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机器人的任务分配和协同作业算法研究
1
作者 李铁军 赵博言 +2 位作者 刘今越 贾晓辉 唐春瑞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7-585,共9页
针对双机器人难以实现合理的任务分配和协同作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工作量平衡机制与主从协同蚁群优化算法完成双机器人的任务分配和协同作业的方法。首先,基于任务点集合建立不平衡任务指派模型,任务分配阶段通过迭代路径规划算法... 针对双机器人难以实现合理的任务分配和协同作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工作量平衡机制与主从协同蚁群优化算法完成双机器人的任务分配和协同作业的方法。首先,基于任务点集合建立不平衡任务指派模型,任务分配阶段通过迭代路径规划算法平衡两机器人的工作量。然后,通过主从协同蚁群优化算法解算机器人之间避免干涉且保持工作量最小的多目标协同作业优化模型。最后,结合钢筋绑扎场景展开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在两机器人之间实现合理的任务分配,减少二者的工作差异量,使其高效地完成钢筋绑扎作业,并且可以有效避免机器人在作业过程中发生干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机器人 任务分配 主从协同 蚁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轴孔装配任务的双臂机器人控制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詹博文 郭瑞科 +2 位作者 龚宇莲 何英姿 张海博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5,共11页
为了高效、安全地完成轴孔装配任务,提出一种双臂机器人协调柔顺控制策略.根据轴零件、孔零件自身的结构特点,设计一种满足小容差限制的一次装配成型任务方案.在此基础上,基于双臂主从协调的思想,对任务进行了分解和分配.同时以消除孔... 为了高效、安全地完成轴孔装配任务,提出一种双臂机器人协调柔顺控制策略.根据轴零件、孔零件自身的结构特点,设计一种满足小容差限制的一次装配成型任务方案.在此基础上,基于双臂主从协调的思想,对任务进行了分解和分配.同时以消除孔零件和轴零件之间的位姿偏差为目标,规划了平滑的双臂运动轨迹.考虑到零件之间柔顺接触的要求,构建一种自适应阻抗控制器.为避免接触力往复震荡带来的控制失稳问题,在该控制器中加入了刚度系数自适应调节功能.基于UR10e机械臂搭建了双臂机器人轴孔装配实验平台,并且通过实验验证了提出的双臂机器人协调柔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孔装配 双臂机器人 任务分解与分配 轨迹规划 柔顺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步行-认知双任务训练联合积极自我表露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胡琴琴 施雪英 +5 位作者 王安娜 吴鹏超 周琴 李娇娇 袁幸 李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7-201,共5页
目的观察专科团队主导的步行-认知双任务训练联合积极自我表露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等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于安庆市立医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 目的观察专科团队主导的步行-认知双任务训练联合积极自我表露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等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于安庆市立医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步行训练,观察组采用专科团队主导的步行-认知双任务训练联合积极自我表露干预,观察2组患者的控制能力、平衡能力、步行能力、认知功能与心理状态。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Sheikh躯干控制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Berg平衡量表静态平衡得分、动态平衡得分总分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单任务步行时间、双任务步行时间均明显下降,2组干预前、后单任务步行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双任务步行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2.87±7.36)s vs(27.52±8.71)s,P=0.008],双任务步行时间成本明显低于对照组[(11.16±4.07)%vs(25.61±7.82)%,P=0.000]。干预后2组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评分显著提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显著下降(P<0.05)。结论专科团队主导的步行-认知双任务训练联合积极自我表露干预能有效改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平衡能力与步行能力、认知功能及心理状态,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运动疗法 步行试验 步行-认知双任务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观认知下降老年人双重任务训练方案的构建
4
作者 黄颖琪 徐晖 +3 位作者 王鹏 张秋实 赵燕利 张伟宏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70-1275,共6页
目的:构建主观认知下降老年人双重任务训练方案,为改善其认知功能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大脑可塑性理论、认知储备理论、认知-运动互增强理念,采用文献研究形成方案初稿,于2024年3月—5月通过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咨询修订方案。结果... 目的:构建主观认知下降老年人双重任务训练方案,为改善其认知功能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大脑可塑性理论、认知储备理论、认知-运动互增强理念,采用文献研究形成方案初稿,于2024年3月—5月通过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咨询修订方案。结果:最终纳入专家14名,2轮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0%、93.3%,专家权威系数为0.87。第2轮专家咨询的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95(P<0.001),条目的变异系数为0~0.166。最终构建的方案主要内容包括主观认知下降知识教育、双重任务训练介绍、学习及熟悉训练动作、掌握及练习训练动作、维持训练效果。结论:主观认知下降老年人双重任务训练方案科学、可行,可为临床前期延缓认知下降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认知下降 双重任务训练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辅助的MEC任务卸载双目标优化方法
5
作者 卢晓琴 赵辉 +3 位作者 李建华 王静 万波 王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110,共12页
在无人机(UAV)辅助移动边缘计算(MEC)框架中,现有研究在UAV轨迹设计阶段主要关注了UAV的能耗约束,却往往忽视了任务负载的影响;而在任务卸载阶段,并没有综合考虑终端设备和UAV的总能耗,不能最小化UAV与终端设备总能耗。针对UAV辅助MEC... 在无人机(UAV)辅助移动边缘计算(MEC)框架中,现有研究在UAV轨迹设计阶段主要关注了UAV的能耗约束,却往往忽视了任务负载的影响;而在任务卸载阶段,并没有综合考虑终端设备和UAV的总能耗,不能最小化UAV与终端设备总能耗。针对UAV辅助MEC架构下任务卸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UAV辅助的MEC任务卸载双目标优化方法。首先,综合考虑不同位置的任务负载和UAV能耗约束,引入位置兴趣指数概念LIX,建立了结合任务负载的自适应UAV轨迹设计模型,在此基础之上,以最小化任务完成时间和UAV与终端设备总能耗为目标,建立了双目标优化的任务卸载模型;其次,分析无人机位置对任务完成时间与能耗的影响,结合UAV轨迹设计、任务卸载和轨迹自适应更新,提出了一种基于LIX的自适应任务卸载策略ATOSL,实现双目标优化的任务卸载;最后,设计仿真模拟实验,证明ATOSL策略在最小化任务完成时间和UAV与终端设备总能耗两个优化目标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边缘计算 无人机 任务卸载 双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任在二元家长式领导与体育团队冲突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基于我国竞技体育运动队的实证研究
6
作者 谢琳 李园 董传升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0-88,共9页
目的:探究我国竞技体育运动队中二元家长式领导与体育团队冲突的关系,以及信任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测试量表分别测量了19个省级一线运动队的家长式领导行为、团队冲突、团队信任,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并结合对22名教练员... 目的:探究我国竞技体育运动队中二元家长式领导与体育团队冲突的关系,以及信任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测试量表分别测量了19个省级一线运动队的家长式领导行为、团队冲突、团队信任,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并结合对22名教练员和领队的访谈进行结果讨论。结果:二元家长式领导对团队冲突(F=31.670,P<0.01)、任务冲突(F=30.398,P<0.01)和关系冲突(F=28.066,P<0.01)均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在九种二元家长式领导模型中,“威权+威权”领导模型的团队冲突程度最高,“仁慈+仁慈”领导模型团队冲突程度最低;信任在二元家长式领导与团队冲突(P<0.01,且R_(2)^(2)>R_(1)^(2))、任务冲突(P<0.01,且R_(3)^(2)>R_(4)^(2))、关系冲突(P<0.01,且R_(5)^(2)>R_(6)^(2))的关系中均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结论:研究验证了信任在调节方向和强度上,降低了二元家长式领导对团队冲突、任务冲突和关系冲突的消极影响,即信任水平越高,二元家长式领导对团队冲突、任务冲突和关系冲突的影响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运动队 二元家长式领导 团队冲突 任务冲突 关系冲突 信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双任务和双重注意力机制的遥感影像舰船提取方法
7
作者 邹毓杰 林雨准 +3 位作者 王淑香 左溪冰 刘潇 芮杰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303-2317,共15页
针对遥感影像像素级舰船提取任务中存在的数据基准不足、解译精度较差等问题,本文从数据集和网络结构两个层面展开研究,构建了一个数量充足、类型丰富、分布广泛的舰船语义分割数据集(Ship Semantic Segmentation Dataset,SSSD),并提出... 针对遥感影像像素级舰船提取任务中存在的数据基准不足、解译精度较差等问题,本文从数据集和网络结构两个层面展开研究,构建了一个数量充足、类型丰富、分布广泛的舰船语义分割数据集(Ship Semantic Segmentation Dataset,SSSD),并提出了一种联合双任务和双重注意力机制的舰船提取方法。在数据集层面,合理选取全球范围内的港口区域,在HRSC2016数据集的基础上完成SSSD的构建,最终形成的数据集包含训练影像3760张,测试影像923张。在网络结构层面,通过融合多头自注意力和通道注意力,设计双重注意力机制,有效提升了分割精度。此外,引入了轮廓监督分支作为辅任务,联合语义分割形成双任务网络框架,增强了舰船与背景的切割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IoU上比U-Net,ASPPUNet,DeepLabV3+和MANet分别提升11.44%,17.84%,12.25%和1.64%;双重注意力和辅任务的设计在IoU上分别提升了2.02%和1.36%;同时,在泛化性实验中本文方法展现了更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本文构建的SSSD可为舰船像素级解译提供可靠的数据基准,本文提出的舰船提取方法相较于主流方法具有更优的性能以及更强的稳定性和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 舰船提取 数据集 注意力机制 双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作任务与认知任务干扰对老年人下楼梯行走身体动态稳定性的影响
8
作者 付倩 闫晓芹 +2 位作者 王疆娜 马刚 孙威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6-322,共7页
目的探讨动作任务与认知任务干扰对老年人下楼梯行走身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共招募52名老年受试者,使用Vicon红外动作捕捉系统与Kistler测力台,同步采集老年人下楼梯行走时单任务(single task,ST)、动作任务(manual task,MT)和认知任务(... 目的探讨动作任务与认知任务干扰对老年人下楼梯行走身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共招募52名老年受试者,使用Vicon红外动作捕捉系统与Kistler测力台,同步采集老年人下楼梯行走时单任务(single task,ST)、动作任务(manual task,MT)和认知任务(cognitive task,CT)3种模式下的运动学与动力学数据。通过引入动态稳度(margin of stability,MoS)算法,对老年人下楼梯行走的身体稳定性进行量化评定。应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任务各指标组内差异。结果相比于ST,老年人在MT和CT中步速显著减小(P<0.001),步频显著降低(P<0.001);老年人在CT中步长显著减小(P=0.037)。前后方向身体动态稳定性指标方面,相比于ST,老年人在MT和CT中质心速度显著增大(P<0.001),外推质心的位置显著增大(P<0.001),MoS显著减小(P<0.001);相比于CT,老年人在MT中质心位移显著增大(P=0.011),质心速度显著增大(P=0.014),外推质心的位置显著增大(P<0.001)。内外方向身体动态稳定性指标方面,相比于ST,老年人在MT和CT中质心位移显著减小(P<0.001);相比于ST,老年人在MT中外推质心位置显著减小(P=0.001),MoS显著增大(P=0.038)。结论老年人下楼梯行走受到双任务干扰时,通过“减慢步速、降低步频、减小步长”的步态调整策略,内外方向的动态稳定性能够得到维持,但前后方向的动态稳定性仍显著降低,跌倒风险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任务干扰 老年人 下楼梯 动态稳度 姿势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平衡能力对不同任务介入下老年人步行双任务成本的影响
9
作者 王成龙 聂明剑 +2 位作者 肖辰辉 吴依妮 王晶晶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8-605,共8页
目的比较老年人单任务、双任务步态参数特征及不同任务介入下不同平衡能力老年人步行双任务成本的差异。方法2024年11—12月,基于河北省常态化国民体质监测网络,在石家庄市和雄安新区多个社区招募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应用惯性传感器步态... 目的比较老年人单任务、双任务步态参数特征及不同任务介入下不同平衡能力老年人步行双任务成本的差异。方法2024年11—12月,基于河北省常态化国民体质监测网络,在石家庄市和雄安新区多个社区招募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应用惯性传感器步态分析设备采集老年人单任务、动作双任务和认知双任务行走时的步态参数,并计算和比较不同平衡能力组(以闭眼单脚站立持续时间中位数为界值划分为高/低平衡能力组)在各任务条件下的步行双任务成本。结果共招募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老年人133名。其中男性30人,女性103人;平均年龄(66.9±54.75)岁;低平衡能力组(闭眼单脚站立持续时间<18.40 s)66人,高平衡能力组(闭眼单脚站立持续时间≥18.40 s)67人。与单任务时相比,老年人执行动作双任务时步幅时间、双支撑时间均增加(P均<0.05),步幅、步速和步频均降低(P均<0.05);而执行认知双任务时步幅时间、单支撑时间、双支撑时间和摆动时间均增加(P均<0.05),步幅、步速和步频均降低(P均<0.05)。动作双任务介入条件下,与低平衡能力组比较,高平衡能力组单支撑时间成本(0.35%比-1.51%,P=0.019)、摆动时间成本(0.33%比-1.20%,P=0.044)显著增加,步频成本显著降低(-0.85%比0.14%,P=0.042)。结论与单任务相比,双任务介入会对老年人步态参数产生一定干扰,但高平衡能力的老年人可在动作双任务条件下具有更稳定的步态特征,表现出更强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能力 步态 双任务成本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迷走神经电刺激联合双任务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效果
10
作者 邹聪聪 王潇珺 +4 位作者 马锦蓉 鲁商波 丁勇 王哈妮 宋建飞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3-519,共7页
目的探讨耳迷走神经电刺激(taVNS)联合双任务训练(DTT)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4年1月至10月浙江康复医疗中心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 目的探讨耳迷走神经电刺激(taVNS)联合双任务训练(DTT)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4年1月至10月浙江康复医疗中心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接受sham-taVNS联合DTT,观察组接受taVNS联合DTT,共4周。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手臂动作调查测试(ARAT)、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运动诱发电位(MEP)检测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FMA-UE评分、ARAT评分、MBI评分、MEP振幅、MEP潜伏期均明显改善(|t|>3.670,P<0.01),且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t|>3.081,P<0.01)。结论taVNS联合DTT可以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提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上肢 功能障碍 耳迷走神经电刺激 双任务训练 运动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任务训练在认知衰弱老年人中的应用进展
11
作者 陈高 胡慧 +3 位作者 周芃君 汪小彤 周诗 李雨灿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125,共5页
本文介绍老年认知衰弱的病理机制、双重任务训练改善认知衰弱的机制及认知衰弱的评估方法,综述认知衰弱老年人运动-认知训练及运动-运动训练两种双重任务训练方法及效果,以期为认知衰弱老年人双重任务训练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 老年人 认知衰弱 双重任务训练 认知训练 运动训练 认知功能障碍 非药物干预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动态锁定式多星协同任务规划的A2C算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晋 赵雪婷 李博文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0-710,共11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算法的多星协同任务规划方法。该方法将多星协同任务规划视为多个双星协同规划,采用相邻双星锁定的方式来共享双星任务规划结果信息,基于A2C(优势动作评价)强化学习算法对双星任务规划的结果进行再调整。针对多... 提出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算法的多星协同任务规划方法。该方法将多星协同任务规划视为多个双星协同规划,采用相邻双星锁定的方式来共享双星任务规划结果信息,基于A2C(优势动作评价)强化学习算法对双星任务规划的结果进行再调整。针对多星协同任务规划状态空间复杂且变化的问题,设计了两级状态空间和价值评价函数决策的方法,对强化学习所依赖的状态空间进行维度限制,确保智能体对任务进行调整的过程不影响状态空间维度。算法设计过程考虑了多种约束条件,设置了天气、成像质量和成像优先级等可调参数作为强化学习A2C算法的评价参数,这些可调参数有助于用户自定义决策评价体系。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多星协同任务规划的组合任务抛弃率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星协同任务规划 双星锁定 任务调整 两级状态空间 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任务对身体姿势调节的影响
13
作者 王静 陈亮 +2 位作者 马驰程 付婉华 王芸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67,共10页
归纳双重任务下姿势调节的相关理论及其影响因素,并总结双重任务训练在临床和竞技体育中的应用。围绕认知负荷对姿势调节的影响,将双重任务理论从容量共享、信息处理瓶颈以及串扰等3种不同理论角度进行了阐述。针对姿势调节的诸多影响因... 归纳双重任务下姿势调节的相关理论及其影响因素,并总结双重任务训练在临床和竞技体育中的应用。围绕认知负荷对姿势调节的影响,将双重任务理论从容量共享、信息处理瓶颈以及串扰等3种不同理论角度进行了阐述。针对姿势调节的诸多影响因素,重点探讨了多感觉在姿势调节中的作用以及年龄对姿势调节的影响,并重点探讨双重任务下运动对姿势调节的作用,展望双重任务在竞技体育中的应用前景。在临床上,双重任务主要应用于对脑卒中、帕金森病以及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任务 姿势调节 年龄 运动 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平衡功能和步态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冬 张皓 +2 位作者 刘楠 王昕悦 徐淼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82-1091,共10页
目的 探讨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对脑卒中后6个月内患者平衡功能和步态的影响。方法 2022年5月至2023年4月,北京市普仁医院脑卒中恢复期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4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进行单任务... 目的 探讨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对脑卒中后6个月内患者平衡功能和步态的影响。方法 2022年5月至2023年4月,北京市普仁医院脑卒中恢复期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4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进行单任务步行训练,试验组进行认知-步行双任务训练,共4周。治疗前后进行Fugl-Meyer评定量表下肢部分(FMA-LE)评定,采用平衡测试仪测量单任务和双任务状态下静态平衡姿势轨迹和稳定极限;采用步态分析仪进行步态分析。结果 训练后,两组FMA-LE评分均显著增加(|t|> 10.239,P <0.001),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单任务状态下,训练后两组平衡测试各参数均明显提高(|t|> 2.934,P <0.01),试验组闭眼运动轨迹长度明显长于对照组(t=3.330,P=0.001);两组步态分析各参数均改善(|t|> 6.823,P <0.05),试验组步速优于对照组(t=2.355,P=0.022)。双任务状态下,训练后除对照组睁眼状态下运动轨迹长度无明显变化(P> 0.05),两组其他平衡测试参数均改善(|t|> 2.472,P <0.05),两组间所有参数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两组步态分析各参数均改善(|t|> 2.238,P <0.05),试验组步幅、步速优于对照组(t> 2.443,P <0.05)。结论 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可以有效改善恢复期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在改善步态部分参数方面优于单任务步行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认知 运动 双任务训练 平衡 步态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跌倒干预效果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5
15
作者 陶萍 邵雪荣 +2 位作者 张煜 黄东雅 韩甲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100,共8页
运动干预是预防帕金森病患者跌倒的有效手段,但是目前运动干预方式较多,干预强度和干预频率不一致,不同干预方式的疗效也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全面复习文献和系统分析,比较不同运动干预方式对帕金森病患者跌倒干预的效果,发现太极对减少... 运动干预是预防帕金森病患者跌倒的有效手段,但是目前运动干预方式较多,干预强度和干预频率不一致,不同干预方式的疗效也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全面复习文献和系统分析,比较不同运动干预方式对帕金森病患者跌倒干预的效果,发现太极对减少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跌倒最有效,其次是平衡训练,渐进抗阻力量训练的疗效则相对较弱。认知步态双任务训练作为一种新兴的干预手段具有一定优势,值得继续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跌倒 运动干预 太极 平衡训练 双任务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LP神经网络算法分析双任务下老年肌少症人群步态姿势特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岑依 梁计陵 +1 位作者 王国栋 陆阿明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57,共8页
目的:运用3层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MLP)神经网络算法,评估双任务范式下老年肌少症步态姿势。方法:选取老年肌少症与健康老年人群受试者各30名。两组受试者被要求分别在单任务、认知-动作双任务、动作-动作双任务3种模式下... 目的:运用3层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MLP)神经网络算法,评估双任务范式下老年肌少症步态姿势。方法:选取老年肌少症与健康老年人群受试者各30名。两组受试者被要求分别在单任务、认知-动作双任务、动作-动作双任务3种模式下进行步行动作测试,Vicon红外运动捕捉系统进行数据采集,采用双因素方差法筛选老年肌少症人群步态姿势特征指标,并运用ML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权值分析以度量各特征指标。结果:1)相比健康老年组,老年肌少症组在同任务步行下步速、步长、步宽、步态周期、步态变异性指数等25个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相比单任务步行,老年肌少症组在双任务下步频、步态周期、支撑期、支撑期百分比变异指数等18个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共计14个步态姿势指标存在组间与任务间显著性差异(P<0.05),并纳入老年肌少症步态姿势特征权值分析,显示数据集特征权值的排序前五位分别为步长、步频、右双支撑百分比、步长变异性和左双支撑百分比。结论:老年肌少症人群相比健康老年人在双任务步行中表现出更高的步态变异性,姿势控制能力下降。老年人群健康管理人员可通过关注老年肌少症人群双任务下的步态姿势控制特征表现,优化肌少症人群姿势控制调整策略,降低老年人群跌倒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肌少症 神经网络 双任务 步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靶区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健康成年人工作记忆-姿势控制双任务表现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治宁 周容 +3 位作者 肖燕文 王博文 吕娇娇 刘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8,共8页
目的探究多靶区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和单靶区tDCS对健康成年人工作记忆-姿势控制双任务表现的影响,并比较两种刺激方案的调控效果。方法2020年11月至2021年2月,招募上海体育大学19例健康成年人,随机接受多靶区tDCS、单靶区tDCS和假刺激... 目的探究多靶区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和单靶区tDCS对健康成年人工作记忆-姿势控制双任务表现的影响,并比较两种刺激方案的调控效果。方法2020年11月至2021年2月,招募上海体育大学19例健康成年人,随机接受多靶区tDCS、单靶区tDCS和假刺激,任意两种刺激之间至少间隔1周。其中,多靶区tDCS的目标靶区为左侧背外侧前额叶(LDLPFC)和双侧初级运动皮质(M1);单靶区tDCS仅刺激L-DLPFC。在每种刺激前后,所有受试者进行单任务和双任务条件下的步行和站立平衡测试,双任务中的第二任务为N-back任务。刺激前后观察双任务姿势控制表现、双任务消耗(DTC)和工作记忆表现。结果刺激后,3种刺激间双任务步行的步幅变异性(F=3.792,P=0.029)、步幅变异性_DTC(F=3.412,P=0.040)以及双任务站立平衡的压心摆动速度(Vcop)(F=3.815,P=0.029)有显著性差异。与假刺激相比,多靶区tDCS后,步幅变异性(P=0.047)和Vcop(P=0.015)降低,步幅变异性_DTC有降低趋势(P=0.073);单靶区tDCS后,步幅变异性(P=0.011)、步幅变异性_DTC(P=0.014)和Vcop(P=0.025)均降低。与单靶区tDCS相比,多靶区tDCS后,压心摆动面积的双任务消耗降低(P=0.035)。3种刺激后受试者工作记忆表现改变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靶区tDCS和单靶区tDCS均可调控健康成年人的工作记忆-姿势控制双任务表现;且与单靶区tDCS相比,多靶区tDCS在调控站立平衡双任务姿势控制效果上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任务 姿势控制 工作记忆 背外侧前额叶 初级运动皮质 经颅直流电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任务学习和单任务学习组合模型的综合能源系统多元负荷预测 被引量:9
18
作者 秦烁 赵健 +1 位作者 徐剑 魏敏捷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10-1518,I0038,I0040-I0042,共13页
针对气象因素对多元负荷变化的灵敏度差异及多元负荷间耦合强度的差异导致多任务学习(multi-tasklearning,MTL)预测模型精度受限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MTL和单任务学习(single-tasklearning,STL)组合的多元负荷预测方法。首先使用基于长... 针对气象因素对多元负荷变化的灵敏度差异及多元负荷间耦合强度的差异导致多任务学习(multi-tasklearning,MTL)预测模型精度受限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MTL和单任务学习(single-tasklearning,STL)组合的多元负荷预测方法。首先使用基于长短期记忆(long and short-term memory,LSTM)网络的MTL模型提取多元负荷间的耦合信息进行初步预测;然后采用基于前置双重注意力长短期记忆(dual attention before LSTM,DABLSTM)网络的STL模型减少输入噪声进行二次预测;同时将初步的预测值输入STL模型,使得STL模型可以考虑未来的时序信息;最后,通过全连接层对两个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融合得到最终的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组合模型相比单一的MTL和STL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多任务学习 单任务学习 长短时记忆网络 注意力机制 负荷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认知衰弱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亚楠 赵颖 +3 位作者 王楠 孙玉倩 魏建芬 王婉婷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认知衰弱的影响。方法将72例老年糖尿病认知衰弱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均干预8周。比较两... 目的探讨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认知衰弱的影响。方法将72例老年糖尿病认知衰弱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均干预8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评分、衰弱表型量表评分和30 s坐站测试结果的差异。结果共71例患者(对照组36例,干预组35例)完成研究。广义估计方程结果显示,两组认知功能和身体衰弱评分比较,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8周后,干预组认知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衰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下肢肌力比较,交互效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时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能够改善老年糖尿病认知衰弱患者的认知功能与身体衰弱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糖尿病 认知衰弱 双任务 认知功能 身体衰弱 下肢肌力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应用于脑卒中的文献计量分析
20
作者 张璐 马江平 +3 位作者 杨二丽 陈秋华 董丽军 尹小兵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34-1042,共9页
目的分析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CMDT)应用于脑卒中相关研究的现状和前沿趋势。方法检索从建库至2023年10月11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SinoMed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CMDT应用于脑卒中的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 ... 目的分析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CMDT)应用于脑卒中相关研究的现状和前沿趋势。方法检索从建库至2023年10月11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SinoMed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CMDT应用于脑卒中的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 6.2R4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85篇,其中中文124篇,英文161篇。年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美国、加拿大、荷兰、中国和英国为英文文献的高产国家。中文文献发文量最多的学者是郑洁皎,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康复医学科为高产机构。Vrije University Amsterdam为英文文献高产机构。中文高频关键词包括步态、跌倒、平衡、认知和姿势控制。英文高频关键词包括双重任务、步行、步态、平衡和认知-运动干扰。近两年出现的突现词有步态训练、认知任务、平衡能力和认知-运动干扰。结论CMDT应用于脑卒中相关研究呈上升趋势,研究热点包括步态训练、认知任务、认知-运动干扰等。深入探讨CMDT的作用机制,构建脑卒中CMDT最佳康复方案,可能是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