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路面激励自适应的液电馈能悬架动力学性能协调控制 被引量:16
1
作者 汪若尘 丁彦姝 +2 位作者 孙东 丁仁凯 孟祥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5-64,共10页
针对液电式馈能悬架在被动模式下无法实现车辆全局工况最优,该文以路面激励频率作为切换阈值,设计了一种具有舒适、运动和综合3种模式的液电式馈能悬架,在改善车辆乘坐舒适性及操纵稳定性的同时回馈振动能量。提出了将DC-DC变换器引入... 针对液电式馈能悬架在被动模式下无法实现车辆全局工况最优,该文以路面激励频率作为切换阈值,设计了一种具有舒适、运动和综合3种模式的液电式馈能悬架,在改善车辆乘坐舒适性及操纵稳定性的同时回馈振动能量。提出了将DC-DC变换器引入悬架馈能电路中,通过实时调节DC-DC变换器中MOS管开关信号占空比以改变液电式馈能减振器阻尼力,并制定了天棚-地棚控制结合模糊PID控制的双环半主动控制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引入路面频率自适应的液电式馈能悬架相比单一天棚-地棚控制悬架在车身共振区的车身加速度幅值减小22.92%,在车轮共振区的轮胎动载荷幅值减小24.27%,并回收66.70 W振动能量,实现了悬架动力学性能和馈能特性的协调控制。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各时段内车身加速度试验与仿真结果峰峰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36%、15.72%、4.86%和13.6%,轮胎动载荷的相对误差分别为9.34%、13.62%、7.82%和15.47%;各频段内车身加速度试验与仿真结果峰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7.55%、10.18%、10.56%、和6.35%,轮胎动载荷的相对误差分别为9.64%、11.72%、10.39%和11.27%。时域和频域的相对误差均在16%之内,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和系统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可为液电式馈能悬架的产品升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悬架 控制 液电式馈能 双环方案 多模式切换 路面频率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微电网黑启动的虚拟同步发电机调频策略 被引量:15
2
作者 付华 刘公权 +1 位作者 齐晨飞 徐耀松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59-68,共10页
针对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控制策略应用到微电网调频过程中存在次振荡周期的问题,提出一种双阈值-全程自适应频率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综合了自适应模型与负转动惯量的特性,建立了新的转动惯量函数模型,... 针对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控制策略应用到微电网调频过程中存在次振荡周期的问题,提出一种双阈值-全程自适应频率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综合了自适应模型与负转动惯量的特性,建立了新的转动惯量函数模型,弱化了阻尼项的影响,在消除频率暂态过程次振荡周期的同时,简化了控制结构。为解决现有单一控制策略难以适用于微电网黑启动问题,在不影响微电网启动速度的前提下引入零起升压环节,将该控制策略的应用范围扩大到微电网黑启动过程。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微电网逆变器 负惯量 双阈值-全程自适应频率控制 微电网黑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层协作定位机制的移动机器人目标跟踪 被引量:3
3
作者 贾松敏 王爽 +1 位作者 王丽佳 李秀智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54-1160,共7页
为解决复杂环境下机器人目标跟踪问题,提出了基于双层协作定位机制的移动机器人目标跟踪方法。该方法根据射频识别(RFID)和立体视觉信息实现外层粗定位与内层精确定位的相互协作以提高目标定位精度。首先利用RFID系统对携带标签的目标... 为解决复杂环境下机器人目标跟踪问题,提出了基于双层协作定位机制的移动机器人目标跟踪方法。该方法根据射频识别(RFID)和立体视觉信息实现外层粗定位与内层精确定位的相互协作以提高目标定位精度。首先利用RFID系统对携带标签的目标进行粗定位,然后在立体视觉系统中根据自适应模板匹配算法与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提取目标头肩特征及运动特征,以实现精确定位目标。最后根据智能调速算法控制机器人连续稳定地跟随运动目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遮挡及目标突然转弯的跟踪问题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协作定位机制 射频识别(RFID) 立体视觉 自适应模板匹配算法 智能调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热稳频光源的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雅萍 朱目成 《兵工自动化》 2003年第5期47-49,共3页
双纵模激光源预测控制利用热稳频系统在预热过程的特征自组织建模,并引入自适应改进模型误差。建模采用非参数化,预热平衡后,由8098给出加热或散热阶跃控制信号,经噪声处理得其阶跃响应曲线,以自组织预测控制算法实现激光器的双纵模热... 双纵模激光源预测控制利用热稳频系统在预热过程的特征自组织建模,并引入自适应改进模型误差。建模采用非参数化,预热平衡后,由8098给出加热或散热阶跃控制信号,经噪声处理得其阶跃响应曲线,以自组织预测控制算法实现激光器的双纵模热稳频。自适应采用间接算法,即在稳频过程以系统施加的控制量及控制结果,通过最小二乘法不断估计系统模型,按一定学习速度改进模型,得到较完善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自组织控制 自适应算法 双纵模热稳频 激光器 激光干涉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模糊控制的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堂贤 陶稷 +1 位作者 陶莉 杨孔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45-48,共4页
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采用交流励磁,利用最近邻聚类学习算法建立发电机电磁转矩自适应最优模糊控制,低风速时获取最大风能利用系数.高风速时,变论域自适应模糊控制器控制桨距角,实现机组的变速恒频运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 自适应模糊控制器 变速恒频 模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FIG虚拟惯量的微电网双维自适应动态频率优化控制 被引量:21
6
作者 边晓燕 张菁娴 +3 位作者 丁炀 李东东 赵健 朱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89-1498,共10页
为了解决微电网高风电渗透率带来的惯性不足问题,需要利用虚拟惯量控制等手段来释放新能源的调频能力。通过对双馈感应风电机组(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的虚拟惯量控制进行研究,使虚拟惯量在适应风速变化的同时,适应动态... 为了解决微电网高风电渗透率带来的惯性不足问题,需要利用虚拟惯量控制等手段来释放新能源的调频能力。通过对双馈感应风电机组(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的虚拟惯量控制进行研究,使虚拟惯量在适应风速变化的同时,适应动态频率调整不同阶段的取值要求,从而实现双维自适应控制。此外,利用深度信念网络预测动态频率调整的指标,从而优化双维自适应虚拟惯量的控制参数。微电网中仿真验证的结果表明,双维自适应控制策略可有效防止频率突变,能够减小扰动后的动态频率偏差及频率恢复的时间,展现出了更优的调频效果。研究结果可为风电机组参与调频的相关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动态频率调整 DFIG虚拟惯量 双维自适应控制 深度信念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神经元控制及内环最平幅频法优化设计
7
作者 张智强 卢健康 于铁牛 《机电工程》 CAS 1999年第2期31-33,共3页
对双闭环调速系统提出了一种电流内环PI调节器采用优于工程设计法的最平幅频法设计,而速度环采用神经元控制器的自适应控制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调速系统具有无超调、无静差、响应速度快、鲁棒性强等优点,结构和算法简单,易于实... 对双闭环调速系统提出了一种电流内环PI调节器采用优于工程设计法的最平幅频法设计,而速度环采用神经元控制器的自适应控制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调速系统具有无超调、无静差、响应速度快、鲁棒性强等优点,结构和算法简单,易于实现数字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传动系统 调速系统 神经元控制 最平幅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