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初始分割和区域合并的交互式图像分割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甘玲 郭千文 朱林华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03-1106,共4页
针对全自动分割很难从图像中自动获取目标、提取边缘不理想等不足,提出一种基于SLIC超像素初始分割和区域合并的交互式图像分割方法.首先采用SLIC超像素进行初始分割;针对单一的颜色特征不能较好地提取区域的特征信息,再采用由颜色直方... 针对全自动分割很难从图像中自动获取目标、提取边缘不理想等不足,提出一种基于SLIC超像素初始分割和区域合并的交互式图像分割方法.首先采用SLIC超像素进行初始分割;针对单一的颜色特征不能较好地提取区域的特征信息,再采用由颜色直方图和轮廓波变换构成的区域相似性特征来进行区域特征的提取;最后通过改变区域合并策略,采用分层匹配机制对区域合并顺序进行调整,以降低合并过程中出现的误匹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但提高了分割速度,而且分割的准确率(ACC)也有所提升,同时降低了分割的负率度量(N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式图像分割 超像素 初始分割 区域合并 分层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相关法初始值优化的微悬臂梁弯曲变形与应变测量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洪涛 梁振宁 +2 位作者 胡文 莫锦秋 王石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93-701,共9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相关法初始值优化的微悬臂梁弯曲变形与应变测量方法.基于放大的微悬臂梁表面的纹理特征,在尺度空间内进行特征点的测量与匹配,在特征点处进行高阶的数字相关法计算以得到变形参数;将特征点处的变形参数进行二维插值... 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相关法初始值优化的微悬臂梁弯曲变形与应变测量方法.基于放大的微悬臂梁表面的纹理特征,在尺度空间内进行特征点的测量与匹配,在特征点处进行高阶的数字相关法计算以得到变形参数;将特征点处的变形参数进行二维插值运算以得到任意像素点处变形参数的初始值;采用牛顿拉普森迭代方法计算在特定网格点处的变形参数,进而得到网格点处的位移和应变.通过仿真变形图像的计算结果来确定数字相关法的设定参数,对实际的微悬臂梁变形图像进行应变场计算,并与有限元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以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悬臂梁 特征点匹配 数字相关法 初始值优化 应变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遥感图像配准控制点均匀化算法 被引量:7
3
作者 马旭燕 袁媛 +2 位作者 汪承义 陈静波 贺东旭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30,共7页
针对多源遥感图像普遍具有数据量大、辐射差异大等特征,而现有的图像配准算法无法直接应用于遥感图像自动配准处理中的问题,综合考虑控制点的密度和分布,提出了一种高分辨率遥感图像自动配准算法。首先,将待配准图像和参考图像降采样到... 针对多源遥感图像普遍具有数据量大、辐射差异大等特征,而现有的图像配准算法无法直接应用于遥感图像自动配准处理中的问题,综合考虑控制点的密度和分布,提出了一种高分辨率遥感图像自动配准算法。首先,将待配准图像和参考图像降采样到单机可以处理的大小,利用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算法建立降采样图像间的初始匹配;其次,将原始待配准图像按照网格分割为子图像,并利用初始匹配找到每幅子图像在参考图像上的对应子图像;再次,利用SIFT和极大稳定区域(MSER)特征点的空间互补性,在每一对子图像上提取大量特征点;最后,利用随机采样一致性(RANSAC)算法剔除误配后,采用基于最大团问题的贪心法进行控制点均匀化处理,进一步剔除冗余的控制点。与现有的基于SIFT特征和基于灰度的遥感图像配准算法相比,本算法在配准精度和控制点的分布均匀度等方面具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配准 降采样预匹配 SIFT MSER 控制点均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