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油机颗粒捕集器降怠速再生可靠性试验研究
1
作者 董光雷 孙楠楠 +3 位作者 南征 张秋实 刘海涛 华伦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38,共5页
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PF)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频繁怠速再生,这种不正常再生是导致DPF高温烧裂的主要原因,导致DPF可靠性降低。针对这一问题,通过搭建燃烧器台架对堇青石DPF进行重复性降怠速(DTI)测试,探究了相同碳载量及再生工况下DPF再生... 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PF)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频繁怠速再生,这种不正常再生是导致DPF高温烧裂的主要原因,导致DPF可靠性降低。针对这一问题,通过搭建燃烧器台架对堇青石DPF进行重复性降怠速(DTI)测试,探究了相同碳载量及再生工况下DPF再生的一致性,通过DPF载体内部的温度分布、PN排放特性以及最终CT扫描结果,评估了DPF的耐久性及坚固性。结果表明:30次DTI测试中,DPF内部温度分布不均匀,峰值温度出现在靠近载体出口端,DPF从中心到边缘位置温度逐渐降低,载体边缘处出现较大的温度梯度;30次DTI后载体PN排放未见明显升高,距国六限值仍有较大裕量;CT扫描未见明显裂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颗粒捕集器 降怠速 再生 可靠性 温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柴油机颗粒捕集器的最大碳载量性能试验研究
2
作者 董光雷 孙楠楠 +3 位作者 南征 刘海涛 张秋实 华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9-98,共10页
大碳载量下,不正常再生导致的催化型柴油机颗粒捕集器(catalytic 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 CDPF)载体高温烧熔或开裂是CDPF失效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采用燃烧器台架对CDPF进行最大碳载量测试。对堇青石CDPF和碳化硅CDPF进行不... 大碳载量下,不正常再生导致的催化型柴油机颗粒捕集器(catalytic 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 CDPF)载体高温烧熔或开裂是CDPF失效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采用燃烧器台架对CDPF进行最大碳载量测试。对堇青石CDPF和碳化硅CDPF进行不同碳载量的降怠速测试,不断提升碳载量直至CDPF失效。通过对CDPF内部温度分布、颗粒物数量(particulate number, PN)排放特性及失效程度进行分析,得到CDPF的最大碳载量。结果表明:在5 g/L碳载量下再生时,堇青石内部最高温度为1 163℃,超过安全再生温度,碳化硅内部最高温度为1 050℃;随着碳载量的提升,最高温度及最大温度梯度变大,虽然在超过安全再生温度下,载体存在某种程度的开裂,但不影响PN过滤性能,堇青石的开裂是从边缘向中心移动,碳化硅开裂是从中心向四周移动;当碳载量持续增加至8 g/L时,碳化硅载体的PN排放值相比全新载体提升了6倍,达到14.0×10^(11)(kW·h)^(-1),已不具备过滤能力。试验得到了CDPF再生时的安全碳载量限值,可为实际CDPF应用中安全再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颗粒捕集器 降怠速 最大碳载量 温度梯度 捕集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多Agent的视频监控系统模型 被引量:2
3
作者 徐建军 李强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95-196,F003,共3页
在局域网多点视频监控系统中,当监控点和用户增加时视频数据在网络上的传输量会大大增加,将导致网络带宽严重不足,无法保证用户的QoS。该文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基于多Agent的视频监控系统模型——MPMU(MultiPoint MultiUser),用IDL(... 在局域网多点视频监控系统中,当监控点和用户增加时视频数据在网络上的传输量会大大增加,将导致网络带宽严重不足,无法保证用户的QoS。该文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基于多Agent的视频监控系统模型——MPMU(MultiPoint MultiUser),用IDL(Interface Definition Language)对模型进行了描述,并在此模型中实现了QoS协商、重协商和基于MPEG-I数据流的丢帧机制。实验结果表明,此模型可以满足多监控点和多用户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ENT IDL QoS协商 丢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怠速工况DPF再生温度及排放特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撼明 李振国 +3 位作者 邵元凯 王懋譞 张旺 蔡之洲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25,共7页
基于某国六柴油机搭建后处理系统试验台架,研究了堇青石DPF在急降怠速(DTI)过程中的主动再生特性,探究了碳载量对DTI再生温度特性的影响以及DTI试验后的DPF瞬态排放特性。结果表明:DTI再生过程中载体内部温度分布极不均匀,峰值温度出现... 基于某国六柴油机搭建后处理系统试验台架,研究了堇青石DPF在急降怠速(DTI)过程中的主动再生特性,探究了碳载量对DTI再生温度特性的影响以及DTI试验后的DPF瞬态排放特性。结果表明:DTI再生过程中载体内部温度分布极不均匀,峰值温度出现在DPF后端的中环处;碳载量对DTI再生温度及PM和PN排放有显著影响,当碳载量达到7 g/L时,峰值温度达到1394.1℃,最大温度梯度达到139.0℃/cm,PN排放超过国六限值10倍以上,而PM排放虽有明显升高,仍在较大裕量内满足国六限值。当超过堇青石陶瓷材料的耐受温度和温度梯度极限时,DPF具有很大的熔化和开裂风险,需要合理选取再生极限碳载量以保证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 柴油机 颗粒捕集器 降怠速 主动再生 温度特性 排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F降怠速再生温度场分布测试及过滤效率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鹏 朱磊 +3 位作者 刘德文 潘希伟 曾伟 臧志成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9-166,共8页
基于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PF)降怠速(DTI)再生的特点,介绍了一种DPF极限碳载量、再生温度评估方法.在非道路瞬态循环(NRTC)工况进行DPF碳加载,通过缸内后喷控制再生温度,试验研究了碳载量为8 g/L、不同再生温度下降怠速再生时DPF的内部温... 基于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PF)降怠速(DTI)再生的特点,介绍了一种DPF极限碳载量、再生温度评估方法.在非道路瞬态循环(NRTC)工况进行DPF碳加载,通过缸内后喷控制再生温度,试验研究了碳载量为8 g/L、不同再生温度下降怠速再生时DPF的内部温度;在再生温度为600℃时测试了不同碳载量下降怠速再生期间DPF内部温度;通过AVL MSS-483烟度计在NRTC工况下分别测量发动机原排、再生前DPF后、再生后DPF后的颗粒物(PM)质量浓度,获得了降怠速再生后的PM质量浓度过滤效率.结果表明:碳载量为8 g/L时,随再生温度降低,DPF内部最高温度变高,降怠速再生导致载体损坏的风险变大;再生前DPF对PM的过滤效率高达99.95%,再生后降至97.10%.再生温度为600℃、碳载量为12 g/L时,DPF内最高温度超过1500℃,碳化硅载体损坏,DPF对PM的过滤效率降至87.30%,碳载量为8 g/L及10 g/L时,载体均未损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颗粒捕集器 降怠速 碳载量 再生温度 过滤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F降怠速再生温度场及碳载量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侯泽坤 陶建忠 +1 位作者 郁钱 汤嘉立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3-79,共7页
基于柴油颗粒捕集器(DPF)降怠速再生特性,对比研究了碳化硅载体在不同碳载量下通过降怠速再生时的温度特性,得出了碳化硅载体的最大碳载量。试验采用HORIBA SPC-2300颗粒计数器和AVL 472部分流颗粒分析仪测量颗粒物数量(PN),通过对比降... 基于柴油颗粒捕集器(DPF)降怠速再生特性,对比研究了碳化硅载体在不同碳载量下通过降怠速再生时的温度特性,得出了碳化硅载体的最大碳载量。试验采用HORIBA SPC-2300颗粒计数器和AVL 472部分流颗粒分析仪测量颗粒物数量(PN),通过对比降怠速再生后的PN与法规限值来判断DPF状态。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碳载量的增加,DPF的最高温度和最大温度梯度逐渐增大,而再生效率会随之提升,残余碳载量减少。降怠速再生时,碳化硅载体后端温度高于前端温度,中心温度高于四周边缘温度。碳载量11 g/L时DPF后端中心温度达到1 171℃,再生后进行法规认证循环,DPF对颗粒物的过滤效率显著降低,碳化硅载体出现裂纹,表明碳载量过大,已超过碳载量上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捕集器 降怠速 再生 碳载量 温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的CDPF降怠速再生特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鲜建 魏宽 +3 位作者 杨怡 张艳华 陈海昆 刘志敏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17,共9页
采用1D数值模拟软件AVL BOOST,建立柴油机催化型柴油颗粒捕集器主动再生反应模型,研究降怠速再生(DTI)期间初始碳载量、再生温度、再生/怠速流量、再生/怠速氧含量、怠速进入时刻等因素对DPF峰值温度和峰值温度梯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采用1D数值模拟软件AVL BOOST,建立柴油机催化型柴油颗粒捕集器主动再生反应模型,研究降怠速再生(DTI)期间初始碳载量、再生温度、再生/怠速流量、再生/怠速氧含量、怠速进入时刻等因素对DPF峰值温度和峰值温度梯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初始碳载量、再生温度和氧含量增加,峰值温度、峰值温度梯度和炭烟反应量均增加;随着再生/怠速流量增加,峰值温度、峰值温度梯度和炭烟反应量均降低;在主动再生产生热量和怠速剩余积炭均较高时进入怠速,峰值温度和峰值温度梯度达到最大值,较早和较晚进入怠速,峰值温度和峰值温度梯度均降低;峰值温度和峰值温度梯度与DPF内部炭烟反应量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型柴油颗粒捕集器 降怠速再生 数值模拟 峰值温度 碳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