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uantization-Based Robust Image Watermarking Using the Dual Tree Complex Wavelet Transform 被引量:4
1
作者 LIU Jinhua SHE Kun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0年第4期1-6,共6页
Conventional quantization index modulation (QIM) watermarking uses the fixed quantization step size for the host signal.This scheme is not robust against geometric distortions and may lead to poor fidelity in some are... Conventional quantization index modulation (QIM) watermarking uses the fixed quantization step size for the host signal.This scheme is not robust against geometric distortions and may lead to poor fidelity in some areas of content.Thus,we proposed a quantization-based image watermarking in the dual tree complex wavelet domain.We took advantages of the dual tree complex wavelets (perfect reconstruction,approximate shift invariance,and directional selectivity).For the case of watermark detecting,the probability of false alarm and probability of false negative were exploited and verified by simulation.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robust against JPEG compression,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 (AWGN),and some kinds of geometric attacks such as scaling,rotation,e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age Watermarking Quantization IndexModulation dual tree complex wavelet transform JPEG Compres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cognition of Group Activities Using Complex Wavelet Domain Based Cayley-Klein Metric Learning
2
作者 Gensheng Hu Min Li +2 位作者 Dong Liang Mingzhu Wan Wenxia Bao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18年第4期592-603,共12页
A group activity recogni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recognition accuracy in video surveillance by using complex wavelet domain based Cayley-Klein metric learning.Non-sampled dual-tree complex wavelet pac... A group activity recogni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recognition accuracy in video surveillance by using complex wavelet domain based Cayley-Klein metric learning.Non-sampled dual-tree complex wavelet packet transform(NS-DTCWPT)is used to decompose the human images in videos into multi-scale and multi-resolution.An improved local binary pattern(ILBP)and an inner-distance shape context(IDSC)combined with bag-of-words model is adopted to extract the decomposed high and low frequency coefficient features.The extracted coefficient features of the training samples are used to optimize Cayley-Klein metric matrix by solving a nonlinear optimization problem.The group activities in videos are recogniz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feature extraction and Cayley-Klein metric learning.Experimental results on behave video set,group activity video set,and self-built video set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has higher recognition accuracy than the existing algorith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deo surveillance group activity recognition non-sampled dual-tree complex wavelet packet transform(NS-DTCWPT) Cayley-Klein metric lear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化双树复小波包变换的风电机组偏航轴承损伤识别
3
作者 王晓龙 金韩微 +3 位作者 张博文 石海超 杨秀彬 何玉灵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3,共9页
针对风电机组偏航轴承损伤识别问题,提出了基于强化双树复小波包变换的损伤识别方法。首先,通过双树复小波包变换与线性峭度结合对不同分解层数下的分量计算平均线性峭度值,确定最优分解层数;其次,对最优分解所得小波系数及尺度系数进... 针对风电机组偏航轴承损伤识别问题,提出了基于强化双树复小波包变换的损伤识别方法。首先,通过双树复小波包变换与线性峭度结合对不同分解层数下的分量计算平均线性峭度值,确定最优分解层数;其次,对最优分解所得小波系数及尺度系数进行幅值调制,进而增强不同信号成分的能量;然后,采用散布熵指标确定各分量最佳调制系数并通过双树复小波包逆变换得到修正信号;最后,对修正信号作归一化平方包络谱分析提取故障特征频率。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实现复杂工况下偏航轴承损伤类型的准确识别,具有一定工程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偏航轴承 双树复小波包变换 谱幅值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与稀疏表示的牙隐裂OCT三维图像融合
4
作者 石博雅 董潇阳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68,共7页
针对采用光学相干层析(OCT)技术进行体积较大的前磨牙和磨牙的隐裂检测时,仅从单一扫描视角采集可能存在误检或漏检的问题,提出一种双树复小波变换(DTCWT)与稀疏表示(SR)相结合的牙隐裂三维图像融合方法。利用扫频OCT对人工牙隐裂模型从... 针对采用光学相干层析(OCT)技术进行体积较大的前磨牙和磨牙的隐裂检测时,仅从单一扫描视角采集可能存在误检或漏检的问题,提出一种双树复小波变换(DTCWT)与稀疏表示(SR)相结合的牙隐裂三维图像融合方法。利用扫频OCT对人工牙隐裂模型从2个扫描视角进行成像,经过三维图像配准后,利用双树复小波变换对图像进行分解。对于低频子带进行稀疏表示,采用“最大L1范数”规则进行融合,高频子带采用“绝对最大”规则融合,最后通过DTCWT重构得到融合后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方法融合后的牙隐裂图像可以得到裂纹的完整信息,获得准确的定位和分级,各方面性能均优于单独采用各多尺度分解方法和稀疏表示方法,标准差(SD)、平均梯度(AG)、空间频率(SF)和边缘信息评价因子(Q)的值分别平均提高到36.7、6.0、27.9和0.74,有效提高了OCT牙隐裂检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隐裂 光学相干层析 稀疏表示 双树复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测量系统开发 被引量:1
5
作者 寇梦楠 刘海玉 +2 位作者 牛俊天 金燕 吴杨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4-291,300,共9页
针对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自动化程度低、操作危险性大的问题,开发了机器人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测量系统。系统下位机采用STM32芯片作为主控芯片,控制爬壁机器人的运动以及与上位机的信息交换,同时引入混沌线性惯性权重对粒子群优... 针对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自动化程度低、操作危险性大的问题,开发了机器人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测量系统。系统下位机采用STM32芯片作为主控芯片,控制爬壁机器人的运动以及与上位机的信息交换,同时引入混沌线性惯性权重对粒子群优化模糊PID算法进行优化,并将改进后的算法作为机器人运动路径的控制策略,对于机械臂的控制引入D-H法。上位机为LabVIEW搭建的操作平台,通过嵌入双树复小波变换去噪算法,对采集到的风速信号进行降噪处理。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系统各个模块均可正常且稳定运行,与人工测试的误差保持在±10%,能够满足锅炉冷态试验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机器人 STM32 LabVIEW 改进粒子群优化模糊PID D-H法 双树复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TCWPT与TSMAE融合的刀具磨损状态辨识方法
6
作者 韩涛 宫建成 +2 位作者 杨小强 王健 刘武强 《陆军工程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83-92,共10页
获取高质量的刀具磨损特征信息是识别刀具磨损状态的前提。为克服现有刀具磨损状态辨识方法中特征信息提取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包变换(dual-tree complex wavelet packet transform,DTCWPT)、时移多尺度注意熵(time-shi... 获取高质量的刀具磨损特征信息是识别刀具磨损状态的前提。为克服现有刀具磨损状态辨识方法中特征信息提取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包变换(dual-tree complex wavelet packet transform,DTCWPT)、时移多尺度注意熵(time-shifted multiscale attention entropy,TSMAE)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的刀具磨损状态辨识方法。利用实测刀具磨损数据集对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并从信号分解和特征提取两方面与其他磨损辨识技术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特征提取阶段,所提方法展现出极高的效率,分别仅需9.41 s和14.91 s即可完成特征提取。在磨损辨识阶段,多次实验的平均辨识精度分别达到了99.33%和100%,充分证明了该方法不仅能够迅速响应,还能准确地辨识刀具的磨损状态。相较其他方法,所提方法在效率和精度上都有明显的优势,在刀具磨损状态辨识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具磨损 状态辨识 双树复小波包变换 时移多尺度注意熵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减速器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研究
7
作者 余洋 陈云 孔进 《煤矿机械》 2024年第10期187-191,共5页
针对重型减速器故障诊断方法中故障特征不显著、易受外界干扰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维特征选择和BP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设计并布置重型减速器故障模拟实验台,使用多源传感信息采集平台进行信号采集;然后基于采集的振动信号,提... 针对重型减速器故障诊断方法中故障特征不显著、易受外界干扰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维特征选择和BP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设计并布置重型减速器故障模拟实验台,使用多源传感信息采集平台进行信号采集;然后基于采集的振动信号,提出双树复小波变换和多维特征选择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作为底层诊断逻辑,并搭建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故障识别。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为94%,能够满足在实际工况中对重型减速器的故障诊断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速器 故障诊断 双树复小波变换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树复小波域隐Markov树模型降噪及在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苏文胜 王奉涛 +3 位作者 朱泓 张志新 李宏坤 郭正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7-52,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的隐Markov树模型的信号降噪方法,并将其成功应用于机械故障诊断中。机械设备的振动信号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噪声,使得微弱故障信息的提取一直是故障诊断的难点和热点。双树复小波变换具有近似平移不变性,而隐... 提出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的隐Markov树模型的信号降噪方法,并将其成功应用于机械故障诊断中。机械设备的振动信号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噪声,使得微弱故障信息的提取一直是故障诊断的难点和热点。双树复小波变换具有近似平移不变性,而隐Markov树模型能有效刻画小波系数间的相关性和非高斯性,两种优势的结合可以获得比常规软、硬阈值小波降噪法和小波域隐Markov树模型降噪法更好的降噪效果。它不仅能有效抑制高斯白噪声,还能够去除异常冲击干扰,仿真信号验证了这一点。对于实际滚动轴承信号,使用该方法同样可以获得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树复小波变换 隐马尔可夫树模型 降噪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熵的量子衍生医学超声图像去斑 被引量:11
9
作者 付晓薇 代芸 +2 位作者 陈黎 田菁 丁胜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60-566,共7页
针对现有医学超声图像去斑方法的不足,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局部熵的量子衍生医学超声图像去斑新方法。首先,将对数变换后的图像进行双树复小波变换(DTCWT),并对信号与噪声分别建模;然后,提取复小波中子代与父代小波系数的实部,计算其局部... 针对现有医学超声图像去斑方法的不足,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局部熵的量子衍生医学超声图像去斑新方法。首先,将对数变换后的图像进行双树复小波变换(DTCWT),并对信号与噪声分别建模;然后,提取复小波中子代与父代小波系数的实部,计算其局部熵并进行归一化乘积,结合量子衍生理论得到用来调整信号与噪声出现概率的可调参数;最后,利用改进的双变量收缩函数获得去斑后的图像。通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已有方法相比能够更有效地滤除医学超声图像中的斑点噪声并保留细节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局部熵 量子衍生 双树复小波变换 双变量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振成像的可见光图像增强 被引量:37
10
作者 赵蓉 顾国华 杨蔚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7-231,共5页
为了改善可见光图像质量,提高对隐藏在自然背景中人造目标的探测率,采用了基于偏振成像的可见光图像增强方法,很好地凸显出人造目标,提供更多的细节与纹理信息。利用偏振成像方式获取偏振度、偏振角和椭率角图像,对多维偏振图像中的像... 为了改善可见光图像质量,提高对隐藏在自然背景中人造目标的探测率,采用了基于偏振成像的可见光图像增强方法,很好地凸显出人造目标,提供更多的细节与纹理信息。利用偏振成像方式获取偏振度、偏振角和椭率角图像,对多维偏振图像中的像素点在邦加球内进行聚类得到偏振特征图像,运用双树复小波对光强图像和偏振特征图像进行分解,低频子带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高频子带选用区域方差特征匹配的融合策略,得到增强图像。进行了户外实验,并理论分析得到了各个图像的性能指标数据。结果表明,增强后的图像较原图像具有更加丰富的图像细节与偏振目标信息,该方法有效可行,对目标识别与探测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可见光图像增强 偏振成像 邦加球 K均值聚类 双树复小波转换 区域方差特征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T-CWT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自适应融合 被引量:20
11
作者 杨晓慧 金海燕 焦李成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19-424,共6页
针对低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DT-CWT的自适应图像融合算法.该算法具有好的平移不变性和方向选择性,更适合于人类视觉.先对源图像作双树复小波变换,充分考虑各尺度分解层的系数特征,对低通子带引入免疫克隆选择,根据... 针对低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DT-CWT的自适应图像融合算法.该算法具有好的平移不变性和方向选择性,更适合于人类视觉.先对源图像作双树复小波变换,充分考虑各尺度分解层的系数特征,对低通子带引入免疫克隆选择,根据统计评价准则定义亲和度函数,自适应获得最优融合权值;对高通子带则根据人类视觉特性定义局部方向对比度,并作为融合准则,突出和增强了各源图像的对比度与细节信息.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小波的融合结果相比较,本文的融合算法自适应性和鲁棒性更强,较好地保护和显示了源图像中的边缘和细节信息,对比度和清晰度都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树复小波变换 免疫克隆选择 局部方向对比度 红外图像 图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T-CWT和SVM的纹理分类算法 被引量:10
12
作者 练秋生 尚燕 +1 位作者 陈书贞 王林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9-113,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树复数小波变换(DT-CWT)和支持向量机(SVM)的纹理分类算法。双树复数小波变换不仅具有实数小波的诸多优点,而且还具有近似平移不变性、良好的方向选择性和低冗余度,并且能对图像进行完全重构,能够更好地刻画纹理的特性...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树复数小波变换(DT-CWT)和支持向量机(SVM)的纹理分类算法。双树复数小波变换不仅具有实数小波的诸多优点,而且还具有近似平移不变性、良好的方向选择性和低冗余度,并且能对图像进行完全重构,能够更好地刻画纹理的特性;支持向量机算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性能优越的分类算法,比传统分类器有很大的优越性:避免了局部最优解和“维数灾”问题,其最优分类超平面的思想能够提高分类准确度。该方法用双树复数小波对纹理图像进行滤波并在各方向子带上进行重构,再计算其局部能量函数得到每个像素的特征向量,最后利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实现对纹理图像像素的分类。将本方法与其它的分类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能有效地提高正确分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树复数小波变换 支持向量机 特征提取 纹理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树复小波与非线性时间序列的降噪方法 被引量:8
13
作者 胥永刚 赵国亮 +1 位作者 马朝永 张建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35-140,共6页
针对双树复小波变换传统软阈值降噪方法对实、虚部树系数分别进行阈值处理时提取的强背景噪声下轴承故障特征信号效果不理想,且实、虚部分离的阈值处理方法会引起局部相位失真问题,利用故障信号小波变换系数具有周期性与双树复小波系数... 针对双树复小波变换传统软阈值降噪方法对实、虚部树系数分别进行阈值处理时提取的强背景噪声下轴承故障特征信号效果不理想,且实、虚部分离的阈值处理方法会引起局部相位失真问题,利用故障信号小波变换系数具有周期性与双树复小波系数模震荡小等特点,提出双树复小波变换与非线性时间序列方法相结合的强背景噪声下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对故障信号进行双树复小波变换,获得各层小波系数并求模,选择系数模周期性较强层系数进行非线性时间序列处理,增强系数中周期性成分,抑制随机噪声;对增强后系数进行软阈值处理消除直流成分对提取结果的影响;将处理后系数还原为复数形式进行双树复小波重构,可成功提取弱故障特征信号。仿真、试验信号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取强背景噪声下的故障特征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树复小波变换 非线性时间序列 软阈值 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双树复小波变换和改进密度峰值快速搜索聚类的乳腺MR图像分割 被引量:13
14
作者 范虹 张程程 +2 位作者 侯存存 朱艳春 姚若侠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149-2157,共9页
针对乳腺MR图像组织复杂、灰度不均匀、难分割的特点,本文提出双树复小波(DTCWT)变换结合密度聚类的图像分割方法.首先利用复小波域双变量模型结合各向异性扩散函数对图像进行去噪处理;进而通过简单线性迭代聚类(SLIC)算法将图像划分成... 针对乳腺MR图像组织复杂、灰度不均匀、难分割的特点,本文提出双树复小波(DTCWT)变换结合密度聚类的图像分割方法.首先利用复小波域双变量模型结合各向异性扩散函数对图像进行去噪处理;进而通过简单线性迭代聚类(SLIC)算法将图像划分成一定数量的超像素区域,根据事先设置的阈值搜索每个超像素的近邻,从而降低基于K近邻的密度峰值快速搜索聚类(KNN-DPC)算法寻找每个样本近邻的时间;最终,引入超像素区域的近邻信息度量样本密度,采用KNN-DPC算法的分配策略自适应聚类.仿真和临床数据分割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有效的实现乳腺MR图像的分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MR图像分割 双树复小波变换 双变量模型 超像素分类 密度峰值快速搜索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密度双树复数小波变换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降噪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郭巍 张平 +1 位作者 陈曦 朱良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747-2752,共6页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相干斑噪声抑制问题,本文将双密度双树复数小波变换(DD-DT CWT)结合具有局部方差估计的双变量收缩阈值函数(BSF)构成一种新的SAR图像降噪算法实现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降噪.首先将SAR图像用双密度双树复数小波变...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相干斑噪声抑制问题,本文将双密度双树复数小波变换(DD-DT CWT)结合具有局部方差估计的双变量收缩阈值函数(BSF)构成一种新的SAR图像降噪算法实现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降噪.首先将SAR图像用双密度双树复数小波变换进行多尺度分解,考虑小波系数间的相关性,用双变量概率密度函数作为小波系数及其父代系数的统计关性的模型,并通过Bayesian估计理论导出相应的非线性双变量收缩函数对图像不同方向的小波系数进行非线性自适应的处理,最后重建降噪后的图像.分别用仿真SAR图像和实际图像对算法进行验证,并与其它方法的性能进行比较,对不同算法处理后图像进行了主客观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新算法的去噪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小波变换方法,不仅有效实现了图像降噪,而且较好保留了图像细节.含噪SAR图像经该算法处理后,图像性能指标均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图像 双密度双树复数小波变换 相干斑噪声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子衍生参数估计的医学超声图像去斑算法 被引量:7
16
作者 付晓薇 丁明跃 +1 位作者 蔡超 周成平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12-818,共7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子衍生参数估计的医学超声图像去斑方法.通过对对数变换的超声图像小波系数建模,提出了一种带自适应参数的概率分布函数.该方法充分考虑了小波系数的尺度间相关性,利用父-子代小波系数的归一化乘积,首次在高频子带...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子衍生参数估计的医学超声图像去斑方法.通过对对数变换的超声图像小波系数建模,提出了一种带自适应参数的概率分布函数.该方法充分考虑了小波系数的尺度间相关性,利用父-子代小波系数的归一化乘积,首次在高频子带中引入量子衍生信号与噪声出现概率.并利用贝叶斯估计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子衍生参数估计的自适应收缩函数.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较相关算法具有更好图像细节保持能力,去斑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斑 量子信号处理 双树复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树复小波包峭度图的轴承故障诊断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李辉 郑海起 唐力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18,共6页
针对传统包络谱和峭度图分析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包峭度图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综合利用了双树复小波包变换和峭度图分析技术,克服了原峭度图方法只采用FIR和短时傅里叶变换滤波器的缺点,提高了从强噪声环境中提取... 针对传统包络谱和峭度图分析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包峭度图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综合利用了双树复小波包变换和峭度图分析技术,克服了原峭度图方法只采用FIR和短时傅里叶变换滤波器的缺点,提高了从强噪声环境中提取瞬态冲击特征的能力。首先利用双树复小波包变换,将振动信号分解成不同频带的分量,然后计算各小波分量的谱峭度,再利用谱峭度的滤波器作用,计算最大峭度值对应分量信号的包络谱,根据包络谱就可识别齿轮箱轴承的故障部位和类型。齿轮箱轴承故障振动实验信号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提高了信噪比和频带选择的正确性,而且能有效地识别轴承的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轴承 双树复小波包变换 峭度图 包络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树复小波的重叠块阈值降噪方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定海 张培林 +1 位作者 杨望灿 齐蕴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62-166,共5页
针对机械早期故障信号受到强背景噪声影响导致故障特征不明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包的重叠块阈值降噪方法。利用有限冗余双树复小波包变换对信号进行具有平移不变性的稀疏分解,结合双树复小波包变换系数所具有的稀疏集簇和邻... 针对机械早期故障信号受到强背景噪声影响导致故障特征不明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包的重叠块阈值降噪方法。利用有限冗余双树复小波包变换对信号进行具有平移不变性的稀疏分解,结合双树复小波包变换系数所具有的稀疏集簇和邻域相关性特点,建立重叠块阈值估计模型,通过最小化包含块稀疏模型的适应度函数获得估计信号,分析了重叠块阈值降噪各参数对降噪效果的影响和参数优化原则,仿真与实测信号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不同信号和不同噪声水平下均有效地抑制了噪声干扰,提高了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振动 状态监测 重叠块阈值 双树复小波包 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方向能量的鲁棒图像融合算法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志 毛士艺 陈炜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537-1541,共5页
针对现有小波类图像融合算法在特征表达上的不足,将对偶树复数小波变换引入图像融合中。Robins等的研究表明,局部能量对各类图像特征的表达和定位具有稳健性。基于对偶树复数小波变换,定义了局部方向能量和局部能量,结合人类视觉系统对... 针对现有小波类图像融合算法在特征表达上的不足,将对偶树复数小波变换引入图像融合中。Robins等的研究表明,局部能量对各类图像特征的表达和定位具有稳健性。基于对偶树复数小波变换,定义了局部方向能量和局部能量,结合人类视觉系统对图像特征的响应特性,定义了局部带限对比度,表达特征的显著性。实时图像融合系统中,输入可能被随机噪声污染。根据图像特征和噪声局部方向能量分布不同的特点,定义了局部方向能量熵,用以自适应改善带限对比度,提高融合过程对噪声的鲁棒性。对融合算法仿真结果的主客观性能分析,充分验证了本文提出的鲁棒的图像融合算法的卓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小波变换 对偶树复数小波变换 局部能量 人类视觉系统 Shannon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密度双树复数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岳晋 杨汝良 宦若虹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9-133,共5页
双密度双树复数小波变换综合了双密度小波、双树小波和复数小波的优点,具有平移不变性以及良好的方向性,将其引入图像融合能够更好地提取原始图像的特征,为融合图像提供更多的信息。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双密度双树复数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方... 双密度双树复数小波变换综合了双密度小波、双树小波和复数小波的优点,具有平移不变性以及良好的方向性,将其引入图像融合能够更好地提取原始图像的特征,为融合图像提供更多的信息。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双密度双树复数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首先将图像进行双密度双树复数小波变换,然后在相应尺度上利用融合规则将变换系数融合,最后进行重构得到融合结果。采用多组具有不同特征的源图像进行融合实验,并对融合图像进行了主客观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方法的融合效果优于传统的小波变换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图像融合 双密度双树复数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