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型四能级系统的EIT和MOLLOW谱分析
1
作者 李晓莉 孟旭东 +1 位作者 杨子才 孙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90-594,共5页
构建双耦合场作用下的N-型四能级系统,详细讨论系统的探测吸收特性随两个耦合场Rabi频率取不同值时的变化规律,得到EIT、Mollow和Autler-Townes双峰效应及其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通过找出N-型四能级系统中的多个跃迁通道,将系统按... 构建双耦合场作用下的N-型四能级系统,详细讨论系统的探测吸收特性随两个耦合场Rabi频率取不同值时的变化规律,得到EIT、Mollow和Autler-Townes双峰效应及其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通过找出N-型四能级系统中的多个跃迁通道,将系统按跃迁通道拆分成多个子系统,不同的拆分方法实现了不同跃迁通道之间的量子干涉,从而使系统呈现出三种产生条件和物理本质不同的非线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诱导透明 MOLLOW谱 耦合场 N-型四能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热运动对电场量子测量的影响及修正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阎晟 肖冬萍 +2 位作者 石筑鑫 张淮清 刘卫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953-2960,共8页
基于里德堡原子电磁诱导透明(EIT)效应的电场量子测量方法,能够突破传统基于电学原理、光学原理测量法在测量精度和灵敏度上的极限,并且具有自校准性。采用热里德堡原子进行测量具有工程应用的便捷性,但是原子热运动形成的多普勒效应会... 基于里德堡原子电磁诱导透明(EIT)效应的电场量子测量方法,能够突破传统基于电学原理、光学原理测量法在测量精度和灵敏度上的极限,并且具有自校准性。采用热里德堡原子进行测量具有工程应用的便捷性,但是原子热运动形成的多普勒效应会导致EIT谱峰发生频移和形变,混淆电场对原子的相干效应,从而影响电场测量精度。基于激光、电场与原子的作用机理,以及原子热力学,该文提出通过调整探测光和耦合光频率,修正原子热运动对电场量子测量影响的方法。首先,假设里德堡原子静止不动,建立和求解密度矩阵方程,描述双光子阶梯型三能级系统的EIT光谱;然后,引入温度与原子运动数学关系,将温度造成的原子热运动多普勒影响量化为探测光和耦合光频率失谐量,通过修正探测光和耦合光的频率来抵消该影响。仿真实验表明,该文提出的修正方法效果良好,该研究有利于推进基于里德堡原子电场量子测量的实用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测量 里德堡原子 电磁诱导透明 原子热运动 多普勒效应 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光产生的新机理及其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赵勇 赵华玮 +2 位作者 张馨元 原博 张硕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7-245,共9页
通过对比和研究电磁感应透明、相干布居振荡、受激布里渊散射和光子晶体波导等几种使光速变慢的主要技术,论述了近10年中的慢光技术重要理论和技术上的发展以及这些发展对慢光性能的改善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重点介绍了近几年慢光产生的... 通过对比和研究电磁感应透明、相干布居振荡、受激布里渊散射和光子晶体波导等几种使光速变慢的主要技术,论述了近10年中的慢光技术重要理论和技术上的发展以及这些发展对慢光性能的改善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重点介绍了近几年慢光产生的一些新技术及初步应用,并预测了慢光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及潜在应用。本文的研究表明,慢光在光纤传感以及其它领域中将会有越来越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光 光纤 电磁感应透明 受激布里渊散射 掺铒光纤 光子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级联准Λ-型四能级系统电磁诱导透明特性 被引量:6
4
作者 张连水 庄仲红 +2 位作者 李晓莉 杨丽君 冯晓敏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48-553,共6页
双场作用下的Λ-型三能级系统是研究电磁诱导透明(EIT)的基本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强微波驱动场作用于该系统的激发态能级与另一激发态能级间,就构成了三场作用下的级联准Λ-型四能级系统。通过求解系统的密度矩阵方程,分别研究了耦合... 双场作用下的Λ-型三能级系统是研究电磁诱导透明(EIT)的基本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强微波驱动场作用于该系统的激发态能级与另一激发态能级间,就构成了三场作用下的级联准Λ-型四能级系统。通过求解系统的密度矩阵方程,分别研究了耦合场和微波驱动场对系统吸收特性的影响。在耦合场和微波驱动场共同作用下,系统的探测吸收谱呈现为Autler-Townes双峰与EIT的叠加,可以用缀饰态理论对此做出合理解释。研究结果表明,Autler-Townes双吸收峰来自于强微波场与系统的相互作用,EIT来源于耦合场与系统的量子相干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电磁诱导透明 级联准∧-型四能级系统 缀饰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85)Rb原子D_2线电磁诱导透明的实验研究(英文) 被引量:3
5
作者 王谨 涂鲜花 +4 位作者 江开军 李可 孔令波 熊宏伟 詹明生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35-539,共5页
对85Rb原子D2线三能级系统的电磁诱导透明进行了详细的实验研究。得到了不同耦合强度下探测光的吸收线型, 并对气室中热原予与磁光阱中冷原子的电磁诱导透明光谱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电磁诱导透明 冷原子 磁光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原子系综中双暗共振及亚多普勒吸收谱的实现 被引量:1
6
作者 寇军 康智慧 +5 位作者 万仁刚 王海华 刘阳 王潇潇 闫西章 高锦岳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40-544,共5页
分别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给出了在四能级倒Y模型原子系统中的双窗口电磁感应透明现象.结果表明,通过调解2个耦合场的失谐可控制透明窗口的位置.双窗口电磁感应透明现象的物理本质是由于2个耦合场同时作用于原子系统中而形成的双暗共振,... 分别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给出了在四能级倒Y模型原子系统中的双窗口电磁感应透明现象.结果表明,通过调解2个耦合场的失谐可控制透明窗口的位置.双窗口电磁感应透明现象的物理本质是由于2个耦合场同时作用于原子系统中而形成的双暗共振,同时双暗共振间的相互作用将探测场在目标频率处的吸收谱线压窄,并在实验上得到频谱宽度(半高宽)约为30 MHz的探测场共振吸收谱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电磁感应透明(eit) 亚多普勒吸收谱 双暗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驱动精细结构能级跃迁引起的非线性效应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晓莉 杨子才 +2 位作者 张建飞 郭树青 孙江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75-480,共6页
研究了射频驱动精细结构能级跃迁引起的电磁诱导透明(EIT)和电磁诱导吸收(EIA)的转化.通过采用射频场同时驱动激发态和基态精细结构能级跃迁,使系统中出现EIT和EIA.研究结果表明,调谐射频场频率从与基态精细结构能级共振到与激发态精细... 研究了射频驱动精细结构能级跃迁引起的电磁诱导透明(EIT)和电磁诱导吸收(EIA)的转化.通过采用射频场同时驱动激发态和基态精细结构能级跃迁,使系统中出现EIT和EIA.研究结果表明,调谐射频场频率从与基态精细结构能级共振到与激发态精细结构能级共振的过程中,EIT和EIA相互转化,而且射频场的拉比频率取值不同,EIT和EIA的变化规律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诱导透明 电磁诱导吸收 射频场 精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铷原子样品中高效静态光信号的生成与调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岩 张晓航 +3 位作者 张宇 崔淬砺 国秀珍 吴金辉 《中国光学》 EI CAS 2012年第2期143-147,共5页
为了提高光信息处理元件的性能,实现高效率光信号的静止与存储,本文建立了由双向耦合场耦合的冷铷(87Rb)原子的四能级双Λ型能级机制,并对此机制在生成静态光信号时要求的高效性、持续时间,控制耦合场所需的操作条件以及对信号场强度的... 为了提高光信息处理元件的性能,实现高效率光信号的静止与存储,本文建立了由双向耦合场耦合的冷铷(87Rb)原子的四能级双Λ型能级机制,并对此机制在生成静态光信号时要求的高效性、持续时间,控制耦合场所需的操作条件以及对信号场强度的相位调制等进行了研究。首先,选取四能级双Λ型87Rb冷原子精细能级,用一对反向传播的行波激光场对能级进行近共振耦合,并沿耦合场方向输入一个正向弱光信号进行探测。接着,通过适当的绝热开启、关闭耦合场,存储光信号和生成高保真度静态光信号。然后,通过选取87Rb原子的不同精细能级结构,得出实现静态光所需满足的必要条件。最后,采用相位调制法对光信号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生成的静态光信号具有高效性,过程持续时间约为80μs;相位调制法可以周期调节静态光脉冲的强度。在此机制下生成的静态光信号满足高效性、易于全光调节和长时效性等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感应光透明 87Rb原子 四能级系统 静态光脉冲 动态光存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测功率展宽效应引起的电磁诱导透明向电磁诱导吸收的转化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建飞 李晓莉 +1 位作者 孙江 郭树青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71-676,共6页
本文对准L型四能级系统中探测功率展宽效应引起的非线性效应进行了理论研究.准L型四能级系统包括三个基态精细结构能级和一个激发态能级,除光学耦合场和探测场分别激励一个基态精细结构能级和激发态能级之间的跃迁外,附加了一个射频驱... 本文对准L型四能级系统中探测功率展宽效应引起的非线性效应进行了理论研究.准L型四能级系统包括三个基态精细结构能级和一个激发态能级,除光学耦合场和探测场分别激励一个基态精细结构能级和激发态能级之间的跃迁外,附加了一个射频驱动场作用于其中一个基态精细结构能级和另一个新的基态精细结构能级之间,并通过与耦合场驱动共同能级建立量子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射频驱动场的辅助激励下,探测功率展宽效应不仅可以使EIT的线宽增宽,还能引起吸收曲线中的类色散特性,使EIT最终变化为E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诱导透明 电磁诱导吸收 射频驱动场 探测功率展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谐耦合场作用下的电磁诱导透明和增益
10
作者 李晓莉 张连水 +1 位作者 杨悦 杨丽君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0-77,共8页
在通常的Λ型三能级系统中,耦合场和探测场分别与一对光学跃迁能级发生相互作用,使探测吸收曲线上出现线宽极窄的电磁诱导透明(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Transparency,EIT)特性。本文采用调谐耦合场同时激励两个基态精细结构能级与... 在通常的Λ型三能级系统中,耦合场和探测场分别与一对光学跃迁能级发生相互作用,使探测吸收曲线上出现线宽极窄的电磁诱导透明(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Transparency,EIT)特性。本文采用调谐耦合场同时激励两个基态精细结构能级与激发态能级之间的跃迁,使系统同时呈现EIT和自发诱导相干凹陷两种特性,甚至出现EIT增益现象。详细讨论了耦合场调谐过程中探测吸收曲线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本系统中EIT和自发诱导相干凹陷之间存在相干作用,而且当调谐耦合场的激发频率满足一定条件时,它们之间的相干作用变得很显著,使EIT上出现增益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诱导透明 增益 自发诱导相干凹陷 调谐耦合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耦合场作用下的Mollow七峰谱
11
作者 李晓莉 张连水 +1 位作者 孙江 郭树青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027-2031,共5页
对双耦合Λ型三能级系统中Mollow谱线上叠加的新的透明和吸收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若基态能级包括两条精细结构简并能级,强耦合场和探测场作用于激发态能级和第一条基态精细结构能级之间,另一个弱耦合场作用于激发态能级和第二条基态精... 对双耦合Λ型三能级系统中Mollow谱线上叠加的新的透明和吸收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若基态能级包括两条精细结构简并能级,强耦合场和探测场作用于激发态能级和第一条基态精细结构能级之间,另一个弱耦合场作用于激发态能级和第二条基态精细结构能级之间,则构成了双耦合Λ型三能级系统。通过调谐强耦合场的频率失谐量,探测吸收谱线中不仅得到了典型的Mollow三峰失谐谱,还出现了电磁诱导透明(EIT)和电磁诱导吸收(EIA)等新现象,形成了Mollow七峰谱。该文进一步分析了EIT和EIA的位置与耦合场参数之间的关系,并用缀饰态理论做出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诱导透明 电磁诱导吸收 Mollow谱线 双耦合Λ型三能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暗态共振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Kerr非线性
12
作者 严祥安 王利强 +3 位作者 蒋文娟 尹宝银 郑淮斌 宋建平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735-1739,共5页
分析了利用双暗态共振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Kerr非线性的方案,采用微扰理论和密度矩阵方法导出三阶极化率实部随外加相干驱动场失谐量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相干驱动场失谐量的增加,双暗态共振之间干涉使得Kerr非线性的最大值也随之变... 分析了利用双暗态共振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Kerr非线性的方案,采用微扰理论和密度矩阵方法导出三阶极化率实部随外加相干驱动场失谐量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相干驱动场失谐量的增加,双暗态共振之间干涉使得Kerr非线性的最大值也随之变大且逐渐进入电磁感应透明窗口,并使用缀饰态理论对其产生的机制给予相应的解释.证明了在具有双暗态共振的四能级原子系统中获得无吸收巨Kerr非线性实现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电磁感应透明 双暗态 KERR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材料中原子相干效应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王荣 姜云 +3 位作者 范云飞 康智慧 王海华 高锦岳 《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 CAS 2010年第2期93-103,共11页
原子相干效应是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导致了一系列重要的物理现象。目前原子相干的实验研究工作主要在原子气体中开展,而与之相比固体材料中的相关实验研究具有更实际的应用前景。本文系统介绍了近年来固体材料中原子相干效应的研... 原子相干效应是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导致了一系列重要的物理现象。目前原子相干的实验研究工作主要在原子气体中开展,而与之相比固体材料中的相关实验研究具有更实际的应用前景。本文系统介绍了近年来固体材料中原子相干效应的研究进展,主要涉及电磁感应光透明、光速减慢与相干存储、存储光信息的可控制擦除、基于光存储的全光路由、双光脉冲的速度减慢和可逆存储和基于原子相干的增强四波混频等基本内容,最后还讨论了其在相关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相干 固体材料 电磁感应光透明 光信息 相干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稀土离子晶体中的电磁感应光透明现象 被引量:1
14
作者 贾继奎 侯兰香 《中国光学》 EI CAS 2012年第4期430-435,共6页
对在掺杂稀土离子晶体中实现电磁感应光透明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以Er3+∶YAG晶体为样品,用旋转波近似下的密度矩阵方程理论计算了探测场的吸收特性随Er3+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探测场失谐Δp=0时,形成了一个对于探测光透明... 对在掺杂稀土离子晶体中实现电磁感应光透明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以Er3+∶YAG晶体为样品,用旋转波近似下的密度矩阵方程理论计算了探测场的吸收特性随Er3+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探测场失谐Δp=0时,形成了一个对于探测光透明的窗口,从而在理论上论证了在掺杂稀土离子晶体中实现电磁感应光透明效应的可行性。设计了一个以Pr3+∶Y2SiO5晶体为样品的实验激发方案,吸收光谱显示,当温度为6 K时其在共振吸收峰处可形成一个完全透明的窗口,实现了在掺杂离子晶体中的电磁感应光透明。实验还分析了工作温度、耦合场失谐对探测光透过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样品温度上升到15 K时,透明窗口消失;耦合场的失谐量越大,透射率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感应光透明 晶体 掺杂 稀土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里德堡原子的微波电场测量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安强 姚佳伟 林沂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29-738,共10页
微波电场测量是电子信息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在雷达、通信、导航、电磁频谱监测等领域应用极其广泛.然而,随着应用需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微波电场测量技术在接收灵敏度、精确度、工作带宽、天线尺寸等方面面临极大挑战.里德堡原子具有... 微波电场测量是电子信息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在雷达、通信、导航、电磁频谱监测等领域应用极其广泛.然而,随着应用需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微波电场测量技术在接收灵敏度、精确度、工作带宽、天线尺寸等方面面临极大挑战.里德堡原子具有较大的电偶极矩,对外电场的响应极为敏感,尤其是里德堡能级间共振频率的微波电场.基于里德堡原子与微波电场的量子相干效应(Autler-Townes分裂效应和AC-Stark效应),可实现微波电场的高灵敏度测量,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新型微波电场测量技术.本文主要综述了基于里德堡原子的微波电场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研究进展、技术优势,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德堡原子 微波电场测量 电磁诱导透明(eit)效应 Autler-Townes分裂 量子相干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超表面等离子体诱导透明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其祥 马梦诗 郑树泉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36-542,共7页
设计一种基于石墨烯的等离子体诱导透明超表面模型,该结构由上下两个不同尺寸的十字形石墨烯层夹一层聚酰亚胺隔离层组成.在不改变结构尺寸的前提下,通过改变上下十字形石墨烯层几何中心位置间的距离,控制上层和下层石墨烯间的耦合,从... 设计一种基于石墨烯的等离子体诱导透明超表面模型,该结构由上下两个不同尺寸的十字形石墨烯层夹一层聚酰亚胺隔离层组成.在不改变结构尺寸的前提下,通过改变上下十字形石墨烯层几何中心位置间的距离,控制上层和下层石墨烯间的耦合,从而形成等离子体诱导透明效应.该结构利用上层和下层石墨烯可分别作为明暗模式,在几何中心的移动过程中激励出不同的谐振模式,当入射波电场沿着TM方向极化时,上层和下层石墨烯之间通过明暗模式的干涉相消实现透明窗口由大变小再到关闭的功能.当入射波电场沿着TE方向极化时,下层石墨烯由于被激励产生弱多极子谐振反过来抑制上层石墨烯,从而实现等离子体诱导透明窗口由无到有再到双透明的变化.该研究在两个垂直极化方向上同时实现不同功能,为极化不敏感的等离子体诱导透明效应研究以及多功能等离子体诱导透明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场与电磁波技术 石墨烯超材料 双极化 等离子体诱导透明 明暗模式 谐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