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华夏构造体系地块的多层次“构造隆起-拆离凹陷”特征:大兴安岭造山带例析 |
吕古贤
张宝林
焦建刚
王翠芝
毕珉烽
付旭
吕承训
马立成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2
|
冀中坳陷南部中—新生代构造转换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
王琦
孙永河
付晓飞
张万福
李熹微
王有功
彭贤锋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3
|
博孜-大北区域断裂活动的差异性及其对油气聚集的指示意义——来自天然地震及数值模拟的启示 |
王清华
汪伟
吴超
尹宏伟
金江宁
贺婉慧
李志豪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库车坳陷构造裂缝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 |
于璇
侯贵廷
能源
李杰
魏红兴
|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5
|
|
5
|
基于ANSYS的应力场模拟在库车坳陷克拉苏地区的初步应用 |
蒋有录
张乐
鲁雪松
李景明
王红军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5
|
|
6
|
海拉尔盆地呼和湖凹陷断裂形成演化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
李军辉
卢双舫
蒙启安
曹瑞成
朱德丰
刘赫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7
|
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古潜山的构造成因类型 |
何登发
崔永谦
张煜颖
单帅强
肖阳
张传宝
周从安
高园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64
|
|
8
|
负向构造区油气成藏理论认识与勘探实践 |
赵贤正
金凤鸣
蒲秀刚
罗群
周立宏
韩国猛
姜文亚
董雄英
时战楠
韩文中
张伟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5
|
|
9
|
阿姆河盆地别什肯特坳陷及其邻区构造成因与勘探意义 |
聂明龙
吴蕾
徐树宝
刘斌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6
|
|
10
|
克拉苏构造带盐下深层断背斜储集层构造裂缝带分布规律 |
周露
李勇
蒋俊
李梅
莫涛
李向云
|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11
|
川西坳陷压扭应力场的形变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
黄泽光
刘光祥
潘文蕾
翟常博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
2003 |
9
|
|
12
|
库车坳陷现今构造应力场与天然气分布关系 |
张凤奇
王震亮
鲁雪松
宋玉斌
盛晓峰
|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5
|
|
13
|
辽河坳陷边台变质岩潜山油藏裂缝分布特征 |
曾联波
张吉昌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
1997 |
26
|
|
14
|
超深层致密砂岩储层构造裂缝定量表征与分布预测——以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深5气藏为例 |
王珂
张惠良
张荣虎
王俊鹏
孙雄伟
杨学君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
2017 |
11
|
|
15
|
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北段上古生界裂缝特征及对气水分布的影响 |
刘新社
任德生
候云东
王怀厂
|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9
|
|
16
|
主控断裂在南贝尔凹陷的控藏作用 |
赵亮
|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2
|
|
17
|
孙吴-嘉荫盆地孙吴断陷重磁研究进展 |
朱彦平
|
《科学技术与工程》
|
2011 |
2
|
|
18
|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膏盐岩分布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
宋金鹏
田盼盼
代俊杰
杨连刚
戴瑞瑞
郭喜阳
|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2
|
|
19
|
汤原断陷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 |
张永丰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7
|
|
20
|
塔南凹陷早白垩世构造演化及其对沉积充填和砂体分布的控制 |
许凤鸣
张晓东
王涛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
2011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