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operative effect of surface alloying and laser texturing on tribological performance of lubricated surfaces 被引量:5
1
作者 万轶 熊党生 李建亮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5期906-910,共5页
The cooperative effect of laser surface texturing(LST) and double glow plasma surface alloying on tribological performance of lubricated sliding contacts was investigated.A Nd:YAG laser was used to generate microdimpl... The cooperative effect of laser surface texturing(LST) and double glow plasma surface alloying on tribological performance of lubricated sliding contacts was investigated.A Nd:YAG laser was used to generate microdimples on steel surfaces. Dimples with the diameter of 150μm and the depth of 30-35μm distributed circumferentially on the disc surface.The alloying element Cr was sputtered to the laser texturing steel surface by double glow plasma technique.A deep diffusion layer with a thickness of 30μm and a high hardness of HV900 was formed in this alloy.Tribological experiments of three types of samples(smooth,texturing and texturing+alloying) were conducted with a ring-on-disc tribometer to simulate the face seal.It is found that,in comparison with smooth steel surfaces,the laser texturing samples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Moreover,the lower wear rate of the sample treated with the two surface techniques is obser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er surface texturing double glow plasma surface alloying technology carbon steel tribological performance lubricated surf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6Al-4V表面双层辉光离子渗Cr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张平则 李忠厚 +2 位作者 贺志勇 徐重 张高会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20,共4页
利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Ti-6Al-4V的表面渗入Cr元素,形成Ti-Cr阻燃合金层。系统地研究了温度、保温时间、源极电压、工件电压、极间距等工艺参数对渗层显微组织、成分及厚度的影响,得出了合理的工艺参数。870℃渗Cr 2 h,渗层厚... 利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Ti-6Al-4V的表面渗入Cr元素,形成Ti-Cr阻燃合金层。系统地研究了温度、保温时间、源极电压、工件电压、极间距等工艺参数对渗层显微组织、成分及厚度的影响,得出了合理的工艺参数。870℃渗Cr 2 h,渗层厚度可达到60μm以上。阻燃合金层的成分呈梯度分布,显微组织为基体组织加少量弥散分布的Cr2Ti金属间化合物。初步阻燃试验证明,渗Cr合金层起到了预期的阻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 合金层 显微组织 渗层厚度 TI-6AL-4V 表面 基体组织 阻燃 成分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辉等离子表面冶金Ti-Cu阻燃合金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平则 徐重 +1 位作者 张高会 贺志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0-115,共6页
为解决整体阻燃钛合金存在的比强度低、加工性差及价格昂贵等问题, 利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Ti 6Al 4V的表面渗入Cu元素, 在其表面形成Ti Cu阻燃合金层。研究了温度、保温时间、源极电压、工件电压、极间距等工艺参数对渗层显微... 为解决整体阻燃钛合金存在的比强度低、加工性差及价格昂贵等问题, 利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Ti 6Al 4V的表面渗入Cu元素, 在其表面形成Ti Cu阻燃合金层。研究了温度、保温时间、源极电压、工件电压、极间距等工艺参数对渗层显微组织、成分及厚度的影响, 得出了适合的工艺参数。870 ℃渗铜 3.5 h, 渗层厚度可达到200μm以上。阻燃合金层的成分呈梯度分布, 显微组织为基体组织加弥散分布的Ti2Cu金属间化合物。初步阻燃实验证明, 渗Cu合金层起到了预期的阻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钛合金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 表面合金化 渗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Ni-Cr-Mo-Nb离子多元共渗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旭 张通和 +3 位作者 谢锡善 董建新 杨忠民 徐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57-761,共5页
采用二次正交回归方法分析研究了工艺参数对Ni Cr Mo Nb离子多元共渗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渗层表面合金元素质量分数w和渗层厚度d与宏观工艺参数之间存在明确的对应关系 ,并建立了两者之间的数学模型 ,确定了工艺参数源极功率密度PS... 采用二次正交回归方法分析研究了工艺参数对Ni Cr Mo Nb离子多元共渗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渗层表面合金元素质量分数w和渗层厚度d与宏观工艺参数之间存在明确的对应关系 ,并建立了两者之间的数学模型 ,确定了工艺参数源极功率密度PS、气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r-Mo合金 离子渗金属 工艺参数 表面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辉光法制备含银抗菌不锈钢层工艺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蕾 覃志伟 +3 位作者 倪红卫 熊平源 许伯藩 王君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9-41,56,共4页
为了研究双层辉光法制备含银抗菌不锈钢层,通过抗菌试验、盐干湿循环腐蚀试验、SEM、XPS等手段,研究了扩散工艺参数与抗菌性能、耐蚀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双层辉光法制备含银抗菌不锈钢层的可行工艺参数为:电压1.2kV,气流量... 为了研究双层辉光法制备含银抗菌不锈钢层,通过抗菌试验、盐干湿循环腐蚀试验、SEM、XPS等手段,研究了扩散工艺参数与抗菌性能、耐蚀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双层辉光法制备含银抗菌不锈钢层的可行工艺参数为:电压1.2kV,气流量为20~40ml/min,时间为3h;含银抗菌不锈钢的杀菌率可达到100%,耐蚀性能没有降低;银在基体中呈弥散状态分布,其价态为一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辉光法 抗菌不锈钢 抗菌性 耐蚀性 渗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表面双层辉光离子渗铝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段良辉 刘亚萍 +3 位作者 潘俊德 崔彩娥 缪强 徐重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0-41,共2页
利用双层辉光渗金属技术,以铝为源极、TC4(Ti-6Al-4V)为阴极、氩气为工作气体,依靠辉光放电和不等电位空心阴极效应在TC4表面形成合金层。采用X射线衍射和辉光放电光谱分析了合金层的相组成及渗层内Al元素的分布,并对其进行硬度测试。... 利用双层辉光渗金属技术,以铝为源极、TC4(Ti-6Al-4V)为阴极、氩气为工作气体,依靠辉光放电和不等电位空心阴极效应在TC4表面形成合金层。采用X射线衍射和辉光放电光谱分析了合金层的相组成及渗层内Al元素的分布,并对其进行硬度测试。结果表明:渗层由Ti3Al和α-Ti组成;铝的含量可达18%;渗层厚度可达13滋m;其硬度比经渗铝处理后的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 TC4(Ti-6Al-4V) 辉光放电 TI3AL 硬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渗Mo对TC4合金耐磨及拉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苏宏林 贲能军 +1 位作者 梁文萍 缪强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1-25,共5页
研究了TC4合金表面经等离子渗Mo处理后的耐磨性能和拉伸性能。通过SEM、EDS、SMM等研究渗Mo改性层的组织成分及断口形貌,并分析其磨损机理和拉伸性能。结果表明:TC4合金表面经等离子渗Mo处理后,其耐磨性能随表面硬度的提高而明显改善,... 研究了TC4合金表面经等离子渗Mo处理后的耐磨性能和拉伸性能。通过SEM、EDS、SMM等研究渗Mo改性层的组织成分及断口形貌,并分析其磨损机理和拉伸性能。结果表明:TC4合金表面经等离子渗Mo处理后,其耐磨性能随表面硬度的提高而明显改善,且抗拉强度与原始基体相比仅略有下降,即达到了使合金的耐磨性能提高而基体力学性能不受损害的预期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合金 双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 等离子渗Mo 耐磨性能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102
8
作者 徐重 《中国工程科学》 2002年第2期36-41,共6页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已成功地在普通碳钢表面形成高速钢、其中包括时效硬化高速钢、不锈钢以及镍基合金等 ;该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手用锯条和机用锯条 ,使其齿部形成高速钢 ,锯条不仅具有高速钢的切削性能 ,而且柔韧不断 ;钛合金表面...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已成功地在普通碳钢表面形成高速钢、其中包括时效硬化高速钢、不锈钢以及镍基合金等 ;该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手用锯条和机用锯条 ,使其齿部形成高速钢 ,锯条不仅具有高速钢的切削性能 ,而且柔韧不断 ;钛合金表面经离子渗钼等工艺处理后 ,Ti6Al4V的耐磨性得到大幅度提高 ;经离子渗铌等工艺处理后 ,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抗高温氧化性能明显改善。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的基础上 ,又发展了加弧辉光离子渗金属 ,双辉钎焊技术 ,双阴极辉光放电超硬薄膜合成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表面冶金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 技术发展 表面合金化 金属材料 表面处理 锯条 钛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6Al4V合金表面等离子渗Mo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贲能军 王宜君 +1 位作者 王其松 梁文萍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研究了Ti6Al4V合金表面等离子渗Mo改性层的制备,并用SEM、XRD、EDS、SMM、纳米压痕仪、划痕试验机以及球-盘磨损试验机等研究了改性层的表面形貌、组织、相组成、显微硬度、强韧性、膜/基结合力及其耐磨性等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层... 研究了Ti6Al4V合金表面等离子渗Mo改性层的制备,并用SEM、XRD、EDS、SMM、纳米压痕仪、划痕试验机以及球-盘磨损试验机等研究了改性层的表面形貌、组织、相组成、显微硬度、强韧性、膜/基结合力及其耐磨性等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层表面致密,具有高的表面硬度、弹性模量和结合强度,耐磨性较渗Mo处理前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L4V合金 双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 等离子渗Mo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双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晓宇 詹肇麟 +1 位作者 王虎 马淼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9,13,共4页
综述了基于钛合金的双层辉光等离子单元渗技术、多元渗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应用实例,目前主要包括等离子渗铬、渗铝、渗钼、渗镍等。
关键词 双层辉光等离子渗金属 钛合金 硬度 耐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4合金表面等离子渗Mo层制备及其高温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贲能军 严国军 +1 位作者 顾琪 梁文萍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125-128,共4页
研究了TC4合金等离子表面渗Mo层的制备,并测试了基体和渗层在20、300和500℃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通过XRD、EDS、SEM、SMM等研究了改性层的组织成分及其磨痕形貌,并探析了磨损机理。结果表明:TC4合金表面等离子渗Mo后,显著提高了合金... 研究了TC4合金等离子表面渗Mo层的制备,并测试了基体和渗层在20、300和500℃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通过XRD、EDS、SEM、SMM等研究了改性层的组织成分及其磨痕形貌,并探析了磨损机理。结果表明:TC4合金表面等离子渗Mo后,显著提高了合金表面硬度和高温摩擦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 合金 双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 等离子渗 MO 高温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4等离子渗Mo不同摩擦副条件下耐磨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贲能军 王元生 +1 位作者 朱璟 梁文萍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53-156,共4页
研究了TC4合金等离子表面渗Mo处理前后分别在以GCr15、Si3N4、ZrO2为摩擦副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通过XRD、EDS、SEM、SMM等研究了改性层的组织成分及其磨痕形貌,并探析了磨损机理。结果表明:TC4合金表面等离子渗Mo后,耐磨性能得到明... 研究了TC4合金等离子表面渗Mo处理前后分别在以GCr15、Si3N4、ZrO2为摩擦副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通过XRD、EDS、SEM、SMM等研究了改性层的组织成分及其磨痕形貌,并探析了磨损机理。结果表明:TC4合金表面等离子渗Mo后,耐磨性能得到明显改善,主要归因于渗Mo后表面的高硬度。以GCr15为摩擦副时,TC4等离子渗Mo处理后耐磨性能最理想;以ZrO2为摩擦副时,耐磨性提高效果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合金 双辉等离子冶金技术 等离子渗Mo 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TiAl合金表面双层辉光等离子铬钨共渗层的高温氧化行为 被引量:2
13
作者 魏祥飞 张平则 +3 位作者 魏东博 沙李丽 周鹏 张扬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16,20,共6页
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技术在γ-TiAl合金表面制备铬钨共渗层,用SEM、EDS和XRD分析等方法结合高温氧化试验,研究了该共渗层在高温下的氧化(共100h)行为。结果表明:γ-TiAl合金经双层辉光等离子铬钨共渗后,共渗层表面形貌完好,组织均匀... 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技术在γ-TiAl合金表面制备铬钨共渗层,用SEM、EDS和XRD分析等方法结合高温氧化试验,研究了该共渗层在高温下的氧化(共100h)行为。结果表明:γ-TiAl合金经双层辉光等离子铬钨共渗后,共渗层表面形貌完好,组织均匀,与基体连接紧密,结合处无孔洞及裂纹等缺陷存在;铬钨共渗层在高温下可形成保护性氧化膜,有效降低了氧化速率,与γ-TiAl合金基体相比,氧化增重降低,抗氧化能力明显提高;随氧化温度升高,铬钨共渗层的氧化增重明显增大,但氧化机制不变;在氧化过程中,除了铬、钨发生内扩散外,基体中的钛、铝元素均发生了显著的外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TIAL合金 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技术 铬钨共渗层 高温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表面等离子渗锆改性层渗碳处理后的碳化物及硬度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蔡航伟 高原 +1 位作者 马志康 王成磊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71-173,178,共4页
利用双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0Cr18Ni9Ti不锈钢表面形成了厚约65μm、均匀致密连续的渗锆合金层,然后对渗锆后的试样进行920℃固体渗碳处理;并对不锈钢基材、渗锆试样及渗锆+渗碳后的试样分别进行硬度检测。结果表明:渗碳后,试样的表面... 利用双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0Cr18Ni9Ti不锈钢表面形成了厚约65μm、均匀致密连续的渗锆合金层,然后对渗锆后的试样进行920℃固体渗碳处理;并对不锈钢基材、渗锆试样及渗锆+渗碳后的试样分别进行硬度检测。结果表明:渗碳后,试样的表面硬度较基材及渗Zr试样均有显著提高,且试样由表及里,硬度呈逐渐降低趋势;920℃固体渗碳后,碳化物呈颗粒状弥散分布在渗层上,无共晶碳化物生成;渗碳层的物相为ZrC、Fe3C、FeC8、ZrFe2、ZrO2、Cr2O3、α-Fe、Fe-Cr、Cr1.36Fe0.52;且实际检测到的试样表面中的含碳量要比理论值略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辉等离子渗金属 渗锆改性层 硬度 固体渗碳 碳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氏体不锈钢表面双辉等离子渗锆的动力学 被引量:1
15
作者 蔡航伟 高原 +1 位作者 马志康 王成磊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2-106,共5页
利用双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0C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表面制备了一层均匀、致密、呈良好冶金结合的渗锆合金层,并对1 060℃下的渗锆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距锆合金层表面距离的增加,锆元素的含量呈梯度递减,扩散系数逐渐减小... 利用双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0C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表面制备了一层均匀、致密、呈良好冶金结合的渗锆合金层,并对1 060℃下的渗锆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距锆合金层表面距离的增加,锆元素的含量呈梯度递减,扩散系数逐渐减小,而扩散激活能逐步增大;在1 060℃采用双辉等离子技术渗锆时,渗锆合金层表层的空位密度为2.945×(10^12~10^13)cm^-2,与相同温度下采用常规渗金属工艺相比,提高了1~2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 渗锆合金层 离子轰击 动力学 空位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冶金形成低合金高速钢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郝巧玲 刘玉莹 王守忠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7-149,共3页
为在低碳钢表面形成钼铬型低合金高速钢,用等离子表面冶金方法对低碳钢进行表面处理,获得了所希望的合金层表面,并对合金层表面成分、硬度、摩擦系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表面成分接近冶金高速钢;深冷处理的试样表面硬度明显高于未经... 为在低碳钢表面形成钼铬型低合金高速钢,用等离子表面冶金方法对低碳钢进行表面处理,获得了所希望的合金层表面,并对合金层表面成分、硬度、摩擦系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表面成分接近冶金高速钢;深冷处理的试样表面硬度明显高于未经过深冷处理的合金层表面硬度;不同深冷处理试样的滑动摩擦因数基本相同,经深冷处理的试样比原试样的摩擦因数降低大约15%,且合金层中的碳化物细小、均匀、弥散,没有粗大的共晶莱氏体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合金化 低合金高速钢 深冷处理 表面层 硬度 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TiAl表面双辉等离子W-Mo合金化对其氧化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李波 魏东博 +2 位作者 张平则 陈小虎 丁丰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23,共7页
目的研究W-Mo表面合金化对γ-TiAl合金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合金化技术在γ-TiAl合金表面进行W-Mo合金化,通过恒温氧化试验评价改性层的抗氧化性能,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与X射线衍射仪对氧化膜表面及截面形貌... 目的研究W-Mo表面合金化对γ-TiAl合金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合金化技术在γ-TiAl合金表面进行W-Mo合金化,通过恒温氧化试验评价改性层的抗氧化性能,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与X射线衍射仪对氧化膜表面及截面形貌和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使用双层辉光等离子合金化技术可以在γ-TiAl表面制备出W-Mo改性层,改性层厚度为9μm,最外层为厚约6μm的W-Mo沉积层,而在沉积层与基体之间存在厚约3μm的扩散层。W-Mo改性层均匀、致密,基体与改性层之间没有裂纹、孔洞等明显缺陷,扩散层中的元素含量呈梯度分布。在750℃恒温氧化100 h后,γ-TiAl基体的氧化增重为5.306 mg/cm^2,W-Mo改性层的氧化增重为2.578 mg/cm^2,仅为γ-TiAl基体的48.6%。在氧化10、20、50 h后,改性层表面无明显变化,氧化膜层均匀、致密、无缺陷,几乎没有出现剥落现象;氧化100 h后,改性层中Mo与W的原子比由3:1降低到了1:2。结论通过双层辉光等离子合金化技术制备W-Mo改性层,能够改善γ-TiAl合金在750℃下的抗高温氧化性能。W-Mo改性层在经过氧化后所形成的氧化膜连续、致密,可以阻碍氧原子向基体内的扩散。但在氧化100 h后,Mo元素的蒸发会破坏氧化膜的完整性,使抗氧化性能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TIAL合金 表面合金化 W-Mo改性层 双层辉光等离子合金化技术 恒温氧化 氧化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Cr18Ni9钢表面等离子铌合金化及改性层抗晶间腐蚀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谢燕翔 刘俊 +1 位作者 王振霞 贺志勇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1-73,77,共4页
采用双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0Cr18Ni9奥氏体不锈钢表面形成厚22μm、均匀致密连续的渗铌合金层。用不锈钢10%草酸侵蚀试验方法对未渗铌和渗铌的0Cr18Ni9不锈钢试样的抗晶间腐蚀性能进行了对比;采用XRD对试样的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采用双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0Cr18Ni9奥氏体不锈钢表面形成厚22μm、均匀致密连续的渗铌合金层。用不锈钢10%草酸侵蚀试验方法对未渗铌和渗铌的0Cr18Ni9不锈钢试样的抗晶间腐蚀性能进行了对比;采用XRD对试样的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未渗铌0Cr18Ni9不锈钢呈现三类的沟状晶间腐蚀,而渗铌处理后的0Cr18Ni9不锈钢几乎没有发生晶间腐蚀;渗铌处理后的试样中形成了铌的碳化物NbC和Nb6C5,因此减少了Cr23C6的形成,提高了0Cr18Ni9的耐晶间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双辉等离子渗金属 渗铌合金层 晶间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熔覆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34
19
作者 时运 杜晓东 +2 位作者 庄鹏程 王长剑 高万东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3-33,共11页
等离子熔覆技术是一种高效且应用广泛的表面处理技术,具有与基体结合良好、设备成本低、工作环境无污染及操作简单等优点。从等离子熔覆工艺参数研究、等离子熔覆合金涂层、等离子熔覆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涂层、等离子熔覆层质量调控方... 等离子熔覆技术是一种高效且应用广泛的表面处理技术,具有与基体结合良好、设备成本低、工作环境无污染及操作简单等优点。从等离子熔覆工艺参数研究、等离子熔覆合金涂层、等离子熔覆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涂层、等离子熔覆层质量调控方法、等离子熔覆技术应用等五个方面,介绍了等离子熔覆技术当前的发展概况。其中,关于等离子熔覆工艺参数研究方面,阐述了熔覆电流、离子气体流量、送粉气体流量、粉末送粉量、焊枪摆动幅度、焊接速度、喷嘴与工件之间的高度及多道搭接时搭接率等参数对涂层组织性能的影响;在等离子熔覆合金涂层方面,介绍了等离子熔覆用合金粉末及其引入方式的研究进展;在等离子熔覆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涂层方面,叙述了增强颗粒及其添加方式的最新研究成果;在等离子熔覆层质量调控方法部分,阐述了预热缓冷、热处理、外加磁场、机械振动、超声波辅助、加入变质剂及添加稀土元素等手段对熔覆层的质量调控作用;在等离子熔覆技术应用方面,介绍了等离子熔覆技术在矿山机械、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以及阀门修复等领域的应用。最后对等离子熔覆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处理技术 等离子熔覆 工艺参数 合金涂层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涂层 再制造 阀门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同位素比值法研究辽宁东大杖子战国墓地出土铜器的矿料来源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瑞亮 金正耀 +3 位作者 陈彪 田建花 万欣 李娜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18-625,共8页
东大杖子墓地作为辽宁乃至东北亚地区等级极高的战国时期墓地,自发掘以来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前期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墓葬以及随葬品类型学、文化性质等方面,缺乏对该墓地出土青铜器矿料来源的研究。本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东大杖子墓地作为辽宁乃至东北亚地区等级极高的战国时期墓地,自发掘以来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前期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墓葬以及随葬品类型学、文化性质等方面,缺乏对该墓地出土青铜器矿料来源的研究。本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扫描电镜能谱仪和表面电离型固体质谱仪对该墓地出土的7件青铜样品进行了成分和铅同位素比值分析。成分测试结果显示7件样品中有4件为铅锡青铜,2件为锡青铜,1件未知,器物功用和合金性能基本相匹配;铅同位素示踪结果显示部分器物的铜料不大可能来自内蒙古林西大井、辽宁红透山以及山西中条山等铜矿; 5件铅含量大于2%的样品铅同位素比值^(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变化范围分别为17. 685~17. 941、15. 530~15. 612、38. 080~38. 404,其铅料来自辽宁青城子铅锌矿的可能性极大。本研究有助于探索辽宁东大杖子战国墓地出土铜器的矿料来源,同时为研究战国时期辽西与辽东半岛的金属资源贸易和流通以及辽东半岛资源开发历史提供了科学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 合金技术 矿料来源 青城子铅锌矿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扫描电镜-能谱仪 表面电离型固体质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