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理化复合法处理高含水率淤泥的早期压缩特性研究
1
作者 杨玉娇 章荣军 +2 位作者 刘斯杰 张昆峰 郑俊杰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52-159,共8页
新近提出的絮凝-固化-真空预压联合方法(理化复合法)是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高含水率淤泥的可行、高效选项。该方法在早期涉及到复杂的固结固化耦合作用,探究改性淤泥的早期固结压缩特性是揭示固结固化耦合规律的前提。本工作开展了一系列... 新近提出的絮凝-固化-真空预压联合方法(理化复合法)是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高含水率淤泥的可行、高效选项。该方法在早期涉及到复杂的固结固化耦合作用,探究改性淤泥的早期固结压缩特性是揭示固结固化耦合规律的前提。本工作开展了一系列一维固结压缩试验,探讨了固化剂掺量、等效初始含水率以及养护时间对理化复合法处理高含水率淤泥早期压缩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固化剂掺量与养护时间对理化复合法处理高含水率淤泥的压缩特性和结构特性具有显著影响,固化剂掺量越高或者养护时间越长,固结屈服应力越大,结构性越强;等效初始含水率对理化复合法处理高含水率淤泥结构性的影响程度较低。通过引入结构性土压缩模型,提出了理化复合法处理高含水率淤泥屈服应力和破坏指数的预测方程,并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一种估算不同胶结程度的理化复合法处理高含水率淤泥压缩曲线的简化方法,可为理化复合法处理高含水率淤泥填筑工程实践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率淤泥 理化复合法 固结 固化 压缩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磷石膏双掺固化处理高含水率疏浚淤泥试验研究 被引量:103
2
作者 丁建文 张帅 +1 位作者 洪振舜 刘松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817-2822,共6页
在传统水泥固化处理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用水泥-磷石膏双掺固化处理高含水率疏浚淤泥的方法,以期达到以废治废,将废弃高含水率疏浚淤泥经济合理转化为良质土资源的目的。系列室内试验的结果表明,磷石膏对疏浚淤泥固化土的增强效果显著,并... 在传统水泥固化处理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用水泥-磷石膏双掺固化处理高含水率疏浚淤泥的方法,以期达到以废治废,将废弃高含水率疏浚淤泥经济合理转化为良质土资源的目的。系列室内试验的结果表明,磷石膏对疏浚淤泥固化土的增强效果显著,并存在一最佳掺量,最佳掺量随淤泥初始含水率增大而增大,水泥-磷石膏双掺固化土的应力-应变曲线表明,其破坏应变一般在2%~3%左右,变形系数E50与抗压强度近似呈线性递增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磷石膏 高含水率疏浚淤泥 固化处理 无侧限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度疏浚淤泥透气真空泥水分离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30
3
作者 邓东升 洪振舜 +2 位作者 刘传俊 丁建文 洪鹏云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0-253,共4页
基于高含水率疏浚淤泥堆场透气真空快速泥水分离方法的专利,设计研制了大型透气真空模型装置。对含水量高达液限3倍以上的疏浚淤泥进行了泥水分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透气真空技术能够使高含水量淤泥实现快速泥水分离,只需10d时间,淤泥... 基于高含水率疏浚淤泥堆场透气真空快速泥水分离方法的专利,设计研制了大型透气真空模型装置。对含水量高达液限3倍以上的疏浚淤泥进行了泥水分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透气真空技术能够使高含水量淤泥实现快速泥水分离,只需10d时间,淤泥的体积可以减少三成以上,连续抽水一个月左右时的淤泥泥面沉降的应变速率仍达3%/d。基于模型试验结果,还分析了淤泥平均含水量、淤泥泥面沉降速率、尾水悬浮物浓度的变化规律,发现沉降速率与淤泥平均含水量密切相关,尾水悬浮物浓度远低于规范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浓度疏浚淤泥 透气真空 快速泥水分离 模型试验 淤泥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率疏浚淤泥新型复合固化材料试验研究 被引量:37
4
作者 曹玉鹏 卞夏 邓永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321-326,共6页
基于传统水泥固化处理方法,提出了水泥-生石灰-高分子添加剂新型复合固化材料处理高含水率疏浚淤泥的新方法,以期快速降低淤泥含水率并提高固化淤泥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拓展水泥固化淤泥的含水率范围,达到高效廉价固化处理高含水率疏浚淤... 基于传统水泥固化处理方法,提出了水泥-生石灰-高分子添加剂新型复合固化材料处理高含水率疏浚淤泥的新方法,以期快速降低淤泥含水率并提高固化淤泥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拓展水泥固化淤泥的含水率范围,达到高效廉价固化处理高含水率疏浚淤泥的目的。通过系列室内试验,探讨了该方法处理后高含水率淤泥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变化规律以及各材料掺入比对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水泥掺入比低于7%的新型固化材料处理初始含水率2倍液限的高液限淤泥,早期强度大于0.5 MPa,28 d强度大于1 MPa;固化淤泥强度随龄期、水泥和生石灰掺入比的增大而增大;给出了考虑多因素多水平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预测公式,预测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率 疏浚淤泥 固化 无侧限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石灰处理高含水率疏浚淤泥的含水率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张铁军 丁建文 +1 位作者 邓东升 洪振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775-2778,2791,共5页
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研究了高含水率疏浚淤泥添加生石灰拌和而成的松散土的含水率变化规律。导入含水率降低率的概念,得出处理土含水率降低率随掺灰比的变化与原泥初始含水率无关,含水率降低率随着掺灰比的增加而线性增加的变化规律。... 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研究了高含水率疏浚淤泥添加生石灰拌和而成的松散土的含水率变化规律。导入含水率降低率的概念,得出处理土含水率降低率随掺灰比的变化与原泥初始含水率无关,含水率降低率随着掺灰比的增加而线性增加的变化规律。根据得出的含水率变化规律,提出了处理土含水率的简单实用的预测方法。利用已有文献的试验数据验证了所提出的处理土含水率的变化规律和预测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浚淤泥 处理土 高含水率 含水率降低率 预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率疏浚淤泥固化土的抗压试验与强度预测 被引量:43
6
作者 丁建文 刘铁平 +2 位作者 曹玉鹏 杨瑞敏 王刚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55-60,共6页
河湖疏浚及港口建设等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疏浚淤泥。针对高含水率疏浚淤泥流动固化处理方法,对淤泥固化土的抗压强度进行了试验研究。基于试验结果,分析了抗压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明确了淤泥固化土的三种破坏形态,从机理上解... 河湖疏浚及港口建设等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疏浚淤泥。针对高含水率疏浚淤泥流动固化处理方法,对淤泥固化土的抗压强度进行了试验研究。基于试验结果,分析了抗压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明确了淤泥固化土的三种破坏形态,从机理上解释了以工业废料磷石膏为主要成分的专用添加材料存在最佳掺量的原因。试验结果还表明固化土强度与固化材料掺量呈近似线性递增关系,强度与淤泥初始含水率呈近似线性递减关系,强度随龄期的增长表现出先快后慢的对数增长规律。建立了固化土不同龄期强度与28 d强度的定量关系,提出了高含水率疏浚淤泥流动固化土的抗压强度预测方法,为疏浚淤泥流动固化处理土的工程应用和强度预判提供了重要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率疏浚淤泥 固化土 无侧限抗压试验 强度 强度预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水率对重塑淤泥不排水强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王亮 谢健 +2 位作者 张楠 王升位 吕一彦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973-2978,共6页
通过室内调配不同含水率的重塑淤泥,利用研制的室内微型高精度十字板剪切仪,研究了含水率对重塑淤泥重塑不排水强度的影响。该仪器的剪切强度分辨率为1 Pa,经试验验证,仪器测量结果的稳定性较好,但对强度越低的重塑淤泥试样其测量值的... 通过室内调配不同含水率的重塑淤泥,利用研制的室内微型高精度十字板剪切仪,研究了含水率对重塑淤泥重塑不排水强度的影响。该仪器的剪切强度分辨率为1 Pa,经试验验证,仪器测量结果的稳定性较好,但对强度越低的重塑淤泥试样其测量值的相对平均偏差越大。淤泥含水率对淤泥的不排水强度有显著影响,不排水强度均随含水率/液限的增大而减小,含水率/液限越大,不排水强度下降趋势越小。相同的含水率/液限时,不同种类的重塑淤泥的不排水强度比较接近。在双对数坐标中,不排水强度均随含水率/液限的增大而线性减小。由试验数据得出了不同种类重塑淤泥的不排水强度与含水率/液限之间的关系式,利用该关系式可以求得每一种重塑淤泥任意含水率下的不排水强度。文中的试验值大于洪振舜提出的关系式的计算值。当IL>2时,试验值与Locat和Leroueil提出的关系式的计算值基本吻合,当IL<2时,试验值大于Locat和Leroueil提出的关系式的计算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微型高精度十字板剪切仪 含水率 重塑淤泥 不排水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高含水量疏浚淤泥材料化处理方法 被引量:16
8
作者 邓东升 张铁军 +1 位作者 张帅 洪振舜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59-562,共4页
针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中产生的大量高含水量疏浚淤泥处理难的实际工程问题,通过外加生石灰的方法对高含水量疏浚淤泥进行了改性处理,将高含水量疏浚淤泥处理成了一种可以作为淤泥堆场围堰、河堤培土加固等实际工程填土材料的松散良质土... 针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中产生的大量高含水量疏浚淤泥处理难的实际工程问题,通过外加生石灰的方法对高含水量疏浚淤泥进行了改性处理,将高含水量疏浚淤泥处理成了一种可以作为淤泥堆场围堰、河堤培土加固等实际工程填土材料的松散良质土.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生石灰处理高含水量疏浚淤泥时,改良土塑性指数随着掺灰比的增加而降低;在同一掺灰比下,原泥初始含水量低的生石灰处理土的塑性指数比原泥初始含水量高的生石灰处理土低;处理土塑性指数的改变主要发生在龄期的前3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高含水量疏浚淤泥 材料化处理 松散良质土 塑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率疏浚泥轴对称大应变固结模型 被引量:7
9
作者 曹玉鹏 孙宗军 +1 位作者 丁建文 吉锋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904-1910,共7页
高含水率疏浚泥在外加荷载作用下通常产生大应变固结变形,不适用于传统的Barron轴对称小应变固结理论。为此,基于Gibson一维大应变固结理论和Hansbo径向固结理论,摒弃小应变假定,考虑高含水率疏浚泥的材料和几何非线性、径竖向渗流等因... 高含水率疏浚泥在外加荷载作用下通常产生大应变固结变形,不适用于传统的Barron轴对称小应变固结理论。为此,基于Gibson一维大应变固结理论和Hansbo径向固结理论,摒弃小应变假定,考虑高含水率疏浚泥的材料和几何非线性、径竖向渗流等因素,建立了等应变条件下以孔隙比为变量的轴对称大应变固结模型ALSC,Gibson、Hansbo、Kjellman等建立的固结方程是该模型的特例。基于有限差分法,编制了计算程序,进行了ALSC模型与小应变模型的数值模拟,验证了ALSC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土体变形较小时,ALSC模型与Barron模型计算的固结度和超静孔压数值基本吻合;土体变形较大时,ALSC模型与"Barron+Terzaghi"理论计算的最终沉降量和固结速率取决于土体的固结参数;当C_c/C_k=1时,ALSC模型的最终沉降量小于"Barron+Terzaghi"理论,但二者固结速率相当;当压缩系数av保持不变,ALSC模型(C_k=1)与"Barron+Terzaghi"相比,最终沉降量大,固结速率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浚泥 高含水率 砂井 轴对称模型 大应变固结 非线性 等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量疏浚淤泥填料化处理土的干密度变化规律 被引量:7
10
作者 吉锋 张铁军 +1 位作者 张帅 洪振舜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40-843,共4页
为了将废弃的高含水量疏浚淤泥处理成松散可压实土,为高含水量疏浚淤泥的有效利用开辟新的途径,尝试添加生石灰处理高含水量疏浚淤泥.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研究了高含水量疏浚淤泥生石灰处理土的击实性状,探讨了原泥初始含水量和生石灰... 为了将废弃的高含水量疏浚淤泥处理成松散可压实土,为高含水量疏浚淤泥的有效利用开辟新的途径,尝试添加生石灰处理高含水量疏浚淤泥.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研究了高含水量疏浚淤泥生石灰处理土的击实性状,探讨了原泥初始含水量和生石灰掺入比对干密度的影响,分析比较了风干后原泥和生石灰处理土的干密度与含水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导入干密度增长率的概念可以将处理土的干密度、原泥初始含水量及生石灰掺入比的关系进行归一化,干密度增长率与掺灰比具有很好的线性变化规律.依据干密度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干密度的经验预测方法,利用此预测方法,可以大幅度减少试验的工作量,有利于在实际工程中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量疏浚淤泥 松散土 干密度 干密度增长率 预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粉煤灰改良高含水率疏浚淤泥的试验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丽华 范昭平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1-95,共5页
针对我国大量发生的疏浚淤泥难以处理和污染环境的问题,采用生石灰和废弃粉煤灰为改良材料,通过置换试验和增加试验,研究石灰-粉煤灰改良淤泥的含水率、液塑限和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改良土的含水率都会随着养护龄期的... 针对我国大量发生的疏浚淤泥难以处理和污染环境的问题,采用生石灰和废弃粉煤灰为改良材料,通过置换试验和增加试验,研究石灰-粉煤灰改良淤泥的含水率、液塑限和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改良土的含水率都会随着养护龄期的延长和材料添加量的增加而有效地降低;龄期和粉煤灰添加量对改良土的液塑限和塑性指数的影响较大;在石灰中添加粉煤灰作为辅助材料时,可以显著提高强度,在粉煤灰添加量为4倍的石灰添加量时比单独添加粉煤灰强度增长达1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粉煤灰 高含水率疏浚淤泥 液塑限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气真空排水法对疏浚淤泥表面水的促排作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周源 高玉峰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5-169,共5页
通过自行研制的模型试验装置,进行了16组不同控制条件下的透气真空排水室内模型试验,得出了采用透气真空排水法各试验的淤泥试样表面水层厚度.在相同试验容器内进行相同初始含水率疏浚淤泥的自然静置沉降试验,对比了自然静置沉降试验与... 通过自行研制的模型试验装置,进行了16组不同控制条件下的透气真空排水室内模型试验,得出了采用透气真空排水法各试验的淤泥试样表面水层厚度.在相同试验容器内进行相同初始含水率疏浚淤泥的自然静置沉降试验,对比了自然静置沉降试验与透气真空排水试验的表面水排出率.结果表明:透气真空排水试验的表面水层厚度大于自然静置沉降试验中的表面水层厚度;透气真空排水法能够促进淤泥向上表面排出水分.通过排水面和淤泥颗粒受力分析,从颗粒絮凝的"絮凝-断裂"沉降过程以及下部支撑淤泥层的"抽空"效应解释了透气真空排水法促进表面水排出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率疏浚淤泥 透气真空排水 自然静置 表面水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水树脂快速固化高含水率疏浚淤泥试验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辰洋 王保田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9-63,共5页
为利用吸水树脂快速固化高含水率疏浚淤泥,以树脂和淤泥直接拌和、树脂按不同方式布置于淤泥中的试验为基础,研究树脂使用方式对淤泥状态和质量含水率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树脂与淤泥直接拌和可以提高淤泥的液限和塑限,并能快速将... 为利用吸水树脂快速固化高含水率疏浚淤泥,以树脂和淤泥直接拌和、树脂按不同方式布置于淤泥中的试验为基础,研究树脂使用方式对淤泥状态和质量含水率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树脂与淤泥直接拌和可以提高淤泥的液限和塑限,并能快速将淤泥由流态转变为可塑态,方便淤泥的转运;吸水树脂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布置在淤泥中,能快速将淤泥质量含水率由初始的1.3倍液限降至液限含水率附近;吸水饱和的树脂在30℃左右的环境中烘干后可以循环利用以降低成本;不同的使用方式的吸水树脂对不同状态的高含水率疏浚淤泥的固化效果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水树脂 高含水率疏浚淤泥 淤泥快速固化 吸水树脂循环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条件下高含水率疏浚泥轴对称大应变固结模型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玉鹏 丁建文 +1 位作者 马志华 张政田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60-865,共6页
基于Gibson一维大应变固结理论和Hansbo径向固结理论,摒弃小应变假定,引入负压边界条件,建立了等应变条件下以孔隙比为变量的负压轴对称大应变固结(NALSC)模型.NALSC模型同时考虑了高含水率疏浚泥的材料和几何非线性、径竖向渗流、负压... 基于Gibson一维大应变固结理论和Hansbo径向固结理论,摒弃小应变假定,引入负压边界条件,建立了等应变条件下以孔隙比为变量的负压轴对称大应变固结(NALSC)模型.NALSC模型同时考虑了高含水率疏浚泥的材料和几何非线性、径竖向渗流、负压沿深度衰减等因素,其他学者建立的固结方程是NALSC模型的特例.基于线性化的材料参数,对固结度变化时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渗流条件和真空度衰减方式下,NALSC模型与现有模型的固结度计算值基本吻合;土层厚度与砂井有效加固直径比值不小于10时,土体主要发生径向固结,竖向固结可以忽略;NALSC模型的计算精度较高,适用于高含水率疏浚泥的大应变固结性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率疏浚泥 轴对称模型 大应变固结 非线性 等应变 负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浆真空抽滤泥水分离中堵塞机理及规律性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吴思麟 朱伟 +2 位作者 闵凡路 张春雷 魏代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30-1537,共8页
河湖底泥的疏浚工程因为使用绞吸式的疏浚方式,底泥与水混合后变成大量高含水率的泥浆。为了减少泥浆的体积,对泥水进行分离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将泥浆中水分抽滤分离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堵塞,产生了抽滤效果低,抽滤不能持续的问题。针... 河湖底泥的疏浚工程因为使用绞吸式的疏浚方式,底泥与水混合后变成大量高含水率的泥浆。为了减少泥浆的体积,对泥水进行分离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将泥浆中水分抽滤分离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堵塞,产生了抽滤效果低,抽滤不能持续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不同泥浆粒径分布、泥浆的初始含水率、土工布的孔径、真空负压以及添加絮凝剂对泥水分离效果的影响,探讨了堵塞的机理。发现了由土工布过滤形成的泥皮的渗透系数将成为制约脱水效果的主要因素,当形成堵塞性泥皮时,其他因素如土工布的孔径、泥浆初始含水率等对脱水的影响可以忽略。添加絮凝剂会使颗粒聚团从而提高泥皮渗透系数是泥水分离变好的原因,并且絮凝泥浆中较小的团粒粒径决定了泥皮的渗透系数,因此可以通过检测絮凝后泥浆中较小团粒的粒径如D_(10),D_(15),D_(20)的方式比选絮凝剂、决定最优添加量、预测脱水效果。添加絮凝剂对泥浆中结合水含量的改变影响较小,因此认为絮凝使水分结合方式的改变并不影响泥水分离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率疏浚泥浆 泥水分离 真空抽滤 土工布 絮凝 渗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率疏浚淤泥固化的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程福周 雷学文 +2 位作者 孟庆山 廖宜顺 王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95-299,共5页
基于以废治废有效利用大掺量粉煤灰治理淤泥的思路,使用水泥和生石灰作为粉煤灰的激发剂,同时使用高吸水树脂内供水进行固化土内养护,进行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含水率试验。水泥加高吸水树脂、水泥加粉煤灰及水泥加生石灰双掺固... 基于以废治废有效利用大掺量粉煤灰治理淤泥的思路,使用水泥和生石灰作为粉煤灰的激发剂,同时使用高吸水树脂内供水进行固化土内养护,进行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含水率试验。水泥加高吸水树脂、水泥加粉煤灰及水泥加生石灰双掺固化试验发现,各掺量下固化土的强度随龄期的增长而增长,在水泥掺入比一定时各种固化材料存在最佳掺量;以此为基础的四种材料的正交试验得出了固化淤泥的最佳的配比组合并分析固化机制,可以为低掺量水泥处理高含水率疏浚淤泥的实际工程提供参考。含水率试验得出粉煤灰和生石灰能快速降低固化土的含水率,高吸水树脂能够延缓固化土含水率的降低,能够通过内供水的方式保证水化反应环境,继而促使水化反应更大程度地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率 疏浚淤泥 固化 无侧限抗压强度 固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质絮凝剂对高含水率吹填淤泥自重沉积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宋苗苗 王正宏 +3 位作者 徐桂中 张丹 翁佳兴 唐鹏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2-27,共6页
利用量筒沉积试验研究钙质絮凝剂处理高含水率吹填淤泥的自重沉积特性,探讨不同初始含水率下添加钙质絮凝剂对泥浆自重沉积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含钙质絮凝剂泥浆的自重沉积过程可分为絮凝阶段、阻碍沉降阶段和自重固结阶段。钙质... 利用量筒沉积试验研究钙质絮凝剂处理高含水率吹填淤泥的自重沉积特性,探讨不同初始含水率下添加钙质絮凝剂对泥浆自重沉积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含钙质絮凝剂泥浆的自重沉积过程可分为絮凝阶段、阻碍沉降阶段和自重固结阶段。钙质絮凝剂预处理将引起泥浆达到自重沉积稳定的时间减少,而对泥浆自重沉积稳定沉降量的影响则随絮凝剂性质不同而变化。当絮凝剂为CaCl_(2)时,主要通过Ca 2+的离子交换作用和电中和作用影响泥浆自重沉积特性。和CaCl_(2)不同,Ca(OH)_(2)的添加对泥浆自重沉积特性的影响,随沉积时间增加逐渐由絮凝作用为主转变为火山灰反应为主,故Ca(OH)_(2)预处理将引起泥浆自重沉积稳定沉降量的大幅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吹填淤泥 钙质絮凝剂 高含水率 自重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率疏浚泥沙堆场的颗粒分选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瑞敏 丁建文 章振宁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9-66,共8页
疏浚泥吹填时的水力分选,导致堆场疏浚泥土性分区,影响堆场存储能力评估和疏浚泥脱水工艺选择。基于不平衡输沙理论,将连续方程、悬移质级配等离散求解,构建疏浚泥分选模型,分析底泥物质组成、初始含水率和吹填速率对分选的影响。结果表... 疏浚泥吹填时的水力分选,导致堆场疏浚泥土性分区,影响堆场存储能力评估和疏浚泥脱水工艺选择。基于不平衡输沙理论,将连续方程、悬移质级配等离散求解,构建疏浚泥分选模型,分析底泥物质组成、初始含水率和吹填速率对分选的影响。结果表明:底泥物质组成对分选起主导作用,初始含水率和吹填速率对分选具有显著影响。底泥细颗粒含量高、不均匀系数大时,分选系数大,颗粒分选显著,偏离系数沿程增大,堆场疏浚泥颗粒组成与底泥差异增大。偏离系数的沿程分布特性受控于底泥物质组成。初始含水率越高,分选系数越大,偏离系数越小。吹填速率越大,分选系数和偏离系数越大。堆场疏浚泥分选规律与土性分布的相关性较好,可有效预测堆场疏浚泥土性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率 疏浚泥 分选模型 分选特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率疏浚泥堆场动态沉积计算模型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瑞敏 丁建文 +1 位作者 章振宁 徐桂中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49-455,共7页
基于高浊度水的动态沉积原理,堆场疏浚泥被划分为清水层、浑水层和底部淤积层,考虑吹填中疏浚泥泥量、水量的动平衡,建立堆场疏浚泥动态沉积计算模型,预测施工期泥面、浑液面及水位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确定所需的围埝高度、沉积区面积及... 基于高浊度水的动态沉积原理,堆场疏浚泥被划分为清水层、浑水层和底部淤积层,考虑吹填中疏浚泥泥量、水量的动平衡,建立堆场疏浚泥动态沉积计算模型,预测施工期泥面、浑液面及水位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确定所需的围埝高度、沉积区面积及存储容积。通过算例分析泥浆初始颗粒浓度、吹填流量与浑液面沉速对围埝高度、沉积区面积及存储容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吹填流量、浑液面沉速对沉积区面积的影响较大,而泥浆初始颗粒浓度对沉积区面积的影响很小;围埝高度与吹填流量无关,而泥浆初始颗粒浓度、浑液面沉速对围埝高度的影响较大;吹填流量对沉积区存储容积的影响最大,浑液面沉速的影响次之,而泥浆初始颗粒浓度的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率 疏浚泥 堆场 动态沉积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排水板真空脱水-固化联合方法处理疏浚淤泥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宋丁豹 蒲诃夫 +3 位作者 张纯雪 李展毅 邱金伟 陈文博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97-1906,共10页
疏浚淤泥的含水率高、渗透性低、压缩性高、承载力低,难以快速高效地处理和处置。对此,介绍了一种复合方法,即基于水平排水板的真空脱水-固化联合方法,简称PHDVDS,并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PHDVDS方法处理高含水率疏浚淤泥的脱水减量效果和... 疏浚淤泥的含水率高、渗透性低、压缩性高、承载力低,难以快速高效地处理和处置。对此,介绍了一种复合方法,即基于水平排水板的真空脱水-固化联合方法,简称PHDVDS,并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PHDVDS方法处理高含水率疏浚淤泥的脱水减量效果和加固效果。模型试验分别采用石灰激发高炉矿渣微粉和水泥为固化剂,并与单一真空脱水方法(无固化剂)和直接固化方法(无真空脱水,以水泥为固化剂)的处理效果进行了对比。在模型试验真空脱水阶段,监测了真空脱水量和淤泥体积变化,即减量效果;在真空脱水结束后,取固化土样进行养护并测试了不同养护龄期土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并结合固化土微观结构(XRD、SEM和MIP试验)分析了PHDVDS方法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与单一真空脱水法和直接固化法相比,PHDVDS方法的脱水减量效果和加固效果均更加优越。仅2d真空脱水后,PHDVDS比单一真空脱水法的减量效果提高了7%~43%;其固化土样60d无侧限抗压强度比直接固化法增大了6~5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浚淤泥 高含水率 水平排水板 真空脱水 固化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