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8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method for modeling and evaluating the interoperability of multi-agent systems based on hierarchical weighted networks
1
作者 DONG Jingwei TANG Wei YU Mingg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2025年第3期754-767,共14页
Multi-agent systems often require good interoperability in the process of completing their assigned tasks.This paper first models the static structure and dynamic behavior of multiagent systems based on layered weight... Multi-agent systems often require good interoperability in the process of completing their assigned tasks.This paper first models the static structure and dynamic behavior of multiagent systems based on layered weighted scale-free community network and susceptible-infected-recovered(SIR)model.To solve the problem of difficulty in describing the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 and collaboration mode of the system under external factors,a two-dimensional Monte Carlo method and an improved dynamic Bayesian network are used to simulate the impact of extern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multi-agent systems.A collaborative information flow path optimization algorithm for agents under environmental factors is designed based on the Dijkstra algorithm.A method for evaluating system interoperability is designed based on simulation experiments,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planning and optimization of organizational application of the system.Finally,the feasibility of the method is verified through case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lex network agent INTEROPERABILITY susceptible-infected-recovered model dynamic Bayesian netwo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Complex System Modeling Method Based on Uniform Design and Neural Network 被引量:1
2
作者 Zhang Yong(Beijing Simulation Center, P.O.Box 142-23, Beijing 100854, P.R. Chin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6年第4期27-36,共10页
In this paper, the method based on uniform design and neural network is proposed to model the complex system. In order to express the system characteristics all round, uniform design method is used to choose the model... In this paper, the method based on uniform design and neural network is proposed to model the complex system. In order to express the system characteristics all round, uniform design method is used to choose the modeling samples and obtain the overall information of the system;for the purpose of modeling the system or its characteristics, th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is used to construct the model. Experiment indicates that this method can model the complex system eff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eling method Uniform design Neural network complex system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Fuzzy Modeling Algorithm for Complex Systems Based on Stochastic Neural Network
3
作者 李波 张世英 李银惠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2年第3期46-51,共6页
A fuzzy modeling method for complex systems is studied. The notation of general stochastic neural network (GSNN) is presented and a new modeling method is given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the modified Takagi and Suge... A fuzzy modeling method for complex systems is studied. The notation of general stochastic neural network (GSNN) is presented and a new modeling method is given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the modified Takagi and Sugeno's (MTS) fuzzy model and one-order GSNN. Using expectation-maximization(EM) algorithm, parameter estimation and model selection procedures are given. It avoids the shortcomings brought by other methods such as BP algorithm, when the number of parameters is large, BP algorithm is still difficult to apply directly without fine tuning and subjective tinkering. Finally, the simulated example demonstrates the effective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lex system modeling General stochastic neural network MTS fuzzy model Expectation-maximization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采矿业隐含碳流动时空演变格局及减排路径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玮 郭嫚雨 +2 位作者 龙涛 邓莎 王茜茜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4-292,共9页
追踪贸易隐含碳排放对于实现国家“双碳”目标至关重要。然而,跨区域与部门间隐含碳流动特征及路径的识别面临诸多挑战,阻碍了减排进程。采矿业作为高碳排放密集型行业,其在跨省贸易中的隐含碳流动趋势及关键减排路径仍待进一步研究。... 追踪贸易隐含碳排放对于实现国家“双碳”目标至关重要。然而,跨区域与部门间隐含碳流动特征及路径的识别面临诸多挑战,阻碍了减排进程。采矿业作为高碳排放密集型行业,其在跨省贸易中的隐含碳流动趋势及关键减排路径仍待进一步研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研究基于时空视角,利用中国2012、2015及2017年的多区域投入产出表(MRIO),构建了中国采矿业隐含碳转移网络分析框架,系统考察了采矿业隐含碳流动的演变趋势、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减排路径。结果表明:(1)中国采矿业因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原煤燃烧贡献的排放量最高;(2)采矿业的直接与隐含碳排放虽呈现收敛态势,但行业整体处于隐含碳净流出状态,其主要上游部门依次为S8(石油、炼焦产品和核燃料加工品)、S11(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S20(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及S2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3)江苏、广东、河南、陕西、山东、河北、山西等省份具有较高的网络中心性,是采矿业减排的关键区域。隐含碳流动量最大的路径为陕西至浙江,达357.06万t;本研究旨在为采矿业乃至整个经济体系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科学依据与实践参考,助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矿业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业 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MRIO) 复杂网络 隐含碳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对城市产业链韧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马丹 陈思年 +1 位作者 雷乐瑶 贺泽凯 《统计与信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35,共17页
在深入分析新质生产力内涵的基础上,从新质劳动者、新质劳动对象和新质劳动资料三个维度构建新质生产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投影寻踪模型和CRITIC法测度了中国地级市层面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并构建产业链网络经测算得到产业链韧性指数... 在深入分析新质生产力内涵的基础上,从新质劳动者、新质劳动对象和新质劳动资料三个维度构建新质生产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投影寻踪模型和CRITIC法测度了中国地级市层面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并构建产业链网络经测算得到产业链韧性指数,除此之外梳理新质生产力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和空间溢出效应的事实,最后通过模型进行验证。研究发现:首先,在时间趋势上新质生产力和产业链韧性均呈现上升特征,在空间分布上两者都呈现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低于平均水平。其次,新质生产力对产业链韧性具有促进作用,并且对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显著,对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弱于其他地区。再次,资源错配和产业结构升级在新质生产力对产业链韧性影响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最后,新质生产力对产业链韧性的促进作用具有空间溢出效应,随地理距离增加溢出效应呈现衰减的趋势。基于此,为加快新质生产力和产业链韧性提升,以及缓解资源错配和产业结构升级,更好地引导新质生产力能效发挥提供了具体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产业链韧性 中介效应 遗传寻踪模型 复杂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引力影响模型的轨道交通网络关键节点识别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左忠义 刘泽宇 杨广川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12,共11页
有效识别轨道交通网络中的关键节点,有助于分析轨道交通网络鲁棒性,并制定轨道交通网络抗风险预案,保障轨道交通网络的正常运行。本文考虑轨道交通网络中节点之间的相互影响情况,选取连接重要度(DC)、路径重要度(BC)和可达重要度(CC)作... 有效识别轨道交通网络中的关键节点,有助于分析轨道交通网络鲁棒性,并制定轨道交通网络抗风险预案,保障轨道交通网络的正常运行。本文考虑轨道交通网络中节点之间的相互影响情况,选取连接重要度(DC)、路径重要度(BC)和可达重要度(CC)作为节点重要度的综合衡量指标;将现实轨道交通网络构造为相应拓扑网络,借助引力影响模型识别轨道交通网络关键节点,并分析不同影响因素下的网络性能差异,得出最佳引力影响半径与攻击策略;结合现实轨道交通网络,从引力角度分析轨道交通网络关键节点,并提出相关建议。结果表明:节点的重要度由目标节点与其他节点产生的引力作用组成;当引力影响模型的引力影响半径R=8,并选取动态攻击策略时,与R=7和R=9相比,最大连通子图相对大小下降率分别提高13.25%和10.39%,网络客流效率相对大小下降率分别提高5.12%和6.71%;相较于FGM(融合引力模型)、GC(万有引力中心性指标)、KSGC(基于k-shell改进的万有引力模型)和考虑集体影响力的CI模型,引力影响模型在轨道交通网络关键节点识别中有明显优势。此外,在攻击前30个节点后,北京市地铁网络最大连通子图相对大小降低91.68%,网络客流效率相对大小降低86.17%,表明引力影响模型在北京市地铁网络中具有适用性与有效性。通过引力影响模型识别轨道交通网络中关键节点,可以为分析网络鲁棒性提供新的思考角度,为决策者制定网络抗风险预案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关键节点 引力影响模型 网络性能 复杂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ERGM方法的全球旅游服务贸易网络动态演化及形成机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娟 马红梅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6-188,共13页
基于2001-2019年WTO-OECD平衡服务贸易数据库(BaTIS),运用复杂网络分析考察全球201个国家(地区)间旅游服务贸易网络的拓扑结构、空间结构和社团结构动态演化特征,运用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TERGM)分析网络的演化及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全... 基于2001-2019年WTO-OECD平衡服务贸易数据库(BaTIS),运用复杂网络分析考察全球201个国家(地区)间旅游服务贸易网络的拓扑结构、空间结构和社团结构动态演化特征,运用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TERGM)分析网络的演化及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全球旅游服务贸易网络规模逐渐扩大,呈现出典型的“小世界”特征;中国的“桥梁”中介作用日益突出,控制力和影响力逐渐加强;全球旅游服务贸易网络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组团特征,形成以美国、英国和中国为核心的3大稳定社团。旅游服务贸易联系的区域差异明显,整体网络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特征,亚太地区发展迅速。全球旅游服务贸易网络存在互惠效应、等级效应和时间依赖效应,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国(地区)界相邻、语言邻近和自由贸易协定关系能显著促进旅游服务贸易关系的形成,且相对于高贸易规模国家(地区)而言,低贸易规模的国家(地区)之间倾向于开展旅游服务贸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旅游服务贸易 旅游服务贸易网络 复杂网络分析 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鄱阳湖城市群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竹安 谭浦旭 +1 位作者 郑希平 陈雅斯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7-409,共13页
以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例,将生态系统服务、电路理论模型及复杂网络模型相结合,建立基于“生态安全格局-拓扑特征-生态保护斑块”的生态安全格局研究框架。首先利用InVEST模型计算2000—2020年的生态系统服务分布并识别生态源地,而后基于... 以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例,将生态系统服务、电路理论模型及复杂网络模型相结合,建立基于“生态安全格局-拓扑特征-生态保护斑块”的生态安全格局研究框架。首先利用InVEST模型计算2000—2020年的生态系统服务分布并识别生态源地,而后基于电路理论模型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最后利用复杂网络模型分析网络结构拓扑特征,并对2020年生态网络进行增边优化并识别生态保护斑块。研究表明:研究区三期总体生态安全格局表现出北高南低的分布格局,且生态安全水平随时间推移逐步下降。2000—2020年,生态网络节点的重要性与聚集程度均有所下降,生态节点间相互联系被削弱,生态网络整体质量下降。采用度低者优先的策略对2020年生态网络进行模拟增边优化,提高了网络的鲁棒性,使得网络的结构稳定性和分布均衡性均有改善,缓解了研究区生态质量南北不平衡的现象。结果表明从多角度综合性视角出发,充分利用现有的生态斑块资源配合生态廊道的优化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生态安全格局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鄱阳湖城市群 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保护斑块 电路理论模型 复杂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背景下互联网创业数据风险预警模型
9
作者 苏越良 杜芷晴 《系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5-231,共17页
数字化背景下,数据已成为互联网创业的核心资产,在数据流上的不当行为可能对企业造成潜在损失.选取互联网创业的典型代表共享单车为例,提出数据流与数据风险的定义与内涵,构建并解释数字化互联网企业数据风险体系与数据风险复杂网络.根... 数字化背景下,数据已成为互联网创业的核心资产,在数据流上的不当行为可能对企业造成潜在损失.选取互联网创业的典型代表共享单车为例,提出数据流与数据风险的定义与内涵,构建并解释数字化互联网企业数据风险体系与数据风险复杂网络.根据其网络结构特征,利用PageRank算法与负荷-容量模型,并结合蚁群算法模拟复杂网络的相继故障,得到最高风险传播路径,由此搭建风险预警模型.通过分析共享单车失败和成功案例讨论模型的实现机制和实践价值,为互联网企业数据风险预知以及如何管理数据风险提供了直接有效的参考和判断依据,有助于企业实现数据闭环的良性循环;在经济上,促进数据资产的积极流动以创造更大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互联网创业 数据风险 风险预警模型 复杂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数多元回归的低压用户接线错误漏电定位 被引量:2
10
作者 冯萧飞 李彬 +4 位作者 苏盛 周义博 钟佩军 邓乐 曾祥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472-3483,I0016,共13页
低压配电网零线、地线接线错误漏电故障现象多发,是台区漏保难以投运的重要原因。漏电故障溯源依赖于保护装置跳闸后区域性断电及运维人员经验水平,范围模糊且故障排查效率低下。基于台区电流相量合成特性,分析目前接线错误故障线性回... 低压配电网零线、地线接线错误漏电故障现象多发,是台区漏保难以投运的重要原因。漏电故障溯源依赖于保护装置跳闸后区域性断电及运维人员经验水平,范围模糊且故障排查效率低下。基于台区电流相量合成特性,分析目前接线错误故障线性回归识别方法的不足;利用台区智能电表提供的多源电气量数据并结合物理约束,在复数域内构建接线错误漏电故障多元回归模型,采用原始-对偶内点法迭代计算各用户负荷电流关于台区剩余电流的最优复权重系数,准确识别接线错误异常用户;进一步与幅值多元回归识别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多种故障场景下识别可靠性均显著优于幅值多元回归,且在多用户故障的复杂场景下依然能够有效识别异常用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配网 漏电故障 漏电定位 接线错误 复数多元回归 剩余电流相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复合型灾害风险特征与演化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任捷 王迪 +1 位作者 王雅荣 刘颖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78-1089,共12页
为探究黄河流域复合型灾害的特征及其风险演化模式,首先厘清复合型灾害的基本特征,基于黄河流域2000-2023年的1553条灾害数据,归纳出10种典型的灾害链演化路径。通过构建复合型灾害的复杂网络模型,运用基于节点相似度和标签传播的加权... 为探究黄河流域复合型灾害的特征及其风险演化模式,首先厘清复合型灾害的基本特征,基于黄河流域2000-2023年的1553条灾害数据,归纳出10种典型的灾害链演化路径。通过构建复合型灾害的复杂网络模型,运用基于节点相似度和标签传播的加权网络社团划分算法(Weighted Network Community Division Method based on Node Similarity and Label Propagation,SLWCD)对网络节点进行分类,识别影响复合型灾害风险水平的关键节点。结果表明:洪涝灾害为黄河流域复合型灾害网络中的核心节点,具有最强的全局影响力;水污染事故较易受到自然灾害或首发事故的触发,干旱与地震则为黄河流域的高频灾害。聚类分析结果揭示了四类显著的效应机制,分别为:风雨沙灾害与社会安全事件的时空累积效应、各类灾害与公共卫生事件的级联效应、地质灾害与事故灾难的联动效应及土地问题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长期影响。此外,通过Python模拟,研究发现黄河流域复合型灾害网络中潜在路径长度大于4的灾害链条共有7646条。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增强灾害预警与应急响应能力,统筹跨部门协作,强化高风险区域的监测,推进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优化水资源与污染防控,采取综合适应策略应对气候变化,以有效提升黄河流域应对复合型灾害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黄河流域 复合型灾害特征 复杂网络 演化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神经网络的复杂时空数据挖掘方法综述 被引量:3
12
作者 邹慧琪 史彬泽 +2 位作者 宋凌云 韩笑琳 尚学群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11-1843,共33页
随着传感技术的发展,不同领域产生了大量时空数据.时空图是其中一种主要的时空数据类型,具有复杂的结构、时空特征和时空关系.如何从复杂的时空图数据中挖掘关键模式,并应用于不同的下游任务成为复杂时空数据挖掘任务的主要问题.目前,... 随着传感技术的发展,不同领域产生了大量时空数据.时空图是其中一种主要的时空数据类型,具有复杂的结构、时空特征和时空关系.如何从复杂的时空图数据中挖掘关键模式,并应用于不同的下游任务成为复杂时空数据挖掘任务的主要问题.目前,日渐成熟的时序图神经网络为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此外,新兴的时空大模型在现有时空图神经网络方法的基础上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然而,现有的大多数综述对该领域方法的分类框架较为粗略,对复杂数据类型(如动态异质图和动态超图)缺乏全面和深入的介绍,并且没有对时空图大模型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详细总结.因此,基于图神经网络的复杂时空数据挖掘方法分成时空融合架构和时空大模型,旨在从传统和新兴两个角度进行介绍.将时空融合架构根据具体的复杂数据类型划分成动态图、动态异质图和动态超图.将时空大模型根据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划分成时间序列和图,并在基于图的大模型中列举时空图相关的最新研究.详细介绍不同关键算法的核心细节并对比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列举基于图神经网络的复杂时空数据挖掘的应用领域和常用数据集,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时空数据挖掘 图神经网络 时空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的工程项目组织脆弱性传递机制研究
13
作者 张雨果 王文顺 +4 位作者 芈凌云 乔丽洁 陶旻 王莉 蔡晓宏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88-1801,共14页
为系统识别危害工程项目安全的组织脆弱性因素,揭示组织脆弱性在工程项目组织内部的复杂传递规律,进而阻断其传递链路以提升项目安全绩效。以公开披露的中国工程建设领域2013—2023年事故调查报告为数据基础,首先采用基于BERTopic的主... 为系统识别危害工程项目安全的组织脆弱性因素,揭示组织脆弱性在工程项目组织内部的复杂传递规律,进而阻断其传递链路以提升项目安全绩效。以公开披露的中国工程建设领域2013—2023年事故调查报告为数据基础,首先采用基于BERTopic的主题建模技术与专家访谈法,系统识别出工程项目组织的整体脆弱性特征;其次,通过构建融合工程项目组织与脆弱性因素的超邻接矩阵,搭建出工程项目组织脆弱性的双层网络模型;最后,基于该模型,从网络节点与路径出发,分析网络模型的网络密度、节点度数、PageRank与边权强度等指标,进而解析出工程项目组织脆弱性的关键传递方向、路径及强度。研究结果表明:在因素识别方面,工程项目组织脆弱性主要由要害治理不足、风险洞察力缺失、组织规划能力弱等25个因素组成;在脆弱性隶属关系方面,总包单位的脆弱性因素最多,其次是分包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与勘察单位;在脆弱性传递方面,总包单位、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在脆弱性传递中具有关键主导作用。其中,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的脆弱性所引发的多轮传递过程最为显著;在脆弱性治理方面,风险洞察力缺失、组织安全职责缺失、风险化解力不足等因素是导致脆弱性传递的重要根源并亟需重点防控。研究结果不仅在理论上揭示了工程项目组织脆弱性传递机制,还在实践中为精准化解工程项目组织脆弱性提供了重要的干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脆弱性 传递机制 工程项目 复杂网络 主题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神经网络的中药系统生物学信息挖掘算法研究
14
作者 张代峰 卞国强 +3 位作者 何佳怡 谢佳东 胡晨骏 胡孔法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3-493,共11页
目的构建中药-基因-蛋白复杂网络,优化中药潜在关联基因的挖掘方法,提升中药系统生物学信息的挖掘效能,为进一步探究中药作用机制提供帮助。方法提出融合注意力机制的图神经网络模型HERBGAT,以公开数据平台中少量的中药关联基因数据为输... 目的构建中药-基因-蛋白复杂网络,优化中药潜在关联基因的挖掘方法,提升中药系统生物学信息的挖掘效能,为进一步探究中药作用机制提供帮助。方法提出融合注意力机制的图神经网络模型HERBGAT,以公开数据平台中少量的中药关联基因数据为输入,在中药-基因-蛋白复杂网络中进行深度挖掘,输出潜在的中药关联基因,将预测结果通过生信平台进行Disease关联分析、KEGG信号通路分析阐明其作用机制,并借助文献检索平台进行预测结果验证。结果训练结果表明,HERBGAT模型预测准确率均值可达94%,相较于其他2种先进的复杂网络挖掘方法,HERBGAT在ACC、AUC和AUPR三项指标中均表现出更优秀的性能;在文献验证环节,模型预测结果得到中医临床文献及现代药理学文献证明,展现出HERBGAT在实际应用中的良好效果。最后,以借助HERBGAT模型和改进的EMOGI模型探究半夏治疗肺癌作用机制为例,发现半夏治疗肺癌的潜在关联基因199个,并借助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这些潜在关联基因进行初步分析探讨。结论HERBGAT模型能有效挖掘潜在的中药关联基因,提高中药-基因-蛋白复杂网络的挖掘效能,为中药系统生物学信息挖掘方法的优化提供新的思路与参考,为探究中药作用机制等研究提供数据基础及实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图神经网络模型 系统生物学 中药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带权重介数的综合能源系统脆弱环节防护优化模型
15
作者 张辰微 王颖 +1 位作者 李亚平 张凯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23-937,共15页
利用复杂网络理论对综合能源系统的脆弱环节进行防护,对提高系统的持续供能能力,特别是在面临蓄意物理攻击和自然破坏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对综合能源系统中的脆弱环节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提出一种基于带权重介数的综合能源系统脆弱环节... 利用复杂网络理论对综合能源系统的脆弱环节进行防护,对提高系统的持续供能能力,特别是在面临蓄意物理攻击和自然破坏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对综合能源系统中的脆弱环节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提出一种基于带权重介数的综合能源系统脆弱环节防护优化模型.该模型以系统受攻击和破坏后损失的带权重介数最小为优化目标,综合考虑建立备份节点、备份线路,以及增加节点物理防护、线路物理防护和新建线路5种防护手段,以满足防护需求、防护预算限制、新建线路类型和数量限制等约束条件,优化得到防护预算内的最优防护策略.为解决模型求解中涉及复杂的介数计算和非线性目标函数求解的问题,首先根据防护手段类型将模型转化为上下双层;其次利用局部线性化技术处理下层模型;最后提出“遗传-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算法求解模型,实现模型高精度、高效率求解.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攻击和破坏条件下,相对于没有任何防护策略的情况,系统在引入最优防护策略后,带权重介数损失减少45.37%;并且该策略在分配的防护预算内优于其他5种防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优化模型 带权重介数 复杂网络理论 综合能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O模式下基于复杂网络的空中交通复杂性分析
16
作者 彭娅婷 温祥西 +2 位作者 吴明功 杨志伟 王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34-1244,共11页
由于依据统一间隔标准构建的复杂网络未考虑机型运行的差异性,不能满足基于航迹运行(TBO)下空中交通复杂性分析的精细化要求。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复杂网络区分不同机型的空中交通复杂性分析模型。建立不同机型侧向飞行安全间隔模... 由于依据统一间隔标准构建的复杂网络未考虑机型运行的差异性,不能满足基于航迹运行(TBO)下空中交通复杂性分析的精细化要求。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复杂网络区分不同机型的空中交通复杂性分析模型。建立不同机型侧向飞行安全间隔模型,构建航空器精准保护区,优化飞行冲突网络中航空器连边的判定依据。飞行冲突判断在考虑航空器航向和速度等信息的基础上,关注航空器的不同性能与状态,使飞行冲突网络能够更加贴近TBO的运行模式。通过实验仿真TBO运行环境,同时利用厦门高崎国际机场雷达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较改进前的飞行冲突网络,能够精细化航空器间的水平安全间隔标准,降低空域的复杂度,减轻管制员工作负荷,提高空域的运行效率,为航空器自主选择最优化航迹提供更大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冲突 复杂网络 基于航迹运行 水平间隔标准 保护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电力部门耦合关系及其对电力部门碳排放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杜欣 韩雅文 +4 位作者 郝洪昌 闫强 廖中举 汤林彬 王韵恺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7-189,共13页
在“碳中和”背景下,金属资源利用与电力系统脱碳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依赖关系。本文基于投入产出表,构建单层及多层复杂网络模型,创新性地采用节点间及节点与网络层间的沟通性指标,从部门视角系统地识别了金属-电力部门的耦合关系,并进一... 在“碳中和”背景下,金属资源利用与电力系统脱碳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依赖关系。本文基于投入产出表,构建单层及多层复杂网络模型,创新性地采用节点间及节点与网络层间的沟通性指标,从部门视角系统地识别了金属-电力部门的耦合关系,并进一步通过计量回归模型分析了其对电力部门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2007—2020年,金属-电力部门耦合关系的变化表现出非对称性特征:电力部门对金属部门的依赖程度显著上升,而金属部门对电力部门的依赖程度在近年则有所下降。(2)金属-电力部门耦合关系需要其他部门的支撑。在电力部门对金属部门的依赖关系中,除传统电力机械和器材行业提供的物质支持外,近年来愈加需要服务部门提供资本、技术和信息支撑,以满足低碳转型的多元化需求。(3)金属-电力部门耦合关系在减少碳排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电力部门对金属部门的依赖,以及金属部门对电力部门的依赖对电力部门碳排放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4)在清洁电力发展规模较小、发电总量较高、传统能源投入较大、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金属部门对电力部门支撑的增加对电力部门的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5)战略性金属部门与风电光伏产业的互动关系主导着未来金属-电力部门耦合关系的变化,战略性金属部门→风电光伏产业链的协调扩张是实现电力部门碳排放持续减少的重要路径。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如下建议:加强金属部门与电力部门经济互动数据的精细化监测,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弥合战略性金属部门→风电光伏产业链内部协作“断点”,深化外部服务部门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确立战略性金属→风电光伏产业链的重点支持地区,构建促进区域协同与资源共享的跨省合作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电力部门耦合关系 碳排放 战略性金属 多层复杂网络 沟通性 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网络上随机禽流感模型解的存在唯一性
18
作者 魏冬梅 张启敏 +1 位作者 任克国 许国忠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2,共9页
考虑到随机噪声及个体间的异质性对禽流感传播的影响,建立了复杂网络上具有标准Wiener过程影响的随机禽流感模型.应用算子半群理论研究了该模型解的适定性,证明了解的存在性、唯一性及它对初始条件的连续依赖性.
关键词 复杂网络 禽流感模型 存在性 唯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互式仿真和代理模型的高铁列车调度
19
作者 刘瑞广 崔东亮 +3 位作者 代学武 袁志明 杨鹏鑫 王星皓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7-458,共12页
突发事件下交汇站点的多区段列车协同调度中,由于各区段列车运行过程相互影响,难以用数学模型描述,且重调度方案可行性差。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交互式中观仿真平台、代理模型和启发式算法相结合的高铁智能调度优化方法。首先,设计了... 突发事件下交汇站点的多区段列车协同调度中,由于各区段列车运行过程相互影响,难以用数学模型描述,且重调度方案可行性差。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交互式中观仿真平台、代理模型和启发式算法相结合的高铁智能调度优化方法。首先,设计了交互式中观仿真平台,可根据实际线路对列车运行进行真实推演,以获取复杂区段重调度方案,并提供了更加真实的评价指标。其次,为进一步克服仿真计算量大导致难以满足快速决策的需求,提出了基于主动学习的高斯过程模型优化方法,构建了列车晚点增量代理模型,可有效降低模型构建的计算代价。最后,以沈阳枢纽站为场景,以最小化多区段列车总晚点和晚点增量为优化目标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获得多区段路网更优的重调度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区段调度 代理模型 交互式仿真 复杂路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并发复合灾害敏感性评估
20
作者 徐峥辉 王伟 +1 位作者 宋月 黄莉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107,共9页
为精确评估粤港澳大湾区并发复合灾害的敏感性,构建了崩塌滑坡并发复合灾害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建立并推导了考虑并发复合灾害空间维度叠加效应的敏感性评估模型。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滑坡崩塌并发复合灾害高敏感区在怀集县、封... 为精确评估粤港澳大湾区并发复合灾害的敏感性,构建了崩塌滑坡并发复合灾害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建立并推导了考虑并发复合灾害空间维度叠加效应的敏感性评估模型。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滑坡崩塌并发复合灾害高敏感区在怀集县、封开县等湾区西北部地区和龙岗区、惠城区等湾区东北部地区集中分布,低敏感区在三水区、南海区等湾区中部地区和台山市、恩平市等湾区西南部地区集中分布,较高敏感区、中敏感区、较低敏感区主要作为过渡区零星散布于高、低敏感区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复合灾害 敏感性 滑坡崩塌 评估模型 卷积神经网络 粤港澳大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