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于中压直流系统的零电流开关中频直流变换器
1
作者 丁明进 杜文珍 +1 位作者 侯鹏飞 陈武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52,共8页
直流变换器是中压直流汇集系统的核心组件,承担着升压、隔离及电能传输等重要任务。提出了1种创新的半桥型零电流软开关中频变换器,该变换器利用辅助变压器,通过2个半桥电路共享2个开关器件实现设计。变换器采用混频调制策略,使主电路... 直流变换器是中压直流汇集系统的核心组件,承担着升压、隔离及电能传输等重要任务。提出了1种创新的半桥型零电流软开关中频变换器,该变换器利用辅助变压器,通过2个半桥电路共享2个开关器件实现设计。变换器采用混频调制策略,使主电路运行于中频状态,承担主要的功率传输任务,而辅助电路则借助高频斩波控制技术,起到对电路的功率和电压进行调节的作用。通过合理的参数配置,确保了中频开关器件能在全负载范围内实现零电流开关,从而大幅度减少了开关损耗,提升了系统整体效率。详细介绍了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并分析关键参数的设计方法,最后制作1套240 V/3000 V/7200 W原理样机对所提变换器的性能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压直流汇集 直流变换器 混频调制 双变压器 零电流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介质致密砂岩变岩电参数饱和度模型:以川西新场气田须二段为例
2
作者 屈林博 岳大力 +7 位作者 王武荣 金武军 赖合川 武清钊 廖昌珍 付家麟 张佳睿 李伟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77-388,共12页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二段致密砂岩气藏的勘探开发潜力巨大,但该地区埋藏较深、储层致密、构造复杂,且断裂裂缝系统多期叠加,导致了裂缝与基质耦合作用下的多种储层类型。传统Archie含水饱和度解释模型在双重介质致密砂岩储层中适用性差...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二段致密砂岩气藏的勘探开发潜力巨大,但该地区埋藏较深、储层致密、构造复杂,且断裂裂缝系统多期叠加,导致了裂缝与基质耦合作用下的多种储层类型。传统Archie含水饱和度解释模型在双重介质致密砂岩储层中适用性差、解释精度低,制约了气藏的高效开发。本文综合岩心观察、薄片分析、岩石物理实验及测井数据,将储层划分为裂缝型、裂缝孔隙复合型和孔隙型3类。研究表明,不同储层类型的储集空间与渗流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导致了岩电参数的明显分异。本文通过优化岩电参数,构建了基于储层分类的变岩电参数饱和度解释模型。该模型计算结果与密闭岩心实测含水饱和度值及试气结果高度一致,平均绝对误差仅为4.35%,显著优于传统Archie模型的50.25%。本研究为双重介质致密砂岩储层流体饱和度解释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方法,为类似复杂孔隙结构的非常规气藏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路径与方法论支撑,有助于提高双重介质致密砂岩储量动用程度和高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介质致密砂岩 储层分类 变岩电参数 饱和度模型 上三叠统须二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境电商发展与中小企业创新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梦颖 张诚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3-184,共22页
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进而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是稳定中国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跨境电商政策构造准自然实验,基于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连续型双重差分模型检验跨境电商发展对中小企业创新的影响及... 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进而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是稳定中国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跨境电商政策构造准自然实验,基于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连续型双重差分模型检验跨境电商发展对中小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跨境电商发展提升了中小企业的创新水平。从专利类型来看,跨境电商显著促进了企业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增加,但并未优化专利结构;从独立创新和联合创新来看,跨境电商对联合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大。作用机制检验表明,跨境电商发展主要通过激励研发资金投入、扩大海外市场需求规模及提高外部信息可得性三个渠道赋能中小企业创新。进一步以跨境电商衡量“外循环”,以内需表征“内循环”,分析发现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对中小企业创新存在显著的协同效应。本文为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供新思路,同时为数字经济背景下发展贸易新模式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电商 创新 中小企业 双循环新格局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开度的压力溶解对双重孔隙介质热-水-应力耦合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玉军 张维庆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69-1275,共7页
为了考虑应力拉压和压力(化学)溶解对裂隙开度的综合影响,对所建立的双重孔隙-裂隙介质热-水-应力耦合模型中裂隙开度的计算模型作了改进。通过一个假定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算例,就岩体裂隙开度变化的3种工况,分析了岩体中的温度、孔(... 为了考虑应力拉压和压力(化学)溶解对裂隙开度的综合影响,对所建立的双重孔隙-裂隙介质热-水-应力耦合模型中裂隙开度的计算模型作了改进。通过一个假定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算例,就岩体裂隙开度变化的3种工况,分析了岩体中的温度、孔(裂)隙水压力、地下水流速和主应力的变化、分布情况。结果显示:3种工况的计算域中温度场基本相同;孔(裂)隙水渗流场形态相似,但其量值有一定差别;工况1的裂隙开度在应力和压力(化学)溶解的共同作用下闭合量最大,负孔(裂)隙水压力增值最高;核废物的释热效应明显地改变了岩体自重应力场的水平分量,但对其垂直分量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孔隙-裂隙介质 裂隙开度 压力溶解 --应力耦合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介质致密砂岩储集层有效性综合评价——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红河油田长8-1油藏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贾俊 司马立强 +1 位作者 孟军田 孟云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8-244,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红河油田延长组长81致密砂岩储集层同时发育孔隙型和裂缝型双重储集空间。孔隙型基质储集层具有填隙物成分复杂、岩石粒度细、孔喉结构复杂、物性差和非均质性强等特性,导致有效储集层特征不明确,储集层产量普遍较低...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红河油田延长组长81致密砂岩储集层同时发育孔隙型和裂缝型双重储集空间。孔隙型基质储集层具有填隙物成分复杂、岩石粒度细、孔喉结构复杂、物性差和非均质性强等特性,导致有效储集层特征不明确,储集层产量普遍较低;同时,不同产状、张开度和充填程度的裂缝对基质储集层渗透性改造程度不同,井间产能差异较大。基于岩心分析资料,以测试、生产数据为约束条件,综合运用地质研究和测井手段,选取有利测井相、孔喉结构、储集性、渗透性以及裂缝有效性等五项评价指标对长81双重介质致密砂岩储集层进行有效性综合评价,并建立了评价标准。对研究区域内31口井的分析表明,储集层有效性评价结果与生产情况有良好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介质 储集层有效性 致密砂岩 红河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刚度随应力变化对双重孔隙介质热-水-应力耦合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张玉军 徐刚 杨朝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426-3432,共7页
引入并修正了变刚度的连续屈服节理模型,同时考虑应力拉压和压力(化学)溶解对裂隙开度的综合影响,对所建立的双重孔隙-裂隙介质热-水-应力耦合有限元计算程序作了改进。通过一个假定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的数值模拟,就岩体裂隙刚度变化... 引入并修正了变刚度的连续屈服节理模型,同时考虑应力拉压和压力(化学)溶解对裂隙开度的综合影响,对所建立的双重孔隙-裂隙介质热-水-应力耦合有限元计算程序作了改进。通过一个假定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的数值模拟,就岩体裂隙刚度变化的2种工况,分析了岩体中的温度、裂隙刚度、正应力、孔(裂)隙水压力和地下水流速的变化、分布情况。结果显示:与裂隙刚度是常数时相比,裂隙刚度是法向应力的函数时计算域中温度较低;岩体应力的大小也有一定不同,其分布与裂隙刚度"场"有明显的相似性;并且负孔(裂)隙水压力的绝对值要略小一点,约是常数时的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孔隙介质 连续屈服节理模型 --应力耦合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双重孔隙-裂隙岩体流变模型及其在地下洞室有限元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符贵军 张思渊 张玉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01-609,共9页
用西原模型描述双重孔隙-裂隙介质的流变特性,在理论上给出了其流变参数及强度指标的确定方法,建立了瞬弹-黏弹-黏塑性平面有限元求解格式和研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针对一个矩形地下洞室围岩为裂隙岩体和完整岩体的两种工况进行数值分析... 用西原模型描述双重孔隙-裂隙介质的流变特性,在理论上给出了其流变参数及强度指标的确定方法,建立了瞬弹-黏弹-黏塑性平面有限元求解格式和研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针对一个矩形地下洞室围岩为裂隙岩体和完整岩体的两种工况进行数值分析,对比了围岩中的位移、应力及塑性区。其结果显示:相比于单一介质的情况,双重介质因其变形模量、凝聚力和内摩擦角减小,故洞室围岩中随时发展的位移和塑性区有明显的增长,两种工况的围岩应力分布亦存在较大的不同,特别是双重介质围岩中最大主应力σ_1和最小主应力σ_3的差值较大,因此,提高了围岩破坏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孔隙-裂隙岩体 地下洞室 瞬弹-黏弹-黏塑性模型 稳定性分析 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水-应力-迁移耦合条件下双重孔隙-裂隙介质的抗剪强度及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张玉军 琚晓冬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77-884,共8页
考虑裂隙的连通率、间距、孔隙基质和裂隙材料在表征单元(REV)中的体积分数,并假定双重孔隙-裂隙介质的等效内摩擦角保持常数,而等效黏聚力是固有黏聚力、等效塑性应变、基质吸力、溶质浓度及温度的函数,提出了一种在热-水-应力-迁移耦... 考虑裂隙的连通率、间距、孔隙基质和裂隙材料在表征单元(REV)中的体积分数,并假定双重孔隙-裂隙介质的等效内摩擦角保持常数,而等效黏聚力是固有黏聚力、等效塑性应变、基质吸力、溶质浓度及温度的函数,提出了一种在热-水-应力-迁移耦合条件下确定表征单元内任一平面上等效的黏聚力及内摩擦角的方法。针对一个假定的位于非饱和双重孔隙-裂隙岩体中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及分析。结果表明,基质吸力对于等效黏聚力的增强作用大于等效塑性应变和溶质浓度的减弱作用,使得等效黏聚力得到了提高,故减少了围岩中的塑性区;由此岩体应力、孔(裂)隙水压力及流速、孔(裂)隙溶质浓度的分布及量值也发生相应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迁移耦合 双重孔隙-裂隙介质 抗剪强度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贯通率对双重孔隙介质热-水-应力耦合现象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玉军 张维庆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743-3750,共8页
为探讨裂隙的贯通率对于耦合的温度场、渗流场和应力场的作用,应用所建立的遍有节理岩体双重孔隙-裂隙介质热-水-应力耦合模型,以一个假定的位于非饱和地层中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为算例,针对裂隙和孔隙的贯通率不同的4种工况进行了二... 为探讨裂隙的贯通率对于耦合的温度场、渗流场和应力场的作用,应用所建立的遍有节理岩体双重孔隙-裂隙介质热-水-应力耦合模型,以一个假定的位于非饱和地层中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为算例,针对裂隙和孔隙的贯通率不同的4种工况进行了二维有限元数值分析,考察了围岩中的温度、负的孔隙和裂隙水压力、地下水流速、孔隙及裂隙的渗透系数修正因子和应力的变化、分布情况。结果显示,由于裂隙贯通率的差异使得双重介质的刚度不同,引起岩体中应力状态及水平的改变,从而影响到孔隙、裂隙的孔隙率及渗透系数的量值,并导致孔隙水和裂隙水的压力大小、分布以及水流速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贯通率 双重孔隙-裂隙介质 --应力耦合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剪胀效应对双重孔隙介质热-水-应力耦合现象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玉军 张维庆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13-1522,共10页
为了探讨在法向应力和剪应力的共同作用下裂隙开度的变化对于耦合的温度场、渗流场和应力场的作用,引入裂隙的渗透系数与开度关系的"立方定律",建立了裂隙渗透系数演化式。应用开发的遍有节理岩体双重孔隙-裂隙介质热-水-应... 为了探讨在法向应力和剪应力的共同作用下裂隙开度的变化对于耦合的温度场、渗流场和应力场的作用,引入裂隙的渗透系数与开度关系的"立方定律",建立了裂隙渗透系数演化式。应用开发的遍有节理岩体双重孔隙-裂隙介质热-水-应力耦合二维有限元程序,以一个假定的位于非饱和地层中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为算例,分别在2组裂隙斜交和正交的条件下,针对与裂隙开度3种计算方式对应的6种工况进行了数值分析,考察了围岩中的温度、孔隙和裂隙水压力、裂隙开度、裂隙的渗透系数、地下水流速、应力的变化、分布状态。结果显示,当裂隙开度仅取决于法向应力时,裂隙开度受压应力作用产生的闭合量最大,从而裂隙水压力最高;而当裂隙开度是法向应力和剪切位移的函数时,由于"剪胀"效应,裂隙开度闭合量较前述情况为小,裂隙水压力居中;而当裂隙开度是常数时,裂隙水压力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 剪胀 双重孔隙介质 --应力耦合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腐蚀和压力溶解引起的裂隙开度-刚度变化对THMM耦合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玉军 徐刚 杨朝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59-567,共9页
在使用Yasuhara等建立的裂隙开度的应力腐蚀和压力溶解模型的基础上,考虑裂隙闭合量对裂隙刚度的影响,针对一个假设的位于非饱和双重孔隙-裂隙岩体中且有核素泄漏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模型,拟定两种计算工况:(1)裂隙的刚度系数是裂隙闭合... 在使用Yasuhara等建立的裂隙开度的应力腐蚀和压力溶解模型的基础上,考虑裂隙闭合量对裂隙刚度的影响,针对一个假设的位于非饱和双重孔隙-裂隙岩体中且有核素泄漏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模型,拟定两种计算工况:(1)裂隙的刚度系数是裂隙闭合量的线性函数;(2)裂隙刚度为常数,进行热-水-应力-迁移耦合的二维有限元数值模拟,考察了岩体中的温度、裂隙开度的闭合速率、闭合量、孔(裂)隙水压力、地下水流速、核素浓度、裂隙刚度和正应力的变化、分布等情况。结果表明,两种工况岩体中的温度场、孔(裂)隙水压力、地下水流速、核素浓度无明显差别;裂隙闭合基本由应力腐蚀产生;在相同计算时间内两种工况的裂隙闭合量较为接近,工况1略大;工况1中离玻璃固化体越近,裂隙刚度值越高,并且在玻璃固化体附近的应力值较大,且集中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腐蚀 压力溶解 双重孔隙-裂隙介质 裂隙刚度 --应力-迁移耦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幂律流体在裂缝-孔隙双重多孔介质中渗流的分形模型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涛 李港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6-381,共6页
基于分形理论与技术和广义Darcy定律,考虑孔隙毛细管与裂缝间的窜流效应,提出了幂律流体在裂缝-孔隙双重介质中的有效渗透率分形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幂律流体在裂缝-孔隙双重介质中的有效渗透率不仅与幂律流体特性有关,而且还与裂缝-孔... 基于分形理论与技术和广义Darcy定律,考虑孔隙毛细管与裂缝间的窜流效应,提出了幂律流体在裂缝-孔隙双重介质中的有效渗透率分形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幂律流体在裂缝-孔隙双重介质中的有效渗透率不仅与幂律流体特性有关,而且还与裂缝-孔隙双重介质微结构参数、沿基质与裂缝压强差之比有关,同时进一步分析了这些参数对幂律流体有效渗透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幂律流体 分形理论与技术 有效渗透率 双重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源人工媒质的微型双频微波暗室
13
作者 彭甜 黄武寅 杨利霞 《微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95,共5页
传统微波暗室造价高昂、占地面积大,一旦建成便无法移动,限制了其在实际工程场景的应用。针对波长尺度微型微波暗室的研究对通信、微波系统等领域的天线设计与性能分析至关重要。文中基于无源人工媒质,构造了厚度为0.636 mm,可同时工作... 传统微波暗室造价高昂、占地面积大,一旦建成便无法移动,限制了其在实际工程场景的应用。针对波长尺度微型微波暗室的研究对通信、微波系统等领域的天线设计与性能分析至关重要。文中基于无源人工媒质,构造了厚度为0.636 mm,可同时工作在5.1 GHz和9.0 GHz的可共形双频全向无反射电磁波吸收表面,并进一步基于COMSOL构建了直径为34.38 cm的半封闭圆柱形微型微波暗室。在两个频率下的全波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构造双频电磁波吸收单元的有效性,通过计算获得的暗室内部空间电压驻波比分别为1.018和1.010,满足工业实验的要求。提出的微型微波暗室双频工作,具有便携、结构简单、性能好的优点,有望在实际工程场景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人工媒质 双频微波暗室 等效媒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水双工质冷却循环PV/T集热器模拟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马进伟 杜涛 方浩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60-766,共7页
PV/T集热器将PV组件与集热装置有机结合,实现太阳能的综合利用。文章针对功能单一的太阳能集热器季节性适用问题,提出一种空气/水双工质冷却循环的PV/T集热器。利用CFD技术建立PV/T模块的三维模型,数值模拟PV/空气、PV/水、PV/空气-水... PV/T集热器将PV组件与集热装置有机结合,实现太阳能的综合利用。文章针对功能单一的太阳能集热器季节性适用问题,提出一种空气/水双工质冷却循环的PV/T集热器。利用CFD技术建立PV/T模块的三维模型,数值模拟PV/空气、PV/水、PV/空气-水模式下集热器的传热特性,分析流量、温度对模块电/热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工质流量的增加能够有效提升PV/T系统的光电/光热效率,PV/水、PV/空气-水模式最佳流量值为0.03 kg/s,PV/空气模式最佳流量值为0.04 kg/s;PV/空气模式下,随着进口空气温度的升高,模块的综合效率下降明显,效率的最大差值可以达到36.23%;PV/水模式下,逐步提高环境温度有利于提升集热器的综合性能,热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PV/T 双工质 电热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介质定量描述技术在复杂礁灰岩油田开发中的应用——以珠江口盆地流花4-1油田为例 被引量:13
15
作者 刘伟新 宁玉萍 +3 位作者 王华 程佳 陆嫣 汪莹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5-71,共7页
裂缝作为礁灰岩储层的主要流体渗流通道,其空间展布规律对油田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如何实现定量描述一直存在技术困难。以珠江口盆地流花4-1礁灰岩油田为例,依托钻井、取心、测井、GVR成像及地震等资料,利用沉积演化模拟和离散裂缝网... 裂缝作为礁灰岩储层的主要流体渗流通道,其空间展布规律对油田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如何实现定量描述一直存在技术困难。以珠江口盆地流花4-1礁灰岩油田为例,依托钻井、取心、测井、GVR成像及地震等资料,利用沉积演化模拟和离散裂缝网络建模,探索对复杂礁灰岩油田储层和裂缝空间展布规律的定量表征技术,建立了该油田裂缝-孔隙型双重介质模型,开展了基于双重介质模型的油藏数值模拟研究,并在充分考虑裂缝影响下分析了复杂礁灰岩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而立体评价了剩余油分布情况,为该油田开发后期调整挖潜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礁灰岩油田 裂缝-孔隙双重介质 建模与数模 沉积演化模拟 离散裂缝网络 剩余油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饱和度修正的应力腐蚀和压力溶解作用热-水-应力耦合过程有限元分析
16
作者 张维庆 张玉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523-532,共10页
针对笔者开发的双重孔隙-裂隙介质热-水-应力(T-H-M)耦合二维有限元分析程序中使用的应力腐蚀和压力溶解模型,引入水饱和度修正因子。以一个假设的位于含水地层中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模型,拟定3种初始裂隙水饱和度的计算工况(Sw20=1.0、... 针对笔者开发的双重孔隙-裂隙介质热-水-应力(T-H-M)耦合二维有限元分析程序中使用的应力腐蚀和压力溶解模型,引入水饱和度修正因子。以一个假设的位于含水地层中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模型,拟定3种初始裂隙水饱和度的计算工况(Sw20=1.0、0.8、0.2)进行热-水-应力耦合的数值模拟,考察岩体中的温度、裂隙开度的闭合速率、闭合量、孔(裂)隙水压力、地下水流速和应力的变化、分布等情况。结果显示,随着初始裂隙水饱和度的由高值到低值,应力腐蚀和压力溶解产生的闭合速率从大变小,裂隙开度由初始值趋于残余值,粗糙面接触率由初始值趋于其名义接触率的时间也增加,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下降亦变慢;近场的裂(孔)隙水压力的变化、分布及其流速矢量场的形态有明显的不同;3种工况的岩体中的应力量值及分布的差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腐蚀 压力溶解 饱和度修正 双重介质 --应力(T-H-M)耦合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阶速度-应力双相介质方程逆时偏移及GPU加速实现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晓波 刘保华 +4 位作者 于凯本 刘苗 杨志国 于盛齐 宗乐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66-376,共11页
实际地下储层是含流体的双相介质,常规的弹性波叠前逆时偏移多基于单相介质理论,不能充分考虑地层中的双相介质对地震波场的影响。为研究双相介质中地震波传播对逆时偏移结果的影响,基于Biot的双相介质理论实现了一阶速度-应力双相介质... 实际地下储层是含流体的双相介质,常规的弹性波叠前逆时偏移多基于单相介质理论,不能充分考虑地层中的双相介质对地震波场的影响。为研究双相介质中地震波传播对逆时偏移结果的影响,基于Biot的双相介质理论实现了一阶速度-应力双相介质方程的逆时偏移,并基于CUDA实现了双相介质方程逆时偏移的GPU加速。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在含流体的双相介质中,双相介质方程逆时偏移的结果比弹性波方程和声波方程的结果更接近真实的构造形态,同时与基于CPU的双相介质逆时偏移相比,基于GPU的逆时偏移可达到27倍的加速比。因此基于GPU加速的双相介质逆时偏移不仅能够实现对双相介质地层的精确偏移成像,而且能够有效提高逆时偏移的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阶速度-应力双相介质方程 逆时偏移 GPU加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下垂控制下的中压直流配电系统双时间尺度分层调控方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肖迁 陆文标 +2 位作者 贾宏杰 穆云飞 余晓丹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07-2518,I0001,共13页
针对中压直流配电系统,在负荷激增、可再生能源出力突变等特殊工况下,传统优化调度方案与协调控制策略存在系统运行经济性有待提升、直流母线电压易越限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改进下垂控制的中压直流配电系统双时间尺度分层调控方... 针对中压直流配电系统,在负荷激增、可再生能源出力突变等特殊工况下,传统优化调度方案与协调控制策略存在系统运行经济性有待提升、直流母线电压易越限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改进下垂控制的中压直流配电系统双时间尺度分层调控方法。首先,构建一种具备直流故障穿越能力的3端混合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环状±10 kV中压直流配电系统,该系统含电动汽车充电站、储能系统、分布式光伏与风电等灵活性资源。其次,制定各单元协调控制策略,并采用tan函数改进传统下垂控制,以提高系统应对大幅功率波动的能力。然后,基于改进控制策略提出一种双时间尺度分层优化调控方法:在长时间尺度的系统调度层,以运行总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确定各换流器参考功率;在短时间尺度的换流器间协调控制层,改进下垂曲线,并优化控制系数,以兼顾系统运行经济性与电能质量。最后,以典型算例验证该文所提优化调度方案及协调控制策略的有效性:通过灵活调度多种柔性资源,系统运行总成本可降低约11%;在某数据中心负荷激增100%的工况下,各直流母线电压波动仍能维持在±3%UN(额定电压)的允许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压直流配电系统 分层协调控制 双时间尺度优化 改进下垂控制 系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碳酸盐岩强非均质储层双重介质三维地质建模——以普光气田飞仙关组—长兴组储层为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辉 游瑜春 +3 位作者 曾大乾 刘国萍 郑文波 张睿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3,共10页
普光气田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地层埋深大、礁滩相发育、基质物性差、天然裂缝广泛发育、储层非均质强等特征,开展此类强非均质储层双重介质的三维地质建模具有很大的挑战。为此,将储层建模对象划分为基质与裂缝2大介质,基于单井解释数据与... 普光气田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地层埋深大、礁滩相发育、基质物性差、天然裂缝广泛发育、储层非均质强等特征,开展此类强非均质储层双重介质的三维地质建模具有很大的挑战。为此,将储层建模对象划分为基质与裂缝2大介质,基于单井解释数据与地震波阻抗数据体,通过井-震结合、逐级相控、多趋势融合概率体约束建立基质模型;按照分尺度、分期次建模思路,通过融合成因-地质-地震,综合构造应力场、距断层远近和裂缝地震敏感属性,采用熵权法联合专家经验评价的方式,多元融合构建裂缝空间展布约束体;在该约束体约束下,以离散裂缝网络建模方法构建裂缝模型。对融合后的基质-裂缝双重介质模型开展气藏数值模拟,各井历史拟合率最高可达90%,拟合误差控制在20%以内,模型拟合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碳酸盐岩储层 强非均质性 多趋势融合概率体 双重介质 三维地质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熟页岩油小井距双水平井磁导向测量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乔磊 孙润轩 +2 位作者 林盛杰 刘奕杉 车阳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4-141,共8页
在全球能源需求持续增长、油气工业向非常规油气资源转变的背景下,我国储量丰富的页岩油资源,尤其是中低成熟度页岩油的开发备受关注。文章聚焦于中低熟页岩油开发中面临的小井距双水平井钻井轨迹精准测量的挑战,创新研发了MixMeasure... 在全球能源需求持续增长、油气工业向非常规油气资源转变的背景下,我国储量丰富的页岩油资源,尤其是中低成熟度页岩油的开发备受关注。文章聚焦于中低熟页岩油开发中面临的小井距双水平井钻井轨迹精准测量的挑战,创新研发了MixMeasure磁导向测量系统。该系统通过磁源发射的磁信号进行正钻井的定位与导向,能够自动优化滤波频带范围,有效剔除复杂环境下的噪声干扰,同时集成了高精度的测距与测角计算模型,实现了0.2 m测距精度和1.7°测角精度。这一技术突破了复杂环境下小井距钻井过程中的稳定测量难题,满足了井距10 m内的双水平井钻井导向需求。MixMeasure磁导向测量系统为页岩油的安全钻井提供了可靠的测量数据,提升了钻井的安全性和效率,不仅推动了中低熟页岩油的开发进程,也为油气勘探开发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熟页岩油 密集井网 小井距 双水平井 磁导向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