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西部协作的历史演进、绩效评估与长效机制构建 被引量:3
1
作者 吴丰华 王寿彭 张雨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6,共12页
东西部协作缘起“两个大局”部署,是中央为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作出的重大制度安排。在梳理东西部协作历史演进的基础上,从经济增长、区域发展、贫困治理三个维度深入阐释其理论意蕴,系统总结了以“上下联动”为主要... 东西部协作缘起“两个大局”部署,是中央为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作出的重大制度安排。在梳理东西部协作历史演进的基础上,从经济增长、区域发展、贫困治理三个维度深入阐释其理论意蕴,系统总结了以“上下联动”为主要内容的纵向治理和以结对帮扶为主要内容的横向治理相互联动、互为条件的治理模式。进而以始于2016年东西部县域之间“携手奔小康”行动的开展作为外生冲击事件,基于中西部976个县的面板数据对东西部协作展开绩效评估。面向未来,从完善东中西部协作的顶层设计机制、纵向激励约束机制和横向政府间协同发展机制、优化东中西部产业合作和人才协作机制以及差异化东中西部协作施策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完善东中西部协作长效机制的一系列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东西部协作 区域协调发展 新质生产力 中国式现代化 区域一体化 结对帮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西经济差距变迁的总体趋势、驱动机制及政策建议
2
作者 李晨 张可云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2-151,共10页
东西经济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瓶颈,缩小东西经济差距是新时代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自1999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东西部地区相对差距经历了减速扩大、快速缩小、波动调整、缩小放缓四个时期,当前呈现小幅反弹态势。该变... 东西经济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瓶颈,缩小东西经济差距是新时代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自1999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东西部地区相对差距经历了减速扩大、快速缩小、波动调整、缩小放缓四个时期,当前呈现小幅反弹态势。该变迁轨迹受两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一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进程中形成的促进东西经济差距缩小的成功经验,主要包括以基础设施建设筑牢发展基础、以产业协同发展激活发展动能、以深化对外开放重塑发展格局、以多元协同治理凝聚发展合力;二是持续缩小东西经济差距存在的现实挑战,主要表现为西部地区的投资难以延续高速增长态势、出口贸易遭遇压力和产业体系竞争力有待提高。新时代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需针对东西经济差距变迁的新趋势与新挑战,以区域战略融合联动为主线、以国际和区域合作为抓手、以产业体系培育为重点、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保障,加快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从而形成缩小东西经济差距的持续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西经济差距 西部大开发 区域协调发展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经济发展与农民城市化的区域差异 被引量:4
3
作者 安永军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41,共9页
区域差异是理解农民城市化的一个重要视角,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起步时间和发展条件不同,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也不同,造成农民城市化逻辑的东西差异。农民城市化的东西差异体现在城市化动力机制、农民家庭生计模式、城乡空间跨... 区域差异是理解农民城市化的一个重要视角,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起步时间和发展条件不同,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也不同,造成农民城市化逻辑的东西差异。农民城市化的东西差异体现在城市化动力机制、农民家庭生计模式、城乡空间跨度和城乡关系四个方面:东部地区在全域工业化基础上,形成了由市场先导和农民主动、全务工型、离土不离乡、融合型城乡关系等特征组成的完全城市化;中西部地区在产业空心化基础上形成了由政府推动和农民卷入、代际分工的半工半耕、离土又离乡、寄生型城乡关系等特征组成的过渡型城市化,前者是高质量的稳定城市化,后者是低质量的半城市化。东部地区农民完全城市化的关键条件是其良好的区位条件下所形成的产业基础,而中西部地区缺乏产业集聚的区位条件,农民城市化并不稳定,将来需要在具备产业基础的大中城市进行二次城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差异 县域经济 农民城市化 东西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云水库东西库区的水质与浮游藻类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慧敏 孟凡艳 +3 位作者 杜桂森 刘晓端 刘静 宋福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6-150,共5页
密云水库被围堰隔为东、西两个库区.由于1999年以来华北地区的连续干旱,水库蓄水量迅速下降,两库区水体交换很少,相对稳定.2001年至2002年的调研结果显示,东库区比西库区BOD_5、TN、TP、Fe、浮游藻类细胞密度分别高出16.7%、40.2%... 密云水库被围堰隔为东、西两个库区.由于1999年以来华北地区的连续干旱,水库蓄水量迅速下降,两库区水体交换很少,相对稳定.2001年至2002年的调研结果显示,东库区比西库区BOD_5、TN、TP、Fe、浮游藻类细胞密度分别高出16.7%、40.2%、46.7%、161.1%和41.8%,TSI_m显示西库区的营养程度低于东库区,主要原因是:(1)西库区水体深于东库区,自净能力相对较强.(2)东库区以氮、磷为主的植物营养物的污染大于西库区;(3)由于潮河(东库区的主要入库河流)流域数座小铁矿的污染,东库区铁含量大于西库区.东库区水体中铁的浓度在适合浮游藻类生长的范围内,对浮游藻类,特别是蓝藻(Cyanophyta)的增殖有促进作用.有效地防治密云水库水体富营养化,应在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基础上,把防治的重点放在潮河流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云水库 东西库区 理化性状 浮游藻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西段—阿尔金地区区域地层划分及地层时空格架建立 被引量:21
5
作者 胡云绪 校培喜 +5 位作者 高晓峰 谢从瑞 奚仁刚 董增产 过磊 康磊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0年第4期152-158,共7页
东昆仑西段—阿尔金地区处于北西向、北东向和近东西向构造的结合部位,地质构造作用极为复杂,成矿作用十分有利。依据新近完成的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成果资料,通过区域构造与沉积建造的分析研究,提出该地区区域地层划分方案,厘定和... 东昆仑西段—阿尔金地区处于北西向、北东向和近东西向构造的结合部位,地质构造作用极为复杂,成矿作用十分有利。依据新近完成的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成果资料,通过区域构造与沉积建造的分析研究,提出该地区区域地层划分方案,厘定和建立了地层单位时空格架,为成矿带成矿地质背景研究提供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地层划分 地层时空格架 东昆仑西段—阿尔金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区天然地震震相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郭永霞 黄媛 +1 位作者 张天中 吴建平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2-122,共11页
本文主要分析了华北地区区域地震中6种常规震相(Pg、PmP、Pn、Sg、SmS、Sn)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华北地区东、西部分区清晰的震相特征。利用地壳分层构造特征以及理论走时计算等方法对人工震相读数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另外还重点讨论了在... 本文主要分析了华北地区区域地震中6种常规震相(Pg、PmP、Pn、Sg、SmS、Sn)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华北地区东、西部分区清晰的震相特征。利用地壳分层构造特征以及理论走时计算等方法对人工震相读数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另外还重点讨论了在华北地区区域测震台网常规震相分析工作中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深度震相sPn及其在震源深度准确测定中推广使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时距曲线 震相 东西分区 SP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区域重磁异常的东西向分区及其构造地质特征 被引量:19
7
作者 薛典军 姜枚 +2 位作者 吴良士 李庆庆 汪兴旺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4期912-919,共8页
自从大陆整合以来作为一个整体的青藏高原继续受着印度板块向北俯冲的影响,也必定不断地改造着原各地体的结构构造,形成了高原整体意义上东西向的差异。这种差异与原本各地体的组成、结构和东西向延伸不一致。这不仅表现在南北向断裂构... 自从大陆整合以来作为一个整体的青藏高原继续受着印度板块向北俯冲的影响,也必定不断地改造着原各地体的结构构造,形成了高原整体意义上东西向的差异。这种差异与原本各地体的组成、结构和东西向延伸不一致。这不仅表现在南北向断裂构造跨各单个地体范围的出现,而且,逐步形成了东西的分区。这种分区突出地表现在区域重力与磁场的特征上,这不仅是局部的岩石磁性与密度变化的结果,而且是由于印度板块向北俯冲过程中,在其前缘的不同部位上经受的压力不同,以及地块的隆升与扩张作用的差异造成了高原东西各区段的地壳组分与厚度的变化。青藏高原的南北向断裂构造并非地壳上层的局部断裂,它具有深层的原因。由于印度板块向北推进的过程中不是均匀地齐头并进,而是在帕米尔高原以东的青藏高原范围内存在着推进速度和俯冲深度的差异,随着高原隆升的加剧高原本身出现断裂,自中新生代以来就存在着一定差异,所以南北向的断裂构造比目前地表见到的多些,而且具有较大的深度,Moho面的深度和地壳厚度都受南北向断裂的控制,并形成了区域重磁场的变化。同时,高原的东西向拉张作用也使南北断裂带发育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重磁异常 东西向分区 南北向构造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0 a中国东部和西部湖区水量空间变化趋势 被引量:11
8
作者 黄智华 薛滨 逄勇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97-503,共7页
基于近代湖泊水量(水位、水深和面积)记录,对近50a中国东部和西部湖区水量的空间变化趋势进行半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看,20世纪80年代以前,东部湖区水量呈现波动变化而西部湖区水量基本趋于减少;80年代以后东部和西部湖区水量均表... 基于近代湖泊水量(水位、水深和面积)记录,对近50a中国东部和西部湖区水量的空间变化趋势进行半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看,20世纪80年代以前,东部湖区水量呈现波动变化而西部湖区水量基本趋于减少;80年代以后东部和西部湖区水量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20世纪50年代,东部和西部湖区水量状况基本相似,均保持高湖面特征.20世纪60年代,东部湖区水量有所减少但幅度不明显,而西部湖区以中高水量为主.20世纪70年代,不同区域湖泊基本都保持中湖面特征.20世纪80年代,东部湖区水量呈增加趋势而西部湖区水量相对70年代略有减少.20世纪90年代,东部和西部湖区水量均表现为增加趋势.进一步研究发现,最近50a来中国不同区域湖泊水量发生变化除了气候因素的驱动外,人类活动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水量 空间变化 东部湖区 西部湖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南亚高压与川渝地区降水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6
9
作者 陈永仁 李跃清 +1 位作者 王春国 邓荣耀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39-548,共10页
利用我国160个测站中川渝地区的代表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盛夏川渝地区降水与南亚高压东西振荡关系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川渝降水变化存在与南亚高压相适应的时间尺度,即准5年尺度、准10年尺度。在准5年尺度上,20世... 利用我国160个测站中川渝地区的代表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盛夏川渝地区降水与南亚高压东西振荡关系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川渝降水变化存在与南亚高压相适应的时间尺度,即准5年尺度、准10年尺度。在准5年尺度上,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南亚高压东西振荡表现的位相与盆地东部降水变化位相相反,与盆地西部降水变化呈正位相,90年代末期以后与川渝地区降水变化位相趋势一致,但与四川西部高原降水的位相关系对应不明显。在年代际尺度,川渝盆地东、西部和川西高原三地降水变化存在与南亚高压东西振荡相一致的位相,说明年代际尺度变化中,当南亚高压长期表现为东伸模态,川渝降水呈总体偏多趋势。同时,川渝地区的降水变化与100hPa上高压两侧及中低层四川上空风场变化有显著的遥相关,在"东涝西旱"年份,南亚高压16800 gpm线位于四川与重庆交界上空,在"西涝东旱"年份,南亚高压16800 gpm线位于湖北西部上空,在两地降水差异显著年,南亚高压东西振荡主要表现在川渝盆地上空摆动,用16800 gpm线定义的东西振荡指数对认识川渝地区降水异常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渝降水 南亚高压 东伸指数 东涝(旱)西旱(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三峡旅游经济圈"构建中的鄂西与渝东区域整合 被引量:39
10
作者 曹诗图 崔进 郑宇飞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4-97,共4页
该文论述构建"大三峡旅游经济圈"的关键是实现鄂西与渝东的区域整合。鄂西与渝东在地缘和旅游开发上关系密切,但隶属不同的省级行政区,在新的形势下很有必要进行一体化开发。同时阐述区域整合和旅游一体化开发的意义,提出构建... 该文论述构建"大三峡旅游经济圈"的关键是实现鄂西与渝东的区域整合。鄂西与渝东在地缘和旅游开发上关系密切,但隶属不同的省级行政区,在新的形势下很有必要进行一体化开发。同时阐述区域整合和旅游一体化开发的意义,提出构建"大三峡旅游经济圈"的若干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开发 省级行政区 “大三峡旅游经济圈” 重庆 湖北 区域整合 旅游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气东输工程沿线陕西段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设计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高启晨 陈利顶 +2 位作者 吕一河 李国强 姜昌亮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64-168,172,共6页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是一个新近提出的概念,其理论尚在发展之中。研究以西气东输工程陕西段为例,从保证管道安全和解决工程中的生态问题入手,提出了管道工程沿线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设计框架,对生态安全格局理论进行了初步的应用。制图分析...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是一个新近提出的概念,其理论尚在发展之中。研究以西气东输工程陕西段为例,从保证管道安全和解决工程中的生态问题入手,提出了管道工程沿线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设计框架,对生态安全格局理论进行了初步的应用。制图分析得出陕西段主要生态系统有丘陵黄绵土农田生态系统、丘陵黄绵土丛生禾草草原生态系统、平原黄绵土农田生态系统、沙地生态系统等。水土流失敏感性分析显示3个标段均有超过80%区域属敏感区,水土流失很严重。生态系统中关键生态单元主要有6处,包括丘陵沟壑区梁峁穿越,腰岘穿越,中小冲沟穿越,河流凹岸(陡崖)穿越,大开挖河流,固定、半固定沙丘穿越。在生态系统功能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区域基本生态安全格局设计,并针对关键生态单元进行了关键生态安全格局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西气东输工程 生态系统评价 生态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际层面“资源诅咒”问题的再检验 被引量:22
12
作者 冯宗宪 姜昕 王青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9-136,共8页
首先提出国内关于"资源诅咒"问题实证研究的不足之处,然后在此基础上调整研究方法,采用合适的指标进行回归实验,得到以下结论:①仅从实验结果上看,"资源诅咒"问题在我国还不是很突出,导致西部发展跟不上东部的主要... 首先提出国内关于"资源诅咒"问题实证研究的不足之处,然后在此基础上调整研究方法,采用合适的指标进行回归实验,得到以下结论:①仅从实验结果上看,"资源诅咒"问题在我国还不是很突出,导致西部发展跟不上东部的主要原因在于"地处内陆,在对外贸易中不占优势,缺乏对投资的吸引力,工业化速度远远落后于东部",而不是因为富集资源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危害过甚。之前的国内文献对"资源诅咒"在我国存在与否这样一个问题的判断大多是肯定的,这主要是由于没有在回归方程中加入区位这样一个非常显著的控制变量;②虽然数据显示的结果如前所述,但我们可以推测,一些资源开发的负面影响或者在短期内尚不能完全释放出来,或者无法反映在我们的研究中。总之实际的情况恐怕比数据分析的结果要严峻,及早进行规避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诅咒 荷兰病 资源型经济 资源富集区 东西部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东中西部典型城市EKC曲线的阶段判断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西琴 杜倩倩 张远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6-60,共5页
在东中西部分别选择两个典型城市,分析环境库兹涅茨(EKC)曲线及其所处的阶段,从污染物排放、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环境保护投资等几个方面,比较分析这些因素对EKC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两个城市已进入倒"U"型EKC曲... 在东中西部分别选择两个典型城市,分析环境库兹涅茨(EKC)曲线及其所处的阶段,从污染物排放、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环境保护投资等几个方面,比较分析这些因素对EKC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两个城市已进入倒"U"型EKC曲线下降阶段;中部地区两个城市处于倒"U"型EKC曲线上升阶段的后期;西部地区两个城市处于倒"U"型EKC曲线的上升阶段。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中西部 EKC曲线 典型城市 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中西部典型城市公安政务微博运营状况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国华 董理 +2 位作者 陈怡 钟声杨 闵晨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6-110,185,共6页
以深圳、武汉和乌鲁木齐公安局官方微博2014年所发布的全部微博为基础,按照简单等比例原则以20%的比例获取研究资料,对3个城市公安政务微博的内容、形式及受关注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市、武汉市和乌鲁木齐市公安局都非常重... 以深圳、武汉和乌鲁木齐公安局官方微博2014年所发布的全部微博为基础,按照简单等比例原则以20%的比例获取研究资料,对3个城市公安政务微博的内容、形式及受关注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市、武汉市和乌鲁木齐市公安局都非常重视利用微博进行舆论引导、发布警民动态等,丰富了社会管理的新途径,提高了警民互动沟通的水平与效率;但是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行政意识及网络管理水平的差异,3个城市公安政务微博综合运营表现也存在较大差距。并据此从加强不同地区各级公安政务微博的互动、建立突发事件舆情应对机制、建立科学适用的公安政务微博运营绩效评估体系3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完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 公安政务微博 东中西部 典型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人口受教育程度看我国东西部地区人口文化素质差异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振 周春山 《西北人口》 2003年第2期32-34,37,共4页
本文以人口普查的资料为依据,对中国东西部人口各种受教育程度指标进行了大致的分析,进而比较了这两个地区人口文化素质的具体差异,同时提出了缩短两地人口文化素质差距,提高西部地区人口文化素质的相应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人口 文化素质 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奥运战略思考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君侠 张丽 王志莉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7,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座谈等方法 ,对西北 5省区竞技体育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笔者认为 :西北地区竞技体育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发展 ,短中期内西北地区竞技体育尚难改变位次 ;其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是“抓好基础 ,突出重点 ,储备力量 ,...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座谈等方法 ,对西北 5省区竞技体育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笔者认为 :西北地区竞技体育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发展 ,短中期内西北地区竞技体育尚难改变位次 ;其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是“抓好基础 ,突出重点 ,储备力量 ,迎接挑战” ;其战略目标是“巩固中求发展 ,放眼奥运做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竞技体育 可持续发展 发展战略 奥林匹克运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脆弱区输气管道沿线生态修复措施探讨——以西气东输宁夏段为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沈中原 赵罡 +1 位作者 李占斌 姜昌亮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5期71-74,共4页
西气东输宁夏段管道沿线区域为典型的生态脆弱区,管道建设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破坏生态环境,引发新的水土流失,造成环境进一步恶化。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沿线水文气象、土壤、植被状况等自然生态条件。依据”适地适树,适... 西气东输宁夏段管道沿线区域为典型的生态脆弱区,管道建设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破坏生态环境,引发新的水土流失,造成环境进一步恶化。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沿线水文气象、土壤、植被状况等自然生态条件。依据”适地适树,适地适草”的原则,提出了风蚀防治区和水风蚀交错防治区等典型区植被恢复的树草种选择方案,并针对不同侵蚀区类型提出不同布设方案,最后对林草管护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西气东输 植被重建 生态修复 生态脆弱区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沂南区域排涝治理的盐东控制工程治理方案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玲玲 申霞 洪大林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3-117,共5页
针对盐东控制工程为江苏省沂南地区盐西片东排入海的唯一控制工程,分析了沂南盐西片5 a一遇排涝、20 a一遇排洪规模,结合数模计算分析了盐东控制现状排涝、排洪能力,指出了沂南地区盐西片现状排涝、排洪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并针对目... 针对盐东控制工程为江苏省沂南地区盐西片东排入海的唯一控制工程,分析了沂南盐西片5 a一遇排涝、20 a一遇排洪规模,结合数模计算分析了盐东控制现状排涝、排洪能力,指出了沂南地区盐西片现状排涝、排洪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并针对目前的工程现状及治理状况提出了提高该片区排涝、排洪能力的治理措施和方案,可为今后沂南盐西片排涝、排洪治理方案的研究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沂南 区域排涝 工程治理 控制工程 方案研究 region Area REGULATION east 排洪能力 治理方案 治理措施 影响因素 技术依据 计算分析 工程现状 地区 江苏省 合数模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西差距还是南北差距?——1978年以来中国区域差距的演变与机理分析 被引量:31
19
作者 安树伟 李瑞鹏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9-120,共12页
1978—2021年,中国区域绝对差距一直是扩大的,而相对差距经历了先缩小、后扩大、再缩小、基本稳定4个阶段。中国的东西差距一直大于南北差距,2013年以来扭转的南北差距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中国区域差距是资源禀赋、区域战略与政策、要素... 1978—2021年,中国区域绝对差距一直是扩大的,而相对差距经历了先缩小、后扩大、再缩小、基本稳定4个阶段。中国的东西差距一直大于南北差距,2013年以来扭转的南北差距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中国区域差距是资源禀赋、区域战略与政策、要素流动、市场需求、市场化水平和文化传统等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未来中国需要精准的区域政策以调控区域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总体差距 东西差距 南北差距 演变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21世纪东、中、西部人口家庭老化预测和对策分析 被引量:15
20
作者 曾毅 王正联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0,37,共11页
本文应用多区域多维家庭人口预测新方法对我国东、中、西部部分城乡人口家庭老化的模拟分析表明,如果迁移人口绝大多数是年轻人的年龄分布长期不变,我国21世纪人口家庭老化最严重的"重灾区"在中部地区,其次是东部。我们建议... 本文应用多区域多维家庭人口预测新方法对我国东、中、西部部分城乡人口家庭老化的模拟分析表明,如果迁移人口绝大多数是年轻人的年龄分布长期不变,我国21世纪人口家庭老化最严重的"重灾区"在中部地区,其次是东部。我们建议实行鼓励年轻迁移者携老年父母迁往城镇定居的政策,以避免中部地区(包括城乡)和各地区农村人口家庭老化程度太高的严重后果。如果在东、中、西部因地制宜,平稳实施城乡二孩晚育软着陆,老化程度将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中西部 人口家庭老化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