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炭基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去除环境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博 李婧雯 +2 位作者 费超 李辰 范志平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40-1249,1365,共11页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是一类具有层状结构的无机功能材料,将LDHs负载到生物炭(BC)上,形成的生物炭基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BC/LDHs)复合材料结合了BC和LDHs的优点,在去除环境污染物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该文全面探讨了BC/LDHs复合...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是一类具有层状结构的无机功能材料,将LDHs负载到生物炭(BC)上,形成的生物炭基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BC/LDHs)复合材料结合了BC和LDHs的优点,在去除环境污染物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该文全面探讨了BC/LDHs复合材料在环境污染物去除领域的研究进展。讨论了BC/LDHs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共沉淀法、共热解法和水热合成法;介绍了其性能调控策略,如异质原子掺杂、化学浸渍和赋磁强化等;总结了BC/LDHs复合材料在去除染料、重金属、营养盐和抗生素等方面的应用效果,分析归纳了其对环境污染物去除的关键机制;最后,指出了BC/LDHs复合材料在环境应用中存在的局限性,如对特定污染物的去除率、在复杂环境条件下的适应能力以及材料的长期稳定性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环境污染物 去除 性能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环境规制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基于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的准自然实验
2
作者 伍国勇 陈高哲 程建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1-184,共14页
作为农业发展制度体系的重要构件,农业环境规制能否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该研究以第一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的设立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1—2022年中国280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从经济、社会、生态3... 作为农业发展制度体系的重要构件,农业环境规制能否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该研究以第一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的设立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1—2022年中国280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从经济、社会、生态3个维度出发构建城乡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实证检验农业环境规制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作用效果和内在机制,并探讨了其异质性和多维度影响。研究发现:①农业环境规制能够有效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这一结果在通过一系列检验后依然稳健。②机制检验表明,农业环境规制主要通过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公共资本要素流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但对农业绿色转型并未产生显著影响。③异质性分析表明,农业环境规制对资源型城市的城乡融合发展效应存在一定程度的“资源诅咒”困境;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社会条件相比东部地区较为落后,难以完全发挥农业环境规制的政策效应;财政自主权越大越有助于增强农业环境规制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④分维度来看,农业环境规制显著促进了城乡经济融合和城乡社会融合,但对城乡生态融合并未产生显著影响,表现出“绿色悖论”现象。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建议:持续推进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完善政府监管和市场激励机制、关注地区异质性精准施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环境规制 城乡融合 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双重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型环境规制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效应和机制研究——基于碳交易试点政策的经验证据
3
作者 哈梅芳 黄奕晗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44,共7页
作为市场型环境规制手段的碳排放权交易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基于2009—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探究碳交易试点政策的实施对碳强度的影响效应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碳交易试点政策有效降低了试点地区的... 作为市场型环境规制手段的碳排放权交易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基于2009—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探究碳交易试点政策的实施对碳强度的影响效应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碳交易试点政策有效降低了试点地区的碳排放强度,发挥了市场型环境规制的积极作用,而且碳交易机制通过影响能源消费量这一渠道遏制了碳排放强度的增长。通过调节效应模型发现,地区产业结构负向调节碳交易试点政策的降碳效应,而政府规模则正向调节碳交易试点政策的降碳效应。以上结论为进一步推动全国性碳交易市场稳健发展、发挥市场型环境规制的积极作用以及推进“双碳”目标实现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型环境规制 碳交易试点政策 碳排放强度 双重差分法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翼采动下准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
4
作者 王坤 孟祥瑞 +3 位作者 赵光明 程详 戚敏杰 朱世奎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96-406,共11页
针对双翼采区准备巷道受采动叠加支承应力影响,准备巷道出现围岩失稳及变形破坏严重的问题,开展双翼采区准备巷道围岩应力调控技术研究。以许疃煤矿83下采区为工程背景,利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监测的综合研究方法,分析准备巷道围岩... 针对双翼采区准备巷道受采动叠加支承应力影响,准备巷道出现围岩失稳及变形破坏严重的问题,开展双翼采区准备巷道围岩应力调控技术研究。以许疃煤矿83下采区为工程背景,利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监测的综合研究方法,分析准备巷道围岩应力演化规律及切顶卸压机理,进行终采线深孔预裂爆破切顶卸压工业性试验,以期达到改善准备巷道围岩应力环境的目的。结果表明:双翼工作面回采完毕后,工作面前方聚集的超前支承应力和采空区上覆岩层“长悬臂梁”结构产生的弯矩,致使准备巷道出现变形失稳的现象。通过FLAC3D数值模拟和分布式光纤监测结果判断,7_(2)316工作面超前支承应力影响范围超过130.14 m,采动超前支承应力影响至准备巷道,准备巷道顶板垂直应力较回采前增加10.48%,深孔预裂爆破切顶卸压后,准备巷道顶板垂直应力减少27.68%。现场进行终采线切顶卸压工业性试验后,准备巷道两帮最大变形量62.5 mm,最大变形率0.2 mm/d,顶底板最大变形量105 mm,最大变形率0.4 mm/d,围岩变形均在可控范围之内,准备巷道整体状况良好。终采线深孔预裂爆破切顶卸压技术,阻断工作面超前支承应力传递至准备巷道的物理路径,减小“弯矩”产生的集中应力,降低采动应力场的主导作用,有效改善准备巷道围岩应力环境,实现远场卸压护巷。研究结果对双翼采区准备巷道围岩稳定控制提供新思路,保障矿井安全高效生产,为相关工况下采区集中应力调控及巷道围岩稳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岩应力调控 深孔预裂爆破 分布式光纤 现场监测 双翼采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朱顶红双鳞片扦插的影响
5
作者 倪建刚 施永泰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1期80-83,86,共5页
试验以朱顶红品种苹果花(Hippeastrum striatum'Apple Blossom')作为研究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法,应用不同浓度的NAA、IBA、6-BA浸泡双鳞片插片,旨在寻求简单、快捷、高效的朱顶红鳞茎扩繁方法。结果表明,IAA、NAA、6-BA对... 试验以朱顶红品种苹果花(Hippeastrum striatum'Apple Blossom')作为研究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法,应用不同浓度的NAA、IBA、6-BA浸泡双鳞片插片,旨在寻求简单、快捷、高效的朱顶红鳞茎扩繁方法。结果表明,IAA、NAA、6-BA对朱顶红双鳞片扦插繁殖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处理Ⅴ(6-BA 150 mg/L)的平均子球数最多,生根数及萌叶数也最多,均显著高于清水对照(P<0.05);其次为处理Ⅶ(IBA 50 mg/L),子球数、生根数和萌叶数均显著高于清水对照(P<0.05);再次为处理Ⅺ(NAA 100 mg/L+6-BA 100 mg/L+IBA 100 mg/L),子球数、生根数和萌叶数也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顶红 植物生长调节剂 双鳞片扦插繁殖 子球数 萌叶数 生根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GDPR五年执法反思:成效、挑战与经验 被引量:7
6
作者 吴俊 房祥静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99,共18页
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的率先实施对世界各国个人数据隐私保护立法与执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基于数据隐私事务网站Privacy Affairs 2018—2023年发布的1 701起GDPR违规处罚案件,构建GDPR执法成效评价框架,量化其规制... 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的率先实施对世界各国个人数据隐私保护立法与执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基于数据隐私事务网站Privacy Affairs 2018—2023年发布的1 701起GDPR违规处罚案件,构建GDPR执法成效评价框架,量化其规制目标与规制结果。研究发现,GDPR过去五年执法实践中存在三大双面效应:数据侵权严监管与合规操作弱指引并存,保护个人数据隐私与促进数据产品创新两难,技术影响复杂与立法前瞻不足交织。鉴于此,中国的数据立法亟待加强新兴技术基于风险的前瞻规制,数据执法宜完善司法诠释与合规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PR 个人数据保护 个人数据流动 执法成效 双面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交易政策的就业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基于3064家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 被引量:1
7
作者 谭志雄 刘胜男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0-109,共10页
在推动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过程中,日趋严格的环境规制对就业带来的影响愈发引人关注。本文利用中国沪深股市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碳交易政策对企业就业的影响,并探讨这一政策对就业市场的潜在影响途径。研究结果... 在推动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过程中,日趋严格的环境规制对就业带来的影响愈发引人关注。本文利用中国沪深股市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碳交易政策对企业就业的影响,并探讨这一政策对就业市场的潜在影响途径。研究结果表明,碳交易政策对企业的就业水平具有正向作用,主要通过产出效应和要素替代效应影响就业水平;碳交易政策的就业提升作用对不同的企业存在显著的异质性,碳交易政策能够显著地促进年轻企业和企业所有制为国有、民营的企业就业。本文将碳交易政策和就业问题纳入同一分析框架,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与积极促进就业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交易 就业水平 双重差分法 产出效应 要素替代效应 异质性 环境规制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召唤的“双刃剑”效应:研究述评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1
8
作者 诸彦含 贺彬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1-201,共11页
职业召唤作为个体工作目的和意义的追求,是个人核心价值观的表达和自我价值的体现,对工作场所个体的影响具有双面性,呈现“增益”和“抑制”双重效应,备受理论和实务界关注。本文将职业召唤嵌入个体职业生涯全过程,明晰职业召唤“双刃... 职业召唤作为个体工作目的和意义的追求,是个人核心价值观的表达和自我价值的体现,对工作场所个体的影响具有双面性,呈现“增益”和“抑制”双重效应,备受理论和实务界关注。本文将职业召唤嵌入个体职业生涯全过程,明晰职业召唤“双刃剑”效应的具体表现及其溢出性,基于社会认知职业理论、自我调节理论与资源保存理论进行阶段性差异化解析,建构整合模型。未来研究可尝试探讨职业召唤的跨层级垂滴效应传导机制;探究职业召唤的动态变化轨迹,解析非线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召唤 双刃剑效应 社会认知职业理论 自我调节理论 资源保存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风力发电机转速安全约束的DFIG一次调频模型预测控制策略 被引量:2
9
作者 周涛 张锋杨 +2 位作者 徐妍 王亚伦 纪子洋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5-164,共10页
针对传统方法控制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的调频效果过于依赖参数整定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计及转速安全约束的风力发电机参与一次调频控制策略。该方法结合风力发电机动力学模型与频率响应模型建立预测模型,通过... 针对传统方法控制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的调频效果过于依赖参数整定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计及转速安全约束的风力发电机参与一次调频控制策略。该方法结合风力发电机动力学模型与频率响应模型建立预测模型,通过线性回归方法变参考值将风力发电机转速的稳定性纳入考虑。相较于虚拟惯性控制等方法将系统频率偏差与转子动能直接关联,该文方法通过建立全新的预测模型,实时统筹考虑整个系统的状态信息,无需反复调整参数,在考虑转速安全性的同时兼顾全局性能。最后,通过实际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文调频策略的有效性以及相对现有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发电机 一次调频 频率响应模型 模型预测控制 转子动能控制 虚拟惯性控制 转速安全 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运筹与化学调控对双季稻产量及其抗倒伏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袁帅 苏雨婷 +3 位作者 李海容 郭宋源 陈平平 易镇邪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共11页
以早稻品种陆两优996、株两优819及晚稻品种H优518、盛泰优018为材料,于2020年开展大田试验,设计3种氮肥运筹方式N1、N2、N3(分蘖肥、穗肥、粒肥用量比分别为7∶2∶1、6∶3∶1、5∶4∶1)与2种化学调控剂多效唑(C1)、壳寡糖(C2)双因素试... 以早稻品种陆两优996、株两优819及晚稻品种H优518、盛泰优018为材料,于2020年开展大田试验,设计3种氮肥运筹方式N1、N2、N3(分蘖肥、穗肥、粒肥用量比分别为7∶2∶1、6∶3∶1、5∶4∶1)与2种化学调控剂多效唑(C1)、壳寡糖(C2)双因素试验,研究氮肥运筹方式和化学调控对水稻产量及抗倒伏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运筹和化学调控对水稻产量影响显著,早、晚稻各品种产量均以N2C2处理的最高,主要通过提高植株有效穗数而增产;与N1相比,N2和N3降低了茎秆高度、节间长度和重心高度,增加了茎粗、茎壁厚度和节间充实度,茎秆抗倒伏能力增强,且N2优于N3处理;与对照处理(C3,喷施清水)相比,C1和C2均降低了水稻茎秆高度、重心高度和节间长度,增加了茎粗、茎壁厚度和节间充实度,从而提高了水稻抗倒伏能力;从互作效应来看,N2C1、N2C2和N3C1处理的茎粗和茎壁厚度较大,倒3与倒4节节间长度较短,节间充实度和抗折力较高,倒伏指数较低。综合考虑各品种倒伏指数和产量性状,N2C2处理,即分蘖肥、穗肥、粒肥施用比例为6∶3∶1条件下,于拔节初期喷施壳寡糖,可在提高双季稻抗倒伏能力的同时获得最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氮肥运筹 多效唑 壳寡糖 化学调控 产量 抗倒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电容器耦合和线性补偿的高稳定度平顶脉冲强磁场调控系统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绍哲 魏文琦 +2 位作者 樊俊显 谢剑峰 韩小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3-312,共10页
平顶脉冲磁场具备脉冲磁场强度高和稳态磁场稳定度高的双重优势,是现代物理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为满足脉冲场核磁共振、I-V测量等科学实验对平顶脉冲磁场高稳定度的需求,该文提出基于双电容器回路耦合放电和线性补偿的平顶磁场调控方... 平顶脉冲磁场具备脉冲磁场强度高和稳态磁场稳定度高的双重优势,是现代物理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为满足脉冲场核磁共振、I-V测量等科学实验对平顶脉冲磁场高稳定度的需求,该文提出基于双电容器回路耦合放电和线性补偿的平顶磁场调控方案。为此,理论分析双电容器回路耦合放电过程,建立配置主/辅回路电容电压和放电时序的优化方法,基于IGBT有源区的流控特性,设计线性调节补偿回路和前馈反馈相结合的控制器,研制与主磁体解耦的1 T补偿磁体,对双电容器回路耦合放电产生的背景磁场进行高精度调控,最终实现了强度为45.2 T、持续时间为8 ms以及稳定度为0.02%的平顶脉冲磁场,满足相关固态核磁共振等科学实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顶脉冲磁场 双电容器耦合 磁场补偿 线性调控 高稳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监管科技的双层容错机制 被引量:18
12
作者 许多奇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8-157,共20页
数字经济发展进入“深化应用、规范发展和普惠共享”时期,金融科技与监管科技却仍处于错步演进过程中。监管科技创新易于失败有其特殊性和深刻根源,有必要强化监管科技和金融科技双层容错机制。在监管机关、第三方技术提供方和被监管机... 数字经济发展进入“深化应用、规范发展和普惠共享”时期,金融科技与监管科技却仍处于错步演进过程中。监管科技创新易于失败有其特殊性和深刻根源,有必要强化监管科技和金融科技双层容错机制。在监管机关、第三方技术提供方和被监管机构的三元目标冲突下,监管科技与合规科技面临衔接失灵的困境,应转变理念走向容错性监管。容错性监管并非不监管抑或运动式监管,而是按照法定程序给予相对容错空间,激励创新并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监管,其以社会整体利益为导向,强调在常态化监管中稳定预期。在双层容错机制中,中央金融委员会和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是上层容错主体,容错免责的客体是担当作为、勇于创新的金融监管者,容错内容应从单纯的开发区域试验田,向全面推动监管科技创新发展与风险防范双头并进转化,同时突出程序优先性与问责精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监管科技 合规科技 双层容错机制 包容性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物生长调剂及喷施时期对机插双季稻产量与抗寒特性的影响
13
作者 袁帅 石泉 +5 位作者 杨国俊 陈基旺 陈平平 屠乃美 周文新 易镇邪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81-90,共10页
低温逆境严重影响水稻尤其是机插稻的安全生产。为明确机插双季稻适宜植物生长调剂及其喷施时期,以早稻品种中嘉早17和晚稻品种H优518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剂(烯效唑,C1;脱落酸,C2;壮谷饱,C3)与喷施时期(早稻:浸种,D1;一叶一心期... 低温逆境严重影响水稻尤其是机插稻的安全生产。为明确机插双季稻适宜植物生长调剂及其喷施时期,以早稻品种中嘉早17和晚稻品种H优518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剂(烯效唑,C1;脱落酸,C2;壮谷饱,C3)与喷施时期(早稻:浸种,D1;一叶一心期,D2;两叶一心期,D3;移栽前,D4;返青期,D5;晚稻:孕穗期,F1;始穗期,F2;齐穗期,F3;齐穗后7 d,F4)对机插稻产量和抗寒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植物生长调剂中,壮谷饱处理茎蘖数最多,叶面积指数最高,干物质积累量最大,且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壮谷饱处理产量最高,早稻较烯效唑和脱落酸处理实际产量分别高7.58%,7.13%,晚稻壮谷饱较烯效唑和脱落酸处理实际产量分别高13.54%,11.59%。喷施时期方面,早稻于返青期喷施,晚稻于始穗期喷施,对产量形成各指标提升效果最佳,产量最高。分析产量构成因素,植物生长调剂及喷施时期主要通过提高水稻穗粒数而增产。不同植物生长调剂处理下抗氧化酶活性存在差异,早、晚稻SOD、POD及CAT活性均以壮谷饱处理最高,同时早稻返青期喷施,晚稻始穗期喷施植物生长调剂对提升抗氧化酶活性效果更佳。综合来看,湘南双季机插稻植物生长调剂选用壮谷饱,且早稻返青期喷施、晚稻始穗期喷施的抗寒增产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机插秧 植物生长调剂 产量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煤比对超超临界机组变负荷瞬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永 尹朝强 +3 位作者 刘宇钢 张斌 莫春鸿 王朝阳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4-232,共9页
为获得风煤比对燃煤机组变负荷瞬态调峰特性的影响规律,基于66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机组动态模型,研究了风煤比对主再热汽温、减温水喷水量及瞬态发电能耗的影响,提出了在不同变负荷速率下汽温控制效果和发电能效的风煤比优化控制... 为获得风煤比对燃煤机组变负荷瞬态调峰特性的影响规律,基于66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机组动态模型,研究了风煤比对主再热汽温、减温水喷水量及瞬态发电能耗的影响,提出了在不同变负荷速率下汽温控制效果和发电能效的风煤比优化控制方案。结果表明:变负荷瞬态过程中,采用较大的风煤比有利于提高主再热汽温控制效果,但瞬态过程的平均发电煤耗率高。当变负荷速率在1%/min以内时,优先采用较小的风煤比可使机组瞬态过程平均发电煤耗率下降1.2 g/(kW·h);当变负荷速率在2%~3%/min时,优先采用较高的风煤比,可保证主再热汽温偏差控制在1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煤比 二次再热 变负荷 汽温控制 瞬态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防洪风险的混凝土坝变形双控指标拟定方法研究
15
作者 崔卫天 黄耀英 +2 位作者 方卫华 方晨 AAMIR HAMEED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1-174,147,共5页
针对基于典型小概率法拟定大坝监控指标时的失效概率取值偏经验性以及目前变形监控指标未考虑变形变化速率的问题,将大坝变形失效风险与大坝防洪风险(上游来水和泄洪能力)相结合,将失效概率取设计防洪风险,采用典型小概率法拟定了关键... 针对基于典型小概率法拟定大坝监控指标时的失效概率取值偏经验性以及目前变形监控指标未考虑变形变化速率的问题,将大坝变形失效风险与大坝防洪风险(上游来水和泄洪能力)相结合,将失效概率取设计防洪风险,采用典型小概率法拟定了关键测点变形监控指标,再基于设计洪水调洪演算库水位及其对应的变形分量变化速率,从而确定变形速率监控指标,提出了考虑防洪风险的混凝土坝变形和变形速率双监控指标的拟定方法。以某服役期高拱坝为例,拟定了典型测点实测变形和变形速率双监控指标,实测变形数据及其变化速率均小于拟定的变形监控指标和变形速率监控指标,这表明该大坝当前变形性态安全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坝 变形 双控指标 调洪演算 小概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纵向失衡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双重机器学习下来自土地财政视角的理论阐释 被引量:7
16
作者 吕祥伟 张莉娜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75,共20页
本文在推动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从土地财政的角度为财政纵向失衡如何影响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供一种新的理论阐释,并进一步量化分析异质性环境规制情境下影响机制的适用范围。具体而言,本文在利用网络爬虫技术手工整理匹配百万条... 本文在推动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从土地财政的角度为财政纵向失衡如何影响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供一种新的理论阐释,并进一步量化分析异质性环境规制情境下影响机制的适用范围。具体而言,本文在利用网络爬虫技术手工整理匹配百万条土地交易信息以及使用两期前沿技术下的曼奎斯特-卢恩伯格指数测度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基于2007—2019年的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等进行了多维检验。研究发现,财政纵向失衡推动了土地财政规模的扩张,阻碍了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且土地财政是重要影响渠道。进一步分析发现,传导渠道会受到环境规制的调节影响,在低环境规制情境下,作用机制的适用性更强。考虑城市异质性特征发现,财政纵向失衡对三线以下城市、非资源型城市以及内陆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阻碍作用更强。由此,本文提出完善纵向转移支付体系,降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过度依赖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纵向失衡 土地财政 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环境规制 双重机器学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旋转移相变压器的有源配电网多台区同步调压及降损优化策略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鹏 李铁成 +3 位作者 邵晨 苏灿 王向东 孙广辉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7-76,共10页
针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导致的配电网电压越限难题,以及现有调压方法难以兼顾双向调压及降损优化功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量合成原理并具有双向调压、可靠性高、成本低特性的串联型双旋转移相变压器(double rotating phase shift ... 针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导致的配电网电压越限难题,以及现有调压方法难以兼顾双向调压及降损优化功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量合成原理并具有双向调压、可靠性高、成本低特性的串联型双旋转移相变压器(double rotating phase shift transformer,DRPST)调节装置。首先,介绍了DRPST的拓扑结构、工作原理和等效电路,建立了其简化电路模型,在此基础上对电压越限原因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包含DRPST的有源配电网模型。其次,提出了基于DRPST的实时滚动双层优化策略,内层模型以电压偏差及线路损耗最小为目标,利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进行了求解,并通过模糊隶属度函数方法确定内层模型Pareto解集最优折衷解,外层模型根据内层模型的最优折衷解,利用双闭环PI调节实现DRPST输出转子角度的无差控制。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拓扑与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旋转移相变压器 电压调节 双层规划 有源配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吸离心泵变频调速过程中叶轮的径向力特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川 赖喜德 +2 位作者 陈小明 刘雪垠 宋冬梅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57-763,共7页
为研究离心泵在变频调节过程中叶轮的受力特性,以某一单级双吸泵离心泵为研究对象,对其在“线性”及“非线性”2种变转速调节规律下泵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变转速过程中叶轮所受径向力及其流道内压力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的变转速过程... 为研究离心泵在变频调节过程中叶轮的受力特性,以某一单级双吸泵离心泵为研究对象,对其在“线性”及“非线性”2种变转速调节规律下泵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变转速过程中叶轮所受径向力及其流道内压力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的变转速过程,转速变化率对径向力变化出现差异起主导作用;2种变转速过程中径向力在圆周方向的矢量分布呈现略微差异,非线性变化时各方向受力更加均匀,更利于设备稳定运行;相比不同时刻所对应的定转速工况,变速工况下径向力均偏大,在0.11 s时刻最为明显,且非线性变化过程径向力值增幅更大,达到534 N;在变频调节过程中,径向力的脉动频率以低频为主;相比于其他部位,叶轮出口的压力变化较明显,引起叶轮出口受力变化,是影响径向力大小的直接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吸离心泵 变频调速 径向力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双碳”背景下我国绿色港口的法制建设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静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7-148,共12页
从社会系统论视角看,绿色港口的建设需要平衡与港口相关的诸多系统,实现港口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在我国,处于转型关键期的绿色港口在推动清洁能源应用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这离不开一个多层次、宽领域的综合性绿色港口法律... 从社会系统论视角看,绿色港口的建设需要平衡与港口相关的诸多系统,实现港口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在我国,处于转型关键期的绿色港口在推动清洁能源应用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这离不开一个多层次、宽领域的综合性绿色港口法律规范体系的支撑。但当前我国绿色港口建设仍面临船舶岸电经济激励的法制供给不足,港口船舶污染物监管的法律制度不完善,绿色港口建设的评价制度有待更新等诸多方面的法制挑战。未来需要通过推广船舶岸电补贴制度、重视税费激励制度、探索绿色金融投融资制度来完善绿色港口岸电经济激励的法律制度;通过优化船舶水污染物联合监管机制、明确船舶压载水排控的监管部门,不断强化港口船舶水污染物法律监管制度;通过优化绿色港口评价指标及可行性分级规则等健全指标评价制度体系,寻求绿色港口建设的实施路径与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港口 “双碳” 船舶岸电 水污染物监管 绿色港口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融合噪声网络的裁剪双深度Q网络的船舶自主避碰决策算法
20
作者 韩虎生 关巍 崔哲闻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针对海上船舶自主避碰决策中深度Q网络(deep Q-network,DQN)算法的高估和收敛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噪声网络的裁剪双DQN(double DQN,DDQN)算法,记为NoisyNet-CDDQN算法。该算法采用裁剪双Q值的方式减小DQN算法的高估问题,并通过引入... 针对海上船舶自主避碰决策中深度Q网络(deep Q-network,DQN)算法的高估和收敛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噪声网络的裁剪双DQN(double DQN,DDQN)算法,记为NoisyNet-CDDQN算法。该算法采用裁剪双Q值的方式减小DQN算法的高估问题,并通过引入噪声网络来增强算法的稳定性以解决DQN算法收敛性差的问题。充分考虑船舶运动数学模型和船舶领域模型,并在奖励函数设计中考虑到偏航、《国际海上避碰规则》(International Regulations for Preventing Collisions at Sea,COLREGs)等要素。多会遇场景仿真实验证明,本文所提出的NoisyNet-CDDQN算法相较于融合噪声网络的DQN算法在收敛速度上提升了27.27%,相较于DDQN算法提升了54.55%,相较于DQN算法提升了87.27%,并且船舶自主避碰决策行为符合COLREGs,可为船舶的自主避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网络 双深度Q网络(DDQN) 船舶自主避碰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