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thod of closed loop springback compensation for incremental sheet forming process 被引量:1
1
作者 韩飞 莫健华 +1 位作者 龚攀 李敏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5期1509-1517,共9页
The closed loop control model was built up for compensating the springback and enhancing the work piece precision.A coupled closed loop algorithm and a finite element method were developed to simulate and correct the ... The closed loop control model was built up for compensating the springback and enhancing the work piece precision.A coupled closed loop algorithm and a finite element method were developed to simulate and correct the springback of incremental sheet forming.A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 was established for simulation of springback in incremental sheet forming process.The closed loop algorithm of trajectory profile for the incremental sheet forming based on the wavelet transform combined with fast Fourier transform was constructed.The profile of processing tool path of shallow dishing with spherical surface was designed on the basis of the profile correction algorithm.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algorithm can predict an ideal profile of processing track,and the springback error of incremental sheet forming is eliminated effectively.It has good convergence efficiency,and can improve the workpiece dimensional accuracy grea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cremental sheet forming spingback numerical simulation closed loop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点渐进成形工艺参数多目标优化研究
2
作者 张澧桐 张鑫 +1 位作者 张瑞涵 张洪明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8-156,共9页
为提高双点渐进成形(double-side incremental sheet forming,DSIF)制件的成形精度,以方锥盒制件作为试验制件,以刀具直径、层间距、成形角、板厚和成形深度等工艺参数为影响因素,以底部回弹值和侧壁鼓凸最小值作为优化目标设计正交试验... 为提高双点渐进成形(double-side incremental sheet forming,DSIF)制件的成形精度,以方锥盒制件作为试验制件,以刀具直径、层间距、成形角、板厚和成形深度等工艺参数为影响因素,以底部回弹值和侧壁鼓凸最小值作为优化目标设计正交试验,利用Abaqus数值仿真计算出试验结果数据,通过建立多输入和多输出的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结合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NAGA-Ⅱ)求解双点渐进成形工艺参数多目标优化问题,基于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从Pareto解集中决策出一组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以提高优化结果的精确度,通过优化和筛选得到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进行对应试验。结果表明,经实测得到制件的底部回弹值为0.693 mm,侧壁鼓凸值为0.934 mm,筛选出的目标值误差分别为6.31%和2.09%。由此可见,建立的多目标优化流程具有可行性,为双点渐进成形制件的回弹减少提供了有效的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优化 双点渐进成形 BP神经网络 NAGA-Ⅱ遗传算法 逼近理想解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面渐进成形工艺参数优化及减薄率的预测
3
作者 张澧桐 田雨 +1 位作者 顾鹏 张鑫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1-138,共8页
渐进成形的减薄率是衡量成形件质量的重要指标。文章采用Box-Behnken设计实验方案进行试验,分析了刀具直径D、层间距Δz、成形角α和板厚t对减薄率的影响,并得到试验最优的参数组合。建立了工艺参数到减薄率的BP神经网络模型,用数据训... 渐进成形的减薄率是衡量成形件质量的重要指标。文章采用Box-Behnken设计实验方案进行试验,分析了刀具直径D、层间距Δz、成形角α和板厚t对减薄率的影响,并得到试验最优的参数组合。建立了工艺参数到减薄率的BP神经网络模型,用数据训练集训练网络,计算测试集减薄率预测模型的精度。针对BP神经网络平均误差大(6.42%)的问题,用粒子群算法(PSO)优化了BP神经网络模型参数,使预测误差降低到2.24%。PSO-BP神经网络模型可以有效预测工艺参数和减薄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面渐进成形 减薄率 智能神经网络 粒子群算法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渐进成形中的鼓包问题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崔震 高霖 +3 位作者 徐岩 许爱军 陆启建 许自然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581-1585,共5页
针对渐进成形过程中的鼓包问题,分析了该现象的形成原因,利用简单试验法分析了零件成形角度、成形深度、成形零件直径、零件形状对鼓包问题的影响规律;并采用三因素两水平的正交试验方法分析了工具头直径、板料厚度、每层进给量及其交... 针对渐进成形过程中的鼓包问题,分析了该现象的形成原因,利用简单试验法分析了零件成形角度、成形深度、成形零件直径、零件形状对鼓包问题的影响规律;并采用三因素两水平的正交试验方法分析了工具头直径、板料厚度、每层进给量及其交互作用对成形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板料成形角度越小鼓包高度越大,通过优化成形工艺参数可以减小鼓包高度,采用渐进成形正成形方法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鼓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进成形 正交试验 数控技术 鼓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控单点渐进成形技术的钣金浮雕字成形 被引量:4
5
作者 崔震 高霖 +1 位作者 陆启建 许自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1-96,共6页
基于数控单点渐进成形技术对钣金浮雕字进行了成形研究,针对成形过程中出现的零件质量问题,分析了材料因素(材料屈强比、板料厚度)、成形参数因素(每层进给量、贴模间隙)、零件特征因素(成形字体特征的宽度、零件圆角半径)和成形方法的... 基于数控单点渐进成形技术对钣金浮雕字进行了成形研究,针对成形过程中出现的零件质量问题,分析了材料因素(材料屈强比、板料厚度)、成形参数因素(每层进给量、贴模间隙)、零件特征因素(成形字体特征的宽度、零件圆角半径)和成形方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措施,实现了高质量钣金浮雕字的成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技术 渐进成形 钣金成形 浮雕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板材数控渐进成形支撑CAD模型自动生成 被引量:5
6
作者 朱虎 张伟 扶建辉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78-882,895,共6页
为满足金属板材数控渐进成形中支撑制作的需要,提出一种从板材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自动生成支撑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的方法。采用STL数据模型,根据板材件曲面曲率的变化和成形过程中板材的减薄规律,计算出成形过程中板材厚度的变化量... 为满足金属板材数控渐进成形中支撑制作的需要,提出一种从板材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自动生成支撑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的方法。采用STL数据模型,根据板材件曲面曲率的变化和成形过程中板材的减薄规律,计算出成形过程中板材厚度的变化量,通过对STL模型进行不等距偏置,生成了能够自适应板材厚度变化、并能保证挤压工具头与支撑之间合理间距的支撑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最后,给出了支撑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生成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板材 计算机数字控制 渐进成形 支撑 STL文件 计算机辅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结构的双面多点增量成形方案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喜林 赵亦希 +1 位作者 闫慧 杜引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2-50,共9页
针对薄壁零件局部结构成形的特点,提出了使用离散工具头代替整体托板支撑的双面多点增量成形工艺方案并验证了其可行性,该方案可实现局部结构的柔性化生产。根据支撑工具头的不同运动方式该方案可分为支撑式和挤压式成形方法。采用有限... 针对薄壁零件局部结构成形的特点,提出了使用离散工具头代替整体托板支撑的双面多点增量成形工艺方案并验证了其可行性,该方案可实现局部结构的柔性化生产。根据支撑工具头的不同运动方式该方案可分为支撑式和挤压式成形方法。采用有限元建模的方法对比研究了两种成形方法的成形质量。研究表明:两种成形方案壁厚分布规律基本一致;支撑式成形方法的轮廓精度高于挤压式,且其回弹小于挤压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结构成形 双面多点增量成形 薄壁零件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瓦斯抽采钻孔稳定性与成孔控制数值分析 被引量:22
8
作者 李志华 涂敏 姚向荣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5-89,共5页
为了提高瓦斯抽采钻孔成孔率,以丁集煤矿11-2回风巷地质条件为背景,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和理论分析,研究了抽采钻孔稳定性影响因素,并对成孔控制技术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钻孔稳定性的因素有:侧压系数、岩体力学强度、... 为了提高瓦斯抽采钻孔成孔率,以丁集煤矿11-2回风巷地质条件为背景,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和理论分析,研究了抽采钻孔稳定性影响因素,并对成孔控制技术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钻孔稳定性的因素有:侧压系数、岩体力学强度、初始应力(埋深)、钻孔围压和围岩力学强度;钻孔稳定性随着侧压系数增大、岩体力学强度降低、采深加大和钻孔围岩力学强度减小而降低;抽采负压对钻孔稳定性的影响很小;随着钻孔围压的增大、围岩强度强化区范围的增加,钻孔的二次应力影响范围反而减小,塑性区半径减小,孔壁径向位移减小,钻孔更容易处于稳定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钻孔 钻孔稳定性 成孔控制侧压系数 径向位移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浅埋下穿高速公路暗挖隧道变形控制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28
9
作者 昝永奇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99-106,共8页
深圳求水山隧道下穿机荷高速公路收费站,地面车流量大,隧道超浅埋并穿越回填土富水地层,结构松软,施工沉降难以控制,施工不当会引起隧道变形坍塌和路面沉陷,危及地面行车安全。为找出控制沉降的关键步序,运用FLAC3D软件对施工过程进行... 深圳求水山隧道下穿机荷高速公路收费站,地面车流量大,隧道超浅埋并穿越回填土富水地层,结构松软,施工沉降难以控制,施工不当会引起隧道变形坍塌和路面沉陷,危及地面行车安全。为找出控制沉降的关键步序,运用FLAC3D软件对施工过程进行沉降分析,先确定超浅埋隧道在下穿富水软土地层条件下产生变形的原因,再对隧道施工各工序的时间和步距数据进行调研与分析。提出优化后隧道施工工法(双侧壁导坑微台阶工法)及拱脚加固、掌子面封闭、地下水处治、开挖及支护工序卡控、监控量测等控制变形技术措施,成功解决变形沉降难题,将拱顶下沉控制在45.6 mm左右,地面沉降控制在184 mm左右,化解了工程安全风险,确保了隧道施工和地面行车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浅埋暗挖隧道 下穿高速公路 双侧壁导坑微台阶法 三维数值模拟 变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转台五轴机床加工代码的转换与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唐佳 韩鹏飞 +1 位作者 蔡晔敏 冷星环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27-132,共6页
通过分析双转台五轴机床结构与运动方式,研究了该机床结构的加工点位坐标转化规律和数控系统的代码转换规律,并推导出相应的公式。结合自动编程软件进行自由曲面叶轮的加工编程,通过上述推导的公式将编程得到的刀位文件转换为机床能够... 通过分析双转台五轴机床结构与运动方式,研究了该机床结构的加工点位坐标转化规律和数控系统的代码转换规律,并推导出相应的公式。结合自动编程软件进行自由曲面叶轮的加工编程,通过上述推导的公式将编程得到的刀位文件转换为机床能够识别的代码,对生成的代码进行了仿真验证并基于此进行了实际加工,证明了所推导公式的正确性。该研究为用双转台五轴机床加工自由复杂曲面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转台五轴机床 数控代码 仿真验证 自由曲面叶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材塑性拟合成形数控系统的设计
11
作者 陈桂 汤玉东 万其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21-124,共4页
回弹是影响管材成形精度的重要因素。在分析管材单点成形原理的基础上,对管材塑性成形控制技术进行研究,提出基于单点成形技术的拟合渐进成形方法,并建立管材拟合成形坐标系,设计基于多轴控制技术的管材成形数控系统。该系统通过非接触... 回弹是影响管材成形精度的重要因素。在分析管材单点成形原理的基础上,对管材塑性成形控制技术进行研究,提出基于单点成形技术的拟合渐进成形方法,并建立管材拟合成形坐标系,设计基于多轴控制技术的管材成形数控系统。该系统通过非接触式测量成形前后的距离差,将其转换为实际塑性成形角度,实时检测单点成形时回弹量,在下次加工时进行补偿和修正,实现管材拟合渐进成形的闭环控制。试验表明,该系统可以有效地测量回弹,保证管材成形加工的重复精度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材成形 数控系统 单点成形法 拟合渐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梯特征钣金件多道次双点渐进成形策略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润峰 陆彬 陈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33-1338,共6页
针对复杂钣金件采用单点渐进成形技术加工时会产生几何精度低和板厚分布不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道次双点渐进成形策略.以2种典型的复合圆台形件为研究对象,基于多道次双点独立或协同运动方法,合理规划加工区域并设计出适当的中间过渡轮... 针对复杂钣金件采用单点渐进成形技术加工时会产生几何精度低和板厚分布不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道次双点渐进成形策略.以2种典型的复合圆台形件为研究对象,基于多道次双点独立或协同运动方法,合理规划加工区域并设计出适当的中间过渡轮廓,最终形成多道次双点渐进成形策略.通过将新的双点成形策略与传统单点渐进成形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工艺参数相同的情况下,与单点渐进成形技术相比,新的策略成形出的成形件的轮廓精度更高,厚度减薄率明显降低,厚度分布更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道次双点渐进成形 轮廓精度 厚度分布 成形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性围岩大跨隧道施工工法优化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仁杰 刘志强 杨锦程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2-65,共4页
以兰渝铁路新城子隧道为例,通过现场测试和FLAC 3D数值模拟,对挤压性围岩大跨隧道采用双侧壁导坑法2种不同开挖顺序时的隧道变形和衬砌受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按常规顺序开挖导洞1~9比依次分层开挖上、中、下各... 以兰渝铁路新城子隧道为例,通过现场测试和FLAC 3D数值模拟,对挤压性围岩大跨隧道采用双侧壁导坑法2种不同开挖顺序时的隧道变形和衬砌受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按常规顺序开挖导洞1~9比依次分层开挖上、中、下各导洞更有利于控制隧道变形,且二次衬砌受力明显较小;挤压性围岩隧道施工中相邻导洞贯通形成扁平洞室会导致大变形,施工中应尽量避免;2种开挖顺序隧道水平收敛均大于拱顶沉降,必要时可加强临时支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变形控制 力学特性 现场测试 数值计算 双侧壁导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大断面地铁车站中隔墙岩柱开挖稳定性分析及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18
14
作者 崔振东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40-1145,共6页
为了便于盾构过站施工连续,保证施工安全,以重庆轨道交通环线上桥车站工程为依托,对双侧导洞先行贯通、中隔墙后续开挖的双侧壁导坑工法进行分析,并研究临时中隔墙岩柱开挖的稳定性和加固措施,形成临时中隔墙岩柱开挖的施工关键技术。... 为了便于盾构过站施工连续,保证施工安全,以重庆轨道交通环线上桥车站工程为依托,对双侧导洞先行贯通、中隔墙后续开挖的双侧壁导坑工法进行分析,并研究临时中隔墙岩柱开挖的稳定性和加固措施,形成临时中隔墙岩柱开挖的施工关键技术。分析结果表明,在双侧导洞贯通后、中隔墙岩柱开挖前,隧道已经发生较大的拱顶沉降和收敛变形。为保证中隔墙岩柱开挖的稳定性和控制隧道变形,先对隧道及中隔墙进行加固,然后采用分台阶开挖施工。中隔墙拱部采用锁脚锚杆和增加中隔墙临时支撑体系刚度有助于改善初期支护的受力模式和控制隧道的收敛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壁导坑法 大断面中隔墙 稳定性 数值模拟 施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倾斜轨迹的数控渐进成形厚度均匀化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虎 鞠晋 白金兰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31-638,共8页
为解决数控渐进成形中成形件厚度不均匀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倾斜轨迹的成形件厚度均匀化方法。该方法采用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的倾斜轨迹,使板料姿态在数控渐进成形过程中不断得到调整,进而调整曲面各处的成形角,使曲面各处成形角差异减... 为解决数控渐进成形中成形件厚度不均匀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倾斜轨迹的成形件厚度均匀化方法。该方法采用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的倾斜轨迹,使板料姿态在数控渐进成形过程中不断得到调整,进而调整曲面各处的成形角,使曲面各处成形角差异减小,避免成形角过大的曲面因减薄过大而破裂,同时达到成形件厚度均匀化的目的。运用遗传算法,通过优化用来生成倾斜轨迹的模型切割面姿态,进而生成能够使曲面各处成形角差异最小的最佳倾斜轨迹。基于水平轨迹和倾斜轨迹的数控渐进成形数字模拟分析和成形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使数控渐进成形件厚度差减小且成形件厚度均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轨迹 板材成形 数控渐进成形 成形轨迹 厚度均匀化 数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式双向凸起特征的双面数控渐进成形过程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肖冬选 朱虎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6-40,共5页
双向凸起特征是指沿Z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两个方向上都存在相互分离凸起形状的特征。双面数控渐进成形是一种采用两个同步运动成形工具头的新的全无模成形技术。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分析了基于双面数控渐进成形技术的双向凸起... 双向凸起特征是指沿Z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两个方向上都存在相互分离凸起形状的特征。双面数控渐进成形是一种采用两个同步运动成形工具头的新的全无模成形技术。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分析了基于双面数控渐进成形技术的双向凸起特征的成形可能性。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双面数控渐进成形技术完全可以成形加工出分离式双向凸起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渐进成形 双面数控渐进成形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L模型的双面数控渐进成形干涉检查与修正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虎 肖冬选 姜在宽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2890-2897,共8页
针对双面数控渐进成形中工具头与板材之间容易发生干涉的问题,提出了基于STL模型的工具头与板材干涉检查与修正方法。对于主工具头,采用等距面生成无干涉的成形轨迹,以避免干涉;对于副工具头,将干涉类型分为工具头与板材非成形特征区的... 针对双面数控渐进成形中工具头与板材之间容易发生干涉的问题,提出了基于STL模型的工具头与板材干涉检查与修正方法。对于主工具头,采用等距面生成无干涉的成形轨迹,以避免干涉;对于副工具头,将干涉类型分为工具头与板材非成形特征区的干涉和工具头与板材成形特征区的干涉两种类型,并通过判断副工具头刀位点与支撑面的位置关系来确定是否发生干涉。算法应用实例和成形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能够避免干涉,进而生成无干涉的工具头运动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面数控渐进成形 干涉检查 干涉修正 STL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背板的双面数控渐进成形方法
18
作者 朱虎 肖冬选 姜在宽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0-102,共13页
为了解决双面数控渐进成形中板材件无支撑悬空区域存在变形的问题,提出一种背板辅助的双面数控渐进成形方法。该方法以背板对板材的支撑作用,抑制板材件非成形区的非理想变形,进而提高成形质量。研究了面向复杂板材件基于背板的双面数... 为了解决双面数控渐进成形中板材件无支撑悬空区域存在变形的问题,提出一种背板辅助的双面数控渐进成形方法。该方法以背板对板材的支撑作用,抑制板材件非成形区的非理想变形,进而提高成形质量。研究了面向复杂板材件基于背板的双面数控渐进成形策略和对于一个给定待成形板材件标准模板库模型自动生成所需背板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的算法。该算法根据板材件类型的不同,通过提取待成形板材件标准模板库模型的特征轮廓,采用顶点偏置方法生成出背板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并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际成形实验对所提背板辅助双面数控渐进成形方法进行了验证和评估。有限元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双面数控渐进成形中背板的使用能够有效提高成形件的成形质量,具有可行性和可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材成形 双面数控渐进成形 背板 成形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