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analytic electromagnetic calculation method for performance evolution of 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s for wind turbines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文娟 黄守道 +1 位作者 高剑 CHEN Zhe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0期2763-2774,共12页
An analytic electromagnetic calculation method for 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 in wind turbine system was presented. Based on the operation principles, steady state equivalent circuit and basic equations of D... An analytic electromagnetic calculation method for 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 in wind turbine system was presented. Based on the operation principles, steady state equivalent circuit and basic equations of DFIG, the modeling for electromagnetic calculation of DFIG was proposed. The electromagnetic calculation of DFIG was divided into three steps: the magnetic flux calculation, parameters derivation and performance checks. For each step, the detailed numeric calculation formulas were all derived. Combining the calculation formulas, the whole electromagnetic calculation procedure was established, which consisted of three iterative calculation loops, including magnetic saturation coefficient, electromotive force and total output power. All of the electromagnetic and performance data of DIFG can be calculated conveniently by the established calculation procedure, which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new designed machine. A 1.5 MW DFIG designed by the proposed procedure was built, for which the whole type tests including no-load test, load test and temperature rising test were carried out. The test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the DFIG satisfies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the test data fit well with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which prove the correctness of the presented calculation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MAGNETIC calculation 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 wind turb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cond-order Sliding Mode Control of DFIG Based Variable Speed Wind Turbine for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被引量:4
2
作者 Xiangjie Liu Chengcheng Wang Yaozhen Han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34-1442,共9页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滑模控制器 二阶滑模 变速恒频 最大功率点跟踪 双馈感应发电机 李雅普诺夫函数 发电机转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平衡弱电网下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转子侧变流器优化策略
3
作者 徐上 谢震 +3 位作者 杨曙昕 李梦杰 杨淑英 张兴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45,共11页
双馈风电机组在不平衡电网下运行时,系统存在正、负序通路,而随着电网强度减弱,机网耦合加剧,不平衡定子电压的扰动将影响系统正常运行。为研究弱电网下双馈风电机组不平衡运行以及稳定机理,首先,构建了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小信号状态空... 双馈风电机组在不平衡电网下运行时,系统存在正、负序通路,而随着电网强度减弱,机网耦合加剧,不平衡定子电压的扰动将影响系统正常运行。为研究弱电网下双馈风电机组不平衡运行以及稳定机理,首先,构建了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小信号状态空间模型,基于系统模型对正、负序转子电流控制进行稳定性及不平衡度分析。然后,提出基于自适应虚拟阻抗的优化控制策略,以实现弱电网下对不平衡定子电压、电流的协同补偿,并通过理论分析证明了所提策略有效提高了不平衡弱电网下双馈风电机组的稳定性。最后,通过硬件在环实验平台验证了所提优化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电网 双馈风电机组 不平衡电网 构网型控制 负序控制 状态空间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变速风电机组频率控制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89
4
作者 关宏亮 迟永宁 +2 位作者 王伟胜 戴慧珠 杨以涵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1-65,共5页
双馈变速风电机组采用双脉宽调制(PWM)变流器实现电磁与机械的解耦控制,这也使得双馈变速风电机组对系统频率变化的响应降低。文中以双馈变速风电机组模型为基础,根据双馈变速风电机组控制特点和控制过程,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DIgSILENT/P... 双馈变速风电机组采用双脉宽调制(PWM)变流器实现电磁与机械的解耦控制,这也使得双馈变速风电机组对系统频率变化的响应降低。文中以双馈变速风电机组模型为基础,根据双馈变速风电机组控制特点和控制过程,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DIgSILENT/PowerFactory中增加了频率控制环节,在系统频率变化时,双馈变速风电机组通过释放或者吸收转子中的一部分动能,相应增加或者减少有功出力,实现了风电机组的频率控制。仿真结果证明了频率控制环节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并证明了通过增加附加频率控制环节,风电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系统频率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双馈电机 频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发电低电压穿越技术综述 被引量:203
5
作者 张兴 张龙云 +2 位作者 杨淑英 余勇 曹仁贤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共8页
近年来风力发电占供电比重增长迅速。在电网出现故障导致电压跌落后,风力机组如果纷纷解列会带来系统暂态不稳定,并可能造成局部甚至是系统全面瘫痪,故人们开始关注风机并网并相应提出了低电压穿越(LVRT)要求。文中详细分析了定速异步风... 近年来风力发电占供电比重增长迅速。在电网出现故障导致电压跌落后,风力机组如果纷纷解列会带来系统暂态不稳定,并可能造成局部甚至是系统全面瘫痪,故人们开始关注风机并网并相应提出了低电压穿越(LVRT)要求。文中详细分析了定速异步风机(FSIG)、同步直驱式风机(PMSG)和双馈式风机(DFIG)三种主要机型在电网电压跌落时的暂态特性,并综述了国内外提出的主要LVRT方案。重点分析了最难实现穿越的双馈风机的LVRT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电压跌落 低电压穿越 定速异步机 同步直驱 双馈风机 撬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组动态模型的分析与比较(英文) 被引量:70
6
作者 尹明 李庚银 +1 位作者 周明 赵成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22-27,共6页
在大型风力发电厂中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组将被广泛应用,深入了解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组动态特性非常必要。文中给出了双馈机组的8阶、5阶和3阶模型。8阶模型包括完整的传动系统模型、定子模型和转子模型;5阶模型包括定子、转子模型和简... 在大型风力发电厂中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组将被广泛应用,深入了解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组动态特性非常必要。文中给出了双馈机组的8阶、5阶和3阶模型。8阶模型包括完整的传动系统模型、定子模型和转子模型;5阶模型包括定子、转子模型和简化的传动系统模型;忽略定子的暂态过程后,3阶模型包括转子模型和简化的传动系统模型。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上实现了3种模型建模。完成了对2种情况的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上述3种模型的正确性,并比较了各自的响应特性。仿真结果表明:8阶模型具有最精确完整的响应,但仿真时间最长;3阶模型采用最大程度的近似,但仿真时间最短;5阶模型适合大多数既要求较快仿真速度又要求较高精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发电机 风力发电 动态模型 变速风力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机组接入对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9
7
作者 李媛媛 邱跃丰 +5 位作者 马世英 王筑 宋云亭 谢良 刘应梅 钟以林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0-55,共6页
针对大规模风电并网后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变化情况,通过简单系统算例仿真,详细分析了不同风电渗透功率水平下,分别采用固定转速风电机组、双馈感应风电机组和永磁同步直驱风电机组并网对系统阻尼特性的影响,并且通过实际系统仿真算例,... 针对大规模风电并网后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变化情况,通过简单系统算例仿真,详细分析了不同风电渗透功率水平下,分别采用固定转速风电机组、双馈感应风电机组和永磁同步直驱风电机组并网对系统阻尼特性的影响,并且通过实际系统仿真算例,验证了分析结果。结合定速风机、双馈风机和直驱风机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考虑风机并网后系统动态特性因素的风电机组选型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转速风电机组 双馈感应风电机组 永磁同步直驱风电机组 小干扰稳定性 阻尼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机组故障行为及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50
8
作者 田新首 王伟胜 +3 位作者 迟永宁 李庚银 汤海雁 李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21,共6页
由于双馈风电机组具有不同于同步发电机的运行特性,且不同型号双馈风电机组在实现故障穿越时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造成大规模风电并网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发生变化。文中通过对双馈风电机组控制特点及故障行为的深入研究,指出双馈风电... 由于双馈风电机组具有不同于同步发电机的运行特性,且不同型号双馈风电机组在实现故障穿越时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造成大规模风电并网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发生变化。文中通过对双馈风电机组控制特点及故障行为的深入研究,指出双馈风电机组的故障行为由故障穿越运行控制策略决定,并给出其等效外特性。基于等面积定则定性分析了双馈风电机组接入单端送电系统后,其故障行为对系统暂态稳定性影响的机理。在理论分析基础上进行了时域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故障期间减小双馈风电机组有功给定值、增加无功注入控制比例系数有利于系统的暂态功角稳定性,故障清除后有功恢复控制对系统的暂态功角稳定性影响不大,验证了所提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故障行为 故障穿越 等面积定则 暂态稳定性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的参数辨识分析 被引量:29
9
作者 金宇清 赵泽 +1 位作者 鞠平 吴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700-1705,共6页
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是当前国内外风力发电机(WTG)的主流机型。要研究大规模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必须要有准确的风力发电机和风力发电场的模型及参数。关于模型结构目前已有较多的研究成果,但是有关获取模型准确参数的研究却极... 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是当前国内外风力发电机(WTG)的主流机型。要研究大规模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必须要有准确的风力发电机和风力发电场的模型及参数。关于模型结构目前已有较多的研究成果,但是有关获取模型准确参数的研究却极少。为此,研究了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的模型参数的辨识方法。首先通过研究各个参数的轨迹灵敏度相位来判断其可辨识性,发现除定子电抗和转子电抗不可以同时辨识外,其它参数均可以唯一辨识。然后通过分析可辨识参数的时域、频域灵敏度大小以及灵敏度曲线的形状来判断辨识的难易度,确定需要重点辨识的参数为定子电阻、定子电抗、励磁电抗和转子电阻。最后设计了基于蚁群优化算法的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参数辨识方法,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搭建了仿真系统并验证了该辨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WTG) 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 参数辨识 可辨识性 轨迹灵敏度 频域灵敏度 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机组惯量控制对系统小干扰稳定的影响 被引量:43
10
作者 陈润泽 吴文传 +3 位作者 孙宏斌 蓝海波 刘海涛 刘晓敏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6-12,共7页
研究了双馈风电机组加入惯量控制后对系统小干扰稳定的影响。首先,分析了双馈风电机组为系统提供惯性支持的基本原理,讨论了两种惯量控制的方法。然后,分析了这两种控制方法对系统小干扰稳定的可能影响。最后基于仿真,用模式分析法分析... 研究了双馈风电机组加入惯量控制后对系统小干扰稳定的影响。首先,分析了双馈风电机组为系统提供惯性支持的基本原理,讨论了两种惯量控制的方法。然后,分析了这两种控制方法对系统小干扰稳定的可能影响。最后基于仿真,用模式分析法分析了不同控制策略和参数下的惯量控制对系统小干扰稳定的影响特性。分析表明,引入惯量控制对系统的小干扰稳定存在较明显的影响,在设计控制方法和参数时需要考虑小干扰稳定的安全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惯量控制 电力系统 稳定分析 风力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机组模型结构讨论 被引量:21
11
作者 潘学萍 鞠平 +1 位作者 吴峰 金宇清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14,共8页
比较了双馈风电机组详细模型和通用模型的结构,发现通用模型中忽略了变流器、网侧控制器以及发电机的定转子动态。基于特征根技术及时域仿真分析,得出结论:通用模型中忽略变流器及网侧控制器的动态是合理的;通用模型中忽略发电机的定子... 比较了双馈风电机组详细模型和通用模型的结构,发现通用模型中忽略了变流器、网侧控制器以及发电机的定转子动态。基于特征根技术及时域仿真分析,得出结论:通用模型中忽略变流器及网侧控制器的动态是合理的;通用模型中忽略发电机的定子及转子动态,仅对转子侧控制器的电气快动态有一定的影响。文中进一步指出,通用模型中还可忽略转子侧控制器电流控制内环的动态。文中还讨论了不同驱动系统模型下双馈风电机组动态特性的差异,以及转子侧控制器参数对双馈风电机组动态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详细模型 通用模型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感应风电机组异常脱网及其无功需求分析 被引量:40
12
作者 崔杨 严干贵 +1 位作者 孟磊 穆钢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8-163,共6页
分析了双馈感应(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风电机组因转子回路撬棒保护动作诱发机组脱网的过程,撬棒保护动作远快于定子并网接触器动作,因而机组脱网前存在短时鼠笼异步运行状态的现象。建立了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正常运行... 分析了双馈感应(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风电机组因转子回路撬棒保护动作诱发机组脱网的过程,撬棒保护动作远快于定子并网接触器动作,因而机组脱网前存在短时鼠笼异步运行状态的现象。建立了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正常运行状态及鼠笼异步运行状态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双馈感应风电机组脱网时对电网的无功需求,总结了机组异常脱网时的转差–无功特性。最后提出了风电场无功补偿措施,如配置无功补偿设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风电机组 撬棒保护 鼠笼异步运行 无功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子电流偏差角的双馈感应电机速度观测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杨淑英 张兴 +2 位作者 张崇巍 谢震 曹仁贤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2-95,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转子电流偏差角的双馈感应电机(DFIG)闭环速度观测方案。相比基于定子磁链或基于转子电流的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MRAS)速度观测方案,该方案所构造的速度观测器不仅具有较好的线性化控制特性,而且其前向控制增益不受双馈感应... 提出一种基于转子电流偏差角的双馈感应电机(DFIG)闭环速度观测方案。相比基于定子磁链或基于转子电流的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MRAS)速度观测方案,该方案所构造的速度观测器不仅具有较好的线性化控制特性,而且其前向控制增益不受双馈感应电机转子电流量值的影响,从而使得所设计的DFIG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动态响应特性。2MW双馈感应电机的仿真试验,不仅验证了该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策略的正确性,而且通过与基于转子电流MRAS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策略的对比表明,该控制策略具有较好的动态响应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速度传感器控制 转子电流偏差角 双馈感应电机 风力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场模糊附加阻尼控制策略 被引量:17
14
作者 李辉 陈宏文 +2 位作者 杨超 赵斌 唐显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1期51-57,6,共7页
基于暂态能量函数分析原理,提出双馈风电场模糊附加阻尼控制策略。首先,以区域间暂态振荡能量下降为目标,从理论上分析了调节风电场输出有功或无功功率能抑制电力系统区域间低频振荡的可行性。其次,在阐述双馈风电场常规PSS附加阻尼控... 基于暂态能量函数分析原理,提出双馈风电场模糊附加阻尼控制策略。首先,以区域间暂态振荡能量下降为目标,从理论上分析了调节风电场输出有功或无功功率能抑制电力系统区域间低频振荡的可行性。其次,在阐述双馈风电场常规PSS附加阻尼控制策略的基础上,以传输线有功功率变化作为暂态能量振荡阶段的判断依据,提出了基于模糊控制的双馈风电场附加阻尼控制策略。最后,以双馈风电场接入IEEE两区域四机系统为例,针对电网传输线三相短路故障和区域内同步发电机输入功率小扰动两种情况,对采用模糊附加阻尼控制时系统的运行性能进行仿真,并与常规PSS附加阻尼控制和无附加阻尼控制的运行效果进行比较。仿真结果验证了风电机组有功或无功功率环模糊附加阻尼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同时表明基于无功功率环的模糊附加阻尼控制不仅能更好地抑制传输线有功功率振荡而且又能减小风电机组传动链轴系扭矩的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双馈风电机组 低频振荡 模糊控制 附加阻尼控制 轴系扭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机组的小信号分析及其控制系统的参数优化 被引量:24
15
作者 林今 李国杰 +1 位作者 孙元章 黎雄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6-90,95,共6页
为了更好地研究及优化并网型双馈风电机组的动态特性,建立了其工作在额定风速以上时的总体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线性化;通过小信号分析,获得了风电机组并入系统后的特征根。使用相关因子的对比分析方法,对特征根进行了分类;然后利用控制... 为了更好地研究及优化并网型双馈风电机组的动态特性,建立了其工作在额定风速以上时的总体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线性化;通过小信号分析,获得了风电机组并入系统后的特征根。使用相关因子的对比分析方法,对特征根进行了分类;然后利用控制器参数对系统特征根灵敏度,提出了以灵敏度加权平方和最小为目标的控制系统参数优化模型及求解算法,协调优化双馈风电机组的励磁及桨距控制器的参数。最后利用频域分析及时域仿真,验证了该优化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励磁控制 桨距控制 小信号分析 参数灵敏度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机组传动链柔性建模及电网故障响应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秦世耀 李少林 +2 位作者 王瑞明 陈晨 孙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27-733,共7页
针对风电机组动态特性研究中传动链模型过于简化及对电网故障动态响应特性不足或缺失的问题。综合考虑风电机组传动链各部分的惯量、旋转阻尼、刚度特性等,采用弹簧阻尼质量建模方法,建立风电机组柔性传动链模型,分析说明柔性传动链的... 针对风电机组动态特性研究中传动链模型过于简化及对电网故障动态响应特性不足或缺失的问题。综合考虑风电机组传动链各部分的惯量、旋转阻尼、刚度特性等,采用弹簧阻尼质量建模方法,建立风电机组柔性传动链模型,分析说明柔性传动链的二阶欠阻尼系统本质及在电网故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扭矩振荡问题。首次考虑传动链柔性特性进行风电机组电网故障动态响应特性系统仿真研究,仿真结果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在1.5 MW大容量风电机组上进行现场试验研究,试验结果有力支持了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电网电压故障 柔性传动链 扭矩振荡 阻尼与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机组超速脱网机理分析及实例 被引量:13
17
作者 穆钢 王健 +3 位作者 郑太一 严干贵 孙勇 史坤鹏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113-117,共5页
近年来,风电机组大面积脱网事故屡有发生,给所连接电网带来冲击。以往关于风电机组脱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风电机组受扰后的电磁暂态过程。事实上,当电网故障扰动导致双馈风电机组Crowbar保护动作后,也打破了风电机组的转矩平衡。如果风... 近年来,风电机组大面积脱网事故屡有发生,给所连接电网带来冲击。以往关于风电机组脱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风电机组受扰后的电磁暂态过程。事实上,当电网故障扰动导致双馈风电机组Crowbar保护动作后,也打破了风电机组的转矩平衡。如果风电机组在受扰后的机电暂态过程中不能建立新的转矩平衡,将会引起风电机组超速保护动作,致使机组脱网。分析了配有Crowbar保护的双馈风电机组受扰后的机电暂态过程,揭示了双馈风电机组受扰后超速脱网的机理,推导了超速脱网的条件。运用所提出的分析方法,分析了一个风电机组超速脱网的工程实例,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双馈风电机组 Crowbar保护 超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电网情况下双馈风电机组改进虚拟感抗控制方法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学广 方冉 +2 位作者 马彦 赵旖旎 徐殿国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33-40,156,共9页
当前弱电网条件下双馈风电机组的运行稳定性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建立了综合考虑锁相环、转子侧电流环和功率环控制器影响的双馈风电机组等效输入导纳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广义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分析了增大转子侧电感... 当前弱电网条件下双馈风电机组的运行稳定性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建立了综合考虑锁相环、转子侧电流环和功率环控制器影响的双馈风电机组等效输入导纳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广义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分析了增大转子侧电感对系统稳定性的提升作用,由此提出在控制器中引入虚拟感抗提高系统稳定性的方法。相对于传统的直接在转子侧电流环中引入虚拟感抗,在设计基于虚拟感抗的控制器时,充分考虑锁相环耦合弱电网扰动对双馈风电机组运行稳定性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了改进的控制方法。通过广义奈奎斯特判据证明了该方法能有效提高弱电网条件下双馈风电机组的运行稳定性。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1.5 MW的双馈风电机组详细模型,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改进控制器对提高系统稳定性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虚拟感抗 弱电网 广义奈奎斯特判据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耦辨识双馈风电机组转子侧控制器参数的频域方法 被引量:22
19
作者 潘学萍 鞠平 +2 位作者 温荣超 吴峰 金宇清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9-25 108,108,共8页
转子侧控制器主导了双馈风电机组的动态,对其进行准确建模至关重要。针对转子侧控制器模型结构复杂、存在相互影响的问题,推导了转子侧控制器的解耦模型。基于该解耦模型,提出通过在输入信号的参考值上施加伪随机信号,根据输入信号和输... 转子侧控制器主导了双馈风电机组的动态,对其进行准确建模至关重要。针对转子侧控制器模型结构复杂、存在相互影响的问题,推导了转子侧控制器的解耦模型。基于该解耦模型,提出通过在输入信号的参考值上施加伪随机信号,根据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自功率谱和互功率谱,辨识转子侧控制器各参数。与灵敏度比较发现,参数辨识精度与灵敏度结果一致。最后指出:即使转子侧控制器内环参数的辨识精度偏低,也基本不影响对双馈风电机组机电暂态过程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转子侧控制器 解耦模型 频域灵敏度 频域辨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电网故障下双馈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方案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李辉 廖勇 +1 位作者 姚骏 刘刃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7-86,共10页
相比于对称电网故障,不对称电网故障在实际电力系统运行中发生的概率更大,其对双馈风电机组(DFIG)的'有害'影响也更大。首先分析了不对称电网故障下双馈风电机组的瞬态特性,继而结合仿真,研究了双馈风电机组各种低电压穿越(LVRT... 相比于对称电网故障,不对称电网故障在实际电力系统运行中发生的概率更大,其对双馈风电机组(DFIG)的'有害'影响也更大。首先分析了不对称电网故障下双馈风电机组的瞬态特性,继而结合仿真,研究了双馈风电机组各种低电压穿越(LVRT)技术方案在严重不对称电网故障下的运行特性。在此基础之上,对不同的低电压穿越方案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阐述了其运行特点,并进一步探讨了各种低电压穿越方案的经济性,为工程实现各种低电压穿越方案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风力机 严重不对称电网故障 低电压穿越 双馈感应发电机 串联网侧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