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矢量分类的NPC型三电平双三相PMSM的改进模型预测电压控制 被引量:2
1
作者 袁庆庆 步凡 +1 位作者 谢晓彤 夏鲲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768,I0030,共12页
多电平多相电机驱动系统存在电压矢量数目多、冗余复杂及多目标非线性约束等问题。以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六相逆变器驱动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为研究对象,以电机谐波电流抑制和逆变器直流侧中点电位平衡控制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电压矢量三... 多电平多相电机驱动系统存在电压矢量数目多、冗余复杂及多目标非线性约束等问题。以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六相逆变器驱动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为研究对象,以电机谐波电流抑制和逆变器直流侧中点电位平衡控制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电压矢量三角区域分类的改进模型预测电压控制策略。首先,以基波子平面大投影幅值为原则,对729个电压矢量进行初筛;接着,基于三角区域分类方法对筛选后的电压矢量进行分类,并对期望电压进行所属三角区域定位、确定候选矢量。设计满足电机定子电流谐波抑制及逆变器中点电位平衡控制的目标函数;根据电机数学模型和逆变器特征研究多目标控制权重因子的理论设计方法。不同工况下的有效性及对比实验表明,所研究的控制策略不仅能改善多电平多相电机驱动系统的多目标控制性能,还能有效降低控制器计算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六相逆变器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 矢量分类 谐波电流 中点电位 模型预测电压控制 权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ASMO与双锁相环的PMSM无传感控制
2
作者 黄友锐 刘中全 韩涛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55-865,共11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PMSM)无传感器控制中转子速度和位置的估计精度不高、系统抖振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预滤波-双锁相环(prefilter-dualphaselockedloop,P-DPLL)的新型自适应滑模观测器(adaptiveslid...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PMSM)无传感器控制中转子速度和位置的估计精度不高、系统抖振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预滤波-双锁相环(prefilter-dualphaselockedloop,P-DPLL)的新型自适应滑模观测器(adaptiveslidingmode observer, ASMO)方法。首先,选择具有非线性性质的连续sigmod函数作为切换函数;然后,构造Lyapunov函数,并得到一个详尽的稳定性条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适应算法和滑模电流观测器对反电动势误差进行估计;最后,设计P-DPLL用于提取PMSM正、负2个方向上加减速工况下准确转子位置的信息。实验结果表明:基于P-DPLL的ASMO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PMSM无传感器控制中转子的速度和位置的估计精度,减少系统抖振。在电机受到扰动后,平均恢复时间减少0.02 s,平均位置误差减少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增益 滑模观测器 双锁相环 无传感控制 永磁同步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y平面闭环电流控制的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改进多矢量模型预测控制
3
作者 徐奇伟 易良武 +2 位作者 夏波 苗轶如 蔡华祥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4506-4521,共16页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DTP-PMSM)多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MPCC)可以解决单矢量MPCC存在的电流和转矩谐波问题。但是传统DTP-PMSM多矢量MPCC仍然具有计算负担重、易受非理想因素影响和xy平面电流谐波大的问题。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xy平...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DTP-PMSM)多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MPCC)可以解决单矢量MPCC存在的电流和转矩谐波问题。但是传统DTP-PMSM多矢量MPCC仍然具有计算负担重、易受非理想因素影响和xy平面电流谐波大的问题。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xy平面闭环电流控制的DTP-PMSM改进多矢量MPCC策略。首先采用广义比例积分观测器(GPIO)观测集总扰动并更新预测模型,提高αβ平面电流的控制性能。然后采用αβ平面最外层基本电压矢量合成xy平面的虚拟电压矢量,在不引入额外电压矢量的前提下,实现对xy平面电流的闭环控制,并推导得到脉冲信号的开关序列以及各矢量的作用时间。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能够减少控制算法的计算时间,提升αβ平面电流的控制性能,还能抑制xy平面谐波电流。同时,该文所提出的xy平面闭环电流控制策略不影响αβ平面MPCC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 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谐波电流抑制 多虚拟电压矢量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特征模型的永磁同步电机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瑞 吴悠 +1 位作者 杜荣华 唐宏宾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4,共11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应用于轨迹跟踪的协调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模型的协调控制策略。首先,通过二维坐标变换的方法对双轴运动系统进行了解耦,获得双轴运动系统的轮廓误差和切向误差。然后,利用特征模型方法,在每一轴位置环中设计一...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应用于轨迹跟踪的协调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模型的协调控制策略。首先,通过二维坐标变换的方法对双轴运动系统进行了解耦,获得双轴运动系统的轮廓误差和切向误差。然后,利用特征模型方法,在每一轴位置环中设计一种不依赖于模型的黄金分割自适应控制器,同时采用一种逻辑微分控制器以保证系统的轮廓控制精度。针对所设计的控制方案进行了稳定性分析。最后选定两个参数差异较大的电机针对曲率变化大的螺旋线轨迹进行两种不同控制方案对比仿真,并且对结果进行数据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方案可以有效保证双轴运动系统的运行精度,该方案控制下的轮廓误差控制效果可以与基于PID控制器的轮廓误差控制效果相媲美,调试比PID控制方便、简单,可以节省大量时间成本,并为后续进一步研究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在多轴协调控制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特征模型 双轴运动系统 轮廓误差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电源电驱动车辆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功率分配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奥运 陈光 +1 位作者 贾一帆 景国玺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87,共14页
针对双电源电动汽车的能量管理与驱动控制问题,对于隔离直流(DC)母线构型双逆变器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PMSM)驱动系统进行定子电流优化及功率分配研究,并着重探究了动力电池与超级电容搭配下的功率分配策略。首先,建立双逆变器开绕组永... 针对双电源电动汽车的能量管理与驱动控制问题,对于隔离直流(DC)母线构型双逆变器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PMSM)驱动系统进行定子电流优化及功率分配研究,并着重探究了动力电池与超级电容搭配下的功率分配策略。首先,建立双逆变器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数学模型,并推导双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架构下的双逆变器功率分配范围边界;然后,分别针对电机效率与功率分配范围提出两种定子电流矢量优化方法,并对比其稳态性能参数;最后,针对动力电池与超级电容的功率输出特性进行分析,在整车能量管理层面提出一种基于以上构型的双电源功率分配策略。使用仿真软件分别在城市道路以及市郊工况下,对所提功率分配策略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功率分配策略在节能性和稳定性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电源 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 矢量控制 定子电流优化 功率分配 能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制动电机绕组缺相的EMB容错控制
6
作者 王国栋 王丽芳 +1 位作者 吴艳 张俊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35-2346,I0025,共13页
电子机械制动(electromechanical brake,EMB)电机驱动系统作为EMB的动力源,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关系着整车的制动性能和安全。文中以提高EMB制动电机驱动系统的容错能力作为切入点,研究EMB制动电机的绕组缺相容错控制策略,增加制动系统的... 电子机械制动(electromechanical brake,EMB)电机驱动系统作为EMB的动力源,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关系着整车的制动性能和安全。文中以提高EMB制动电机驱动系统的容错能力作为切入点,研究EMB制动电机的绕组缺相容错控制策略,增加制动系统的冗余度。文中的EMB制动电机以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容错性优点的中性点隔离的相移30°的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dual three-phase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DTPMSM)为研究对象。首先,在分析对比DTPMSM常用的两种建模方法、数学模型和脉宽调制算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构建一种正常工况下同时具备两种建模方法优点的EMB控制结构;然后,在此控制结构的基础上,研究设计一种与正常工况具有相同解耦变换矩阵、数学模型和控制结构,并且适用于电机任意位置绕组缺相故障的EMB制动电机容错控制策略;最后,通过实验验证所设计的全工况容错控制策略在正常工况、缺相容错工况和正常工况与容错工况切换时的有效性。同时,验证容错控制策略使EMB保持了高可靠的制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 容错控制 开路故障 可靠性 电子机械制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观测器的拼接弧线电机改进积分滑模控制策略
7
作者 曹兆锦 宋晓莉 +1 位作者 范壬秋 张超 《中国光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3,共9页
拼接弧线电机凭借其高转矩比和低速稳定运行等优点,为大口径天文望远镜观测提供了高性能驱动技术支持。电机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如参数畸变、谐波等其他内外部干扰,都对提高电机性能提出了挑战。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新型趋近律的积分滑... 拼接弧线电机凭借其高转矩比和低速稳定运行等优点,为大口径天文望远镜观测提供了高性能驱动技术支持。电机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如参数畸变、谐波等其他内外部干扰,都对提高电机性能提出了挑战。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新型趋近律的积分滑模控制器,同时结合扩张状态观测器与负载观测器的混合控制策略,旨在优化传统滑模控制并增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传统趋近律参数较为繁杂且不能很好地抑制抖振,新型的趋近律简化了参数,有效克服了系统抖振。其次,采用扩张状态观测器对反馈转速进行估计,然后结合q轴电流信息和估计出的转速数据作为负载转矩观测器输入,进一步提高了负载观测性能,并将负载观测值转换为电流进行前馈补偿,用以提高电机的抗干扰性能。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双观测器方法能够有效观测电机的转速和负载值,显著增强了电机的抗负载扰动能力;同时,采用新型滑模速度控制器降低了电机转速超调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滑模抖振,为弧线电机在大口径天文望远镜的高精度观测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天文望远镜 拼接弧线永磁同步电机 双观测器 改进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电阻采样双周期补偿策略及其电流谐波分析
8
作者 蔡华麟 吴东远 +2 位作者 张新宇 陈江平 施骏业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共12页
为解决永磁同步电机在单电阻采样中存在的非观测区采样难题,提出双周期补偿策略。首先,设计对称式的开关信号调制策略,以连续2个周期为单位对开关信号占空比进行缩放和补偿,使采样窗口扩大到最小采样时间;然后,设计电流采样及重构方法,... 为解决永磁同步电机在单电阻采样中存在的非观测区采样难题,提出双周期补偿策略。首先,设计对称式的开关信号调制策略,以连续2个周期为单位对开关信号占空比进行缩放和补偿,使采样窗口扩大到最小采样时间;然后,设计电流采样及重构方法,基于非观测区内的低调制区,对最大和最小占空比信号同时采用双周期对称式调制策略,基于中高调制区对中间占空比信号和最大或最小一相中占空比信号采用调制策略;再分别结合低负荷和中高负荷工况建立采样时间尺度上的相电流数学模型,并对策略控制下的相电流变化进行频谱分析;最后,基于该策略搭建电机单电阻采样控制系统,并与传统的矢量移相策略进行电流谐波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双周期补偿策略能够实现非观测区的电流采样及重构,且相较于传统策略能有效降低低负荷区中的相电流总谐波失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单电阻采样 非观测区 双周期补偿 低负荷区 谐波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谐波注入的双三相PMSM全转矩范围最小铜耗缺相容错控制策略
9
作者 艾星全 肖岚 伍群芳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157-3169,共13页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缺相容错控制策略大多基于正弦电流模式展开研究,然而由于正弦电流模式这一附加约束,缩减了电流参考求解空间的大小,限制了电机容错性能的提升,因此该文针对这一问题做出改进。首先,向容错后的相电流中额外注入3次...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缺相容错控制策略大多基于正弦电流模式展开研究,然而由于正弦电流模式这一附加约束,缩减了电流参考求解空间的大小,限制了电机容错性能的提升,因此该文针对这一问题做出改进。首先,向容错后的相电流中额外注入3次谐波,对最小铜耗与最大转矩控制策略的电流参考重新优化,改善了两种控制策略的容错效果。其次,综合考虑电机的定子铜耗与转矩输出能力,引入分配系数,将最小铜耗与最大转矩控制策略组合,提出了一种基于谐波注入的全转矩范围最小铜耗控制策略,得到了全转矩范围内电流参考的统一表达式,针对不同的负载工况,在线调节分配系数实现了容错切换轨迹的优化,在不牺牲输出负载范围的同时,有效降低了定子铜耗。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容错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 缺相故障 容错控制 谐波注入 最小铜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场调制原理的双三相聚磁式永磁同步电机转矩性能分析
10
作者 王笔谈 赵文良 +3 位作者 刘聪 刁成武 陈德志 王秀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328-5340,I0033,共14页
双三相聚磁式永磁同步电机采用模块化相组集中绕线结构可以显著提升磁场利用率,具有转矩密度高、转矩脉动小、结构紧凑等特点,在高品质伺服电机系统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然而聚磁和模块化相组绕线结构使其转矩等关键性能产生机理复杂,... 双三相聚磁式永磁同步电机采用模块化相组集中绕线结构可以显著提升磁场利用率,具有转矩密度高、转矩脉动小、结构紧凑等特点,在高品质伺服电机系统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然而聚磁和模块化相组绕线结构使其转矩等关键性能产生机理复杂,分析难度大,目前缺乏对该种电机运行机理的深入研究。利用磁场调制原理,对采用模块化相组集中绕线结构的双三相聚磁式永磁同步电机(dual three-phase flux concentrated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DTFC-PMSM)的转矩性能进行深入分析。首先介绍电机结构、设计思路和工作原理,借助“磁场调制”手段,对电机齿槽转矩进行分析,并据此确定最佳内外定子相对角,定量分析电机空载与电枢气隙磁密、空载反电势以及输出转矩,推导气隙磁场主要工作谐波,分析主要工作谐波对转矩的贡献度,同时利用有限元法对分析的结果进行验证。最后,制造样机并搭建实验测试平台,对电机转矩等性能进行测量,验证解析计算和有限元仿真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相聚磁式永磁同步电机 磁场调制 模块化相组集中绕线 谐波分析 转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UKF参数辨识的永磁电机无差拍预测控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玺声 颜黎明 +2 位作者 郭鑫 魏巍 孙柯柯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7,共13页
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磁路饱和及温升等原因导致电机参数实时变化,控制器参数失配将引起无差拍预测控制性能下降,甚至造成电机驱动系统失稳。针对此问题,提出基于双无迹卡尔曼滤波器(... 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磁路饱和及温升等原因导致电机参数实时变化,控制器参数失配将引起无差拍预测控制性能下降,甚至造成电机驱动系统失稳。针对此问题,提出基于双无迹卡尔曼滤波器(Dual unscented Kalman filter,DUKF)的永磁同步电机无差拍预测控制,DUKF实时估计电机参数并更新无差拍预测模型,以减小参数误差对无差拍控制性能的影响。详细地阐述了DUKF参数辨识方法的基本原理、估计器构造及参数设计方法。同时,对比研究双扩展卡尔曼滤波器(Dual extended Kalman filter,DEKF)、无迹卡尔曼滤波器(Unscented Kalman filter,UKF)及扩展卡尔曼滤波器(ExtendedKalmanfilter,EKF)等参数辨识方法。在试验部分,系统性地研究DUKF、DEKF、UKF及EKF等四种方法在电机稳态、动态下的参数估计误差及收敛速度,分析了四种方法的初值敏感性和算法复杂性,评估了融合DUKF的永磁同步电机无差拍预测控制性能。四种参数辨识方法的性能评估试验结果表明,DUKF的参数估计精度优于其他三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参数估计 双无迹卡尔曼滤波器 双扩展卡尔曼滤波器 无差拍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重扰动观测器的PMSM改进无模型滑模控制
12
作者 王栋栋 刘旭东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361,共8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存在的外部负载扰动、模型和参数不确定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无模型滑模控制的转速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不考虑电机参数的永磁同步电机系统超局部模型;然后,基于改进滑模趋近律设计无模型滑模速度控制器,...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存在的外部负载扰动、模型和参数不确定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无模型滑模控制的转速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不考虑电机参数的永磁同步电机系统超局部模型;然后,基于改进滑模趋近律设计无模型滑模速度控制器,控制器采用转速-电流单环滑模控制策略,替代了传统的转速-电流级联控制,简化了控制系统结构;同时利用双重扰动观测器估计系统未知扰动,并用于前馈补偿;最后,与传统控制方法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抗干扰能力和稳态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超局部模型 无模型滑模控制 双重扰动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网络优化非线性磁链的双三相PMSM无感控制
13
作者 赵化勇 田伟 吉敬华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9-132,139,共5页
针对中低速情况下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精度低,非线性磁链观测器在静止和低速时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BP神经网络的离散型非线性磁链观测器。首先,结合电流方程构建非线性磁链观测器并利用欧拉离散法进行离散化;其次,采... 针对中低速情况下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精度低,非线性磁链观测器在静止和低速时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BP神经网络的离散型非线性磁链观测器。首先,结合电流方程构建非线性磁链观测器并利用欧拉离散法进行离散化;其次,采用BP神经网络优化非线性磁链的固定增益,实现增益在线调节,同时提出自适应高频信号注入方法,解决了非线性磁链观测器受固定增益值限制观测误差大和低速情况下稳定性差的问题;最后,在MATLAB环境下搭建了仿真模型验证提出的算法,并且仿真结果显示新型观测器的位置误差减小了37.5%以上,收敛速度提升了50%以上,有效地抑制系统抖振,具有更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 矢量控制 离散型非线性磁链观测器 BP神经网络 高频信号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环自抗扰准谐振控制器的PMSM谐波电流抑制
14
作者 任志斌 黄瑞海 +1 位作者 吴宇 卢潇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98,共5页
针对传统谐振控制器与PI控制器并联(PIR)无法克服积分环节饱和等因素引起的系统动态过程中超调震荡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双环自抗扰谐振控制器(dual-loop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DLADRC)。DLADRC速度环与电流环均采用自... 针对传统谐振控制器与PI控制器并联(PIR)无法克服积分环节饱和等因素引起的系统动态过程中超调震荡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双环自抗扰谐振控制器(dual-loop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DLADRC)。DLADRC速度环与电流环均采用自抗扰控制,速度环采用传统的自抗扰控制。电流环采用一种改进的谐振扩张状态观测器,将观测电流作为谐振控制器的输入,令谐振控制器的输出直接作用到电流环输出,从而降低了谐振电流环设计的复杂性。双环自抗扰谐振控制器保留了谐振控制器抑制特定频率谐波电流的特性,同时优化了系统的超调量与调节时间,有效提升了谐振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仿真结果验证DLADRC系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谐波电流抑制 双环自抗扰控制(DLADR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模型的递推最小二乘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电气参数在线辨识
15
作者 鲍明堃 周扬忠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3-353,共11页
为了实现永磁同步直线电机PMSLM(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linear motor)高精度的多电气参数在线辨识,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模型的递推最小二乘电气参数在线辨识算法。首先,根据电机的dq轴电压方程分别建立了辨识定子电阻、永磁体磁链... 为了实现永磁同步直线电机PMSLM(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linear motor)高精度的多电气参数在线辨识,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模型的递推最小二乘电气参数在线辨识算法。首先,根据电机的dq轴电压方程分别建立了辨识定子电阻、永磁体磁链的模型1和辨识q轴电感、d轴电感的模型2,并将2个辨识模型循环结合。其次,基于上述双模型结构,采用递推最小二乘算法实现电气参数在线辨识,并针对PMSLM运行时存在大量动态过程的特性,提出一种具有饱和特性的分段变遗忘因子;然后,对功率开关非理想因素导致的误差电压进行补偿,进一步提高了辨识的精准度;最后,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该辨识算法的有效性,且具有收敛速度快、辨识结果精度高、多工况适用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 在线辨识 变遗忘因子 递推最小二乘 双模型 功率开关非理想因素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并列转子永磁同步电机转矩脉动产生机理及抑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阳 陶大军 +2 位作者 王立坤 戈宝军 李守鹏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6357-6370,共14页
双并列转子永磁同步电机由于部分定子铁心和绕组的缺失,存在较大的转矩脉动,限制了其在并行对驱类机械装备中的应用。该文对双并列转子永磁电机转矩脉动产生机理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抑制方法。对比了N-N型、N-S型两种转子结构,阐明... 双并列转子永磁同步电机由于部分定子铁心和绕组的缺失,存在较大的转矩脉动,限制了其在并行对驱类机械装备中的应用。该文对双并列转子永磁电机转矩脉动产生机理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抑制方法。对比了N-N型、N-S型两种转子结构,阐明了N-S型转子结构的优越性。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转矩脉动产生机理研究,按照影响因素不同,逐次分析了齿槽效应、端部效应、永磁齿轮效应以及绕组参数不对称对电机转矩脉动的作用机理,构建了各个转矩分量的解析表达式。通过有限元模型,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针对产生转矩脉动的不同分量,提出了相应的抑制方法,其中抑制空载转矩可以通过优化电机的结构参数来实现,抑制纹波转矩可以通过优化绕组位置分布来实现。搭建样机实验平台,验证了分析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并列转子 永磁同步电机 转矩脉动 空载转矩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偏差永磁同步电机双矢量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荣 翟凯淼 舒胡平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5-165,共11页
传统的永磁同步电机双矢量模型预测控制的合成电压矢量与参考电压矢量的偏差较大,且存在计算量大、开关频率高的缺点,在实际工况中难以实现良好的控制性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小偏差永磁同步电机双矢量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通过分... 传统的永磁同步电机双矢量模型预测控制的合成电压矢量与参考电压矢量的偏差较大,且存在计算量大、开关频率高的缺点,在实际工况中难以实现良好的控制性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小偏差永磁同步电机双矢量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通过分析参考电压矢量的变化规律,构造新的电压矢量选择表,将电压矢量的选择范围从六个降为三个,减小计算量的同时也降低了开关频率;针对传统的作用时间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偏差最小原则的作用时间计算方法,并详细证明了该方法的优越性。仿真和实验结果显示,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减小计算量和降低开关频率,同时具有较好的稳态和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模型预测控制 小偏差 双矢量 低开关频率 作用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载波比下的双三相永磁电机低电流纹波变开关序列调制策略 被引量:2
18
作者 吉敬华 钱渊方 +3 位作者 赵文祥 陶涛 卢宏平 王化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9422-9430,I0026,共10页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适用于大功率牵引和传动系统,但系统需要运行在低载波比工况,导致电机电流纹波占比上升,电流质量下降,影响输出效率。因此,文中提出低载波比下考虑电流纹波抑制的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变开关序列调制策略。首先,推导出...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适用于大功率牵引和传动系统,但系统需要运行在低载波比工况,导致电机电流纹波占比上升,电流质量下降,影响输出效率。因此,文中提出低载波比下考虑电流纹波抑制的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变开关序列调制策略。首先,推导出双三相电机电流纹波计算通式,比较传统四矢量调制策略和三相解耦调制策略的电流纹波大小;随后,在三相解耦调制基础上,调整开关序列,通过分散矢量作用时间的方式降低了电流纹波峰值;此外,为了使电流纹波在整个电周期内维持较低水平,采取扇区细分的方式,对调制策略进行切换;最后,实验结果证明,所提方法能够提升电流正弦度,降低电流纹波和电机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相电机 电流纹波抑制 低载波比 变开关序列 扇区细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改进型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19
作者 高锋阳 徐昊 +3 位作者 杨凯文 史志龙 高智山 强雅昕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92,共12页
针对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共模电压抑制方法存在寻优计算量大、开关频率较高、稳态性能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型模型预测电流控制.首先,改进六相两电平逆变器,降低零矢量共模电压幅值;其次,选择小共模电压矢量构造虚拟电压矢量... 针对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共模电压抑制方法存在寻优计算量大、开关频率较高、稳态性能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型模型预测电流控制.首先,改进六相两电平逆变器,降低零矢量共模电压幅值;其次,选择小共模电压矢量构造虚拟电压矢量,简化价值函数的同时减小共模电压和电流谐波含量;再次,通过计算参考电压矢量直接选择最优电压矢量以减少寻优次数,并引入占空比控制提升电机控制精度,改善电机稳态性能.最后,仿真对比传统模型预测电流控制、RCMV(Reduced Common Mode Voltage)-1、RCMV-2和所提控制方法.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法在减小共模电压的同时,降低了转矩脉动和谐波电流,且较RCMV-2方法开关频率明显降低;此外,寻优代码执行时间相较于RCMV-1和RCMV-2分别降低了约91%和65%,减小了计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 模型预测控制 共模电压 开关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扰动估计的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鲁棒模型预测控制
20
作者 张长征 丁怡丹 袁雷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7-136,共10页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因其损耗小、效率高、容错能力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技术、电动汽车等领域。为优化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性能,采用双d-q坐标变换对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进行数学建模,为减小电流纹波,在传统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因其损耗小、效率高、容错能力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技术、电动汽车等领域。为优化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性能,采用双d-q坐标变换对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进行数学建模,为减小电流纹波,在传统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基础上,增加延时补偿;考虑电机参数扰动的影响,提出一种能够对参数进行在线估计的滑模观测器,以提高控制系统鲁棒性,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进行系统抗负载扰动与鲁棒性能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控制策略提高了电机的响应速度,超调减小,系统对电机参数扰动的敏感性减弱,系统抗负载能力和鲁棒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 双d-q数学模型 模型预测电流 滑模观测器 参数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