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结晶度DMC催化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共聚 被引量:9
1
作者 邹志强 张多佑 +2 位作者 刘言平 张敏 陈立班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8,共4页
合成了钴锌双金属氰化络合物(Co-Zn DMC)和铁锌双金属氰化络合物(Fe-Zn DMC),元素分析和粉末X射线衍射对其表征结果为高结晶度DMC催化剂。用这两种催化剂分别催化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共聚,均表现出极高的催化效率,并对产物用红外光谱(IR)... 合成了钴锌双金属氰化络合物(Co-Zn DMC)和铁锌双金属氰化络合物(Fe-Zn DMC),元素分析和粉末X射线衍射对其表征结果为高结晶度DMC催化剂。用这两种催化剂分别催化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共聚,均表现出极高的催化效率,并对产物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1H-NMR)、差示扫描量热(DSC)等方法进行表征。100℃反应15h,Co-Zn DMC的催化效率达7000gPolym/g Cat,碳酸酯键含量为45%,-Mn=35900。80℃反应15h,Fe-Zn DMC的催化效率为410gPolym/g Cat,碳酸酯键含量为71%,M-n=13300。通过DSC分析,共聚物的Tg随碳酸酯键含量的增加明显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环氧丙烷 共聚 高结晶度 双金属氰化络合物 聚碳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钴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DMC)催化环氧丙烷聚合反应的活性结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晓华 亢茂青 王心葵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748-1750,共3页
The effects of organic ethers such as diethyl ether, ethylene glycol diethyl ether and diethyl glycol diethyl ether on the structure of double metal cyanide complex catalyst and the structural changes of such catalyst... The effects of organic ethers such as diethyl ether, ethylene glycol diethyl ether and diethyl glycol diethyl ether on the structure of double metal cyanide complex catalyst and the structural changes of such catalyst in the process of propylene oxide polymerization were investigated by EXAFS.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 in all DMC catalysts is still coordinated by six cyanogens, while Zn is coordinated by O atom in organic complex. The more numerous the number of the ether bond, the higher the coordination numbers of O to Zn ion, the more active the catalyst we make. Five or six O atoms coordinated Zn ion may be the real active center in the process of propylene oxide polymer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c 催化剂 环氧丙烷 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金属氰化络合物(DMC)催化剂的热分析表征
3
作者 胡少强 翁薇 +1 位作者 王文浩 王建伟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51-555,共5页
参照热重(TG)曲线,用自制装置分段收集双金属氰化络合物(DMC)催化剂在不同温度区间的热分解产物,用色-质联用(GC-MS)等仪器进行分析.根据释放温度初步判断催化剂中各种配体的结合状态,并讨论了配体结合状态与催化活性之间的关系.除有机... 参照热重(TG)曲线,用自制装置分段收集双金属氰化络合物(DMC)催化剂在不同温度区间的热分解产物,用色-质联用(GC-MS)等仪器进行分析.根据释放温度初步判断催化剂中各种配体的结合状态,并讨论了配体结合状态与催化活性之间的关系.除有机配体和水含量的相对多少外,DMC催化剂的活性和以配位方式与金属离子结合的有机配体的量关系更大,以配位方式结合的有机配体越多,则催化活性越高.DMC催化剂中Co3+与CN-的配位作用较六氰钴酸锌中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氰化络合物催化剂 配体结合状态 催化活性 热分析 色-质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金属氰化络合物催化剂的形态及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华正江 陈上 +1 位作者 闵玉勤 戚国荣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1期74-78,共5页
合成了多个基于钴氰化锌的双金属氰化络合物(DMC)催化剂,并对催化剂的结晶形态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制备过程中,有机配体及其引入方式,温度,搅拌速度对DMC催化剂形态的影响.其中有机配体对DMC催化剂形态的影响是最主要的.有机配体中富电子... 合成了多个基于钴氰化锌的双金属氰化络合物(DMC)催化剂,并对催化剂的结晶形态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制备过程中,有机配体及其引入方式,温度,搅拌速度对DMC催化剂形态的影响.其中有机配体对DMC催化剂形态的影响是最主要的.有机配体中富电子原子的电负性的强弱和数量共同影响着DMC催化剂的形态.该类原子的电负性越强,得到的DMC催化剂的结晶性越差,无定型部分的比例越高,并且单个原子的电负性强弱比该类原子的数量在此间的影响更大.而在有机配体预先存在的情况下,该沉淀体系则更有利于无定型部分的产生.在30℃左右的沉淀反应温度下,得到的DMC催化剂的无定型部分比例最高.在有机配体存在的情况下,搅拌速度对DMC催化剂形态的影响有限.并且发现存在于有机配体中的DMC催化剂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态会发生变化.初步揭示了DMC催化剂的形态与其催化活性间的关系.而无定型态的DMC催化剂更有利于PO的聚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氰化络合物催化剂 催化剂活性 环氧丙烷 结晶度 钴氰化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掺杂Fe(Ⅱ)-Zn催化剂催化合成生物柴油 被引量:4
5
作者 杨玲梅 吕鹏梅 +3 位作者 罗文 李惠文 王忠铭 袁振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29-132,共4页
以多壁碳纳米管(CNTs)掺杂制备的Fe(Ⅱ)-Zn双金属氰化物(DMC)固体酸催化剂,用其催化菜籽油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并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实验发现,添加少量的碳纳米管... 以多壁碳纳米管(CNTs)掺杂制备的Fe(Ⅱ)-Zn双金属氰化物(DMC)固体酸催化剂,用其催化菜籽油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并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实验发现,添加少量的碳纳米管对催化剂的活性有很大很高,其中添加质量百分数为5%碳纳米管的DMC催化剂活性最高,在醇油摩尔比16:1,反应温度160℃,催化剂加入量为2wt%的条件下,反应7h,脂肪酸甲酯收率达到95.8%(质量百分数)。碳纳米管引入对催化剂的组成没有影响,但使得催化剂更加分散,颗粒度更小,更多的大孔道结构,有利于催化剂和反应物接触,从而提高了催化剂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合成 试验 碳纳米管 双金属氰化物 固体酸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金属氰化物催化环氧化物开环聚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景霞 范晓东 +2 位作者 周志勇 程广文 刘建勋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12-1016,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制备聚醚多元醇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环氧化物的聚合机理、聚合工艺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催化剂制备及其催化环氧化物合成聚醚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 环氧化物 聚醚多元醇 开环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Fe氰化物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环氧丙烷开环聚合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学福 朱东升 +2 位作者 张越涛 高伟 母瀛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80-484,共5页
以N,N,N’,N’-四甲基乙二胺为配体合成了Zn-Fe氰化物配合物催化剂,以叔丁醇为链转移试剂,用正交试验方法探索了该催化剂开环聚合的最优条件,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t=100℃,t=6h,ω(Cat)=15mg,ω(t-BuOH)=15mg... 以N,N,N’,N’-四甲基乙二胺为配体合成了Zn-Fe氰化物配合物催化剂,以叔丁醇为链转移试剂,用正交试验方法探索了该催化剂开环聚合的最优条件,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t=100℃,t=6h,ω(Cat)=15mg,ω(t-BuOH)=15mg.分析结果表明,反应产物的数均分子量Mn为10000~13000,分子量分布较窄(Mω/Mn≤1.30),并对聚合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氰化物配合物 环氧丙烷 正交试验方法 开环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长侧链星形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裴继凯 郭国龙 +2 位作者 王自为 任建国 刘滇生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6-170,共5页
用自制双金属氰化络合物(DMC)催化乙氧基化反应合成超长链的异丁烯基聚乙二醇(HPEG5000)大单体。考察了单体摩尔比、引发剂质量分数、滴加反应时间以及助催化剂质量分数对减水剂性能的影响;并对合成的大单体及聚羧酸减水剂进行了红外光... 用自制双金属氰化络合物(DMC)催化乙氧基化反应合成超长链的异丁烯基聚乙二醇(HPEG5000)大单体。考察了单体摩尔比、引发剂质量分数、滴加反应时间以及助催化剂质量分数对减水剂性能的影响;并对合成的大单体及聚羧酸减水剂进行了红外光谱和凝胶色谱分析。结果表明,所得产物分子结构为超长侧链结构,符合预期。同时对合成的减水剂进行混凝土性能试验,表现出各龄期强度高、减水率高、坍落度保持好等性能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氰化络合物(dmc) 乙氧基化 异丁烯基聚乙二醇 超长侧链星形聚羧酸减水剂 混凝土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的制备、表征与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西奎 刘汉霞 +1 位作者 顾尧 国伟林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126-128,共3页
分别以PEG-1000、β- 环糊精和吐温-60等为助络合剂,采用不同工艺方法制备了具有不同结构的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DMC)催化剂,研究了不同助络合剂和不同制备方法对DMC催化剂的形貌、粒径、晶型结构和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PEG-1000、... 分别以PEG-1000、β- 环糊精和吐温-60等为助络合剂,采用不同工艺方法制备了具有不同结构的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DMC)催化剂,研究了不同助络合剂和不同制备方法对DMC催化剂的形貌、粒径、晶型结构和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PEG-1000、β-环糊精和吐温-60等为助络合剂,利用传统制备方法可以获得晶态与非晶态组分混合物的DMC催化剂。而将助络合剂提前加入到钾盐和锌盐溶液中,可制备出高度分散的非晶态的DMC。这种非晶态的DMC催化剂活性高,反应速度快,其催化性能明显优于利用传统制备方法制备的DM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氰化物 催化剂 助络合剂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相对分子质量低不饱和度聚醚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苏 夏雪伟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730-733,共4页
以氯化锌、铁氰化钾含有螯合剂的水溶液为原料合成了铁锌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DMC)催化剂,为了获得高活性DMC催化剂,需用叔丁醇、多元醇螯合剂螯合至其结构中。用本实验合成的DMC催化剂合成了数均相对分子质量2000~15300的7种聚醚,其最... 以氯化锌、铁氰化钾含有螯合剂的水溶液为原料合成了铁锌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DMC)催化剂,为了获得高活性DMC催化剂,需用叔丁醇、多元醇螯合剂螯合至其结构中。用本实验合成的DMC催化剂合成了数均相对分子质量2000~15300的7种聚醚,其最低不饱和度可达0 003mmol/g。并对其工艺与性能进行了讨论,用GPC、FT-IR等方法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实验发现,用DMC催化剂合成的聚醚与用KOH催化剂合成的聚醚相比不饱和度低,相对分子质量高,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分子质量 不饱和度 聚醚 合成 性能 研究 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皂甙合成聚醚反应机理及其衍生物结构表征
11
作者 杨钟鸣 张明 +4 位作者 丁志 周玉成 朱小兵 戚渭新 胡兵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1-94,107,共5页
在双金属氰化物络合催化剂(DMC)作用下,茶皂甙与环氧丙烷开环聚合,在不破坏茶皂甙活性五元环的前提下,合成亲油性的茶皂甙聚醚衍生物。本文初步探讨了茶皂甙聚醚反应的机理,并用FTIR、NMR对聚醚进行了结构分析表征。结果表明,聚醚的序... 在双金属氰化物络合催化剂(DMC)作用下,茶皂甙与环氧丙烷开环聚合,在不破坏茶皂甙活性五元环的前提下,合成亲油性的茶皂甙聚醚衍生物。本文初步探讨了茶皂甙聚醚反应的机理,并用FTIR、NMR对聚醚进行了结构分析表征。结果表明,聚醚的序列结构以头-尾相连为主且呈无规立构分布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皂甙 双金属氰化物络合催化剂 dmc 机理 结构分析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金属氰化络合物催化二氧化碳-氧化苯乙烯的共聚
12
作者 邹志强 姬文东 +2 位作者 罗建新 张敏 陈立班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共4页
以钴锌双金属氰化络合物(Co-Zn DMC)为催化剂,高催化效率地合成了CO2/StO二元共聚物,以及CO2/StO/CHO三元共聚物,并对催化剂和聚合产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1H—NMR)等进行表征。二元共聚催化效率高达3600g... 以钴锌双金属氰化络合物(Co-Zn DMC)为催化剂,高催化效率地合成了CO2/StO二元共聚物,以及CO2/StO/CHO三元共聚物,并对催化剂和聚合产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1H—NMR)等进行表征。二元共聚催化效率高达3600g Polym/g Cat,碳酸酯键含量达94.5%,Mn=13000g/mol,分子量分布PDI=1,29;三元共聚催化效率为890g Polym/g Cat,碳酸酯键含量为92.6%,Mn=16700g/mol,PDI=1.61。通过热重分析(TG)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研究了聚合产物的热性能,S-2L共聚物的瓦较聚碳酸苯亚乙酯提高了10℃左右,其碳酸酯键热分解温度都比相应的二元共聚物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氧化苯乙烯 氧化环己烯 共聚 三元共聚 双金属氰化络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金属络合催化剂中心金属对环氧丙烷/二氧化碳共聚影响(英文)
13
作者 陈上 吴显明 +1 位作者 张兴宏 戚国荣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187-188,共2页
合成了一系列基于Zna[M(CN)b]c(M=Fe2+,Cr3+,Ni2+,Co3+,Mn3+,Mo4+,Cd2+和Fe3+)的双金属络合催化剂,并且用于催化环氧丙烷和二氧化碳的共聚反应,以研究中心金属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中心金属对催化剂催化性能影响很大,... 合成了一系列基于Zna[M(CN)b]c(M=Fe2+,Cr3+,Ni2+,Co3+,Mn3+,Mo4+,Cd2+和Fe3+)的双金属络合催化剂,并且用于催化环氧丙烷和二氧化碳的共聚反应,以研究中心金属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中心金属对催化剂催化性能影响很大,其中以Co3+,Ni2+为中心金属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效能,分别达到2000和482g/g,而以Cd2+,Mn3+为中心金属的催化剂几乎没有催化活性。以Co3+,Ni2+,Fe3+为中心金属的催化剂能得到x(CO2)大于0.3的共聚物,而其它催化剂的共聚产物的x(CO2)小于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氰化络合物 环氧丙烷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分布聚醚合成用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14
作者 许世超 董凯 +3 位作者 穆春盛 李润兰 江南 王江江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3-57,共5页
为制备窄分布的聚醚产品,采用共沉淀法合成Mg/Al/Co复合金属氧化物,采用不同配体合成Fe/Zn双金属氰化络合物(DMC)作为催化剂,以正辛醇为起始剂、环氧乙烷为聚合单体合成聚氧乙烯醚.采用SEM和TEM表征催化剂的微观结构,采用薄层色谱法(TLC... 为制备窄分布的聚醚产品,采用共沉淀法合成Mg/Al/Co复合金属氧化物,采用不同配体合成Fe/Zn双金属氰化络合物(DMC)作为催化剂,以正辛醇为起始剂、环氧乙烷为聚合单体合成聚氧乙烯醚.采用SEM和TEM表征催化剂的微观结构,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分析聚醚产物的分子质量分布,并考察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以及反应温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g/Al/Co催化剂具有丰富的孔状结构,而DMC为不规则片状结构,无空隙;同等条件下以1,4-二氧六环为配体的DMC3反应速率是其他催化剂的2.4~3.8倍,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均先升高后下降,100℃时,催化剂活性最高;Mg/Al/Co催化所得聚醚产品的分子质量分布指数(EDI)可达87.5%,DMC3催化所得产物的EDI指数为86.4%,且催化剂循环使用3次以后催化所得产物的EDI指数均可达到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分布聚醚 复合金属氧化物 双金属氰化络合物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金属氰化物/稀土配合物催化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的共聚合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志峰 秦玉升 +2 位作者 赵晓江 王献红 王佛松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85-989,共5页
使用双金属氰化物/稀土配合物复合催化剂催化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共聚合,其催化效率比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有显著提高,得到了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105的聚合物。研究了复合催化剂的组成(如稀土的种类、稀土与锌的比例(Ln/Zn)、... 使用双金属氰化物/稀土配合物复合催化剂催化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共聚合,其催化效率比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有显著提高,得到了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105的聚合物。研究了复合催化剂的组成(如稀土的种类、稀土与锌的比例(Ln/Zn)、稀土配合物中酸根离子的酸性等)对共聚反应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反应体系的压力及反应时间对催化活性的影响。采用Y(CCl3COO)3稀土金属配合物有利于共聚反应的进行。当n(Y)/n(Zn)=6、聚合4 h后,其催化活性比单纯的双金属氰化物提高了31.5%,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则没有太大变化,而副产物碳酸丙烯酯的质量分数低于2%,而在该温度下单独采用稀土三元催化剂时副产物碳酸丙烯酯的生成量通常在10%以上。聚合物中碳酸酯含量低于双金属氰化物的催化产物,说明稀土配合物只是起到活化金属与环氧丙烷配位的作用,没有提高共聚物的碳酸酯含量,整个共聚合反应依然遵循双金属氰化物催化的共聚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氰化物 稀土配合物 共聚反应 二氧化碳 环氧丙烷 碳酸丙烯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羟基聚环氧氯丙烷醚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兆任 顾尧 孙冬冬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4-28,共5页
采用乳液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代替Lewis酸类作为催化剂,使环氧氯丙烷(ECH)开环聚合,制得相对分子质量较高及分子质量分布较窄的聚环氧氯丙烷(PECH),这种PECH可用于高质量的含能叠氮粘合剂中。研究了影响ECH聚合的一些关键因素,包括引发... 采用乳液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代替Lewis酸类作为催化剂,使环氧氯丙烷(ECH)开环聚合,制得相对分子质量较高及分子质量分布较窄的聚环氧氯丙烷(PECH),这种PECH可用于高质量的含能叠氮粘合剂中。研究了影响ECH聚合的一些关键因素,包括引发剂的类型及用量,单体的加料方式及催化剂用量等。实验结果表明,PECH的官能度随引发剂的种类而变。而增加催化剂用量及提高反应温度,则可增大PECH的相对分子质量。另外,连续地逐滴加入单体比一次性加入单体较优。当以双酚A为引发剂,催化剂用量为生成PECH量的0.05%,反应温度为128℃时,PECH的收率可大于95%,所得PECH的官能度为2~3,PECH的结构由IR、1HNMR及GPC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化学 环氧氯丙烷 开环聚合 双金属氰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磨双金属氰催化剂催化CO_2/环氧丙烷/四氯苯酐三元共聚 被引量:1
17
作者 石佳 宋煌旺 +4 位作者 朱祺东 林强 朱林华 刘英豪 钟万林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59-664,共6页
由于共聚配合剂的加入有利于提高双金属氰催化剂(DMC)的催化活性,因此本文通过加入不同的共聚配合剂,采用绿色高效的机械球磨法制备了Zn-Co DMC催化剂体系,然后将DMC用于制备CO2、环氧丙烷和四氯苯酐(THPA)的三元共聚物聚碳酸亚丙酯四... 由于共聚配合剂的加入有利于提高双金属氰催化剂(DMC)的催化活性,因此本文通过加入不同的共聚配合剂,采用绿色高效的机械球磨法制备了Zn-Co DMC催化剂体系,然后将DMC用于制备CO2、环氧丙烷和四氯苯酐(THPA)的三元共聚物聚碳酸亚丙酯四氯苯酐(PPCPA)。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多晶X射线衍射(XRD)、凝胶渗透色谱(GPC)和热重分析(TG)等技术手段表征了催化剂和PPCPA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共聚配合剂辅助球磨Zn-Co DMC催化聚合反应转化数25.67~141.80,PPCPA数均相对分子量2.21×10~3~3.15×10~3,多分散指数1.04~1.24,呈现窄分布。PPCPA的热稳定性要高于聚碳酸亚丙酯(PPC),热分解温度提高了12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球磨法 Zn-Co双金属催化剂 共聚络合剂 四氯苯酐 三元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金属氰化物配合物(DMC)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晓华 亢茂青 王心葵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47-250,共4页
分别以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乙醚和 1,4-二氧六环为有机配体 ,制备了一系列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 ;用 X射线衍射 (XRD)和 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技术 ,研究了催化剂的晶相结构和表面状态 .结果表明 ,钴以原料 Zn3[Co(CN ) 6 ]2 ·... 分别以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乙醚和 1,4-二氧六环为有机配体 ,制备了一系列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 ;用 X射线衍射 (XRD)和 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技术 ,研究了催化剂的晶相结构和表面状态 .结果表明 ,钴以原料 Zn3[Co(CN ) 6 ]2 · x H2 O中的物种形式存在 ,在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中没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 ,有机配体只与锌离子配位 ,这种配位作用破坏了 Zn3[Co(CN) 6 ]2 · 12 H2 O的晶体结构 ,催化剂的表面物种可能是 Zn2 +、 [Co-(CN) 6 ]3- 、 H2 O和有机配体的复合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氰化物 配合物 催化剂 有机配体 dmc 制备
原文传递
Fe/Zn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催化环氧丙烷聚合的活性结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苏 陈莉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74-378,共5页
以氯化锌、铁氰化钾 (含有螯合剂 )的水溶液为原料 ,合成了铁锌双金属氰化物 (DMC)催化剂 .为获得高活性的 DMC催化剂 ,需将叔丁醇、多元醇螯合剂螯合至其结构中 .用 XRD、 XPS等分析手段 ,对铁锌 DMC催化剂的结构与活性进行分析表征 .... 以氯化锌、铁氰化钾 (含有螯合剂 )的水溶液为原料 ,合成了铁锌双金属氰化物 (DMC)催化剂 .为获得高活性的 DMC催化剂 ,需将叔丁醇、多元醇螯合剂螯合至其结构中 .用 XRD、 XPS等分析手段 ,对铁锌 DMC催化剂的结构与活性进行分析表征 .实验发现 ,DMC催化剂的晶体结构与螯合剂密切相关 .螯合剂能显著降低 DMC催化剂的结晶程度 ,从而提高 DMC催化剂的活性 .同时 ,氯化锌过量也有利于 DMC催化剂活性的提高 .并表征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丙烷 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 活性中心 催化聚合 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