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analytic electromagnetic calculation method for performance evolution of 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s for wind turbines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文娟 黄守道 +1 位作者 高剑 CHEN Zhe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0期2763-2774,共12页
An analytic electromagnetic calculation method for 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 in wind turbine system was presented. Based on the operation principles, steady state equivalent circuit and basic equations of D... An analytic electromagnetic calculation method for 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 in wind turbine system was presented. Based on the operation principles, steady state equivalent circuit and basic equations of DFIG, the modeling for electromagnetic calculation of DFIG was proposed. The electromagnetic calculation of DFIG was divided into three steps: the magnetic flux calculation, parameters derivation and performance checks. For each step, the detailed numeric calculation formulas were all derived. Combining the calculation formulas, the whole electromagnetic calculation procedure was established, which consisted of three iterative calculation loops, including magnetic saturation coefficient, electromotive force and total output power. All of the electromagnetic and performance data of DIFG can be calculated conveniently by the established calculation procedure, which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new designed machine. A 1.5 MW DFIG designed by the proposed procedure was built, for which the whole type tests including no-load test, load test and temperature rising test were carried out. The test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the DFIG satisfies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the test data fit well with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which prove the correctness of the presented calculation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MAGNETIC calculation 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 wind turb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cond-order Sliding Mode Control of DFIG Based Variable Speed Wind Turbine for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被引量:4
2
作者 Xiangjie Liu Chengcheng Wang Yaozhen Han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34-1442,共9页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滑模控制器 二阶滑模 变速恒频 最大功率点跟踪 双馈感应发电机 李雅普诺夫函数 发电机转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act of Shaft Stiffness on Inertial Response of Fixed Speed Wind Turbines 被引量:1
3
作者 Francisco GONZLEZ-LONGATT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91-197,共7页
Future power system faces several challenges,one of them is the high penetration level of intermittent wind power generation,providing small or even no inertial response and being not contributing to the frequency sta... Future power system faces several challenges,one of them is the high penetration level of intermittent wind power generation,providing small or even no inertial response and being not contributing to the frequency stability.The effect of shaft stiffness on inertial response of fixed speed wind turbines is presented.Four different drive-train models based on the multi-body system are developed.The small-signal analysis demonstrate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models in terms of electro-mechanical eigen-values for increasing shaft stiffness.The natural resonance frequency of drive-train torsion modes shows slightly different values between damped and undamped models,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re found in the number-mass models.Time-domain simulations show the changes in the active power contribution of a wind farm based on a fixed speed wind turbine during the system frequency disturbance.The changes in the kinetic energy during the dynamic process are calculated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the inertia constant is small and effective.The largest contribution of the kinetic energy is provid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ystem frequency disturbance to reduce the rate of the frequency change,it is positive for the frequency 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 刚度模型 惯性 风力涡轮机 频率稳定性 定速 传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平衡弱电网下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转子侧变流器优化策略
4
作者 徐上 谢震 +3 位作者 杨曙昕 李梦杰 杨淑英 张兴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45,共11页
双馈风电机组在不平衡电网下运行时,系统存在正、负序通路,而随着电网强度减弱,机网耦合加剧,不平衡定子电压的扰动将影响系统正常运行。为研究弱电网下双馈风电机组不平衡运行以及稳定机理,首先,构建了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小信号状态空... 双馈风电机组在不平衡电网下运行时,系统存在正、负序通路,而随着电网强度减弱,机网耦合加剧,不平衡定子电压的扰动将影响系统正常运行。为研究弱电网下双馈风电机组不平衡运行以及稳定机理,首先,构建了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小信号状态空间模型,基于系统模型对正、负序转子电流控制进行稳定性及不平衡度分析。然后,提出基于自适应虚拟阻抗的优化控制策略,以实现弱电网下对不平衡定子电压、电流的协同补偿,并通过理论分析证明了所提策略有效提高了不平衡弱电网下双馈风电机组的稳定性。最后,通过硬件在环实验平台验证了所提优化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电网 双馈风电机组 不平衡电网 构网型控制 负序控制 状态空间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场柔直并网系统的近工频振荡分析与抑制
5
作者 杨煜 吕敬 +2 位作者 王潇 王干尧 蔡旭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3-604,I0012-I0015,共16页
为了揭示双馈风电场经柔直送出系统的近工频振荡机理并提出有效的近工频振荡抑制策略,首先,基于谐波状态空间法建立了计及负序控制的双馈风电机组和柔直送端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详细阻抗模型,并通... 为了揭示双馈风电场经柔直送出系统的近工频振荡机理并提出有效的近工频振荡抑制策略,首先,基于谐波状态空间法建立了计及负序控制的双馈风电机组和柔直送端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详细阻抗模型,并通过扫频验证了理论阻抗的准确性;然后,使用阻抗分析法揭示了双馈风电场与送端柔直间产生近工频正、负序振荡的机理及关键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锁相环和电流内环是产生近工频振荡的关键环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风电柔直送出系统近工频振荡抑制方法,该方法在风电机组锁相环中附加阻尼控制环路,实现了近工频正序振荡抑制。最后,搭建时域仿真模型复现了实际工程中发生的近工频振荡,验证了所提振荡抑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双馈风电机组 正序振荡 负序振荡 锁相环 谐波状态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同步相角补偿的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轴系扭振阻尼控制
6
作者 郭子腾 张宇 +2 位作者 张琛 宗皓翔 蔡旭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18-1328,I0004,共12页
风电做构网型控制是缓解新能源高占比电力系统频率和电压稳定问题的有效技术手段。目前针对风电机组的构网型控制大多关注机组的网侧特性,而对构网型控制下机组潜在的机电耦合交互特性解析不足,具体地:构网型控制增强了电网与风机前端... 风电做构网型控制是缓解新能源高占比电力系统频率和电压稳定问题的有效技术手段。目前针对风电机组的构网型控制大多关注机组的网侧特性,而对构网型控制下机组潜在的机电耦合交互特性解析不足,具体地:构网型控制增强了电网与风机前端的动态交互作用,导致电网侧扰动更易激发机组轴系扭振。为探究构网型控制下机组轴系的扭振特性,对其进行阻尼控制,建立了计及机电耦合特性的构网型风电机组状态空间模型;通过特征值轨迹分析,论证了对构网型机组引入额外扭振阻尼控制的必要性;阐明了经典轴系扭振阻尼策略在构网型控制下的阻尼能力受限机理;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同步相角补偿的轴系扭振阻尼策略,在不影响构网型机组惯量响应能力的前提下有效地解决了构网型风电机组轴系的欠阻尼甚至振荡发散问题,最后在基于Bladed+NovaCor的联合实时仿真平台上验证了该文理论分析及所提阻尼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控制 虚拟同步机控制 双馈风电机组 轴系扭振特性 阻尼控制 虚拟同步相角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短路比与惯量变化的直驱风电机组跟-构网融合控制策略及功率支撑特性
7
作者 苏开元 刘朋印 +2 位作者 殷波 丛聪 谢小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5798-5809,I0006,共13页
随着风电等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强度与惯量复杂多变,为跟/构网单一控制带来挑战。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一种适应短路比与惯量变化的直驱风电机组跟-构网融合控制策略并研究其功率支撑特性。首先,基于同步融合框架,设计机侧-网侧... 随着风电等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强度与惯量复杂多变,为跟/构网单一控制带来挑战。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一种适应短路比与惯量变化的直驱风电机组跟-构网融合控制策略并研究其功率支撑特性。首先,基于同步融合框架,设计机侧-网侧协同的风电控制策略,提出以短路比、惯量比为判据的融合系数表达式;其次,建立融合控制的有功-频率、无功-电压动态响应模型,分析其参数影响及支撑特性;最后,利用电磁暂态仿真验证控制策略有效性。结果表明,融合控制风电可根据电网短路比、惯量自适应调整跟-构网特性和备用容量,在复杂工况下实现宽短路比运行、有功支撑及稳定-经济性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路比 惯量 直驱风电机组 跟-构网融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参数代理模型的10 MW铝绕组双馈风力发电机优化设计
8
作者 王雨星 戴睿 +3 位作者 姬相磊 侯卓琴 朱博文 王忠岩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86-394,共9页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参数代理模型(MOPSM)的大功率铝绕组双馈风力发电机(AW-DFIG)电磁优化设计方法。首先,明确AW-DFIG的设计参数并通过最优拉丁超立方采样方法(OLHS)进行数据样本点采集;其次,通过比较不同代理模型的拟合精度,不断...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参数代理模型(MOPSM)的大功率铝绕组双馈风力发电机(AW-DFIG)电磁优化设计方法。首先,明确AW-DFIG的设计参数并通过最优拉丁超立方采样方法(OLHS)进行数据样本点采集;其次,通过比较不同代理模型的拟合精度,不断调整和优化模型参数,确定各目标参数的最佳代理模型;然后,利用非支配遗传算法(NSGA-Ⅱ对AW-DFIG)进行电磁方案优化,并采用有限元(FEM)对优化后的方案进行有效验证;最后,研制一台10 MW,1720 r/min的实验样机,并进行相关的实验,验证该文所提基于多目标参数代理模型优化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 双馈感应发电机 电磁设计 数值模拟 代理模型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递函数分析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动态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夏越 张鸿飞 +4 位作者 陈颖 杜松怀 苏娟 刘露 沈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759-4774,I0013,共17页
以双馈风力发电系统(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 based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DFIG-based WECS)为例,利用小信号分析法推导出由风机、双质量块传动链构成的动力与传动系统通用传递函数方程。动力与传动系统传递函数的零... 以双馈风力发电系统(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 based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DFIG-based WECS)为例,利用小信号分析法推导出由风机、双质量块传动链构成的动力与传动系统通用传递函数方程。动力与传动系统传递函数的零极点位置、稳定性与系统参数及系统运行工作点相关。该传递函数可进一步分解为扭转分量和非扭转分量。传动链参数仅对扭转分量造成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动力传动、电机、变流器、控制等环节的风力发电系统传递函数模型。模型综合了各环节参数,可直观反映系统参数对系统响应的影响,有助于深入了解系统动态行为。算例及时域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出传递函数模型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可为系统参数设计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函数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DFIG-based WECS) 小信号分析 动力传动系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虚拟同步机快速励磁控制和功角补偿策略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志帅 任永峰 +3 位作者 孟庆天 韩俊飞 陈建 贺彬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4-142,共9页
针对以激磁电势为目标控制电压的双馈虚拟同步发电机策略下运行功角大而带来的功率耦合问题,提出采用快速励磁控制消除功角扰动对无功控制的影响,采用功角补偿消除激磁电势扰动对功角有功控制的影响的功率解耦方案。在分析双馈电机数学... 针对以激磁电势为目标控制电压的双馈虚拟同步发电机策略下运行功角大而带来的功率耦合问题,提出采用快速励磁控制消除功角扰动对无功控制的影响,采用功角补偿消除激磁电势扰动对功角有功控制的影响的功率解耦方案。在分析双馈电机数学模型及双馈虚拟同步机整体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构建计及无功控制环节的双馈虚拟同步机小信号模型。通过分析无功环节PI控制器参数对功角稳定性的影响,设计快速励磁控制策略。通过分析无功扰动与功角变化的关系,确定功角补偿传递函数。设定风速扰动、电网频率扰动和电网电压扰动3种不同工况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有效避免双馈虚拟同步机大功角运行时有功功率控制和无功功率控制间的相互影响,实现功率解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电机控制 感应电机 虚拟同步发电机 功率解耦 小信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在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92
11
作者 柴建云 赵杨阳 +1 位作者 孙旭东 耿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25,68,共10页
随着风电并网容量的不断提升,大量通过电力电子装置并网的风力发电机组使得现有电力系统的转动惯量缺失,造成系统频率稳定性下降等问题愈加严重。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可通过模拟传统同步发电机的运行特性,提高风机的并网等效惯量和阻尼... 随着风电并网容量的不断提升,大量通过电力电子装置并网的风力发电机组使得现有电力系统的转动惯量缺失,造成系统频率稳定性下降等问题愈加严重。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可通过模拟传统同步发电机的运行特性,提高风机的并网等效惯量和阻尼系数及电网的风能渗透率。首先,论述了近年来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在风力发电系统中的研究进展,探讨了风能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与频率支撑的协调控制,并揭示了实际转子与虚拟同步转子的能量平衡关系。然后,分析了系统参数设计及其对稳定性的影响,并以主流的全功率型风机和双馈型风机为例,介绍了具体控制方法及其未来在大规模风电场聚合等值研究中的应用前景。最后,总结了当前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及可行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风力发电 虚拟惯量 双馈型风机 全功率型风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机组风电场动态等效模型研究 被引量:77
12
作者 米增强 苏勋文 +2 位作者 余洋 王毅 吴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72-77,共6页
针对大型双馈机组风电场,提出一种新的动态等效建模方法。该方法以双馈风电机组桨距角控制动作情况作为机群分类原则,通过提取反映桨距角控制动作的特征向量,并将其作为支持向量机的输入,从而进行双馈风电机组的动态分群以及同群机组的... 针对大型双馈机组风电场,提出一种新的动态等效建模方法。该方法以双馈风电机组桨距角控制动作情况作为机群分类原则,通过提取反映桨距角控制动作的特征向量,并将其作为支持向量机的输入,从而进行双馈风电机组的动态分群以及同群机组的合并、等效。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等效模型的参数计算方法,得出以3台风电机组表征的风电场等效模型。与传统等效建模方法的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三机表征模型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双馈机组风电场并网点的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风电场 支持向量机 等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变速风电机组频率控制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89
13
作者 关宏亮 迟永宁 +2 位作者 王伟胜 戴慧珠 杨以涵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1-65,共5页
双馈变速风电机组采用双脉宽调制(PWM)变流器实现电磁与机械的解耦控制,这也使得双馈变速风电机组对系统频率变化的响应降低。文中以双馈变速风电机组模型为基础,根据双馈变速风电机组控制特点和控制过程,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DIgSILENT/P... 双馈变速风电机组采用双脉宽调制(PWM)变流器实现电磁与机械的解耦控制,这也使得双馈变速风电机组对系统频率变化的响应降低。文中以双馈变速风电机组模型为基础,根据双馈变速风电机组控制特点和控制过程,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DIgSILENT/PowerFactory中增加了频率控制环节,在系统频率变化时,双馈变速风电机组通过释放或者吸收转子中的一部分动能,相应增加或者减少有功出力,实现了风电机组的频率控制。仿真结果证明了频率控制环节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并证明了通过增加附加频率控制环节,风电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系统频率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双馈电机 频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电力系统惯性水平的风电场和VSC-HVDC协同控制策略 被引量:61
14
作者 李宇骏 杨勇 +2 位作者 李颖毅 刘高任 徐政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4期6021-6031,共11页
针对海上风电场采用柔性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C,VSC-HVDC)接入陆上电网的技术方案,提出利用直流电容和风电机组转子动能去模拟同步发电机惯量的协同控制策略。通过网侧换流器直流电压滑差控制,在电... 针对海上风电场采用柔性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C,VSC-HVDC)接入陆上电网的技术方案,提出利用直流电容和风电机组转子动能去模拟同步发电机惯量的协同控制策略。通过网侧换流器直流电压滑差控制,在电网扰动下,直流电容能相应地吸收或释放能量。两端VSC交流系统频率通过风场侧换流器(wind farm VSC,WFVSC)的变频控制实现人工耦合,可以省去两端换流站之间的通信。为响应WFVSC的频率变化,风电机组功率控制器将调整功率指令值,使转子转速相应变化。通过一系列协同控制,海上风电场将参与电力系统频率控制。在允许的风电机组转速和直流电压变化范围内,该协同控制策略可提供大范围的惯量,增加系统稳定性。通过对负荷变化、风速变化和交流系统故障等工况的仿真,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风电场 柔性直流输电 双馈感应发电机 惯量模拟 频率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风电场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69
15
作者 迟永宁 王伟胜 +1 位作者 刘燕华 戴慧珠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10-14,共5页
对大型风电场接入后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基于双馈感应电机的风电机组的暂态稳定机理;基于双馈风电机组的动态数学模型,通过仿真计算研究了大型风电场并网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分析比较了在同一接入... 对大型风电场接入后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基于双馈感应电机的风电机组的暂态稳定机理;基于双馈风电机组的动态数学模型,通过仿真计算研究了大型风电场并网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分析比较了在同一接入点接入双馈风电机组与接入同步发电机组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仿真计算进一步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果;最后得出结论:基于双馈风电机组的风电场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要好于在同一接入点接入相同容量的同步发电机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稳定性 风力发电 风电机组 双馈电机 动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场发电机动态等值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91
16
作者 孙建锋 焦连伟 +2 位作者 吴俊玲 周双喜 陈寿孙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8-61,共4页
在研究风电场对电网影响时,为节省仿真时间,常常利用简化的异步电机模型或通过多机等值来简化由多台风电机组组成的风电场模型。笔者提出基于同步发电机传递函数概念的多台异步发电机等值的参数辨识方法,并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等值异步... 在研究风电场对电网影响时,为节省仿真时间,常常利用简化的异步电机模型或通过多机等值来简化由多台风电机组组成的风电场模型。笔者提出基于同步发电机传递函数概念的多台异步发电机等值的参数辨识方法,并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等值异步发电机的同步电抗、暂态电抗和转子时间常数。利用MATLAB/SIMULINK工具箱的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等值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风力发电机 异步电机 同步发电机 传递函数 动态等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组动态模型的分析与比较(英文) 被引量:70
17
作者 尹明 李庚银 +1 位作者 周明 赵成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22-27,共6页
在大型风力发电厂中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组将被广泛应用,深入了解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组动态特性非常必要。文中给出了双馈机组的8阶、5阶和3阶模型。8阶模型包括完整的传动系统模型、定子模型和转子模型;5阶模型包括定子、转子模型和简... 在大型风力发电厂中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组将被广泛应用,深入了解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组动态特性非常必要。文中给出了双馈机组的8阶、5阶和3阶模型。8阶模型包括完整的传动系统模型、定子模型和转子模型;5阶模型包括定子、转子模型和简化的传动系统模型;忽略定子的暂态过程后,3阶模型包括转子模型和简化的传动系统模型。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上实现了3种模型建模。完成了对2种情况的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上述3种模型的正确性,并比较了各自的响应特性。仿真结果表明:8阶模型具有最精确完整的响应,但仿真时间最长;3阶模型采用最大程度的近似,但仿真时间最短;5阶模型适合大多数既要求较快仿真速度又要求较高精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发电机 风力发电 动态模型 变速风力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VC与桨距角控制改善异步机风电场暂态电压稳定性 被引量:81
18
作者 迟永宁 关宏亮 +1 位作者 王伟胜 戴慧珠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5-100,104,共7页
研究了改善异步机风电场暂态电压稳定性的措施。基于普通异步机的恒速风电机组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风电机组之一,由于其发出有功功率的同时吸收无功功率,会导致接入风电地区电网的电压稳定性降低。文中在DIgSILENT/PowerFactory... 研究了改善异步机风电场暂态电压稳定性的措施。基于普通异步机的恒速风电机组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风电机组之一,由于其发出有功功率的同时吸收无功功率,会导致接入风电地区电网的电压稳定性降低。文中在DIgSILENT/PowerFactory中建立了静止无功补偿器(SVC)控制模型及风电机组桨距角控制模型,通过包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仿真计算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及其对异步机风电场与电网暂态电压稳定性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在接入风电地区电网发生三相短路的大扰动故障时,SVC能够有效地帮助恒速风电机组在故障后恢复电压,提高输出的电磁功率,桨距角控制能够有效地降低恒速风电机组的输入机械功率,以上2种措施能够避免风电机组机械与电磁功率不平衡引起的异步发电机超速及电压失稳;采用SVC及风电机组桨距角控制能够改善异步机风电场的暂态电压稳定性,确保风电机组连续运行及电网安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电压稳定 异步机风电场 恒速风电机组 静止无功补偿器(SVC) 桨距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发电低电压穿越技术综述 被引量:203
19
作者 张兴 张龙云 +2 位作者 杨淑英 余勇 曹仁贤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共8页
近年来风力发电占供电比重增长迅速。在电网出现故障导致电压跌落后,风力机组如果纷纷解列会带来系统暂态不稳定,并可能造成局部甚至是系统全面瘫痪,故人们开始关注风机并网并相应提出了低电压穿越(LVRT)要求。文中详细分析了定速异步风... 近年来风力发电占供电比重增长迅速。在电网出现故障导致电压跌落后,风力机组如果纷纷解列会带来系统暂态不稳定,并可能造成局部甚至是系统全面瘫痪,故人们开始关注风机并网并相应提出了低电压穿越(LVRT)要求。文中详细分析了定速异步风机(FSIG)、同步直驱式风机(PMSG)和双馈式风机(DFIG)三种主要机型在电网电压跌落时的暂态特性,并综述了国内外提出的主要LVRT方案。重点分析了最难实现穿越的双馈风机的LVRT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电压跌落 低电压穿越 定速异步机 同步直驱 双馈风机 撬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机组等效模型对机组暂态稳定分析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60
20
作者 李辉 韩力 +1 位作者 赵斌 陈哲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105-111,共7页
该文应用等效集中质量法,建立了同时考虑风力机叶片弯曲柔性以及风力机和发电机之间传动轴扭转柔性的风力机3个质量块等效模型。结合并网笼型异步发电机的电磁暂态模型,以额定功率330kW(MADE-AE30)和3MW的风力发电机组为例,在电网电压... 该文应用等效集中质量法,建立了同时考虑风力机叶片弯曲柔性以及风力机和发电机之间传动轴扭转柔性的风力机3个质量块等效模型。结合并网笼型异步发电机的电磁暂态模型,以额定功率330kW(MADE-AE30)和3MW的风力发电机组为例,在电网电压骤降和机械大扰动下,与风力机传统1个、2个质量块等效模型的机组暂态稳定性进行了仿真比较。分析了叶片不同弯曲柔性、不同折断点位置对3MW风电机组电暂态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文建立的风力机等效模型对准确分析风力发电机组暂态稳定性是必要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暂态稳定性 笼型异步发电机 风力机 叶片柔性 传动轴 等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