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anspiration surface reduction of Kousa Dogwood trees during serious water imbalance
1
作者 王斐 山本晴彦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4期337-342,I0006,共7页
The response of Kousa dogwood (Cornus kousa Buerg.) to extreme stresses was investigated by RGB image analysis in the hot, dry and windy summer in 2007 in Yamaguch, Japan. Results show that tip and margin leaf scorc... The response of Kousa dogwood (Cornus kousa Buerg.) to extreme stresses was investigated by RGB image analysis in the hot, dry and windy summer in 2007 in Yamaguch, Japan. Results show that tip and margin leaf scorch was observed on many Kousa dogwood trees and clearly dark brown defense barrier appeared on scorched leaves. The defense barrier withdrew back from distal to proximal gradually until successful control of scorching, and left a series of unsuccessful defense traces. By responsive analysis of leaf color homogeneity with RGB image analysis method, a sharp logistic equation was obtained for the relative green/luminance (RGL) value of scorched leaves. By the meteorological analysis, the occurrence of dogwood leaf scorch-back was almost synchronous with the aridity peak period. It sug- gested that during the sudden aridity increment the extreme water stresses induce the defense response of Kousa dogwood tree to shear the excessive transpiration leaf area, and prevent the rest of the trees from further water loss. Image pixet analysis showed that 40.2% leaf area of sampled dogwood trees was reduced through the partial leaf scorch-back by the end of August in 2007. In contrast, only 13.2% leaf area was reduced from the same trees in 2008, for the reason of sufficient precipitation during first half year. In any case, the Kousa dogwood trees indeed reduced their transpiration surface area and appeared a surface reduction pattern differing from those shedding leaves or withering all the aboveground. Based on desiccation process analysis,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interaction of the leaf dried back and the self-defense response was the key of the transpiration surface reduction (TSR) of Kousa dogwood during sudden hot and droughty stre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idity peak Kousa dogwood leaf scorch-back logistic responsive function relative G/L transpiration surface redu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山茱萸化学成分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68
2
作者 潘扬 王天山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61-62,共2页
中药山茱萸为山茱萸科植物除去种子的成熟果实,其对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等方面的活性作用正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本文综述植物山茱萸中化学成分的研究概况,对将来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有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 山茱萸 化学成分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害虫种群调查与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梁子安 武福华 张增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6532-6533,共2页
对河南省内乡县、西峡县和南召县等地的山茱萸果树昆虫种类进行了调查,初步鉴定出山茱萸树害虫70种,隶属8目36科,并对近年来南阳山茱萸虫害发生与防治情况进行初步分析。
关键词 山茱萸树 害虫 调查与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山茱萸有效成分的工艺研究(Ⅰ) 被引量:9
4
作者 杨大庆 魏尚洲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2期32-34,共3页
应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进行了萃取山茱萸有效成分的研究,考察了萃取压力、温度、CO2流量、时间等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得出了超临界CO2萃取山茱萸有效成分的最佳工艺参数:萃取压力为30MPa,萃取温度为45℃,CO2流量为14kg/h,时间为3h。
关键词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 山茱萸 有效成分 萃取率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厥通脉注射液对肠系膜上动脉夹闭型及重症失血型休克家兔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朱荃 孙小玉 +2 位作者 马骋 李晓东 仝小林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6-39,共4页
静脉注射(1.0g/kg)加静脉点滴(2.0g/kg)抗厥通脉注射液对肠系膜上动脉夹闭型及重症失血型休克家兔的血压、肾血流量及存活率均有明显的改善,优于多巴胺(dopamine)及枳实注射液(剂量相同)(P<0.05... 静脉注射(1.0g/kg)加静脉点滴(2.0g/kg)抗厥通脉注射液对肠系膜上动脉夹闭型及重症失血型休克家兔的血压、肾血流量及存活率均有明显的改善,优于多巴胺(dopamine)及枳实注射液(剂量相同)(P<0.05,P<0.01),表现出明显的抗休克作用。抗厥通脉注射液对肠系膜上动脉夹闭型(4h末)及重症失血型(2h末)休克家兔的存活率分别为100%与78%,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别显著(P<0.05);未观察到dopamine有提高肠系膜上动脉夹闭型休克家兔存活率的作用(P>0.05);也未观察到枳实注射液有提高重症失血型休克家兔存活率的作用(P>0.05)。此外,抗厥通脉注射液改善肠系膜上动脉夹闭型休克家兔的心率,实验过程中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厥通脉注射液 肠系膜上动脉 夹闭型 失血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果酒澄清工艺的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7
6
作者 曹力 李格格 +2 位作者 耿连欣 赵晓玲 郑凯心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85-189,共5页
采用果胶酶对山茱萸果酒进行澄清处理,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果胶酶的最佳澄清工艺参数;并利用DPPH自由基(DPPH·)、ABTS自由基(ABTS^+·)及羟基自由基(OH·)清除能力测定了山茱萸果酒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对... 采用果胶酶对山茱萸果酒进行澄清处理,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果胶酶的最佳澄清工艺参数;并利用DPPH自由基(DPPH·)、ABTS自由基(ABTS^+·)及羟基自由基(OH·)清除能力测定了山茱萸果酒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对山茱萸果酒澄清度影响的次序为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添加量;果胶酶用量0.04%、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120 min为最佳澄清工艺条件,在该优化条件下,果酒的澄清度为92.3%,澄清效果较好,果酒感官评分为96分。山茱萸果酒对DPPH·、ABTS^+·及OH·的清除率分别为80.62%、82.22%和85.07%,表明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果酒 果胶酶 澄清工艺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澄清剂对山茱萸酒澄清效果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姚瑞祺 王锋 《酿酒科技》 2018年第6期30-33,46,共5页
利用皂土和壳聚糖对山茱萸酒澄清效果进行研究。以透光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探讨复合澄清剂配比、水浴温度和添加量对山茱萸酒澄清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影响山茱萸酒澄清效果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水浴温度>... 利用皂土和壳聚糖对山茱萸酒澄清效果进行研究。以透光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探讨复合澄清剂配比、水浴温度和添加量对山茱萸酒澄清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影响山茱萸酒澄清效果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水浴温度>皂土-壳聚糖配比>添加量,各因素均为非常显著,最佳工艺条件为水浴温度40℃,皂土-壳聚糖配比1∶1,添加量0.6 g/L;山茱萸酒的稳定性和感官分值均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酒 复合澄清剂 透光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复合保健饮料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树兴 朱莉莉 +1 位作者 张书猛 朱晓莉 《食品工程》 2011年第4期24-27,63,共5页
以山茱萸、羊栖菜为原料,探求山茱萸羊栖菜保健饮料研制的最佳工艺。通过对浸提时间、温度、pH值和风味调配试验配比的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山茱萸浸提温度为80℃,时间为1h,pH为3.3;混合浓缩液在3500r/min下离心20... 以山茱萸、羊栖菜为原料,探求山茱萸羊栖菜保健饮料研制的最佳工艺。通过对浸提时间、温度、pH值和风味调配试验配比的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山茱萸浸提温度为80℃,时间为1h,pH为3.3;混合浓缩液在3500r/min下离心20min。确定最佳风味配方为:山茱萸提取液加入量40ml/100mL、羊栖菜提取液加入量30ml/100mL、结晶果糖9.0g/100ml、柠檬酸2.5g/100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羊栖菜 保健 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山茱萸中马钱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禤雪梅 江国荣 《北方药学》 2016年第6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山茱萸中有效成分马钱素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溶剂用量作为参考因素,超声波提取工艺,采用L9(34)正交试验表进行工艺优化设计,马钱素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色谱柱:YWGC18(4.6mm×250mm,2.... 目的:探讨中药山茱萸中有效成分马钱素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溶剂用量作为参考因素,超声波提取工艺,采用L9(34)正交试验表进行工艺优化设计,马钱素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色谱柱:YWGC18(4.6mm×250mm,2.5μm),流动相:甲醇:水=30∶70,检测波长为236nm,柱温:25℃,流量1.0m L/min)。结果:山茱萸中马钱素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105min,溶剂95%乙醇用量为50m L。该方法提取出的马钱素含量为14.25mg/g。结论:超声提取优化工艺后方法简便可行,得到的山茱萸中马钱素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超声提取 马钱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多糖对衰老小鼠视网膜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小龙 李晶 +2 位作者 齐艳秀 刘远光 王冬兰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24-327,共4页
目的观察山茱萸多糖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视网膜组织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昆明小鼠9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其中给药组:100mg·kg-1·d-1皮下注射D-半乳糖45d后,按照0.4g·kg-1体质量经胃给予山茱萸多糖,连续给药30d... 目的观察山茱萸多糖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视网膜组织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昆明小鼠9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其中给药组:100mg·kg-1·d-1皮下注射D-半乳糖45d后,按照0.4g·kg-1体质量经胃给予山茱萸多糖,连续给药30d;衰老组:100mg·kg-1·d-1皮下注射D-半乳糖45d后,经胃给予相当于给药组药量体积的温开水连续30d;对照组:每日上午侧腹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剂量参照衰老组D-半乳糖给药量,45d后经胃给予相当于给药组药量体积的温开水连续30d。于末次给药后次日处死小鼠,测定小鼠视网膜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含量及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RT-PCR法测定小鼠视网膜组织SIRT1、p53mRNA的表达。结果对照组视网膜组织中的T-SOD和T-AOC分别为(341.27±10.22)U·mgprot-1和(287.40±10.70)U·mgprot-1,明显高于衰老组的(66.92±22·74)U·mgprot-1和(104.36±6.76)U·mgprot-1及给药组的(78.61±27.70)U·mgprot-1和(209.44±11.11)U·mgprot-1(均为P<0.05),而给药组与衰老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对照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SIRT1、p53mRNA相对表达量(0.64±0.10、0.12±0.03)相比,衰老组及给药组的SIRT1mRNA表达下降,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3±0·05、0.24±0.07,p53mRNA的表达上升,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2±0.06、0.54±0.16,给药组与衰老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随着机体的衰老,SIRT1在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减少,p53在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增多;山茱萸多糖尚不能有效地提高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视网膜组织中SIRT1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多糖 衰老模型小鼠视网膜 超氧化物歧化酶 抗氧化能力 SIRT1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天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表现及用药规律系统综述 被引量:2
11
作者 景玺润 高天舒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7年第5期1-4,共4页
[主要目的]分析高天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表现及用药规律。[资料来源]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病案室选择慢病内分泌科住院病历。[选择文献量及依据](1)研究类型:临床观察。(2)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知情同意,签署... [主要目的]分析高天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表现及用药规律。[资料来源]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病案室选择慢病内分泌科住院病历。[选择文献量及依据](1)研究类型:临床观察。(2)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信息不全、方药组成不完整,临床疗效不显著,未按要求坚持服汤药。[数据提炼规则及应用方法]根据《中药学》《中医内科学》规范统一药名及术语。SPSS22.0统计软件、Excel2003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统计药味频次,主要症状、舌象、脉象排序,聚类分析高频药物、药对。[数据综合得出结果与结论]口渴多饮100例,尿频量多99例,疲乏无力96例,大便正常69例,寐佳65例,双下肢麻木疼痛63例,纳可61例,双目视物不清53例,多食易饥42例,寐差28例,胸闷26例,头晕23例,气短22例,自汗18例,大便干14例,胸痛12例,头痛12例,双上肢麻木疼痛12例,心悸11例;舌质暗58例,舌质暗红37例,舌质红3例,舌质紫黯1例,舌质淡1例,舌下络脉紫黯1例,苔少44例,苔薄白30例,苔黄16例,苔白7例,苔白腻1例,苔黄少1例,苔白腻厚1例;脉细27例,脉沉细27例,脉沉25例,脉沉涩5例,脉细数3例,脉细无力3例,脉沉细无力3例,脉沉无力2例,脉滑2例,脉细涩1例,脉弦细1例,脉滑数1例;聚类方(使用频率>20%药物)(1)桑叶、桑白皮、乌梅、五味子、桑椹、知母、枸杞子、玉竹、山茱萸、女贞子;(2)半夏、炙甘草、黄连、生地黄。常用药对:女贞子-玉竹、生地黄-知母、桑椹-桑白皮、山茱萸-桑叶、枸杞子-乌梅。[未来展望]扩大样本、多中心协调配合,得出更确切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高天舒 用药规律 聚类分析 药对:女贞子-玉竹 生地黄-知母 桑椹-桑白皮 山茱萸-桑叶 枸杞子-乌梅 循证医学 系统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