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检测器法测定复配消毒液中3种双链季铵盐的含量 被引量:2
1
作者 睢超霞 袁鹏 +2 位作者 张文豪 刘吉起 杨宁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1,共5页
提出了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检测器法测定复配消毒液中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辛基癸基二甲基氯化铵、二辛基二甲基氯化铵等3种双链季铵盐含量的方法。复配消毒液样品经流动相稀释,以Welchrom C_(18)色谱柱为固定相,以体积比70:30的乙腈-... 提出了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检测器法测定复配消毒液中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辛基癸基二甲基氯化铵、二辛基二甲基氯化铵等3种双链季铵盐含量的方法。复配消毒液样品经流动相稀释,以Welchrom C_(18)色谱柱为固定相,以体积比70:30的乙腈-0.01 mol·L^(-1)丁烷磺酸钠溶液的混合溶液(pH 3.5)为流动相进行洗脱,采用示差折光检测器测定3种双链季铵盐的含量。结果表明:3种双链季铵盐的质量浓度在50~1000 mg·L^(-1)内与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3.3~5.1 mg·L^(-1);对实际样品进行3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1.0%~105%,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1.3%~2.2%。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法比对本方法与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结果显示两组检测结果t值为1.85,P值为0.089,表明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示差折光检测器 复配消毒液 双链季铵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双头季铵盐合成特殊形貌的EU-1分子筛及其催化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高李霞 李晓峰 +3 位作者 高萌 刘晓臻 李国栋 窦涛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79-383,共5页
以双头季铵盐C_(18-6-6)Br_2为辅助模板剂,分别通过水热法和蒸汽相法合成了具有特殊形貌的EU-1分子筛。利用XRD、SEM、NH_3-TPD和N_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使用二甲苯异构化作为探针反应进行催化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双头季铵盐... 以双头季铵盐C_(18-6-6)Br_2为辅助模板剂,分别通过水热法和蒸汽相法合成了具有特殊形貌的EU-1分子筛。利用XRD、SEM、NH_3-TPD和N_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使用二甲苯异构化作为探针反应进行催化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双头季铵盐C_(18-6-6)Br_2的加入可明显改变EU-1分子筛的形貌,尤其在蒸汽相条件下作用效果更为显著,合成的EU-1分子筛形貌呈蜂巢形,同时其强酸量和弱酸量下降,总比表面积和总孔体积分别增加了83.65%和126.72%,二甲苯异构化反应中对二甲苯(PX)收率、选择性(Y(C_8))和催化活性([PX]/ΣX)均显著提高,分别增加了8.94%,6.44%和6.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头季铵盐 EU-1分子筛 水热法 蒸汽相法 二甲苯异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MAB插层有机膨润土的结构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叶巧明 刘兴奋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0-43,共4页
通过X射线衍射(X-ray)、差(DTA)和热重(TG)等手段分析了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插层有机膨润土(CTMAB-MMT),讨论了有机膨润土的结构和层间发生的有机化反应,确定了本实验的最佳工艺条件,首次提出了季铵盐在插... 通过X射线衍射(X-ray)、差(DTA)和热重(TG)等手段分析了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插层有机膨润土(CTMAB-MMT),讨论了有机膨润土的结构和层间发生的有机化反应,确定了本实验的最佳工艺条件,首次提出了季铵盐在插层过程中分解出季铵离子头的观点。初步认为不仅体积较大的有机阳离子可以插入蒙脱石片层间,体积较小的有机阳离子也可以插入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层 CTMAB 有机膨润土 阳离子 季铵盐 工艺条件 热重 首次 TG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化双十二烷基季铵盐的合成及缓蚀、杀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唐冬雁 吴思国 +1 位作者 闵春英 强亮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8-540,632,共4页
以十二醇、氢溴酸为原料合成溴代十二烷,通过引入相转移催化剂,反应时间缩短近50%,产物收率达23.40%;进一步以合成的溴代十二烷为原料在溶剂中同步完成叔胺及季胺化,用两步法合成了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对合成工艺进行正交优化,对目... 以十二醇、氢溴酸为原料合成溴代十二烷,通过引入相转移催化剂,反应时间缩短近50%,产物收率达23.40%;进一步以合成的溴代十二烷为原料在溶剂中同步完成叔胺及季胺化,用两步法合成了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对合成工艺进行正交优化,对目标产物进行纯度、IR谱检测,得出了较佳工艺参数.对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的杀菌性和缓蚀性进行的检测结果表明,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在较低的质量浓度(50 mg/L)下对硫酸盐还原菌(SRB)及大肠杆菌的杀菌率均达到88.0%以上,缓蚀速率为37.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性 双烷基季铵盐 大肠杆菌 硫酸盐还原菌(SR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双季铵盐抑砂防膨剂性能评价及作用机理探讨 被引量:11
5
作者 冯浦涌 王贵 +2 位作者 胡红福 荣新明 王春林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3-77,共5页
针对疏松砂岩储层酸化后速敏增强、易出砂等问题,研制出了一种以聚醚胺、季铵化试剂、AMDMDAAC共聚物等为原料,具备抑砂、防膨、缩膨功能的新型双季铵盐抑砂防膨剂。通过室内实验,对所研制的新型双季铵盐抑砂防膨剂进行了性能评价,在此... 针对疏松砂岩储层酸化后速敏增强、易出砂等问题,研制出了一种以聚醚胺、季铵化试剂、AMDMDAAC共聚物等为原料,具备抑砂、防膨、缩膨功能的新型双季铵盐抑砂防膨剂。通过室内实验,对所研制的新型双季铵盐抑砂防膨剂进行了性能评价,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作用机理探讨,结果表明该新型抑砂防膨剂与酸液配伍性良好,其抑砂、抗冲刷、防膨、缩膨等性能明显高于市场同类产品,可作为酸化添加剂在疏松砂岩酸化解堵作业中使用,也可单独作为抑砂防膨剂在油井转注、水井试注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砂防膨剂 双季铵盐 防膨率 缩膨率 抑砂 红外光谱 XR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烷基季铵盐的制备与杀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杨威 王鹏 +1 位作者 胡万里 尹贻东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0年第6期13-16,共4页
以溴代烷为原料制备了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系列产品。在产品制备的胺化步骤 ,作者采用乙醇作为溶剂或加入相转移催化剂 ,明显缩短了合成时间 ,使产品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的产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另外针对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的杀菌性能进... 以溴代烷为原料制备了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系列产品。在产品制备的胺化步骤 ,作者采用乙醇作为溶剂或加入相转移催化剂 ,明显缩短了合成时间 ,使产品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的产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另外针对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的杀菌性能进行了一系列评价实验 ,并与 1 2 2 7杀菌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双辛基二甲基溴化铵是较理想的杀菌剂 ,在较低的浓度下 ( 30mg/L) ,其对硫酸盐还原菌 (SRB)及腐生菌 (TGB)的杀菌率达1 0 0 % ,且其杀菌效果略优于 1 2 2 7杀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双烷基季铵盐 油田注水 注入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季铵型杀菌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35
7
作者 史志琴 王冀生 王绍嵩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47-49,共3页
利用自制的双卤代醚与长碳链叔胺,合成了具有双季铵结构的新型杀菌剂TS-826,对其杀菌效果进行了评价,并与1227进行了杀菌性能的对比。实验表明:TS-826对异养菌、硫酸盐还原菌及铁细菌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且其价格与1227相当,有较好的杀... 利用自制的双卤代醚与长碳链叔胺,合成了具有双季铵结构的新型杀菌剂TS-826,对其杀菌效果进行了评价,并与1227进行了杀菌性能的对比。实验表明:TS-826对异养菌、硫酸盐还原菌及铁细菌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且其价格与1227相当,有较好的杀菌能力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铵型杀菌剂 合成 性能 水处理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废弃地沟油制备双酯基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被引量:3
8
作者 苗宗成 翟鹏飞 +2 位作者 吴玮 冀静 赵阳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095-2097,共3页
为了减少地沟油对生物体的危害,实现地沟油的综合利用,以地沟油为原料,经过酸解制备地沟油酸。地沟油酸进而与环氧氯丙烷发生开环酯化反应获得氯化单地沟油酸酯,然后与地沟油酸在对甲苯磺酸的催化作用下发生脱水酯化反应制备氯化双地沟... 为了减少地沟油对生物体的危害,实现地沟油的综合利用,以地沟油为原料,经过酸解制备地沟油酸。地沟油酸进而与环氧氯丙烷发生开环酯化反应获得氯化单地沟油酸酯,然后与地沟油酸在对甲苯磺酸的催化作用下发生脱水酯化反应制备氯化双地沟油酸酯,进一步与三甲胺发生季铵化反应获得一种基于地沟油的双酯基三甲基氯化铵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中间体与产物的特征基团,确定产物的分子结构,使用表面张力仪和电导率仪测试产物的临界胶束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沟油 季铵盐 双酯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嵛酸双酯基有机硅季铵盐的微波合成工艺及性能 被引量:7
9
作者 魏渊 郑成 +4 位作者 毛桃嫣 曾昭文 朱艺婷 王润豪 刘穗甄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169-3178,共10页
以山嵛酸、N-甲基二乙醇胺以及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主要原料,分别经过酯化和季铵化反应两步合成了一种超长碳链的双酯基有机硅季铵盐,并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得到了微波法合成目标产物的最优工艺条件为:设置微波功率为800W,物料摩... 以山嵛酸、N-甲基二乙醇胺以及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主要原料,分别经过酯化和季铵化反应两步合成了一种超长碳链的双酯基有机硅季铵盐,并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得到了微波法合成目标产物的最优工艺条件为:设置微波功率为800W,物料摩尔比为n(硅烷)∶n(酯胺)=1.2∶1,反应温度为170℃,溶剂用量为m(溶剂)∶m(原料)=0.8∶1,反应时间为12h,产品产率达96.60%。此方法克服了长链叔胺季铵化过程中普遍耗时过长的困难,提高了反应速率,而且实验重复性良好。实验中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中间体及目标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与预期结果一致;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测定季铵盐纯度的方法,基线稳定,峰型良好,产品纯度达98.77%,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对比DC-5700,目标产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优异的乳化及增溶性能;其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为1.81mmol/L,表面张力(γCMC)为49.4m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酯化 双长链酯胺 有机硅季铵盐 微波高压 液相色谱 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吗啉衍生物的制备及缓蚀性能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睿 马兰 +3 位作者 郭煜 宋博 李云鹏 土瑞香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02-1407,1426,共7页
以十八胺、环氧氯丙烷、N-羟乙基吗啉为原料,经环氧氯丙烷的开环反应和季铵化反应合成了双(1-氯-N-羟乙基吗啉-2-羟丙基)正十八烷胺化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了FTIR、1HNMR和13CNMR表征。采用静态失重法、环境扫描电镜、X光电子能谱仪和... 以十八胺、环氧氯丙烷、N-羟乙基吗啉为原料,经环氧氯丙烷的开环反应和季铵化反应合成了双(1-氯-N-羟乙基吗啉-2-羟丙基)正十八烷胺化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了FTIR、1HNMR和13CNMR表征。采用静态失重法、环境扫描电镜、X光电子能谱仪和接触角测试仪测试了吗啉双季铵盐缓蚀剂对A3钢的缓蚀作用。失重法结果表明:吗啉双季铵盐缓蚀剂在温度为45℃,质量浓度为0.4 g/L时,缓蚀率为91.32%;XPS结果表明,吗啉双季铵盐分子在钢片表面形成薄膜,薄膜的接触角随着缓蚀剂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在钢片表面的铺展程度逐渐减小,致密性越好,缓蚀性能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铵盐 吗啉 缓蚀剂 失重法 吸附机理 油田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双键咪唑啉双季铵盐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吕松 袁斌 +1 位作者 魏威 宁寻安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3-75,共3页
以软脂酸、二乙烯三胺和溴丙烯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含双键的十五烷基咪唑啉双季铵盐,通过正交实验筛选的最佳合成条件是:2-十五烷基-1-胺乙基咪唑啉中间体和溴丙烯的物质的量比为1∶2.3,溶剂为二甲苯,回流反应时间为12 h,在此条件下,... 以软脂酸、二乙烯三胺和溴丙烯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含双键的十五烷基咪唑啉双季铵盐,通过正交实验筛选的最佳合成条件是:2-十五烷基-1-胺乙基咪唑啉中间体和溴丙烯的物质的量比为1∶2.3,溶剂为二甲苯,回流反应时间为12 h,在此条件下,收率为84.7%。采用旋转挂片法和平皿计数法分别对产物的缓蚀性能和杀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产物对A3钢的缓蚀率可达57.87%,对大肠杆菌的杀灭率可达9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双键咪唑啉双季铵盐 缓蚀剂 杀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壳聚糖双季铵盐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9
12
作者 杨龙强 李荣春 梁少平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2-326,共5页
将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TA)与壳聚糖反应,制备了水溶性壳聚糖季铵盐(HTCC),然后,以HTCC与氯乙酰氯反应得到氯乙酰壳聚糖季铵盐(CAHTCC),最后,以吡啶取代CAHTCC中的活泼氯,得到水溶性壳聚糖双季铵盐(PAHTCC)。通过红外光谱和13C核... 将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TA)与壳聚糖反应,制备了水溶性壳聚糖季铵盐(HTCC),然后,以HTCC与氯乙酰氯反应得到氯乙酰壳聚糖季铵盐(CAHTCC),最后,以吡啶取代CAHTCC中的活泼氯,得到水溶性壳聚糖双季铵盐(PAHTCC)。通过红外光谱和13C核磁共振光谱等技术手段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测试了原料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以及DPPH的活性。结果表明,PAHTCC的活性较原料壳聚糖及壳聚糖单季铵盐HTCC均有明显提高,在实验浓度1.6 g/L时,其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及DPPH的清除率分别达到68.5%、74.3%和80.8%。聚阳离子性大幅增强,进而抗氧化活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双季铵盐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头基有机硅季铵盐的合成及其性能 被引量:8
13
作者 丁寒卫 薛永强 +1 位作者 崔子祥 郭文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79-482,共4页
以六亚甲基四胺和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原料,研究了一种多头基有机硅季铵盐的合成,用FTIR、NMR对目标产物进行了表征,对其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并使用微波技术加速了反应速率、提高反应产率,仅用8h就使产率达到95.6%。另外,对... 以六亚甲基四胺和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原料,研究了一种多头基有机硅季铵盐的合成,用FTIR、NMR对目标产物进行了表征,对其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并使用微波技术加速了反应速率、提高反应产率,仅用8h就使产率达到95.6%。另外,对其熔点、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和杀菌性能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该产物的每个分子上平均含有3个季铵盐基团,熔点为116.3~118.8℃,γCMC为46.30 mN/m,临界胶束浓度CMC 为0.19 g/L,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环直径可达27.4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头基 有机硅季铵盐 合成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季铵盐化合物的结构表征与抗菌性能测试 被引量:8
14
作者 苏长鸣 崔本行 +1 位作者 侯桂革 王春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40-1246,共7页
将N,N-二甲基乙醇胺、N-甲基二乙醇胺分别接枝到1,3-二溴丙烷的两端进行季铵化反应,得到N1,N3-二羟乙基-N1,N1,N3,N3-四甲基-1,3-丙二胺二溴盐(QAS-1)和N1,N1,N3,N3-四羟乙基-N1,N3-二甲基-1,3-丙二胺二溴盐(QAS-2)。采用傅立叶变换红... 将N,N-二甲基乙醇胺、N-甲基二乙醇胺分别接枝到1,3-二溴丙烷的两端进行季铵化反应,得到N1,N3-二羟乙基-N1,N1,N3,N3-四甲基-1,3-丙二胺二溴盐(QAS-1)和N1,N1,N3,N3-四羟乙基-N1,N3-二甲基-1,3-丙二胺二溴盐(QAS-2)。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和元素分析确证了其结构,以抑菌圈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评价了两者对5种菌株的抗菌活性。结果显示,它们对所选菌株均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其中对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00mg·L^-1和50mg·L^-1。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显示,QAS-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机理可能为,带正电荷的季铵盐吸附在细菌表面,破坏细胞膜,导致细胞质外流从而杀灭细菌。细胞毒性显示QAS-1对人正常肝细胞(LO2)和人永生化表皮细胞(HaCat)的IC50值分别为110.34mg·L^-1和92.68mg·L^-1,细胞毒性显著低于阳性药。该研究说明该类季铵盐在抗菌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铵盐 抗菌活性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松香基双季铵盐为模板制备氧化亚铜的表征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金鹏 师晓梦 +3 位作者 于哲 宋哲 秦诚诚 韩世岩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6-199,共4页
以硫酸铜为原料,双松香基双季铵盐为模板,葡萄糖为还原剂,选用0.05和0.1g/mL浓度的氢氧化钠,在85℃下还原制备了两种氧化亚铜A1、A2,通过与加CTAB和未加表面活性剂制备的4种氧化亚铜A3、A4、A5、A6进行比较分析,并采用SEM、XRD、XPS和UV... 以硫酸铜为原料,双松香基双季铵盐为模板,葡萄糖为还原剂,选用0.05和0.1g/mL浓度的氢氧化钠,在85℃下还原制备了两种氧化亚铜A1、A2,通过与加CTAB和未加表面活性剂制备的4种氧化亚铜A3、A4、A5、A6进行比较分析,并采用SEM、XRD、XPS和UV-Vis对6种氧化亚铜的形貌、晶型、结构和禁带宽度进行分析确证;采用罗丹明B为模拟降解物,6种氧化亚铜的紫外光催化降解4h时A1、A2的降解效率最高为74.64%,88.84%,分析结果表明,双松香基双季铵盐为模板制备氧化亚铜的形貌、晶型、催化降解率均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松香基双季铵盐 氧化亚铜 表征 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双季铵盐缓蚀剂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10
16
作者 邵明鲁 岳湘安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47-752,共6页
以乌洛托品和二卤代烃为原料经季铵化反应合成了4种乌洛托品双季铵盐缓蚀剂:溴化1,2-二乌洛托品乙烷、溴化1,4-二乌洛托品丁烷、溴化1,6-二乌洛托品己烷、溴化1,8-二乌洛托品辛烷。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双季铵盐缓蚀剂在15%(质... 以乌洛托品和二卤代烃为原料经季铵化反应合成了4种乌洛托品双季铵盐缓蚀剂:溴化1,2-二乌洛托品乙烷、溴化1,4-二乌洛托品丁烷、溴化1,6-二乌洛托品己烷、溴化1,8-二乌洛托品辛烷。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双季铵盐缓蚀剂在15%(质量分数)HCl溶液中对QT-800钢的缓蚀性能,并采用量子化学计算对缓蚀剂的缓蚀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电子扫描显微镜对QT-800钢的腐蚀表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双季铵盐缓蚀剂的缓蚀性能随缓蚀剂分子碳链长度的增加而提高,其中溴化1,8-二乌洛托品辛烷具有最好的缓蚀效果,其加量在0.7%~1.0%(质量分数)时,腐蚀速率低于4g/(m^2·h);溴化1,8-二乌洛托品辛烷属于能同时抑制阳极反应与阴极反应的混合型缓蚀剂;缓蚀剂分子的能隙以及它们在铁表面的吸附能均随着缓蚀剂碳链长度的增加而增大,且吸附能远大于水分子吸附能,缓蚀剂分子能够吸附在QT-800钢表面,抑制点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800钢 双季铵盐 缓蚀剂 量子化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头基双链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林海 赵琳 +1 位作者 赖璐 梅平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0年第7期40-42,共3页
研究了室内合成的三头基双链季铵盐表面活性剂BDT在砂岩表面的静态吸附性能。在液固比一定时,考察了吸附时间、浓度对静态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液固比为50∶1时,BDT在砂岩表面吸附的最低平衡时间为150 min。当BDT浓度达到0.4 mmol.... 研究了室内合成的三头基双链季铵盐表面活性剂BDT在砂岩表面的静态吸附性能。在液固比一定时,考察了吸附时间、浓度对静态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液固比为50∶1时,BDT在砂岩表面吸附的最低平衡时间为150 min。当BDT浓度达到0.4 mmol.L-1时,形成单分子层饱和吸附,单层饱和吸附量为4.49×10-6mol.g-1;随着BDT浓度继续增加,形成双层吸附;当BDT浓度达到0.7 mmol.L-1时,第二层吸附达到饱和,其饱和吸附量为2.83×10-6mol.g-1;BDT双层总的饱和吸附量为7.32×10-6mol.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头基双链季铵盐表面活性剂 吸附性能 饱和吸附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