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扩展PID控制的次同步振荡附加阻尼控制方法
1
作者 狄依容 甄永赞 胡永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865-2875,I0002,共12页
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PID)控制原理简单、适应性好、鲁棒性强,在诸多工业控制领域占据主导地位。随着电力系统振荡问题日趋复杂,PID附加阻尼控制的增强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扩展... 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PID)控制原理简单、适应性好、鲁棒性强,在诸多工业控制领域占据主导地位。随着电力系统振荡问题日趋复杂,PID附加阻尼控制的增强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扩展PID控制的新型附加次同步阻尼控制策略。首先,利用更多历史轨迹信息来增加控制器维数,得到扩展PID控制算法的统一格式。其次,通过引入步长因子,设计一种适应性更强的扩展PID松弛格式。最后,为减小计算量与存储量,对给定时间窗口内的历史数据采取稀疏技术,使该扩展PID附加次同步阻尼控制器兼顾了计算量少与控制效果佳的优点。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扩展PID控制的次同步振荡附加阻尼方法,与基于常规PID控制的方法相比,拥有更强的次同步振荡抑制效果,体现出良好的工程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同步振荡 阻尼控制 双馈风电场 pid控制 扩展pid控制 松弛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 MN压剪试验机竖向加载模糊PID控制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邵景干 贺占蜀 +3 位作者 吴振全 刘康康 丁赛飞 张建立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16-122,共7页
为了稳定、精确、可靠地实施超大力值竖向加载,以80 MN压剪试验机为对象,对其竖向加载装置的机械结构、液压系统以及控制系统进行总体设计;建立位置-压力双闭环PID控制算法的数学模型,并设计模糊PID控制器;最后,通过AMESim-Simulink对... 为了稳定、精确、可靠地实施超大力值竖向加载,以80 MN压剪试验机为对象,对其竖向加载装置的机械结构、液压系统以及控制系统进行总体设计;建立位置-压力双闭环PID控制算法的数学模型,并设计模糊PID控制器;最后,通过AMESim-Simulink对控制系统进行耦合仿真,获取位移与试验力的时域响应曲线,并在80 MN压剪试验机上进行竖向加载试验以验证控制系统的可靠性。结果表明:竖向加载模糊PID控制系统使竖向加载在220 s后达到稳态,位移误差与试验力误差均小于0.05%,此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精确性和可靠性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 MN压剪试验机 竖向加载 控制系统 位置-压力双闭环 模糊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AS的模糊PID解耦算法在船舶动力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耿骏杰 孟帅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19,共7页
模糊PID应用于船舶动力定位控制时,因无法保证量化比例因子选取到最优值可能限制控制性能。基于某动力定位船舶的三自由度运动模型,利用串联补偿解耦算法消除船舶横荡与首摇控制量的相互影响,选取纵荡与横荡的时间乘绝对误差积分(Integr... 模糊PID应用于船舶动力定位控制时,因无法保证量化比例因子选取到最优值可能限制控制性能。基于某动力定位船舶的三自由度运动模型,利用串联补偿解耦算法消除船舶横荡与首摇控制量的相互影响,选取纵荡与横荡的时间乘绝对误差积分(Integrals of Time-weighted Absolute Error,ITAE)之和为目标函数,尝试利用天牛须搜索算法(Beetle Antennae Search algorithm,BAS)对模糊PID中的量化比例因子进行优化。利用Matlab/Simulink,采用PID、模糊PID、基于BAS的模糊PID等3种控制策略,对定点定位工况下动力定位船舶在无干扰和瞬时干扰条件运动响应进行仿真。研究发现,相比于PID和模糊PID,基于BAS的模糊PID在纵荡和横荡运动控制上可显著提高控制精度并减少超调量,进而可改善动力定位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定位 模糊pid 解耦控制 天牛须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全局和声搜索算法及在PID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邹德旋 高立群 +1 位作者 吴沛锋 吴建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34-1537,共4页
PID控制受到H∞多性能标准的限制,是一类约束优化问题.引入了一种全局和声搜索算法(GHS)以解决PID控制问题.由于使用了位置更新和小概率的变异,GHS算法具有很强的收敛性和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通过结合GHS算法和一种罚函数法来处理目标... PID控制受到H∞多性能标准的限制,是一类约束优化问题.引入了一种全局和声搜索算法(GHS)以解决PID控制问题.由于使用了位置更新和小概率的变异,GHS算法具有很强的收敛性和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通过结合GHS算法和一种罚函数法来处理目标和约束之间的矛盾.实验结果表明,GHS算法在解决PID控制问题上具有很强的解空间开发能力,它所获得的解要好于文献中所报道的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局和声搜索算法 pid控制 位置更新 变异 H∞多性能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D控制和遗传算法的半导体激光器温控系统 被引量:15
5
作者 徐娟娟 陈晨 杨洪军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49-453,共5页
为了实现半导体激光器温度的精确控制,设计了将PID控制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高精度温度控制系统.该系统使用热敏电阻与光电二极管进行测量和反馈半导体激光器的温度值,并用热电制冷器作为温控执行器,构成了双闭环控制系统,提出了利用遗传... 为了实现半导体激光器温度的精确控制,设计了将PID控制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高精度温度控制系统.该系统使用热敏电阻与光电二极管进行测量和反馈半导体激光器的温度值,并用热电制冷器作为温控执行器,构成了双闭环控制系统,提出了利用遗传算法在线优化PID参数的方法,根据实时测量偏差、控制器输出和上升时间构建函数作为待优化的性能指标,从而动态调整控制器的参数.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实现高精度的温度稳定控制,稳定度达到0.027%,温度偏差为0.002℃,控制效果优于传统的PID控制,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器 温度控制 遗传算法 pid控制 热敏电阻 光电二极管 双闭环控制系统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群觅食优化算法及PID参数优化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东宁 张国峰 +1 位作者 姚成玉 张瑞星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9-64,共6页
针对细菌觅食(BF)算法收敛速度慢和粒子群优化(PSO)算法早熟的缺点,提出了一种细菌群觅食优化(BSFO)算法。将PSO算法中粒子速度的更新公式替代BF算法位置公式中的方向向量,使细菌在优化过程中具备感应周围细菌位置并向细菌群体历史最优... 针对细菌觅食(BF)算法收敛速度慢和粒子群优化(PSO)算法早熟的缺点,提出了一种细菌群觅食优化(BSFO)算法。将PSO算法中粒子速度的更新公式替代BF算法位置公式中的方向向量,使细菌在优化过程中具备感应周围细菌位置并向细菌群体历史最优位置游动的能力。Benchmark函数的测试表明,BSFO算法对于大部分测试函数的结果较为理想。将BSFO算法用于材料试验机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PID控制器参数寻优仿真,获得了较好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群觅食优化算法 粒子群优化算法 细菌觅食算法 pid控制器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位置伺服系统的单神经元PID/CMAC控制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忠 李伟 +1 位作者 彭金艳 廖永忠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20-222,230,共4页
在分析了位置伺服控制系统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单神经元PID/CMAC复合控制算法和控制器的设计方法。用单神经元PID替代常规PID控制,由神经元来在线调整PID控制参数,利用CMAC神经网络的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来完成系统... 在分析了位置伺服控制系统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单神经元PID/CMAC复合控制算法和控制器的设计方法。用单神经元PID替代常规PID控制,由神经元来在线调整PID控制参数,利用CMAC神经网络的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来完成系统的实时控制。该算法直接应用于位置伺服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PID控制算法相比较,该复合控制算法增强了系统的控制精度,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伺服系统 单神经元pid CMAC神经网络 复合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补偿控制的PID双闭环球杆位置控制 被引量:6
8
作者 朱坚民 齐北川 +1 位作者 沈正强 黄春燕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32-1039,共8页
针对球杆系统的位置控制难题,利用ADAMS软件建立球杆系统的三维虚拟样机模型,由此确定球杆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补偿控制的PID双闭环球杆位置控制方案,基于ADAMS/Controls与Matlab/Simulink进行了球杆位置控制的联合... 针对球杆系统的位置控制难题,利用ADAMS软件建立球杆系统的三维虚拟样机模型,由此确定球杆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补偿控制的PID双闭环球杆位置控制方案,基于ADAMS/Controls与Matlab/Simulink进行了球杆位置控制的联合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位置定值控制与方波信号跟踪控制时,PID双闭环-神经网络补偿控制较PID双闭环控制的稳态精度分别由0.06 m、0.08 m提高到0.002 m、0.003 m,正弦信号跟踪时,跟踪误差由0.15 m减小到0.05 m,PID双闭环-神经网络补偿控制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和较高的稳态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杆系统 pid双闭环控制 神经网络补偿控制 动力学模型 位置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整定的刨花板热压系统PID控制 被引量:18
9
作者 黄晓舟 朱良宽 曹军 《森林工程》 2013年第2期54-57,共4页
刨花板热压控制系统存在着迟滞、非线性、时变性以及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自适应PID智能控制策略,通过自适应控制与遗传算法相结合,实现对PID参数的在线自整定,使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完善了PID... 刨花板热压控制系统存在着迟滞、非线性、时变性以及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自适应PID智能控制策略,通过自适应控制与遗传算法相结合,实现对PID参数的在线自整定,使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完善了PID控制器的性能。在Matlab7.0环境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与常规PID控制器相比较,该控制器明显地提高了热压位置伺服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和静态性能,抗干扰的能力也明显增强,兼具更好的鲁棒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刨花板 自适应pid 遗传算法 热压机 位置伺服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复控制补偿的电液位置伺服系统分数阶PID控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邵俊鹏 张领 金朝辉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19-525,共7页
针对电液位置伺服系统参数时变和外负载干扰等不确定性,建立了电液位置伺服系统数学模型.为了提高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跟踪精度,基于分数阶控制理论,引入重复控制回路,提出一种基于重复控制补偿的分数阶PID控制策略,采用Oustaloup滤波算... 针对电液位置伺服系统参数时变和外负载干扰等不确定性,建立了电液位置伺服系统数学模型.为了提高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跟踪精度,基于分数阶控制理论,引入重复控制回路,提出一种基于重复控制补偿的分数阶PID控制策略,采用Oustaloup滤波算法实现分数阶微积分运算.应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对控制策略进行验证,分析了系统开环增益、伺服阀固有频率和阻尼比、动力机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等参数摄动时的跟踪效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有效提高了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跟踪精度,抗参数摄动能力较强,鲁棒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位置伺服 重复控制补偿 分数阶pid Oustaloup滤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遗传算法在PID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秦福高 毛莺池 石玉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49-151,共3页
现有的比例积分微分(PID)优化设计算法难以兼顾系统对快速性、稳定性和鲁棒性的要求。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的Pareto遗传算法。该算法采用新的拥挤距离计算算法,改进非支配性的比较算法,引入双重精英机制,提高进化效率和解的质量,并且解... 现有的比例积分微分(PID)优化设计算法难以兼顾系统对快速性、稳定性和鲁棒性的要求。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的Pareto遗传算法。该算法采用新的拥挤距离计算算法,改进非支配性的比较算法,引入双重精英机制,提高进化效率和解的质量,并且解的多样性好。将该算法应用于PID多目标优化设计,仿真结果表明,决策者可根据当前工作需求在所得的Pareto解集中选择最优的满意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解 遗传算法 双重精英机制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位置伺服系统PID控制器参数在线整定算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毛军红 李黎川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1999年第1期33-36,共4页
为了使PID控制器参数能够在线自动调整,获得最优或次优的控制器参数,提出了基于浮点数编码遗传算法(GA)的位置伺服系统PID控制器参数在线整定算法(GACPT),设计了相应的改进遗传操作,同时提出了通过运动学习保证控... 为了使PID控制器参数能够在线自动调整,获得最优或次优的控制器参数,提出了基于浮点数编码遗传算法(GA)的位置伺服系统PID控制器参数在线整定算法(GACPT),设计了相应的改进遗传操作,同时提出了通过运动学习保证控制器稳定鲁棒性的适合度函数设计方法.完成一次PID控制器参数在线整定只需10min,效率较人工整定有很大提高.对一个实际机电位置伺服系统的仿真研究表明,GACPT算法能够在对象参数未知时,使系统阶跃响应趋于期望曲线,高效地完成PID控制器参数在线整定.该方法可用于数控机床位置伺服控制、过程控制等一般工业控制系统,以及机器人高精度轨迹控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 在线整定 pid 控制器 位置伺服控制 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环PID算法与大津法的板球视觉控制系统 被引量:14
13
作者 徐涢基 龚明 +1 位作者 龚诚 王莉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20年第11期81-84,共4页
针对板球视觉控制系统易受光强影响及控制效果不佳的问题,研制了一种基于图像传感器的板球视觉控制系统。图像处理算法采用了大津法,对图像二值化处理效果做了对比,并对小球图像进行二值化优化处理,获取了准确的质心坐标。针对板球视觉... 针对板球视觉控制系统易受光强影响及控制效果不佳的问题,研制了一种基于图像传感器的板球视觉控制系统。图像处理算法采用了大津法,对图像二值化处理效果做了对比,并对小球图像进行二值化优化处理,获取了准确的质心坐标。针对板球视觉控制系统的小球运动特点,设计了双环比例—积分—微分(PID)算法,并对小球运动进行优化控制。本系统实现了二值化图像的阈值自适应,小球实现了任意区域间的切换运动及避开阻挡区域的路径规划运动,控制系统精度达到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传感器 板球视觉控制系统 二值化 大津法 双环比例—积分—微分(pid)算法 阈值自适应 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混合算法优化门式起重机控制问题 被引量:1
14
作者 兰朋 郭进鹏 +1 位作者 刘曼兰 任海涛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109,共9页
随着工地、厂房、码头等物流场所智能化需求的提升,作为主要起重搬运设备的起重机械已向着自动化、智能化方向飞速发展,其中,吊装作业的自动、快速、精确就位是智能起重机的关键技术难点。针对传统门式起重机作业时定位不精确及吊重摆... 随着工地、厂房、码头等物流场所智能化需求的提升,作为主要起重搬运设备的起重机械已向着自动化、智能化方向飞速发展,其中,吊装作业的自动、快速、精确就位是智能起重机的关键技术难点。针对传统门式起重机作业时定位不精确及吊重摆角消除过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improved genetic algorithm,IGA)与改进粒子群算法(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IPSO)混合优化的模糊PID(fuzzy PID,FPID)控制方法。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门机的动力学模型,对模糊PID控制器的量化因子及比例因子使用混合算法优化,并借助Matlab-Simulink平台进行了对比分析及鲁棒性分析。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器在经过所设计的算法优化后能够实现门机更加精确的定位及更加快速的消摆,鲁棒性也得到了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粒子群算法 门式起重机 模糊pid 定位防摆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轴联动激光切割机焦点位置自适应控制研究
15
作者 万莉 吴文静 路晓亚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2-237,共6页
激光切割过程中,焦点位置的微小偏移都可能导致激光束在工件表面的能量分布不均,从而影响切割效果。通过焦点位置自适应控制,激光切割机可以实时监测和调整焦点位置,确保激光束在工件表面形成稳定且精确的焦点。因此,为了优化保证激光... 激光切割过程中,焦点位置的微小偏移都可能导致激光束在工件表面的能量分布不均,从而影响切割效果。通过焦点位置自适应控制,激光切割机可以实时监测和调整焦点位置,确保激光束在工件表面形成稳定且精确的焦点。因此,为了优化保证激光切割机焦点位置的精准性,提出五轴联动激光切割机焦点位置自适应控制研究。通过等误差自适应切割轨迹生成算法生成五轴联动激光切割机焦点轨迹。将得到的焦点轨迹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并在BP神经网络中,结合设计性能指标函数,学习焦点轨迹与最佳PID参数之间的关系。得到PID控制器的参数,实现五轴联动激光切割机的焦点位置自适应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1 s内就可实现阶跃响应,且生成的五轴联动激光切割机焦点轨迹和焦点位置控制结果均与实际结果的拟合度大于95%,说明所提方法的焦点位置控制精度更高、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切割机 焦点位置控制 等误差切割轨迹生成算法 BP-pid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微分方程改进下阀控对称液压缸控制
16
作者 贾杰 任芳国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6-260,共5页
阀控对称液压缸运动过程中,受到液压系统的压力供应、流量大小、阀门响应速度等非线性因素的影响,液压缸位置很难有效固定。因此提出非线性微分方程改进下阀控对称液压缸控制方法。基于液压缸运动特性,通过非线性微分方程构建液压缸位... 阀控对称液压缸运动过程中,受到液压系统的压力供应、流量大小、阀门响应速度等非线性因素的影响,液压缸位置很难有效固定。因此提出非线性微分方程改进下阀控对称液压缸控制方法。基于液压缸运动特性,通过非线性微分方程构建液压缸位置与液压系统中阀门和泵的非线性关联函数,并以此作为非线性关联约束,结合卡尔曼滤波和PID控制器控制阀控对称液压缸的位置,在此基础上,使用遗传算法自动搜索PID控制器的最优参数组合,在完成非线性微分方程改进的同时,完成阀控对称液压系统的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容腔大小为160m~3时位移控制误差最小,为2.5mm,动态响应迅速,为0.09s且无震荡,且对噪声干扰具有快速恢复能力,仅需0.05s调整时间。表明该方法控制精度高、动态响应迅速、稳定性好,并具备快速恢复能力,对提升阀控对称液压缸的控制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阀控对称液压缸 非线性微分方程 位置控制 卡尔曼滤波-pid控制器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容水箱基于QPSO算法的PID控制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磊 李俊红 +1 位作者 顾菊平 华亮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53-1558,共6页
双容水箱液位系统是典型的非线性、时延系统,以CS4000装置为研究对象,通过机理法和测试法建立其数学模型。粒子群优化算法是模拟鸟类群体行为的智能算法,参数设置较少,收敛性较好,但寻优过程易陷入局部最优解。为此,提出了量子行为粒子... 双容水箱液位系统是典型的非线性、时延系统,以CS4000装置为研究对象,通过机理法和测试法建立其数学模型。粒子群优化算法是模拟鸟类群体行为的智能算法,参数设置较少,收敛性较好,但寻优过程易陷入局部最优解。为此,提出了量子行为粒子群优化算法。针对常规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PID)控制器在处理时延、非线性对象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基于量子行为粒子群优化算法的PID控制器,并将该控制器用于双容水箱液位系统。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PID控制器和粒子群优化算法,基于量子行为粒子群优化算法的PID控制器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容水箱 粒子群优化算法 量子行为粒子群优化算法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置力矩的双电机消隙智能PID控制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攀玲 张光辉 +1 位作者 刘妙 贾强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0-53,共4页
针对火炮伺服系统中齿隙非线性影响系统稳态精度和动态性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偏置力矩的双电机消隙智能PID控制。通过分析双电机消隙的原理,根据速度控制器的输出给出了偏置力矩的施加曲线图。偏置力矩计算模块的输出通过两个独立... 针对火炮伺服系统中齿隙非线性影响系统稳态精度和动态性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偏置力矩的双电机消隙智能PID控制。通过分析双电机消隙的原理,根据速度控制器的输出给出了偏置力矩的施加曲线图。偏置力矩计算模块的输出通过两个独立的电流环给两个电机施加偏置电流,使其在电机中产生偏置力矩,达到消除齿隙的目的。位置控制器采用智能PID控制算法,对积分机理进行了改进,克服了积分滞后的缺点。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双电机消隙技术和智能PID控制能消除齿隙对系统的影响,保证伺服系统的稳态精度和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控制技术 双电机消隙 智能pid 伺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MC-PID串级控制算法的AMT离合器接合位置控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智明 张建武 +1 位作者 鲁统利 管西强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3-136,115,共5页
针对AMT离合器接合位置控制系统具有的时滞弱非线性特性,采用DMC-PID串级预测控制算法应用于该系统。利用TCU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时离合器接合位置跟踪过程中的波动、超调、上升时间和过渡时间等动态指标,均优于常规PID控制... 针对AMT离合器接合位置控制系统具有的时滞弱非线性特性,采用DMC-PID串级预测控制算法应用于该系统。利用TCU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时离合器接合位置跟踪过程中的波动、超调、上升时间和过渡时间等动态指标,均优于常规PID控制算法和单一DMC控制算法,大大提高了控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T 离合器接合位置控制 DMC-pid串级控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PID算法在输液加温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唐煜辉 肖化 +1 位作者 白湧 杨洪波 《现代电子技术》 2014年第1期110-112,共3页
针对目前市场上的输液加温器在使用过程中常会出现加热温度过高,显示温度与出口温度偏差大的情况。以市售某公司加温器为平台,对加温器的加热过程进行实验研究。在温度控制过程中采用了改进的位置式PID算法,PID参数采用工程整定的方式获... 针对目前市场上的输液加温器在使用过程中常会出现加热温度过高,显示温度与出口温度偏差大的情况。以市售某公司加温器为平台,对加温器的加热过程进行实验研究。在温度控制过程中采用了改进的位置式PID算法,PID参数采用工程整定的方式获得;通过控制可控硅的PWM占空比达到控制加热效果;通过Matlab的曲线拟合功能,获取估测的出口水温与实际出口温度的近似关系。最后经过测试对比,有较好的加热效果和较高的温控精度,符合临床使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位置式pid算法 数据处理 输液加温器 温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