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9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analytic electromagnetic calculation method for performance evolution of 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s for wind turbines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文娟 黄守道 +1 位作者 高剑 CHEN Zhe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0期2763-2774,共12页
An analytic electromagnetic calculation method for 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 in wind turbine system was presented. Based on the operation principles, steady state equivalent circuit and basic equations of D... An analytic electromagnetic calculation method for 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 in wind turbine system was presented. Based on the operation principles, steady state equivalent circuit and basic equations of DFIG, the modeling for electromagnetic calculation of DFIG was proposed. The electromagnetic calculation of DFIG was divided into three steps: the magnetic flux calculation, parameters derivation and performance checks. For each step, the detailed numeric calculation formulas were all derived. Combining the calculation formulas, the whole electromagnetic calculation procedure was established, which consisted of three iterative calculation loops, including magnetic saturation coefficient, electromotive force and total output power. All of the electromagnetic and performance data of DIFG can be calculated conveniently by the established calculation procedure, which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new designed machine. A 1.5 MW DFIG designed by the proposed procedure was built, for which the whole type tests including no-load test, load test and temperature rising test were carried out. The test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the DFIG satisfies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the test data fit well with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which prove the correctness of the presented calculation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MAGNETIC calculation 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 wind turb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gh Voltage Ride-through Control Strategy of Doubly Fed Induction Wind Generators Based on Virtual Impedance 被引量:2
2
作者 XIE Zhen ZHANG Xing +1 位作者 YANG Shuying SONG Haihua QU Tingyu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7期I0001-I0001,共1页
With the rapid increase of wind farms,the grid code needs to be improv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wind farms and enhance grid stability.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s are largely used in wind turbines,but they are ... With the rapid increase of wind farms,the grid code needs to be improv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wind farms and enhance grid stability.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s are largely used in wind turbines,but they are very sensitive to grid disturbances.The voltage swell can be caused by switching on capacitor banks or switching off large loads,which may result in the reversal of the power flow in the grid convertor;the current may flow from the grid into the DC link,which may step up DC voltage,and result in large faults of rotor currents and instantaneous power oscillation.The grid reactive compensation devices can not have the automatic swithing function after the low voltage fault,which will result in local reactive power surplus,so some wind power generators will retreat from the grid under high voltage prot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d power generator 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 virtual impedance high voltage ride through(HV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Wind Turbines Equipped with 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s on Distance Protection 被引量:1
3
作者 Hossein Kazemi KAREGAR Maryam KHODDAM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8-131,共4页
Nowadays wind energy is the fastest growing 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 in the world.The problems of integrating wind farms are caused by changes of wind speed during a day.Moreover,the behaviors of wind turbines equipp... Nowadays wind energy is the fastest growing 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 in the world.The problems of integrating wind farms are caused by changes of wind speed during a day.Moreover,the behaviors of wind turbines equipped with 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s differ fundamentally from synchronous generators.Therefore,more considerations are needed to analyze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distance protection relays.The protection of a wind farm with distance relay is inspected.By changing the conditions of the wind farm,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stance relay are stud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保护 双馈异步发电机 风力发电机组 配备 可再生能源资源 双馈感应发电机 距离继电器 同步发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active Current Allocation and Control Strategies Improvement of Low Voltage Ride Though for Doubly Fed Induction Wind Turbine Generation System 被引量:36
4
作者 LI Hui FU Bo +2 位作者 YANG Chao ZHAO Bin TANG Xianhu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I0004-I0004,22,共1页
为满足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low voltage ride through,LVRT)的测试要求及其电气模型一致性评估需要,提出考虑向电网注入无功电流的双馈风电机组LVRT的控制策略。在阐述风电机组LVRT测试要求及控制原理的基础上,推导双馈发电机(doubly... 为满足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low voltage ride through,LVRT)的测试要求及其电气模型一致性评估需要,提出考虑向电网注入无功电流的双馈风电机组LVRT的控制策略。在阐述风电机组LVRT测试要求及控制原理的基础上,推导双馈发电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定子侧及网侧变流器输出无功电流极限表达式,研究电网电压跌落深度和发电机总输出有功功率对其无功电流极限值的影响规律,进而提出DFIG在LVRT期间的无功电流分配算法和改进的有功、无功功率控制策略。最后,以某实际2 MW双馈风电机组为例,分别对风速为5和12 m/s、电网电压对称跌落至20%和50%工况下的LVRT运行性能进行仿真比较和样机测试。与传统LVRT控制方法的对比表明,所提改进控制策略能更好地满足风电机组LVRT的测试要求。样机测试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改进控制策略和仿真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涡轮机 发电系统 控制策略 无功电流 分配算法 低电压 异步 双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cond-order Sliding Mode Control of DFIG Based Variable Speed Wind Turbine for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被引量:4
5
作者 Xiangjie Liu Chengcheng Wang Yaozhen Han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34-1442,共9页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滑模控制器 二阶滑模 变速恒频 最大功率点跟踪 双馈感应发电机 李雅普诺夫函数 发电机转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of Short-circuit Characteristics and Calculation of Steady-state Short-circuit Current for DFIG Wind Turbine 被引量:1
6
作者 Xiong, Xiaofu Ouyang, Jinxin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5-121,共7页
Large-scale 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wind turbines are connected to the grid and required to remain grid-connection during faults,the short-circuit current contributed by the generation has become a signifi... Large-scale 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wind turbines are connected to the grid and required to remain grid-connection during faults,the short-circuit current contributed by the generation has become a significant issue.However,the traditional calculation methods aiming at synchronous generators cannot be directly applied to the DFIG wind turbines.A new method is needed to calculate the short-circuit current required by the planning,protection and control of the power grid.The short-circuit transition of DFIG under symmetrical and asymmetric short-circuit conditions are mathematically deduced,and the short-circuit characteristics of DFIG are analyzed.A new method is proposed to calculate the steady-state short-circuit current of DFIG based on the derived expressions.The time-domain simulations are conducted to verify the accurac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机 短路电流 短路特性 计算 变速恒频 稳态 双馈感应发电机 非对称短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顾抑制超速脱网和无功支撑的双馈风电机组高电压穿越控制策略
7
作者 王健 李雨城 +4 位作者 陈宁 牟佳男 程林 贾一超 张红颖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589-3602,I0011-I0013,共17页
随着风电渗透率不断升高,世界各国的并网导则要求双馈风电机组具备高电压穿越(high voltage ride-through,HVRT)能力。采用传统HVRT控制策略,HVRT期间双馈风电机组可能发生超速脱网。针对该问题,根据我国国标要求,首先,基于双馈异步发电... 随着风电渗透率不断升高,世界各国的并网导则要求双馈风电机组具备高电压穿越(high voltage ride-through,HVRT)能力。采用传统HVRT控制策略,HVRT期间双馈风电机组可能发生超速脱网。针对该问题,根据我国国标要求,首先,基于双馈异步发电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的转子运动方程,推导了不发生超速脱网的DFIG定子有功功率参考值最小值的近似计算公式。其次,根据DFIG功率约束条件,阐明了HVRT期间传统控制策略下机组发生超速脱网的机理,导出了传统控制策略下机组发生超速脱网的机端电压骤升区间。在此基础上,以兼顾抑制超速脱网和无功支撑为目标,提出了有功优先结合网侧变流器(grid-side converter,GSC)的HVRT控制策略。基于PSCAD/EMTDC仿真软件,分别搭建了单台双馈风电机组和双馈风电场的HVRT仿真模型,对所提控制策略和传统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高电压穿越 超速 电压骤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构网型双馈风电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能量结构分析方法 被引量:6
8
作者 孙正龙 郝舒宇 +2 位作者 李明达 潘超 蔡国伟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11-1426,共16页
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并入系统具有主动支撑电网的作用。随着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容量的增加,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参与系统区间振荡的现象将逐步凸显。针对含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电力系统的区间振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能量结构的电力系统区间... 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并入系统具有主动支撑电网的作用。随着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容量的增加,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参与系统区间振荡的现象将逐步凸显。针对含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电力系统的区间振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能量结构的电力系统区间振荡分析方法。首先,推导了同步发电机及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的能量结构;其次,根据元件的能量结构,分析了元件动能与端口能量的交互关系,在时域方面,对元件实际动能分解,得到动能增量与模式动能,在特征值方面,通过对动能增量以及模式动能进行分析,阐述了利用动能增量以及模式动能可以分析各机组参与振荡程度及模态的理论基础;再次,利用动能增量及模式动能,建立了复合指标,该指标可用于评估系统区间振荡;最后,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振荡 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 动能增量 模式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模阻抗的双馈异步发电机转子绕组绝缘在线监测
9
作者 郑大勇 乐振春 +5 位作者 常玉红 谢欢 桂林 陆格野 党智敏 张品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91-2799,I0029,I0030,共11页
与传统同步励磁发电机相比,双馈异步电机转子绕组受力复杂,绝缘磨损更为严重,因此其绝缘问题更需关注。目前,转子绝缘问题只能通过转子绕组短路故障诊断方法进行事后保护性切除,无法实现绝缘老化预警。基于此,提出一种利用转子侧变流器... 与传统同步励磁发电机相比,双馈异步电机转子绕组受力复杂,绝缘磨损更为严重,因此其绝缘问题更需关注。目前,转子绝缘问题只能通过转子绕组短路故障诊断方法进行事后保护性切除,无法实现绝缘老化预警。基于此,提出一种利用转子侧变流器产生的开关电压谐波和对应的漏电流谐波响应,对转子绕组绝缘共模等效阻抗进行在线测量的方法。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在线监测转子绕组绝缘等效参数的变化,实现转子绕组绝缘老化非侵入式在线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异步发电机 绝缘老化 转子绕组 在线监测 共模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解析优化的大规模双馈风电机群电磁暂态等值建模
10
作者 郭端格 施星宇 +3 位作者 曹一家 王炜宇 李勇 唐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5868-5880,I0010,共14页
开展风电机群电磁暂态仿真将有助于分析系统故障或弱阻尼场景下的多时间尺度动态特征。单机聚合方法能够提高仿真效率而在大规模风电机群分析中被广泛采用,但传统方法存在参数辨识计算时间长,模型构建内部精细程度不足,多时间尺度动态... 开展风电机群电磁暂态仿真将有助于分析系统故障或弱阻尼场景下的多时间尺度动态特征。单机聚合方法能够提高仿真效率而在大规模风电机群分析中被广泛采用,但传统方法存在参数辨识计算时间长,模型构建内部精细程度不足,多时间尺度动态表征性能欠佳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解析优化的大规模双馈感应机群电磁暂态等值建模方法,该方法以风机内部模块为单位,关联方程参数/结构约束和运行数据构建风电机群灰箱等值模型,并通过稀疏松弛正则化与近端梯度算法解析求解;在考虑不同风机规模与参数配置的场景下对比该文方法与传统的单机聚合方法,且在经高压直流输电送出的海上风电场进行大/小干扰验证。算例表明,所提方法计算复杂度低,训练样本少,构建的等值模型能够准确反映原系统多时间尺度动态,且在机群参数、结构变化的情况下,等值精度相比传统方法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风电场 电磁暂态等值建模 数据模型混合驱动 解析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变量距离保护应用于双馈风机出线相间短路时的改进方法
11
作者 侯勇 张尔佳 +3 位作者 范春菊 刘虎林 刘中平 邰能灵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9-90,共12页
突变量距离保护应用于双馈风机出线相间短路时,风电场的等值正序阻抗远大于负序阻抗,缩小了突变量距离保护的保护范围。在详细分析相间短路时保护动作特性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综合等值阻抗的突变量距离保护整定值的改进方法。首先在线计... 突变量距离保护应用于双馈风机出线相间短路时,风电场的等值正序阻抗远大于负序阻抗,缩小了突变量距离保护的保护范围。在详细分析相间短路时保护动作特性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综合等值阻抗的突变量距离保护整定值的改进方法。首先在线计算风机的等值正序、负序阻抗,从而计算得到风机出线两相相间短路时的等值综合阻抗;其次,在原有整定阻抗的基础上,加上一个修正阻抗,该修正阻抗为风机的原有正序阻抗减去两相相间短路时的等值综合阻抗;同时,为了防止保护误动,修正阻抗必须小于被保护线路的总阻抗。通过PSCAD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突变量距离保护整定阻抗改进方法的有效性,应用于风机出口线路相间短路时,保护可以准确动作,且有较大的抗过渡电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机 序阻抗特性 突变量距离保护 两相相间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拓展等效开环过程的多DFIG风电场振荡模态交互路径分析
12
作者 叶剑桥 李生虎 +1 位作者 齐楠 陶帝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73-985,I0014,共14页
随着风电规模扩大,风电场内部振荡风险加剧。现有振荡建模常把风电场等值为单台机组,忽略由风电机组间动态交互引发的振荡问题;现有振荡研究方法难以解释风电机组间交互作用过程。该文提出拓展等效开环传递过程(extended effective open... 随着风电规模扩大,风电场内部振荡风险加剧。现有振荡建模常把风电场等值为单台机组,忽略由风电机组间动态交互引发的振荡问题;现有振荡研究方法难以解释风电机组间交互作用过程。该文提出拓展等效开环传递过程(extended effective open-loop process,EEOP),以分析多双馈感应发电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风电场振荡模态的交互路径。首先,建立频域下多DFIG风电场传递函数矩阵反馈连接模型。基于DFIG两输入两输出特性重新划分传递函数矩阵,拓展EOP理论。推导多DFIG风电场等效开环传递函数,得到多DFIG间交互作用的解析表达以绘制交互路径,揭示多DFIG间的振荡传递过程和耦合关系。然后,基于2-范数和广义奈奎斯特理论,提出量化交互路径增益及其对风电场振荡特性影响的评估指标。最后,仿真分析风速、控制参数对交互作用的影响,验证交互路径和评估指标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振荡 交互路径 拓展等效开环过程(EEOP) 广义奈奎斯特 双馈感应发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参数代理模型的10 MW铝绕组双馈风力发电机优化设计
13
作者 王雨星 戴睿 +3 位作者 姬相磊 侯卓琴 朱博文 王忠岩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86-394,共9页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参数代理模型(MOPSM)的大功率铝绕组双馈风力发电机(AW-DFIG)电磁优化设计方法。首先,明确AW-DFIG的设计参数并通过最优拉丁超立方采样方法(OLHS)进行数据样本点采集;其次,通过比较不同代理模型的拟合精度,不断...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参数代理模型(MOPSM)的大功率铝绕组双馈风力发电机(AW-DFIG)电磁优化设计方法。首先,明确AW-DFIG的设计参数并通过最优拉丁超立方采样方法(OLHS)进行数据样本点采集;其次,通过比较不同代理模型的拟合精度,不断调整和优化模型参数,确定各目标参数的最佳代理模型;然后,利用非支配遗传算法(NSGA-Ⅱ对AW-DFIG)进行电磁方案优化,并采用有限元(FEM)对优化后的方案进行有效验证;最后,研制一台10 MW,1720 r/min的实验样机,并进行相关的实验,验证该文所提基于多目标参数代理模型优化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 双馈感应发电机 电磁设计 数值模拟 代理模型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推算和动态控制的风储联合调频控制策略
14
作者 王威儒 曹宇龙 +2 位作者 王延旭 辛业春 董洪达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4-27,共14页
为解决双馈风力发电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采用综合惯量控制时固有调速器的抑制作用,及转速恢复时系统频率二次跌落(secondary frequency dip,SFD)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模糊推算和动态控制的风储联合调频控制策略。首先... 为解决双馈风力发电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采用综合惯量控制时固有调速器的抑制作用,及转速恢复时系统频率二次跌落(secondary frequency dip,SFD)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模糊推算和动态控制的风储联合调频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电力系统频率响应特性,揭示了输出功率抑制量(output power suppression amount,OPSA)与SFD的产生机理。其次在DFIG频率支撑阶段,基于系统频率指标对综合惯量控制系数进行模糊逻辑设计,减小OPSA影响并提升DFIG调频能力。然后在转速恢复阶段,根据DFIG转速变化动态计算储能有功功率参考值,调整储能输出以减小SFD,并设计变系数比例-积分(proportional-integral,PI)控制以平滑恢复储能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风-储-火四机两区域电力系统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保证了高风电渗透率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机 综合惯量控制 频率响应特性 输出功率抑制量 频率二次跌落 风储联合调频 荷电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低电压穿越及故障全过程动态的双馈风电场等值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海强 崔晓丹 +3 位作者 许剑冰 曹博源 高超 陈志昊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6-225,共10页
在分析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故障各阶段动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计及低电压穿越控制的双馈风电场等值方法。首先,讨论了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给出了含双馈风电场的电力系统故障稳态潮流计算方法。在考虑电压暂态过程的条件下,分析了外部... 在分析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故障各阶段动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计及低电压穿越控制的双馈风电场等值方法。首先,讨论了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给出了含双馈风电场的电力系统故障稳态潮流计算方法。在考虑电压暂态过程的条件下,分析了外部系统短路故障后DFIG转子电流的变化机理,指出电压跌落深度及风电功率是影响短路电流的主要因素,可根据动作分界线判断撬棒是否动作。然后,根据初始风速及撬棒状态将风电场中的DFIG分为3群,并对等值DFIG及集电网络进行聚合。为提高等值模型在恢复阶段的精度,根据故障稳态电压对双馈风电场功率恢复曲线进行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等值DFIG恢复速率进行分段修正。最后,对含双馈风电场的算例系统进行了等值计算。仿真结果表明,等值模型较好地保持了原系统在故障各阶段的动态,在保持较高精度的前提下有效简化了系统,提高了计算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发电机 风电场 低电压穿越 电力潮流 撬棒 动态等值 等值模型 功率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递函数分析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动态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夏越 张鸿飞 +4 位作者 陈颖 杜松怀 苏娟 刘露 沈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759-4774,I0013,共17页
以双馈风力发电系统(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 based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DFIG-based WECS)为例,利用小信号分析法推导出由风机、双质量块传动链构成的动力与传动系统通用传递函数方程。动力与传动系统传递函数的零... 以双馈风力发电系统(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 based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DFIG-based WECS)为例,利用小信号分析法推导出由风机、双质量块传动链构成的动力与传动系统通用传递函数方程。动力与传动系统传递函数的零极点位置、稳定性与系统参数及系统运行工作点相关。该传递函数可进一步分解为扭转分量和非扭转分量。传动链参数仅对扭转分量造成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动力传动、电机、变流器、控制等环节的风力发电系统传递函数模型。模型综合了各环节参数,可直观反映系统参数对系统响应的影响,有助于深入了解系统动态行为。算例及时域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出传递函数模型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可为系统参数设计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函数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DFIG-based WECS) 小信号分析 动力传动系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风电并网系统的振荡能量转移与功率支撑技术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祥宇 黄泳漩 付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9251-9261,I0011,共12页
提升构网型风电机组的振荡能量转移效率是解决振荡抑制与频率支撑参数设计矛盾的关键,对于构网型控制技术的工程推广应用具有重要作用。该文首先分析同步发电机与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间的转子角弹性耦合关系,并构建含构网型风电的两自由... 提升构网型风电机组的振荡能量转移效率是解决振荡抑制与频率支撑参数设计矛盾的关键,对于构网型控制技术的工程推广应用具有重要作用。该文首先分析同步发电机与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间的转子角弹性耦合关系,并构建含构网型风电的两自由度系统弹性运动模型。其次,基于哈密顿能量函数方法,分析构网型风电机组与同步机间的振荡能量转移机理,分析提升构网型风电机组振荡能量转移效率的必要条件,并提出基于振荡能量高效转移的构网型风电机组功率主动支撑控制策略。最后,搭建风电高比例的仿真系统,验证所提控制方法可显著提升双馈风电机组对系统功率振荡与频率波动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控制 双馈风电机组 同步发电机 振荡能量 功率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双馈机组风电场备用电缆位置和容量优化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生虎 李璐璐 +1 位作者 陶帝文 丁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5-1132,共8页
链状结构风电场中电缆故障后,故障串部分风电机组将被迫停运。在两串末端增加备用电缆,可以为故障下游风电机组提供输电通道,但对非故障串电缆容量要求较大,利用率低。文章提出一种备用电缆位置和容量优化方法。首先定义最小路矩阵,评... 链状结构风电场中电缆故障后,故障串部分风电机组将被迫停运。在两串末端增加备用电缆,可以为故障下游风电机组提供输电通道,但对非故障串电缆容量要求较大,利用率低。文章提出一种备用电缆位置和容量优化方法。首先定义最小路矩阵,评估随机风速/电缆故障时风电场输出。根据备用电缆位置对风电场分区。提出有限容量模型解决故障串输电优先性顺序,以确定备用电缆最佳位置。然后引入双馈感应发电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稳态约束,采用主从分裂算法,求解风电场潮流。以利用率和成本为目标,提出备用电缆容量的优化模型。最后给出算例分析结果,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备用电缆 位置选择 容量优化 双馈感应发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硬件在环仿真的DFIG并网系统开环模式谐振风险及验证
19
作者 陈江 杜文娟 杨佳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05,132,共9页
开环模式谐振理论是阐释风电并网引起的电力系统振荡机理的研究成果,其中基于平均模型的离线时域仿真结果可信度存疑。为提升开环模式谐振的工程指导可靠度,首先基于硬件在环仿真,组建了用于验证开环模式谐振的半实物实验平台;其次建立... 开环模式谐振理论是阐释风电并网引起的电力系统振荡机理的研究成果,其中基于平均模型的离线时域仿真结果可信度存疑。为提升开环模式谐振的工程指导可靠度,首先基于硬件在环仿真,组建了用于验证开环模式谐振的半实物实验平台;其次建立双馈风电场并网系统的小信号模型,提出开环模式分析通用方法评估系统振荡风险;最后以两个算例进行了开环模式谐振现象的分析与实验。得到结论:硬件在环仿真的结果符合开环模式分析的结果,在开环模式谐振条件下,系统稳定性下降。留数法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系统闭环模式,系统参数的合理整定可以减小开环模式谐振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环模式谐振 硬件在环仿真 双馈感应发电风电场 振荡风险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机组利用转子动能进行一次调频能力动态估计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腾辉 李卫东 +4 位作者 申家锴 沈毅 陈琦 李继成 刘清晨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9-117,共9页
通过释放转子动能参与一次调频的风电机组,其一次调频能力随外界工况特别是风速的波动而变化,需要动态估计一次调频能力,从而为电力系统运行规划、控制策略制定等提供依据。基于风电机组参与一次调频的功率转换动态过程分析,提出了计及... 通过释放转子动能参与一次调频的风电机组,其一次调频能力随外界工况特别是风速的波动而变化,需要动态估计一次调频能力,从而为电力系统运行规划、控制策略制定等提供依据。基于风电机组参与一次调频的功率转换动态过程分析,提出了计及风电机组转子转速动态变化的一次调频简化解析模型,借助其一次调频能力的解析解,可快速分析风速波动对风电机组一次调频能力的影响;提出双馈风电机组一次调频能力的概率解析描述,利用点估计与Gram-Charlier级数展开,获得了风电机组一次调频能力随风速波动的概率分布特征。仿真验证了所提动态解析模型的准确性和一次调频能力概率估计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双馈风电机组 一次调频 转子动能 概率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