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可解释机器学习框架的列车乘车区段客流分布预测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孙国锋 景云 +2 位作者 李和壁 田志强 田小鹏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9-262,共14页
为解释客运产品特征对列车乘车区段客流分布预测的影响,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可解释机器学习框架的高速铁路列车乘车区段客流分布预测方法。首先,提出基于梯度提升树模型的高速铁路列车乘车区段客流分布预测框架,构建不同梯度提升树模型(GBD... 为解释客运产品特征对列车乘车区段客流分布预测的影响,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可解释机器学习框架的高速铁路列车乘车区段客流分布预测方法。首先,提出基于梯度提升树模型的高速铁路列车乘车区段客流分布预测框架,构建不同梯度提升树模型(GBDT、XGBoost、LightGBM及CatBoost)的高速铁路列车乘车区段客流分布预测模型;其次,计算特征贡献重要度,基于SHAP(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方法实现特征变量优化,揭示单一特征和交互特征与列车乘车区段客流分布预测的非线性关系。北京南—上海虹桥间列车客流分布预测结果表明:4种模型可精准预测客流分布结果,GBDT,XGBoost,LightGBM及CatBoost在测试集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664,0.9601,0.9680及0.9715;特征优化后,按贡献重要度排序依次为标杆车,票价,旅行时间,日期,星期,车次及出发时间;特征优化后,CatBoost-7模型在验证集中的决定系数为0.9458;日期和标杆车对客流分布预测呈现非线性正相关,旅行时间对客流分布预测呈现非线性负相关,低旅行时间、高票价及出发时间整点的标杆车对客流分布预测产生正向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能够为高速铁路客运产品设计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客流分布预测 可解释机器学习 列车乘车区段 非线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git模型在广深铁路客流分担率估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35
2
作者 谢如鹤 邱祝强 +1 位作者 李庆云 王荣华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1-115,共5页
客流分担率估算的常用方法有分担率曲线法和函数模型法,通过比选决定采用函数模型法中的Logit模型。从旅客和社会需求的角度,对传统的Logit模型特征函数求解进行改进;以安全性、快捷性、票价水平、舒适度、开行间隔、方便性、服务水平... 客流分担率估算的常用方法有分担率曲线法和函数模型法,通过比选决定采用函数模型法中的Logit模型。从旅客和社会需求的角度,对传统的Logit模型特征函数求解进行改进;以安全性、快捷性、票价水平、舒适度、开行间隔、方便性、服务水平和环境友好性等8个参数确定运输产品的效用值,代替传统的Logit模型求解特征函数值。在市场调查和参考专家建议的基础上,确定8个参数的效用值,利用改进的Logit模型,计算出在广深间旅客运输市场中铁路的需求分担率为46.7%,公路为53.3%。依据1999—2003年广深间实际客流量的变化情况,计算出铁路对总客运需求的满足率为18.8%,城际铁路对城际旅客运输需求的满足率为72.7%。可见,广深铁路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客运需求。因此,铁路四线建设应该加速,运营组织模式应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流分担率 LOGIT模型 运输效用值 客运需求满足率 广深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北京奥运会交通需求预测 被引量:15
3
作者 许焱 荣建 +1 位作者 刘小明 陈艳艳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5-319,共5页
研究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交通需求预测的方法。将奥运交通需求分为社会背景交通需求和奥运会比赛、活动带来的交通需求两部分,对后者分别从客运和货运两方面进行了研究。从奥运会客流流量、出行方式、车辆需求量、客流分布特性等角度对... 研究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交通需求预测的方法。将奥运交通需求分为社会背景交通需求和奥运会比赛、活动带来的交通需求两部分,对后者分别从客运和货运两方面进行了研究。从奥运会客流流量、出行方式、车辆需求量、客流分布特性等角度对奥运会客运交通需求进行了预测,从货物种类、运输方式等角度研究了奥运会货运交通需求。分析了奥运会交通需求的特点,提出了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运会 交通需求 出行方式 客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间旅客运输需求的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黄海波 何琳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9,共5页
利用重力模型和分对数模型,分别对沪宁杭城市群旅客运输需求总量以及各种运输方式的市场份额进行预测和分析,阐述了铁路不仅适合中长途旅客运输,而且也适合大容量。
关键词 运输需求 城市群 铁路运输 旅客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BA的福建省道路客运需求分布预测 被引量:3
5
作者 林玉英 陈诚 +1 位作者 刘娜翠 邱荣祖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91-994,1021,共5页
在分析道路客运需求预测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增长系数法中的底特律方法,设计开发基于Excel VBA的客运需求分布预测系统。以福建省道路客运需求分布预测为例,将区域划分为9个交通小区,根据各交通小区近5年客运统计数据,综合考虑人口分布与... 在分析道路客运需求预测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增长系数法中的底特律方法,设计开发基于Excel VBA的客运需求分布预测系统。以福建省道路客运需求分布预测为例,将区域划分为9个交通小区,根据各交通小区近5年客运统计数据,综合考虑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趋势,通过系统实现了2015年的道路客运需求分布量的预测。经计算,预测表与实际调查表平均相对误差率为13.1%。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该系统预测目标年的客运分布,操作简便,精度较高,运行速度快,可提高客运规划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运需求分布预测 底特律法 四阶段法 EXCEL VB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集结点的应急交通时变疏散需求预测模型 被引量:5
6
作者 耿彦斌 韦献兰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10年第4期131-136,共6页
本文着重研究应急交通需求时空分布预测方法.从分析应急交通需求特点入手,在总结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广义S型行为反应曲线的概念,并紧扣不同集结点的疏散时间要求和反应参数各异的特点,建立了广义S型需求加载曲线模型,同时给出了单位... 本文着重研究应急交通需求时空分布预测方法.从分析应急交通需求特点入手,在总结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广义S型行为反应曲线的概念,并紧扣不同集结点的疏散时间要求和反应参数各异的特点,建立了广义S型需求加载曲线模型,同时给出了单位时段疏散百分比的分析方法.应用上述方法,设计了分时段应急交通OD需求矩阵的求解算法,从而建立应急交通需求时空分布模型.基于MATLAB软件对模型编程实现,在对给定算例进行应用后,证明模型能够准确刻画不同时刻的各集结点和整个系统的应急需求疏散比例的动态变化,并有效应用于应急交通时变需求分布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运输 交通应急 时变需求 分布预测 疏散 S反应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网络数据驱动下旅游客运需求预测模型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坚 彭涛 +1 位作者 曹晏诗 刘柯良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1-47,76,共8页
为解决移动互联网络信息新环境下旅游客运需求预测模型数据来源有限所导致精度不足的问题,以社交网络数据为切入点,通过网络爬虫技术对社交网络中旅游出行相关文本数据进行采集,运用BERT模型的情感分析对社交网络文本型数据进行定量化... 为解决移动互联网络信息新环境下旅游客运需求预测模型数据来源有限所导致精度不足的问题,以社交网络数据为切入点,通过网络爬虫技术对社交网络中旅游出行相关文本数据进行采集,运用BERT模型的情感分析对社交网络文本型数据进行定量化处理。在传统旅游客运需求预测模型中融入结构化后的社交网络数据,结合天气、节假日状态等变量构建基于梯度提升回归树(GBRT)的旅游客运需求预测模型。最后,以黄山旅游风景区为实例对象,基于景区客运站实际统计数据和社交网络数据,运用上述方法,进行黄山旅游客运需求预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社交网络数据有助于提升旅游客运需求预测精度,基于社交网络数据的旅游需求预测模型平均预测精度相较于传统模型提升了10.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旅游客运 自然语言处理 GBRT模型 BERT模型 需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共交通客流量预测序列模型
8
作者 胡华颖 李观华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3期19-24,共6页
本文通过广州市公交线路调整研究的实践,设计了一套在计算机上实现的简便实用的城市公交客流量预测序列模型。它包括公交出行产生与吸引、公交山行分布和公交线路分配等3个子模型。输入客流调查和线网的有关数据,便得到一系列评价和比... 本文通过广州市公交线路调整研究的实践,设计了一套在计算机上实现的简便实用的城市公交客流量预测序列模型。它包括公交出行产生与吸引、公交山行分布和公交线路分配等3个子模型。输入客流调查和线网的有关数据,便得到一系列评价和比较公交线网布局合理与否的统计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交客流量 预测 序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自贸港背景下海口市对外客运量预测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亚男 席洋 +1 位作者 杨嘉钰 刘剑锋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0-267,281,共9页
针对典型的海岛型城市海口市,综合考虑经济、政策、基础设施等多维度定性、定量影响因素,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预测2020—2035年海口市对外客运需求量。预测结果显示,未来15年海口市对外客运需求呈稳步上升趋势,预计在2035年对外客运总... 针对典型的海岛型城市海口市,综合考虑经济、政策、基础设施等多维度定性、定量影响因素,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预测2020—2035年海口市对外客运需求量。预测结果显示,未来15年海口市对外客运需求呈稳步上升趋势,预计在2035年对外客运总量将突破8000万人次。GDP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当增速大于9%时,当前设施建设计划需要进一步加强,提前提高交通设施的供给能力;就业引进人口敏感性分析得出,人才引进规模控制在100万人左右可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比60万人、140万人分别高出6.9%、5.1%;两种主要对外交通方式(机场和高铁)建设时序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机场开通相比高铁可拉动需求增长提高6.3%,这充分说明航空是海岛型城市对外出行的主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运输 需求预测 系统动力学 对外客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