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通震荡微观形成和传播条件研究
1
作者 杨龙海 段丞章 +1 位作者 唐壮 章锡俏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96,共10页
交通震荡的形成与传播机制受驾驶行为异质性影响显著。通过融合驾驶员反应能力和驾驶行为非对称性双参数改进经典跟驰模型,构建了非对称跟驰模型并对交通震荡微观演化规律进行了揭示。稳定性分析表明:交通流失稳现象出现在特定速度与车... 交通震荡的形成与传播机制受驾驶行为异质性影响显著。通过融合驾驶员反应能力和驾驶行为非对称性双参数改进经典跟驰模型,构建了非对称跟驰模型并对交通震荡微观演化规律进行了揭示。稳定性分析表明:交通流失稳现象出现在特定速度与车头间距参数区间,仿真实验进一步识别出3类震荡触发条件:交通流参数进入理论失稳区间;稳定区间内激进型驾驶员初始车头间距无法匹配速度需求;稳定区间内普通型或保守型驾驶员存在速度-车头间距参数失配。基于速度标准差的量化研究发现:低速状态下保守型驾驶员车队的震荡传播速度比激进型快,车头间距扰动引发的震荡呈凹型增长,而速度扰动导致的增长模式存在驾驶人类型分化——激进型与普通型呈指数增长,保守型则为线性增长。当初始速度与车头间距达到参数匹配状态时,震荡传播被显著抑制甚至阻断。研究建立了驾驶行为特征参数与震荡演化规律的量化映射关系,证实参数匹配可使震荡传播风险降低,为智能网联车辆协同控制策略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特别是在自适应巡航系统参数优化、混合交通流稳定性提升等领域具有直接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形成传播条件 跟驰模型 交通震荡 驾驶人行为 非对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mixed stochastic user equilibrium model considering influence of advanced traveller information systems in degradable transport network 被引量:4
2
作者 程琳 楼小明 +1 位作者 周静 马捷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5期1182-1194,共13页
Advanced traveler information systems (ATIS) can not only improve drivers' accessibility to the more accurate route travel time information, but also can improve drivers' adaptability to the stochastic network cap... Advanced traveler information systems (ATIS) can not only improve drivers' accessibility to the more accurate route travel time information, but also can improve drivers' adaptability to the stochastic network capacity degradations. In this paper, a mixed stochastic user equilibrium model was proposed to describe the interactive route choice behaviors between ATIS equipped and unequipped drivers on a degradable transport network. In the proposed model the information accessibility of equipped drivers was reflected by lower degree of uncertainty in their stochastic equilibrium flow distributions, and their behavioral adaptability was captured by multiple equilibrium behaviors over the stochastic network state set. The mixed equilibrium model was formulated as a fixed point problem defined in the mixed route flows, and its solution was achieved by executing an iterative algorithm. Numerical experiments were provided to verify the properties of the mixed network equilibrium model and the efficiency of the iterative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xed stochastic user equilibrium model degradable transport network advanced traveler information systems (ATIS) drivers' behavioral adaptability multiple equilibrium behaviors fixed point probl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骨架图和局部视觉上下文融合的驾驶员行为识别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胡宏宇 黎烨宸 +3 位作者 张争光 曲优 何磊 高镇海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8,共9页
识别非驾驶行为是提高驾驶安全性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基于骨架序列和图像的融合识别方法具有计算量大和特征融合困难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骨架图和局部视觉上下文融合的驾驶员行为识别模型(skeleton-image base... 识别非驾驶行为是提高驾驶安全性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基于骨架序列和图像的融合识别方法具有计算量大和特征融合困难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骨架图和局部视觉上下文融合的驾驶员行为识别模型(skeleton-image based behavior recognition network,SIBBR-Net)。SIBBR-Net通过基于多尺度图的图卷积网络和基于局部视觉及注意力机制的卷积神经网络,充分提取运动和外观特征,较好地平衡了模型表征能力和计算量间的关系。基于手部运动的特征双向引导学习策略、自适应特征融合模块和静态特征空间上的辅助损失,使运动和外观特征间互相引导更新并实现自适应融合。最终在Drive&Act数据集进行算法测试,SIBBR-Net在动态标签和静态标签条件下的平均正确率分别为61.78%和80.42%,每秒浮点运算次数为25.92G,较最优方法降低了76.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员行为识别 多尺度骨架图 局部视觉上下文 多模态数据自适应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ATEL-AISM的起重驾驶员态势感知与行为响应模型
4
作者 晋良海 刘皓 +2 位作者 武帮杰 石辉 何诗语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共8页
为深入挖掘起重驾驶员态势感知信息-行为的因果关系,结合ENDSLEY态势感知模型与决策实验室分析(DEMATEL)-对抗解释结构模型(AISM)方法,构建起重驾驶员态势感知与行为响应模型。首先,以起重作业任务为研究对象,使用态势感知理论分析驾驶... 为深入挖掘起重驾驶员态势感知信息-行为的因果关系,结合ENDSLEY态势感知模型与决策实验室分析(DEMATEL)-对抗解释结构模型(AISM)方法,构建起重驾驶员态势感知与行为响应模型。首先,以起重作业任务为研究对象,使用态势感知理论分析驾驶员行为响应过程,获取信息要素;其次,基于DEMATEL法,量化研究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得到综合影响矩阵,进而分析要素的属性及特征值,确定模型的关键要素;最后,采用AISM获得原因-结果属性稳定的层级结构,据此构建起重驾驶员态势感知与行为响应信息模型。结果表明:得到包含轨迹预测与规划、避碰等关键要素的22个要素及影响关系构成的5层信息模型;而且,模型明确了信息要素属性特征、影响关系及影响程度,较好地解释了驾驶员态势感知及行为响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实验室分析(DEMATEL) 对抗解释结构模型(AISM) 起重驾驶员 态势感知 行为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驾驶员行为模拟的ACC控制算法 被引量:8
5
作者 管欣 王景武 +1 位作者 高振海 张立存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5-209,共5页
基于驾驶员最优预瞄加速度模型建立了一种适用于多种典型行驶工况的ACC控制算法。该算法采用基于多目标模糊决策方法的驾驶安全性、工效性、轻便性与合法性评价指标以及基于预瞄跟随理论的微分校正函数 ,描述了ACC控制系统对自由工况、... 基于驾驶员最优预瞄加速度模型建立了一种适用于多种典型行驶工况的ACC控制算法。该算法采用基于多目标模糊决策方法的驾驶安全性、工效性、轻便性与合法性评价指标以及基于预瞄跟随理论的微分校正函数 ,描述了ACC控制系统对自由工况、跟随工况和切入工况等不同行驶条件及汽车动力学系统强非线性特性的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员行为模拟 ACC控制算法 汽车 多目标模糊决策 ACC控制系统 自适应巡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M的驾驶员出行信息搜寻行为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魏雪梅 戢晓峰 陈方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4-179,共6页
出行信息的搜寻与获取是驾驶员出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为获取驾驶员的出行信息搜寻行为特征,以昆明市412个样本数据库为基础,建立驾驶员出行信息搜寻行为的因果和过程结构方程模型(SEM),并拟合各变量之间的路径关系.其中,驾驶员出行信息搜... 出行信息的搜寻与获取是驾驶员出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为获取驾驶员的出行信息搜寻行为特征,以昆明市412个样本数据库为基础,建立驾驶员出行信息搜寻行为的因果和过程结构方程模型(SEM),并拟合各变量之间的路径关系.其中,驾驶员出行信息搜寻的因果结构方程模型重点分析个体属性、信息源因素及环境因素与搜寻行为之间的关系;驾驶员出行信息搜寻的过程结构方程模型则模拟驾驶员的出行信息搜寻过程.结果表明:驾驶员由于自身属性的不同在信息源与搜寻行为上存在显著差异,搜寻行为中驾驶员对出行信息的认知及信息源的选择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此外,驾驶员出行信息搜寻过程模型主要受到个体属性与信息需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出行信息 结构方程模型 搜寻行为 驾驶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轨迹-速度耦合策略的复杂道路汽车行驶速度决策 被引量:8
7
作者 徐进 赵军 +1 位作者 罗庆 邵毅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77-589,共13页
为了提供复杂道路上汽车自动驾驶的目标速度,提出了基于前视轨迹曲率的速度决策算法:首先决策出前视断面的轨迹点,算出每个点位的轨迹曲率并将其作为输入数据;然后从时间最省、驾驶最舒适、定速巡航以及混合模式中选择其一作为决策目标... 为了提供复杂道路上汽车自动驾驶的目标速度,提出了基于前视轨迹曲率的速度决策算法:首先决策出前视断面的轨迹点,算出每个点位的轨迹曲率并将其作为输入数据;然后从时间最省、驾驶最舒适、定速巡航以及混合模式中选择其一作为决策目标;在速度界限以及纵向/侧向舒适性约束下进行滚动时域优化,决策出前视断面上的期望速度值,随着车辆的行驶前视断面依次向前滚动,最终得到沿行驶距离变化的速度曲线.用复杂山区道路的实测数据验证了模型的精度,以2条公路和1条赛道作为仿真算例,结果表明:(1)通过组合不同的轨迹决策目标和速度决策目标,能够得到多种驾驶模式的速度曲线,进而模拟出多种实际驾驶行为;(2)由于前视轨迹是在通道边界内生成,弯道半径、转角、回旋线、路宽、偏转方向等用于确定通道边界的道路变量,都会改变轨迹特性进而影响行驶速度,因此,本文算法能够适应复杂的道路几何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车路系统 智能驾驶 目标速度 运行速度 速度决策 驾驶行为 驾驶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纵向避撞安全辅助算法 被引量:29
8
作者 章军辉 李庆 陈大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0-147,共8页
针对复杂人-车-路交通环境下汽车前向防碰撞预警系统(FCWS)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存在虚警漏警、可接受性差等问题,为提高FCWS对驾驶群体行为差异的适应性,提出了驾驶员行为特性自适应学习的纵向避撞安全辅助算法,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闭... 针对复杂人-车-路交通环境下汽车前向防碰撞预警系统(FCWS)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存在虚警漏警、可接受性差等问题,为提高FCWS对驾驶群体行为差异的适应性,提出了驾驶员行为特性自适应学习的纵向避撞安全辅助算法,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闭环驾驶跟驰习惯模型。该网络模型以跟车车距、前车减速度、前车速度、自车速度、环境亮度、路面附着系数、紧急制动次数、本次驾驶时间为输入,采用动量梯度下降自适应学习率方法对网络模型进行训练,进而预测出自车待制动减速度。引入聚类算法思想,对训练样本集进行特征聚类,进一步改善了BP网络的预测性能,设计了激进、谨慎、新手3类典型驾驶群体,通过制动深度、期望碰撞时间倒数、应急反应时间来表征驾驶群体性特征,在稳态跟车过程中对不同驾驶群体的行为特性进行学习,建立起非线性输入输出映射关系知识库,进而预测出相应群体的待制动行为,实现差异化预警,可有效降低虚警或预警不及时现象。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BP网络减小了训练过程中陷入局部极小的可能性,提高了网络收敛速度以及预测精度,激进群体与新手群体待制动曲线下降的趋势相对更陡,激进群体跟车距离相对偏近,新手群体采取制动措施时所需相对车距相对偏远,以补偿较长的反应距离,从而验证了该理论模型对不同驾驶群体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安全 BP神经网络 纵向避撞 驾驶跟驰习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驾驶ACT-R认知行为建模 被引量:27
9
作者 刘雁飞 吴朝晖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657-1662,共6页
采用认知行为建模方法,建立符合真实驾驶认知行为的认知模型并应用于车辆辅助驾驶系统,达到减少交通事故的目的.基于对交通安全及驾驶行为研究发展历程的回顾,阐明认知科学是解决交通安全问题的重要理论,以及驾驶认知行为建模是驾驶任... 采用认知行为建模方法,建立符合真实驾驶认知行为的认知模型并应用于车辆辅助驾驶系统,达到减少交通事故的目的.基于对交通安全及驾驶行为研究发展历程的回顾,阐明认知科学是解决交通安全问题的重要理论,以及驾驶认知行为建模是驾驶任务研究的有效手段;通过对典型认知体系结构的比较和对ACT-R及其研究的分析,提出了认知体系驾驶认知行为建模方法;借助ACT-R建模工具,以高速公路驾驶超车认知行为为例,基于模型的驾驶行为预测以及基于实验的模型有效性验证,证明了认知行为建模方法具有较广的适用性和灵活性.通过对认知体系驾驶行为建模的优势分析表明,交通安全领域驾驶认知行为建模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建立起来并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行为建模 认知体系 ACT—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3级自动驾驶汽车的接管安全性评价模型 被引量:16
10
作者 林庆峰 王兆杰 鲁光泉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58-1264,共7页
为评价L3级自动驾驶车辆接管的安全性,基于驾驶模拟器设计了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环境下的接管场景并进行驾驶模拟实验,驾驶人在自动驾驶过程中始终执行视觉次任务操作,次任务为观看3种难度等级的箭头图,接管场景为自车行驶中遇到同车道... 为评价L3级自动驾驶车辆接管的安全性,基于驾驶模拟器设计了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环境下的接管场景并进行驾驶模拟实验,驾驶人在自动驾驶过程中始终执行视觉次任务操作,次任务为观看3种难度等级的箭头图,接管场景为自车行驶中遇到同车道前方的一辆抛锚车辆,接管请求时间设为7 s,自动驾驶车辆的速度为110 km/h。实验共计招募了49名被试(男性30名,女性19名),平均年龄为31.06岁(标准差为7.10岁)。当车辆发出听觉+视觉的接管请求信号后,被试应通过按下转向盘上的切换按钮来获取车辆的控制权。以最小TTC的组别为因变量,设定最小TTC小于等于1 s为危险组,大于1 s为安全组,利用二元logistics回归建立接管安全性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7 s的接管请求时间条件下,影响接管安全性的因素主要是接管反应时间和次任务,本文中建立的接管安全性评价模型的预测准确率达8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驾驶人行为 接管 建模 次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然驾驶数据的驾驶员紧急转向变道模型 被引量:6
11
作者 吴斌 朱西产 沈剑平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18-1625,共8页
提出了一种以驾驶员转向目标瞄点为核心的、面向操纵层的驾驶员紧急转向变道的模型建立方法.基于驾驶员紧急变道的阶段特征,提出了驾驶员紧急变道侧向运动轨迹的规划方法,并结合远近目标点理论分析方法,分阶段建立了驾驶员转向变道工况... 提出了一种以驾驶员转向目标瞄点为核心的、面向操纵层的驾驶员紧急转向变道的模型建立方法.基于驾驶员紧急变道的阶段特征,提出了驾驶员紧急变道侧向运动轨迹的规划方法,并结合远近目标点理论分析方法,分阶段建立了驾驶员转向变道工况的驾驶员转向模型.对紧急转向变道中避撞、侧移和稳定阶段的增益因子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模型能够真实地预测自然驾驶中的紧急转向变道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驾驶行为 紧急变道 转向 驾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控制系统开发的仿真支持技术(英文)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强 白楠 +1 位作者 纪震 许文焕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314-2318,共5页
通过应用仿真技术为汽车控制系统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以解决汽车控制系统在测试与评估阶段遇到的问题。文章阐述了汽车动态模型、交通环境模拟模型及其集成的图形化仿真软件的研究开发。所开发的汽车动态模型包括了牵引力模型、传动系统... 通过应用仿真技术为汽车控制系统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以解决汽车控制系统在测试与评估阶段遇到的问题。文章阐述了汽车动态模型、交通环境模拟模型及其集成的图形化仿真软件的研究开发。所开发的汽车动态模型包括了牵引力模型、传动系统模型和制动系统模型。交通环境模拟模型包括交通流量模拟模型和驾驶员行为模拟模型。集成的模拟软件系统能为汽车控制系统如自适应定速巡航系统的开发提供完整的模拟仿真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动态模型 嵌入式系统 汽车仿真模型 交通环境仿真模型 驾驶员行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子群优化的RBF神经网络功放行为模型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明明 南敬昌 +1 位作者 黄丽娜 马众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56-659,共4页
研究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行为模型建模问题.功率放大器既呈现非线性,又呈现记忆效应,为了对具有记忆效应的非线性功率放大器进行精确的行为模型建模,提出了基于粒子群优化的RBF神经网络射频功放行为模型.利用freescale半导体晶体管MRF6S2... 研究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行为模型建模问题.功率放大器既呈现非线性,又呈现记忆效应,为了对具有记忆效应的非线性功率放大器进行精确的行为模型建模,提出了基于粒子群优化的RBF神经网络射频功放行为模型.利用freescale半导体晶体管MRF6S21140器件模型及设计的电路从ADS中导出输入输出数据,对射频功率放大器模型进行了仿真实现,得出了输出电压幅度的拟合曲线以及误差曲线.仿真结果表明:PSO-RBF射频功放模型能够获得较好的精度,能够很好的描述射频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和记忆效应,为有效解决精确建立射频功放行为建模的问题提供了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放大器 PSO-RBF 行为模型 RBF神经网络 粒子群算法 仿真建模 ADS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风作用下货车驾驶员反应行为模型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丰 彭浩荣 +2 位作者 马小翔 梁洁馀 潘晓东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02-709,共8页
为建立侧风作用下驾驶员反应行为模型,基于8自由度驾驶模拟器,构建了风-车-桥耦合作用下大跨桥梁驾驶模拟平台。招募了32名职业货车驾驶员进行了侧风作用下驾驶模拟实验,采集了驾驶员行为及车辆动态响应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选取了关键因... 为建立侧风作用下驾驶员反应行为模型,基于8自由度驾驶模拟器,构建了风-车-桥耦合作用下大跨桥梁驾驶模拟平台。招募了32名职业货车驾驶员进行了侧风作用下驾驶模拟实验,采集了驾驶员行为及车辆动态响应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选取了关键因素,建立了侧风作用下两阶段驾驶员反应行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方向盘反馈力矩是影响侧风作用下驾驶员反应行为的关键因素之一;考虑方向盘反馈力矩在内的两阶段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侧风作用下驾驶员的反应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风 驾驶员反应行为模型 风-车-桥耦合 驾驶模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驾驶员制动速度与生理反应的混合效应模型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雪梅 魏中华 高利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4-217,共4页
选择8位35~48岁之间的驾驶员,利用动态心电分析仪、Frecord数据采集系统及动态GPS对紧急状况下驾驶员制动速度与生理反应进行试验分析.综合考虑车距障碍物距离、行驶车速、行车时段、个性特征等因素,建立混合效应模型,并对同时受... 选择8位35~48岁之间的驾驶员,利用动态心电分析仪、Frecord数据采集系统及动态GPS对紧急状况下驾驶员制动速度与生理反应进行试验分析.综合考虑车距障碍物距离、行驶车速、行车时段、个性特征等因素,建立混合效应模型,并对同时受行车环境影响、且存在关联的制动速度与生理反应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车距障碍物距离对最大制动踏板速度的影响作用大于行车速度的影响作用,为进一步分析紧急状况下驾驶员行为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行为 混合效应模型 紧急状况 制动 交通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然驾驶数据的驾驶员紧急变道行为开环模型 被引量:8
16
作者 朱西产 刘智超 李霖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5年第4期328-332,共5页
基于"中国大型实车路试先行实验(China Pilot-FOT)"所采集的自然驾驶数据,提出了一种开环模型,它可以描述驾驶员紧急变换车道行为。将方向盘转角和方向盘转角变化率作为变道紧急程度的筛选条件,从中筛选出228例紧急变换车道... 基于"中国大型实车路试先行实验(China Pilot-FOT)"所采集的自然驾驶数据,提出了一种开环模型,它可以描述驾驶员紧急变换车道行为。将方向盘转角和方向盘转角变化率作为变道紧急程度的筛选条件,从中筛选出228例紧急变换车道工况。基于最大方向盘转角与最大方向盘转角变化率的线性关系,分析了紧急变换车道的持续时间。利用其中50百分位驾驶数据,来拟合模型参数。使用相关性和显著性检验,验证了真实驾驶数据与驾驶计算模型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输出结果与真实驾驶员操作结果一致性良好。因此,该模型可以描述中国一般驾驶员紧急变道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主动安全 自然驾驶行为 紧急车道变换 参数拟合 驾驶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环境下汽车-桥梁系统侧向空间耦合振动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韩万水 马麟 刘健新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3-82,共10页
为模拟公路车辆的车轮与路(桥)面之间的横向相对运动,将车辆轮胎与路(桥)面接触点的侧向位移作为独立自由度,详细介绍该侧向独立自由度运动方程建立的基本思路以及车桥系统侧滑力模型和考虑汽车坐标随动特性的驾驶员行为模型的确定,明... 为模拟公路车辆的车轮与路(桥)面之间的横向相对运动,将车辆轮胎与路(桥)面接触点的侧向位移作为独立自由度,详细介绍该侧向独立自由度运动方程建立的基本思路以及车桥系统侧滑力模型和考虑汽车坐标随动特性的驾驶员行为模型的确定,明确车轮与桥面接触处横向激振源由两部分组成,一为侧滑力,另一为对应于车轮处桥梁的侧向响应。通过以上方法从而建立风环境下更加符合车轮与路(桥)面接触状态本来面貌的汽车-桥梁系统侧向耦合关系,并采用非线性迭代方法对侧向耦合关系进行求解,编制程序。最后以苏通大桥为工程实例,探讨侧滑力和桥梁侧向响应激励源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车桥系统的侧滑力一方面是为了抵抗作用于车体上的横向风荷载,另一方面反映了驾驶员的反馈与调控作用,正是由于驾驶员的调控使得车辆基本上沿直线行驶而不至于脱离行驶车道。桥梁侧向响应对车轮的激励方式如同与车轮接触处的桥梁竖向变形对于车辆相当于附加竖向路面粗糙度一样,桥梁的侧向响应激励显著增加车辆的侧向、偏转和侧滚响应,车桥系统侧滑力的存在也增大了桥梁的侧向位移和内力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向空间耦合振动 汽车坐标随动特性 驾驶员行为模型 侧滑力模型 横向激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车驾驶人驾驶行为与行车安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8
作者 覃文文 李欢 +2 位作者 李武 谷金晶 戢晓峰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5-74,共20页
驾驶行为是影响交通安全最活跃的因素,在“人-车-路”复杂环境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为了深入理解货车驾驶人驾驶行为规律和行为风险性,本文聚焦货车驾驶人驾驶行为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对货车驾驶人的驾驶行为风格、行为风险性及其与行车安... 驾驶行为是影响交通安全最活跃的因素,在“人-车-路”复杂环境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为了深入理解货车驾驶人驾驶行为规律和行为风险性,本文聚焦货车驾驶人驾驶行为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对货车驾驶人的驾驶行为风格、行为风险性及其与行车安全的关系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地梳理和分析。首先,利用构建的文献检索策略,筛选出38篇相关文献,并结合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模型,对生成的4个研究主题,即货车驾驶人驾驶行为辨识,危险驾驶行为与行车安全,货车碰撞事故致因分析及驾驶安全风险评估进行总结;其次,针对数据源、特征工程及建模方法等分析要素,构建了适用于任意研究主题的通用研究路径,并重点归纳了目前研究主题在数据源、变量选择方法、研究地点及建模方法等关键要素的研究进展;最后,分析和探讨了货车驾驶人驾驶行为与行车安全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从描述、解释、关联及应用的角度提炼该领域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认为:有必要将驾驶状态特性、车辆运行状态及道路交通状况等多维特征变量进行多源信息融合,开展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双驱动的驾驶行为研究;需加强研究山区公路环境下货车与其他类型车辆之间的交互作用机制,从“人-车-路”视角分析货车碰撞事故致因;需进一步完善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等高新智能自动化环境下的货车驾驶人驾驶行为与行车安全关系研究;拓展面向驾驶安全的货车驾驶人驾驶风险评估的理论方法和应用框架。研究成果将为货车事故治理、公路货运平台监控及道路线形设计等应用场景提供重要依据,并有助于相对全面地理解货车驾驶人驾驶行为与道路行车安全的交互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驾驶行为 LDA模型 货车驾驶人 行车安全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驾驶员转向行为与生理反应的混合效应模型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雪梅 魏中华 高利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0-234,共5页
选用8个年龄在35~48岁之间的驾驶员,利用动态心电分析仪、Frecord数据采集系统及动态GPS在交通部试验厂完成了紧急状况下驾驶员行为分析试验.通过综合考虑车距障碍物距离、行驶车速、行车时段、个性特征等因素,建立了混合效应模型,对... 选用8个年龄在35~48岁之间的驾驶员,利用动态心电分析仪、Frecord数据采集系统及动态GPS在交通部试验厂完成了紧急状况下驾驶员行为分析试验.通过综合考虑车距障碍物距离、行驶车速、行车时段、个性特征等因素,建立了混合效应模型,对驾驶员转向行为与生理反应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基于心率变化量的方向盘转速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车距障碍物距离、行驶车速对方向盘转速估计值均具有明显影响.为进一步分析紧急状况下驾驶行为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驾驶行为 紧急 心率 混合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个性化行为模型的驾驶疲劳识别方法 被引量:7
20
作者 楚文慧 吴超仲 +2 位作者 张晖 杨曼 李思瑶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3-48,共6页
为提高疲劳驾驶状态的识别精度,应考虑驾驶人之间的个体差异。以实车驾驶试验条件下车道保持行为中的车速和车道偏离值为输入,以方向盘转角为输出,基于径向基(RBF)神经网络针对每个驾驶人构建正常驾驶状态下的车道保持行为模型,并根... 为提高疲劳驾驶状态的识别精度,应考虑驾驶人之间的个体差异。以实车驾驶试验条件下车道保持行为中的车速和车道偏离值为输入,以方向盘转角为输出,基于径向基(RBF)神经网络针对每个驾驶人构建正常驾驶状态下的车道保持行为模型,并根据残差对模型的拟合及预测效果进行评价;将疲劳驾驶状态下的车速和车道偏离值输入到上述驾驶行为模型中,可得到模型预测的方向盘转角值,通过分析预测值与实际方向盘转角之间的差异,研究疲劳对驾驶人行为的影响;将预测残差作为输入,建立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疲劳驾驶状态辨识模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RBF神经网络-SVM识别模型对不同驾驶人疲劳驾驶状态的平均识别率达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驾驶 径向基(RBF)神经网络 驾驶行为建模 疲劳驾驶 支持向量机(SVM) 实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