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冻融循环下纤维水泥改良风积沙动力特性研究
1
作者 阮波 沈一凡 +3 位作者 张向京 路占海 张佳森 聂如松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14-1621,共8页
以新疆和若(和田—若羌)铁路为背景,采用水泥、玄武岩纤维及工地现场的风积沙作为原材料,制作纤维水泥改良风积沙试样,研究冻融循环作用和纤维掺量对纤维水泥改良风积沙动力特性的影响。试样的水泥掺量为5%,纤维掺量为0.8%。采用锤击法... 以新疆和若(和田—若羌)铁路为背景,采用水泥、玄武岩纤维及工地现场的风积沙作为原材料,制作纤维水泥改良风积沙试样,研究冻融循环作用和纤维掺量对纤维水泥改良风积沙动力特性的影响。试样的水泥掺量为5%,纤维掺量为0.8%。采用锤击法制作直径为39.1 mm、高度为80 mm的圆柱体试样,标准养护28 d后进行冻融循环试验与三轴循环加载试验。冻融循环试验的冻结与融化温度分别为-20℃和20℃,采用三向冻结的冻结路径和无外界补给水的冻结方式。三轴循环加载试验采用正弦波加载,加载频率1 Hz,循环加载次数5000次。试验结果表明,纤维水泥改良风积沙骨干曲线符合修正Hardin-Drnevich模型。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加,纤维水泥改良风积沙试样的动弹性模量呈指数函数减小,而阻尼比呈指数函数增大,试样达到指定动应变时对应的动应力减小。与未掺纤维试样相比,冻融循环1、3、6、10、15次时,掺入纤维试样的动弹性模量提高了6.74%、5.52%、4.18%、8.91%、9.65%,阻尼比减少了13.9%、8.9%、19.7%、15.9%、22.8%,且掺入纤维试样动应变达到0.08%时对应的动应力增大了18.08%、9.90%、9.75%、22.57%、24.74%。研究成果可以为采用改良风积沙作为路基填料的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基床 动三轴试验 冻融循环试验 风积沙 玄武岩纤维 骨干曲线 动弹性模量 阻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酸-硫酸盐溶液干湿循环环境中砌体的抗侵蚀性能
2
作者 徐富圆 杨伟军 杨建宇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49,共7页
在有机酸-硫酸盐溶液和清水中对砖、砂浆、砌块三种试件分别进行了干湿循环加速腐蚀试验,通过质量、抗压强度、相对动弹性模量以及砂浆抗折强度评价了试件的抗侵蚀性能,分析了砌体结构在复合作用下的劣化机理。结果表明:在有机酸-硫酸... 在有机酸-硫酸盐溶液和清水中对砖、砂浆、砌块三种试件分别进行了干湿循环加速腐蚀试验,通过质量、抗压强度、相对动弹性模量以及砂浆抗折强度评价了试件的抗侵蚀性能,分析了砌体结构在复合作用下的劣化机理。结果表明:在有机酸-硫酸盐溶液中,随着干湿循环次数增加,试件的质量、抗压强度和相对动弹性模量以及砂浆抗折强度均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清水中则表现出缓慢减小的趋势;与清水干湿循环腐蚀相比,有机酸-硫酸盐干湿循环腐蚀对砖、砂浆和砌块的损伤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结构 耐久性 有机酸 硫酸盐 干湿循环 相对动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混凝土在不同冻融环境作用后力学性能与结构劣化规律研究
3
作者 耿楠 吴明春 李显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6-173,182,共9页
为探究寒冷地区不同侵蚀环境下冻融作用对纤维混凝土(FRC)的影响规律,利用试验的方法研究了FRC在5种类型冻融介质中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即水(WF)、天然空气(NF)、5%硫酸钠溶液(SSF)、5%氯化钠溶液(SCF)、5%硫酸钠和5%氯化钠的混合溶液... 为探究寒冷地区不同侵蚀环境下冻融作用对纤维混凝土(FRC)的影响规律,利用试验的方法研究了FRC在5种类型冻融介质中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即水(WF)、天然空气(NF)、5%硫酸钠溶液(SSF)、5%氯化钠溶液(SCF)、5%硫酸钠和5%氯化钠的混合溶液(HSF)。对钢纤维混凝土(SFRC)、聚丙烯纤维混凝土(PPFRC)和玄武岩纤维混凝土(BFRC)共进行了180次冻融循环,测定FRC在冻融循环后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以观察不同冻融介质和纤维对FRC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FRC劣化程度。结果表明:SCF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最大,其次是HSF、SSF、WF和NF。FRC具有抗冻融循环和抗盐侵蚀的最佳纤维用量,SFRC、PPFRC和BFRC的最佳纤维掺量分别为2%、2‰和0.5‰,且氯盐与冻融循环的耦合作用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显著。SEM测试结果表明冻融循环过程中,水冰相变引起的冻胀导致微裂纹的产生,硫酸盐进入混凝土中产生石膏和钙矾石晶体,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微裂缝,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使试件裂缝宽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 纤维增强混凝土 抗压强度 相对动弹性模量 纤维含量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冻耦合环境下再生砖粉ECC的耐久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楚留声 张鹏 +2 位作者 赫约西 元成方 程站起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2-1020,共9页
利用再生砖粉取代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中的石英砂,制备再生砖粉ECC,采用混凝土快速冻融试验,研究了氯盐、硫酸盐及复合盐(氯盐+硫酸盐)溶液侵蚀作用下再生砖粉ECC的质量损失率和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规律,建立了ECC在盐冻侵蚀环境下... 利用再生砖粉取代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中的石英砂,制备再生砖粉ECC,采用混凝土快速冻融试验,研究了氯盐、硫酸盐及复合盐(氯盐+硫酸盐)溶液侵蚀作用下再生砖粉ECC的质量损失率和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规律,建立了ECC在盐冻侵蚀环境下的损伤模型,并对其耐久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冻融循环300次后,再生砖粉ECC在清水、氯盐、硫酸盐及复合盐四种介质中的质量损失率分别为2.884%、4.984%、1.955%和6.891%,相对动弹性模量分别下降了6.468%、16.300%、24.303%和39.861%;再生砖粉ECC在单一盐冻情况下的抗冻等级大于F300,在复合盐冻情况下的抗冻等级大于F250,具有良好的抗盐冻性能;建立的冻融损伤模型可较好地反映ECC在不同冻融介质下的损伤度Dn与冻融循环次数的关系,可以为严寒地区的结构耐久性设计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砖粉 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 盐类侵蚀 冻融循环 质量损失率 相对动弹性模量 冻融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及碳纤维布混凝土抗冻性及能量耗散试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晓 葛亚琼 金家胜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2-69,共8页
为探究碳纤维增强方式对混凝土材料抗冻性能及能量耗散影响规律,利用纵波波速仪以及电液伺服压力机获取冻融循环作用(0,25,50,75,100次)后四种混凝土(素混凝土、碳纤维混凝土、碳纤维布混凝土、碳纤维及碳纤维布混凝土)的纵波波速及力... 为探究碳纤维增强方式对混凝土材料抗冻性能及能量耗散影响规律,利用纵波波速仪以及电液伺服压力机获取冻融循环作用(0,25,50,75,100次)后四种混凝土(素混凝土、碳纤维混凝土、碳纤维布混凝土、碳纤维及碳纤维布混凝土)的纵波波速及力学性能,分析碳纤维增强方式、冻融循环次数对试件相对动弹性模量、峰值应力、能量耗散及损伤度影响规律。结果表明:①相较于冻融循环0次素混凝土,冻融循环25,50,75,100次试件相对动弹性模量降幅分别为8.21%、18.33%、30.44%、45.89%,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使试件相对动弹性模量降低,碳纤维及碳纤维布均能减缓试件相对动弹性模量降幅;②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使四种不同混凝土试件峰值应力均呈降低趋势,碳纤维及碳纤维布不仅能够增强试件强度,还能够增强其抗冻性,且两者组合时对试件的提升效果最佳;③相较于未冻融试件,冻融循环25,50,75,100次时弹性变形能降幅分别为3.87%、7.63%、9.67%、12.70%,耗散能降幅分别为10.42%、21.97%、30.16%、41.60%,冻融作用会使试件内部产生损伤,降低试件储能、耗能效果;④三种碳纤维混凝土在达到峰值应力时对应机械损伤度值显著高于素混凝土对应机械损伤度值,碳纤维的增强作用能够有效提升混凝土材料吸能效果、延展性及抗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 碳纤维布 碳纤维 混凝土 相对动弹性模量 能量耗散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循环后混凝土冲击劈拉强度预测模型 被引量:2
6
作者 胥晔 陶俊林 李洪祥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8-455,465,共9页
为预测混凝土材料冻融循环后冲击劈拉强度,本文对混凝土标准冻融试件和混凝土劈拉试件进行0、25、50、75、100次的冻融循环试验,通过动弹仪对混凝土标准冻融试件进行动弹性模量测试,采用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和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系统分别... 为预测混凝土材料冻融循环后冲击劈拉强度,本文对混凝土标准冻融试件和混凝土劈拉试件进行0、25、50、75、100次的冻融循环试验,通过动弹仪对混凝土标准冻融试件进行动弹性模量测试,采用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和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系统分别在0.5和0.5×10^(6)、1.0×10^(6)、2.0×10^(6)kN/s的力加载速率下对劈拉试件进行劈拉试验,分析了冻融损伤以及力加载速率对混凝土冲击劈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标准冻融试件的表观状况、质量、相对动弹性模量均不断劣化;当冻融次数一定时,随着力加载速率的提高,混凝土试件的冲击劈拉强度不断提升。在上述试验基础上,建立了冻融循环后混凝土冲击劈拉强度预测模型,该模型可为冻融循环后混凝土冲击劈拉强度的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冻融循环 冲击劈拉强度 相对动弹性模量 霍普金森压杆系统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循环作用下花岗岩动态力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能远 崔易仑 +3 位作者 杨绥院 许江波 费东阳 赖杰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43-2151,共9页
为研究干湿循环对花岗岩动力特性的影响,对经历不同干湿循环次数的花岗岩进行SHPB试验。比较了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下花岗岩的应力-应变曲线、应力时程曲线形态,分析了不同干湿循环次数条件下弹性模量、峰值强度、应力增长速度的变化规律... 为研究干湿循环对花岗岩动力特性的影响,对经历不同干湿循环次数的花岗岩进行SHPB试验。比较了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下花岗岩的应力-应变曲线、应力时程曲线形态,分析了不同干湿循环次数条件下弹性模量、峰值强度、应力增长速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花岗岩的动态单轴抗压强度、动态弹性模量和比能量吸收(SEA)均与干湿循环次数有关,且呈指数变化。(2)在干湿循环过程中,花岗岩的动态单轴抗压强度最大幅度降低了44%,动态弹性模量最高降低45%,比吸收能量最高降低46%。(3)花岗岩的应力增长率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降低,与未干湿循环相比,干湿循环的应力增长率最高降低了56%。(4)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能耗比逐渐降低,干湿循环较未进行干湿循环耗能比下降18.7%。(5)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反射能量基本保持不变。(6)透射能量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而缓慢增加,与未干湿循环相比,干湿循环中的透射能量增加幅度最大达7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湿循环 SHPB试验 动态单轴抗压强度 动力弹性模量 比能量吸收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和Weibull分布的不锈钢纤维再生混凝土抗冻性能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钟楚珩 范祖伟 +1 位作者 周金枝 施佳楠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61,共12页
【目的】在我国严寒地区,冻融损伤会使再生混凝土(RAC)结构提前达到耐久性极限甚至导致构件失效,为了延长再生混凝土(RAC)结构在严寒地区的使用寿命,【方法】对再生混凝土(RAC)、天然混凝土(NC)、普通钢纤维再生混凝土(PFRAC)和不锈钢... 【目的】在我国严寒地区,冻融损伤会使再生混凝土(RAC)结构提前达到耐久性极限甚至导致构件失效,为了延长再生混凝土(RAC)结构在严寒地区的使用寿命,【方法】对再生混凝土(RAC)、天然混凝土(NC)、普通钢纤维再生混凝土(PFRAC)和不锈钢纤维再生混凝土(SFRAC)进行冻融循环试验。经过冻融循环后,测得RAC、NC、PFRAC、SFRAC的质量损失及相对动弹性模量,分析冻融循环过程中混凝土内部的损伤机理及劣化规律。以相对动弹性模量为损伤变量,基于响应面模型(RSM)和Weibull分布建立了钢纤维再生混凝土冻融损伤模型,研究冻融循环次数、PF和SF的掺量对再生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SF的掺入能有效延缓RAC质量的损失和相对动弹性模量的降低。冻融循环150次时,掺量为2%的SFRAC质量损失和相对动弹性模量分别下降3.01%和19.57%。SFRAC与RAC相比,质量损失率降低了0.4%,相对动弹性模量提高了14.17%。【结论】Weibull分布和响应面模型(RSM)的预测结果 基本一致,但RSM预测值的相对误差要低于Weibull分布的预测值。两种模型的相关系数R2均在0.94以上,预测结果较为准确,可为钢纤维再生混凝土在寒冷地区的使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不锈钢纤维 相对动弹性模量 冻融循环 WEIBULL分布 响应曲面(RSM) 力学性能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渍土地区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乔宏霞 何忠茂 +2 位作者 朱彦鹏 杜雷 刘翠兰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2-37,共6页
以内掺掺合料、中砂、细石、普通硅酸盐水泥以及抗硫水泥制成的细石高性能混凝土作为研究对象,在3种不同硫酸根浓度的浸泡液中进行100次干湿循环,用动弹性模量、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的变化研究硫酸盐侵蚀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内掺掺合料、中砂、细石、普通硅酸盐水泥以及抗硫水泥制成的细石高性能混凝土作为研究对象,在3种不同硫酸根浓度的浸泡液中进行100次干湿循环,用动弹性模量、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的变化研究硫酸盐侵蚀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浸泡液中硫酸根浓度的逐步增加,混凝土受硫酸盐侵蚀程度逐步增加,试件的动弹性模量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在干湿交替环境下,混凝土试件的抗折强度指标比抗压强度指标更敏感,试件的抗折强度比抗压强度更能反应试件的受损程度。在干湿交替的水侵蚀和硫酸盐侵蚀环境中,掺加复合掺和料的高性能混凝土对硫酸盐侵蚀有较好的抵抗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盐渍土 耐久性 硫酸盐侵蚀 干湿循环 动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循环下砼力学性能与相对动弹性模量关系 被引量:18
10
作者 曹大富 富立志 +1 位作者 杨忠伟 秦晓川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21-725,共5页
研究冻融循环作用后混凝土受拉峰值应力、受压峰值应力、受拉峰值应变、受压峰值应变、受压极限应变及受拉初始弹性模量与相对动弹性模量之间的关系.对经过0,25,50,75,100和125次冻融循环作用的C20,C30,C40和C50抗拉试件进行单轴拉伸试... 研究冻融循环作用后混凝土受拉峰值应力、受压峰值应力、受拉峰值应变、受压峰值应变、受压极限应变及受拉初始弹性模量与相对动弹性模量之间的关系.对经过0,25,50,75,100和125次冻融循环作用的C20,C30,C40和C50抗拉试件进行单轴拉伸试验,对经过0,25,50和75次冻融循环作用的C20棱柱体试件进行抗压试验,得出各力学性能随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的规律,回归得出相关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冻融循环作用后,随着相对动弹性模量的降低,混凝土的受拉峰值应力、受压峰值应力及受拉峰值应变等力学性能指标逐渐减小,而受压峰值应变及受压极限应变却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冻融循环 相对动弹性模量 抗拉强度 抗压强度 受拉初始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掺合料的透水混凝土冻融循环性能研究 被引量:26
11
作者 张炯 李莉 +4 位作者 明瑞平 马国栋 崔新壮 崔社强 王忠啸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80-1485,共6页
透水混凝土的冻融破坏一直是一个影响其在北方地区大规模推广的严重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分别用粉煤灰、乙烯-醋酸乙烯酯(EVA)乳胶和聚乙烯纤维作为掺合料,通过用掺合料置换透水混凝土混合物中不同比例的水泥来分析掺合料比例的影响,对... 透水混凝土的冻融破坏一直是一个影响其在北方地区大规模推广的严重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分别用粉煤灰、乙烯-醋酸乙烯酯(EVA)乳胶和聚乙烯纤维作为掺合料,通过用掺合料置换透水混凝土混合物中不同比例的水泥来分析掺合料比例的影响,对透水混凝土的渗透性、抗压强度等基本物理性能作了验证试验,采用快冻法以质量损失率和相对动弹模量来评价透水混凝土的冻融循环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掺合料对透水混凝土的冻融循环性能均有一定的有利作用,但影响程度和作用机理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水混凝土 冻融循环 质量损失 动弹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循环中低应力水平加卸载作用下砂岩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刘杰 雷岚 +3 位作者 王瑞红 王飞 王连 肖蕾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539-2550,共12页
采用不会造成较大附加损伤的近似无损低应力水平加、卸载的方法,开展了考虑时间效应的冻融循环作用试验。在试验成本受限的情况下大幅度地降低了试验所需的岩样数。较常规试验方法,在试验岩样数不变的前提下,无需因岩样的离散性而进行... 采用不会造成较大附加损伤的近似无损低应力水平加、卸载的方法,开展了考虑时间效应的冻融循环作用试验。在试验成本受限的情况下大幅度地降低了试验所需的岩样数。较常规试验方法,在试验岩样数不变的前提下,无需因岩样的离散性而进行主观地筛选数据,从而使得有效数据增多。随着冻融循环周期数增加,岩样表面孔隙及微裂隙不断扩大并出现软化层,裂纹加深,颗粒脱落程度加剧,发生片落、剥蚀,水分向岩石内部迁移,冻融损伤程度由内向外逐渐加深,并研发滴定技术定量标定了这种层进式损伤。进一步分析不同冻融循环周期数下岩样在不同上限应力循环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变化规律。研究显示,阻尼比、阻尼系数及动泊松比均与冻融循环周期数呈线性递增的关系,动弹性模量与冻融循环周期数呈线性递减的关系;阻尼比、动泊松比均与幅值应力呈线性递减的关系,动弹性模量与幅值应力呈线性递增的关系。给出了阻尼比、动泊松比、阻尼系数、动弹性模量相互之间的定量关系,可通过一种参数的变化规律,预测另一种参数的变化趋势。在有限的试验条件、试验次数下,可有效地精简试验所需检测的参数。幅值应力越大,加、卸载转换时岩样弹性变形响应越迅速,不可逆变形越小,在同一幅值应力的情况下所吸收的能量减少。随着冻融循环周期数的增加,循环加、卸载前岩样的斜坡加载段逐渐变长,应力-应变曲线斜率逐渐变小;循环加、卸载后,不同加、卸载幅值应力下的每个周期中首次达到应力上限时岩样的轴向应变与冻融周期数呈线性关系,说明在冻融循环作用下,岩样孔隙率逐渐变大,密实程度降低,岩样有逐步软化的趋势。当幅值应力较大时,岩样的塑性累积量与冻融周期数呈指数型关系加速递增;当幅值应力较小时,岩样的塑性累积量与冻融周期数呈线性关系匀速递增;说明幅值应力会带来显著的加速劣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 阻尼比 阻尼系数 动弹性模量 动泊松比 线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盐环境混凝土动弹性模量及微观研究 被引量:27
13
作者 乔宏霞 何忠茂 刘翠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02-1306,共5页
针对西部重盐渍土地区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以内掺复合掺合料制成的高性能细石混凝土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以及抗硫酸盐水泥制成的高性能细石混凝土作为研究对象,在硫酸钠溶液中进行干湿循环后,通过对动弹性模量的测量以及对混凝土SEM形貌分... 针对西部重盐渍土地区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以内掺复合掺合料制成的高性能细石混凝土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以及抗硫酸盐水泥制成的高性能细石混凝土作为研究对象,在硫酸钠溶液中进行干湿循环后,通过对动弹性模量的测量以及对混凝土SEM形貌分析,结果表明,在干湿交替的恶劣环境中,抗硫酸盐水泥混凝土的抗侵蚀性能并不比普通水泥混凝土好;掺加复合掺和料的高性能细石混凝土对硫酸盐侵蚀有较好的抵抗性能;掺加矿物掺合料能够与混凝土内部的不利成分Ca(OH)2发生二次水化反应,生成有利的C-S-H凝胶,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并给出了在盐渍土地区拌制混凝土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 动弹性模量 干湿循环 水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盐作用下粉煤灰轻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 被引量:12
14
作者 高英力 龙杰 +2 位作者 刘赫 张海伦 李友云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89-395,共7页
以圆球型页岩陶粒为主要粗骨料,并用一级粉煤灰(FA(I))等体积取代30%普通砂,制备粉煤灰轻骨料混凝土.以超细粉煤灰(UFA)、硅灰(SF)分别等质量取代粉煤灰轻骨料混凝土10%-40%和5%-15%水泥,然后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干湿循环试... 以圆球型页岩陶粒为主要粗骨料,并用一级粉煤灰(FA(I))等体积取代30%普通砂,制备粉煤灰轻骨料混凝土.以超细粉煤灰(UFA)、硅灰(SF)分别等质量取代粉煤灰轻骨料混凝土10%-40%和5%-15%水泥,然后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干湿循环试验、工业CT试验、压汞试验、动弹性模量试验,从混凝土抗蚀系数、孔隙率、动弹性模量等方面研究硫酸盐作用下粉煤灰轻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演变规律及微观结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Na2SO4溶液浓度(质量分数)为0%-10%时干湿循环20次,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最高值,随后下降较快;在10% Na2SO4溶液中干湿循环50次,当UFA,SF取代率分别为20%,10%时,粉煤灰轻骨料混凝土抗蚀系数均达到最高值;掺UFA,SF粉煤灰轻骨料混凝土50-100nm孔所占体积分数明显增多,掺20%UFA和掺10%SF粉煤灰轻骨料混凝土〈100nm孔体积分数分别为普通混凝土的139,146倍;适量掺加UFA或SF能优化轻骨料砂浆界面过渡区微观结构,增强轻骨料砂浆界面黏结性能,延缓硫酸盐对粉煤灰轻骨料混凝土结构基体的进一步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骨料混凝土 干湿循环 硫酸盐 抗压强度 动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改良泥质板岩粗粒土的静动力特性试验 被引量:18
15
作者 陈乐求 张家生 +1 位作者 陈俊桦 陈积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903-1910,共8页
为综合评价水泥改良泥质板岩粗粒土的力学性质改良效果,利用大型静动三轴仪对改良土和未改良土开展不排水条件下的循环动力加载和单调加载试验。研究该改良土的循环动力特性和中低应变率单调加载下的静、动力学特性。研究表明,对于循环... 为综合评价水泥改良泥质板岩粗粒土的力学性质改良效果,利用大型静动三轴仪对改良土和未改良土开展不排水条件下的循环动力加载和单调加载试验。研究该改良土的循环动力特性和中低应变率单调加载下的静、动力学特性。研究表明,对于循环动力加载试验,围压和加载频率均是影响改良土动弹性模量和阻尼比的重要因素;循环动应力强度和破坏振次的对数近似呈线性递减关系;随着应变率增加,水泥改良泥质板岩土的静动应力强度之比显著增加。相对未改良土,改良土的刚度显著提高,而黏滞性减弱;改良土动应力强度的应变率效应显著增大;改良土的静力强度有了显著提高。改良土的内摩擦角和未改良土的相差不大,而它的黏聚力较未改良土有了很大的增加。水泥改良,泥质板岩粗粒土后的静、动力学性质得到提高,改良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应变率效应 循环加载 单调加载 动弹性模量 阻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混杂纤维增强膨胀混凝土在硫酸镁溶液中的抗腐蚀性能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杨礼明 余红发 +2 位作者 麻海燕 白康 曹文涛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64-769,共6页
采用自然浸泡和干湿循环的方法,研究了粉煤灰混凝土(FAC)、高性能混凝土(HPC)和高性能混杂纤维增强膨胀混凝土(HPHFREC)在5%硫酸镁溶液中的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和质量损失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硫酸镁环境对混凝土具有严重腐蚀性;干湿循环... 采用自然浸泡和干湿循环的方法,研究了粉煤灰混凝土(FAC)、高性能混凝土(HPC)和高性能混杂纤维增强膨胀混凝土(HPHFREC)在5%硫酸镁溶液中的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和质量损失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硫酸镁环境对混凝土具有严重腐蚀性;干湿循环加速混凝土的表面剥落,对混凝土的抗硫酸镁腐蚀性能有劣化作用。在5%硫酸镁中自然浸泡,HPHFREC2具有优良的抗腐蚀性能,三元纤维混杂起到良好的增韧阻裂作用;在干湿循环+硫酸镁双重破坏因素作用下,HPC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而HPHFREC的纤维增强效果不佳,表面剥落严重,抗腐蚀性能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硫酸镁 干湿循环 相对动弹性模量 质量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骨料混凝土的冻融循环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永靖 韩俊俊 +2 位作者 邢洋 闫宣澎 张旭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0-102,共3页
为探讨煤矸石作为骨料制备混凝土的耐久性,对其指标之一冻融循环性能进行了基础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常用水灰比的情况下,煤矸石骨料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指标能够满足要求;在相同水灰比的情况下,煤矸石骨料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数比普通混凝土... 为探讨煤矸石作为骨料制备混凝土的耐久性,对其指标之一冻融循环性能进行了基础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常用水灰比的情况下,煤矸石骨料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指标能够满足要求;在相同水灰比的情况下,煤矸石骨料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数比普通混凝土有所降低,质量损失率有所增大,主要因为在煤矸石骨料中的孔隙水产生较大冻胀应力造成的;随着水灰比的增加,煤矸石骨料混凝土与普通碎石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数都降低,二者的质量损失率也都增大,主要是由于水灰比增加,不同骨料混凝土的强度、结构密实度都降低造成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煤矸石制备混凝土时,应在满足和易性的基础上,尽量降低单位用水量,水灰比不宜超过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混凝土 动弹性模量 质量损失率 耐久性指数 冻融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的硫酸盐应力腐蚀特性 被引量:17
18
作者 张云清 余红发 +1 位作者 孙伟 张建业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7-152,共6页
在质量分数为5.0%的MgSO4溶液条件下,采用快冻法和常温腐蚀方法研究了高强混凝土(High Strength Concrete,HSC)、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混凝土(High-Volume Mineral AdmixtureConcrete,HVMAC)和综合运用引气剂、高效减水剂、混杂纤维和膨胀... 在质量分数为5.0%的MgSO4溶液条件下,采用快冻法和常温腐蚀方法研究了高强混凝土(High Strength Concrete,HSC)、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混凝土(High-Volume Mineral AdmixtureConcrete,HVMAC)和综合运用引气剂、高效减水剂、混杂纤维和膨胀剂技术的高耐久性混凝土(High Durable Concrete,HDC)的应力腐蚀行为。结果表明:无论是常温条件还是冻融循环条件,混凝土在应力腐蚀作用下的相对动弹性模量要经历强化和劣化2个发展阶段,强化和劣化阶段的时间长度与实验温度条件密切相关。冻融循环作用显著加速了混凝土的硫酸盐应力腐蚀破坏进程,HSC在冻融循环作用下应力腐蚀的强化段和劣化段的时间长度比常温条件的相应时间长度分别压缩了96%和88%以上,HVMAC的劣化段时间长度则压缩了98%,而HDC压缩了71%。在冻融循环作用下,HDC发生应力腐蚀破坏的冻融循环次数分别比HSC和HVMAC延长了1.5倍和13倍,因此,在中国寒冷地区,HDC表现出更强的抗硫酸盐应力腐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化学腐蚀 应力腐蚀 冻融循环 相对动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干湿耦合循环下粉煤灰混凝土损伤度分析 被引量:16
19
作者 刘燕 王泽坤 +1 位作者 李忠献 高秋利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2-35,39,共5页
探讨不同掺量的粉煤灰混凝土分别在冻融循环损伤或干湿循环损伤单一因素作用下,以及冻融-干湿循环耦合作用下动弹模量及质量损失率的变化,分析冻融-干湿耦合循环效应与单一因素作用下的损伤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以动弹模量损失为指标的... 探讨不同掺量的粉煤灰混凝土分别在冻融循环损伤或干湿循环损伤单一因素作用下,以及冻融-干湿循环耦合作用下动弹模量及质量损失率的变化,分析冻融-干湿耦合循环效应与单一因素作用下的损伤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以动弹模量损失为指标的损伤度的概念,量化研究粉煤灰混凝土在不同的损伤方式下的损伤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当混凝土的动弹模量达到相同的损伤度时,冻融-干湿循环损伤速率最快,是冻融循环的1.21倍,是干湿循环的3.5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混凝土 冻融循环 干湿循环 动弹模量 损伤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载作用下高强混凝土的抗冻性 被引量:20
20
作者 慕儒 严安 孙伟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8年第4期138-144,共7页
混凝土的损伤是一个多因素复合作用的结果.本文研究了引气(APC)和非引气(NPC)高强混凝土在三分点加荷受弯和冻融循环同时作用下的损伤过程、机理.通过0%、10%、25%、50%4个荷载比例作用下混凝土的抗冻性比较,... 混凝土的损伤是一个多因素复合作用的结果.本文研究了引气(APC)和非引气(NPC)高强混凝土在三分点加荷受弯和冻融循环同时作用下的损伤过程、机理.通过0%、10%、25%、50%4个荷载比例作用下混凝土的抗冻性比较,分析了荷载和引气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荷载和冻融循环双因素作用下,荷载比例较大时,混凝土试件的破坏主要是荷载在冻融引起的微裂缝处产生应力集中,使微裂缝迅速扩展造成混凝土破坏.荷载比例较小时,冻融作用下孔隙水压力则是混凝土破坏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混凝土 抗冻性 动弹性模量 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