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pervisory control of the hybrid off-highway vehicle for fuel economy improvement using predictive double Q-learning with backup models 被引量:1
1
作者 SHUAI Bin LI Yan-fei +2 位作者 ZHOU Quan XU Hong-ming SHUAI Shi-ji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7期2266-2278,共13页
This paper studied a supervisory control system for a hybrid off-highway electric vehicle under the chargesustaining(CS)condition.A new predictive double Q-learning with backup models(PDQL)scheme is proposed to optimi... This paper studied a supervisory control system for a hybrid off-highway electric vehicle under the chargesustaining(CS)condition.A new predictive double Q-learning with backup models(PDQL)scheme is proposed to optimize the engine fuel in real-world driving and improve energy efficiency with a faster and more robust learning process.Unlike the existing“model-free”methods,which solely follow on-policy and off-policy to update knowledge bases(Q-tables),the PDQL is developed with the capability to merge both on-policy and off-policy learning by introducing a backup model(Q-table).Experimental evaluations are conducted based on software-in-the-loop(SiL)and hardware-in-the-loop(HiL)test platforms based on real-time modelling of the studied vehicle.Compared to the standard double Q-learning(SDQL),the PDQL only needs half of the learning iterations to achieve better energy efficiency than the SDQL at the end learning process.In the SiL under 35 rounds of learning,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DQL can improve the vehicle energy efficiency by 1.75%higher than SDQL.By implementing the PDQL in HiL under four predefined real-world conditions,the PDQL can robustly save more than 5.03%energy than the SDQL sche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visory charge-sustaining control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reinforcement learning predictive double Q-lear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三相并网逆变器双矢量无模型预测控制策略
2
作者 芮涛 徐婉伦 +2 位作者 胡存刚 冯壮壮 陆格野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6029-6039,共11页
为解决传统双矢量模型预测控制(DV-MPC)中矢量作用时间计算和预测电流计算对并网逆变器系统参数依赖性强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改进的三相并网逆变器双矢量无模型预测控制(DV-MFPC)策略。首先,分析参数失配对DV-MPC中矢量作用时间以及预... 为解决传统双矢量模型预测控制(DV-MPC)中矢量作用时间计算和预测电流计算对并网逆变器系统参数依赖性强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改进的三相并网逆变器双矢量无模型预测控制(DV-MFPC)策略。首先,分析参数失配对DV-MPC中矢量作用时间以及预测电流计算的影响;其次,提出DV-MFPC策略,所提策略建立并网逆变器数据模型,通过结合最小二乘法,并设计自适应遗忘因子,对不同电压矢量对应的数据模型进行更新;再次,结合双矢量合成方式以及数据模型,实现双矢量无模型电流预测计算,所提方法可以实时辨识并更新三相并网逆变器数据模型,消除了参数对DV-MPC的影响,提高了逆变器数据模型的辨识精度及噪声抑制能力,改善了并网电流性能;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DV-MFPC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并网逆变器 无模型预测控制 数据模型 最小二乘法 双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和降阶Luenberger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双闭环预测控制方案设计与实现
3
作者 张彪 潘红光 +1 位作者 赵应华 王东亮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2-190,共9页
目的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控制系统的动态响应和抗干扰性能需要进一步提高。方法提出基于灰色预测模型和降阶Luenberger观测器的双闭环预测控制方案。首先,在双闭环预测控制的基础上,为了利用历史电... 目的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控制系统的动态响应和抗干扰性能需要进一步提高。方法提出基于灰色预测模型和降阶Luenberger观测器的双闭环预测控制方案。首先,在双闭环预测控制的基础上,为了利用历史电流数据更精确地预测PMSM的d,q轴参考电流,将灰色预测模型引入电流内环,提高电流的动态响应性能;其次,在速度外环中设计降阶Luenberger观测器对负载转矩进行观测并作出补偿控制,减少系统动态响应时间和受到干扰后的恢复时间;最后,分别通过仿真与实验对所提方案进行验证。结果结果表明,电机采用传统的双闭环预测控制方案时,永磁同步电机空载启动的转速上升时间为0.3 s左右,对电机突加6 N·m的负载转矩时,电机转速下降,最大转速波动为100 r/min,转速恢复时间为0.4 s,之后平稳运行,A相电流THD=27.59%;电机采用所提方案时,永磁同步电机空载启动的转速上升时间为0.18 s左右,对电机突加6 N·m的负载时,电机转速下降,最大转速波动为65 r/min,转速恢复时间为0.2 s,之后平稳运行,A相电流THD=19.35%。结论永磁同步电机采用改进双闭环预测控制方案时,空载启动时间更短;突加负载时,受到的转速波动更小,转速恢复速度更快;电流扰动更小,具有更快的动态响应性能、更强的抗扰动能力和更好的电流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双闭环预测控制 灰色预测模型 降阶Luenberger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平衡电网下开关频率可控的双馈电机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4
作者 李胜男 何鑫 +4 位作者 李俊鹏 孟贤 陈勇 陈晗 张永昌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7,共9页
传统的有限状态集双馈电机模型预测电流控制在不同的工作点下具有变化的开关频率,不利于散热管理和滤波器设计。在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的基础上,采用一个PI控制器可以实现目标函数中的权重系数自适应调节,使得开关频率可以跟踪参考值,在输... 传统的有限状态集双馈电机模型预测电流控制在不同的工作点下具有变化的开关频率,不利于散热管理和滤波器设计。在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的基础上,采用一个PI控制器可以实现目标函数中的权重系数自适应调节,使得开关频率可以跟踪参考值,在输出功率和转速变化时,开关频率能够保持恒定。此外在电网电压不平衡时,通过信号延迟法获取电网电压正负序分量并计算转子电流参考值的正负序分量,同时实现定子侧电流正弦对称和开关频率恒定的控制目标。在双馈电机平台开展试验并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并不因开关频率的控制而牺牲稳态性能,并且开关频率能够在工作点变化以及不平衡电网下保持恒定,便于滤波器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电机 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开关频率控制 不平衡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半挂汽车列车联合控制下高速横向稳定性
5
作者 周庆辉 张博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7365-7372,共8页
双半挂汽车列车具备较强的运输能力和相对较低的运输成本等优势。然而,与半挂车相比,双半挂汽车列车拥有更多的车辆单元,导致驾驶难度更高且高速横向稳定性更差。针对此问题,提出了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与差动制... 双半挂汽车列车具备较强的运输能力和相对较低的运输成本等优势。然而,与半挂车相比,双半挂汽车列车拥有更多的车辆单元,导致驾驶难度更高且高速横向稳定性更差。针对此问题,提出了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与差动制动相互结合的控制策略。根据MPC原理,设计了MPC双半挂汽车列车横向稳定性控制器。通过MPC控制3个车辆单元的横摆力矩,结合差动制动技术从而实现各个车轮制动力的分配。在Trucksim搭建了双半挂汽车列车模型且MATLAB/Simulink中建立车辆简化模型。通过Trucksim与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在不同车速、负载、附着系数情况下验证了所设计系统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有效地降低了各车辆单元的质心侧偏角、侧向加速度和横摆角速度等,提高了双半挂汽车列车高速变道时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半挂汽车列车 横向稳定性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 差动制动 力矩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B储能变换器双闭环模型预测控制与PI补偿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桂涛 宋晨飞 +2 位作者 刘飞飞 黄伯雄 孙向东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共9页
针对直流微电网中分布式电源输入输出功率不稳定造成的直流母线电压波动问题,鉴于双有源桥(DAB)储能变换器具有能量双向流动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内模原理的双闭环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在分析DAB变换器扩展移相调制原理与特性基础上,重点... 针对直流微电网中分布式电源输入输出功率不稳定造成的直流母线电压波动问题,鉴于双有源桥(DAB)储能变换器具有能量双向流动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内模原理的双闭环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在分析DAB变换器扩展移相调制原理与特性基础上,重点研究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的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针对模型预测控制性能依赖电路参数准确度问题,分别从电路主要参数失配对功率传输和直流母线稳压的影响两个角度出发,深入分析模型参数敏感度。最终设置直流母线电压稳态误差灵敏度区,在误差灵敏度区外仅采用双闭环模型预测控制以保证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在误差灵敏度区内采用双闭环模型预测控制和PI补偿控制以消除系统稳态误差。搭建实验平台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系统受到扰动时,DAB储能变换器可实现快速地充放电对系统进行补偿,混合控制策略可快速保持母线电压的稳定,实现系统功率均衡,增强系统抗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变换器 直流母线电压波动 双有源桥 扩展移相 双闭环模型预测控制 PI补偿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缸液压驱动系统灰色预测模糊PID控制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史琼艳 杨风波 张江华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2-576,587,共6页
为了提高双缸液压驱动系统非线性变化力的跟踪精度,使驱动力变化相对稳定,设计了灰色预测模糊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并对驱动力跟踪效果进行仿真验证。为了对双缸液压驱动系统工作原理进行介绍,绘制了双缸液压驱动系统装置简图。针... 为了提高双缸液压驱动系统非线性变化力的跟踪精度,使驱动力变化相对稳定,设计了灰色预测模糊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并对驱动力跟踪效果进行仿真验证。为了对双缸液压驱动系统工作原理进行介绍,绘制了双缸液压驱动系统装置简图。针对传统PID控制器进行改进,结合模糊推理和灰色预测理论,设计出灰色模糊PID控制器,并且给出了双缸液压驱动系统控制过程。利用灰色补偿提高控制器的抗干扰能力,采用Matlab软件对双缸液压驱动系统非线性力的变化跟踪进行仿真,与改进前的控制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在无干扰环境中,采用PID控制、模糊PID控制和灰色预测模糊PID控制方法,均能提高双缸液压驱动系统力的变化跟踪精度,这3种控制器控制效果相差不大。在有干扰环境中,灰色预测模糊PID控制方法明显优于PID控制和模糊PID控制方法。双缸液压驱动系统采用灰色预测模糊PID控制方法,能够抑制外界波形的干扰,从而提高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预测 双缸液压驱动系统 模糊PID控制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风力发电机转速安全约束的DFIG一次调频模型预测控制策略 被引量:3
8
作者 周涛 张锋杨 +2 位作者 徐妍 王亚伦 纪子洋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5-164,共10页
针对传统方法控制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的调频效果过于依赖参数整定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计及转速安全约束的风力发电机参与一次调频控制策略。该方法结合风力发电机动力学模型与频率响应模型建立预测模型,通过... 针对传统方法控制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的调频效果过于依赖参数整定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计及转速安全约束的风力发电机参与一次调频控制策略。该方法结合风力发电机动力学模型与频率响应模型建立预测模型,通过线性回归方法变参考值将风力发电机转速的稳定性纳入考虑。相较于虚拟惯性控制等方法将系统频率偏差与转子动能直接关联,该文方法通过建立全新的预测模型,实时统筹考虑整个系统的状态信息,无需反复调整参数,在考虑转速安全性的同时兼顾全局性能。最后,通过实际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文调频策略的有效性以及相对现有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发电机 一次调频 频率响应模型 模型预测控制 转子动能控制 虚拟惯性控制 转速安全 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enna整流器低开关频率双矢量模型预测控制策略研究
9
作者 冯兴田 代站疆 宋旭 《电机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2-183,共12页
为了解决Vienna整流器传统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计算量大、控制精度依赖于采样频率的问题,同时降低Vienna整流器的开关频率,提出一种应用于Vienna整流器的低开关频率双矢量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首先,建立基于电压预测的代价函数,并在... 为了解决Vienna整流器传统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计算量大、控制精度依赖于采样频率的问题,同时降低Vienna整流器的开关频率,提出一种应用于Vienna整流器的低开关频率双矢量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首先,建立基于电压预测的代价函数,并在进行预测计算之前确定参考电压矢量所在的扇区以减少参与预测计算的矢量个数。其次,在控制周期中引入第二矢量与最优矢量共同作用,以提高控制系统的跟踪精度,减小传统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对采样频率的依赖。再者,为了减小系统的开关损耗,对输出的双矢量组合进行限定并对矢量的作用顺序进行调整。此外,利用冗余矢量对中点电压的相反影响解决直流侧中点电压的波动问题。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证明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ENNA整流器 双矢量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 开关频率 低计算量 中点电压平衡 代价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接转矩控制的双矢量直接电压模型预测控制策略 被引量:2
10
作者 曹乔森 张建伟 +1 位作者 田桂珍 刘广忱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2-99,共8页
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是目前电力电子领域研究较为广泛的一种控制策略,不需要调制环节,具有动态响应快、容易实现多目标灵活控制、简单且容易实施等特点。但是这种控制方法由于存在循环寻优的计算过程,算法计算... 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是目前电力电子领域研究较为广泛的一种控制策略,不需要调制环节,具有动态响应快、容易实现多目标灵活控制、简单且容易实施等特点。但是这种控制方法由于存在循环寻优的计算过程,算法计算量较大且对控制器的要求较高,不利于实际应用。参考直接转矩控制思想,提出一种双矢量直接电压模型预测控制(Double vector based-direct voltage predictive control,2VB-DVPC)策略,这种控制方式利用查表法省去繁琐的循环寻优计算过程,减少了控制算法的计算量。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上搭建传统MPC与2VB-DVPC的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对比,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2VB-DVPC控制策略在保证动稳态性能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减少算法的计算量,并且能够固定平均开关频率,降低了谐波滤除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直接电压控制 双矢量 算法计算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估计强化学习结合前向预测控制的自动驾驶运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杜国栋 邹渊 +2 位作者 张旭东 孙文景 孙巍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4-576,共13页
运动控制研究是实现自动驾驶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传统强化学习算法在求解中因单步决策局限而导致控制序列次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估计强化学习算法及前向预测控制方法结合的运动控制框架(DEQL-FPC)。在该框架中引入双估计器以... 运动控制研究是实现自动驾驶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传统强化学习算法在求解中因单步决策局限而导致控制序列次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估计强化学习算法及前向预测控制方法结合的运动控制框架(DEQL-FPC)。在该框架中引入双估计器以解决传统强化学习方法动作值过估计问题并提高训练优化的速度,设计前向预测多步决策方法替代传统强化学习的单步决策,以有效提高全局控制策略的性能。通过虚拟驾驶环境仿真,证明了该控制框架应用在自动驾驶汽车的路径跟踪以及安全避障的优越性,保证了运动控制中的精确性、安全性、快速性以及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汽车 运动控制优化 双估计强化学习算法 前向预测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双母管系统预测控制
12
作者 唐炜洁 沈炯 +2 位作者 张俊礼 王海涛 董宸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9-496,共8页
双母管式机组较为广泛地应用于热电联产机组中,但由于多炉多机和2根大容量母管互相影响,导致热电负荷跟踪不及时,母管压力控制自动化水平较低。为此,针对双母管系统的非线性、强耦合、大迟延特性,设计了基于广义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多模型... 双母管式机组较为广泛地应用于热电联产机组中,但由于多炉多机和2根大容量母管互相影响,导致热电负荷跟踪不及时,母管压力控制自动化水平较低。为此,针对双母管系统的非线性、强耦合、大迟延特性,设计了基于广义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多模型预测控制(generalized extended state observer based muti-model predictive control,GESOMMPC)方法。首先,建立了基于间隙度量(gap-metric)的多模型控制对象用于逼近非线性系统;其次,设计了扩张状态观测器估计系统耦合的集总扰动,并作为前馈信号输入到预测控制器中;最后,设计基于扰动前馈的多模型预测控制器实现对双母管系统的控制。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PID方法,所提方法在满足电热负荷的同时,可以在允许范围内保持母管压力稳定,且动态偏差更小,过渡过程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母管 状态观测器 预测控制 间隙度量 多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龙伯格观测器的PMSM双矢量模型预测控制
13
作者 王秀平 蔡旭 +2 位作者 曲春雨 董志鹏 李岩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6-493,共8页
当永磁同步电机采用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时,虽动态性能优异,但存在稳态性能差、计算量大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龙伯格观测器的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首先,通过分析传统模型预测控制中占空比控制策略的次优电压矢量所在扇... 当永磁同步电机采用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时,虽动态性能优异,但存在稳态性能差、计算量大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龙伯格观测器的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首先,通过分析传统模型预测控制中占空比控制策略的次优电压矢量所在扇区的分布规律,构造新的电压矢量选择表降低了次优电压矢量的计算次数。此外,针对传统机械传感器的一系列弊端,设计了一种龙伯格观测器计算电机的反电动势,再由锁相环估计永磁同步电机转速和转子位置信息。最后,通过搭建实验平台,与传统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进行实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控制策略具有更好的稳态性能和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双矢量 模型预测控制 龙伯格观测器 无位置传感器 锁相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农机用双永磁游标电机的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14
作者 黄志凡 罗向平 徐艳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7期200-204,共5页
模块化双永磁游标电机兼具高转矩密度和低铁耗,适用于低速大转矩的直驱应用领域。针对新能源农机用模块化双永磁游标电机控制系统存在的转矩脉动大、电流谐波多和转速波动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相比于传统... 模块化双永磁游标电机兼具高转矩密度和低铁耗,适用于低速大转矩的直驱应用领域。针对新能源农机用模块化双永磁游标电机控制系统存在的转矩脉动大、电流谐波多和转速波动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相比于传统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提出的控制策略采用双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在每个控制周期内可同时选择2个任意电压矢量组合作用,扩大了电压矢量的选择和幅值调节范围,可进行更准确的电流控制。同时,考虑系统延迟,在预测控制中加入电流延迟补偿环节。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控制策略可有效减小转矩脉动、电流谐波和转速波动,提升系统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双永磁游标电机 双矢量 模型预测控制 延迟补偿 新能源农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变量预测控制系统稳态解的相容性与唯一性分析 被引量:19
15
作者 邹涛 李海强 +1 位作者 丁宝苍 王丁丁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9-529,共11页
多变量控制系统在结构形态上可以划分为方系统和非方系统,非方系统可进一步划分为胖系统和瘦系统.对瘦系统和胖系统,预测控制系统分别可能出现输出静差和输入稳态值不确定问题.本文从控制输入与被控输出稳态关系入手,将上述问题归结为... 多变量控制系统在结构形态上可以划分为方系统和非方系统,非方系统可进一步划分为胖系统和瘦系统.对瘦系统和胖系统,预测控制系统分别可能出现输出静差和输入稳态值不确定问题.本文从控制输入与被控输出稳态关系入手,将上述问题归结为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相容性与唯一性问题.通过非齐次方程组解的判定定理分析了多变量预测控制系统稳态解出现相容性和唯一性问题的原因,并由此给出了双层结构控制策略及解决方案.上层稳态优化方法从理论上解决了瘦系统的相容性问题,并从胖系统的无穷多个相容解中找到最优解.下层集成控制输入目标的预测控制从根本上保证了胖系统控制输入稳态解的唯一性,并实现了方系统与非方系统预测控制在算法描述上的统一.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双层结构预测控制算法的有效性,即多变量预测控制系统稳态解既是相容的又是唯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稳态优化 双层结构 相容性 唯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量加权的预测函数控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青林 林霞 +1 位作者 陈增强 袁著祉 《控制工程》 CSCD 2006年第1期52-54,共3页
介绍了预测函数控制方法的主要思想和特点。针对通常的预测函数控制在优化求解的目标函数中仅含有输出误差的平方和序列,没有考虑控制增量的变化,通过在性能指标中对控制增量适当加权,提出了一种双值预测函数控制算法,提高了系统的稳定... 介绍了预测函数控制方法的主要思想和特点。针对通常的预测函数控制在优化求解的目标函数中仅含有输出误差的平方和序列,没有考虑控制增量的变化,通过在性能指标中对控制增量适当加权,提出了一种双值预测函数控制算法,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克服了系统的稳态偏差。在工业过程模型中,用Matlab软件进行了仿真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表明该算法跟踪快、控制精度高、稳定性强,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预测函数控制 双值预测函数控制 基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蚁群组合预测的生物质气化炉双闭环控制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辉 庞佑霞 +1 位作者 唐勇 梁亮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4-100,共7页
针对生物质气化炉处理过程中存在非线性、大时滞性、不稳定性和负荷干扰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蚁群组合预测双闭环控制算法。首先采用灰色算法建立气化炉温度预测模型,然后考虑可能的扰动,引入蚁群算法对灰色模型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 针对生物质气化炉处理过程中存在非线性、大时滞性、不稳定性和负荷干扰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蚁群组合预测双闭环控制算法。首先采用灰色算法建立气化炉温度预测模型,然后考虑可能的扰动,引入蚁群算法对灰色模型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对炉温进行控制;最后引入基于变论域模糊控制算法,利用模糊规则对气化炉一次风量进行控制,在保证炉温稳定的情况下,降低可燃气体含氧量。仿真和现场运行结果表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炉 灰色预测 蚁群算法 组合预测 变论域模糊控制 双闭环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7kW异步电机交流调速实验平台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喻寿益 曾国庆 +1 位作者 高金生 桂卫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80-985,共6页
针对传统电机控制实验平台功率小、单个DSP控制周期过长等问题,研究37kW异步电机通用交流调速实验平台。介绍该平台的软硬件设计,并利用该实验平台开发基于预测控制的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算法,分析预测控制原理及实现方法,在该平台上... 针对传统电机控制实验平台功率小、单个DSP控制周期过长等问题,研究37kW异步电机通用交流调速实验平台。介绍该平台的软硬件设计,并利用该实验平台开发基于预测控制的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算法,分析预测控制原理及实现方法,在该平台上验证基于预测控制算法减小直接转矩控制系统转矩脉动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核心选用双DSP结构,充分利用TMS320F240电机控制能力强和TMS320C31浮点运算能力强的特点,使其协同工作,提高实验平台性能,平均转矩脉动为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电机 交流调速实验平台 双DSP结构 直接转矩控制 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WM变换器跟踪控制的双重△调制新方法(英文)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增禄 伊濑敏史 +2 位作者 任记达 毛惠丰 王兆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52-58,共7页
非线性跟踪控制是SPWM变换器的重要控制策略之一。提出了一种新型双重△调制跟踪控制方法,它由一个无滞环比较器和一个载波周期定时器组成。比较器产生PWM信号的上升沿,使得跟踪控制响应快,精度高;定时器决定PWM信号的下降沿,它保证了... 非线性跟踪控制是SPWM变换器的重要控制策略之一。提出了一种新型双重△调制跟踪控制方法,它由一个无滞环比较器和一个载波周期定时器组成。比较器产生PWM信号的上升沿,使得跟踪控制响应快,精度高;定时器决定PWM信号的下降沿,它保证了开关周期固定不变;文中提出了一个按周期对比较阈值进行预估调节的算法,该算法可使每个周期的平均跟踪误差均为零,同时可以抑制子谐振和跟踪失步。对三相四线电压跌落补偿系统电压跟踪的仿真研究证实了“双重△调制”策略和比较阈值的一步预估算法的有效性。最后对一个单相半桥逆变器的电流跟踪控制给出了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 双重△调制 跟踪控制 脉宽调制 阈值预估 电压跌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全功率风电机组网侧变流器耦合分析及抑制策略 被引量:20
20
作者 谢震 杨曙昕 +2 位作者 代鹏程 杨淑英 张兴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3745-3758,3768,共15页
随着风力发电的高比例接入电网,全功率风电机组的稳定运行能力面临着挑战。传统的网侧变流器采用锁相环(PLL)同步策略,构网型全功率风电机组的网侧变流器则基于功率同步策略,利用直流电压的动态特性实现直流电压同步的构网型控制。由于... 随着风力发电的高比例接入电网,全功率风电机组的稳定运行能力面临着挑战。传统的网侧变流器采用锁相环(PLL)同步策略,构网型全功率风电机组的网侧变流器则基于功率同步策略,利用直流电压的动态特性实现直流电压同步的构网型控制。由于构网型控制存在功率耦合问题,无功通过耦合通道影响有功功率,进一步引起网侧直流电压的动态波动。该文针对网侧变流器构网型控制所存在的耦合问题,建立了直流电压-无功功率耦合模型,利用相对增益理论方法详细分析了系统参数对耦合效应的影响,并采用一种基于无功前馈的直流电压补偿方法,在实验中利用该方法可将由无功变化引起的直流电压动态超调降低81.8%。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及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功率风电机组 网侧变流器 直流电压 耦合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