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CM水箱联合SASHP供暖系统的运行特性分析
1
作者 赫娜 冯国会 +2 位作者 王刚 常莎莎 张磊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6-683,共8页
为解决严寒地区农村居住建筑供暖方式落后、供暖系统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提出一种PCM水箱联合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耦合供暖系统。以沈阳地区某农宅为研究对象,运用TRNSYS软件建立耦合供暖系统模型和单一空气源热泵... 为解决严寒地区农村居住建筑供暖方式落后、供暖系统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提出一种PCM水箱联合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耦合供暖系统。以沈阳地区某农宅为研究对象,运用TRNSYS软件建立耦合供暖系统模型和单一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模型,模拟研究两种系统运行特性,并对二者的能源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对比分析。耦合系统太阳能保证率和太阳能集热器效率分别为55%、46%,系统平均COP为3.48,PCM蓄热水箱对系统供热量的贡献率为14%,耦合系统投资回收期为4.14年。与空气源热泵系统相比,PCM水箱联合的耦合系统整个供暖期节约电能40%,CO_(2)减排量提高39.78%。耦合供暖系统能效高、运行稳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好,实现了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为严寒地区农宅供暖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宅供暖 PCM水箱 能源耦合 太阳能 空气源热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光伏光热-空气源热泵供热系统不同地区模拟仿真研究
2
作者 张晓明 王晨铮 +2 位作者 张昊天 王馨慰 陈启立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45-554,共10页
为提高光伏光热耦合空气源热泵(PV/T-ASHP)供热系统的系统性能,该文提出一种增加预热方式的太阳能光伏光热耦合空气源热泵供热(PV/T-P-ASHP)系统,基于TRNSYS搭建系统模型,验证模型精度后,对比分析PV/T-P-ASHP系统和PV/T-ASHP系统的有关... 为提高光伏光热耦合空气源热泵(PV/T-ASHP)供热系统的系统性能,该文提出一种增加预热方式的太阳能光伏光热耦合空气源热泵供热(PV/T-P-ASHP)系统,基于TRNSYS搭建系统模型,验证模型精度后,对比分析PV/T-P-ASHP系统和PV/T-ASHP系统的有关性能提升情况,并探究该系统在不同地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系统模型验证PV/T电效率、热效率和热泵机组性能系数(COP)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5.09%、9.06%和5.25%,实验模型和结果吻合较好。以北京地区为例,PV/T-P-ASHP系统相比于PV/T-ASHP系统全年运行能耗节约4.38%,热泵机组COP提高36.28%,PV/T综合效率提高4.32%,供暖季系统COP提高4.18%,一次能源节约率提高6.47%。不同地区模拟对比得出,北京地区系统COP提升最高,为4.18%;大连地区PV/T综合效率提升5.78%,一次能源节约率提升6.58%,系统COP提高2.3%,沈阳地区PV/T综合效率、一次能源节约率提高4.24%、5.81%,系统COP提升2.29%;上海地区增加预热方式后系统COP提高1.4%,整体系统性能提升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PVT 空气源热泵 供热 TRNSYS 不同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蓄热耦合太阳能驱动有机朗肯循环供热系统优化
3
作者 于静梅 王一琦 蔡曜阳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18,共6页
针对中国供热系统低碳化转型和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设计一套耦合相变蓄热箱、太阳能有机朗肯循环和水源热泵的低碳供热系统,减少太阳能利用成本。使用TRNSYS软件搭建供热系统模型,以呼和浩特市某员工宿舍为研究对象,费用年值、[火... 针对中国供热系统低碳化转型和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设计一套耦合相变蓄热箱、太阳能有机朗肯循环和水源热泵的低碳供热系统,减少太阳能利用成本。使用TRNSYS软件搭建供热系统模型,以呼和浩特市某员工宿舍为研究对象,费用年值、[火用]效率和电能自给率为目标函数,集热器面积等系统关键参数作为决策变量,采用NSGA-Ⅱ算法对系统进行多目标优化和TOPSIS方法寻找最优解。优化结果表明:在集热器面积为912 m^(2)、热泵额定制热量为109 kW、使用相变材料体积为8.25 m^(3)、地埋管孔数为24、启动集热器时的辐照强度为121 W/m^(2)、集热器配给流量为54 kg/(m^(2)·h)时,系统达到最优,此时系统费用年值为15.06万元,电能自给率为52.8%,[火用]效率为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蓄热 太阳能 水源热泵 有机朗肯循环 NSGA-Ⅱ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NSYS的太阳能-地源热泵相变蓄热供暖系统对比分析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亚磊 崔海亭 +2 位作者 王超 王晨 陈浩松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9-586,共8页
为降低温室大棚建筑能耗,以河北省某温室为研究对象,在温室现有的太阳能耦合地源热泵供暖系统(SGSHPH)基础上,设计太阳能-地源热泵相变蓄热供暖系统(SGSHPP-CHSH),利用TRNSYS软件搭建这两种系统的仿真模型,对两系统的仿真结果以及影响... 为降低温室大棚建筑能耗,以河北省某温室为研究对象,在温室现有的太阳能耦合地源热泵供暖系统(SGSHPH)基础上,设计太阳能-地源热泵相变蓄热供暖系统(SGSHPP-CHSH),利用TRNSYS软件搭建这两种系统的仿真模型,对两系统的仿真结果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GSHPP-CHSH系统相比SGSHPH系统在整个供暖季的太阳能集热器集热量提高10.75%;SGSHPP-CHSH系统相变储热罐蓄热温度从49.4℃降低到34.4℃,热泵机组能耗从10145 kWh降低到7843 kWh,热泵系统的COP从2.68升高到3.36;SGSHPH系统蓄热水箱的供水温度从45℃降低到30℃,热泵能耗从12837 kWh降低到8739 kWh,热泵机组COP从2.39增加到3.43;SGSHPH系统太阳能集热面积为48 m^(2)时,SGSHPP-CHSH系统太阳能集热面积为39 m^(2)时,此时两供暖系统在非供暖季土壤蓄热量等于在供暖季土壤取热量,可有效维持土壤的热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热泵系统 供暖 TRNSYS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能互补的吸收式热泵用于宽温区冷热兼供系统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鹿丁 刘子健 +2 位作者 申涛 陈润东 公茂琼 《制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1,共8页
在“碳中和”目标背景下,实现集中式冷热管网无法覆盖的分布式区域的低碳冷热兼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出一种基于吸收式热泵的冷热兼供系统,利用光热、地热、余热、生物质和空气能等多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实现-20~90℃宽温区冷热兼... 在“碳中和”目标背景下,实现集中式冷热管网无法覆盖的分布式区域的低碳冷热兼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出一种基于吸收式热泵的冷热兼供系统,利用光热、地热、余热、生物质和空气能等多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实现-20~90℃宽温区冷热兼供,适用于乡村、城镇、工业园等分布式区域。基于Aspen构建了系统模型,并搭建了一套原理样机。样机利用真空管集热器捕集光热能,并引入天然气补燃平衡光热负荷波动;通过载热/载冷介质循环及阀组切换,利用单套吸收式热泵及室外冷热一体机,拖动多套室内供热/供冷末端。原理样机在济南进行了环境测试,整个测试期间光热占比可达35%。通过燃气比例调节,实现全天候稳定供能;通过液位控制,实现了大范围的浓度调节,使样机能在更宽的温度范围内高效运行。研究发现:当冷却水温度在30~20℃变化时,-20℃制冷COP为0.30~0.43,7℃制冷COP为0.70~0.78;当蒸发温度在-15~20℃变化时,45℃供热COP为1.40~1.90,80℃供热COP为1.35~1.56。结果表明:通过引入太阳能热驱动和空气能回收,该系统可再生能源比例超过50%;相较燃气壁挂炉和电空调的传统方式,新型系统全年运行费用降低54%,碳排放降低44%,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式热泵 多能互补 冷热兼供 可再生能源 碳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厌氧消化的多能耦合供热系统的性能研究
6
作者 周燕南 孙立 +1 位作者 陈振乾 施娟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5-242,共8页
为提高厌氧消化产沼的稳定性和节能性,提出基于太阳能、污水余热和水源热泵的多能耦合供热系统。基于TRNSYS仿真平台,研究光伏光热一体化(PV/T)组件等设备的动态运行特性,从可再生能源、以及节能性的角度评估系统的全年运行特性并研究... 为提高厌氧消化产沼的稳定性和节能性,提出基于太阳能、污水余热和水源热泵的多能耦合供热系统。基于TRNSYS仿真平台,研究光伏光热一体化(PV/T)组件等设备的动态运行特性,从可再生能源、以及节能性的角度评估系统的全年运行特性并研究其经济效益。结果表明:PV/T组件的逐月平均电效率在1月份达到最大值17.9%,热效率在7月份达到最大值10.2%;蓄热水箱全年逐月平均温度均高于10℃;水源热泵逐月平均COP在6月份达到最高值3.8。系统全年平均综合能效比为12.5,全年可再生能源贡献率达81.2%,效率在1月份达到最大值66.7%。系统全生命周期平准化能量成本为0.159元/kWh,其经济效益相对单一污水源热泵系统和太阳能-电加热器系统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消化 太阳能 余热回收 水源热泵 供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灵活调节的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热电联供系统及其热力学分析
7
作者 许文盼 赵攀 +2 位作者 马宁 周哲浩 刘艾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5-87,共13页
为解决现有压缩CO_(2)储能系统热电联供灵活性差和储气装置节流损失大的问题,基于液压原理,提出了一种地面存储的恒压CO_(2)储气装置,采用CO_(2)热泵与压缩CO_(2)储能系统相耦合的方式,构建了可灵活调节的压缩CO_(2)储能热电联供系统。... 为解决现有压缩CO_(2)储能系统热电联供灵活性差和储气装置节流损失大的问题,基于液压原理,提出了一种地面存储的恒压CO_(2)储气装置,采用CO_(2)热泵与压缩CO_(2)储能系统相耦合的方式,构建了可灵活调节的压缩CO_(2)储能热电联供系统。通过关键部件热力学模型和系统性能评价指标的建立,探究了不同运行模式下关键参数变化对系统热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独立运行模式下,热泵子系统性能系数随环境温度的升高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储能子系统透平最佳进口温度随着压缩机进口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在CO_(2)拟临界区增速较快,储能子系统充放电效率则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效率最低值在拟临界区起点附近;与现有压缩气体储能热电联供系统相比,所提系统最佳充放电效率提高9.35%,性能系数范围由0.79~1.58改善至0.99~2.01。研究结果证明了所提出的压缩CO_(2)储能热电联供系统具有高效和灵活供能的特点,为实现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和推动乡村低碳转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CO_(2)储能 CO_(2)热泵 热力学性能 热电联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NSYS的太阳能梯级蓄热热泵系统模拟
8
作者 肖鑫 杨耿 王云峰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93-400,共8页
针对高寒地区设计了一套干燥藏药的太阳能水源热泵干燥系统。该系统集成了级数为三的梯级潜热储能(CTS)装置,用于热泵能源侧的热管理。相变材料的热物性参数源于制备的3种以三水合乙酸钠为基材的定型复合相变材料,通过COMSOL数值模拟得... 针对高寒地区设计了一套干燥藏药的太阳能水源热泵干燥系统。该系统集成了级数为三的梯级潜热储能(CTS)装置,用于热泵能源侧的热管理。相变材料的热物性参数源于制备的3种以三水合乙酸钠为基材的定型复合相变材料,通过COMSOL数值模拟得到CTS的热响应特性,依靠TRNSYS的动态仿真平台进行系统的模拟分析。系统在集成CTS装置前后结果表明:集成CTS装置后,干燥区域内的平均温度升高7.76℃,平均相对湿度降低8.5%,室内最大昼夜温差和最大昼夜相对湿度分别减小了5.35℃和14.67%;热泵的平均COP达到3.40,较未集成CTS装置的热泵提升了8.9%。CTS装置将日间太阳辐射热量储存并转移至夜间使用的循环模式有助于提升太阳能热泵系统运行效能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热泵干燥系统 TRNSYS动态仿真 梯级潜热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光温室中太阳能-地源热泵跨季节分区蓄热特性研究
9
作者 王建强 杨培林 鲍玲玲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54-262,共9页
为有效解决日光温室大棚中地源热泵(GSHP)系统运行导致的土壤温度逐年降低和太阳能辅助地源热泵系统(SAGSHP)导致的夏季土壤温度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SAGSHP跨季节分区蓄热模式,将地埋管分为4个区域,采用TRNSYS-18软件,通过对不同跨季节... 为有效解决日光温室大棚中地源热泵(GSHP)系统运行导致的土壤温度逐年降低和太阳能辅助地源热泵系统(SAGSHP)导致的夏季土壤温度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SAGSHP跨季节分区蓄热模式,将地埋管分为4个区域,采用TRNSYS-18软件,通过对不同跨季节分区蓄热运行模式的仿真模拟,得到最佳分区蓄热策略。结果表明:最佳模式为春季过渡与供冷季1/2区域连接太阳能蓄热,秋季过渡与供暖季全区连接太阳能蓄热,同时秋季过渡季1/2区域供暖或供冷,其余时间段全区供暖或供冷。最佳模式土壤温度在10 a内保持稳定,热泵机组在夏季运行时其性能系数(COP)降低最为缓慢,机组运行稳定性高于传统SAGSHP系统,10 a内系统运行的性能系数(SCOP)平均每年高于GSHP系统57%、高于传统SAGSHP系统5.4%,且最佳模式系统运行SCOP逐年升高,第10年最佳模式系统运行SCOP高于GSHP系统70.6%、高于传统SAGSHP系统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温室 蓄热 地源热泵 地埋管分区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NSYS软件的日光温室空气源热泵-地埋管系统仿真与优化
10
作者 张高尚 吴乐天 +3 位作者 郭申伯 岳秋星 孙小丽 史慧锋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73-1285,共13页
【目的】通过系统模拟与优化,探索最优工作参数,以提高能源利用率,为新疆戈壁和沙漠区温室冬季供暖相关研究与工程应用提供案例参考。【方法】以空气源热泵集热联合地埋管蓄热(ASHP-UP)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TRNSYS软件构建瞬时模拟模型,... 【目的】通过系统模拟与优化,探索最优工作参数,以提高能源利用率,为新疆戈壁和沙漠区温室冬季供暖相关研究与工程应用提供案例参考。【方法】以空气源热泵集热联合地埋管蓄热(ASHP-UP)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TRNSYS软件构建瞬时模拟模型,结合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系统运行参数并优化。【结果】最优工况下,系统蓄热量为501.90 kWh,能耗为77.18 kWh,土壤升温2.26℃。系统日均蓄热功率为37.5kJ/s,日均蓄热COP为4.33,放热COP为4.81。相较传统燃煤、燃气和电加热等加热方式,能耗分别降低84.7%、81.3%和79.1%,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减少8.24、6.52和5.67 t。系统在越冬生产的最优工况为:热泵额定制热量30.0 kW、蓄热时间12.0 h、循环水流量5.55 m 3/h。【结论】该系统蓄、放热效果较佳,满足作物越冬生产需求,其节能与环保性能符合国家节能减排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装式日光温室 空气源热泵 地埋管 蓄热性能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灵活性量化的抽水蓄能电站规划方法
11
作者 郭海燕 段宝仓 +1 位作者 尹修明 薛捍军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29,共8页
针对太阳能资源与水电资源富集地区的电站规划问题,考虑到太阳能发电的波动性及电网灵活性需求,提出一种抽水蓄能电站规划方法。首先,同时考虑集中式、分布式光伏电源与太阳能热电站,分析光-水-蓄的互补机理,研究各电站之间的关联制约关... 针对太阳能资源与水电资源富集地区的电站规划问题,考虑到太阳能发电的波动性及电网灵活性需求,提出一种抽水蓄能电站规划方法。首先,同时考虑集中式、分布式光伏电源与太阳能热电站,分析光-水-蓄的互补机理,研究各电站之间的关联制约关系,建立光-水-蓄协调互补框架。然后,考虑投资建设成本及灵活性优化目标,建立抽水蓄能电站双层规划模型。并采用具有自适应数据迁移功能的深度卷积条件生成对抗网络(C-DCGAN)对规划后的光-水-蓄系统发电场景进行生成,结合适用于双层规划模型迭代求解的NSGA-Ⅱ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结合实际地区电网与河道数据对提出的抽蓄电站规划方法可行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规划方法能有效平抑水电富集地区的新能源出力波动,充分发挥地区特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发电 C-DCGAN 抽水蓄能 储能电站规划 联合发电系统 梯级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FIS的太阳能-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温度控制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谭心 吴林锋 +3 位作者 虞启辉 刘泽江 王亚辉 孙国鑫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2,共7页
针对太阳能-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运行环境复杂多变,模糊控制器的设计高度依赖人工经验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改进的模糊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ANFIS在复杂系统建模中的优势,结合供暖系统温度响应特性和实际运... 针对太阳能-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运行环境复杂多变,模糊控制器的设计高度依赖人工经验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改进的模糊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ANFIS在复杂系统建模中的优势,结合供暖系统温度响应特性和实际运行数据,建立联合供暖系统变工况ANFIS模型,生成与系统性能适配的模糊规则库并传递给模糊控制器执行。Matlab/Simulink仿真对比试验表明,与单一的模糊控制相比,该方法的控制精度提高了17.65%,调节时间缩短了36.4%,具有更高的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空气源热泵 联合供暖 模糊控制 温度控制 ANF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辅助热电联产机组供热、发电及调峰性能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肖卓楠 张荣 +2 位作者 刘英琦 安尧 张智羽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74,共8页
针对新能源存在不稳定性导致电网调峰问题日益严重的现状,结合较为成熟的光煤互补发电技术及多热源联合供热调峰系统,设计光煤混合供热发电系统,使热电联产机组具有一定的调峰能力。以某300 MW热电联产机组为研究对象,利用Ebsilon Profe... 针对新能源存在不稳定性导致电网调峰问题日益严重的现状,结合较为成熟的光煤互补发电技术及多热源联合供热调峰系统,设计光煤混合供热发电系统,使热电联产机组具有一定的调峰能力。以某300 MW热电联产机组为研究对象,利用Ebsilon Professional软件搭建发电、供热可灵活调节的太阳能辅助热电联产系统,基于供热机组实际双机运行工况,在保证供热负荷前提下,分析太阳能辅助双机热电联产机组耦合方式,比较耦合前后双机调峰性能。结果表明:凝汽器出口与太阳能集热系统换热器间的管道上设置动态节流阀,改变太阳能集热系统辅助供热机组的运行模式,能够实现发电、供热、调峰一体系统的灵活运行;其中,以太阳能集热系统仅用于补充供暖的运行方式调峰能力最强,太阳能辅助单机供热前后调峰容量比值为0.76,太阳能辅助双机供热前后调峰容量比值为0.55,太阳能辅助承担最大供热负荷的1号机组在调峰容量及调峰补偿上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光热发电 热电联产 调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寒地区空气源热泵供热系统改造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馨 耿秀 +3 位作者 冯国会 赖鑫 宋萌萌 吴修慧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4-130,共7页
以严寒地区一栋办公建筑空气源热泵供热(ASHP)系统为研究对象,实地调研系统设计与运行数据,分析ASHP系统供热效果并提出改造优化方案。利用TRNSYS软件构建太阳能光伏空气源热泵耦合供热系统(PV-ASHP系统)、太阳能光热空气源热泵耦合供... 以严寒地区一栋办公建筑空气源热泵供热(ASHP)系统为研究对象,实地调研系统设计与运行数据,分析ASHP系统供热效果并提出改造优化方案。利用TRNSYS软件构建太阳能光伏空气源热泵耦合供热系统(PV-ASHP系统)、太阳能光热空气源热泵耦合供热系统(SC-ASHP系统)和太阳能光伏光热空气源热泵耦合供热系统(PV/T-ASHP系统)模型,研究改造方案可行性。结果表明:相较于改造前系统,改造后系统中SC-ASHP系统与PV/T-ASHP系统性能系数(C_(cop))为7.10、6.57,PV-ASHP系统与PV/T-ASHP系统运行能耗降低约50%,PV/T-ASHP系统太阳能利用率最高,达61.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转换 可再生能源 热泵系统 改造优化 PV/T-ASHP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热源协同互补的含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容量配置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崔杨 于一凡 +2 位作者 付小标 仲悟之 赵钰婷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195-4205,I0090-I0092,共14页
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advanced adiabatic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AA-CAES)具备天然的热电联供特性,能够有效缓解供热期出现的弃风问题。若能在规划阶段充分考虑运行需求,进而合理地配置储能容量,则能够在解决弃风问题的前提下... 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advanced adiabatic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AA-CAES)具备天然的热电联供特性,能够有效缓解供热期出现的弃风问题。若能在规划阶段充分考虑运行需求,进而合理地配置储能容量,则能够在解决弃风问题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对燃煤机组进行清洁替代。为此,该文提出了多热源协同互补的AA-CAES系统容量配置模型。首先本模型在能量输入端引入电锅炉预热压缩机入口空气,以增大压缩机输气系数并提高机组产热量;其次在扩展热源端,通过太阳能反射镜场收集光热,以提高系统储热水平;并在计及储能系统各模块实际运行效率约束之余,以运行总成本最小为目标,计算储能容量配置最优解。再次,分析供热时长及环境温度等因素对投资成本回收年限的影响,并计算不同情况下本模型投资成本的回收年限,得出建设本模型可盈利的硬性条件;最后,基于东北某地区供热期及非供热期典型日负荷及气象数据在IEEE-39节点系统完成算例分析,验证所提模型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热期 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 太阳能集热模块 容量配置 热电联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32直膨式太阳能热泵实验教学平台设计
16
作者 孔祥强 秦梦 +2 位作者 何吉明 于海霖 李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10,共6页
为了研究环保工质R32的直膨式太阳能热泵运行特性,设计并搭建了一个实验平台,该平台将用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实验教学。该平台主要由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蓄热水箱、电子膨胀阀和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组成。其中,数据采集与... 为了研究环保工质R32的直膨式太阳能热泵运行特性,设计并搭建了一个实验平台,该平台将用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实验教学。该平台主要由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蓄热水箱、电子膨胀阀和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组成。其中,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采用了组态王(KingView 6.55)软件,实现了平台的运行控制以及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和显示。测试结果表明:平台运行安全可靠,各项参数测量快速准确,制热输出性能稳定,并且具有高集热效率和制热效率。在平均太阳辐射强度为734.4 W/m^(2)、平均环境温度为18.1℃的条件下,该平台能将0.2 m^(3)的水从12.1℃加热至55℃,平均制热系数高达4.3。该实验平台为实现低碳清洁供热提供了一个有效方案,可以开展多个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项目,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术追求,培养他们的科学研究素养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热泵系统 R32制冷剂 性能测试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ymola的太阳能-热泵双水箱复合供暖系统参数优化设计
17
作者 魏娟 张雪晶 +2 位作者 陈廷敏 刘永 王新岭 《新能源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3-352,共10页
为降低西北地区居民使用太阳能复合供暖系统的经济成本和碳排放量,并提高太阳能利用率,设计一种太阳能-热泵双水箱复合供暖系统,并优化其重要参数。利用Dymola平台,搭建太阳能-热泵双水箱复合供暖系统模型,目标函数是系统全生命周期成本... 为降低西北地区居民使用太阳能复合供暖系统的经济成本和碳排放量,并提高太阳能利用率,设计一种太阳能-热泵双水箱复合供暖系统,并优化其重要参数。利用Dymola平台,搭建太阳能-热泵双水箱复合供暖系统模型,目标函数是系统全生命周期成本,选取太阳能集热器面积、集热器安装倾角、水箱容量和热泵功率作为优化变量,采用遗传算法同步优化系统所选变量,并对系统的环保性进行分析。以宁夏地区为案例进行优化计算,结果表明,所创建的数学模型准确性较好,比较模拟数据与实验数据,二者平均误差均在±8%以内。在系统15年寿命周期内,优化后系统性能系数提高10.3%,水箱平均温度提高至54.71℃,系统生命周期成本减少5.3%,节能率为24.4%,节能效果显著。系统的SO_(2)、CO_(2)、NOx及烟尘的减排量分别为0.82、26.6、0.41、7.48t,该系统可以显著降低环境影响,与传统燃煤锅炉相比减排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热泵系统 DYMOLA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平房仓太阳能光伏-地源热泵供冷系统仿真研究与试验 被引量:4
18
作者 闫喜龙 陈雁 +3 位作者 戴诗渝 杜潇 赵志文 崔伟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42-50,共9页
为解决粮食平房仓通风能耗大、储粮成本高的问题,该研究提出太阳能-地源热泵供冷系统,研究太阳能光伏-地源热泵供冷系统在粮食平房仓建筑中的可行性以及节能效果,以实现“零能耗”和“零排放”绿色储粮。基于粮食平房仓实际尺寸,建立了... 为解决粮食平房仓通风能耗大、储粮成本高的问题,该研究提出太阳能-地源热泵供冷系统,研究太阳能光伏-地源热泵供冷系统在粮食平房仓建筑中的可行性以及节能效果,以实现“零能耗”和“零排放”绿色储粮。基于粮食平房仓实际尺寸,建立了空气源热泵与太阳能光伏-地源热泵供冷系统仿真模型,并通过与仓房实测数据的对比进行了模型验证,从运行性能、光电适配性、经济性、节能以及环保效益等方面对供冷系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系统运行1 a后性能系数(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最大值为4.76,最小值3.3;运行10 a后COP最大值为3.96,最小值3.07;系统年实际发电量与库区用电量之比为192%~270%;投资回收期为7.8 a;与传统空气源热泵系统相比,太阳能-地源热泵供冷系统节能率达59%,研究结果可为粮食平房仓供冷系统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 太阳能 粮食平房仓 太阳能-地源热泵供冷系统 低温储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MSVR的太阳能耦合土壤源热泵系统优化配置 被引量:2
19
作者 程君艳 李鹏 +2 位作者 朱子尚 崔钰 赵文升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75-1083,1100,共10页
为了优化太阳能耦合土壤源热泵系统(SGSHPS)的配置,以沈阳地区办公建筑为例,基于TRNSYS平台建立了不同运行模式的SGSHPS模型,对比分析不同模式下系统运行30 a后土壤温度不平衡率和系统总能耗;以并联过渡季蓄热模式为对象,对不同的太阳... 为了优化太阳能耦合土壤源热泵系统(SGSHPS)的配置,以沈阳地区办公建筑为例,基于TRNSYS平台建立了不同运行模式的SGSHPS模型,对比分析不同模式下系统运行30 a后土壤温度不平衡率和系统总能耗;以并联过渡季蓄热模式为对象,对不同的太阳能集热系统和地埋管换热器组合方式进行模拟;在保证系统稳定的前提下,以动态费用年值最低为目标,优化太阳能集热器面积和地埋管换热器钻孔数的配置方式;引入粒子群优化-多输出支持向量机回归(PSO-MSVR)算法,使用PSO算法生成MSVR模型参数并寻找最优值。结果表明:与采用传统热平衡法确定的配置方式相比,优化后运行30 a的系统能耗降低379522 kW,节能11.2%,费用年值降低61863元,土壤温度仅上升0.73 K;对于不同的太阳能集热器和地埋管换热器造价,优化后费用年值相较优化前仍有不同程度的节省,且土壤温度均未有较大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土壤源热泵 费用年值 支持向量回归 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V/T的双源热泵热水系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向宇玥 褚磊驰 +3 位作者 方元 黄世芳 刘剑 张小松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1-178,共8页
为提高热泵热水循环的效率,构建基于光伏/光热一体化(PV/T)的双源热泵热水系统,选取全年中4个典型日,测试系统的可靠性、热泵运行性能以及PV/T运行特性。结果表明:系统的电源和热源可稳定使用;4个典型工况中,环境温度为27.3℃、太阳辐... 为提高热泵热水循环的效率,构建基于光伏/光热一体化(PV/T)的双源热泵热水系统,选取全年中4个典型日,测试系统的可靠性、热泵运行性能以及PV/T运行特性。结果表明:系统的电源和热源可稳定使用;4个典型工况中,环境温度为27.3℃、太阳辐照度为975.6 W/m^(2)时热泵运行性能最优,制热系数(COPh)达到6.2,PV/T性能最优,平均光电转换效率相对于传统光伏组件高6.6%,总发电量比传统光伏组件高0.11 k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光伏光热一体化 空气源热泵 热电联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