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1篇文章
< 1 2 7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生态体系路径研究——以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周金超 买发元 +1 位作者 孙家珏 刘天尧 《皮革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6-132,共7页
随着产业升级和市场需求的演变,传统教育模式显现出与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研究聚焦于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的挑战,以扬州大学广陵学院为例,文章深入分析了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理论与实践的脱... 随着产业升级和市场需求的演变,传统教育模式显现出与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研究聚焦于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的挑战,以扬州大学广陵学院为例,文章深入分析了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师资力量的不足、教学内容的滞后性、配套资源的缺乏、评价体系的单一性以及毕业生就业去向的不明确性。指出,尽管应用型教育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现有模式未能充分满足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强调,高校应与企业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与实际工作环境接轨的学习机会,并在职业指导和市场对接方面提供更多支持。通过实施这些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地方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高校 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 课程体系 师资建设 多元化评价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I^(3)型卓越人才培养的嵌入式人工智能实验教学探索 被引量:2
2
作者 陆玲霞 于淼 彭勇刚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0,共6页
为满足“人工智能(AI)+X”背景下对交叉型、复合型、创新型(I3型)卓越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针对现有嵌入式人工智能(AI)实验教学中存在实验平台资源有限、教学体系不够完善以及产教融合深度不足等问题,深入探索嵌入式AI实验教学新模式。... 为满足“人工智能(AI)+X”背景下对交叉型、复合型、创新型(I3型)卓越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针对现有嵌入式人工智能(AI)实验教学中存在实验平台资源有限、教学体系不够完善以及产教融合深度不足等问题,深入探索嵌入式AI实验教学新模式。建设灵活性强、接口资源丰富的嵌入式AI创新实验平台,构建交叉性强、多层递阶的实验教学体系,充分融入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实践创新案例。实践表明,所采取的改革举措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升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为培养I^(3)型卓越人才提供有力支撑,也展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人工智能 实验教学改革 I^(3)型卓越人才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整合理念的跨学科教学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胡久华 许超逸 章洁妮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68,共7页
我国“新课标”提出的跨学科主题学习与美国《下一代科学教育标准》(NGSS)提出的将学科核心概念、跨学科概念、科学与工程实践三个维度紧密结合的教学理念有高度的一致性。研究认为,三维整合的跨学科教学设计包括确立三维整合的表现性... 我国“新课标”提出的跨学科主题学习与美国《下一代科学教育标准》(NGSS)提出的将学科核心概念、跨学科概念、科学与工程实践三个维度紧密结合的教学理念有高度的一致性。研究认为,三维整合的跨学科教学设计包括确立三维整合的表现性目标和学习主题、确定三维整合的学习表现、提出驱动性问题并制定学习任务序列、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以规划教学活动、确定评价任务系统设计评价方案。在实施三维整合教学时,需要注意挖掘跨学科概念和科学与工程实践的内涵和联系、通过实践活动发展学科观念和跨学科理解、以评价反馈促进三维内容与教学活动的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整合 跨学科教学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本科基础护理学课程“专创融合”教学实践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乔娟 尚方 +2 位作者 陈寒囊 闫秀娟 王云璐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基础护理学课程“专创融合”教学实践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某高校护理本科二年级学生(以下简称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对照研究设计,将2021级护生设为对照组(n=117),2022级护生设为干预组(n=100)。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基础护理学课程“专创融合”教学实践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某高校护理本科二年级学生(以下简称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对照研究设计,将2021级护生设为对照组(n=117),2022级护生设为干预组(n=100)。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干预组采用“专创融合”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在课程学习效果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的差异。结果教学后,干预组在基础护理学课程考核成绩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自评量表》得分上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专创融合”教学实践可提升护生的基础护理学课程学习效果和创新创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本科生 基础护理学 专创融合 教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的基本属性、要素内涵与主要特点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志宏 江小明 +1 位作者 荀莉 刘义国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2,共8页
伴随着我国中高本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国家层面一直在建设与之配套的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其中,专业教学标准是整个教学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职业学校办学效能,应准确把握新... 伴随着我国中高本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国家层面一直在建设与之配套的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其中,专业教学标准是整个教学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职业学校办学效能,应准确把握新版专业教学标准的基本属性和要素内涵,明晰标准研制的主要特点,为全面推动新版专业教学标准落地实施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专业教学标准 中高本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英语“五链融合”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俊玲 贾蕃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3-174,共12页
当前围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理念内涵、实施框架、评价体系等有了较为丰富的研究,但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的一致性评价研究还较为少见。“五链融合”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尝试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设计链、内容链、模式链... 当前围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理念内涵、实施框架、评价体系等有了较为丰富的研究,但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的一致性评价研究还较为少见。“五链融合”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尝试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设计链、内容链、模式链、管理链及评价链五个方面去构建教学体系。基于该体系,本文采取问卷调查法从教师和学生双重视角进行评价,结果发现,教师和学生对该教学体系评价较高,但在教学设计、隐性融入、教学评价等方面值得进一步完善;研究还从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研究能力、挖掘能力和评价能力方面提出建议,为全面落实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链融合 大学英语 课程思政 教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教融汇视域下项目迭进式“电机学”实践教学路径探索
7
作者 纪璇 李建文 +1 位作者 高红艳 武玉才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3-186,219,共5页
结合“电机学”实践教学工程应用强的特点,以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提出了项目迭进式实践教学路径。分别以变压器、同步发动机、异步电动机和直流电动机为项目设置了关键技术仿真、重要理论验证、综合实验仿真与拓展动模实验4种... 结合“电机学”实践教学工程应用强的特点,以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提出了项目迭进式实践教学路径。分别以变压器、同步发动机、异步电动机和直流电动机为项目设置了关键技术仿真、重要理论验证、综合实验仿真与拓展动模实验4种类型实验,层层深入,兼顾了基础性与创新性,融合了科技产业前沿技术,为电机学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式教学 电机学 实践教学 科教融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大开发背景下职普融通教材建设:价值诉求、逻辑遵循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2
8
作者 朱德全 曹渡帆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8,57,共8页
西部地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在职普融通,职普融通的关键在课程,而课程的关键在教材建设。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背景下,职普融通教材承载了更多的价值诉求,加快职普融通教材建设是促进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是西部... 西部地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在职普融通,职普融通的关键在课程,而课程的关键在教材建设。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背景下,职普融通教材承载了更多的价值诉求,加快职普融通教材建设是促进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是西部地区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一环,更是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西部大开发背景下职普融通教材建设作为一项综合性的教育工程,要遵循“区域适配”的社会逻辑、“多元一体”的文化逻辑,以及“知行合一”的教育逻辑,进而以教材为载体打破职普分离的壁垒,精准满足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文化政治与人才培养的需求。未来,西部地区职普融通教材建设要以“素质提升”为目标,以“理实共融”为重点,以“区域特色”为资源,为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提供持久的教育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西部地区 职普融通 职业教育 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曲面激光熔覆再制造教学实验设计与实践
9
作者 祖海英 丛怡冰 +3 位作者 宋玉杰 叶卫东 赵海洋 李大奇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3-198,共6页
为满足智能制造人才培养需求,设计了多学科融合的激光熔覆再制造教学实验项目。项目构建了“逆向建模-工艺优化-机器人熔覆”教学实验平台,并采用“理论—仿真—实操”3阶教学法,指导学生完成采油螺杆泵转子三维扫描建模、响应面法工艺... 为满足智能制造人才培养需求,设计了多学科融合的激光熔覆再制造教学实验项目。项目构建了“逆向建模-工艺优化-机器人熔覆”教学实验平台,并采用“理论—仿真—实操”3阶教学法,指导学生完成采油螺杆泵转子三维扫描建模、响应面法工艺参数优化以及等弓高误差路径规划及代码生成等实验。教学实践表明:该实验项目能实现复杂曲面的高质量修复,提升教学实验技术水平;同时显著增强了学生多学科技术整合与工程创新能力。形成的技术链与教学链深度融合方案,为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复制的工程教育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实验设计 激光熔覆 复杂曲面 多学科交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TRIZ的专创融合实践教学改革及探索
10
作者 王鑫 史艳国 +3 位作者 姚建涛 唐艳华 张庆玲 叶妮佳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0-205,共6页
实践教学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创新方法融入实践教学成为深化新工科建设的有效途径。文中以TRIZ(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作为创新方法的主要内容,融入了机器人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全流程,在教... 实践教学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创新方法融入实践教学成为深化新工科建设的有效途径。文中以TRIZ(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作为创新方法的主要内容,融入了机器人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全流程,在教学初始阶段通过开设创新方法基础课“创新思维与TRIZ”讲授其基本理论及工具。在专业知识学习阶段以“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作为专创融合案例,详细介绍了将TRIZ融入实训的步骤,引导学生使用相关工具对问题进行分析及求解,并对方案进行评估。同时针对课程评价标准中的创新指标进行细化分析,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形成了有效判断,肯定了将创新方法融入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创融合 创新方法 TRIZ 实践教学 机器人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教学要素多态融合研究
11
作者 冯丹娃 王琪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1,共6页
“新文科”建设为高校培养专业人才提供了新的理念,随着新文科理念和教育改革不断推进,跨学科交流、凝聚多学科的智慧和力量逐渐成为社会共识。结合新文科背景下人文社会学科融通整合的课程建设要求,基于新文科建设的契机,从教学资源、... “新文科”建设为高校培养专业人才提供了新的理念,随着新文科理念和教育改革不断推进,跨学科交流、凝聚多学科的智慧和力量逐渐成为社会共识。结合新文科背景下人文社会学科融通整合的课程建设要求,基于新文科建设的契机,从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媒介、学习路径等五个方面对教学要素进行阐释,并通过多态融合概念的界定,将新文科多态融合的教学要素模型进行构建,探究适合新文科发展要求的新的教学全过程重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释新文科多态融合教学模式的新保障。从该视角进行研究能够进一步体现新文科教育教学理念学科育人、课程育人的理性价值,为教育教学相关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进而培养符合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文科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多态融合 教学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临床”结合“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整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2
作者 黄志坚 谭秋豪 +1 位作者 夏海坚 廖正步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77-680,共4页
目的:评估“早临床”结合“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整合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中的作用。方法:以A小班作为实验组,采用“早临床”结合“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整合教学模式;B小班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以《... 目的:评估“早临床”结合“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整合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中的作用。方法:以A小班作为实验组,采用“早临床”结合“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整合教学模式;B小班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以《细胞生物学》《实验诊断学》两门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及学生问卷调查评估教学效果;并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评估《细胞生物学》教学效果中,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期末考试的客观题成绩提高不明显,主观题的成绩提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评估《实验诊断学》教学效果中,与对照组相比,客观题的成绩提升(P<0.05)和主观题的成绩提升(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实验组的主观题分数提升的程度高于客观题。在问卷调查中,77.78%的实验组同学认为“早临床”结合“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整合教学模式在理论知识学习、临床素质培养及职业规划上起到正向积极作用。结论:“早临床”结合“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整合教学模式在提升医学课程教学质量、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巩固教学知识点,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临床素养和未来职业规划能力等多方面相较于传统医学课程教学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是未来医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临床 医学整合教学 医学教学改革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13
作者 刘磊 苗龙 +1 位作者 满家祥 郭华锋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9-192,共4页
为解决学生对理论知识感受不直观、对前沿技术不了解、对课程与产业关联性不清楚等问题,对“液压与气压传动”这一机械工程学科核心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提出“理实融合、科教融汇、虚实结合”的三维协同教学模式。通过在... 为解决学生对理论知识感受不直观、对前沿技术不了解、对课程与产业关联性不清楚等问题,对“液压与气压传动”这一机械工程学科核心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提出“理实融合、科教融汇、虚实结合”的三维协同教学模式。通过在理论教学中融入企业产品开发设计案例,构建探究式理实融合教学体系,充分利用科研项目资源,驱动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开发虚拟仿真实践教学资源平台,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实践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还增强了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为新工科背景下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和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融合式方法 液压与气压传动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案例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
14
作者 刘洋 祝安 +2 位作者 邢作霞 李文文 宋明达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3-96,102,共5页
为研究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方案和丰富教学手段,提升园区运行质量与产教融合水平,设计并搭建一种园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该平台考虑了风光储、电热耦合以及冷热电气协同的多场景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实验教学案例。结果表... 为研究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方案和丰富教学手段,提升园区运行质量与产教融合水平,设计并搭建一种园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该平台考虑了风光储、电热耦合以及冷热电气协同的多场景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实验教学案例。结果表明,采用冷热电气协同、源网荷储集群联控技术,可进一步提升园区运行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应用,能增强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与实践能力,对电气工程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具有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实验教学平台 园区综合能源系统 优化调度 教学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数据分析驱动的虚拟仿真“教-学”一体化路径建设
15
作者 郑艳秋 赵利梅 +2 位作者 付立忠 张丹妮 刘骞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2-97,共6页
针对目前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教学数据分析不足及欠缺师生反馈等问题,通过强化信息收集和数据分析,以培养学生个人能力为导向,将学生的学习成绩拆分重组为可定性或定量评估的综合能力指标,构建深度数据分析驱动的虚拟仿真“教-学”一体化... 针对目前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教学数据分析不足及欠缺师生反馈等问题,通过强化信息收集和数据分析,以培养学生个人能力为导向,将学生的学习成绩拆分重组为可定性或定量评估的综合能力指标,构建深度数据分析驱动的虚拟仿真“教-学”一体化路径。以多维度的数据分析优化学生个性化学习路径,利用数据反馈同步驱动教师适应性教学,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更加科学的反馈建议,旨在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打造成为一个能实现“教”与“学”双向反馈同步提升的新型教育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深度数据分析 虚拟仿真 “教-学”一体化 双向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比例新能源消纳优化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
16
作者 刘洋 宋明达 +3 位作者 邢作霞 李文文 祝安 李旗文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4-98,111,共6页
面向实际应用与教学实践的需求,针对高比例新能源消纳所导致的配电网运行不稳定问题,设计一种用于优化高比例新能源消纳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该平台基于风光储联合优化运行机制及新型配电网柔性互联技术,保障配电网系统协调稳定运行并... 面向实际应用与教学实践的需求,针对高比例新能源消纳所导致的配电网运行不稳定问题,设计一种用于优化高比例新能源消纳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该平台基于风光储联合优化运行机制及新型配电网柔性互联技术,保障配电网系统协调稳定运行并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平台支持根据实验需求灵活调整设备及负荷参数,对比不同场景下新能源消纳效果,并通过动态曲线直观展示与分析结果。该平台既支持教师课堂演示,也适用学生虚拟仿真实验,通过沉浸式体验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消纳优化 虚拟仿真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代化农业的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融合式教学改革
17
作者 方淑梅 张红梅 +4 位作者 刘权 戴凌燕 刘涛 王庆燕 梁喜龙 《黑龙江水产》 2025年第3期370-374,共5页
现代化农业发展需要新农科复合型人才,植物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知识在新农科复合型人才培养及解决现代化大农业生产实际问题中具有重要核心理论地位。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知识点联系紧密,相互交叉,又都是农业类人才培养的专业基础课程,具... 现代化农业发展需要新农科复合型人才,植物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知识在新农科复合型人才培养及解决现代化大农业生产实际问题中具有重要核心理论地位。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知识点联系紧密,相互交叉,又都是农业类人才培养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融合式教学的理论依据与可行性。通过将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知识点适当地关联和融合,同时与农业生产实际相关联设置案例库,在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综合理解的同时,认识到植物生理生化理论知识是农业生产实践的根基,对于激发创新性思维,提升学生综合应用理论知识开创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理学 生物化学 融合式教学 现代化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多生理参数采集系统实践教学项目设计
18
作者 李华 朱健铭 +2 位作者 李宏周 肖文香 梁永波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0-195,228,共7页
设计了一种将模拟放大电路、数字电路、单片机控制、软件编程、人体解剖生理等多学科融合、跨度从大一到大四的综合性实践教学项目。通过理实结合,引导学生逐步完成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最终实现脉搏、血氧、心电、血压等人体多种生理参... 设计了一种将模拟放大电路、数字电路、单片机控制、软件编程、人体解剖生理等多学科融合、跨度从大一到大四的综合性实践教学项目。通过理实结合,引导学生逐步完成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最终实现脉搏、血氧、心电、血压等人体多种生理参数的采集,并将数据传输至QT上位机。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将深入学习医学信号检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信号采集与处理技术,还将掌握QT框架下的复杂用户界面和交互式应用程序的设计与实现,并具备单片机的编程与应用技能,从而有效提高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运用电子信息技术进行医学检测系统设计的能力。经过5轮教学实践,该实验教学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电子仪器 多学科融合 实践教学 生理信号采集 医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叙事教学模式构建
19
作者 张仁竞 王静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3-89,共7页
在数字化与多媒体融合的浪潮中,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理念正经历一场革命性的转变。数字化时代以其媒介的多样性与多元化特征,为教育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与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叙事教学因其多场景特征而受到青睐。构建一种基于概念整合... 在数字化与多媒体融合的浪潮中,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理念正经历一场革命性的转变。数字化时代以其媒介的多样性与多元化特征,为教育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与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叙事教学因其多场景特征而受到青睐。构建一种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叙事教学模式,并以“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为例,通过文献回顾和文本分析,从叙事线索、情感体验、认知能力等三个维度展示了概念整合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关键作用。不仅为叙事教学的理论构建提供了必要的补充与深化,也为实际教育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整合理论 叙事教学模式 中国现代文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工程课程群贯通式实践教学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
20
作者 李沛秦 伍江江 +2 位作者 李振 陈浩 熊伟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7-161,220,共6页
课程群是当前新工科教育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以信息工程专业为例,针对课程群建设与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实践教学贯通课程群协同教学。首先分析改进策略的内在逻辑,进而探索实现路径:在产出导向理念指导下,根据培养目标反向优... 课程群是当前新工科教育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以信息工程专业为例,针对课程群建设与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实践教学贯通课程群协同教学。首先分析改进策略的内在逻辑,进而探索实现路径:在产出导向理念指导下,根据培养目标反向优化课程体系,以工程实践案例串联课程脉络,运用先进教学理念、方法、资源等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上述策略,促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并为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课程群 成果导向教育 自主学习 线上线下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