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gas cleaning with nano-structured micro-porous ion exchange polymers in biomass gasification using a novel downdraft gasifier
1
作者 Galip Akay C.Andrea Jordan Abdulaziz H.Mohamed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3期426-435,共10页
Sulphonated nano-structured micro-porous ion exchange polymers, known as sulphonated PolyHIPE Polymers (s-PHPs) were used in syngas cleaning to investigate their impact on tar composition, concentration and dew poin... Sulphonated nano-structured micro-porous ion exchange polymers, known as sulphonated PolyHIPE Polymers (s-PHPs) were used in syngas cleaning to investigate their impact on tar composition, concentration and dew point depression during the gasification of fuel cane bagasse as a model biomas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PHPs used as a secondary syngas treatment system, was highly effective at adsorbing and reduc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all class of tars in syngas by 95%-80% which resulted in tar dew point depression from 90 ~C to 73 ~C. It was shown that tars underwent chemical reactions within s-PHPs, indicating that tar diffusion from syngas was driven by chemical potential. It was also observed that s-PHPs also captured ash forming elements from syngas. The use of s-PHPs in gasification as well as in an integrated thermochemical biorefinery technology is discussed since the tar loaded s-PHPs can be used as natural herbicides in the form of soil additives to enhance the biomass growth and crop y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REFINERY BIOMASS downdraft gasifier gasifiCATION PolyHIPE Polymer syngas cleaning tar remov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吸式气化炉主动配风工况特性模拟研究
2
作者 牛毅 郑仙荣 崔志刚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377-383,共7页
以某公司下吸式固定床气化炉为研究对象,基于OpenFOAM研究在给定流量条件下联合配风和双层配风工况在沿炉高压力变化、速度场分布和气化剂停留时间等方面的特性差异。在建模过程中,选用RNG k-e模型和改进的孔隙模型,使用专为多孔介质床... 以某公司下吸式固定床气化炉为研究对象,基于OpenFOAM研究在给定流量条件下联合配风和双层配风工况在沿炉高压力变化、速度场分布和气化剂停留时间等方面的特性差异。在建模过程中,选用RNG k-e模型和改进的孔隙模型,使用专为多孔介质床层设计的求解器求解。结果表明:下层配风口位置即为压力提升位置且流量与压力正相关,联合配风在0~0.73 m压力提升较小,相对于双层配风有更合理的压力分布;该气化炉内流场呈现多个漩涡,速度分布具有良好对称性,说明炉内流场旋流稳定持续;联合与双层配风工况中二次风的通入,使气化剂停留时间分别增加46.6%和23.9%;联合工况气化剂停留时间较双层工况提升18.3%。0.60~1.20 m的流速随中心管流量增加而增大,最大平均流速达0.21 m/s;0~0.60 m的压力随下层管流量增加而增大,最大压力为38.9 kPa。联合配风工况具有最佳流动状态,拥有比较理想的气化压力和气化剂停留时间分布;在主动配风时具有一定灵活性,有利于物料与气化剂的充分混合,对实际配风操作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吸式气化炉 生物质 配风工况 OPENFOAM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氢能催化生物质富氧气化预条件研究
3
作者 师文尚 曹福毅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1-26,共6页
探究催化剂和气化剂的使用条件,有利于生物质气化生成高品质燃气,这对生物质气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因此,通过分析生物质气化研究的现状,对比空气当量比、燃气组分、燃气热值、气化效率和燃气焦油含量等参数,了解布朗气(HHO... 探究催化剂和气化剂的使用条件,有利于生物质气化生成高品质燃气,这对生物质气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因此,通过分析生物质气化研究的现状,对比空气当量比、燃气组分、燃气热值、气化效率和燃气焦油含量等参数,了解布朗气(HHO)催化对相应反应的影响规律,最后确定了采用下吸式固定床对生物质进行富氧气化的预条件:布朗气的流量为气化剂流量的1%,富氧浓度为90%±5%,炉内温度为1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气化 下吸式气化炉 HHO 气化特性 富氧空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步进气法和水蒸气对竹材下吸式固定床气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马中青 吴有龙 +3 位作者 徐佳佳 任艺玮 张文标 丁兴萃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3-99,共7页
以毛竹加工剩余物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两步进气下吸式固定床气化炉,在当量比(ER)一定的情况下,研究进气比例(AR,0%和60%)和水蒸气/生物质质量比(ms/mb,0,0.045,0.112,0.153,0.211,0.245和0.305)对气化炉性能(炉内温度分布、原料消耗... 以毛竹加工剩余物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两步进气下吸式固定床气化炉,在当量比(ER)一定的情况下,研究进气比例(AR,0%和60%)和水蒸气/生物质质量比(ms/mb,0,0.045,0.112,0.153,0.211,0.245和0.305)对气化炉性能(炉内温度分布、原料消耗率和气化强度)和可燃气指标(温度、成分、热值和焦油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一步进气法相比,两步进气法(AR为60%时)可显著提高气化炉炉温,并且分别在2个进气位置出现2个温度峰,分别为热解区的606℃和氧化区的856℃,可燃气的温度也增加至377℃; 2)两步进气法可显著提高可燃气的可燃组分含量和热值,降低焦油含量,CO含量、H_2含量和低位热值的最大值分别为17.47%、14.67%和4.54 MJ/Nm^3,焦油含量最低值为55.4 mg/Nm^3; 3)随着m_s/m_b从0.045增加至0.305,气化炉内各反应区的温度逐渐降低,与空气气化剂相比,虽然热值并未增加,但是可燃气中H_2和CO的含量发生变化,导致V(H_2)/V(CO)比例逐渐增加至1.01,有助于应用于合成气的研究。本研究为竹材废弃物的能源化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气化 两步进气 下吸式固定床 可燃气 焦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个生物质炭颗粒气化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5
作者 薛爱军 潘继红 +1 位作者 田茂诚 张冠敏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82-1289,共8页
建立下吸式气化炉中单个生物质炭颗粒的一维、准稳态的气化模型,该模型耦合了传热、传质方程和炭颗粒气化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利用Fredholm积分转换,将常微分方程变成非线性方程组,用Matlab进行求解。运用文献中的试验结果对模型进行对... 建立下吸式气化炉中单个生物质炭颗粒的一维、准稳态的气化模型,该模型耦合了传热、传质方程和炭颗粒气化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利用Fredholm积分转换,将常微分方程变成非线性方程组,用Matlab进行求解。运用文献中的试验结果对模型进行对比验证,该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CO_2-H_2O-N_2还原环境下的炭颗粒转换速率。利用该模型对下吸式气化炉还原区的炭颗粒的气化过程进行模拟分析,计算出还原区的传热系数和传质系数,对炭颗粒内部的温度、浓度、炭转换速率及完全反应的时间进行分析,为整个下吸式气化炉还原区的数值模拟提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吸式气化炉 气化过程 数值模拟 单个生物质炭颗粒 还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吸式薪柴气化炉的热力模型与经济性分析
6
作者 赖志燚 马晓茜 唐玉婷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4-117,共4页
以下吸式薪柴气化炉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热力计算,通过物料平衡和热量平衡,分析了各部分能量的比例,气化炉的碳转换率为92.6%,气化效率为75.4%。以热力计算的结果为依据,分析了薪柴气化燃烧与直接燃烧的经济性,同时分析了薪柴日消耗量及... 以下吸式薪柴气化炉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热力计算,通过物料平衡和热量平衡,分析了各部分能量的比例,气化炉的碳转换率为92.6%,气化效率为75.4%。以热力计算的结果为依据,分析了薪柴气化燃烧与直接燃烧的经济性,同时分析了薪柴日消耗量及价格对下吸式气化炉经济性的影响。以薪柴日消耗为300kg的使用单位计算,引入薪柴气化设备,投资回收期小于半年,首年即可节约2.28万元,此后每年节约3.3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气化 下吸式气化炉 热力计算 经济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空气气化生物质的平衡模型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廖强 朱跃钊 +2 位作者 廖传华 蒋金柱 董宝军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4-177,共4页
在考虑气化过程中碳的部分转化及系统散热的基础上,对甲烷反应的平衡常数进行修正,建立了基于物料平衡、化学平衡及能量平衡的高温空气气化生物质的平衡模型,模型计算结果与文献试验数据相符。利用该修正模型研究了林木废弃物在下吸式... 在考虑气化过程中碳的部分转化及系统散热的基础上,对甲烷反应的平衡常数进行修正,建立了基于物料平衡、化学平衡及能量平衡的高温空气气化生物质的平衡模型,模型计算结果与文献试验数据相符。利用该修正模型研究了林木废弃物在下吸式固定床、高温空气气化条件下,空气预热温度、原料含水量及空气当量比对产气组成、气体热值和气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空气预热温度有利于产气,而原料含水量应尽量降低;空气当量比为0.34时,气化效果最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空气气化 生物质 下吸式气化炉 平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木废弃物固定床气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廖强 朱跃钊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9-152,共4页
以生物质气化理论为依据,设计了一套小型下吸式气化系统,以大粒径的林木废弃物为原料进行气化试验研究。通过调节空气的流量,研究了当量比对产气组成、气体热值、气化效率、气体产量和木炭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粒径的林木废弃物在气... 以生物质气化理论为依据,设计了一套小型下吸式气化系统,以大粒径的林木废弃物为原料进行气化试验研究。通过调节空气的流量,研究了当量比对产气组成、气体热值、气化效率、气体产量和木炭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粒径的林木废弃物在气化炉内气化稳定,能产出优质的燃气及木炭;空气当量比存在一个最优值0.30。此时,气体组成如下:CO为21.6%,H2为11.3%,CH4为2.74%,CO2为12.0%,O2为1.44%,N2为51.0%,气体热值为4913kJ/m3,气化效率为62.1%,产气量为112m3/h,木炭产量为15.6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吸式气化炉 生物质 当量比 林木废弃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m^3下吸式固定床气化炉的研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原 许东来 +1 位作者 王新雷 安亚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7期285-287,298,共4页
介绍了下吸式固定床生物质气化炉的气化原理,并结合其出现的问题和现有技术条件,设计了一种适合中小规模乡镇一级的新型下吸式气化炉。该气化炉结构简单,便于操作,运行稳定,产气量大。同时采用空气-水蒸气为气化剂,并加装余热回收装置... 介绍了下吸式固定床生物质气化炉的气化原理,并结合其出现的问题和现有技术条件,设计了一种适合中小规模乡镇一级的新型下吸式气化炉。该气化炉结构简单,便于操作,运行稳定,产气量大。同时采用空气-水蒸气为气化剂,并加装余热回收装置产生蒸汽和可升降破穿孔装置,明显提高气化气品质,有利于秸秆气化技术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吸式固定床气化炉 气化原理 气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材下吸式固定床气化中试试验及其产物的增值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薛俊杰 黄明 +2 位作者 朱亮 刘晓欢 马中青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1-120,共10页
生物质气化技术可将物质原料转化为高热值可燃气和生物质炭,可燃气可用于供热或发电,生物质炭可制成高比表面积活性炭。以毛竹为原料,采用一套产能为340 kW的下吸式固定床气化发电系统,研究气化工艺对可燃气品质和气化炉性能的影响,并采... 生物质气化技术可将物质原料转化为高热值可燃气和生物质炭,可燃气可用于供热或发电,生物质炭可制成高比表面积活性炭。以毛竹为原料,采用一套产能为340 kW的下吸式固定床气化发电系统,研究气化工艺对可燃气品质和气化炉性能的影响,并采用KOH化学活化法开展气化副产物竹炭的活化试验,研究活化工艺对活性炭性能及其吸附甲基橙染料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进气量从400 m^(3)/h增加至800 m^(3)/h,可燃气的品质和气化性能都有所增加,通过连续24 h的高负荷运行,发现可燃气的最高低位热值为5.20 MJ/Nm^(3),气化炉的原料消耗、产气量和冷气效率的最大值分别为700 kg/h、1 400 m^(3)/h和57.87%,最优工况下可发电340 kW;选用氢氧化钾活化剂对竹材气化炭进行活化制备竹质活性炭,结果表明,当活化温度和碱炭比分别为900℃和3∶1时,活性炭的比表面积、总孔容和碘吸附值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 338.55 m^(3)/g、0.900 cm^(3)/g和1 849.50 mg/g,表明毛竹气化炭是制备活性炭的优质原料;气化毛竹活性炭对甲基橙的最大吸附量为212.77 mg/g,该吸附过程与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线模型的相关性均表现良好(R;>0.99),且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下吸式固定床气化炉 气化 气化性能 生物质炭 可燃气 增值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吸式生物质气化炉热力学平衡模型研究
11
作者 杨辉 陈文宇 +1 位作者 孙姣 陈文义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35-342,共8页
建立下吸式生物质气化炉热力学平衡模型,该模型包括焦炭、焦油和气体,并用已公布的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均方根(RMS)在1.304~3.814之间,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可认为模型可靠。然后模拟棉秆在下吸式生物质气化... 建立下吸式生物质气化炉热力学平衡模型,该模型包括焦炭、焦油和气体,并用已公布的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均方根(RMS)在1.304~3.814之间,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可认为模型可靠。然后模拟棉秆在下吸式生物质气化炉中以空气和富氧气体2种气化氛围下,不同操作参数(当量比、预热温度和气化炉反应温度)下对棉秆气化的气体组分、热值和产率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富氧气体为气化剂时,当量比从0.20增至0.35时,气体中N含量比空气显著下降,达10%以上,同时发现能提高气体中H和CO的含量和热值,热值比空气提高约20%。预热温度对气化成分变化影响有限,随预热温度从30℃变化到130℃,气体的平均热值从空气的5.2 MJ/m^(3)提高到富氧气体的7.0 MJ/m^(3)。随气化炉内反应温度从750℃升至1250℃,空气和富氧气体2种气化剂下的H和CO分别从20.94%、26.84%和21.77%、28.67%下降到4.06%、9.12%和10.49%、21.60%,导致气体的热值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下吸式气化炉 热力学模型 富氧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空气-水蒸汽为气化剂下吸式生物质气化炉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傅玉栋 徐有宁 陈俊峰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1期59-62,共4页
针对下吸式生物质气化炉主要部件对气化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且设计了1台生物质气化炉。以空气-水蒸汽为气化剂,松木颗粒为原料,对该气化炉进行试验。在仅以空气为气化剂时,确定了最佳空气当量比(ER)为0.263,还原区反应温度达到671℃... 针对下吸式生物质气化炉主要部件对气化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且设计了1台生物质气化炉。以空气-水蒸汽为气化剂,松木颗粒为原料,对该气化炉进行试验。在仅以空气为气化剂时,确定了最佳空气当量比(ER)为0.263,还原区反应温度达到671℃,燃气热值达到峰值1 569 kcal/Nm3。在ER保持0.263不变的条件下,增加水蒸汽与燃料质量比(S/B),在反应温度高于600℃时,燃气中CO含量逐渐减少,H2含量逐渐增加。当该气化炉以空气-水蒸汽为气化剂,ER为0.263,S/B为0.078时,燃气热值达到最大值1 627 kcal/N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下吸式气化炉 ER S/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