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吐鲁番民居夏季热环境与被动式降温设计研究
1
作者 张磊 韩庆卿 田孟雨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28,共7页
对新疆吐鲁番传统民居开展夏季热环境分析,剖析吐鲁番民居夏季室内过热问题,探究适宜的被动式降温设计策略以及相匹配的设计参数,揭示降温设计参数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通过外窗的太阳直射辐射得热和围护结构外表面太阳辐... 对新疆吐鲁番传统民居开展夏季热环境分析,剖析吐鲁番民居夏季室内过热问题,探究适宜的被动式降温设计策略以及相匹配的设计参数,揭示降温设计参数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通过外窗的太阳直射辐射得热和围护结构外表面太阳辐射得热是造成吐鲁番民居地上空间夏季过热的主要原因,水平遮阳构件遮阳投影系数和围护结构外表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是吐鲁番民居降温设计关键参数。当水平遮阳构件的遮阳投影系数从0.2增大至0.4时,室内空气温度平均值和最高值分别降低0.53℃和1.01℃。屋顶外表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较墙体更加显著,且不同朝向墙体太阳辐射吸收系数对室内热环境影响存在差异,东墙太阳辐射吸收系数主要影响室内空气温度平均值,西墙太阳辐射吸收系数则对室内空气温度最高值有较大影响。此外,吐鲁番民居特有的屋顶晾房具有遮阳降温效果,将晾房空间设计为2层,可显著提升晾房隔热性能,其下部房间室内空气温度平均值和最高值分别降低0.68℃和0.94℃,晾房墙体镂空率宜选择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式太阳能建筑 极端干热气候 夏季热环境 被动式降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中国典型气候区办公建筑能耗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红莲 王赏玉 +2 位作者 侯立强 许馨尹 杨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7-154,共8页
基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SRES情景下中排放A1B场景及低排放B1情景的预测结果,针对中国5个建筑热工设计分区的代表城市,以历史30年气象观测数据挑选出的典型气象年为基准,采用"Morphing"方法生成未来2种排... 基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SRES情景下中排放A1B场景及低排放B1情景的预测结果,针对中国5个建筑热工设计分区的代表城市,以历史30年气象观测数据挑选出的典型气象年为基准,采用"Morphing"方法生成未来2种排放场景下代表城市的建筑能耗模拟用逐时气象数据,并对直至21世纪末每隔10年作为一个时间节点,进行代表城市办公建筑的全年能耗模拟,预估气候变化下建筑能耗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总体上5个代表城市办公建筑的采暖能耗呈降低趋势、制冷能耗呈增加趋势,但在不同的排放情景下,不同气候区代表城市的建筑能耗变化有明显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能耗 建筑 热工设计分区 能耗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北差异: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技术的评价方法 被引量:9
3
作者 饶小军 袁磊 胡鸣 《南方建筑》 2010年第5期22-27,共6页
本文通过对既有建筑的绿色改造中热舒适度与节能标准等问题的探讨和分析,抽取了热舒适性作为基础概念来梳理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问题,为建筑师的设计工作制定出一种系统科学、具有可操作性的评析方法,以应对技术更新所... 本文通过对既有建筑的绿色改造中热舒适度与节能标准等问题的探讨和分析,抽取了热舒适性作为基础概念来梳理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问题,为建筑师的设计工作制定出一种系统科学、具有可操作性的评析方法,以应对技术更新所带来的各种复杂的技术措施的选择与优化问题。本文重点分析在中国不同气候分区的条件下,各种节能技术措施对热舒适性的影响程度的差异,即对被动式设计手段的效率进行量化分析。论文提出,既有建筑绿色改造应根据不同的气候特征和地域特点,建立对各气候区运用被动式设计技术的综合评价模型,分析各种技术在不同气候区使用的差异性和效率,并以被动式设计作为基础,以主动式设计为辅。针对不同的建筑类型及空间特点,提出"适宜"的技术措施和整体方案。以达到降低碳排放的目的,为人类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做出积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建筑 绿色改造 南北气候差异热舒适性 被动式设计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寒地区民用建筑热工设计二级分区指标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文泽球 刘衍 +2 位作者 杨柳 李晨 董宏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3-190,共8页
严寒地区分布范围广、气候条件复杂,现行标准规范以基准温度18℃的采暖度日数(HDD18)作为分区指标,将严寒地区划分为3个二级气候区。为分析该指标的适用性,通过EnergyPlus软件模拟并地较典型建筑在严寒地区61个城市的年累计热负荷差异,... 严寒地区分布范围广、气候条件复杂,现行标准规范以基准温度18℃的采暖度日数(HDD18)作为分区指标,将严寒地区划分为3个二级气候区。为分析该指标的适用性,通过EnergyPlus软件模拟并地较典型建筑在严寒地区61个城市的年累计热负荷差异,对比部分城市之间的气候特征,分析城市的HDD18与建筑年累计热负荷的关系,探讨HDD18分区指标的适用地区。结果表明:在HDD18相近的条件下,西部高海拔地区城市的建筑年累计热负荷显著低于东部城市;HDD18与建筑年累计热负荷仅在太阳辐射量及夏季温度差异较小的地区呈线性关系;HDD18作为分区指标,适用于太阳辐射及夏季温度差异小的地区,严寒地区宜结合太阳辐射等因素划分二级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热工设计分区 严寒地区 建筑负荷 太阳辐射 度日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冷气候类型与建筑热工设计对策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加平 何知衡 杨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9-314,共6页
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2016)将我国陆地国土划分为五大热工设计分区,其中包含寒冷气候区和严寒气候区,并给出了原则性的设计要求.从建筑节能乃至绿色建筑设计角度来审视,发现既有的热工设计分区过于笼统,单一分区... 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2016)将我国陆地国土划分为五大热工设计分区,其中包含寒冷气候区和严寒气候区,并给出了原则性的设计要求.从建筑节能乃至绿色建筑设计角度来审视,发现既有的热工设计分区过于笼统,单一分区面积太大,分区指标太粗,不利于建筑的被动式太阳能利用和气候适应性设计.本文在回顾建筑气候区划的历史背景基础上,提出了将空气温度的日较差纳入到热工设计分区指标中,以便将现有寒冷气候区和严寒气候区的气候类型做进一步细化,行文中统称为寒冷气候类型,同时给出了每一个寒冷气候类型相应的建筑热工设计对策.本研究可为相关建筑气候区划标准及建筑设计标准规范的修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热工设计分区 寒冷气候类型 设计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