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某风电场风电机组选型
1
作者 杨卓锦 付教盛 《水电与新能源》 2025年第1期91-94,共4页
风电机组选型是风电场设计的重要内容。根据陕西某风电场的地形地貌和风资源条件,综合考虑环境因素、机组厂家技术实力、工程建设条件、建设时间等因素,拟定4种单机容量不同的机型,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推荐了5 MW为最优机型,然后采用WT软... 风电机组选型是风电场设计的重要内容。根据陕西某风电场的地形地貌和风资源条件,综合考虑环境因素、机组厂家技术实力、工程建设条件、建设时间等因素,拟定4种单机容量不同的机型,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推荐了5 MW为最优机型,然后采用WT软件,计算了风电场年理论发电量和上网电量。成果可为风电机组选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机组优化选型 风机布置 年发电量 技术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永磁风电机组低穿电流特性差异对风场集电线路保护整定影响分析
2
作者 汪文东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777-780,共4页
近年来随着大容量风电机组技术的不断成熟,风电大代小改造项目逐步推行,一批老旧小容量双馈风电机组被大容量永磁机型所替代。由于不同机型低穿其间馈出电流特性不同,需结合不同机型低穿特性对改造风电项目继电保护整定进行差异性分析,... 近年来随着大容量风电机组技术的不断成熟,风电大代小改造项目逐步推行,一批老旧小容量双馈风电机组被大容量永磁机型所替代。由于不同机型低穿其间馈出电流特性不同,需结合不同机型低穿特性对改造风电项目继电保护整定进行差异性分析,拟定有针对性整定策略。本文结合某风电大代小改造项目,在现有双馈、永磁风机低穿特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双馈、永磁机型低穿馈出电流特性差异,并结合风场集电线路继电保护整定提出了差异性建议,有效做到保护整定与不同机型风机低穿特性有效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低电压穿越 馈出电流 继电保护 整定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acking预测模型的变桨功率优化策略研究
3
作者 李玉龙 童舟波 陈玉莹 《水电与新能源》 2024年第7期15-20,共6页
通过对如何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稳定性和发电量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Stacking预测模型的变桨功率优化算法,既可提高风电机组的发电功率,又减小叶根挥舞弯矩,降低对叶片、风轮、低速轴等部件的损害,提高其运行稳定性。以某... 通过对如何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稳定性和发电量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Stacking预测模型的变桨功率优化算法,既可提高风电机组的发电功率,又减小叶根挥舞弯矩,降低对叶片、风轮、低速轴等部件的损害,提高其运行稳定性。以某一日风电机组功率为例开展变桨功率优化结果表明,发电量提高了2.18%,且3个叶片叶根挥舞弯矩也明显降低。该方法可用于风电场的功率优化和变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Stacking预测模型 变桨功率优化 发电功率 叶根挥舞弯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风电机组塔架地基基础设计的WTF软件 被引量:5
4
作者 陈永安 陈观福 +1 位作者 闫坤 王君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2-76,共5页
风电机组塔架地基基础设计软件(简称"WTF软件")由圆形扩展基础设计、圆形承台桩基础设计、八边形扩展基础设计、八边形承台桩基础设计、方形扩展基础设计和方形承台桩基础设计6部分构成,是FD003—2007《风电机组地基基础设计... 风电机组塔架地基基础设计软件(简称"WTF软件")由圆形扩展基础设计、圆形承台桩基础设计、八边形扩展基础设计、八边形承台桩基础设计、方形扩展基础设计和方形承台桩基础设计6部分构成,是FD003—2007《风电机组地基基础设计规定(试行)》的配套软件。通过输入地质资料和风机荷载等参数,软件可生成基础设计报告和配筋图,是一套专门为风电场风电机组地基基础设计而研制开发的软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基础设计 荷载 设计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额定风速附近变速变桨风力发电机组功率优化控制 被引量:7
5
作者 蒋说东 刘军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97-1104,共8页
详细分析导致功率波动和功率损失的原因,提出一种转矩优化控制策略。该转矩优化控制方法结合查表法和非线性PI控制器,在低风速区仅启用查表法以追踪最优功率;额定风速附近及以上时运用非线性PI控制器使转矩输出形成滞环,来抑制额定风速... 详细分析导致功率波动和功率损失的原因,提出一种转矩优化控制策略。该转矩优化控制方法结合查表法和非线性PI控制器,在低风速区仅启用查表法以追踪最优功率;额定风速附近及以上时运用非线性PI控制器使转矩输出形成滞环,来抑制额定风速附近的功率波动;采用基于转矩误差及误差变化率的桨距角模糊调节器,实现转矩和变桨控制解耦;给出一种功率平均值限制算法,可抑制阵风时(包括额定风速以下和以上)引起的转速短时过速和功率损失,同时也可减少变桨机构的疲劳载荷。以风力机设计专业软件Bladed为工具,结合C语言编写外部控制器,对风力发电机组转矩及变桨控制策略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优化方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变速变桨 解耦控制 滞环 功率平均值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组并网技术概述 被引量:11
6
作者 孙红雨 黄勇 马佳艺 《西北水电》 2012年第4期60-62,共3页
主要介绍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组结构以及风电并入系统相关问题的研究,包括风电并网对电压的影响、对电能质量的影响、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对发电规划和调度运行的影响等。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双馈型机组 并网 概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组余热供暖系统机电一体化设备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志刚 秦杨 +5 位作者 周治 肖斌 张鹏 赵云浩 尚宏 徐学丽 《西北水电》 2001年第4期39-41,共3页
主厂房采暖应尽量利用发电机组放热风采暖 ,传统的自然补冷风自然放热风方式 ,发电机放热风量仅占发电机循环风量的比例不足 10 % ,使发电机余热利用受到很大的限制。本研究在传统的发电机放热风采暖的基础上 ,采用机械补风、自然放热... 主厂房采暖应尽量利用发电机组放热风采暖 ,传统的自然补冷风自然放热风方式 ,发电机放热风量仅占发电机循环风量的比例不足 10 % ,使发电机余热利用受到很大的限制。本研究在传统的发电机放热风采暖的基础上 ,采用机械补风、自然放热风的发电机组余热智能供暖系统 ,将供热、发电机通风防火、智能化控制与管理进行有机的结合 ,通过机电一体化的设计 ,研制、开发出了 RBZ- 5系列水轮发电机组余热智能供暖系统 ,并在李家峡 4 #水轮发电机组上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运行实测厂房冬季温度可达 14℃以上 ,供热量增加了 5 8.5 %~ 6 4 .8% ,节能效果显著。该系统在我国华北、西北、东北地区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发电机组 余热智能供暖系统 机电一体化设备 机械补风 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功率数据的风电机组性能预测与健康状态评估 被引量:10
8
作者 马然 栗文义 齐咏生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52-1259,共8页
为及时准确地预测风电机组整机性能,文章基于风功率数据提出了一种考虑工况波动的相似性度量算法,结合概率和模糊理论评估机组健康状态。该方法基于聚类思想对风功率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和工况划分,针对工况子空间的正常样本与测试样本,... 为及时准确地预测风电机组整机性能,文章基于风功率数据提出了一种考虑工况波动的相似性度量算法,结合概率和模糊理论评估机组健康状态。该方法基于聚类思想对风功率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和工况划分,针对工况子空间的正常样本与测试样本,基于主成分分析法以第二主成分方向上投影变量的标准差作为样本相似性度量指标,依据概率不确定性融合得到综合健康状态指标,量化机组性能的退化程度。结合机组性能实际退化过程,依据模糊理论确定健康状态隶属度,基于隶属度最大原则和信度准则判断机组健康状态等级。将该方法应用于某具有小样本数据的实例中,可提前两周获知风电机组发生异常,对机组健康状态的过渡过程作出了准确评估,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风功率数据 聚类 主成分分析 模糊理论 性能预测 健康状态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机组变系数综合惯性策略优化控制 被引量:5
9
作者 袁佳豪 王维庆 +1 位作者 王海云 吴赛楠 《现代电子技术》 2022年第21期97-102,共6页
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由于采用电力电子变流器控制,导致风电机组输出功率与系统频率解耦,无法响应系统频率变化。传统综合惯性控制技术能够使风电机组电磁功率与系统频率产生耦合,响应频率变化,但控制参数适应性差,且过度的转动惯量会阻... 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由于采用电力电子变流器控制,导致风电机组输出功率与系统频率解耦,无法响应系统频率变化。传统综合惯性控制技术能够使风电机组电磁功率与系统频率产生耦合,响应频率变化,但控制参数适应性差,且过度的转动惯量会阻碍系统频率的恢复。针对以上问题,对双馈风电机组参与电网调频的控制策略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变系数模糊控制策略。首先,在传统综合惯性控制基础上,分别整定出虚拟惯量系数和下垂控制系数的最大约束值;其次,附加模糊控制回路使控制系数跟随频率偏差和频率偏差变化率的改变进行动态调整,最大限度利用转子动能提供可靠惯量支撑的同时,又加快系统频率恢复,提高系统的频率稳定性;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四机两区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综合惯性控制,附加模糊控制具有更好的鲁棒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惯性控制 变系数 双馈风电机组 风力发电 转子动能 模糊控制 频率响应 惯量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 MW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风轮吊装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程远 项建强 《水电与新能源》 2022年第5期48-51,共4页
海上风机叶片吊装工艺分为风轮整体吊装和单叶片与轮毂单吊装两种工艺。以福清兴化湾海上风电场二期项目为例,针对10 MW海上风电机组风轮吊装技术问题,成功探索了叶片起吊、风轮组拼、叶轮起吊翻身、叶轮对接等重难点控制及安装施工技... 海上风机叶片吊装工艺分为风轮整体吊装和单叶片与轮毂单吊装两种工艺。以福清兴化湾海上风电场二期项目为例,针对10 MW海上风电机组风轮吊装技术问题,成功探索了叶片起吊、风轮组拼、叶轮起吊翻身、叶轮对接等重难点控制及安装施工技术参数,为后续10 MW+大容量海上机组吊装施工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风力发电机组 风轮安装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轮发电机绝缘事故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5
11
作者 姜宝君 《西北水电》 2009年第4期57-58,共2页
简要介绍了电化腐蚀、线棒绝缘机械破损、线棒绝缘降低产生的原因及其所引发的几起典型故障。通过分析,提高了对电化腐蚀、线棒绝缘破损以及线棒绝缘降低对水轮发电机定子绕组危害的认识,其处理方法可为同行提供借鉴。
关键词 电化腐蚀 线棒绝缘 机械破损 水轮发电机 事故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山地风电场抗台风设计及应对策略
12
作者 兰志杰 丁祥 《内燃机与配件》 2018年第3期217-221,共5页
近年来我国风力发电市场快速发展,沿海山地地区由于其良好的风力资源,风电场建设也加快了步伐。沿海山地风电场不仅具有其地形原因导致的风况复杂的特点,还受到台风的侵袭。本文对台风的形成及其对沿海山地风电场的影响进行简要阐述,提... 近年来我国风力发电市场快速发展,沿海山地地区由于其良好的风力资源,风电场建设也加快了步伐。沿海山地风电场不仅具有其地形原因导致的风况复杂的特点,还受到台风的侵袭。本文对台风的形成及其对沿海山地风电场的影响进行简要阐述,提出沿海山地风电场抗台风设计要点及应对策略,并对后备电源方案进行建模仿真以验证其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风电场 风力发电机组 抗台风设计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机组植入式单桩基础灌浆施工工艺及质量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存义 韩毅平 +1 位作者 张晗 苏龙辉 《能源科技》 2020年第10期49-54,共6页
单桩基础是海上风电重要的基础型式之一。植入式单桩基础可应用于复杂岩基海域,无过渡段植入式单桩基础受力复杂,对灌浆结构、材料、工艺要求极高。本文依托国内首例海上风电植入式单桩基础施工实例,以单桩基础灌浆结构为研究对象,介绍... 单桩基础是海上风电重要的基础型式之一。植入式单桩基础可应用于复杂岩基海域,无过渡段植入式单桩基础受力复杂,对灌浆结构、材料、工艺要求极高。本文依托国内首例海上风电植入式单桩基础施工实例,以单桩基础灌浆结构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单桩基础整体设计、灌浆结构设计,该结构设计满足海上风电机组长期安全运行的要求;阐述了灌浆料性能、灌浆施工工艺,实践表明采用封底段混凝土灌浆、侧壁段高性能灌浆料分段施工,可以满足工程建设要求;论述了冲击回波法在植入式单桩基础灌浆质量检测中的应用,提出了海上风电植入式钢管桩灌浆质量评价指标,该植入式单桩基础灌浆工艺和灌浆质量检测技术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机组 植入式单桩 灌浆 检测 冲击回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器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吕义 刘漫 +2 位作者 樊姗 段永强 滕招波 《水电与新能源》 2019年第1期73-78,共6页
针对风力发电机组在高风速下运行时输出功率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模糊自适应PID变桨距控制器的设计方案。以机组实际输出功率值与额定功率值的偏差及其偏差的变化率作为控制器的输入变量,确定模糊语言和隶属函数,基于Matlab/Simulink上... 针对风力发电机组在高风速下运行时输出功率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模糊自适应PID变桨距控制器的设计方案。以机组实际输出功率值与额定功率值的偏差及其偏差的变化率作为控制器的输入变量,确定模糊语言和隶属函数,基于Matlab/Simulink上对整个系统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具有很好的控制精度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风能利用系数 变桨距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力发电机组主轴前轴承磨损原因分析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易明 赵辉 马鹏飞 《内燃机与配件》 2018年第7期63-65,共3页
首先,对部分风场在线机组主轴前轴承磨损情况进行了详细检查,并调取后台监控温度数据,结合这些信息对磨损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建立了经验理论,从工程和经验角度对类似问题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 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组 主轴前轴承 磨损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项目中不同大湍流机位湍流控制方法的对比研究
16
作者 谢玄 《水电与新能源》 2023年第9期16-19,共4页
大湍流是影响风电机组运行安全性的关键因素。根据实际项目详细介绍了扇区管理和提前切出两种湍流控制方法,并对比了不同机位点、不同控制方式的发电量损失,结果显示扇区管理的湍流控制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对保证风电机组运行安全、减... 大湍流是影响风电机组运行安全性的关键因素。根据实际项目详细介绍了扇区管理和提前切出两种湍流控制方法,并对比了不同机位点、不同控制方式的发电量损失,结果显示扇区管理的湍流控制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对保证风电机组运行安全、减少发电量损失效果显著。扇区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流体、电控、硬件等行业内的技术人才群策群力,共同推动,才能不断发展成熟,更好地服务于风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湍流 扇区管理 提前切出 风电机组 发电量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