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llimeter-wave broadband dual-circularly polarized antenna based on gap waveguide technology
1
作者 QUAN Shuanglong CAO Jianyin +1 位作者 HE Chao WANG Hao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2025年第2期362-369,共8页
A millimeter-wave (mmW) broadband dual circularly polarized (dual-CP) antenna with high port isolation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dual-CP performance is realized based on the symmetrical septum circular polarizer ... A millimeter-wave (mmW) broadband dual circularly polarized (dual-CP) antenna with high port isolation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dual-CP performance is realized based on the symmetrical septum circular polarizer based on the gap waveguide (GWG) technology. Two sets of symmetrical septum circular polarizers are used for common aperture combination,achieving the broadband dual-CP characteristics. Taking advantage of GWG structure without good electrical contact, the antenna can also be fabricated and assembled easily in the mmW band. The principle analysis of the antenna is given, and the antenna is simulated and fabricated. The measur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bandwidth for S11lower than-10.7 dB and the axial ratio (AR) lower than 2.90 dB in 75-110 GHz, with realative bandwidth of 38%. Over the frequency band, the gain is higher than 9.16 dBic, and the dual-CP port isolation is greater than32 dB. The proposed antenna with dual-CP and highly isolated in a wide bandwidth range has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the field of mmW commun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al circularly polarized(dual-CP)antenna gap waveguide(GWG) endfire antennas millimeter-wave(mmW)antennas broadband antenn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共烧陶瓷物联网终端集成化圆极化天线与射频模组设计
2
作者 高鹏建 李佳 +1 位作者 王玮冰 周凯月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4-1112,共9页
针对物联网中无线收发系统天线低轮廓集成需求,该文基于低温共烧陶瓷(LTCC)工艺设计了一款圆极化集成天线。该天线利用LTCC工艺3维层合结构,将3 dB耦合器馈电结构,印刷辐射贴片,蓝牙芯片以及外围控制电路一体化集成,采用LTCC镂空结构有... 针对物联网中无线收发系统天线低轮廓集成需求,该文基于低温共烧陶瓷(LTCC)工艺设计了一款圆极化集成天线。该天线利用LTCC工艺3维层合结构,将3 dB耦合器馈电结构,印刷辐射贴片,蓝牙芯片以及外围控制电路一体化集成,采用LTCC镂空结构有效拓展了天线的带宽。设计的天线和电路基板进行了样品制备,天线的整体尺寸为:0.37λ_(0)×0.37λ_(0)×0.033λ_(0)(λ_(0)为中心频率处的自由空间波长),充分体现了其低轮廓特性。将天线加载到电路系统中进行通信测试,结果表明该天线具有良好的圆极化特性和实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共烧陶瓷 圆极化天线 低轮廓 物联网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双圆极化超表面天线设计
3
作者 刘巾军 李梦洁 +2 位作者 施秉权 杨国 齐世山 《微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71,78,共6页
双圆极化天线凭借其能够有效减小多径效应、减少极化损耗、增大信道容量等优势,在无线通信领域被广泛使用。文中提出了一种双圆极化超表面天线,并给出了修正超表面结构实现圆极化性能的设计流程。首先通过特征模分析原始超表面结构本身... 双圆极化天线凭借其能够有效减小多径效应、减少极化损耗、增大信道容量等优势,在无线通信领域被广泛使用。文中提出了一种双圆极化超表面天线,并给出了修正超表面结构实现圆极化性能的设计流程。首先通过特征模分析原始超表面结构本身的物理属性,根据特征电流分布改变超表面的结构,在工作频带内得到两个简并的特征模式;其次在选定的位置放置交叉垂直的微带馈线,利用槽耦合馈电的方式激励具有90°的相位差以及相同激励幅度的两个简并模式,从而实现双圆极化辐射。最终设计的天线测试的端口1和端口2轴比带宽分别为24.8%和20.2%,实现了较好的双圆极化辐射。此外,两个端口的测试增益都在5 dBi左右,在带内具有稳定的辐射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特征模理论 双圆极化天线 超表面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端射圆极化天线进展综述 被引量:5
4
作者 吕文俊 顾珊珊 +1 位作者 殷弋帆 张文海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
全面总结了平面端射圆极化天线的发展历程和重要突破。以正交磁偶极子和平面互补振子两大核心工作原理为主线,深入剖析平面端射圆极化天线的一般性设计方法,阐明其形态演变规律,详细介绍了平面端射圆极化天线的宽带设计技术、波束调控... 全面总结了平面端射圆极化天线的发展历程和重要突破。以正交磁偶极子和平面互补振子两大核心工作原理为主线,深入剖析平面端射圆极化天线的一般性设计方法,阐明其形态演变规律,详细介绍了平面端射圆极化天线的宽带设计技术、波束调控技术以及高增益设计技术等研究现状,最后探讨平面端射圆极化天线的可能发展方向,用于指导该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端射圆极化天线 圆极化天线 端射天线 低剖面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双频双圆极化复合微带天线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傅世强 付笑茹 +1 位作者 李婵娟 王钟葆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5-360,共6页
针对空间微波能量收集的应用场景,提出了一种微带线行波激励的双端口双频双圆极化复合微带天线。该天线由一个工作在低频段的微带圆环和一个工作在高频段的微带圆片复合而成,分别由两种不同的正交十字缝隙耦合馈电,采用微带线级联依次相... 针对空间微波能量收集的应用场景,提出了一种微带线行波激励的双端口双频双圆极化复合微带天线。该天线由一个工作在低频段的微带圆环和一个工作在高频段的微带圆片复合而成,分别由两种不同的正交十字缝隙耦合馈电,采用微带线级联依次相差90°顺序旋转四馈电实现圆极化,通过对称性结构设计,分别从两个不同端口输入获得双圆极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880~960 MHz和1.85~2.45 GHz频带内S11<−10 dB,阻抗相对带宽分别为8.7%和30%;在885~920 MHz和1.86~2.43 GHz频带内轴比小于3 dB,圆极化相对带宽分别为4%和29%;天线的方向性在工作频段内良好,在低频段增益达到5.4 dB,在高频段增益达到7.7 dB。该天线结构紧凑且加工简单,为双端口双频双圆极化天线的研究与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隙耦合 行波激励 双频双圆极化 复合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射频识别阅读器的双频宽带圆极化天线
6
作者 王丽黎 高智勇 +1 位作者 杜忠红 徐亚妮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60-966,共7页
该文设计了一种紧凑的用作射频识别(RFID)阅读器的双频宽带圆极化天线。天线由弯折处理的矩形贴片、L形贴片和三角形地板构成,通过微带线进行馈电。两个辐射贴片分别独立控制高低两个频段,其轴比带宽也可独立调整,三角形地板可以使横向... 该文设计了一种紧凑的用作射频识别(RFID)阅读器的双频宽带圆极化天线。天线由弯折处理的矩形贴片、L形贴片和三角形地板构成,通过微带线进行馈电。两个辐射贴片分别独立控制高低两个频段,其轴比带宽也可独立调整,三角形地板可以使横向电流和纵向电流发生变化,从而改变横向电流和纵向电流的比值大小,实现圆极化性能。天线尺寸为0.92λ_(0)×0.92λ_(0)×0.0064λ_(0)(λ_(0)为2.40 GHz时的自由空间波长)。测试结果表明在超高频(UHF)频段该天线实现了49%(0.77~1.27 GHz)的阻抗带宽和46%(0.84~1.34 GHz)的轴比带宽,在无线局域网(WLAN)频段实现了47.5%(1.54~2.50 GHz)的阻抗带宽和24.2%(1.96~2.50 GHz)的轴比带宽,可以完整覆盖UHF和WLAN两个频段,具有良好的辐射特性。与其他双频圆极化天线相比,该天线整体结构紧凑、设计简单、避免了使用复杂的馈电网络,且具有较宽的3 dB轴比带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频段 宽带 射频识别阅读器天线 圆极化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卫星通信的共口径双频双圆极化介质谐振器天线
7
作者 罗伟 幸运颉 +1 位作者 刘梅林 何鑫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3-1082,共10页
针对卫星互联网对于高速频分双工通信需求,提出了一种可用于地面终端的共口径双频双圆极化介质谐振器天线(dielectric resonator antenna, DRA)。通过对高频的圆柱介质谐振器和低频的环形柱介质谐振器进行嵌套设计,实现上下行天线单元... 针对卫星互联网对于高速频分双工通信需求,提出了一种可用于地面终端的共口径双频双圆极化介质谐振器天线(dielectric resonator antenna, DRA)。通过对高频的圆柱介质谐振器和低频的环形柱介质谐振器进行嵌套设计,实现上下行天线单元的共口径功能;利用双探针方法在介质谐振器内部激励简并模式,并借助控制简并模之间的相位差分别在低频与高频产生相互正交的圆极化波;通过对环形柱介质谐振器的厚度进行结构优化削弱异频电磁互耦,从而有效解决低频方向图畸形问题,并且改善阻抗匹配。基于顺序旋转方法建立2×2天线阵列,并进行了样机加工测试。测试结果显示,低频左旋圆极化(left-hand circular polarization, LHCP)工作带宽为25.5%(14.4~18.6 GHz),高频右旋圆极化(right-hand circular polarization, RHCP)工作带宽为6.5%(26.8~28.6GHz)。该共口径天线的小型化特征和稳定辐射性能可以应用于车载与机载等卫星通信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 介质谐振器天线(DRA) 双频 双圆极化 共口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大接地板对圆极化微带贴片天线等化波束宽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齐家琛 马柯 +2 位作者 罗羽成 李小慧 吕文俊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3,共7页
基于数值仿真和实验测量,研究了接地板尺寸对微带贴片天线圆极化等幅条件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接地板尺寸变化时,铅垂极化分量幅度(|E_(θ)|)和水平极化分量幅度(|E_(φ)|)受到地板尺寸变化的敏感度和规律不同,从而影响了圆极化天线... 基于数值仿真和实验测量,研究了接地板尺寸对微带贴片天线圆极化等幅条件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接地板尺寸变化时,铅垂极化分量幅度(|E_(θ)|)和水平极化分量幅度(|E_(φ)|)受到地板尺寸变化的敏感度和规律不同,从而影响了圆极化天线主波束范围内保持其幅值相等的条件。最终推得接地板尺寸在0.6~1.0波长范围内,铅垂、水平极化分量保持等幅条件(按幅度差不大于3dB计)的“等化波束宽度”经验公式,为可穿戴圆极化贴片天线的波束宽度调控及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大接地板 圆极化贴片天线 等化波束宽度 可穿戴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性能功率放大器-圆极化天线的一体化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邱俊杰 尤阳 +1 位作者 陆云龙 黄季甫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38,59,共6页
本文设计了一种具有圆极化辐射特性的高性能功率放大器-天线一体化电路。通过直接优化圆极化天线的输入阻抗,使之与消除输出匹配网络的功放电路直接集成。这种无缝集成方式不仅有效减少了插入和失配损耗以及整体电路尺寸,而且提高了整... 本文设计了一种具有圆极化辐射特性的高性能功率放大器-天线一体化电路。通过直接优化圆极化天线的输入阻抗,使之与消除输出匹配网络的功放电路直接集成。这种无缝集成方式不仅有效减少了插入和失配损耗以及整体电路尺寸,而且提高了整体的性能。采用的圆极化天线由矩形贴片和改进的地平面组成,通过在地平面上增加垂直短截线和切割水平缝隙,增强了天线的3 dB轴比带宽。为了验证,设计、制造和测量了工作在3.4 GHz~3.6 GHz的一体化电路原型。实验结果显示,功放-圆极化天线一体化电路在工作频带内的功率附加效率(PAE)超过60%,且3 dB轴比带宽达到320 MHz(相对于3500 MHz的中心频率为9.1%)。相较于传统的级联设计,PAE提高了8.5%,3 dB轴比带宽也得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放-圆极化天线一体化 圆极化天线 功率附加效率 轴比带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波束双频同轴共口径高精度GNSS天线设计
10
作者 李晓鹏 曹雨露 +1 位作者 蔡惠萍 章秀银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96,共6页
为了展宽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圆极化天线波束宽度和实现天线的小型化设计,本文提出了一款轻量化、宽波束的双频同轴共口径微带贴片天线。该天线包含一个内外嵌套的双频同轴共口径辐射贴片单元、若干寄生枝节、若干金属支撑柱、4个馈电馈... 为了展宽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圆极化天线波束宽度和实现天线的小型化设计,本文提出了一款轻量化、宽波束的双频同轴共口径微带贴片天线。该天线包含一个内外嵌套的双频同轴共口径辐射贴片单元、若干寄生枝节、若干金属支撑柱、4个馈电馈针以及接地板。将高、低频辐射贴片分别布设在PCB印制板的上、下表面,采用了空气作为共同的辐射介质层,从而实现了天线更低的剖面设计。此外,还将高频辐射贴片和低频辐射贴片在垂直方向进行了局部交叉设计,以及在环形低频辐射贴片外围设计了若干T型寄生短路枝节,分别形成了电容效应,进而实现了天线的小型化设计,即该天线单元尺寸仅为0.37λ×0.37λ×0.03λ。实测数据表明,该天线两个频带内最大增益均>4.5 dBi,并且在低频1.227 GHz、低仰角20°处的增益>1 dBi,在高频1.575 GHz、低仰角20°处的增益>0 dBi。因此,本文所提出的天线能够较好地满足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终端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极化天线 小型化 同轴共口径 宽波束 寄生枝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ETC系统的超宽带宽圆极化天线设计
11
作者 叶笑辰 宋健 +2 位作者 窦江玲 沈韬 刘佳丽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44-47,共4页
电子不停车收费(ETC)系统中存在跟车距离太近导致ETC系统无法识别下一辆车辆通行以及恶劣天气下使ETC识别不出车辆而造成放行失误。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用于ETC系统的超宽带宽圆极化天线设计。为了保证ETC系统在恶劣天气下的接收功能,... 电子不停车收费(ETC)系统中存在跟车距离太近导致ETC系统无法识别下一辆车辆通行以及恶劣天气下使ETC识别不出车辆而造成放行失误。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用于ETC系统的超宽带宽圆极化天线设计。为了保证ETC系统在恶劣天气下的接收功能,天线采用圆极化设计和高定向化。要实现圆极化设计,对辐射贴片进行切角,使辐射贴片表面的电流形成90°的相差,进而实现天线的圆极化特性。对4个辐射贴片进行旋转从而达到4个辐射贴片相位一致,使用同轴馈电将辐射贴片和旋转与相位补偿圆环单元进行连接,从而对轴比(axial ratio,AR)带宽的维持,以及阻抗带宽的提升。最终,以改进后的4单元作为天线的最优结果。通过仿真优化得到天线的各项性能,阻抗带宽为5.48~6.06GHz,AR带宽(小于3dB)的带宽处在工作频段内为5.5~5.875GHz,当θ=0°时,最大增益为9.6278dB且方向性最好。选定天线的最优结构,并进行实物加工和测量。实测结果表面,阻抗带宽为5.32~6.11GHz。该天线具有超宽带、圆极化、高定向的特点,为ETC系统提供了一种结构新颖的天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 圆极化 高定向 微带天线 ET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槽线的圆极化漏波天线研究
12
作者 王亨辉 孙胜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42-1449,共8页
本文基于槽线结构提出了一种具有前后向扫描能力的圆极化漏波天线.每个漏波单元由槽线及两根条带上加载的4个短路槽组成.每个短路槽的长度是侧射频率对应的半个导波波长,以实现前后向连续的波束扫描特性.通过设计每个短路槽的加载位置... 本文基于槽线结构提出了一种具有前后向扫描能力的圆极化漏波天线.每个漏波单元由槽线及两根条带上加载的4个短路槽组成.每个短路槽的长度是侧射频率对应的半个导波波长,以实现前后向连续的波束扫描特性.通过设计每个短路槽的加载位置以及与传播方向的夹角,实现了漏波天线的圆极化特性.为了验证所设计的圆极化漏波天线的有效性,本文设计并加工了一款侧射频率为10 GHz的天线原型.仿真和测量结果都表明,该天线具有良好的圆极化特性和波束扫描能力.在9~11 GHz的频率范围内,该天线在上半空间为左旋圆极化,实现了-27°~+25°的扫描范围,增益变化为7.0~10.9 dBic;对称地,该天线在下半空间为右旋圆极化,实现了-153°~±180°~+155°的扫描范围,增益变化为8.4~12.3 dBic.与同类型的天线相比,本文提出的圆极化漏波天线具有更简单的单平面结构,且所采用的短路槽设计,实现了较低的通带内传输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极化天线 漏波天线 周期结构 连续波束扫描 槽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解耦结构的宽带定向双圆极化天线设计
13
作者 赵芸 耿巍 顾浩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70,84,共6页
本文设计了一种具有宽带特性的定向双圆极化天线。该天线具有三层结构:辐射层、反射层和解耦层。辐射层为矩形驱动贴片以激励U型缝隙产生圆极化辐射,天线通过两个对称的微带馈电端口可分别实现左旋圆极化和右旋圆极化。反射层为放置于... 本文设计了一种具有宽带特性的定向双圆极化天线。该天线具有三层结构:辐射层、反射层和解耦层。辐射层为矩形驱动贴片以激励U型缝隙产生圆极化辐射,天线通过两个对称的微带馈电端口可分别实现左旋圆极化和右旋圆极化。反射层为放置于天线正下方的金属板以实现定向辐射,但是这导致了天线轴比和端口隔离度性能下降。针对这一问题,在辐射层U型缝隙处倒角和开缝以改善轴比带宽,并在辐射层上方加载了刻蚀周期分布的寄生贴片解耦层以改善端口隔离度。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天线的阻抗带宽和3 dB轴比带宽分别为1.59 GHz~7.79 GHz(132.1%)和2.75 GHz~5.78 GHz(71%),天线的端口隔离度在工作频带内均小于-10 dB,峰值增益达到8.1 dB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圆极化 U型缝隙天线 定向辐射 解耦结构 双圆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剖面宽波束双圆极化扫描阵列设计方法
14
作者 王力 杜春野 +1 位作者 党欢 靳博川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99-1604,共6页
设计了一种用于卫星通信的低剖面宽波束双圆极化扫描阵列天线。天线阵元采用十字形贴片的形式,使用改进的共面耦合探针结构来实现较好的匹配性能并降低剖面高度。在天线阵元4个角放置矩形金属块,用于改善天线的波束宽度。在天线底部增... 设计了一种用于卫星通信的低剖面宽波束双圆极化扫描阵列天线。天线阵元采用十字形贴片的形式,使用改进的共面耦合探针结构来实现较好的匹配性能并降低剖面高度。在天线阵元4个角放置矩形金属块,用于改善天线的波束宽度。在天线底部增加了匹配网络,引入非辐射模式,实现了双谐振,进一步优化了天线的阻抗带宽。该天线阵元实现了可覆盖频段(上行:889~904 MHz,下行:934~949 MHz)的阻抗带宽,在频段内大于92°的半功率波束宽度,同时实现了大于5 dBi的峰值增益,且天线的剖面高度仅为0.03λ0。采用矩形栅格布阵将该阵元组成8×8阵列,最终可实现俯仰60°下17.56 dB的可实现增益覆盖,波束扫描至60°时,可实现增益的扫描下降都在4.5 dB以内,且不同扫描角度下阵列轴比小于3 dB。该天线可用于运营商LTE band8频段的卫星通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 阵列天线 低剖面 宽波束 双圆极化 LTE band8频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极化方式天线对GNSS-IR高度反演的影响
15
作者 刘续 王式太 +3 位作者 钟振华 殷敏 魏嘉林 姜新伟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9-148,共10页
为了进一步探讨不同极化方式的天线对低成本接收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干涉反射技术(GNSS-IR)高度反演的影响,采用智能手机荣耀60、u-blox M8N GNSS模块搭载圆极化低成本天线及测量型接收机中海达V90分别进行高度反演。结果表明,不同的天... 为了进一步探讨不同极化方式的天线对低成本接收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干涉反射技术(GNSS-IR)高度反演的影响,采用智能手机荣耀60、u-blox M8N GNSS模块搭载圆极化低成本天线及测量型接收机中海达V90分别进行高度反演。结果表明,不同的天线极化方式使接收机信噪比(SNR)呈现不同的特性,线极化天线SNR震荡幅度和震荡区间更大;智能手机和低成本接收机均可用于GNSS-IR高度反演,其精度和测量型接收机相当甚至更优;3种设备中,加载线极化天线的荣耀60高度角可用区间范围更大,反演结果数更多,反演精度最高;对于线极化天线,不同的天线方向反演精度也不相同,其中水平放置时反演精度最高。因此,在进行GNSS-IR高度反演时,选择合适的接收机、合适极化方式的天线及其放置方向可更好地兼顾成本和反演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干涉反射技术(IR) 低成本接收机 天线极化方式 圆极化天线 线极化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紧凑馈电网络的宽带四臂螺旋天线 被引量:15
16
作者 褚庆昕 蔺炜 +1 位作者 林伟鑫 杜述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22-726,共5页
传统的自相移馈电四臂螺旋天线(QHA)由于最小回波损耗频点和最小轴比频点不在一个频率上,因此,难以在较宽的频带内同时满足良好的阻抗匹配和圆极化特性.虽然采用功分相移网络馈电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馈电网络尺寸普遍较大,难以应用于... 传统的自相移馈电四臂螺旋天线(QHA)由于最小回波损耗频点和最小轴比频点不在一个频率上,因此,难以在较宽的频带内同时满足良好的阻抗匹配和圆极化特性.虽然采用功分相移网络馈电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馈电网络尺寸普遍较大,难以应用于手持机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底部带有紧凑的功分相移馈电网络的四臂螺旋天线,可以在宽频带内实现四个输出端功率平衡输出,相位两两相差90度.所提出的馈电网络使得四臂螺旋天线既可以实现宽带圆极化辐射,又具有小尺寸,非常适合GPS、北斗移动手持设备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极化天线 四臂螺旋天线 功分相移馈电网络 宽带 移动手持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形缝隙耦合的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 被引量:23
17
作者 张辉 张晓发 +1 位作者 闫敦豹 袁乃昌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91-993,共3页
制作并测量了一种基于H形缝隙耦合的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并讨论了天线的各结构参数对天线性能的影响。测量结果表明:通过Wilkinson功分器馈电,可使天线驻波带宽达47.5%,轴比带宽达50%,方向图前后比达-21dB,实现了低后瓣宽带圆极化微带... 制作并测量了一种基于H形缝隙耦合的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并讨论了天线的各结构参数对天线性能的影响。测量结果表明:通过Wilkinson功分器馈电,可使天线驻波带宽达47.5%,轴比带宽达50%,方向图前后比达-21dB,实现了低后瓣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带天线 宽带圆极化天线 H形缝隙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宽角圆极化贴片天线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胡明春 杜小辉 李建新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888-1890,共3页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宽带宽角圆极化微带天线设计方法,在利用容性探针近耦合馈电的基础上,通过平衡馈电,使贴片天线的阻抗带宽(VSWR≤2)和宽角轴比带宽(45°圆锥空域内的AB≤3dB)达到20%以上.实验测试表明,利用该方法设计的贴片天线...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宽带宽角圆极化微带天线设计方法,在利用容性探针近耦合馈电的基础上,通过平衡馈电,使贴片天线的阻抗带宽(VSWR≤2)和宽角轴比带宽(45°圆锥空域内的AB≤3dB)达到20%以上.实验测试表明,利用该方法设计的贴片天线的带宽达到26.33%(VSWR、宽角AR同时满足要求),从而证实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宽角圆极化贴片天线 宽角圆极化 平衡馈电 微带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小型圆极化GPS微带天线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1
19
作者 宋小弟 冯恩信 傅君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08-1113,共6页
设计制作了一种新颖的宽带EBG(Electromagnetic Bandgap)结构小型圆极化GPS微带贴片天线单元.采用Koch矩形分形设计圆极化GPS微带贴片天线和特定尺寸的EBG结构,一方面有效减小了天线单元的尺寸,另一方面有效抑制其工作时产生的表面波,... 设计制作了一种新颖的宽带EBG(Electromagnetic Bandgap)结构小型圆极化GPS微带贴片天线单元.采用Koch矩形分形设计圆极化GPS微带贴片天线和特定尺寸的EBG结构,一方面有效减小了天线单元的尺寸,另一方面有效抑制其工作时产生的表面波,改善了其工作性能.仿真和实测结果表明,相对于普通矩形结构的微带贴片天线单元,该分形天线单元尺寸减小了约27%.同时,采用EBG结构使工作频率上的3 dB轴比带宽增加了约30%,增益增加约0.2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天线 圆极化 EBG结构 GPS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宽角圆极化微带贴片天线设计 被引量:24
20
作者 胡明春 杜小辉 李建新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1年第4期441-446,共6页
提出一种新的宽带宽角圆极化微带天线设计方法 ,在利用 L探针进行近耦合馈电的基础上 ,通过薄介质基片加载 ,使贴片天线的阻抗带宽 ( VSWR≤ 2 )和宽角轴比带宽 ( 4 5°圆锥空域内 AR≤ 3d B)达到 2 0 %以上 ,同时保持了微带天线的... 提出一种新的宽带宽角圆极化微带天线设计方法 ,在利用 L探针进行近耦合馈电的基础上 ,通过薄介质基片加载 ,使贴片天线的阻抗带宽 ( VSWR≤ 2 )和宽角轴比带宽 ( 4 5°圆锥空域内 AR≤ 3d B)达到 2 0 %以上 ,同时保持了微带天线的固有优点 :剖面低 (厚度小于 0 .1中心频率波长 )。利用该方法设计的试验天线的带宽达到2 1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宽角圆极化 微带天线 交叉极化 贴片天线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