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8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active Current Allocation and Control Strategies Improvement of Low Voltage Ride Though for Doubly Fed Induction Wind Turbine Generation System 被引量:36
1
作者 LI Hui FU Bo +2 位作者 YANG Chao ZHAO Bin TANG Xianhu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I0004-I0004,22,共1页
为满足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low voltage ride through,LVRT)的测试要求及其电气模型一致性评估需要,提出考虑向电网注入无功电流的双馈风电机组LVRT的控制策略。在阐述风电机组LVRT测试要求及控制原理的基础上,推导双馈发电机(doubly... 为满足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low voltage ride through,LVRT)的测试要求及其电气模型一致性评估需要,提出考虑向电网注入无功电流的双馈风电机组LVRT的控制策略。在阐述风电机组LVRT测试要求及控制原理的基础上,推导双馈发电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定子侧及网侧变流器输出无功电流极限表达式,研究电网电压跌落深度和发电机总输出有功功率对其无功电流极限值的影响规律,进而提出DFIG在LVRT期间的无功电流分配算法和改进的有功、无功功率控制策略。最后,以某实际2 MW双馈风电机组为例,分别对风速为5和12 m/s、电网电压对称跌落至20%和50%工况下的LVRT运行性能进行仿真比较和样机测试。与传统LVRT控制方法的对比表明,所提改进控制策略能更好地满足风电机组LVRT的测试要求。样机测试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改进控制策略和仿真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涡轮机 发电系统 控制策略 无功电流 分配算法 低电压 异步 双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gh Voltage Ride-through Control Strategy of Doubly Fed Induction Wind Generators Based on Virtual Impedance
2
作者 XIE Zhen ZHANG Xing +1 位作者 YANG Shuying SONG Haihua QU Tingyu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7期I0001-I0001,共1页
With the rapid increase of wind farms,the grid code needs to be improv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wind farms and enhance grid stability.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s are largely used in wind turbines,but they are ... With the rapid increase of wind farms,the grid code needs to be improv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wind farms and enhance grid stability.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s are largely used in wind turbines,but they are very sensitive to grid disturbances.The voltage swell can be caused by switching on capacitor banks or switching off large loads,which may result in the reversal of the power flow in the grid convertor;the current may flow from the grid into the DC link,which may step up DC voltage,and result in large faults of rotor currents and instantaneous power oscillation.The grid reactive compensation devices can not have the automatic swithing function after the low voltage fault,which will result in local reactive power surplus,so some wind power generators will retreat from the grid under high voltage prot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d power generator 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 virtual impedance high voltage ride through(HV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cond-order Sliding Mode Control of DFIG Based Variable Speed Wind Turbine for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被引量:4
3
作者 Xiangjie Liu Chengcheng Wang Yaozhen Han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34-1442,共9页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滑模控制器 二阶滑模 变速恒频 最大功率点跟踪 双馈感应发电机 李雅普诺夫函数 发电机转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S/E Wind大型风电场并入输电网的动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钱少锋 林俐 +1 位作者 沈辉 郑新才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16,共6页
以PSS/E和风机软件包为平台,建立了基于滑差可调绕线式异步风电机组的恒速恒频风电场模型,并以CIGREB4-39风电场并网系统标准模型为例,研究了不同种风速扰动下的风电场动态特性,分析了对于不同容量、不同并网点风电场在不同种故障点扰... 以PSS/E和风机软件包为平台,建立了基于滑差可调绕线式异步风电机组的恒速恒频风电场模型,并以CIGREB4-39风电场并网系统标准模型为例,研究了不同种风速扰动下的风电场动态特性,分析了对于不同容量、不同并网点风电场在不同种故障点扰动下保持稳定运行的能力。研究表明,扰动风速增量过大时,风电场振荡加剧;在一定容量范围内,大容量风电场表现出更强的抗扰动能力;同步发电机的调节作用对近区风电场稳定运行有明显改善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PSS/E风机软件包 潮流计算 绕线式感应发电机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平衡弱电网下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转子侧变流器优化策略
5
作者 徐上 谢震 +3 位作者 杨曙昕 李梦杰 杨淑英 张兴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45,共11页
双馈风电机组在不平衡电网下运行时,系统存在正、负序通路,而随着电网强度减弱,机网耦合加剧,不平衡定子电压的扰动将影响系统正常运行。为研究弱电网下双馈风电机组不平衡运行以及稳定机理,首先,构建了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小信号状态空... 双馈风电机组在不平衡电网下运行时,系统存在正、负序通路,而随着电网强度减弱,机网耦合加剧,不平衡定子电压的扰动将影响系统正常运行。为研究弱电网下双馈风电机组不平衡运行以及稳定机理,首先,构建了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小信号状态空间模型,基于系统模型对正、负序转子电流控制进行稳定性及不平衡度分析。然后,提出基于自适应虚拟阻抗的优化控制策略,以实现弱电网下对不平衡定子电压、电流的协同补偿,并通过理论分析证明了所提策略有效提高了不平衡弱电网下双馈风电机组的稳定性。最后,通过硬件在环实验平台验证了所提优化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电网 双馈风电机组 不平衡电网 构网型控制 负序控制 状态空间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推算和动态控制的风储联合调频控制策略
6
作者 王威儒 曹宇龙 +2 位作者 王延旭 辛业春 董洪达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4-27,共14页
为解决双馈风力发电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采用综合惯量控制时固有调速器的抑制作用,及转速恢复时系统频率二次跌落(secondary frequency dip,SFD)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模糊推算和动态控制的风储联合调频控制策略。首先... 为解决双馈风力发电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采用综合惯量控制时固有调速器的抑制作用,及转速恢复时系统频率二次跌落(secondary frequency dip,SFD)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模糊推算和动态控制的风储联合调频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电力系统频率响应特性,揭示了输出功率抑制量(output power suppression amount,OPSA)与SFD的产生机理。其次在DFIG频率支撑阶段,基于系统频率指标对综合惯量控制系数进行模糊逻辑设计,减小OPSA影响并提升DFIG调频能力。然后在转速恢复阶段,根据DFIG转速变化动态计算储能有功功率参考值,调整储能输出以减小SFD,并设计变系数比例-积分(proportional-integral,PI)控制以平滑恢复储能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风-储-火四机两区域电力系统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保证了高风电渗透率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机 综合惯量控制 频率响应特性 输出功率抑制量 频率二次跌落 风储联合调频 荷电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IgSILENT/PowerFactory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建模和仿真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峰 郭家虎 王恒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66-70,共5页
基于DIgSILENT/PowerFactory电力仿真软件建立了双馈感应发电机风力发电系统桨距控制数学模型、风力机数学模型和轴系数学模型,并对整个系统进行了仿真,模拟了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分别变化时以及网侧发生三相短路时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 基于DIgSILENT/PowerFactory电力仿真软件建立了双馈感应发电机风力发电系统桨距控制数学模型、风力机数学模型和轴系数学模型,并对整个系统进行了仿真,模拟了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分别变化时以及网侧发生三相短路时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功率的解耦控制以及在网侧三相短路情况下运行稳定,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为风电场的仿真建模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双馈感应发电机 桨距控制 风力机 轴系统 DIGSILENT powerFactory 仿真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act of Shaft Stiffness on Inertial Response of Fixed Speed Wind Turbines 被引量:1
8
作者 Francisco GONZLEZ-LONGATT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91-197,共7页
Future power system faces several challenges,one of them is the high penetration level of intermittent wind power generation,providing small or even no inertial response and being not contributing to the frequency sta... Future power system faces several challenges,one of them is the high penetration level of intermittent wind power generation,providing small or even no inertial response and being not contributing to the frequency stability.The effect of shaft stiffness on inertial response of fixed speed wind turbines is presented.Four different drive-train models based on the multi-body system are developed.The small-signal analysis demonstrate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models in terms of electro-mechanical eigen-values for increasing shaft stiffness.The natural resonance frequency of drive-train torsion modes shows slightly different values between damped and undamped models,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re found in the number-mass models.Time-domain simulations show the changes in the active power contribution of a wind farm based on a fixed speed wind turbine during the system frequency disturbance.The changes in the kinetic energy during the dynamic process are calculated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the inertia constant is small and effective.The largest contribution of the kinetic energy is provid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ystem frequency disturbance to reduce the rate of the frequency change,it is positive for the frequency 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 刚度模型 惯性 风力涡轮机 频率稳定性 定速 传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of Short-circuit Characteristics and Calculation of Steady-state Short-circuit Current for DFIG Wind Turbine 被引量:1
9
作者 Xiong, Xiaofu Ouyang, Jinxin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5-121,共7页
Large-scale 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wind turbines are connected to the grid and required to remain grid-connection during faults,the short-circuit current contributed by the generation has become a signifi... Large-scale 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wind turbines are connected to the grid and required to remain grid-connection during faults,the short-circuit current contributed by the generation has become a significant issue.However,the traditional calculation methods aiming at synchronous generators cannot be directly applied to the DFIG wind turbines.A new method is needed to calculate the short-circuit current required by the planning,protection and control of the power grid.The short-circuit transition of DFIG under symmetrical and asymmetric short-circuit conditions are mathematically deduced,and the short-circuit characteristics of DFIG are analyzed.A new method is proposed to calculate the steady-state short-circuit current of DFIG based on the derived expressions.The time-domain simulations are conducted to verify the accurac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机 短路电流 短路特性 计算 变速恒频 稳态 双馈感应发电机 非对称短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低电压穿越及故障全过程动态的双馈风电场等值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海强 崔晓丹 +3 位作者 许剑冰 曹博源 高超 陈志昊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6-225,共10页
在分析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故障各阶段动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计及低电压穿越控制的双馈风电场等值方法。首先,讨论了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给出了含双馈风电场的电力系统故障稳态潮流计算方法。在考虑电压暂态过程的条件下,分析了外部... 在分析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故障各阶段动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计及低电压穿越控制的双馈风电场等值方法。首先,讨论了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给出了含双馈风电场的电力系统故障稳态潮流计算方法。在考虑电压暂态过程的条件下,分析了外部系统短路故障后DFIG转子电流的变化机理,指出电压跌落深度及风电功率是影响短路电流的主要因素,可根据动作分界线判断撬棒是否动作。然后,根据初始风速及撬棒状态将风电场中的DFIG分为3群,并对等值DFIG及集电网络进行聚合。为提高等值模型在恢复阶段的精度,根据故障稳态电压对双馈风电场功率恢复曲线进行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等值DFIG恢复速率进行分段修正。最后,对含双馈风电场的算例系统进行了等值计算。仿真结果表明,等值模型较好地保持了原系统在故障各阶段的动态,在保持较高精度的前提下有效简化了系统,提高了计算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发电机 风电场 低电压穿越 电力潮流 撬棒 动态等值 等值模型 功率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风电接入场景下的失步振荡中心定位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振兴 崔丹阳 +2 位作者 胡聪 朱益 翁汉琍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12,共12页
振荡中心的准确定位是失步保护正确动作的基础,大规模风电并网导致系统阻抗参数发生变化,使得传统基于阻抗轨迹的失步定位方法的适应性严重下降。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节点频差的失步振荡中心定位方法。首先分析大规模风电并网对系统总... 振荡中心的准确定位是失步保护正确动作的基础,大规模风电并网导致系统阻抗参数发生变化,使得传统基于阻抗轨迹的失步定位方法的适应性严重下降。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节点频差的失步振荡中心定位方法。首先分析大规模风电并网对系统总阻抗的影响。进一步根据发电机功角,计算其曼哈顿距离相似度并构建启动判据。最后,通过移动平均法对广域测量频率进行平滑处理,提出基于节点频差的失步振荡中心定位方法。仿真验证表明,所提基于节点频差的失步振荡中心定位方法受噪声影响较小,不受风电渗透率的影响,能够准确定位失步振荡中心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机 风电渗透率 等效阻抗 同步机组失步 节点电压频差 振荡中心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绕组感应发电机交直流集成发电系统的自抗扰控制策略
12
作者 卜飞飞 赵云 +4 位作者 刘皓喆 史建宇 刘哲恺 黄文新 秦海鸿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33-2842,I0026,共11页
针对双绕组感应发电机交直流集成发电系统,为实现简单易调、性能优越、负载适应力强的发电控制,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器的交直流电压控制策略,通过交流电压和直流电压与控制绕组和功率绕组的传递函数模型,构建交直流电压的线... 针对双绕组感应发电机交直流集成发电系统,为实现简单易调、性能优越、负载适应力强的发电控制,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器的交直流电压控制策略,通过交流电压和直流电压与控制绕组和功率绕组的传递函数模型,构建交直流电压的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同时对交流电压有效值、直流电压和电压扰动进行观测,并利用电压和扰动观测值设计线性误差反馈控制律,对交直流电压进行控制。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该控制策略提高电压扰动抑制能力和负载适应性,同时各模块参数可独立设计、控制器结构简单,避免需要较多传感器及降低调参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绕组感应发电机 自抗扰控制 交直流集成发电 负载适应性 航空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虚拟同步机快速励磁控制和功角补偿策略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志帅 任永峰 +3 位作者 孟庆天 韩俊飞 陈建 贺彬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4-142,共9页
针对以激磁电势为目标控制电压的双馈虚拟同步发电机策略下运行功角大而带来的功率耦合问题,提出采用快速励磁控制消除功角扰动对无功控制的影响,采用功角补偿消除激磁电势扰动对功角有功控制的影响的功率解耦方案。在分析双馈电机数学... 针对以激磁电势为目标控制电压的双馈虚拟同步发电机策略下运行功角大而带来的功率耦合问题,提出采用快速励磁控制消除功角扰动对无功控制的影响,采用功角补偿消除激磁电势扰动对功角有功控制的影响的功率解耦方案。在分析双馈电机数学模型及双馈虚拟同步机整体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构建计及无功控制环节的双馈虚拟同步机小信号模型。通过分析无功环节PI控制器参数对功角稳定性的影响,设计快速励磁控制策略。通过分析无功扰动与功角变化的关系,确定功角补偿传递函数。设定风速扰动、电网频率扰动和电网电压扰动3种不同工况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有效避免双馈虚拟同步机大功角运行时有功功率控制和无功功率控制间的相互影响,实现功率解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电机控制 感应电机 虚拟同步发电机 功率解耦 小信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撬棒与直流卸荷协同保护动作特性的双馈风电场通用等值建模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郑子萱 宋东徽 +3 位作者 谢琦 肖先勇 任杰 陈逸飞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6023-6034,I0015,共13页
低电压穿越(low voltage ride through,LVRT)期间撬棒(Crowbar)保护和直流卸荷(Chopper)保护的工作状态均对双馈风电机组(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的暂态响应特性有重要影响。传统等值方法往往只能识别与表征撬棒保护动作... 低电压穿越(low voltage ride through,LVRT)期间撬棒(Crowbar)保护和直流卸荷(Chopper)保护的工作状态均对双馈风电机组(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的暂态响应特性有重要影响。传统等值方法往往只能识别与表征撬棒保护动作情况及其暂态特性,对于目前普遍的硬件协同保护场景而言,将造成等值误差,进而难以从电网侧准确描述风电接入后的动态特性及作用规律,在高比例风电场景下这样的误差将被放大,严重时可能会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分析造成影响。因此,该文充分考虑双馈感应风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揭示风机低电压穿越下两种保护协同动作特性,提出一种双馈型风电场通用等值方法,通过MATLAB/Simulink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与仅考虑Crowbar保护的等值方法对比,说明所提等值建模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发电机 低电压穿越 风电场 撬棒 直流卸荷 暂态特性 等值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全故障类型的双馈风电场送出线负序电流纵联保护方案 被引量:1
15
作者 岳清 束洪春 +3 位作者 孙士云 冯海洋 张丕豪 陈有为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4-225,共12页
随着双馈风电机组(DFIG)并网容量的增加,给风电场送出线继电保护的整定带来新的挑战,保护动作性能下降甚至会出现拒动和误动的风险。为此,首先分析双馈风电机组负序电流分量特征;然后进一步分析风电场经交、直流并网时交流送出线两侧电... 随着双馈风电机组(DFIG)并网容量的增加,给风电场送出线继电保护的整定带来新的挑战,保护动作性能下降甚至会出现拒动和误动的风险。为此,首先分析双馈风电机组负序电流分量特征;然后进一步分析风电场经交、直流并网时交流送出线两侧电流的特征差异,提出一种适用于双馈风电场送出线的负序电流分量纵联保护新方法。该方法利用双馈风电场送出线两侧负序电流的幅值比和相位差构成保护动作判据,同时,利用数据延时在对称故障下构造出负序分量,使其能适用于风电场送出线的各种故障类型,且具有灵敏度高、耐受过渡电阻能力强等优点。最后,在Matlab/Simulink和PSCAD/EMTDC中搭建双馈风电机组电磁暂态仿真模型,仿真分析保护方案在交直流送出线上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风电场 线路保护 纵联保护 负序分量 双馈风电机组 撬棒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制氢系统阻抗建模及振荡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余紫薇 孙丹 +2 位作者 刘一鸣 胡彬 年珩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9-181,I0017,共14页
由于风电机组与主网呈现远距离逆向分布特点,高度电力电子化的风电就地制氢系统与电网互联时将存在振荡失稳的风险。对此,通过建立风电制氢系统的阻抗模型分析了其与电网互联时的振荡特性。首先,建立了考虑电解槽动静态电气特性的阻抗模... 由于风电机组与主网呈现远距离逆向分布特点,高度电力电子化的风电就地制氢系统与电网互联时将存在振荡失稳的风险。对此,通过建立风电制氢系统的阻抗模型分析了其与电网互联时的振荡特性。首先,建立了考虑电解槽动静态电气特性的阻抗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双傅里叶变换,建立了包含电力电子变换器在内的电解水制氢设备阻抗模型;随后,结合风电机组的阻抗特性,分析了电网短路比以及制氢设备运行工况对风电制氢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接着,对制氢设备控制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为提升系统稳定性的参数优化方案提供了指导;最后,构建了时域仿真模型,对所得结论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水制氢 风力发电 双馈风机 阻抗模型 振荡特性分析 参数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场柔直送出系统联接变故障特性分析及差动保护方案 被引量:1
17
作者 冯海洋 束洪春 +3 位作者 杨兴雄 黄柯昊 岳清 周子超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5-133,共9页
联接变是衔接交直流系统的桥梁,对其故障特性的分析是构建保护方案的重要基础。然而,双馈风电经柔直送出系统中整流侧联接变发生故障时,机侧短路电流呈现出频偏和弱馈故障特性,而阀侧短路电流不仅含有大量谐波,在不同的控制策略下还存... 联接变是衔接交直流系统的桥梁,对其故障特性的分析是构建保护方案的重要基础。然而,双馈风电经柔直送出系统中整流侧联接变发生故障时,机侧短路电流呈现出频偏和弱馈故障特性,而阀侧短路电流不仅含有大量谐波,在不同的控制策略下还存在幅值差异、相角差异,甚至会出现断流的情况。如此复杂的故障特性给联接变的差动保护正确动作带来十分严峻的挑战。为此,该文以联接变阀侧发生最为常见的单相接地故障为例,分析双馈风电场柔直送出系统联接变风电场侧及阀侧短路电流故障特性及致使差动保护性能降低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分别利用形态学滤波分解及同步挤压小波变换对换变流两侧电流进行处理,并以处理后的两侧电流轨迹图斜率为判据,对区内外故障和涌流进行识别的保护方案。最后,基于PSCAD/EMTDC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案能很好地对风电联接变区内外故障和涌流进行识别,在不同影响因素条件下该方案也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联接变压器 双馈风力发电机 形态学滤波分解 同步挤压小波变换 电流二维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运行方式的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电网后的调频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何鑫 刘翠 李芸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8-176,186,共10页
给出了双馈风力发电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参与电网调频的基本数学模型,推导出了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后,在不同运行方式(如惯性控制或者最大功率跟踪)下风电功率的渗透率、可调频风电机组所占比例以及风电机组的频率... 给出了双馈风力发电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参与电网调频的基本数学模型,推导出了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后,在不同运行方式(如惯性控制或者最大功率跟踪)下风电功率的渗透率、可调频风电机组所占比例以及风电机组的频率调节系数等与风电利用率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不同运行方式的风电机组参与电网调频的控制策略。以南方某片区电网为例,分析了风速改变及负荷变化的情况下风电功率注入比例对接入电网调频的影响特征,验证了可调频新能源发电对电网调频作用的有效性。将可调频风电机组接入4机2区域的电网模型,给出风电注入比例不同情况下所需要的可调频风机所占比例最小值及电网对新能源的综合承载能力。仿真结果表明,大规模风电场参与调频时应尽可能使运行在额定风速附近的机组参与调频,从而最大程度确保电网的频率偏差变小,维持频率在安全运行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调频特性 可调频新能源发电 双馈风力发电机 风电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率跟踪优化的双馈风力发电机组虚拟惯性控制技术 被引量:178
19
作者 李和明 张祥宇 +1 位作者 王毅 朱晓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2-39,188,共8页
基于电力电子换流器并网的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对电力系统的惯性几乎没有贡献,这将成为风电场大规模接入电网之后面临的新问题。在分析双馈风电机组运行特性和控制策略的基础上,研究双馈机组的虚拟转动惯量与转速调节及电网频率变化的... 基于电力电子换流器并网的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对电力系统的惯性几乎没有贡献,这将成为风电场大规模接入电网之后面临的新问题。在分析双馈风电机组运行特性和控制策略的基础上,研究双馈机组的虚拟转动惯量与转速调节及电网频率变化的关系,提出双馈风电机组的虚拟惯性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通过检测电网频率变化来调节最大功率跟踪曲线,从而释放双馈机组"隐藏"的动能,对电网提供动态频率支持。通过对含20%风电装机容量的3机系统的仿真分析,验证该控制策略在系统出现功率不平衡后,能够利用双馈风电机组的虚拟惯量使风电场具备对系统频率快速响应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基于双馈风电机组的大规模风电场接入电网后的电力系统频率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发电机 虚拟惯量 最大功率跟踪 风力发电 频率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风电场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69
20
作者 迟永宁 王伟胜 +1 位作者 刘燕华 戴慧珠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10-14,共5页
对大型风电场接入后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基于双馈感应电机的风电机组的暂态稳定机理;基于双馈风电机组的动态数学模型,通过仿真计算研究了大型风电场并网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分析比较了在同一接入... 对大型风电场接入后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基于双馈感应电机的风电机组的暂态稳定机理;基于双馈风电机组的动态数学模型,通过仿真计算研究了大型风电场并网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分析比较了在同一接入点接入双馈风电机组与接入同步发电机组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仿真计算进一步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果;最后得出结论:基于双馈风电机组的风电场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要好于在同一接入点接入相同容量的同步发电机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稳定性 风力发电 风电机组 双馈电机 动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