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絮凝剂和缓凝剂对水泥固化疏浚淤泥浆效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章荣军 董超强 +1 位作者 郑俊杰 陆展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928-1935,共8页
在疏浚淤泥浆堆场表面形成硬壳层工作平台往往是进行堆场地基处理、缩短堆场周转期限的必要环节,但既有途径大多都涉及到在极端不利环境(泥沼)下的人力劳作,机械化程度低且施工速度极慢。鉴于此,基于常规水泥固化法(简称CCSM),提出了采... 在疏浚淤泥浆堆场表面形成硬壳层工作平台往往是进行堆场地基处理、缩短堆场周转期限的必要环节,但既有途径大多都涉及到在极端不利环境(泥沼)下的人力劳作,机械化程度低且施工速度极慢。鉴于此,基于常规水泥固化法(简称CCSM),提出了采用絮凝-固化联合法(简称FSCM)处理表层疏浚淤泥浆形成硬壳层的新思路,通过开展一系列室内模型试验,探讨了在处理疏浚淤泥浆时用FSCM代替CCSM(即引入絮凝剂和缓凝剂)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重点分析了絮凝剂和缓凝剂剂量对水泥固化淤泥浆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FSCM能“飞跃式”提升水泥对疏浚淤泥浆的固化效率,在最优絮凝剂剂量条件下可将不排水抗剪强度提高至CCSM的4.8倍以上;另外,向FSCM中引入缓凝剂还能明显强化颗粒物理沉积/固结程度,进一步促进中晚期的强度发展,且在最优缓凝剂剂量条件下,不排水抗剪强度比不掺入缓凝剂时的不排水抗剪强度高3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浚淤泥浆 固化 絮凝 缓凝 抗剪强度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有效应力状态下疏浚泥不排水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桂中 别学清 周金荥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3期10042-10045,10049,共5页
运用平板贯入剪切法对自重固结后的高含水率疏浚泥进行不排水强度试验,探讨低有效应力状态时试验结果。疏浚泥自重固结后的不排水强度随含水率的增加非线性降低。在相同含水率时,自重固结后的不排水强度显著大于重塑状态时的不排水强度... 运用平板贯入剪切法对自重固结后的高含水率疏浚泥进行不排水强度试验,探讨低有效应力状态时试验结果。疏浚泥自重固结后的不排水强度随含水率的增加非线性降低。在相同含水率时,自重固结后的不排水强度显著大于重塑状态时的不排水强度。同时高含水率疏浚泥自重固结后的不排水强度随有效应力的变化关系与天然沉积土的强度包线相似,当有效应力小于0.2 kPa时,不排水强度随有效应力的变化较小,当有效应力大于0.2 kPa时,不排水强度随有效应力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浚泥 不排水强度 含水率 有效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