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0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rum proteomic approach in patients with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to explore therapeutic mechanism of Yiqi Huoxue decoction
1
作者 LI Ying WANG Zhi-bo +5 位作者 ZHU Ming-jun WANG Yong-xia MA Bo MIAO Lan PAN Ying-hong LIU Jian-xun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34-734,共1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Yiqi Huoxue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METHODS The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Yiqi Huoxue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METHODS The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of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were treated with Yiqi Huoxue decoction for 3 months,and the changes of cardiac function were observed.61 serum samples(including 29 cases of disease group and 32 cases of Yiqi Huoxue expression group)were analyzed by non labeled proteomics.The disease group was used as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protein with expression level difference of more than 1.2 folds(P<0.05)was screened.The molecular function,biological pathway and protein interaction of the different proteins were analyzed by bioinformatics,so as to identify the molecular and biological pathway of Yiqi Huoxue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RESULTS Clinical treatment found that Yiqi Huoxue decoction can improve TCM syndrome score an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regulate blood glucose and blood lipid levels,prolong thrombin time,and improve heart function.The results of proteomic quantitativ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69 proteins with different expression levels in the disease group.Bioinformatics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Yiqi Huoxue decoction may regulate ApoA1,alpha-2 and other proteins to act on HDL assembly,platelet degradation,PI3K Akt signaling pathway,and then play a therapeutic role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CONCLUSION Yiqi Huoxue decoc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d the heart function decline caused by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It mainly act on energy metabolism and platelet activation pathway by activating HDL assembly and platelet degradation signal pathway proteins.This study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ollow-up treatment mechanism of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Yiqi Huoxue decoction PROTEOM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世林诊治缺铁性贫血学术经验 被引量:2
2
作者 梁颖 汤聪 +2 位作者 黄世林 刘春雨 陈楠楠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19,共3页
缺铁性贫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营养不良性贫血之一,我国发病率约为20.1%。文章总结黄世林教授诊治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经验。黄世林教授命名缺铁性贫血为脾虚性血虚,认为病因主要与先天失养、饮食不节、久病不愈、慢性失血等相关。脾胃虚弱... 缺铁性贫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营养不良性贫血之一,我国发病率约为20.1%。文章总结黄世林教授诊治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经验。黄世林教授命名缺铁性贫血为脾虚性血虚,认为病因主要与先天失养、饮食不节、久病不愈、慢性失血等相关。脾胃虚弱为本病发生的根本原因,脾胃损伤为其基本病机。将中医基础理论与现代血液学相结合,提出“脾生血”“胃源性贫血”观点,建立健脾和胃、益气生血治疗之法。根据病因病机,结合自身临床经验,中西互参,自拟和胃健脾方联合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既能增加补铁量同时能够减轻西药不良反应,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铁性贫血 脾虚性血虚 健脾和胃 益气生血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聪明汤联合针刺对气血两虚型眩晕的临床运用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刘丹 栗楠 +2 位作者 喻家莲 钟高童丽 肖海涛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观察益气聪明汤联合针刺治疗气血两虚型眩晕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气血两虚型眩晕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通过简单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接受针刺治疗4周,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聪明汤联合针刺治疗气血两虚型眩晕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气血两虚型眩晕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通过简单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接受针刺治疗4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益气聪明汤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收缩期最大流速、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血清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眩晕评分,在疗程结束时,按照《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相关标准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痊愈率分别为38.00%(19/50)和18.00%(9/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C、Fib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其中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以及基底动脉血流收缩期最大流速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其中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眩晕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益气聪明汤联合针刺治疗气血两虚型眩晕较单纯应用针刺治疗效果更佳,能显著提升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收缩期最大流速,且具有较高安全性,适合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聪明汤 针刺 气血两虚型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窍醒神针法联合加味补阳还五汤对脑出血恢复期患者(气虚血瘀证)IL-2、MMP-9、BDNF及脑血流量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彭天忠 黄学娣 +5 位作者 林星镇 袁娟 周峰 刘浪辉 占琦楠 朱满华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8-433,共6页
目的探讨开窍醒神针法联合补阳还五汤在脑出血恢复期患者(气虚血瘀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观察其对炎性指标、神经因子的影响。方法166例脑出血恢复期患者(气虚血瘀证)患者均于2021年9月至2023年10月在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就诊,纳入研究前均... 目的探讨开窍醒神针法联合补阳还五汤在脑出血恢复期患者(气虚血瘀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观察其对炎性指标、神经因子的影响。方法166例脑出血恢复期患者(气虚血瘀证)患者均于2021年9月至2023年10月在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就诊,纳入研究前均随机分组。对照组83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83例联合开窍醒神针法及补阳还五汤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内皮素-1(endothelin,ET-1)、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Bcl-2相关X蛋白(the 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降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升高,观察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血管平均流量、脑血管平均流速升高,血管外周阻力降低,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总症状积分降低,Fuel-Meyer功能评分(FMA评分)升高,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98%(78/83),高于对照组的80.72%(6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出血恢复期患者(气虚血瘀证)而言应用开窍醒神针法及加味补阳还五汤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血脑屏障恢复,改善脑血流量,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窍醒神针法 加味补阳还五汤 炎性因子 脑出血恢复期 气虚血瘀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脑血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三维超声心动图变化及白细胞衍生炎症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邓彬 陶陶 +4 位作者 王宏 田朝伟 龙耀波 沈锋 谢积斌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9-222,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三维超声心动图变化及白细胞衍生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于2021年1月—2023年1月冠心病患者122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与观察组61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和...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三维超声心动图变化及白细胞衍生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于2021年1月—2023年1月冠心病患者122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与观察组61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和曲美他嗪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两组治疗周期12周。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心绞痛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心电图参数,三维超声心动图指标和白细胞衍生炎症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胸闷和胸痛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胸闷和胸痛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心绞痛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QTc间期和QRS时限值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QTc间期和QRS时限值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排血量(CO)高于治疗前,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F和CO高于对照组,而LVEDD和LVESD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白介数(IL)-6和IL-18水平低于治疗前,而IL-33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6和IL-18水平低于对照组,而IL-3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显著减轻患者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气虚血瘀型 冠心病 三维超声心动图 白细胞衍生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和参地丸对气阴两虚证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控制、氧化应激、肾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华 钱君怡 +1 位作者 杨杨 陈明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116,共5页
目的探究安和参地丸对气阴两虚证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血糖控制、氧化应激、肾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2022年6月—2023年10月,选取106例气阴两虚证DK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 目的探究安和参地丸对气阴两虚证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血糖控制、氧化应激、肾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2022年6月—2023年10月,选取106例气阴两虚证DK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安和参地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得分、血糖控制水平[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2 h血糖(2 hours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PBG)和血清1,5-脱水葡萄糖醇(1,5-anhydroglucitol,1,5-AG)]、氧化应激相关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rostaglandin-F2α,8-iso-PGF2α)]以及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并评估其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8.24%(45/51)vs 72.73%(40/55)]。治疗后,观察组6项中医证候得分、FBG、2PBG、血清MDA/8-iso-PGF2α/Cr/BUN均低于对照组,血清1,5-AG、SOD和eGF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P<0.05)。结论安和参地丸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气阴两虚证DKD患者的血糖控制,减少氧化应激反应,促进肾功能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调节血糖代谢、改善肾小球滤过功能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和参地丸 气阴两虚证 糖尿病肾病 血糖控制 氧化应激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芍药散辅以循经按摩对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痛盆底康复患者疗效分析
7
作者 陈嫣 叶利群 +3 位作者 杨晨 王春华 冯洪波 郑书真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0-103,共4页
目的分析当归芍药散辅助循经按摩对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痛盆底康复患者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医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112例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痛患者,使用简单随机法分别纳入研究组(56例)、对照组(56例),两组均接受盆底康复干预及... 目的分析当归芍药散辅助循经按摩对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痛盆底康复患者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医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112例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痛患者,使用简单随机法分别纳入研究组(56例)、对照组(56例),两组均接受盆底康复干预及循经按摩,研究组加用当归芍药散口服;两组治疗均持续12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盆底静息电位、生活质量变化,并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12周后下腹疼痛、腰骶疼痛、带下异常、劳累后加重、神疲乏力症状积分,盆底前后静息电位均较治疗前下降,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研究组治疗12周后各项临床症状积分、盆底前后静息电位均低于对照组,其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周、4周、8周、12周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研究组治疗后各时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12周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盆底康复及循经按摩的基础上,应用当归芍药散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疼痛、调节盆底静息电位,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芍药散 循经按摩 气虚血瘀 慢性盆腔痛 盆底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毒降糖复瘫汤联合针灸在脑梗死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患者(气虚血瘀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彭天忠 黄学娣 +4 位作者 林星镇 袁娟 周峰 胡思彦 朱满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90-1894,1900,共6页
目的:探讨解毒降糖复瘫汤联合针灸在脑梗死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患者(气虚血瘀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所有脑梗死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患者(气虚血瘀型)均于2020年10月至2022年9月在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就诊并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69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解毒降糖复瘫汤联合针灸在脑梗死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患者(气虚血瘀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所有脑梗死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患者(气虚血瘀型)均于2020年10月至2022年9月在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就诊并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69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解毒降糖复瘫汤及针灸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均升高;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IL-6、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降低;Barthel指数(BI)均升高,改良Rankin评分(mR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OD、VEGF、BDNF等指标水平更高;MMP-9、IL-6、FBG、2 h PG、HbA1c更低;BI更高,mRS、NIHSS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0%(65/69),高于对照组的84.06%(58/69)(P<0.05)。结论:联合解毒降糖复瘫汤及针灸治疗有助于促进脑梗死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患者(气虚血瘀型)脑部供血,纠正氧化应激失衡,调控血糖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降糖复瘫汤 针灸 脑梗死急性期合并糖尿病 气虚血瘀型 IL-6 MMP-9 VEGF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痹证组方的铺灸疗法合针刺在消渴病痹证中的应用
9
作者 郭良玉 郑新颖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3-167,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痹证组方加黄芪、当归的铺灸疗法结合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消渴病痹证的作用机制。方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9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组、Ⅱ组以及Ⅲ组每组33例,Ⅰ组予以基础治疗,Ⅱ组于Ⅰ组基础上予以针刺治疗,Ⅲ组于Ⅱ组... 目的探讨基于痹证组方加黄芪、当归的铺灸疗法结合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消渴病痹证的作用机制。方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9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组、Ⅱ组以及Ⅲ组每组33例,Ⅰ组予以基础治疗,Ⅱ组于Ⅰ组基础上予以针刺治疗,Ⅲ组于Ⅱ组基础上结合基于痹证组方加黄芪、当归的铺灸疗法,治疗1周为1个疗程,3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3组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2周后的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oront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TCSS)、中医证候评分、神经传导速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人核转录因子p50(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 p50,NF-κB-p50)、人核转录因子p65(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 p65,NF-κB-p65)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mRNA)表达水平,研究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Ⅲ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Ⅰ组、Ⅱ组,Ⅱ组高于Ⅰ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周后,3组TCSS、中医主证、次证评分、外周血NF-κB-p50、NF-κB-p65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且Ⅲ组低于Ⅰ组、Ⅱ组,Ⅱ组低于Ⅰ组;3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值、血清SOD、TAOC水平均升高,且Ⅲ组高于Ⅰ组、Ⅱ组,Ⅱ组高于Ⅰ组(P<0.05)。结论基于痹证组方加黄芪、当归的铺灸疗法结合针刺有助于改善气虚血瘀型消渴病痹证患者神经及临床症状,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分析机制与其可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抑制NF-κB炎症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疗效显著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病痹证 痹证组方 气虚血瘀 针刺 黄芪 当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于世家从气虚血瘀论治消渴病兼证经验 被引量:3
10
作者 唐春颖 于世家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21,共4页
目的挖掘于世家教授气虚血瘀理论的内涵,总结并归纳气虚血瘀理论在消渴病兼证辨证论治方面的具体应用。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收集整理病历资料及医籍论著,总结归纳于世家教授气虚血瘀论治消渴病兼证的学术思想和辨证论治经验。结果气虚血... 目的挖掘于世家教授气虚血瘀理论的内涵,总结并归纳气虚血瘀理论在消渴病兼证辨证论治方面的具体应用。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收集整理病历资料及医籍论著,总结归纳于世家教授气虚血瘀论治消渴病兼证的学术思想和辨证论治经验。结果气虚血瘀是消渴病兼证的重要病理因素,其病机根本离不开气虚血瘀,应用补气活血法治疗消渴病兼证,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于世家教授从气虚血瘀论治消渴病兼证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并应用于临床实践中,拓宽临床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虚血瘀 消渴病兼证 于世家教授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曹志群论治消化性溃疡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晓彤 曹志群 +4 位作者 李玲玲 王永森 李家立 康楠 孔维枝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21,共3页
消化性溃疡是多发于胃、十二指肠的病变深达黏膜肌层的炎性反应与坏死性病变,其病情迁延、易复发,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相较于化学药物具有独特的疗效。山东省名中医曹志群教授基于脏腑理论、经络理论、奇经理... 消化性溃疡是多发于胃、十二指肠的病变深达黏膜肌层的炎性反应与坏死性病变,其病情迁延、易复发,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相较于化学药物具有独特的疗效。山东省名中医曹志群教授基于脏腑理论、经络理论、奇经理论融合形成脏腑经络奇经理论,提出“脏腑气血升降在经(气)-入络(血)-深入奇经(肾)”辨证。他认为消化性溃疡的病机演变的过程为脾胃阳虚-气滞瘀阻-奇经受损,治疗上以消补、清化、温通为治疗原则,治疗消化性溃疡颇见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脏腑经络奇经理论 气滞血瘀 脾胃阳虚 奇经受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虚血瘀与细胞焦亡在缺血性脑卒中中的相关性探讨
12
作者 王泽超 张怡 +2 位作者 张拴成 方敬 侯仙明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19-2024,共6页
缺血性脑卒中(CIS)作为一种高致残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急需探索新的有效的治疗措施。细胞焦亡作为炎症反应性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模式,参与了CIS的发病机制,抑制CIS过程中的细胞焦亡、减轻炎症反... 缺血性脑卒中(CIS)作为一种高致残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急需探索新的有效的治疗措施。细胞焦亡作为炎症反应性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模式,参与了CIS的发病机制,抑制CIS过程中的细胞焦亡、减轻炎症反应可有效缓解CIS脑损伤。祖国医学认为气虚血瘀是CIS的基础病机,益气活血法是治疗CIS的主要原则,故本文将细胞焦亡与气虚血瘀相关联,就通过益气活血法抑制细胞焦亡,减轻CIS脑组织损伤的研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细胞焦亡 气虚血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13
作者 王振涛 王佑华 +3 位作者 陆曙 何丽云 徐惠梅 《扩张型心肌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项目组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48-258,共11页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以心室扩大和心肌收缩功能降低为特征的异质性心肌病,易引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国内≥35岁成人患病人数约177万,病死率高。指南的制订遵循中华中医药学会指南制定规范,整合中西医...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以心室扩大和心肌收缩功能降低为特征的异质性心肌病,易引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国内≥35岁成人患病人数约177万,病死率高。指南的制订遵循中华中医药学会指南制定规范,整合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循证证据,并初步拟定推荐方药,经多轮专家名义组会议投票最终确定是否推荐及其推荐方向和强度。中医病名上,将本病统一为“心胀病”,病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为主,标实以血瘀为主,兼夹水饮。中医辨证包括气虚血瘀、气阴两虚及阳虚水停证3种主要证型,可兼血瘀、水停证。治疗目标以控制症状、改善预后为主。治疗方案上,西医治疗方案主要参考现行DCM相关指南。中医辨证论治按照证型不同推荐相应的中药汤剂、中成药及中药静脉制剂。此外,伴低血压者推荐递增益气升陷药物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中西医结合 指南 气虚血瘀证 气阴两虚证 阳虚水停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药结合治疗子宫腺肌病气虚血瘀型疗效及对患者卵巢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吴天思 林晓华 +2 位作者 秦玉璇 边文会 张春敏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治疗子宫腺肌病(气虚血瘀型)疗效及对患者卵巢功能、免疫功能影响。方法纳入63例子宫腺肌病(气虚血瘀型)患者(2021年9月—2022年8月收治)进行实验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观察组(32例),对照...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治疗子宫腺肌病(气虚血瘀型)疗效及对患者卵巢功能、免疫功能影响。方法纳入63例子宫腺肌病(气虚血瘀型)患者(2021年9月—2022年8月收治)进行实验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观察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地诺孕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针药治疗,观察各组患者数据: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经行腹痛、经期延长、经行量多、面色淡而晦暗、肛门坠胀不适等)变化、痛经严重程度(VAS)变化及月经量变化,测定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水平观察各组卵巢功能,测定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评估患者免疫功能、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疗效分别为77.42%、96.88%,后者更高,P<0.05;各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经行腹痛、经期延长、经行量多、面色淡而晦暗、肛门坠胀不适等)、VAS评分与月经量、卵巢功能指标(FSH、LH、E_2)、免疫功能指标(IgA、IgG、IgM)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与月经量、卵巢功能指标与免疫功能指标均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与月经量、卵巢功能指标与免疫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各组不良反应率均较低,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子宫腺肌病(气虚血瘀型)疗效较好,患者临床病症、卵巢功能与免疫功能均改善,治疗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气虚血瘀型 针药 卵巢功能 免疫功能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和动物试验的肥猪散防治母猪气虚血亏作用机制研究
15
作者 高甜甜 刘雪松 +7 位作者 刘永醍 裘宗盛 刘钇杉 李淑欣 戚晶晶 李亚楠 魏成威 马天文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7-128,共12页
为了筛选传统中兽药肥猪散防治母猪气虚血亏的作用靶点并探究其分子机制,研究肥猪散组方的有效成分及其作用靶点、气虚血亏作用靶点,获取交集靶点,构建肥猪散有效成分-气虚血亏交集靶点网络图;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 为了筛选传统中兽药肥猪散防治母猪气虚血亏的作用靶点并探究其分子机制,研究肥猪散组方的有效成分及其作用靶点、气虚血亏作用靶点,获取交集靶点,构建肥猪散有效成分-气虚血亏交集靶点网络图;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肥猪散核心成分-核心靶点-信号通路网络;对核心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分析,筛选肥猪散关键靶点和信号通路;选取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气血双虚模型组、乳酸亚铁组和肥猪散组,对后3组构建气血双虚模型,对照组和气血双虚模型组分别用10 mL/kg生理盐水灌胃,乳酸亚铁组用10 mg/kg乳酸亚铁糖浆灌胃,肥猪散组用3 g/kg肥猪散灌胃,进行小鼠负重试验、血液指标检测、脏器指数测定、候选蛋白检测,验证肥猪散防治母猪气虚血亏的关键靶点和通路。结果表明,获得肥猪散有效成分29种,肥猪散有效成分-气虚血亏交集靶点112个。筛选出大豆苷元、山奈酚、木犀草素和β-谷甾醇等核心成分11种,PTGS2、PTGS1、HSP90AA1、PRKACA和TNF等核心靶点11个。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肥猪散的活性成分主要富集于蛋白质结合、酶结合、细胞质、核质、炎症反应和外源性刺激反应等条目;共富集到26条信号通路,包括IL-17通路、脂肪细胞分解调控和卵巢类固醇通路等。分子对接分析发现,核心成分和核心靶点的结合能均小于-8 kcal/mol,表明核心成分和核心靶点具有强烈结合活性。小鼠负重试验结果表明,与气血双虚模型组相比,乳酸亚铁组和肥猪散组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均极显著提高;白细胞、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均极显著上升;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均极显著提高;脾脏组织中IL-17和TNF-α蛋白表达量均极显著降低。综上,传统中兽药肥猪散的核心成分为大豆苷元、山奈酚、木犀草素和β-谷甾醇等,核心靶点为PTGS2、PTGS1、HSP90AA1、PRKACA和TNF等,通过IL-17等信号通路在防治母猪气虚血亏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猪 肥猪散 气虚血亏 作用靶点 IL-17信号通路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气养血方治疗2型糖尿病“黎明现象”临床观察
16
作者 任筱雅 张庚良 +2 位作者 于向慧 武洁 冯晓辞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7-220,共4页
目的研究调气养血方治疗气血两虚型2型糖尿病“黎明现象”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2年1月—2023年6月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病人共64例为此次试验的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32例病人实施常规的西医治疗,观察组32例病人则另外加用调... 目的研究调气养血方治疗气血两虚型2型糖尿病“黎明现象”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2年1月—2023年6月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病人共64例为此次试验的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32例病人实施常规的西医治疗,观察组32例病人则另外加用调气养血方予以治疗。对比治疗后两组病人临床方面的疗效、中医证候相关的积分、血糖各项指标及不良反应出现概率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病人血糖各项检测指标、中医证候相关的评分对比并无差异(P>0.05)。总有效率方面,相较于对照组病人(81.25%),观察组(96.88%)更高,差异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早餐前最高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早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PG)、FPG与夜间最低点血糖净增值、日内平均血糖(mean blood glucose,MBG)、日内血糖平均波动幅度(mean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s,MAGE)这些血糖指标全部相较于治疗前出现了下降情况(P<0.05),2 hPG与FPG净增值这一指标则相较于治疗前出现了下降情况(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出现概率方面,治疗期间观察组(6.25%)相较于对照组(15.63%)更低,但是对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气养血方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黎明现象”有较高的疗效,其能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降低患者血糖、缓解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气养血方 2型糖尿病 黎明现象 气血两虚型消渴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血小板代谢组学探究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证的影响
17
作者 张国瑗 李瑛 +2 位作者 王紫艳 孙明谦 刘建勋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6-134,I0042,I0043,共11页
目的利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血小板中的代谢物变化情况,并进一步阐释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证的干预作用。方法将30只SD大鼠(Sprague Dawley Rats)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模型组通过水环境多平台睡眠剥... 目的利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血小板中的代谢物变化情况,并进一步阐释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证的干预作用。方法将30只SD大鼠(Sprague Dawley Rats)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模型组通过水环境多平台睡眠剥夺系统建立睡眠剥夺模型,补阳还五汤组为在造模成功之后给药2周,给药的同时加睡眠剥夺。补阳还五汤组按照临床剂量13 g·kg^(-1)灌胃补阳还五汤,正常组和模型组灌服等量的蒸馏水,每日同时间灌胃1次,连续14 d。从抓力、凝血功能、血小板形态及聚集率、P-选择素(P-Selectin,CD62P)表达率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和血小板功能;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进行大鼠血小板中内源性代谢物的代谢组学分析,检测条件为反相色谱(Reverse Phas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LC)柱和亲水作用色谱(Hydrophilic Interaction Chromatography,HILIC)柱,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A)-0.1%甲酸乙腈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电喷雾离子源(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I),正、负离子模式检测,扫描范围m/z 50~1000。利用多元统计分析筛选组间差异离子,将碎片离子信息与人类代谢组数据库(Human Metabolome Database,HMDB)等数据库匹配以鉴定生物标志物。通过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数据库获得代谢物的生物信息,采用MetaboAnalyst 5.0软件分析其相关代谢通路。结果研究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抓力显著降低(P<0.01),补阳还五汤组较模型组可显著升高抓力(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降低(P<0.01),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值明显升高(P<0.05);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APTT值显著上升(P<0.01),FIB值下降(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ximum Aggregation Rate,MAR)、平均聚集率(Average Aggregation Rate,AAR)显著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的血小板MAR、AAR明显降低,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P<0.01,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小板CD62P表达明显升高(P<0.05),补阳还五汤组可明显降低血小板CD62P的表达率(P<0.05);扫描电镜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小板过度活化,伪足伸出明显,血小板之间聚集现象增多;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少见血小板活化和聚集现象减少。代谢组学结果显示,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血小板代谢紊乱,最终得到95种差异显著代谢物,主要的差异代谢物集中在脂肪酸、氨基酸、磷脂酰胆碱、溶血磷脂酰胆碱、核苷酸等。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证的干预作用主要反映在对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核酸代谢、能量代谢等代谢途径的调节。结论研究初步揭示了气虚血瘀证模型大鼠血小板的代谢组学特征,并为补阳还五汤干预气虚血瘀证关于血小板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血小板 气虚血瘀证 补阳还五汤 脂质代谢 血小板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对气虚血瘀型慢性冠脉综合征血脂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8
作者 王佳 卫晓红 +6 位作者 陈丽华 王雪森 高美丽 谭曦轮 潘贻爽 刘一颖 张辰浩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721-1726,共6页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气虚血瘀型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脂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将通心络胶囊干预治疗作为暴露因素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进行1年随访,记录入组当天、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血脂...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气虚血瘀型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脂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将通心络胶囊干预治疗作为暴露因素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进行1年随访,记录入组当天、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血脂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共纳入186例患者,其中暴露组128例,非暴露组58例。2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及随访期间,暴露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红细胞压积(HCT)均显著低于非暴露组(P<0.01);除第6个月,2组患者MPV、HCT均较基线显著下降(P<0.05)。在治疗及随访期间,除第3个月,与非暴露组比较,暴露组HCT差值、MPV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3个月、第6个月随访时,暴露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高于非暴露组(P<0.05)。治疗期结束后,暴露组总胆固醇(TC)显著低于入组当天,HDL-C显著高于入组当天(P<0.01)。在随访期间,2组患者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低于入组当天,HDL-C均显著高于入组当天(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能有效调节血脂水平,改善并稳定气虚血瘀型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胶囊 气虚血瘀型 慢性冠脉综合征 血脂 血流动力学 多中心研究 前瞻性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蒋氏扶正消癥方辅助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倩梦 周玉珍 +1 位作者 陈惠娴 黄燕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4-98,共5页
目的观察蒋氏扶正消癥方辅助治疗气虚血瘀型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对肌瘤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VEGF及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2年1月在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子宫肌瘤患者9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 目的观察蒋氏扶正消癥方辅助治疗气虚血瘀型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对肌瘤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VEGF及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2年1月在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子宫肌瘤患者9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蒋氏扶正消癥方辅助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子宫体积及肌瘤体积变化,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两组患者子宫体积、肌瘤体积均比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两组患者血清FSH、LH、E2水平显著降低(P<0.05),VEGF、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性激素、VEGF、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蒋氏扶正消癥方辅助治疗气虚血瘀型子宫肌瘤可有效缩小子宫及肌瘤体积,进一步降低性激素水平,下调VEGF、TNF-α水平,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氏扶正消癥方 气虚血瘀型 子宫肌瘤 性激素 VEGF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补中益气活血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合老十针对老年气虚血瘀型脑梗死衰弱患者营养状态及神经功能影响
20
作者 王一斯 矫翠翠 +1 位作者 滕倩 徐萍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4-198,共5页
目的观察老年气虚血瘀型脑梗死衰弱患者治疗中加味补中益气活血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合老十针对其营养状态、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气虚血瘀型脑梗死衰弱患者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常规治疗+加味补中益气活血汤+常规针刺)6... 目的观察老年气虚血瘀型脑梗死衰弱患者治疗中加味补中益气活血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合老十针对其营养状态、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气虚血瘀型脑梗死衰弱患者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常规治疗+加味补中益气活血汤+常规针刺)60例,试验组(常规治疗+加味补中益气活血汤+醒脑开窍针合老十针)6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营养状态;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主症积分、次症积分、总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神经元核抗原(Neuron-specific nuclear protein,NeuN)、全血黏度(Blood viscosity,BV)、全血还原黏度(Blood reduction viscosity,BRV)、血浆黏度(Plasma visocosity,PV)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试验组均较常规组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微型营养评估量表(Mini nutrition assessment,MNA)评分、白蛋白(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试验组均较常规组升高(P<0.05)。试验组临床疗效等级分布及总有效率均较常规组升高(P<0.05)。常规组无明显不良反应,试验组1例针刺部位红肿,未干预即好转。结论老年气虚血瘀型脑梗死衰弱患者治疗中加味补中益气活血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合老十针可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营养状态,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气虚血瘀型脑梗死 加味补中益气活血汤 醒脑开窍针 老十针 营养状态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