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1篇文章
< 1 2 1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the pre-process technology of knitted fabric made of cotton/vinylon blended hollow yarn by single-factor experiments 被引量:1
1
作者 虞冰清 李萍 +1 位作者 张佩华 严群 《国际纺织导报》 2010年第6期44-44,46-48,50,51,共6页
以棉/维纶混纺空心纱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针织双罗纹织物在前处理过程中,精练剂浓度、氧漂稳定剂浓度、浴比、Na2SiO3浓度、NaOH浓度、H2O2浓度、煮漂时间、煮漂温度8个因素对针织物白度、毛细效应、顶破强力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NaO... 以棉/维纶混纺空心纱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针织双罗纹织物在前处理过程中,精练剂浓度、氧漂稳定剂浓度、浴比、Na2SiO3浓度、NaOH浓度、H2O2浓度、煮漂时间、煮漂温度8个因素对针织物白度、毛细效应、顶破强力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NaOH浓度、H2O2浓度、煮漂时间和煮漂温度是影响织物前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精练剂浓度、氧漂稳定刑浓度、浴比、Na2SiO3浓度对处理结果的影响则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维纶 混纺空心纱 针织物 前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ashing Range after Printing for Knitted fabric from Goller
2
《China Textile》 2009年第7期9-9,共1页
Goller Textilmaschinen GmbH, the leading manufacturer of wet finishing ranges for textile industry and also a Member of the Fong’s Group, presented new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s to the public at Shanghai
关键词 TEXT Washing Range after Printing for knitted fabric from Goll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Knitted Fabrics in Technical and Medical Textiles
3
作者 Károly LáZáR 《China Textile》 2010年第10期28-33,共6页
Knitted fabrics and knitting technology play very important role on the fields of technical and medical textiles and their importance is ever greater. Experts estimate that their annual consumption is increasing by 3,... Knitted fabrics and knitting technology play very important role on the fields of technical and medical textiles and their importance is ever greater. Experts estimate that their annual consumption is increasing by 3,8 % in average and it can reach about 24 million tons in 2010. Within this the consumption of each sector is increasing. Roughly one third of the world’s fibre consumption is used for production of technical textiles.The term "technical textiles" covers many fields of application that are mirrored in the terminology of Techtextil which is very much used generally when grouping these products. Techtextil differentiates 11 groups and knitted fabrics and products made by knitting technologies can be found in each of them.The lecture introduces such applications on many examples. We think that use of knitting technolog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ical and medical textiles can help this sector to survive this difficult period of the European textile indu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plication of knitted fabrics in Technical and Medical Textil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收集用单向导湿针织物涂层摩擦制备及性能研究
4
作者 张静 广靖 陈诚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6,共8页
随着人口爆炸、工业和高新产业发展的持续,工厂和居民对清洁用水需求日益增加,水雾收集器件不断涌现,而现有水雾收集器件多采用飞秒激光刻蚀等方式达到符合要求的浸润性表面,对设备要求较高。本文基于简便的室温自发胶凝作用,温和构建... 随着人口爆炸、工业和高新产业发展的持续,工厂和居民对清洁用水需求日益增加,水雾收集器件不断涌现,而现有水雾收集器件多采用飞秒激光刻蚀等方式达到符合要求的浸润性表面,对设备要求较高。本文基于简便的室温自发胶凝作用,温和构建凝胶聚合物基质,通过引入反应组分以控制胶凝成形期间的微观形貌与表面能分布,经室温修饰形成超疏水聚合物复合材料。以针织物为基底、摩擦为手段构制Janus针织物涂层,利用其润湿不对称性实现单向导湿,进而在捕雾集水的同时减缓水蒸发以提升应用效率,达到低成本且高效的雾收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收集 单向导湿 针织物 涂层 摩擦制备 JAN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纱线外观数据映射的纬编织物外观模拟
5
作者 王旭辉 江文斌 王金凤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0,共5页
针对纱线进行纬编针织物试织打样、染色实现织物外观效果造成费时费力费料问题,提出一种将提取纱线外观数据映射至织物模型的模拟方法,实现由纱线形态预测织物外观。利用计算机图像技术对纱线进行预处理,包括大律法阈值分割、开运算、... 针对纱线进行纬编针织物试织打样、染色实现织物外观效果造成费时费力费料问题,提出一种将提取纱线外观数据映射至织物模型的模拟方法,实现由纱线形态预测织物外观。利用计算机图像技术对纱线进行预处理,包括大律法阈值分割、开运算、闭运算和恢复纱线主体图像部分等;获取线圈控制点,对获得控制点使用3次NURBS曲线拟合得到线圈中心曲线模型,根据中心曲线模型建立线圈模型,对所得线圈模型进行衔接和嵌套得到织物模型;使用预处理好的纱线图作为纹理贴图对织物模型进行纹理映射,完成织物外观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准确模拟出织物外观,与真实织物视觉效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外观模拟 图像处理 纹理映射 3D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感锦纶纬平针织物的接触冷暖感有限元模拟
6
作者 姚琳涵 郑晓萍 +2 位作者 姚岚 魏文达 刘成霞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64,共8页
为了快速、有效、低成本地指导凉感针织物的设计,预测织物的接触冷感系数和传热系数,文章利用有限元仿真模拟凉感锦纶针织物的热传递过程。以9块凉感锦纶纬平针织物为研究对象,在Pierce纬平针织物线圈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采取7个型值... 为了快速、有效、低成本地指导凉感针织物的设计,预测织物的接触冷感系数和传热系数,文章利用有限元仿真模拟凉感锦纶针织物的热传递过程。以9块凉感锦纶纬平针织物为研究对象,在Pierce纬平针织物线圈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采取7个型值点构建NURBS中心样条曲线描绘曲线路径,构建出贴近真实形态的织物线圈模型。首先将其导入Solid works软件中建立恒温发热板—织物—热检测板装配体,再依次对模型进行修正分割和空气层装配,最后在ANSYS workbench仿真软件中赋予材料属性、网格划分和提交求解。仿真结果显示,接触凉感系数和传热系数的平均模拟误差分别为2.4%、4.8%,表明该模型可有效模拟针织物热传递性,预测出针织物的接触凉感系数、传热系数,能用于指导凉感针织物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纶纬平针织物 线圈模型 接触凉感系数 传热系数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织轴向织物理论在防弹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
7
作者 狄维鑫 姜亚明 董赵勇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0,共6页
文中对多轴向经编织物面内拉伸力学公式做出推导与完善,并受针织轴向织物理论与针织轴向经编织物结构启发,设计并制备一种8向UD结构防弹复合材料,纤维轴旋转角包括0°、22.5°、45.0°、67.5°、90.0°、112.5°... 文中对多轴向经编织物面内拉伸力学公式做出推导与完善,并受针织轴向织物理论与针织轴向经编织物结构启发,设计并制备一种8向UD结构防弹复合材料,纤维轴旋转角包括0°、22.5°、45.0°、67.5°、90.0°、112.5°、135.0°、157.5°共8个方向,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制备。理论计算显示该结构可提高其模量,设计并开展防弹性能测试,对多向UD结构防弹板与传统UD结构防弹板凹陷深度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显示:多向UD结构使背凹深度下降约21%,且背凹面积更大、形状接近圆形,证实了理论计算结果。经过分析是由于多向结构使弹道侵彻过程中响应纤维数量增加,且冲击波传播方向更多、距离更远,最终实现减少背凹深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织轴向织物 UD结构 面内拉伸 防弹复合材料 形变 背凹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洗涤对木棉/棉混纺针织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张莉 胡立霞 +1 位作者 沈华 徐广标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5年第1期6-12,共7页
以木棉/棉混纺纱线织造的双罗纹针织物为研究对象,测试评价洗涤前后木棉/棉混纺针织物形态结构、重量损失率、木棉含量、热湿舒适性等指标,探究洗涤次数、洗涤温度、干燥方式等洗涤参数对木棉/棉混纺针织物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木棉/棉混纺纱线织造的双罗纹针织物为研究对象,测试评价洗涤前后木棉/棉混纺针织物形态结构、重量损失率、木棉含量、热湿舒适性等指标,探究洗涤次数、洗涤温度、干燥方式等洗涤参数对木棉/棉混纺针织物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洗涤后织物变得蓬松,有一定质量损失,主要源于木棉的损失,保温性能有所下降,透气透湿性有所提高,尺寸稳定性受洗涤温度次数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棉/棉混纺针织物 洗涤 结构与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地沟油为溶剂的棉针织物活性染料染色
9
作者 洪永琪 张俊 +2 位作者 薛真诚 雷银冬 曹机良 《染整技术》 2025年第2期5-9,共5页
采用双活性基活性染料,以地沟油为溶剂,对棉针织物进行染色,探究了碳酸钠和染料用量、染色温度、浴比和时间以及地沟油重复利用的次数对染色效果的影响,并比较了传统染色与地沟油染色的染色效果,测试了染色后织物的颜色特征值、匀染性... 采用双活性基活性染料,以地沟油为溶剂,对棉针织物进行染色,探究了碳酸钠和染料用量、染色温度、浴比和时间以及地沟油重复利用的次数对染色效果的影响,并比较了传统染色与地沟油染色的染色效果,测试了染色后织物的颜色特征值、匀染性和色牢度。结果表明,当染色温度为65℃,保温40 min,浴比为1∶30,碳酸钠50 g/L时,无盐染色织物颜色均匀且得色深。对比传统染色和地沟油染色织物的染色效果发现,在优化染色条件下,地沟油染色织物的K/S值略高,色牢度与传统染色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沟油 活性染料 染色 棉针织物 无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针经缎组织经编外穿面料编织工艺研究
10
作者 谢香娇 张飞宇 梁飞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5,共5页
为开发适合外穿领域的经编面料,设计4种不同三针经缎组织,并在机号为40针/25.4 mm的特利科脱型经编机上试织5块不同编织工艺的经缎织物,阐述设计思路、编织工艺,分析调机过程关键技术点,并测试成品面料的物理性能,评估面料布面风格。结... 为开发适合外穿领域的经编面料,设计4种不同三针经缎组织,并在机号为40针/25.4 mm的特利科脱型经编机上试织5块不同编织工艺的经缎织物,阐述设计思路、编织工艺,分析调机过程关键技术点,并测试成品面料的物理性能,评估面料布面风格。结果表明,这4种三针经缎组织成品面料均具有横条纹效果以及良好的抗钩丝性能、抗起毛起球性能,纵向拉伸后不易发生卷曲,弹性适中,回弹较好,除了前梳采用1-0/1-2/2-3/2-1//、后梳采用0-1/2-1/3-2/1-2//这个组织搭配外,其余3种结构组合均适合应用于外穿面料,比如运动T恤衫、长裤、轻薄夹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针经缎组织 编织工艺 布面风格 外穿面料 横条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氨针织物潜在黄变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
11
作者 李宽绪 胡德芳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2,共4页
浅白色锦氨针织物在生产、运输、使用等过程中部分位置容易黄变,影响产品使用寿命和美观。为了克服织物黄变,探讨首先要避免织物受到过强的光、热及避免包装材料等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其次通过降低预定形温度,添加抗酚黄变剂、抗高温黄... 浅白色锦氨针织物在生产、运输、使用等过程中部分位置容易黄变,影响产品使用寿命和美观。为了克服织物黄变,探讨首先要避免织物受到过强的光、热及避免包装材料等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其次通过降低预定形温度,添加抗酚黄变剂、抗高温黄变剂来缓解织物潜在黄变。研究染缸内预防酚黄变的处理工艺为75℃保温20 min,抗酚黄变剂BM-2907为4.0%,柠檬酸0.8 g/L效果较好;预定形温度190℃,定形速度30 m/min,后定形温度130~140℃,抗高温黄变剂FK-16为4.0 g/L,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织物高温黄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织物 酚黄变 高温黄变 预定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静电经编间隔复合材料设计与性能研究
12
作者 郑姿辰 王梦瑶 +1 位作者 唐宁 王金凤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7,共5页
文中以3种不同组织结构的经编间隔织物作为基布进行抗静电缓冲材料的开发研究,采用石墨烯复合水性导电涂料和水性聚氨酯制备不同质量配比(1∶1、1∶2、1∶3)的抗静电涂料,然后通过丝网印刷对3种经编间隔织物分别进行涂层整理,进而制备... 文中以3种不同组织结构的经编间隔织物作为基布进行抗静电缓冲材料的开发研究,采用石墨烯复合水性导电涂料和水性聚氨酯制备不同质量配比(1∶1、1∶2、1∶3)的抗静电涂料,然后通过丝网印刷对3种经编间隔织物分别进行涂层整理,进而制备抗静电缓冲织物,并将制得的试样进行基本力学性能、抗静电性能测试。根据综合效果确定1#试样、溶液配比为1∶1时为最佳工艺。研究为后续以经编间隔织物为基材开发抗静电防护复合材料提供参考价值,用以生产石油、化工和军工等领域防护用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编间隔织物 复合材料 涂层 溶液配比 抗静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针织物低温一浴法前处理工艺
13
作者 张京彬 张京 +1 位作者 王翊 黄凯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53,共6页
使用低温精练剂LTB-505进行低温一浴法前处理试验,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温度、精练剂用量、H2O2用量、Na OH用量、时间和浴比对织物白度、毛效和顶破强力的影响规律,同时结合单因素变量试验,优化了工艺条件,并与传统高温碱氧法的处理结果... 使用低温精练剂LTB-505进行低温一浴法前处理试验,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温度、精练剂用量、H2O2用量、Na OH用量、时间和浴比对织物白度、毛效和顶破强力的影响规律,同时结合单因素变量试验,优化了工艺条件,并与传统高温碱氧法的处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当精练剂用量为2.0 g/L、H2O2用量为3.0 g/L、Na OH用量为3.0 g/L、温度为85℃、时间为40 min和浴比为1∶10时,白度为79.78%,30 min毛效为14.5 cm,滴水扩散时间<1 s,顶破强力保留率为85.44%,前处理效果优于传统高温碱氧法,同时还降低了生产和时间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针织物 低温一浴法 前处理 精练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尔夫功能性运动面料的开发
14
作者 周龙军 《纺织科技进展》 2025年第2期28-30,共3页
开发一种新型的环保、功能性高尔夫运动面料,以满足市场需求。选择环保型纤维并设计出合理的面料结构,优化染色工艺,提高面料的色牢度、环保性、功能性、弹性等。对开发的高尔夫运动面料进行性能测试与分析,验证其符合运动的各项要求。... 开发一种新型的环保、功能性高尔夫运动面料,以满足市场需求。选择环保型纤维并设计出合理的面料结构,优化染色工艺,提高面料的色牢度、环保性、功能性、弹性等。对开发的高尔夫运动面料进行性能测试与分析,验证其符合运动的各项要求。结果表明,开发的高尔夫运动面料不仅具有良好的舒适性和功能性,而且在环保性和持久耐用性方面也具有显著优势,为高尔夫运动装备市场提供了新的选择。未来的研究可进一步探索新型纤维的应用、智能面料的开发以及绿色生产技术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面料 经编开发工艺 高尔夫运动面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织物泡水残液颜色与色牢度的关系
15
作者 肖广智 李宽绪 夏先军 《染整技术》 2025年第3期23-26,45,共5页
针织面料模拟日常泡洗条件,在一定温度、一定用量助剂溶液里浸泡一定时间,利用泡水残液颜色来判定织物色牢度,这种测试方法简单、便捷,逐渐得到了较多工厂认可,但是有一定局限,需要进一步完善。同等条件下泡洗测试针织物,泡水残液颜色... 针织面料模拟日常泡洗条件,在一定温度、一定用量助剂溶液里浸泡一定时间,利用泡水残液颜色来判定织物色牢度,这种测试方法简单、便捷,逐渐得到了较多工厂认可,但是有一定局限,需要进一步完善。同等条件下泡洗测试针织物,泡水残液颜色的深浅主要由2个因素导致:(1)织物上浮色较多导致泡水残液颜色深;(2)泡水过程破坏了染料与纤维之间已经成键、紧密结合的染料,断键脱落导致泡水残液变深。如果只通过泡水残液颜色的深浅来判定织物色牢度,是不严谨的,需要区分染料属性,同时结合标准方法的测试结果来判定织物色牢度才合理、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液 泡水 色牢度 针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仿真的针织应变传感器性能分析
16
作者 郭浩 王文杰 +2 位作者 柴炳烨 程燕婷 余灵婕 《纺织工程学报》 2025年第1期57-64,共8页
为更好地了解不同细度、密度对柔性应变传感器性能的影响,采用有限元仿真的方法进行性能分析。首先,选用280D的镀银锦纶纱线,以1股、2股、3股织造5cm×10cm纬平组织物,同时对织物进行0%~60%拉伸性能测试。然后,通过显微镜测量织物... 为更好地了解不同细度、密度对柔性应变传感器性能的影响,采用有限元仿真的方法进行性能分析。首先,选用280D的镀银锦纶纱线,以1股、2股、3股织造5cm×10cm纬平组织物,同时对织物进行0%~60%拉伸性能测试。然后,通过显微镜测量织物线圈几何参数,采用Rhino建立织物几何模型,利用COM-SOL进行有限元仿真,模拟织物0%~60%拉伸应变过程。结果表明:随着合股数的增多,峰值电阻升高,电阻变化率波动增大。同时,有限元仿真方法与实验测试对比,平均误差不超过3%,最大误差不超过9%,证明了有限元仿真方法在性能分析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针织物 柔性传感器 三维建模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纶针织面料透气透湿及隔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勇 马云龙 +1 位作者 徐美琪 齐业雄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4,共4页
通过棉、蚕丝混纺纱,竹炭纤维、丙纶混纺纱和芳纶纱的科学搭配,由龙星制版系统进行双面针织物结构数字化设计,利用艺术设计方法有效地在结构和空间中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和排列,制备了纬编间隔织物和罗纹空气层织物,探讨了芳纶协同高舒... 通过棉、蚕丝混纺纱,竹炭纤维、丙纶混纺纱和芳纶纱的科学搭配,由龙星制版系统进行双面针织物结构数字化设计,利用艺术设计方法有效地在结构和空间中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和排列,制备了纬编间隔织物和罗纹空气层织物,探讨了芳纶协同高舒适性双面针织物的透气透湿、隔热等性能。结果表明:通过有效的数字化方法所设计的空气层组织中,芳纶与竹炭、丙纶混纺纱搭配织造的空气层织物透气性更好,纬编间隔组织中,芳纶与竹炭、丙纶混纺纱间隔织物比芳纶与蚕丝、棉混纺纱间隔织物的透气性好。蚕丝的透湿性比竹炭纤维更好,更适用于制作服装纤维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织物 间隔组织 数字化设计 罗纹空气层组织 透气透湿 热传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油剂的合成及其在针织坯布前处理中的应用
18
作者 苟明霞 孟旭 +1 位作者 毕秀茹 赵培庆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1-36,共6页
为解决化纤针织坯布油污问题,模拟了老化油污,并制备模拟油污布,结合油污的主要成分,复配了高效除油剂并用于针织坯布前处理。利用白度计和红外光谱仪分析模拟油污和企业油污的化学组成,测试自制除油剂的基本性能和接触角,研究除油剂质... 为解决化纤针织坯布油污问题,模拟了老化油污,并制备模拟油污布,结合油污的主要成分,复配了高效除油剂并用于针织坯布前处理。利用白度计和红外光谱仪分析模拟油污和企业油污的化学组成,测试自制除油剂的基本性能和接触角,研究除油剂质量浓度对表面张力的影响,分析自制除油剂YR9和企业除油剂的洗涤效果,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洗涤前后织物表面油污的变化。结果表明:实验模拟油污与企业油污的化学成分基本相同;除自制除油剂R9和YR9的稳定性较好,除油剂YR9的接触角最小,除油剂质量浓度对表面张力影响很小,当除油剂质量浓度为2 g/L和5 g/L时,除油剂YR9的表面张力最低;自制除油剂的洗涤效果明显优于企业用除油剂,其清洗率可达82.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油污 除油剂 针织坯布 前处理 洗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纬编电热针织物设计和性能评价
19
作者 王昊 陶丽珍 周锁林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31,共11页
为了探究金属长丝作为电加热元件在纬编电热针织物中的应用,通过赛络菲尔纺工艺开发了棉/铜镁合金和棉/不锈钢复合导电纱,并与碳纤维进行比较,采用罗纹空气层加衬纬组织制作了电加热元件并联的3种电热织物,并对导电纱和纬编织物电热性... 为了探究金属长丝作为电加热元件在纬编电热针织物中的应用,通过赛络菲尔纺工艺开发了棉/铜镁合金和棉/不锈钢复合导电纱,并与碳纤维进行比较,采用罗纹空气层加衬纬组织制作了电加热元件并联的3种电热织物,并对导电纱和纬编织物电热性能进行实测及数据拟合。结果显示:复合导电纱达到导电纱A类产品要求;在12 V电压时,棉/铜镁合金导电纱表面温度最高可达40.9℃;金属复合导电纱电热织物升温和时间、电压有关,电热织物的表面平衡温度与输入功率呈线性关系,温度达45℃以上时,电热织物电阻变化率低于2%,热稳定性好;相同条件下,棉/铜镁合金织物升温速度最快,输入功率最大,在4 V电压下最高温度达49.8℃;采用赛络菲尔复合导电纱开发罗纹空气层加衬纬的纬编电加热织物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纬编针织物 金属长丝 赛络菲尔纺 复合导电纱 罗纹空气层 电热性能 数据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的纬编针织物组织结构分类
20
作者 胡旭东 汤炜 +4 位作者 曾志发 汝欣 彭来湖 李建强 王博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69,共10页
为解决纬编针织物组织结构自动分类时现有方法计算量偏大的问题,基于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纬编针织物组织结构分类方法。采集纬编针织物组织双面的图像,以准确判断其结构类型。在特征提取步骤中,引入了注意力机制模块,... 为解决纬编针织物组织结构自动分类时现有方法计算量偏大的问题,基于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纬编针织物组织结构分类方法。采集纬编针织物组织双面的图像,以准确判断其结构类型。在特征提取步骤中,引入了注意力机制模块,修正各个层次特征在通道域和空间域的权重。构建的双分支网络架构能并行提取织物双面的特征信息。在分类阶段,采用了串行策略来融合高维特征向量,以确定纬编针织物组织所属类别。使用准确率、宏精确率、宏召回率以及宏F_(1)评估模型的性能,并统计了参数量和计算复杂度衡量模型的资源消耗。实验结果显示,对于纬编针织物特殊的结构特点,双分支网络架构具有很好的适应性。改进后的模型增强了不同组织间的特征区分度,在受到角度旋转、尺度改变、光照条件变化等干扰下,本文方法的分类准确率可达99.51%,且保持了较小的资源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纬编针织物 组织结构分类 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 图像识别 双分支网络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