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强化双树复小波包变换的风电机组偏航轴承损伤识别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晓龙 金韩微 +3 位作者 张博文 石海超 杨秀彬 何玉灵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3,共9页
针对风电机组偏航轴承损伤识别问题,提出了基于强化双树复小波包变换的损伤识别方法。首先,通过双树复小波包变换与线性峭度结合对不同分解层数下的分量计算平均线性峭度值,确定最优分解层数;其次,对最优分解所得小波系数及尺度系数进... 针对风电机组偏航轴承损伤识别问题,提出了基于强化双树复小波包变换的损伤识别方法。首先,通过双树复小波包变换与线性峭度结合对不同分解层数下的分量计算平均线性峭度值,确定最优分解层数;其次,对最优分解所得小波系数及尺度系数进行幅值调制,进而增强不同信号成分的能量;然后,采用散布熵指标确定各分量最佳调制系数并通过双树复小波包逆变换得到修正信号;最后,对修正信号作归一化平方包络谱分析提取故障特征频率。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实现复杂工况下偏航轴承损伤类型的准确识别,具有一定工程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偏航轴承 双树复小波包变换 谱幅值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与稀疏表示的牙隐裂OCT三维图像融合 被引量:2
2
作者 石博雅 董潇阳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68,共7页
针对采用光学相干层析(OCT)技术进行体积较大的前磨牙和磨牙的隐裂检测时,仅从单一扫描视角采集可能存在误检或漏检的问题,提出一种双树复小波变换(DTCWT)与稀疏表示(SR)相结合的牙隐裂三维图像融合方法。利用扫频OCT对人工牙隐裂模型从... 针对采用光学相干层析(OCT)技术进行体积较大的前磨牙和磨牙的隐裂检测时,仅从单一扫描视角采集可能存在误检或漏检的问题,提出一种双树复小波变换(DTCWT)与稀疏表示(SR)相结合的牙隐裂三维图像融合方法。利用扫频OCT对人工牙隐裂模型从2个扫描视角进行成像,经过三维图像配准后,利用双树复小波变换对图像进行分解。对于低频子带进行稀疏表示,采用“最大L1范数”规则进行融合,高频子带采用“绝对最大”规则融合,最后通过DTCWT重构得到融合后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方法融合后的牙隐裂图像可以得到裂纹的完整信息,获得准确的定位和分级,各方面性能均优于单独采用各多尺度分解方法和稀疏表示方法,标准差(SD)、平均梯度(AG)、空间频率(SF)和边缘信息评价因子(Q)的值分别平均提高到36.7、6.0、27.9和0.74,有效提高了OCT牙隐裂检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隐裂 光学相干层析 稀疏表示 双树复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子电流和电磁转矩双信号融合的齿轮故障智能诊断
3
作者 李巍 袁响东 +1 位作者 陈伟 刘军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8-256,共9页
在电机驱动的齿轮传动系统中,电机本体具有传感器的特性,因此可以通过电机的定子电流、电磁转矩信号来进行齿轮故障分析,由于受转速和负载转矩的影响,使得故障诊断结果的准确率较低。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信号融合与反向传播神经... 在电机驱动的齿轮传动系统中,电机本体具有传感器的特性,因此可以通过电机的定子电流、电磁转矩信号来进行齿轮故障分析,由于受转速和负载转矩的影响,使得故障诊断结果的准确率较低。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信号融合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相结合的齿轮故障诊断方法。对电机齿轮传动系统一体化建模,进行电机齿轮传动系统联合仿真。对齿轮的不同故障进行模拟,得到电机侧定子电流和电磁转矩的故障信号,采用双树复小波变换来分析齿轮故障频段信号,提取故障特征量,建立了丰富的齿轮故障样本库。搭建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并提出改进的自适应学习率算法,实现了对齿轮断齿、磨损故障的精确分类。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搭建齿轮故障试验平台,对相应齿轮故障进行诊断。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不同转速和负载转矩条件下准确辨识齿轮的故障类型,相较于只采用定子电流和电磁转矩中一种信号对齿轮进行故障诊断,该方法准确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故障 传动系统 神经网络 双树复小波变换 智能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测量系统开发 被引量:1
4
作者 寇梦楠 刘海玉 +2 位作者 牛俊天 金燕 吴杨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4-291,300,共9页
针对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自动化程度低、操作危险性大的问题,开发了机器人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测量系统。系统下位机采用STM32芯片作为主控芯片,控制爬壁机器人的运动以及与上位机的信息交换,同时引入混沌线性惯性权重对粒子群优... 针对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自动化程度低、操作危险性大的问题,开发了机器人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测量系统。系统下位机采用STM32芯片作为主控芯片,控制爬壁机器人的运动以及与上位机的信息交换,同时引入混沌线性惯性权重对粒子群优化模糊PID算法进行优化,并将改进后的算法作为机器人运动路径的控制策略,对于机械臂的控制引入D-H法。上位机为LabVIEW搭建的操作平台,通过嵌入双树复小波变换去噪算法,对采集到的风速信号进行降噪处理。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系统各个模块均可正常且稳定运行,与人工测试的误差保持在±10%,能够满足锅炉冷态试验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机器人 STM32 LabVIEW 改进粒子群优化模糊PID D-H法 双树复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低剂量CT图像去噪的多级双树复小波网络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鲁 田春伟 +1 位作者 宋焕生 刘侍刚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6-275,共10页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图像去噪方法能有效去除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伴随的伪影和噪声,从而确保CT设备输出高质量图像同时降低辐射,这对患者健康和医学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提高低剂量CT图像的质量,提出一种小波域去...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图像去噪方法能有效去除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伴随的伪影和噪声,从而确保CT设备输出高质量图像同时降低辐射,这对患者健康和医学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提高低剂量CT图像的质量,提出一种小波域去噪网络MDTNet。首先,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DTCWT)构造多级编解码去噪网络,在多个尺度上提取特征以保留更多高频细节;然后,利用扩展的像素重排技术替代卷积上下采样,实现多级输入和特征融合,从而降低计算复杂度;最后,通过大量训练找到最佳的去噪模型,即二级MDTNet配合LeGall滤波器和Qshift_b滤波器,并选择较大尺寸的CT图像作为训练数据。使用AAPM数据集评估MDTNet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MDTNet能有效去除条纹状伪影和噪声,在定量和定性评估中性能均优于同类型去噪方法。与FWDNet相比,对于1 mm的切片,MDTNet的平均峰值信噪比(PSNR)和结构相似性指数(SSIM)分别提高了0.0887 dB和0.0024;对于3 mm的切片,分别提升了0.1443 dB和0.003。对于单张512×512像素的低剂量CT图像去噪,MDTNet在GPU上仅需0.193 s。MDTNet在保持高效率的同时保留了更多的高频细节,能够为低剂量CT图像去噪提供一种新的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CT图像 图像去噪 卷积神经网络 双树复小波变换 像素重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响应非均匀性的WhatsApp压缩视频来源识别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懿辉 田妮莉 +1 位作者 潘晴 苏开清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7-345,共9页
光响应非均匀噪声(photo response nonuniformity,PRNU)是光学成像传感器成像时引入的一种独特噪声,可有效识别压缩视频的来源。针对现有算法提取压缩视频的PRNU效果并不显著的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改进PRNU提取算法。首先,去除视频编解... 光响应非均匀噪声(photo response nonuniformity,PRNU)是光学成像传感器成像时引入的一种独特噪声,可有效识别压缩视频的来源。针对现有算法提取压缩视频的PRNU效果并不显著的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改进PRNU提取算法。首先,去除视频编解码的环路滤波器,对视频帧使用双密度双树复小波变换进行分解;然后对高频子带使用基于贝叶斯阈值估计的双变量收缩算法进行估计,再使用自适应加窗维纳滤波进行二次估计,得到噪声残差;最后用基于量化参数值加权的最大似然估计法聚合噪声残差,再与视频帧估计得到PRNU。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方法在20 s时WhatsApp视频的识别率为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响应非均匀性 源相机识别 压缩视频 双密度双树复小波变换 双变量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TCWT-VAE的弹道中段目标RCS识别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彩云 张慧雯 +2 位作者 王佳宁 吴钇达 常韵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69-2275,共7页
针对弹道目标雷达信号易受环境影响、目标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dual-tree complex wavelet transform,DTCWT)和变分自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encoder,VAE)的弹道目标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 针对弹道目标雷达信号易受环境影响、目标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dual-tree complex wavelet transform,DTCWT)和变分自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encoder,VAE)的弹道目标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识别法。首先,采用DTCWT对弹道目标RCS动态数据进行预处理,再利用VAE提取目标的隐变量特征,最后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器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与已有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更高的识别概率,且鲁棒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道目标 目标识别 雷达散射截面 双树复小波变换 变分自编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树复小波和深度信念网络的轴承故障诊断 被引量:31
8
作者 张淑清 胡永涛 +3 位作者 姜安琦 李军锋 宿新爽 姜万录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32-536,543,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DTCWT)和深度信念网络(DBN)的轴承故障诊断新方法。采用DTCWT对轴承振动信号进行分解实验,结果表明DTCWT能够很好地将信号分解到不同频带。进而提取能量熵作为故障特征,采用DBN小样本分类模型对轴承故障进行分...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DTCWT)和深度信念网络(DBN)的轴承故障诊断新方法。采用DTCWT对轴承振动信号进行分解实验,结果表明DTCWT能够很好地将信号分解到不同频带。进而提取能量熵作为故障特征,采用DBN小样本分类模型对轴承故障进行分类,并与传统分类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识别不同故障类型,扩展了DBN在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树复小波 深度信念网络 受限波尔兹曼机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树复小波和奇异差分谱在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9
作者 胥永刚 孟志鹏 +1 位作者 陆明 付胜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65-973,共9页
针对滚动轴承故障振动信号中包含强烈噪声,很难提取故障特征频率的情况,提出了基于双树复小波和奇异差分谱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利用双树复小波将非平稳振动信号分解为几个不同频段的分量;然后对包含故障特征的分量构建Hankel矩阵并进... 针对滚动轴承故障振动信号中包含强烈噪声,很难提取故障特征频率的情况,提出了基于双树复小波和奇异差分谱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利用双树复小波将非平稳振动信号分解为几个不同频段的分量;然后对包含故障特征的分量构建Hankel矩阵并进行奇异值分解,求奇异值差分谱曲线,根据奇异值差分谱最大突变点来确定奇异值个数进行重构;最后再求希尔伯特包络谱,便能准确地得到故障频率。实验结果和工程应用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取轴承故障的故障信息,提取出了故障特征,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滚动轴承 双树复小波 HANKEL矩阵 奇异差分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熵的量子衍生医学超声图像去斑 被引量:12
10
作者 付晓薇 代芸 +2 位作者 陈黎 田菁 丁胜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60-566,共7页
针对现有医学超声图像去斑方法的不足,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局部熵的量子衍生医学超声图像去斑新方法。首先,将对数变换后的图像进行双树复小波变换(DTCWT),并对信号与噪声分别建模;然后,提取复小波中子代与父代小波系数的实部,计算其局部... 针对现有医学超声图像去斑方法的不足,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局部熵的量子衍生医学超声图像去斑新方法。首先,将对数变换后的图像进行双树复小波变换(DTCWT),并对信号与噪声分别建模;然后,提取复小波中子代与父代小波系数的实部,计算其局部熵并进行归一化乘积,结合量子衍生理论得到用来调整信号与噪声出现概率的可调参数;最后,利用改进的双变量收缩函数获得去斑后的图像。通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已有方法相比能够更有效地滤除医学超声图像中的斑点噪声并保留细节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局部熵 量子衍生 双树复小波变换 双变量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树复小波域隐Markov树模型降噪及在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苏文胜 王奉涛 +3 位作者 朱泓 张志新 李宏坤 郭正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7-52,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的隐Markov树模型的信号降噪方法,并将其成功应用于机械故障诊断中。机械设备的振动信号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噪声,使得微弱故障信息的提取一直是故障诊断的难点和热点。双树复小波变换具有近似平移不变性,而隐... 提出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的隐Markov树模型的信号降噪方法,并将其成功应用于机械故障诊断中。机械设备的振动信号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噪声,使得微弱故障信息的提取一直是故障诊断的难点和热点。双树复小波变换具有近似平移不变性,而隐Markov树模型能有效刻画小波系数间的相关性和非高斯性,两种优势的结合可以获得比常规软、硬阈值小波降噪法和小波域隐Markov树模型降噪法更好的降噪效果。它不仅能有效抑制高斯白噪声,还能够去除异常冲击干扰,仿真信号验证了这一点。对于实际滚动轴承信号,使用该方法同样可以获得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树复小波变换 隐马尔可夫树模型 降噪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信号随机噪声压制的双树复小波域双变量方法 被引量:15
12
作者 汪金菊 袁力 +1 位作者 刘婉如 徐小红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046-3055,共10页
有效地压制地震信号中的噪声是地震信号解释和后续处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建立两种双树复小波域双变量模型对地震信号中的随机噪声进行压制.地震信号经双树复小波变换后,同一方向实部与虚部系数、实部(或虚部)系数与对应的模之间存在... 有效地压制地震信号中的噪声是地震信号解释和后续处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建立两种双树复小波域双变量模型对地震信号中的随机噪声进行压制.地震信号经双树复小波变换后,同一方向实部与虚部系数、实部(或虚部)系数与对应的模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鉴于此,对同一方向实部与虚部小波系数建立双变量模型,从含噪地震信号小波系数中估计原始信号的小波系数,再基于双树复小波逆变换重构得到降噪后的地震信号.进一步对同一方向实部(或虚部)系数与对应的模建立双变量模型,得到地震信号随机噪声压制的第二种双树复小波域双变量方法.最后对合成地震记录和实际地震资料中的随机噪声进行压制的实验结果证实本文两种方法都能够有效地压制地震信号中的随机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树复小波变换 随机噪声 双变量模型 小波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二元树复小波变换的GIS局放信号识别 被引量:7
13
作者 唐炬 孟庆红 +2 位作者 谢颜斌 麻守孝 周倩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53-558,共6页
GIS局部放电模式识别的研究对于保证GIS的安全可靠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采用具有优良平移时不变特性的二元树复小波变换对超高频局部放电(UHF PD)信号进行分解,提出了一种采用二元树复小波变换的时频域特征提取方法,阐明了该... GIS局部放电模式识别的研究对于保证GIS的安全可靠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采用具有优良平移时不变特性的二元树复小波变换对超高频局部放电(UHF PD)信号进行分解,提出了一种采用二元树复小波变换的时频域特征提取方法,阐明了该算法的原理,给出了具体计算公式和步骤;通过伸缩和平移等运算功能对实验室获得的大量UHF PD信号进行多尺度细化分析,综合选用了UHF PD信号在各频带投影序列的能量、在各个尺度下的模极大值和统计参量,构造了完整的UHF PD信号特征空间;并将UHF PD信号特征空间分别输入到RBF组合神经网络分类器的成员分类器中,获得了优良的识别效果,总体识别率>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树 复小波变换 GIS 超高频 局部放电 信号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振成像的可见光图像增强 被引量:37
14
作者 赵蓉 顾国华 杨蔚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7-231,共5页
为了改善可见光图像质量,提高对隐藏在自然背景中人造目标的探测率,采用了基于偏振成像的可见光图像增强方法,很好地凸显出人造目标,提供更多的细节与纹理信息。利用偏振成像方式获取偏振度、偏振角和椭率角图像,对多维偏振图像中的像... 为了改善可见光图像质量,提高对隐藏在自然背景中人造目标的探测率,采用了基于偏振成像的可见光图像增强方法,很好地凸显出人造目标,提供更多的细节与纹理信息。利用偏振成像方式获取偏振度、偏振角和椭率角图像,对多维偏振图像中的像素点在邦加球内进行聚类得到偏振特征图像,运用双树复小波对光强图像和偏振特征图像进行分解,低频子带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高频子带选用区域方差特征匹配的融合策略,得到增强图像。进行了户外实验,并理论分析得到了各个图像的性能指标数据。结果表明,增强后的图像较原图像具有更加丰富的图像细节与偏振目标信息,该方法有效可行,对目标识别与探测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可见光图像增强 偏振成像 邦加球 K均值聚类 双树复小波转换 区域方差特征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的轴承复合故障诊断研究 被引量:34
15
作者 胥永刚 孟志鹏 赵国亮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47-452,共6页
针对滚动轴承复合故障信号特征难以分离的问题,提出将双树复小波变换和独立分量分析(ICA)结合的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将非平稳的故障信号通过双树复小波变换分解为若干不同频带的分量;由于各个分量存在一定的频率混叠,对故障信号特... 针对滚动轴承复合故障信号特征难以分离的问题,提出将双树复小波变换和独立分量分析(ICA)结合的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将非平稳的故障信号通过双树复小波变换分解为若干不同频带的分量;由于各个分量存在一定的频率混叠,对故障信号特征提取有很大的干扰,进而引入ICA对各个分量所组成的混合信号进行盲源分离,从而尽可能消除频率混叠;最后对从混合信号中分离出来的独立分量信号进行希尔伯特包络解调,即可实现对复合故障特征信息的分离和故障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分离和提取了滚动轴承复合故障的特征信息,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树复小波变换 独立分量分析 盲源分离 频率混叠 复合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双树复小波变换的轴承多故障诊断 被引量:27
16
作者 李辉 郑海起 唐力伟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3-59,165,共7页
针对双树复小波变换产生频率混叠的缺陷,提出了改进双树复小波变换的轴承多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综合利用了双树复小波包变换和经验模态分解技术。首先,利用双树复小波变换将振动信号分解成不同频带的分量;然后,将各小波分量进行经验模... 针对双树复小波变换产生频率混叠的缺陷,提出了改进双树复小波变换的轴承多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综合利用了双树复小波包变换和经验模态分解技术。首先,利用双树复小波变换将振动信号分解成不同频带的分量;然后,将各小波分量进行经验模态分解,获得各小波分量的主频率分量信号;最后,计算各小波分量的主频率分量信号的包络谱,根据包络谱识别齿轮箱轴承的故障部位和类型。通过仿真信号和齿轮箱轴承多故障振动实验信号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消除了频率混叠现象,提高了信噪比和频带选择的正确性,而且提高了从强噪声环境中提取瞬态冲击特征的能力,能有效识别轴承的故障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轴承 双树复小波变换 经验模态分解 包络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TCW-ERE的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选线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淑清 王佳森 +3 位作者 张立国 胡永涛 李明星 张航飞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05-511,共7页
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各馈线的小波能量分布各不相同。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故障线路小波综合能量相对熵的选线新方法。双树复小波变换(DTCWT)具有很好的近似平移不变性和抗混叠性;能量相对熵(ERE)具有对信号间细微差别进行... 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各馈线的小波能量分布各不相同。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故障线路小波综合能量相对熵的选线新方法。双树复小波变换(DTCWT)具有很好的近似平移不变性和抗混叠性;能量相对熵(ERE)具有对信号间细微差别进行识别的超强能力。结合双树复小波变换与能量相对熵的优点,根据故障线路综合小波能量相对熵最大的原则进行选线,能够使故障选线更直观、快速有效。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有效的进行配电网故障选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接地 故障选线 双树复小波变换 能量相对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的心电信号去噪研究 被引量:44
18
作者 王芳 季忠 彭承琳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60-1166,共7页
在心电信号处理过程中,为了避免产生Gibbs振荡现象和严重的频率混叠现象,提出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并结合最大后验估计确定阈值的心电信号去噪方法。文中采用了信噪比和均方误差来评价双树复小波变换和离散小波变换两种方法对心电信... 在心电信号处理过程中,为了避免产生Gibbs振荡现象和严重的频率混叠现象,提出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并结合最大后验估计确定阈值的心电信号去噪方法。文中采用了信噪比和均方误差来评价双树复小波变换和离散小波变换两种方法对心电信号的去噪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离散小波变换相比,双树复小波变换去噪更彻底,边界、纹理等特征能较好地保留,可以作为一种生物医学信号降噪处理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树复小波变换 心电信号 最大后验估计 离散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颜色直方图及双树复小波变换(DTCWT)的昆虫图像识别 被引量:19
19
作者 竺乐庆 张真 张培毅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1-97,共7页
为了给生产单位害虫管理的普通技术人员提供简便易操作的昆虫鉴别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图像颜色及纹理特征的昆虫图像识别方法。鳞翅目昆虫翅面图像经过预处理,确定目标区域,再进行特征提取。首先将彩色图像从三原色(red-green... 为了给生产单位害虫管理的普通技术人员提供简便易操作的昆虫鉴别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图像颜色及纹理特征的昆虫图像识别方法。鳞翅目昆虫翅面图像经过预处理,确定目标区域,再进行特征提取。首先将彩色图像从三原色(red-green-blue,RGB)空间转换至色调饱和值(HSV)空间并提取有效区域内的色度、饱和度直方图特征,然后经图像位置校准,提取灰度图的双树复小波变换(DTCWT)特征;匹配首先计算两颜色直方图特征向量之间的相关性,将相关性大于阈值的样本再进一步用DTCWT特征匹配;DTCWT匹配通过计算Canberra距离实现,从通过第一层颜色匹配的样本中取出最近邻作为最终匹配类别。算法在包含100类鳞翅目昆虫的图像库中进行试验验证,取得了76%的识别率,其中前翅识别率则达92%,同时取得了理想的时间性能。试验结果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鳞翅目 图像识别 图像处理 颜色直方图 双树复小波变换(DTCW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树复小波和自适应权重和时间因子的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的轴承故障诊断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淑清 胡永涛 +3 位作者 姜安琦 吴迪 陆超 姜万录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7-333,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和具有自适应权重和时间因子的粒子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机械振动信号进行DTCWT变换,提取能量熵作为特征向量。然后采用AWTFPSO算法优化SVM,实现轴承故障诊断。不同方法的对比实验...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和具有自适应权重和时间因子的粒子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机械振动信号进行DTCWT变换,提取能量熵作为特征向量。然后采用AWTFPSO算法优化SVM,实现轴承故障诊断。不同方法的对比实验及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速度快、准确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树复小波 支持向量机 粒子群算法 自适应权重和时间因子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