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VOF模型的真空引水罐内流动特性
1
作者 王欢 赵睿杰 +2 位作者 李红 杨帆 潘绪伟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79,共6页
为解决真空引水罐出口气体流出问题,探究罐内气液两相流动机理,基于RNG k-ε湍流模型和VOF模型对真空引水罐进行计算,对不同初始状态下真空引水罐内的气液两相交界面形态、出口管气体流出量以及出口管内流动状态进行分析,讨论了真空引... 为解决真空引水罐出口气体流出问题,探究罐内气液两相流动机理,基于RNG k-ε湍流模型和VOF模型对真空引水罐进行计算,对不同初始状态下真空引水罐内的气液两相交界面形态、出口管气体流出量以及出口管内流动状态进行分析,讨论了真空引水罐内初始状态对罐内流场的影响,总结了罐内水位对内部流场及出口管的作用关系.结果显示:当初始水位远高于进水管时会大幅优化真空引水罐内流场;与原初始水位相比,罐内气液两相交界面的交互作用减少;气体流出量体积分数峰值从最初的6.916%降至0.106%,平均值从3.442%降至0.027%;出口管流态得到明显改善,顶部低压区域减少.研究结果表明初始水位的变化会影响真空引水罐内流场特性、气体流出量及出口管流态,为深入认识真空引水罐内部流动及真空引水罐的设计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水罐 流体体积模型 罐内水位 罐内流场 出口流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调节水电站双出口鱼道水力特性与鱼道运行方式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石凯 孙双科 +3 位作者 李广宁 郑铁刚 柳海涛 柳松涛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82,共10页
受日调节水电站水库水位变动的影响,鱼道进口和出口的水位均会发生改变,进而对鱼道池室内部水力特性产生明显影响。本文基于三维数值模拟,重点分析了日调节水电站双出口鱼道出口水位上升和下降时对鱼道水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鱼道出... 受日调节水电站水库水位变动的影响,鱼道进口和出口的水位均会发生改变,进而对鱼道池室内部水力特性产生明显影响。本文基于三维数值模拟,重点分析了日调节水电站双出口鱼道出口水位上升和下降时对鱼道水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鱼道出口水位下降,当高位和低位出口同时开启时,鱼道内最大流速均小于1.20 m/s,未形成流速屏障,且分岔段水面壅高幅度较小;鱼道低位出口段的流场连通性较好,高位出口段内也存在明显的流速,此时低位出口起主要过鱼作用,高位出口宜同时保持开启,有助于已上溯至高位出口段的鱼类完成上溯。鱼道出口水位上升,鱼道中最大流速出现在鱼道进口段的下游竖缝处;水位低于2.2 m时,高位出口和低位出口可同时开启,鱼道内不会出现流速屏障;水位高于2.2 m时,鱼道进口段的下游竖缝处最大流速为1.3~1.5 m/s,阻碍鱼类上溯,且在分岔段易出现明显壅水现象。因此,在水位上升过程中,应先保持高位、低位出口同时开启,再根据鱼道进口处流速和分岔段水深,确定低位出口延时关闭时机,供已上溯至低位出口段的鱼类完成上溯。本研究可为日调节水电站双出口鱼道的出口切换运行方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缝式鱼道 双出口 水位变化 流场 水面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门峡水库汛期壅水排沙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裴柯雄 史红玲 +2 位作者 陈建国 王党伟 沈铭晖 《泥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7,共7页
为了揭示壅水条件下水库排沙比的影响因素及其响应关系,统计三门峡水库2011—2021年汛期入库流量在3000 m^(3)/s以下且坝前水位相对稳定的壅水时期排沙比变化,发现将入库流量划分为500~1000 m^(3)/s、1000~1500 m^(3)/s、1500~2000 m^(3... 为了揭示壅水条件下水库排沙比的影响因素及其响应关系,统计三门峡水库2011—2021年汛期入库流量在3000 m^(3)/s以下且坝前水位相对稳定的壅水时期排沙比变化,发现将入库流量划分为500~1000 m^(3)/s、1000~1500 m^(3)/s、1500~2000 m^(3)/s和2000~3000 m^(3)/s四个流量级的水库排沙比与坝前水位具有较好的负相关关系,只有最小入库流量级的排沙比与入库含沙量存在一定相关性。结合隐含了坝前水位变化影响的滞留时间这一变量,提出了出入库流量系数与滞留时间比值的过流因子为影响排沙比的主要变量,建立了不同入库流量级的壅水排沙比与过流因子及入库含沙量的计算关系式,计算精度良好,可用于估算三门峡水库汛期壅水排沙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门峡水库 排沙比 不同流量级 坝前水位 过流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榆林沙区樟子松人工林蒸腾耗水动态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炫臻 段义忠 +2 位作者 黄来明 裴艳武 王紫薇 《土壤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9-739,共11页
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L.var.mongholica)是中国北方防沙带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在防风固沙、调节区域小气候和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明确沙区有限水资源条件下樟子松人工林蒸腾耗水动态及其影响因素可为该区人工... 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L.var.mongholica)是中国北方防沙带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在防风固沙、调节区域小气候和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明确沙区有限水资源条件下樟子松人工林蒸腾耗水动态及其影响因素可为该区人工植被合理建设与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利用热扩散式液流计、土壤水分传感器、小型气象站和地下水位自动监测仪对陕北榆林沙区樟子松林地树干液流密度、土壤含水量、气象因子和地下水位动态进行连续监测,分析樟子松人工林蒸腾耗水特征及主控因子。结果表明:(1)监测期间(2021年5月-2021年10月)樟子松树干液流密度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晴天液流密度呈单峰曲线变化且峰值较高,而阴天和雨天液流密度变化不规律且峰值较低。(2)樟子松树干液流密度对风速和气温变化的响应最为敏感,地下水位波动次之。(3)樟子松日均蒸腾耗水量为0.67 mm·d-1,生长季总蒸腾耗水量为147 mm。饱和水汽压差、风速、温度、光合有效辐射和地下水位季节波动及其引起的土壤含水量变化是影响樟子松蒸腾耗水动态的主控因子。研究结果可为沙区水资源高效利用和固沙植被可持续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树干液流 土壤含水量 地下水位 气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下泄流量的水位衔接模拟研究:以大渡河铜街子-沙湾电站为例
5
作者 王建华 王乐 +5 位作者 曲田 邱辉 李书飞 曾明 董轩 黄克威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547-552,共6页
水位衔接对大渡河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具有重要影响。基于2017—2022年的实况和测量数据,利用水文学和水动力模拟方法,分析了大渡河流域铜街子-沙湾电站在最小下泄流量条件下的衔接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最小下泄流量保障方式。结果表明:... 水位衔接对大渡河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具有重要影响。基于2017—2022年的实况和测量数据,利用水文学和水动力模拟方法,分析了大渡河流域铜街子-沙湾电站在最小下泄流量条件下的衔接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最小下泄流量保障方式。结果表明:受水库运行后长期冲刷影响,铜街子坝下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较设计阶段出现一定程度的右偏,同流量下对应的水位偏低。沙湾水库库尾回水对铜街子坝下水位存在顶托影响,当沙湾库水位在431 m以上时顶托作用较为明显。铜街子-沙湾为不完全衔接关系,其衔接水位为430.47 m,较设计衔接水位降低1.53 m,采用新的衔接水位能够在满足最小下泄需求的同时,更好的提升上下游梯级之间的水能资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顶托 最小下泄流量 水位衔接 大渡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柳人工林液流速率对土壤供水状况的响应及其影响因素
6
作者 孙凯 刘文娟 +4 位作者 裴志永 张世纪 朱心宇 陈宏伟 杨建军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174,共12页
【目的】研究沙柳Salix psammophila不同径级枝条的液流速率动态变化规律,探究沙柳在生长季降雨影响下响应土壤水势和气象因子的用水控制策略,旨在为理解沙生灌木在季节性干旱下的耗水特征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库布齐沙漠沙柳国家... 【目的】研究沙柳Salix psammophila不同径级枝条的液流速率动态变化规律,探究沙柳在生长季降雨影响下响应土壤水势和气象因子的用水控制策略,旨在为理解沙生灌木在季节性干旱下的耗水特征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库布齐沙漠沙柳国家种质资源库选择3株样树的12根枝条(包括6~8、8~10、10~12和>12 mm共4个径级),于2023年5—10月采用包裹式植物液流计连续监测沙柳液流变化,并同步监测土壤水势与降雨量、气温、空气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与逐步线性回归法分析降雨前后液流对主要气象因子和不同土层土壤水势的响应。【结果】(1)生长季内,5—8月各径级沙柳液流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或“双峰”型曲线,而9—10月易出现“U”字型曲线,且液流速率起变时间逐渐推迟。(2)径级较小沙柳液流速率与20和40 cm土层水势显著强正相关(P<0.05),且受40 cm土层水势的直接作用较大;径级较大沙柳与60和80 cm土层水势显著强正相关(P<0.05),受80 cm土层水势直接作用较大。(3)当降雨量大于10 mm时,各径级沙柳液流速率呈“多峰”型曲线,且日累计液流量下降。降雨前土壤温度、饱和水汽压差、空气相对湿度和气温对液流变化累计贡献率达71%,降雨后10与20 cm土层水势对液流变化累计贡献率达63%。【结论】沙柳液流速率的瞬时变动和总体水平分别受气象因子和土壤供水的影响,表明季节性干旱下沙柳短期和长期液流特征对环境因子具有不同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柳人工林 液流 蒸腾 降雨 土壤水势 径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游坡陡流急河段枯水位变化及其影响研究
7
作者 郭率 周日顺 +2 位作者 张燃钢 关见朝 张鹏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96,共8页
枝城—大埠街河段为长江中游典型的“坡陡流急;”河段,受清水下泄影响,该河段枯水位沿程持续下降,严重影响船舶通航。基于实测资料分析了枝城—大埠街河段历史水沙过程和枯水位变化特征,并结合二维水流数值模拟方法,预测了下游不同水位... 枝城—大埠街河段为长江中游典型的“坡陡流急;”河段,受清水下泄影响,该河段枯水位沿程持续下降,严重影响船舶通航。基于实测资料分析了枝城—大埠街河段历史水沙过程和枯水位变化特征,并结合二维水流数值模拟方法,预测了下游不同水位降幅对上游的溯源传递影响范围及其对通航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三峡水库蓄水以来,输沙量大幅度减少,研究河段的枯水位下降幅度表现出“中间小,两端大”的特点,河段内“坡陡流急”的现象也随之恶化。②预测大埠街枯水位下降导致的溯源传递主要影响范围为昌门溪以下河段,其中枝江—江口河段的流速和水深受下游水位影响最大。③芦家河水道、枝江水道、江口水道200 m局部比降将达到1.2‰,0.9‰,0.5‰以上,部分浅段的通航水深难以满足通航要求,且存在多处小于3.50 m通航水深的浅段,将严重影响船舶通航。研究成果可为长江中下游河段船舶通航及航道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陡流急河段 枯水位下降 通航条件 溯源传递 枝城—大埠街河段 长江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坝间河道高含沙水流驱动的下游船闸阀门井水位异常特征分析
8
作者 杨忠勇 李林 +5 位作者 孙诗为 张勇 唐艳平 王紫阳 刘新健 徐杨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9-85,92,共8页
葛洲坝船闸充水阀门井与输水廊道进水口水体相连,1993年洪季期间曾发生过阀门井水位异常升高,影响船闸设备设施安全等问题。为分析葛洲坝一号船闸充水阀门井水位异常升高的根本原因,基于Mike三维水沙数值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流量和含沙... 葛洲坝船闸充水阀门井与输水廊道进水口水体相连,1993年洪季期间曾发生过阀门井水位异常升高,影响船闸设备设施安全等问题。为分析葛洲坝一号船闸充水阀门井水位异常升高的根本原因,基于Mike三维水沙数值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流量和含沙量级别下的河道水流和含沙量垂向分布结构特征,进而计算阀门井水位异常升高值与河道水流和含沙量的关系,反演1993年洪季葛洲坝一号船闸两个阀门井出现的水位异常现象。研究结果表明,葛洲坝一号船闸阀门井水位异常超过阈值0.5 m的流量和含沙量条件分别约为(30 000 m^(3)/s, 2.85 kg/m^(3)),(40 000 m^(3)/s, 1.42 kg/m^(3)),(50 000 m^(3)/s, 1.23 kg/m^(3))。受三峡水库及上游梯级水库蓄水拦沙、退耕还林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未来葛洲坝船闸出现高含沙水流导致阀门井水位异常升高>0.5 m的可能性极小,但在三峡水库排沙泄洪期间仍应引起重视。研究成果可为葛洲坝一号船闸安全营运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洲坝船闸 阀门井 水沙数值模拟 高含沙水流 水位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土复合体岸坡渗流及稳定数值模拟 被引量:2
9
作者 刘然 周成 +2 位作者 陈媛 钟启明 何宁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59,共13页
植物护岸中根系力学效应可显著提高岸坡浅层稳定性,但对降雨和水位变化等条件下,根系水力效应与力学效应之间相对关系变化对岸坡浅层稳定性影响的研究较少。采用数值分析方法模拟了岸坡根-土复合体从非饱和到饱和(降雨工况和水位上升工... 植物护岸中根系力学效应可显著提高岸坡浅层稳定性,但对降雨和水位变化等条件下,根系水力效应与力学效应之间相对关系变化对岸坡浅层稳定性影响的研究较少。采用数值分析方法模拟了岸坡根-土复合体从非饱和到饱和(降雨工况和水位上升工况)、从饱和到非饱和(水位下降工况)过程中根-土复合体水力效应对岸坡渗流场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水力特性条件下根-土复合体对岸坡浅层稳定性的影响。模拟计算结果表明:(1)在设定的3种降雨强度下,根-土复合体的优先流入渗作用与降雨强度和降雨时间均呈正相关,而排水作用与降雨强度和降雨时间均呈负相关。在长历时的小降雨或短历时的强降雨情况下,由于降雨影响深度增大,根-土复合体水力效应带来的消极影响占主导地位。(2)在水位下降工况下,根-土复合体排水作用有滞后性,力学效应仍占主导地位;在水位上升工况下,根-土复合体增渗作用随水位上升速率增加而增强,根-土复合体的力学效应逐渐被水力效应所掩盖。研究结果对植物护岸工程应用具有借鉴意义,即使采用植物生态护岸,也应加强坡面排水和坡体排水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土复合体 优先流 降雨影响深度 水位变化 非饱和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施工和运行对湖区及尾闾洪水动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焦婷丽 邴建平 +2 位作者 汪飞 余明辉 刘玉娇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8-319,共12页
鄱阳湖是长江水系中的两大通江湖泊之一,在调节长江水位、涵养水源、改善当地气候和维护周围地区生态平衡等方面都起着巨大的作用。鄱阳湖水利枢纽的修建可能导致湖泊水文情势和水动力的变化。本文基于MIKE 21构建鄱阳湖二维水动力模型... 鄱阳湖是长江水系中的两大通江湖泊之一,在调节长江水位、涵养水源、改善当地气候和维护周围地区生态平衡等方面都起着巨大的作用。鄱阳湖水利枢纽的修建可能导致湖泊水文情势和水动力的变化。本文基于MIKE 21构建鄱阳湖二维水动力模型,选取1954年和1998年特大洪水年以及1991年长江倒灌年作为运行期的典型年,选取1995年作为施工期典型年,按照规划中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施工及运行调度方案,计算水利枢纽修建前后鄱阳湖水位和流量的变化,定量分析枢纽工程对长江干流、鄱阳湖湖区及尾闾附近洪水动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典型年鄱阳湖水利枢纽对长江干流、湖区及尾闾的洪水动力影响相似,其中洪水期、倒灌期及施工期一期对长江防洪、湖区及尾闾附近的影响较小,施工期二期湖区水位壅高幅度最高达0.237 m,对鄱阳湖湖区及尾闾附近防洪有一定影响;枢纽工程对星子、都昌、康山等湖区水文站水位影响幅度较为接近,且越靠近尾闾,影响越小。整体而言,鄱阳湖水利枢纽的修建会导致洪水年鄱阳湖湖区水位壅高,倒灌期湖区水位降低,湖区流速降低,但变化幅度均较小,故枢纽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对汛期行洪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水利枢纽 MIKE 21 洪水影响 数值模拟 水位 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生物质炭在界面太阳能海水淡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乃如 田子谕 +3 位作者 王伟 桓茜 靳浩斌 白帅丽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2,共9页
太阳能驱动的界面水蒸发作为环保、高效、可持续的海水淡化技术,在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快速的水运输、高效的光热转换是实现持续、稳定蒸发的关键。多级孔道的生物质衍生蒸发器在太阳能水蒸发应用中展示出高效、环保、可持续的应用潜... 太阳能驱动的界面水蒸发作为环保、高效、可持续的海水淡化技术,在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快速的水运输、高效的光热转换是实现持续、稳定蒸发的关键。多级孔道的生物质衍生蒸发器在太阳能水蒸发应用中展示出高效、环保、可持续的应用潜力。以废弃的甘蔗节为原料,利用冷冻干燥和高温碳化工艺制备了具有天然多级孔道结构的生物质基蒸发器,并研究了材料的光吸收、水运输和蒸发性能以及不同风速下对流空气对蒸发器的蒸发性能和热损失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具有发达的多级孔道结构的生物质基蒸发器展示出了高达92.8%的太阳光吸收率。在一倍太阳光强下展示出1.55 kg/(m^(2)·h)的蒸发速率和77.6%的光热转换效率。此外,在风速2 m/s的条件下,蒸发器的蒸发速率展示出了高达2.27 kg/(m^(2)·h)的蒸发速率和91.6%的光热转换效率,显示了对流效应对淡水产出速率的增强和对热损失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驱动水蒸发 空气对流 多级孔道结构 生物质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管道水位流速检测装置设计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丽珠 顾博文 +2 位作者 景鹏飞 周明连 许淑惠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6-192,共7页
在线实时监测市政污水管道内污水的水位和流速能帮助市政管理部门精准掌握污水流动情况,及时了解管道出现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该文依据绕流理论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基于浮球的水位和流速检测装置,通过测量浮球随水位变化的相对位移实现... 在线实时监测市政污水管道内污水的水位和流速能帮助市政管理部门精准掌握污水流动情况,及时了解管道出现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该文依据绕流理论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基于浮球的水位和流速检测装置,通过测量浮球随水位变化的相对位移实现水位测量;通过测量流体对浮球的推力实现流速测量。装置的GSM/GPRS模块接收水位和流速的检测数据并传输至远程监控端,实现远程在线监测。在明渠标准实验台对该检测装置的水位和流速测量值进行标定和精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测量水位的偏差在±3 mm内,误差不大于其满量程的0.5%;流速测量偏差值在±0.04m/s内,误差不大于其满量程的5%。将该检测装置安装在实际的污水管道内,对污水水位和流速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实验监测,检测值的远程传输结果符合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 流速 检测 在线监测 污水管网 实验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开发主体梯级电站实时负荷控制模型研究
13
作者 李航宇 王琛倪 +1 位作者 徐刚 唐晓波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8-234,共7页
由于多开发主体下梯级水电站间不能共享实时负荷数据,上一级电站发电负荷变动常导致本级电站非正常弃水或低水位运行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基于预测控制的多开发主体梯级电站实时负荷控制模型来控制水位。模型分为实时跟踪、预测... 由于多开发主体下梯级水电站间不能共享实时负荷数据,上一级电站发电负荷变动常导致本级电站非正常弃水或低水位运行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基于预测控制的多开发主体梯级电站实时负荷控制模型来控制水位。模型分为实时跟踪、预测控制和厂内负荷分配3部分。实时跟踪每1 h进行一次入库流量反推计算来推算预测入库流量序列;预测控制根据标准差选择不同流量递推模型推算入库流量;厂内负荷分配以耗水量最小进行负荷分配优化,实现上游电站负荷及发电流量未知情况下的梯级电站实时负荷分配并保持水位稳定。所提出的实时负荷控制模型应用于木里河梯级电站实时负荷分配,对多开发主体下流域梯级水电站实时负荷分配,维持水位稳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水电站 实时负荷控制 流量递推 水位控制 水位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东北诸河来水对汉口站水位顶托量化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雨妮 许银山 +2 位作者 仇红亚 冯志州 惠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9-45,共7页
围绕汉口站水位预报精度提升问题,开展了鄂东北来水对汉口站水位顶托量化研究。复盘了2024年汉口站水位发展过程及水位流量关系变化趋势,辨析了汉口站水位影响因素,定性分析了鄂东北来水对汉口站泄流能力的影响,并以2014年以来鄂东北合... 围绕汉口站水位预报精度提升问题,开展了鄂东北来水对汉口站水位顶托量化研究。复盘了2024年汉口站水位发展过程及水位流量关系变化趋势,辨析了汉口站水位影响因素,定性分析了鄂东北来水对汉口站泄流能力的影响,并以2014年以来鄂东北合成来水顶托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经验公式和多元回归方法,以鄂东北合成来水涨幅、汉口站当下水位量级以及该量级下水位上涨1 m时对应的流量变幅为变量,构建了汉口站水位顶托量化模型,量化分析了鄂东北来水对汉口站水位的顶托程度。研究结果表明:鄂东北来水最大涨幅中能够对汉口站水位产生实际影响的流量所占比例为0.3~0.8;汉口站水位顶托量化模型相关系数达到了0.94,检验误差在0.1 m以内,可以较为准确和便捷地计算鄂东北来水对汉口站水位的顶托量,为汉口站水位精细化预报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4年长江洪水 鄂东北诸河来水 汉口站 水位顶托 水位流量关系 水位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拟合法的三角形薄壁堰明渠流量测量不确定度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明 郭辉 贾志卓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48-1352,共5页
针对三角形薄壁堰明渠流量计非定点使用时测量准确度水平较低的问题,基于不确定度预评估结果,提出了以曲线拟合替代线性插值计算流量系数,采用了数字输出磁致伸缩水位传感器测量水头,显著降低了原方法中贡献较大的不确定度分项。基于弗... 针对三角形薄壁堰明渠流量计非定点使用时测量准确度水平较低的问题,基于不确定度预评估结果,提出了以曲线拟合替代线性插值计算流量系数,采用了数字输出磁致伸缩水位传感器测量水头,显著降低了原方法中贡献较大的不确定度分项。基于弗劳德相似准则改进了频率采样方法,提升了测量结果的准确度水平。测量方法改进后不确定度由1.6%提高到0.56%。通过标准表法明渠流量流速标准装置对三角形薄壁堰明渠流量计进行了标定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测量方法改进后标定误差(偏差)由2%降低到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计量 三角形薄壁堰 明渠流量计 拟合算法 采样频率 不确定度 磁致伸缩水位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家坝坝下水位顶托关系研究
16
作者 王飞龙 胡挺 时玉龙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0-203,208,共5页
岷江、横江来水对长江干流水位具有明显的顶托作用,影响汇合口上游的向家坝水库调度决策。为系统分析下游来水对向家坝坝下水位顶托影响,利用2016~2023年资料,采用控制变量原理建立了横江流量与向家坝坝下水位顶托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 岷江、横江来水对长江干流水位具有明显的顶托作用,影响汇合口上游的向家坝水库调度决策。为系统分析下游来水对向家坝坝下水位顶托影响,利用2016~2023年资料,采用控制变量原理建立了横江流量与向家坝坝下水位顶托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2020年岷江洪水对向家坝坝下水位的顶托影响,采用落差指数法进一步建立了干流宜宾水位与向家坝坝下水位、流量三相关系。结果表明,岷江来水和向家坝出库流量的比值与向家坝坝下至宜宾站水位落差呈指数关系;横江流量为300~2000 m^(3)/s时,顶托量为0.28~0.85 m;2020年岷江洪水对向家坝坝下水位最大顶托5.92 m,当宜宾站水位高于271 m时,向家坝坝下水位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顶托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水顶托 水位流量 落差指数 岷江 向家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节制闸液压启闭机养护调度方案优化
17
作者 桑增伟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15-121,共7页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是全线无调蓄线性工程,采取节制闸梯级控制统一调度模式,目前节制闸多采用液压启闭机控制闸门开度,现有的液压启闭机养护调度方案,采取闸门逐孔全关,多孔闸门同步操作的策略,调度配合过程中容易引起闸前水位和过闸...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是全线无调蓄线性工程,采取节制闸梯级控制统一调度模式,目前节制闸多采用液压启闭机控制闸门开度,现有的液压启闭机养护调度方案,采取闸门逐孔全关,多孔闸门同步操作的策略,调度配合过程中容易引起闸前水位和过闸流量突变,不利于正常输水调度。为研究液压启闭机养护过程,并优化调度方案,根据中线工程丈八沟节制闸液压启闭机养护过程调度配合经验,对现有调度方案进行分析,针对3项问题分别提出优化调度策略。通过采取区分工况、调整闸门操作次序、异常数据屏蔽的方式,达到拓宽使用限制条件、保持过流稳定、降低水位波动、减少数据干扰的目标。分析成果对于保证南水北调中线的工程安全和供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闸前水位 过闸流量 工况 两孔联动 逐孔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文学法入江水道生态流量保障分析
18
作者 钱龙娇 王洋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6期62-65,共4页
河湖生态流量保障工作是保障流域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依据控制断面选取原则以及断面特性,确定以新桥闸为牛屯河流域生态流量保障主要控制断面,以最低生态水位为生态流量保障指标,基于Q_p法、生物空间法、最枯月平均流量法分别计算... 河湖生态流量保障工作是保障流域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依据控制断面选取原则以及断面特性,确定以新桥闸为牛屯河流域生态流量保障主要控制断面,以最低生态水位为生态流量保障指标,基于Q_p法、生物空间法、最枯月平均流量法分别计算该流域主要控制断面最低生态水位目标值,并与近40年实测水位进行比较,分析目标的可达性。结果表明,基于Q_p法、生物空间法和最枯月平均流量法计算的控制断面最低生态水位值分别为4.60、4.50和4.43 m,从各方法计算精度、满足程度和严格生态流量保障工作要求等角度考虑,最终确定该流域最低生态水位保障目标为4.60 m,月和旬保证程度分别为99.6%、99.3%。基于此,提出生态流量保障管理措施和预警措施,为该流域生态保护和生态流量保障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生态流量 最低生态水位 生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渠道非恒定流水力学响应研究 被引量:38
19
作者 范杰 王长德 +1 位作者 管光华 崔巍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5-60,共6页
输水渠道中的水位将随流量的改变而产生波动,且由一种恒定流状态过渡到另一种恒定流状态需要经过一段稳定的时间。这一水力变化过程与渠道自身的结构特性、渠道运行方式的选择和流量变化的幅度、速率有关。通过对渠道中的非恒定流进行... 输水渠道中的水位将随流量的改变而产生波动,且由一种恒定流状态过渡到另一种恒定流状态需要经过一段稳定的时间。这一水力变化过程与渠道自身的结构特性、渠道运行方式的选择和流量变化的幅度、速率有关。通过对渠道中的非恒定流进行数值模拟,对不同情况下渠道的水力学响应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渠道 非恒定流 运行方式 流量 水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水位升降与降雨条件下滑坡的渗流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4
20
作者 朱朋 卢书强 +1 位作者 薛聪聪 游明亮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7-92,共6页
地下水对库岸边坡的稳定性影响重大,以库区某滑坡为例,通过对滑坡的变形特征和专业监测数据分析,结合三峡库区库水位调度方案及降雨条件,依据非饱和土渗流理论和极限平衡理论,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Geo-Studio,对该滑坡设置了8种工况,分析... 地下水对库岸边坡的稳定性影响重大,以库区某滑坡为例,通过对滑坡的变形特征和专业监测数据分析,结合三峡库区库水位调度方案及降雨条件,依据非饱和土渗流理论和极限平衡理论,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Geo-Studio,对该滑坡设置了8种工况,分析其在145~175 m库水位波动及降雨条件下的渗流及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滑坡体内地下水位随库水位升降而升降,降雨对滑体后部地下水位有一定影响;滑坡稳定性在库水位上升时减小,且上升速率越大,稳定性系数越小;库水位下降,稳定性系数先减小后增大;降雨条件下,稳定性系数有所减小。所得结果可为库岸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库水位升降 降雨 渗流 地下水位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