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al two-channel switching false data injection attacks against remote state estimation of th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cyber-physical system
1
作者 Juhong Zheng Dawei Liu +1 位作者 Jinxing Hua Xin Ni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5期319-332,共14页
A security issue with multi-sens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cyber physical systems(CPS)from the viewpoint of a false data injection(FDI)attacker i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The FDI attacker can employ attacks on ... A security issue with multi-sens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cyber physical systems(CPS)from the viewpoint of a false data injection(FDI)attacker i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The FDI attacker can employ attacks on feedback and feed-forward channels simultaneously with limited resource.The attacker aims at degrading the UAV CPS's estimation performance to the max while keeping stealthiness characterized by the Kullback-Leibler(K-L)divergence.The attacker is resource limited which can only attack part of sensors,and the attacked sensor as well as specific forms of attack signals at each instant should be considered by the attacker.Also,the sensor selection principle is investigated with respect to time invariant attack covariances.Additionally,the optimal switching attack strategies in regard to time variant attack covariances are modeled as a multi-agent Markov decision process(MDP)with hybrid discrete-continuous action space.Then,the multi-agent MDP is solved by utilizing the deep Multi-agent parameterized Q-networks(MAPQN)method.Ultimately,a quadrotor near hover system is used to valid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results in the simulation s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 Cyber physical systems(CPS) K-L divergence Multi-sensor fusion kalman filter Stealthy switching false data injection(FDI) ATTACK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物理混合模型的菇房空调节能控制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孔祥书 郑文刚 +3 位作者 张馨 王明飞 单飞飞 赵倩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9-317,共9页
针对模型预测控制在菇房节能控制中存在纯数据驱动温度预测模型可解释性差、优化求解速度慢等问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物理混合模型的菇房空调节能控制方法。首先,使用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gated recurrent unit neural network... 针对模型预测控制在菇房节能控制中存在纯数据驱动温度预测模型可解释性差、优化求解速度慢等问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物理混合模型的菇房空调节能控制方法。首先,使用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gated recurrent unit neural network, GRU)与注意力机制(attention)作为预测模型,将菇房内部热平衡方程纳入损失函数中,实现基于数据-物理混合模型的菇房温度预测方法。然后,基于模型输出与参考轨迹的偏离程度和设备控制量建立目标函数。最后,利用改进型Adam算法快速地求解出空调在控制时域内的最优控制序列,实现菇房空调能耗最优控制。试验结果表明:与纯数据驱动的GRU模型相比,本文所提出的菇房温度预测模型,预测精度提高18%,均方根误差可控制在0.10℃内。与自适应矩估计(adaptive moment estimation,Adam)优化算法相比,改进型Adam算法适应度值降低6%,与带精英策略的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相比(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 NSGA-Ⅱ)运算时长减少81%。与传统的阈值控制方法相比,本文所提出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跟踪精度提高63%,控制精度的均方根误差平均降低了73%,空调能耗平均降低了12%。该研究为菇房空调的节能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 模型预测控制 深度学习 数据-物理混合驱动模型 菇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时空尺度特性的风电场物理-数据融合动态等值建模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师禹 朱林 +2 位作者 胡永浩 陈乐柯 管霖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60,共11页
文中提出了一种风电场动态等值建模方法。核心思路是将风电场对象的物理特征分析与数据分析进行有效融合,构建出反映风电场暂态特性的数据特征,并针对风电暂态波动多变特征提出基于形状的距离的分群聚类算法,从而实现场站内具有相似动... 文中提出了一种风电场动态等值建模方法。核心思路是将风电场对象的物理特征分析与数据分析进行有效融合,构建出反映风电场暂态特性的数据特征,并针对风电暂态波动多变特征提出基于形状的距离的分群聚类算法,从而实现场站内具有相似动态风电机组的分群等值。首先,围绕风电场多时空尺度特征展开物理特性分析,提出反映风电场站动态特性的核心因素集合;其次,针对核心因素多且存在相关性这一问题,采用降噪自编码器算法来对核心因素集合进行降维,去除冗余信息后构建数据特征;然后,引入基于形状的距离度量的聚类算法,实现风电场发电单元分群;最后,以某风电场为例,在PSCAD/EMTDC平台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值建模 风电场 多时空尺度 降噪自编码器 分群聚类 物理-数据融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实感知数据融合的智能驾驶仿真场景生成方法
4
作者 柴琳果 刘湘言 +3 位作者 上官伟 杜煜 巴晓辉 蔡伯根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0-448,469,共10页
为实现可自定义设计且具备高真实度的智能驾驶仿真测试感知数据生成,本文构建了虚实感知数据融合的智能驾驶测试场景仿真架构,通过融合仿真交通主体感知数据与真实环境场景数据,以危险测试场景为目标实现感知仿真数据连续生成。在此基础... 为实现可自定义设计且具备高真实度的智能驾驶仿真测试感知数据生成,本文构建了虚实感知数据融合的智能驾驶测试场景仿真架构,通过融合仿真交通主体感知数据与真实环境场景数据,以危险测试场景为目标实现感知仿真数据连续生成。在此基础上,通过RANSAC方法提取真实点云中障碍物位置并确定每一时刻真实环境场景中仿真交通主体运行空间约束;而后为实现测试场景中主车与其他交通主体行为及位置交互关系,在仿真软件中根据真实主车传感器参数及运动轨迹对主车及交通主体进行仿真建模及行为设计,输出连续仿真交通参与者感知数据;最后利用掩膜替换法及射线替换策略分别对图像及点云数据进行虚实融合,获得不同真实环境场景下危险驾驶测试场景虚实融合感知数据,并对结果进行测试验证。结果表明:真实路采数据集中多数场景具有对仿真数据注入的支撑能力,注入的仿真交通主体行为均可与测试场景需求匹配,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在感知层面,注入的仿真交通主体与真实交通主体在目标检测算法置信度上具有86.5%的相似度。该方法可以可控地向真实环境场景数据中注入满足测试需求的仿真交通主体,快速且同步地获得具有较高真实度的虚实融合图像及点云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智能驾驶 场景测试 虚实数据融合 感知数据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知识图谱的河姆渡文化资源库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5
作者 宋振英 卢焕达 +3 位作者 李天杰 王华健 杨焕勇 于欣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3-147,共5页
以河姆渡遗址群考古报告为数据源,通过信息提取、实体链接等方法构建多模态知识图谱,并设计信息系统,实现了河姆渡文化遗产资源的数据管理和检索。参考学术论文及考古研究,设计一种河姆渡文化知识图谱的本体知识体系,并提出一种从考古... 以河姆渡遗址群考古报告为数据源,通过信息提取、实体链接等方法构建多模态知识图谱,并设计信息系统,实现了河姆渡文化遗产资源的数据管理和检索。参考学术论文及考古研究,设计一种河姆渡文化知识图谱的本体知识体系,并提出一种从考古报告中提取图像与知识图谱实体进行对齐的算法,实现了多模态文化资源与实体节点的精准匹配。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个河姆渡文化资源库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多模态检索、图谱化展示等功能,并为用户提供了交互式、可视化的数据浏览和分析工具,有助于用户更深入地理解和利用河姆渡文化遗产资源;也可为研究人员、文化机构和公众提供便捷的工具,以更好地探索和理解河姆渡文化,为文化遗产的管理、研究和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知识图谱 河姆渡文化 资源管理 本体知识 实体链接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物理系统的传感器攻击抵御策略综述
6
作者 陈彦峰 冯智伟 +1 位作者 邓庆绪 王妍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3,共10页
信息物理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CPS)作为融合了计算、通信和控制的智能系统,在诸多领域,如智能交通、智能健康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感器在CPS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也常成为攻击者的目标。首先,明确了传感器攻击抵御的... 信息物理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CPS)作为融合了计算、通信和控制的智能系统,在诸多领域,如智能交通、智能健康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感器在CPS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也常成为攻击者的目标。首先,明确了传感器攻击抵御的研究范围,按照攻击发生时间点,将传感器攻击的相关研究分为了攻击防御、攻击抵御和攻击恢复。然后,回顾了常见传感器攻击的类型和影响,包括拒绝服务攻击、重放攻击、欺骗攻击等。接着,总结了基于多源一致性、历史一致性和响应一致性的传感器攻击检测方法。随后,论述了攻击检测后的数据融合方法,包括基于卡尔曼滤波和基于间隔的数据融合方法。最后,探讨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以进一步加强CPS中传感器攻击的防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系统 传感器攻击 攻击抵御 攻击检测 数据融合 数据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阶段退化数据融合的伺服驱动单元可靠性建模
7
作者 张忠文 彭翀 +1 位作者 车众元 王基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2-704,共13页
为了精确评估数控系统伺服驱动单元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多阶段退化数据融合的可靠性建模方法。通过分析多种退化过程模型,针对不同伺服驱动单元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特点,引入随机效应并给出了考虑个体差异的可靠性模型建立方案;采用贝叶... 为了精确评估数控系统伺服驱动单元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多阶段退化数据融合的可靠性建模方法。通过分析多种退化过程模型,针对不同伺服驱动单元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特点,引入随机效应并给出了考虑个体差异的可靠性模型建立方案;采用贝叶斯方法通过考虑多种退化过程,将不同退化的数据进行融合,建立了多阶段退化数据融合的伺服驱动单元可靠性模型,并采用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方法完成模型参数估计;在实验室环境下搭建伺服驱动单元加载测试平台,采集实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过程 数据融合 贝叶斯方法 伺服驱动单元 可靠性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传感器监测在金属激光增材制造中的应用
8
作者 田根 朱甫宏 +5 位作者 王文宇 王晓明 赵阳 韩国峰 任智强 朱胜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90,共16页
金属增材制造是一种通过逐层沉积金属材料实现成形的先进制造技术。在制造过程中,由于物理环境、设备状态以及工艺参数的综合影响,成形件可能会出现各种缺陷。通过传感器对成形过程中的信号进行监测,并结合机器学习算法,不仅可以识别成... 金属增材制造是一种通过逐层沉积金属材料实现成形的先进制造技术。在制造过程中,由于物理环境、设备状态以及工艺参数的综合影响,成形件可能会出现各种缺陷。通过传感器对成形过程中的信号进行监测,并结合机器学习算法,不仅可以识别成形件的缺陷,还能对其质量和性能进行评估。本文综述了声音传感器、热传感器、可见光相机、光谱传感器以及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在增材制造原位监测、特征提取、数据融合及机器学习算法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结合当前机器学习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探讨了基于物理信息驱动的机器学习研究现状。最后,对未来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及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机器学习 传感器监测 特征提取 数据融合 物理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有无人多车编队的车辆识别跟踪控制系统
9
作者 庞明喜 代昌华 +3 位作者 王志航 肖文山 石德乾 王鼎衡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206-4215,共10页
面向有人车引导的无人多车编队场景,设计并实现无人车在编队行驶中的车辆识别与轨迹跟踪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多传感器后融合动目标检测算法,使用激光雷达、相机和毫米波雷达3种传感器作为数据源,分别使用欧式聚类、深度学习和运动学推... 面向有人车引导的无人多车编队场景,设计并实现无人车在编队行驶中的车辆识别与轨迹跟踪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多传感器后融合动目标检测算法,使用激光雷达、相机和毫米波雷达3种传感器作为数据源,分别使用欧式聚类、深度学习和运动学推理的方法对潜在目标进行检测,进而提出后融合方法将多源检测结果融合以实现对前方车辆的准确检测。基于前车轨迹生成期望路径并设计卡尔曼滤波器对期望路径进行平滑和滤波。构建车辆动力学模型、车辆道路误差模型并设计鲁棒H∞控制器进行车辆轨迹跟踪控制仿真。仿真与实车验证结果表明:在测试路段对前方车辆的平均识别准确率大于95%;实时期望路径相对于真实轨迹的均方差和轨迹平均变化率在滤波前后分别降低17.3%和48.6%;侧向控制位置误差和航向角误差相较于PID(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控制分别降低了29%和41%;车辆编队以最高54 km/h的速度实现编队整体的稳定行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多车编队 无人驾驶 轨迹跟踪 鲁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注意力与多尺度并行融合卷积的虚假数据注入攻击定位检测
10
作者 席磊 陈采玉 +1 位作者 陈洪军 李宗泽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63-1772,共10页
虚假数据注入攻击严重威胁电力信息物理系统的安全,而传统攻击检测方法由于没有考虑量测数据间的拓扑并且特征提取能力差,无法精确识别攻击并定位受攻击节点。因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图注意力与多尺度并行融合卷积模型的虚假数据注入攻... 虚假数据注入攻击严重威胁电力信息物理系统的安全,而传统攻击检测方法由于没有考虑量测数据间的拓扑并且特征提取能力差,无法精确识别攻击并定位受攻击节点。因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图注意力与多尺度并行融合卷积模型的虚假数据注入攻击定位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图注意力网络动态捕捉量测数据间的拓扑关系以提升检测方法的定位检测性能;采用结合注意力特征融合模块增强的并行卷积神经网络提取数据的多尺度特征进一步提高检测方法的学习能力和泛化能力,以实现高精度的定位检测。通过在IEEE-14节点测试系统和IEEE-57节点测试系统中进行评估研究,与现有的定位检测方法相比,该文所提方法具有更优的F1值,分别高达98.40%、95.29%。因此,该方法能够更好地对虚假数据注入攻击进行定位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数据注入攻击 电力信息物理系统 图注意力网络 并行卷积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理信息神经网络的长距离顶管施工顶力预测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博 刘宇翔 +2 位作者 陈建国 杨耀红 张哲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55,共9页
长距离顶管施工过程中,准确预测顶力是有效控制施工安全质量及进度的关键问题。基于知识数据融合的机器学习建模方法,将顶力计算物理模型与多层感知机相融合,构建了物理-数据双驱动的物理信息神经网络模型(PINN),用物理机制约束神经网... 长距离顶管施工过程中,准确预测顶力是有效控制施工安全质量及进度的关键问题。基于知识数据融合的机器学习建模方法,将顶力计算物理模型与多层感知机相融合,构建了物理-数据双驱动的物理信息神经网络模型(PINN),用物理机制约束神经网络的训练机制,并引入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ISSA)对模型超参数取值进行优化,建立了ISSA-PINN顶管施工顶力预测模型;以河南省郑开同城东部供水工程顶管施工为例,选取524组工程实测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计算结果表明:ISSA-PINN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相较于单纯数据驱动模型,在测试集和新数据集中的预测性能分别提升了0.07和0.17,说明物理模型的融入对降低机器模型的过拟合风险和提高泛化能力有积极影响;相比于SSA和粒子群算法,ISSA算法寻优速度更快、适应度更好。研究结果可为顶管工程施工顶力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管施工 顶力预测 物理信息神经网络(PINN) 改进麻雀搜索算法(IS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ossFormer的自动驾驶车辆周边行人轨迹预测
12
作者 曹瑞阳 李诗雨 +1 位作者 刘擎超 丁延超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6-283,308,共9页
在自动驾驶车辆周边行人轨迹预测中,针对现有方法在长时预测任务中表现不足,尤其是对复杂场景适应性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方法.给出了行人轨迹预测问题建模流程,构建了基于CrossFormer的行人轨迹预测方法.新方法通过维度分段嵌入技... 在自动驾驶车辆周边行人轨迹预测中,针对现有方法在长时预测任务中表现不足,尤其是对复杂场景适应性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方法.给出了行人轨迹预测问题建模流程,构建了基于CrossFormer的行人轨迹预测方法.新方法通过维度分段嵌入技术显式学习相邻时间帧的相关性;结合两阶段注意力机制层,充分学习行人轨迹的长时依赖关系;利用分层编码器-解码器结构,自适应地捕获行人轨迹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依赖性,提高模型在长时预测上的可扩展性.新方法创新性地结合了多模态信息融合、自注意力机制和可扩展性优化,实现了对行人轨迹预测任务的高效解决.在ETH轨迹数据、江苏大学校园内行人轨迹数据(JDD)这两个数据集完成了试验,进行了时间序列的分割性分析以及定量、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ETH数据集上,新方法的平均位移误差ADE、最终位移误差FDE值分别为0.627、1.32,均显著优于传统方法如LSTM(0.895、1.74)和SR-LSTM(0.728、1.66)等;在JDD数据集上,新方法的ADE、FDE值分别为0.281、0.53,远优于GAN(0.562、1.01)、STGAT(0.673、1.43)等模型;新方法在复杂场景下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也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行人轨迹预测 CrossFormer TRANSFORMER 注意力机制 深度学习 复杂场景分析 多模态数据融合 预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FCOS目标检测方法
13
作者 袁晓铭 王松雨 +2 位作者 杨佳雨 王舒禹 邓庆绪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68-1977,共10页
近年来,随着自动驾驶车联网的发展,单传感器的目标检测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自动驾驶安全精确检测需求.对此,本文研究了基于FCOS的目标检测方法在毫米波雷达与视觉数据融合中的应用.通过提取融合后的特征,实现了在保证目标识别准确性的前提... 近年来,随着自动驾驶车联网的发展,单传感器的目标检测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自动驾驶安全精确检测需求.对此,本文研究了基于FCOS的目标检测方法在毫米波雷达与视觉数据融合中的应用.通过提取融合后的特征,实现了在保证目标识别准确性的前提下,提升了目标检测的回归速度,尤其适用于自动驾驶场景下的目标检测.本文详细阐述了FCOS目标检测方法的网络架构和逐像素预测的思想,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特征融合方法,用于融合毫米波雷达和视觉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仿真环境中具有良好的性能.最后,文章总结了研究成果,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通过本文的研究,为自动驾驶领域中的目标检测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为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为深度学习在传感器数据融合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融合 目标检测 自动驾驶 车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站融合的新能源电站协调电压控制研究
14
作者 刘宗扬 陈盛燃 +3 位作者 郑俊健 黎嘉乐 冯华然 陈喆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4-130,共7页
为了实现新能源电厂的同步调压,保证其稳定运行,利用多站一体化,对新能源电厂的协调调压技术进行了研究。该技术融合变电站、储能站、充电站等关键站点,建构综合新能源电站,通过分布式卡尔曼滤波算法,融合多站数据形成数据中心,以此形... 为了实现新能源电厂的同步调压,保证其稳定运行,利用多站一体化,对新能源电厂的协调调压技术进行了研究。该技术融合变电站、储能站、充电站等关键站点,建构综合新能源电站,通过分布式卡尔曼滤波算法,融合多站数据形成数据中心,以此形成多站融合数据共享模式;依据融合数据中新能源电站内部各机端的运行数据,深度挖掘并分析电站内部各机端运行时的物理规律,并采用一个集中式的模型预测控制系统来统一调度电站内部具有不同时间响应特性的无功功率源,以确保电站并网接口以及内部各机端的电压能够稳定地维持在额定值附近,同时减小电压波动,实现电压协调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多站数据融合性能良好,泛化误差结果均低于0.02,调用数据的残差程度均低于4.5%,可将新能源电站内部各机端电压控制在额定值1 pu附近,并减小了电压波动,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应用所提技术后可将运行风险控制在0.96以上,且降低了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站融合 新能源电站 协调电压控制 融合数据 物理规律 MPC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物理模型融合驱动的原始-对偶自监督学习最优潮流求解方法
15
作者 翁宗龙 李滨 +2 位作者 肖佳文 张佳乐 白晓清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2-208,共7页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以及清洁低碳能源体系的转变,高维强非线性、高不确定性、强耦合等特点使得现有最优潮流计算的复杂度急剧增加。基于数据-物理模型融合驱动,提出一种内嵌交流潮流方程的原始-对偶自监督学习的最优潮流求解方法。...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以及清洁低碳能源体系的转变,高维强非线性、高不确定性、强耦合等特点使得现有最优潮流计算的复杂度急剧增加。基于数据-物理模型融合驱动,提出一种内嵌交流潮流方程的原始-对偶自监督学习的最优潮流求解方法。建立原始神经网络和对偶神经网络,并采用类增广拉格朗日的方法进行联合训练。原始神经网络仅预测所有节点的电压,在该训练网络中内嵌交流潮流方程,以计算发电机的有功和无功出力;对偶神经网络预测拉格朗日乘子估计值。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关注大量数据的底层特征,还优化解的质量,有助于更好地探索数据的结构和特性。同时,该方法无须预处理标签样本数据集,其计算精度和可信度优于数据驱动方法,其计算速度比传统物理模型驱动方法快数十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物理融合驱动 类增广拉格朗日 原始-对偶自监督学习 最优潮流 内嵌交流潮流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数据双驱动的压裂压力实时预测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晓东 刘俊仪 +4 位作者 王天宇 周福建 卢旭涛 易普康 陈超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23-1335,共13页
井口压力预测存在压力波动剧烈、干扰因素多以及影响机理复杂等问题。现阶段研究中,由于对复杂的地层条件、裂缝特征及流体动力学过程的过度简化,传统物理模型难以捕捉多重非线性变化和突发波动,导致在真实施工环境下的预测精度和实时... 井口压力预测存在压力波动剧烈、干扰因素多以及影响机理复杂等问题。现阶段研究中,由于对复杂的地层条件、裂缝特征及流体动力学过程的过度简化,传统物理模型难以捕捉多重非线性变化和突发波动,导致在真实施工环境下的预测精度和实时响应能力受到局限。而人工智能模型尽管具有较强的非线性拟合能力,但往往缺乏对压力波动的物理机理的深入理解,对地层和施工参数的敏感性不足,导致在极端或动态变化的条件下稳定性较差、解释性不足。针对这一难题,提出了一种物理—数据双驱动的压力曲线的预测方法对未来压力趋势进行预测。首先,构建了基于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的智能模型,融合缝内支撑剂床平衡高度计算结果与井场实时泵注数据作为模型输入,预测了未来60 s的压力数据;其次,结合传统井口压力反演方法,使用小波变换分解智能模型与传统模型预测结果,利用LSTM模型整体趋势与压力反演计算方法(IPC)模型中突变点特征,重构了兼顾整体趋势和局部波动的井口压力预测曲线。结果表明,相比LSTM模型,IPC和LSTM的小波融合模型未来60 s井口压力预测的均方根误差(RMSE)和均方绝对误差(MAE)分别下降了37.87%和15.29%,预测结果能够精准捕捉现场施工的压裂压力变化,为现场施工提供更为可靠的指导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压力预测 物理—数据双驱 LSTM IPC 小波变换 融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自动驾驶的远程多维信息实时交互系统设计
17
作者 曹莉凌 刘君丽 +2 位作者 金升烨 曹守启 周国峰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34-942,共9页
为了提高低速、半封闭场景下自动驾驶车辆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该文设计了一个基于第2代机器人操作系统(ROS2)框架的客户端/服务器(C/S)模式远程多维信息实时交互系统。采用数据传输融合技术,即配合多种数据预处理算法和统一的网络传输协... 为了提高低速、半封闭场景下自动驾驶车辆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该文设计了一个基于第2代机器人操作系统(ROS2)框架的客户端/服务器(C/S)模式远程多维信息实时交互系统。采用数据传输融合技术,即配合多种数据预处理算法和统一的网络传输协议,实现了图像、点云和车辆状态信息的高效传输和实时交互。结果表明:在优良网络条件下,该系统的平均延时低于0.063 s,接收频率与发送频率几乎相等,丢包率不超过3.5%;集成的远程控制模块确保了操作的精确性;在长时间稳定运行下系统的性能仍保持2.7%的中央处理器(CPU)低占用率,体现了出色的资源效率。该系统在确保实时性、可靠性和低资源消耗方面显示出有效性,可为自动驾驶领域的信息交互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半封闭场景 多维信息交互 实时性 数据传输融合技术 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异构信息融合的采摘机械臂驱动控制研究
18
作者 宋秦中 胡华亮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119,共9页
[目的]为了准确感知采摘机械臂的作业信息,提高驱动控制精度,需要对多自由度采摘机械臂的驱动控制模块进行优化设计。[方法]本研究将采摘机械臂各关节自由度、运动学以及动力学原理融合到设备结构中,完成了多自由度采摘机械臂等效模型... [目的]为了准确感知采摘机械臂的作业信息,提高驱动控制精度,需要对多自由度采摘机械臂的驱动控制模块进行优化设计。[方法]本研究将采摘机械臂各关节自由度、运动学以及动力学原理融合到设备结构中,完成了多自由度采摘机械臂等效模型的构建。基于构建的等效模型,确定多源传感器设备的安装位置,利用内部安装的传感器设备对机械臂的实时运行信息进行采集,获取位姿信息。同时,根据传感器的空间位置及其相互之间的作用进行信息分群,得出信息级融合结果,以此作为特征级信息融合结果的输入值,提取多源异构信息特征,并通过特征匹配完成融合操作,由此得出任意时刻采摘机械臂运行参数的检测结果。[结果]结合给定的采摘任务,计算采摘机械臂所需的驱动动力以及位姿数据,通过与当前数据的比对确定驱动控制量,利用装设的驱动控制器生成可执行的控制指令,完成驱动控制。与2种对照方法进行的对比试验显示,基于多源异构信息融合的驱动控制方法采摘机械臂的位置控制误差降低约25 mm,姿态角与驱动力控制误差分别降低了0.22°和6.32 mm,得出的控制数据更精准。[结论]由于多源异构信息融合技术能够发挥多种数据的优势,获取到更全面、更准确的位姿信息和控制数据,能够实现对目标果实的精准采摘,从而降低了采摘工作对果实的伤害,具有明显的对比优势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异构信息融合 多自由度采摘机械臂 位姿数据 驱动控制 控制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自动驾驶的多模态信息融合动态目标识别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明容 喻皓 +3 位作者 吕辉 姜立标 李利平 卢磊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9-156,共18页
研究提出一种面向自动驾驶的多模态信息融合的目标识别方法,旨在解决自动驾驶环境下车辆和行人检测问题。该方法首先对ResNet50网络进行改进,引入基于空间注意力机制和混合空洞卷积,通过选择核卷积替换部分卷积层,使网络能够根据特征尺... 研究提出一种面向自动驾驶的多模态信息融合的目标识别方法,旨在解决自动驾驶环境下车辆和行人检测问题。该方法首先对ResNet50网络进行改进,引入基于空间注意力机制和混合空洞卷积,通过选择核卷积替换部分卷积层,使网络能够根据特征尺寸动态调整感受野的大小;然后,卷积层中使用锯齿状混合空洞卷积,捕获多尺度上下文信息,提高网络特征提取能力。改用GIoU损失函数替代YOLOv3中的定位损失函数,GIoU损失函数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好操作性;最后,提出了基于数据融合的人车目标分类识别算法,有效提高目标检测的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OFTNet、VoxelNet和FasterRCNN网络相比,在mAP指标白天提升幅度最高可达0.05,晚上可达0.09,收敛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ResNet50 YOLOv3 数据融合 注意力机制 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时间窗的数据-模型融合驱动暂态频率预测 被引量:4
20
作者 邓贤哲 姚伟 +4 位作者 黄伟 翟苏巍 郑超 李文云 文劲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51-1562,I0049,I0050,共14页
新能源大规模并网使得新型电力系统的暂态频率响应特征更加复杂,现有频率在线预测方法难以兼顾准确性和及时性。基于此,提出基于自适应时间窗的数据-模型融合驱动暂态频率预测方法。首先,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离线训练多个具有不同长度... 新能源大规模并网使得新型电力系统的暂态频率响应特征更加复杂,现有频率在线预测方法难以兼顾准确性和及时性。基于此,提出基于自适应时间窗的数据-模型融合驱动暂态频率预测方法。首先,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离线训练多个具有不同长度时序数据输入的频率曲线循环预测模型;其次,利用参数辨识方法离线建立各发电集群的通用等值频率响应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系统有功-频率物理机理快速分析模型;最后,串行融合前述频率曲线循环预测模型与有功-频率物理机理快速分析模型,并提出“可信度量化评估指标”,实时分析在线预测过程中不同评估时刻下预测结果的精度,自适应调整输入时序数据长度,直至预测结果满足要求并输出。含风电的IEEE39节点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不同风电渗透率或不同扰动下均能快速、准确地预测暂态频率响应曲线,相较于其他在线预测方法具有更优的评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模型融合驱动 自适应时间窗预测 暂态频率预测 广域量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