光照下柔性DSSCs的光... 用双氧水氧化法将钛箔表面氧化为三维多孔结构,以其为基板,用液相沉积法在氧化后的钛箔表面生长一定厚度的氧化钛膜,并用于柔性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光阳极。60℃沉积、烧结、敏化、组装电池后,AM1.5模拟太阳光照下柔性DSSCs的光电转换效率达2.56%。沉积工艺对电池有明显影响,先在80℃沉积再于60℃沉积制备的具有梯度结构的光阳极,其DSSCs光电转换效率达3.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沉积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梯度结构 锐钛矿相 二氧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DA/CNTs对电极在DSSCs中的应用
11
作者 毛小丽 郭慧尔 +1 位作者 甘伟 张健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53-658,共6页
对电极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DSSCs)的重要组成部分,将PDDA(poly dimethyl diallyl ammonium chloride)功能化的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PDDA/CNTs(carbon nanotubes)用作对电极,取代传统的高成本Pt对电极可降低... 对电极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DSSCs)的重要组成部分,将PDDA(poly dimethyl diallyl ammonium chloride)功能化的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PDDA/CNTs(carbon nanotubes)用作对电极,取代传统的高成本Pt对电极可降低成本。文章用滴加法将复合材料水溶液滴加到导电玻璃基底FTO(fluorine-doped tin oxide)上,制备成对电极薄膜;分析了PDDA/CNTs对电极电池的光电性能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以及电池的稳定性。该文最优化的电池光电转换效率η和单色光光电转换效率(IPCE)分别达到5.65%和61.6%,相对于纯CNTs对电极组装的电池,其光学性能明显提高。分析结果表明,PDDA/CNTs复合材料是DSSCs中Pt对电极较好的替代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电极 PDDA/CNT复合材料 碳纳米管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锡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电子传输模型优化及器件性能研究
12
作者 程友良 杜慧彬 +1 位作者 张忠宝 王凯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29-1639,共11页
针对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而言,其光阳极的材料特性与设计参数对DSSC性能具有显著影响。为了深入研究这一影响,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以探究光阳极结构变化对DSSC性能的详细影响。但目前的数学模型不够完善且预测精度较低,因而本... 针对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而言,其光阳极的材料特性与设计参数对DSSC性能具有显著影响。为了深入研究这一影响,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以探究光阳极结构变化对DSSC性能的详细影响。但目前的数学模型不够完善且预测精度较低,因而本文在光电子传输理论和朗伯比尔定律的基础上,采用常数堆叠法和可变堆叠法将孔隙率对电子扩散系数的影响引入到DSSC的数学模型中,建立了更加完善且精确的电子传输模型,该模型能够更深入剖析光阳极结构参数变化对DSSC性能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了在不同孔隙体积、电子寿命、SnO_(2)涂层厚度及比表面积下DSSC的性能。结果发现:随着SnO_(2)薄膜孔隙体积的增加,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逐渐减小,而开路电压则呈增大趋势,这导致光电转换效率逐渐降低。当孔隙体积达到0.10 cm^(3)/g时,DSSC光电转换效率达5.16%,因此在保证电池刚性的前提下,尽量降低SnO_(2)的孔隙体积,有利于吸收系数和扩散系数的提升,这两个参数的提升有利于DSSC整体性能的提升,同时电子寿命的延长会带来太阳能电池短路电流密度和开路电压的增大,进而提升光电转换效率,当电子寿命达到200 ms时,光电转换效率达到5.82%。本研究通过详细的数值模拟分析,为优化光阳极结构从而提升DSSC的光电性能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有助于进一步推动DSSC的研究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电子传输模型 孔隙体积 比表面积 电子寿命 数值模拟 光电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掺杂的染料敏化电池光阳极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锐 朵永超 +3 位作者 张曙林 牛家嵘 金欣 王闻宇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87-94,共8页
纳米TiO_(2)半导体材料具有较高的禁带宽度和良好的耐光腐蚀性,被认为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太阳能电池的光阳极材料,但二氧化钛存在禁带宽度大且激发波长短、光生电子容易复合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人们对提高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电... 纳米TiO_(2)半导体材料具有较高的禁带宽度和良好的耐光腐蚀性,被认为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太阳能电池的光阳极材料,但二氧化钛存在禁带宽度大且激发波长短、光生电子容易复合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人们对提高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电效率的研究。适当的金属和非金属掺杂剂可改善二氧化钛的内部结构,引入杂质能级和缺陷位置或替代晶格阵点上的氧原子,导致材料的表面结构和电子态发生变化,进一步促进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抑制了它们的复合,从而拓宽了可见光谱的响应范围并提高了光电性能。从掺杂剂种类入手,分别从金属掺杂、非金属掺杂和金属非金属共掺杂3个方面对掺杂机理进行梳理总结,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 太阳能电池 光阳极 掺杂 光电性能 二氧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织物基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芳 解宇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4-146,共13页
近年来,柔性电子技术、可穿戴器件和物联网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便携式能源器件的发展。作为便携式能源器件的供电器件,织物基太阳能电池凭借其重量轻、可弯曲、可折叠、可扭曲等特性,成为了太阳能电池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为了全面了解... 近年来,柔性电子技术、可穿戴器件和物联网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便携式能源器件的发展。作为便携式能源器件的供电器件,织物基太阳能电池凭借其重量轻、可弯曲、可折叠、可扭曲等特性,成为了太阳能电池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为了全面了解织物基太阳能电池的最新进展,文章介绍了织物基染料敏化、织物基钙钛矿和织物基有机3种不同类型的织物基太阳能电池,分析了它们的结构、制备方法和性能,并总结了织物基太阳能电池技术发展的局限性和目前所面临的挑战,为织物基太阳能电池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基太阳能电池 柔性电子器件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有机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纳米晶空洞光阳极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光电增效性能研究
15
作者 李振 乔伟强 于丽波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119,共5页
以含炭微球作为模板,制备了TiO_(2)纳米晶空洞光阳极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通过调整模板的添加量,实现了空洞数目在光阳极中的调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样品的形貌和结构。结... 以含炭微球作为模板,制备了TiO_(2)纳米晶空洞光阳极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通过调整模板的添加量,实现了空洞数目在光阳极中的调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样品的形貌和结构。结果表明:基于TiO_(2)纳米晶空洞的DSSC,在标准太阳光强度(100mW/cm^(2))辐照下,最佳的短路电流密度(J_(sc))可以达到18.31mA/cm^(2),开路电压(V_(oc))为0.701V,填充因子(FF)为0.578,电池效率(PCE)达到7.4%,相比基于TiO_(2)纳米晶的DSSC 4.4%的电池效率,提高了68.18%,其中J_(sc)的显著提高是电池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光散射、电子寿命的分析表明,适当的空洞结构可以增加光阳极对可见光的散射作用,通过可见光在空洞结构中的多次反射使染料能被多次激发产生光生电子,从而提升了光捕获效率和电子寿命,最终实现了DSSC性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纳米晶空洞 光阳极 含碳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被引量:29
16
作者 于哲勋 李冬梅 +4 位作者 秦达 孙惠成 张一多 罗艳红 孟庆波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09年第7期8-15,共8页
介绍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结合实验室的研究工作,概述了影响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关键材料——光阳极、染料、电解质和对电极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电池放大和模块集成方面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光阳极 染料 电解质 光阴极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石墨烯基电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7
作者 谢世伟 肖啸 +4 位作者 谭建军 刘愈 张志友 杜惊雷 高福华 《中国光学》 EI CAS 2014年第1期47-56,共10页
对近几年石墨烯基电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追踪,分析了多种改性石墨烯电极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后能量转换效率变化的原因,深入研究了改善石墨烯对电解质的还原电催化反应活性物理机理,为解决该电池存在的问题理清... 对近几年石墨烯基电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追踪,分析了多种改性石墨烯电极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后能量转换效率变化的原因,深入研究了改善石墨烯对电解质的还原电催化反应活性物理机理,为解决该电池存在的问题理清了思路,对该方向未来的研究工作给出了建议,探索和制备新材料以进一步打破石墨烯的层间堆叠是提高该电池性能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电池 染料敏化 对电极 光阳极 石墨烯 二氧化钛 T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尹艳红 许泽辉 +2 位作者 冯磊硕 杨书廷 李承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9-112,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的种类、特点及制作方法的研究进展情况,对不同种类对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指出了贵金属类对电极的不足,同时也给出了非金属类对电极的优势。最后提出,大力开展非金属类低价高效的... 综述了近年来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的种类、特点及制作方法的研究进展情况,对不同种类对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指出了贵金属类对电极的不足,同时也给出了非金属类对电极的优势。最后提出,大力开展非金属类低价高效的对电极研究是今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并对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对电极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19
作者 章诗 王小平 +5 位作者 王丽军 朱玉传 林石裕 顾应展 田健健 周成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6-131,共6页
综述了目前国际上研究得最多的几种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各自的最新进展,包括硅基类(非晶硅、多晶硅、微晶硅)、无机化合物类(碲化镉、铜铟硒、砷化镓)、有机类、染料敏化(二氧化钛、氧化锌)等,并从材料、工艺和转换效率等方... 综述了目前国际上研究得最多的几种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各自的最新进展,包括硅基类(非晶硅、多晶硅、微晶硅)、无机化合物类(碲化镉、铜铟硒、砷化镓)、有机类、染料敏化(二氧化钛、氧化锌)等,并从材料、工艺和转换效率等方面比较和讨论了它们各自性能的优劣,最后展望了这些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未来的研究方向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太阳能电池 硅基 化合物 染料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DF-HFP)基凝胶电解质染料敏化纳米TiO_2薄膜太阳电池 被引量:22
20
作者 郭力 戴松元 +3 位作者 王孔嘉 方霞琴 史成武 潘旭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934-1937,共4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凝胶电解质中I- 3/I-氧化还原行为, 凝胶电解质中I- 3/I-的表观扩散系数和相应的稳态扩散电流明显低于液体电解质. 通过对阴/阳离子的结合能和孔穴阻塞作用的研究解释了凝胶电解质电导率较液体电解质发生变化... 采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凝胶电解质中I- 3/I-氧化还原行为, 凝胶电解质中I- 3/I-的表观扩散系数和相应的稳态扩散电流明显低于液体电解质. 通过对阴/阳离子的结合能和孔穴阻塞作用的研究解释了凝胶电解质电导率较液体电解质发生变化的原因. 制备的凝胶电解质电池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6.6%), 其短路电流密度( J sc )仅比液体电解质电池低0.3~0.4 mA/cm2, 电池效率也仅低约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HFP) 凝胶电解质 染料敏化 太阳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