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成OSC与BEST的100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热力性能研究
1
作者 王惠杰 高浩然 +1 位作者 许小刚 赵建红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36,共6页
随着蒸汽参数的升高,二次再热机组普遍存在着抽汽过热度较高,加热器换热温差和损失较大的问题,这阻碍了机组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以100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为例,提出了2种优化方案。方案1采用外置蒸汽冷却器(outer steam coolers,OS... 随着蒸汽参数的升高,二次再热机组普遍存在着抽汽过热度较高,加热器换热温差和损失较大的问题,这阻碍了机组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以100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为例,提出了2种优化方案。方案1采用外置蒸汽冷却器(outer steam coolers,OSC),方案2集成OSC和背压抽汽汽轮机(back pressure extraction steam turbine,BEST)。对3种方案的热经济性进行对比,并采用分析法计算了系统部分单元的损。结果表明:方案2能有效利用RH1~RH7的多级抽汽过热度,在较高负荷下的热经济性比方案1和参考系统高,100%THA下相比于方案1给水温度和循环热效率分别提高了6.24℃和0.48%,锅炉、汽轮机和回热系统损失减小;随着负荷降低,方案2对给水温度、循环热效率和损失的影响效果减弱,负荷低于50%THA后汽轮机的损失略高于方案1和参考系统。因此相比于方案1和参考系统,方案2具有较高的热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机组 二次再热 过热度 分析 热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1000MW二次再热塔式锅炉蒸汽吹灰系统设计
2
作者 曲道志 《锅炉制造》 2024年第3期21-22,25,共3页
以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塔式锅炉为例,对锅炉蒸汽吹灰系统进行了介绍,对吹灰器布置特点、汽源选择和管路系统的特点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超超临界 二次再热锅炉 蒸汽吹灰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锅炉降低水冷壁高温腐蚀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岳峻峰 邹磊 +4 位作者 张恩先 管诗骈 丁建良 孔俊俊 贾涛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73-781,共9页
针对1 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锅炉燃烧器特点,对水冷壁近壁面烟气成分和水冷壁壁温进行了测试,分析了运行O_2体积分数、煤粉细度、入炉煤硫质量分数、一次风量、燃尽风(AGP)水平摆角、AGP风量和偏置辅助风(CFS)风量等因素对水冷壁高温... 针对1 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锅炉燃烧器特点,对水冷壁近壁面烟气成分和水冷壁壁温进行了测试,分析了运行O_2体积分数、煤粉细度、入炉煤硫质量分数、一次风量、燃尽风(AGP)水平摆角、AGP风量和偏置辅助风(CFS)风量等因素对水冷壁高温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运行O_2体积分数是预防水冷壁高温腐蚀的有效方式;煤粉变细可改善水冷壁近壁面还原性气氛;随入炉煤硫质量分数的升高,水冷壁近壁面CO和H_2S最高体积分数升高;减小AGP风量和增大CFS风量有助于减弱水冷壁近壁面还原性气氛;AGP水平摆角对水冷壁近壁面还原性气氛影响不大;减小一次风量会恶化水冷壁高温腐蚀;在相同炉内还原性气氛下,超超临界二次再热锅炉比超超临界一次再热锅炉面临的水冷壁高温腐蚀风险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锅炉 二次再热 运行方式 水冷壁 还原性气氛 高温腐蚀 NO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的发展 被引量:64
4
作者 高昊天 范浩杰 +1 位作者 董建聪 张忠孝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33,共4页
在不提高当前超超临界机组参数的情形下,采用二次再热技术是提高机组效率、减少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燃烧污染物排放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国外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技术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综述,详细介绍了我国正在建设的二次再热机组的基本情况... 在不提高当前超超临界机组参数的情形下,采用二次再热技术是提高机组效率、减少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燃烧污染物排放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国外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技术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综述,详细介绍了我国正在建设的二次再热机组的基本情况,探讨了二次再热关键技术难点及研究热点,旨在推动我国二次再热技术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 二次再热 机组 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MW二次再热火电机组管道热效率对系统热经济性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霍焕广 石奇光 +2 位作者 杨燕玲 金蓉 翟淑伟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7-84,共8页
以某1 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火电机组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了系统管道的散热损失、厂用蒸汽系统损失及工质泄漏损失对单元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全部损失时,管道热效率为97.394%,供电标准煤耗为271.935g/(kW·h).与无管... 以某1 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火电机组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了系统管道的散热损失、厂用蒸汽系统损失及工质泄漏损失对单元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全部损失时,管道热效率为97.394%,供电标准煤耗为271.935g/(kW·h).与无管道损失时相比,机组管道热效率降低2.606%,供电标准煤耗增加4.584g/(kW·h),说明在二次再热机组热经济性评价中应该考虑管道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机组 二次再热 管道热效率 反平衡 热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刘翔 方曹明 +2 位作者 范浩杰 高昊天 张忠孝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30,共6页
二次再热是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节能减排重要方向。以我国首台二次再热机组为对象,依据热力学分析法,建立了热力系统分析的数学模型,研究了该超超临界机组及主要部件的效率和损失,讨论了负荷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次再热机组... 二次再热是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节能减排重要方向。以我国首台二次再热机组为对象,依据热力学分析法,建立了热力系统分析的数学模型,研究了该超超临界机组及主要部件的效率和损失,讨论了负荷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次再热机组TMCR工况下效率为45.9%,高于同等级的一次再热机组,其中锅炉效率为55.3%,汽轮机效率为88.1%。在机组损失分布中,锅炉损率最大,占机组的84.1%,其中以燃烧损失和传热损失为主。对于回热系统,高压加热器效率高于低压加热器。变负荷时,随着负荷的增加,锅炉和回热系统效率有所提高,同时锅炉损率有所降低,汽轮机损率有所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再热 超超临界 [火用]分析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再热和一次再热锅炉吹管比较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付龙龙 雷兆团 +1 位作者 高景辉 刘超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1-34,72,共5页
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是燃煤机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吹管是机组调试运行的重要阶段。二次再热机组增加一级再热器,其吹管临时系统比一次再热机组复杂,分析二次再热机组吹管和一次再热机组的主要差异,主要对系统布置特点、管道阻力计算、... 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是燃煤机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吹管是机组调试运行的重要阶段。二次再热机组增加一级再热器,其吹管临时系统比一次再热机组复杂,分析二次再热机组吹管和一次再热机组的主要差异,主要对系统布置特点、管道阻力计算、吹管参数控制、燃烧调整方法等进行比较,给出二次再热机组吹管蒸汽参数选取方法、吹管注意事项,为同类型机组吹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再热 超超临界 吹管 比较 参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 MW二次再热塔式炉省煤器汽化问题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林 刘辉 +2 位作者 刘超 李康 高景辉 《节能技术》 CAS 2017年第6期509-513,共5页
为解决二次再热塔式炉启动初期省煤器出口水汽化问题,对前后墙省煤器的结构布置与热力环境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省煤器采用分体式设计、炉膛上部设置分隔墙、较高的给水温度、较大的给水压头损失以及启动初期较高的炉膛烟温等,是... 为解决二次再热塔式炉启动初期省煤器出口水汽化问题,对前后墙省煤器的结构布置与热力环境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省煤器采用分体式设计、炉膛上部设置分隔墙、较高的给水温度、较大的给水压头损失以及启动初期较高的炉膛烟温等,是二次再热塔式锅炉省煤器发生汽化的主要原因。通过合理组织燃烧、降低火焰中心,增大给水流量、优化给水方式,开启汽机各级旁路及省煤器排汽阀,缓投高低压加热器等措施,保证了省煤器出口水处于欠饱和状态,较好地解决了启动初期前墙省煤器汽化问题。相关经验对后续二次再热机组的启动运行具有实际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再热 超超临界 1 000 MW机组 塔式炉 省煤器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浅析 被引量:6
9
作者 王亚欧 陈有福 +1 位作者 管诗骈 丁建良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7-31,共5页
在1000MW二次再热机组四角切圆锅炉进行了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主要试验内容包括:相关的风速、风量测量装置标定;一次风速调平;二次风挡板调节特性试验;炉内动力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一次风速调平效果良好,风速偏差控制在较小允许误差... 在1000MW二次再热机组四角切圆锅炉进行了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主要试验内容包括:相关的风速、风量测量装置标定;一次风速调平;二次风挡板调节特性试验;炉内动力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一次风速调平效果良好,风速偏差控制在较小允许误差范围内;二次风挡板调节特性能适应变负荷需求;炉内切圆状况符合燃烧器设计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再热机组 四角切圆锅炉 空气动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压冲管在国内首型百万超超临界二次再热锅炉上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有福 陶谦 +3 位作者 管诗骈 丁建良 朱林阳 边宝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6-61,共6页
根据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百万机组二次再热锅炉特点,提出了采用过热器、一次再热器和二次再热器串冲的稳压冲管控制的重点和难点,详细阐述该冲管方式中锅炉运行参数的合理控制,分析冲管系统中各点冲管系数和锅炉各级受热面中蒸汽吸热比... 根据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百万机组二次再热锅炉特点,提出了采用过热器、一次再热器和二次再热器串冲的稳压冲管控制的重点和难点,详细阐述该冲管方式中锅炉运行参数的合理控制,分析冲管系统中各点冲管系数和锅炉各级受热面中蒸汽吸热比例分配,为今后该类型锅炉稳压冲管提供借鉴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再热 稳压冲管 超超临界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首台660MW等级二次再热超超临界锅炉开发及运行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彦军 茅义军 +2 位作者 张殿军 夏良伟 宋宝军 《锅炉制造》 2016年第1期1-6,共6页
介绍了国内首台660 MW等级二次再热超超临界锅炉的设计开发情况及投运情况,文中主要从设计参数、布置方式、设计特点、创新思路及实际运行情况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 二次再热 超超临界 设计特点 创新思路 烟气再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66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汽轮机高中压外缸强度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铁宁 饶真炎 +3 位作者 刘金芳 章艳 张明 严立新 《东方汽轮机》 2016年第1期25-28,共4页
汽轮机高中压外汽缸的设计、整体结构要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刚性及法兰中分面的密封性。文章采用三维弹性接触理论,建立东方660 MW二次再热汽轮机高中压外缸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温度场、热应力和机械应力及变形仿真分析,为汽缸的安全可靠... 汽轮机高中压外汽缸的设计、整体结构要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刚性及法兰中分面的密封性。文章采用三维弹性接触理论,建立东方660 MW二次再热汽轮机高中压外缸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温度场、热应力和机械应力及变形仿真分析,为汽缸的安全可靠性评定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 二次再热 高中压外缸 强度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汽轮机发展综述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建录 张晓东 《东方汽轮机》 2016年第1期1-6,14,共7页
文章概述了汽轮机二次再热技术的发展历程,当前我国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汽轮机技术研发情况,并重点介绍了我国首台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汽轮机技术特点及运行情况,对未来二次再热汽轮机技术发展方向和典型机型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超超临界 二次再热 技术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MW二次再热机组优化配置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杨 郭锋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14年第1期84-86,92,共4页
介绍了国内外超超临界机组的发展状况,由于机组参数的提高受当前材料发展的限制,因此二次再热机组被关注。通过介绍二次再热机组与一次再热机组的区别、国内各大主机设备制造厂二次再热主机的特点,提出机组配置的建议,为机组选型提供参考。
关键词 1 000 MW 超超临界 二次再热 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 MW二次再热超超临界锅炉水动力及流动不稳定性计算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丘加友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共5页
国电泰州电厂的1 00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塔式锅炉为单炉膛布置。由于超超临界二次再热锅炉汽水流程复杂,工质温度水平较高,容易出现水冷壁超温现象。锅炉在低负荷运行时,省煤器出口工质欠焓减小,容易造成工质汽化以及流动不稳定现象。... 国电泰州电厂的1 00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塔式锅炉为单炉膛布置。由于超超临界二次再热锅炉汽水流程复杂,工质温度水平较高,容易出现水冷壁超温现象。锅炉在低负荷运行时,省煤器出口工质欠焓减小,容易造成工质汽化以及流动不稳定现象。采用流动网络系统的水动力计算模型,对锅炉在不同负荷时上、下炉膛水冷壁出口汽温进行了计算,与实炉数据进行了比较,并对30%THA负荷进行了流动不稳定性校核。计算结果表明:100%负荷及75%负荷时,上、下炉膛水冷壁出口汽温运行偏差低于设计编差;施加热负荷扰动后流量在一定时间后能恢复稳定,锅炉水冷壁的运行是安全稳定的。由此表明所建立的1 00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塔式锅炉水动力计算模型和所开发的程序是可靠的,研究结果为超超临界二次再热锅炉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塔式锅炉 二次再热 水动力特性 流动不稳定性 流动网络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66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汽轮机运行的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胜 刘金芳 +2 位作者 谢涛 黄志勇 翟璇 《东方汽轮机》 2018年第4期5-11,共7页
某66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在历时一年半的运行中发现汽缸内外壁温差较小、汽缸中分面汽密性良好,说明该机组结构设计合理。但在大修中发现高中压内缸中分面在空缸自由状态下发生了一定的翘曲变形,为了确定大修时汽缸中分面的处理方案... 某66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在历时一年半的运行中发现汽缸内外壁温差较小、汽缸中分面汽密性良好,说明该机组结构设计合理。但在大修中发现高中压内缸中分面在空缸自由状态下发生了一定的翘曲变形,为了确定大修时汽缸中分面的处理方案,研究小温差情况下汽缸中分面变形的成因,以及变形对汽缸安全可靠性的影响,文章采用有限元计算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模拟分析了该高中压内缸在长期稳定运行后打闸停机、扣空缸自由状态、复装汽缸并热紧全部螺栓等整个过程中汽缸的变形和中分面密封情况。通过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相对比,说明计算方法正确,计算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60MW超超临界 二次再热 高中压内缸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超超临界二次再热660 MW汽轮机超高压主汽阀、调节阀气动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钟主海 张鹏飞 +1 位作者 邓国梁 钟刚云 《东方汽轮机》 2018年第3期28-33,共6页
主汽阀和调节阀的气动性能影响汽轮机组的经济性。文章采用CFD数值分析软件对东方超超临界高参数二次再热汽轮机超高压主汽阀、调节阀的气动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优化设计,可改善主汽阀、调节阀的气动性能,确保了新开发的超超... 主汽阀和调节阀的气动性能影响汽轮机组的经济性。文章采用CFD数值分析软件对东方超超临界高参数二次再热汽轮机超高压主汽阀、调节阀的气动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优化设计,可改善主汽阀、调节阀的气动性能,确保了新开发的超超临界二次再热660 MW汽轮机组的经济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 二次再热 主汽阀 调节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发电机组分轴高低位布置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技术 被引量:7
18
作者 毛健雄 《分布式能源》 2016年第3期37-42,共6页
在严重雾霾要求改善大气环境和气候变化要求减排CO2的双重压力下,我国燃煤火电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适应我国能源革命对燃煤火电的要求,燃煤火电必采用更大容量、更高参数、更高效率、更低煤耗、更低排放和更加智能化的技术路线... 在严重雾霾要求改善大气环境和气候变化要求减排CO2的双重压力下,我国燃煤火电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适应我国能源革命对燃煤火电的要求,燃煤火电必采用更大容量、更高参数、更高效率、更低煤耗、更低排放和更加智能化的技术路线。面对挑战,超超临界技术从600℃等级向700℃,从一次再热向二次再热发展是必然的趋势。分析了现行的常规设计1 000MW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技术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重点介绍了1 350MW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汽轮发电机组高低位分轴布置方案,并比较了该方案与现行的常规设计1 000MW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再热 超超临界 燃煤火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锅炉系统■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崔晓宁 赵志刚 +4 位作者 姜宁 苏胜 许凯 胡松 向军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05-610,617,共7页
针对国内某1 00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锅炉,进行了不同负荷下锅炉系统的性能研究,构建机组模型并进行仿真模拟。根据[火用]平衡方程,计算了不同负荷下锅炉系统及各部件的[火用]损失和[火用]效率。结果表明:随着负荷的变化,各部件都... 针对国内某1 00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锅炉,进行了不同负荷下锅炉系统的性能研究,构建机组模型并进行仿真模拟。根据[火用]平衡方程,计算了不同负荷下锅炉系统及各部件的[火用]损失和[火用]效率。结果表明:随着负荷的变化,各部件都保持较高的[火用]效率且波动很小,能够保证机组的深度调峰和低负荷稳定运行;燃料燃烧与换热产生的[火用]损失之和占总体[火用]损失的97%,减小工质与高温烟气的传热温差可降低[火用]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 二次再热锅炉 [火用]损失 [火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耦合1000 MW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节能优化设计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婧 段立强 姜越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3-81,共9页
为降低600℃二次再热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的发电煤耗和碳排放量,针对某1 000 MW典型二次再热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方案1),提出耦合太阳能加热除氧器出口回热系统给水的设计方案(方案2),并进行对比研究。采用基于[火用]分析的单耗分析... 为降低600℃二次再热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的发电煤耗和碳排放量,针对某1 000 MW典型二次再热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方案1),提出耦合太阳能加热除氧器出口回热系统给水的设计方案(方案2),并进行对比研究。采用基于[火用]分析的单耗分析法对比了1 000 MW等级600℃二次再热机组不同方案的热力性能,并分析各方案在变工况下的能耗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二次再热燃煤机组集成太阳能后,显著降低发电煤耗和碳排放量;耦合太阳能的二次再热燃煤机组方案2在各工况下发电煤耗均低于方案1,100%THA工况下,方案2抽取除氧器出口10%、30%、50%、70%、100%的给水用太阳能加热时,发电煤耗分别降低4.59、15.70、24.96、32.56、41.32 g/kWh,碳排放量分别降低12.70、43.50、69.10、90.28、114.50 g/kWh,节煤降碳效果明显;采用单耗分析法研究机组各设备单元的附加单耗,方案2锅炉、回热加热器和冷凝器的附加单耗相比方案1均下降;随除氧器出口给水采用塔式太阳能加热比例的提高,方案2锅炉的附加单耗明显降低,方案2增加了太阳能设备,太阳能的附加单耗高于方案1。因此,耦合太阳能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火电机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发电 二次再热 超超临界 太阳能耦合 单耗分析 低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