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5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ynamic Protective Control Strategy for Distributed Generation System with Fixed-speed Wind Turbines
1
作者 Mu WEI Zhe CHEN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78-184,共7页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duction generator based fixed-speed wind turbines(FSWT)are investigated.The impacts of different execution time in protective operations are studied under different fault duration and various ...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duction generator based fixed-speed wind turbines(FSWT)are investigated.The impacts of different execution time in protective operations are studied under different fault duration and various wind velocity situations,e.g.,FSWT stabilities of load shedding in distribution systems.Based on this research,a dynamic protective control strategy for a distributed generation system(DGS)with FSWT is proposed.Finally,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trate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发电系统 控制策略 动态保护 风力发电机组 速度 执行时间 风力涡轮机 异步发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碱性-质子交换膜混合电解槽的离网型风光耦合制氢系统容量配置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徐衍会 李冠霖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共9页
未来绿氢的规模化发展需要走工艺离网型的技术路线。为此,结合风力/光伏发电、碱性-质子交换膜(ALK-PEM)电解槽和储能设备,构建风光耦合制氢系统,对其多目标优化配置进行研究。采用密度峰值优化的近邻传播快速聚类算法得到风光联合出力... 未来绿氢的规模化发展需要走工艺离网型的技术路线。为此,结合风力/光伏发电、碱性-质子交换膜(ALK-PEM)电解槽和储能设备,构建风光耦合制氢系统,对其多目标优化配置进行研究。采用密度峰值优化的近邻传播快速聚类算法得到风光联合出力典型场景;考虑ALK-PEM电解槽的特点,提出电解制氢单元的功率分配策略,结合风光耦合制氢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式,以减小系统成本、提高系统能量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为目标,构建系统容量配置优化模型,并采用多机制第三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对混合电解槽制氢系统与混合电解槽-储能协同制氢系统的多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混合电解槽制氢系统,协同制氢系统中的储能设备能够实现对电解槽功率的补偿,使得ALK电解槽所占比重有所提升,显著降低电解槽的启停次数,单位制氢成本和弃风弃光率分别降低了8.76%、54.01%,系统能量效率和内部收益率分别提高了34.85%、13.58%,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与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 碱性电解槽 质子交换膜电解槽 风光耦合制氢系统 容量配置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场参与电网一次调频的功率分配策略
3
作者 张小莲 孙啊传 +2 位作者 陈冲 郝思鹏 许乐妍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9-316,共8页
针对不同风况下运行的风电场调频能力差异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多风电场参与电网一次调频的调频功率协同分配策略,并对风电场的调频能力评估方法进行了改进。该策略提出风电场调频功率协同控制方法,该方法建立在风电场各台机组的一次调频... 针对不同风况下运行的风电场调频能力差异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多风电场参与电网一次调频的调频功率协同分配策略,并对风电场的调频能力评估方法进行了改进。该策略提出风电场调频功率协同控制方法,该方法建立在风电场各台机组的一次调频控制策略采用惯量控制和下垂控制的基础上,旨在根据风电场转子动能实现按能力分配调频功率,从而有效改善风电场在频率支撑过程中的调频功率响应特性。通过仿真分析,改进后的风电场调频能力评估方法能够针对不同风况下运行的风电场,有效评估其调频能力大小;采用改进后风电场协同控制策略,风电场之间的调频功率能够实现按能力分配,调频功率得到充分利用,相较于传统协同控制,系统频率响应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动能 风电场一次调频 协同控制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容量风力机串列布置尾流特性数值模拟
4
作者 张立栋 田史琳 +3 位作者 冯江哲 任淮辉 陈哲 王兆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351-4359,I0019,共10页
为研究不同容量风力机尾流的相互作用情况,该文通过致动线模型(actuator line model,ALM)耦合大涡模拟(large eddy simulation,LES)的方法对串列布置两台容量不一的水平轴风力机在不同流向间距下的尾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尾流场速度分... 为研究不同容量风力机尾流的相互作用情况,该文通过致动线模型(actuator line model,ALM)耦合大涡模拟(large eddy simulation,LES)的方法对串列布置两台容量不一的水平轴风力机在不同流向间距下的尾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尾流场速度分布、涡量分布、频谱特性以及尾涡演变情况。结果表明,随着下游风力机的容量和几何尺寸的增加,尾流区速度波动越大,上下游风力机尾流掺混强度增强,掺混后的涡结构向上偏转程度加剧,使垂向尾流发展更加均匀,湍动能也较大;随着流向间距的增加,下游风力机的尾流受上游风力机轮毂中心涡的卷吸作用减弱,受下叶尖涡和塔筒脱落涡的裹挟输运作用增加。总体来讲,大小容量不同的风力机的尾流掺混能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尾流的恢复,但是需要一定的发展空间来使其克服下游风力机产生的进一步速度亏损的影响,该文中的发展空间为6~8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串列布置 尾流掺混 速度分布 涡量分布 功率谱密度 尾涡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电缆状态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5
5
作者 马国明 秦炜淇 +3 位作者 王思涵 胡靖 阎洁 王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0-387,I0031,共19页
随着海上风电的快速发展,海底电缆得到广泛应用,但其维修难度大、周期长、单次故障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因此,海底电缆状态的准确监测与预警十分重要。该文首先对比海底电缆与陆地电缆在长度、结构、绝缘可靠性、运行环境等方面的区别,... 随着海上风电的快速发展,海底电缆得到广泛应用,但其维修难度大、周期长、单次故障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因此,海底电缆状态的准确监测与预警十分重要。该文首先对比海底电缆与陆地电缆在长度、结构、绝缘可靠性、运行环境等方面的区别,分析表明,海底电缆本体事故较多,故障发生位置随机性较高,需要进行分布式的状态监测。其次,梳理拓扑改进、脉冲编码、降噪算法、分布式放大等提升分布式光纤传感距离与精度的方法,总结分布式光纤传感在海底电缆状态监测方面的主要进展。然后,分析不同分布式光纤传感方法在海底电缆工程综合监测系统中的发展应用情况。最后,论述海底电缆状态分布式光纤监测研究的机遇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海底电缆 状态监测 分布式光纤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pula函数的代表年风速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远坤 冯钰栋 马惠群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1-157,共7页
以长系列再分析数据作为基础数据,提出一种基于Copula函数的代表年风速计算方法。采用威布尔分布计算测风年测风塔和气象站风速的概率边缘分布,利用Gumbel-Hougaard Copula函数对测风塔和气象站风速边缘分布进行联结,以条件分布计算测... 以长系列再分析数据作为基础数据,提出一种基于Copula函数的代表年风速计算方法。采用威布尔分布计算测风年测风塔和气象站风速的概率边缘分布,利用Gumbel-Hougaard Copula函数对测风塔和气象站风速边缘分布进行联结,以条件分布计算测风年和代表年风速之间的差值,以推求代表年风速,并与规范推荐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气象站和测风塔年风速相关性优劣,Copula方法代表年风速计算结果精度均优于规范方法,为风电场资源评价中代表年风速计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 威布尔分布 风电 COPULA 条件分布 代表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风光不确定性的虚拟电厂合作博弈调度及收益分配策略 被引量:3
7
作者 宋铎洋 薛田良 +3 位作者 李艺瀑 涂金童 毕宇豪 王满康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3-206,共14页
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VPP)通过先进的控制技术高效聚合容量小、数量多的分布式能源(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DER)参与电力市场交易。随着DER数量的增加,其出力的波动性以及聚合后的收益问题需要解决。基于此,提出一种在... 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VPP)通过先进的控制技术高效聚合容量小、数量多的分布式能源(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DER)参与电力市场交易。随着DER数量的增加,其出力的波动性以及聚合后的收益问题需要解决。基于此,提出一种在日前电力市场下,多类型DER聚合于VPP的协同博弈调度模型。首先,提出多类型DER聚合于VPP的运营框架。其次,由于风光出力的不确定性严重影响系统的运行,建立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al decomposition,VMD)和改进的双向多门控长短期记忆(bidirectional multi gated long short-term memory,Bi-MGLSTM)网络的组合预测模型。然后,同类型DER形成联盟,并以售电收益最大化为目标,构建VPP多联盟的合作博弈调度模型,为实现联盟及成员间收益分配的公平性,设计多因素改进shapley值法和基于奇偶循环核仁法的两阶段细化收益分配方案。最后,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提高风光功率的预测精度,实现VPP内联盟间合作互补运行,保证了多个主体间收益分配的公平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电厂(VPP) 分布式能源(DER) 风光预测 合作博弈 SHAPLEY值 核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组件温度分布及其功率预测模型研究
8
作者 冯钰贻 曾弋凡 +4 位作者 丁慕琛 顾欣宇 王子轩 李英峰 李美成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83-390,共8页
为解决不断发展的大规模光伏发电接入电网后带来的调度问题,该文基于流体力学与热力学理论,提出一种用于预测光伏组件温度分布及其功率的模型。与传统的基于大数据与神经网络预测组件表面平均温度的方法相比,该模型一方面不依赖于历史... 为解决不断发展的大规模光伏发电接入电网后带来的调度问题,该文基于流体力学与热力学理论,提出一种用于预测光伏组件温度分布及其功率的模型。与传统的基于大数据与神经网络预测组件表面平均温度的方法相比,该模型一方面不依赖于历史测量数据,缺少相关数据也不妨碍其高精度的预测;另一方面可预测光伏组件表面的温度分布,并据此预测功率,具有更高的预测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太阳电池 光伏组件 风速 温度分布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解槽运行特性的风电制氢电解槽阵列优化控制
9
作者 许子怡 孙立政 +2 位作者 肖举栋 王丰 卓放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75-2185,I0006-I0009,共15页
随着能源低碳、清洁转型的推进,大规模风电制氢系统需要多台电解槽构成电解槽阵列,通过对电解槽阵列进行功率分配及状态切换以适应风电出力的波动性。为进一步提高电解槽阵列制氢效率、产氢量及整体运行寿命,提出了考虑电解槽运行特性... 随着能源低碳、清洁转型的推进,大规模风电制氢系统需要多台电解槽构成电解槽阵列,通过对电解槽阵列进行功率分配及状态切换以适应风电出力的波动性。为进一步提高电解槽阵列制氢效率、产氢量及整体运行寿命,提出了考虑电解槽运行特性的风电制氢系统电解槽阵列优化控制方法。基于电解槽运行特性建立其制氢效率、产氢量、启停模型以及寿命衰减模型,量化了系统优化目标及相关评估指标;提出了一种基于电解槽历史运行数据的电解槽阵列优化控制方法,考虑电解槽在各运行状态下的运行时长,根据风电功率分别确定在过载、变载、低载、备用、热启动、停机、冷启动状态下运行的电解槽编号,并对电解槽阵列进行功率分配及状态切换;通过多场景设置对不同方案的优化结果进行量化分析与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优化策略综合提高了电解槽阵列的制氢效率、产氢量、运行寿命及制氢收益,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及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制氢系统 电解槽 运行特性 历史运行数据 优化控制 功率分配 状态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风电不确定性的输配电系统鲁棒经济调度分布式算法
10
作者 黄馨仪 刘明波 +1 位作者 林舜江 朱建全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5-177,共13页
随着风电以集中式和分布式的形式广泛接入输电系统和配电系统,如何在考虑风电出力不确定性的条件下对输配电系统进行协同经济调度以确保整个系统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是新的挑战。文中首先建立了考虑风电出力不确定性的输配电系统鲁棒经济... 随着风电以集中式和分布式的形式广泛接入输电系统和配电系统,如何在考虑风电出力不确定性的条件下对输配电系统进行协同经济调度以确保整个系统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是新的挑战。文中首先建立了考虑风电出力不确定性的输配电系统鲁棒经济调度模型,并采用多面体不确定集描述风电出力的不确定性。然后,在列与约束生成(C&CG)算法框架下,分别针对C&CG主问题和C&CG子问题,提出基于利普希兹动态规划算法和目标级联分析法的分布式求解算法,以保证输电系统和配电系统信息的相对独立。最后,在小型输配电系统和某实际输配电系统上进行了仿真计算,其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系统 配电系统 不确定性 风电 鲁棒优化 经济调度 列与约束生成 利普希兹动态规划 目标级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风浪联合发电系统的混合储能控制策略
11
作者 朱轩毅 黄宣睿 肖曦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62,共9页
针对应用混合储能平抑风浪联合发电系统功率波动的典型场景,采用二阶低通滤波法对超级电容器与锂电池功率进行初步分配,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一种包括功率修正与能量管理模块的新型功率分配控制拓扑。其中,功率修正模块主要从稳定直流母线... 针对应用混合储能平抑风浪联合发电系统功率波动的典型场景,采用二阶低通滤波法对超级电容器与锂电池功率进行初步分配,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一种包括功率修正与能量管理模块的新型功率分配控制拓扑。其中,功率修正模块主要从稳定直流母线电压、补偿储能内阻损耗与功率限幅需求出发,动态调整混合储能系统的功率分配初值以提升储能稳定运行能力;能量管理模块采用一种可免于荷电状态(SOC)滞留的变滤波时间常数法,通过设置能量缓冲区来避免超级电容器过充过放。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仿真模型,结果验证所设计控制策略的技术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功率分配 能量管理 荷电状态 风浪联合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状态切换的混合电解槽阵列滚动优化策略
12
作者 胡亚峰 赵希 +2 位作者 杨文龙 朱文超 谢长君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9-109,共11页
为提高水电解制氢系统与风电的适配性,针对碱性电解槽与质子交换膜电解槽构成的混合制氢系统功率分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状态切换的混合电解槽阵列滚动优化策略。在简单启停策略和常规滚动优化策略下对比混合系统和单一系统的性能... 为提高水电解制氢系统与风电的适配性,针对碱性电解槽与质子交换膜电解槽构成的混合制氢系统功率分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状态切换的混合电解槽阵列滚动优化策略。在简单启停策略和常规滚动优化策略下对比混合系统和单一系统的性能,混合系统的效率分别提升2.81和5.92个百分点。此外,还将3种不同的策略应用于混合制氢系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所提策略使电解槽间负荷更加均衡,系统效率比简单启停策略提升4.57个百分点,日产氢量增加0.354 t,提升16.40%,电解槽平均利用率提高18.82个百分点,风能利用率提升13.71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制氢 电解槽 功率分配 混合制氢系统 自适应状态切换 滚动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多日低风速事件的时空分布特性及对电力供应影响初探 被引量:1
13
作者 吕循岩 肖晋宇 +3 位作者 侯金鸣 金晨 姜海洋 杜尔顺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9-89,共11页
储能技术为新型电力系统应对高比例新能源发电随机性、波动性带来的系统供应充裕度不足问题提供了重要技术手段。然而,小概率的长时间“微风寡照”气象事件将给电力可靠供应带来高风险影响。考虑事件发生规律在空间上的互补特性,在规划... 储能技术为新型电力系统应对高比例新能源发电随机性、波动性带来的系统供应充裕度不足问题提供了重要技术手段。然而,小概率的长时间“微风寡照”气象事件将给电力可靠供应带来高风险影响。考虑事件发生规律在空间上的互补特性,在规划阶段对新能源基地选址进行统筹优化,是提高受电地区新能源发电充裕度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基于高分辨率、长周期历史气象分析数据集,聚焦连续多日低风速静稳天气事件时空分布特性,提出了连续多日低风速静稳天气事件的界定指标,完成了静稳天气筛选,并量化分析了单一地理格点的时序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事件空间形态特征的中国电力气象分区测算结果,量化评估了低风速长期静稳天气事件对电力供应充裕度及新能源布局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连续多日低风速事件 静稳天气 时空分布 电力充裕度 规划 新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误差概率分布及波动特性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修正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宫婷 车建峰 +2 位作者 王勃 柴荣繁 杨耘博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9-389,共11页
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风力发电装机占比持续增高,强随机波动的大规模风电出力给电力系统的“保消纳、保供电”带来严峻挑战,高精度的风电功率预测是解决上述挑战的重要基础手段,风电场和电网调度中心均将持续提升风电功率预... 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风力发电装机占比持续增高,强随机波动的大规模风电出力给电力系统的“保消纳、保供电”带来严峻挑战,高精度的风电功率预测是解决上述挑战的重要基础手段,风电场和电网调度中心均将持续提升风电功率预测精度视为长期重点工作。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短期风电功率预测误差分布特性统计与波动特性分析的风电功率预测修正方法。首先,考虑误差时序-条件特点对误差进行基于改进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法(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KDE)的误差概率密度分布特性分析,得出不同置信水平下的风电功率预测置信区间,以实现预测误差的分层划分。其次,采用变分模态分解算法(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将风电功率预测误差序列分解为趋势分量和随机分量,针对2类误差分量特点展开分类预测,并对最终所得误差结果进行波动性分析。最后,结合误差分层划分结果与误差波动特性分析进行综合判断,提出针对各类情况的误差补偿方案,从而获得修正后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值。实际算例表明,所提误差补偿方法可将风电功率月均方根误差较补偿前减少2.6个百分点,平均绝对误差较补偿前减少2.4个百分点,该方法能够有效减小风电功率预测误差,提升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误差概率分布 误差分层分析 误差波动性分析 误差分解-重构预测 误差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含风光储配电网多目标调度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定威 王锋 李波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45,共8页
随着双碳目标和新型电力系统的提出,含分布式电源和储能配电网的调度方法成为研究热点。针对目前含风光储配电网多目标调度方法无法兼顾经济性、稳定性和环保性,文中通过最小化区域内配电网削峰填谷方差、综合经济成本和污染治理成本为... 随着双碳目标和新型电力系统的提出,含分布式电源和储能配电网的调度方法成为研究热点。针对目前含风光储配电网多目标调度方法无法兼顾经济性、稳定性和环保性,文中通过最小化区域内配电网削峰填谷方差、综合经济成本和污染治理成本为优化多目标,建立含风光储的配电网削峰填谷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通过改进多目标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模型。通过算例分析验证所提方法的优越性。结果表明,与常规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具有较优的负荷削峰填谷方差、综合成本和污染治理成本,运算效率也较高,可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提供一定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新型电力系统 风光储 配电网 削峰填谷 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 量子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货市场下考虑风电不确定性的光热与风电联合系统经济调度
16
作者 李子郎 侯宏娟 +1 位作者 王佳怡 滕宇航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9-36,共8页
为研究现货市场下“光热+”可再生能源的经济调度策略,以50 MW塔式光热电站与300 MW风电场组成的联合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关键部件及子系统数学模型。基于分布鲁棒优化理论,综合1-范数和∞-范数构建不确定集,以系统收益最大为目标,... 为研究现货市场下“光热+”可再生能源的经济调度策略,以50 MW塔式光热电站与300 MW风电场组成的联合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关键部件及子系统数学模型。基于分布鲁棒优化理论,综合1-范数和∞-范数构建不确定集,以系统收益最大为目标,建立计及风电不确定性的联合系统两阶段优化调度模型,获得联合发电系统参与电力现货市场的最优出力分配,并与独立系统参与现货市场的收益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联合发电系统同时参与能量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的场景下,与独立系统相比,联合发电系统风电偏差惩罚降低92.70%,系统整体收益提高3.19%;最后分析获得风电历史数据量、概率分布置信度、最大调频容量及旋转备用容量对系统总收益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热电站 风电 现货市场 分布式鲁棒优化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频调制电流源换流器的中频分布式远海风电直流输电系统
17
作者 姚辰昊 熊小玲 +4 位作者 冯定腾 李明 李探 李晓博 赵成勇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98-1909,I0044,I0045,共14页
基频调制主动换相型电流源换流器(fundamental frequency modulation-based current source converter,FFM-CSC)无需子模块电容,且不需要大量无功补偿装置和滤波器组,有望成为远海风电直流送出的更优选择。然而现有FFM-CSC远海风电送出... 基频调制主动换相型电流源换流器(fundamental frequency modulation-based current source converter,FFM-CSC)无需子模块电容,且不需要大量无功补偿装置和滤波器组,有望成为远海风电直流送出的更优选择。然而现有FFM-CSC远海风电送出方案存在以下不足:1)海上汇集频率为工频,轻型化效果有限;2)集中送出时,一旦海上汇集系统发生故障,交流电压无法建立;3)电流源换流器(current source converter,CSC)与风电机组协同控制交流电压需要大量通信。对此,提出一种基于FFM-CSC的中频分布式远海风电直流输电系统,介绍其拓扑结构和数学模型;接着,提出了无需通信的海上CSC与风电场群协调控制交流电压策略;同时,针对风电场群风速不同造成的直流过电压问题提出双端直流电压协同控制;针对海上汇集系统故障提出一种双端CSC协同旁通与风机耗能装置相配合的故障穿越策略;最后,在PSCAD中对方案进行仿真验证,结果验证了基于FFM-CSC的中频分布式远海风电直流输电系统及其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海风电 电流源换流器 中频分布式 自同步 协同旁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享储能电站优化配置及选址评价方法
18
作者 屈克庆 乔敬茂 +2 位作者 毛玲 朱少杰 赵晋斌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4-622,共9页
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单元的选型优化是系统经济性、稳定性运行的保障。现有储能电站常采用单独配置的分布式框架,无法充分发挥储能资源调峰调频作用。为提升大量可调可控资源接入的利用效率,计及储能的“共享”特性展开对共享储能电站的... 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单元的选型优化是系统经济性、稳定性运行的保障。现有储能电站常采用单独配置的分布式框架,无法充分发挥储能资源调峰调频作用。为提升大量可调可控资源接入的利用效率,计及储能的“共享”特性展开对共享储能电站的优化配置和选址策略研究。首先,构建单个共享储能电站与多个分布式新能源协同发展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配置模型;其次,在考虑风光出力特性的情况下,设定共享储能电站优化选址评价指标;然后,在满足负荷需求以及日均经济成本最小的前提下,采用Yalmip工具与CPLEX商业求解器求解,得到共享储能电站的最优容量功率配置,进一步采用灰色关联度法确定共享储能电站最优接入位置;最后,采用IEEE 33节点算例进行仿真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共享储能电站的优化配置及选址策略,不仅可以得到最优规划决策,而且可以服务于多个用户,满足多节点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储能 风光出力特性 灰色关联度法 优化配置及选址 分布式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for wind energy and wind turbines by considering vertical wind shear 被引量:8
19
作者 郑玉巧 赵荣珍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6期2393-2398,共6页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 of wind speeds and the availability of wind turbines were investigated by considering the vertical wind shear. Based on the wind speed data at the standard height observed at a wind farm,...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 of wind speeds and the availability of wind turbines were investigated by considering the vertical wind shear. Based on the wind speed data at the standard height observed at a wind farm, the power-law process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wind speeds at a hub height of 60 m. The Weibull and Rayleigh distributions were chosen to express the wind speeds at two different heights. The parameters in the model were estimated via the least square(LS) method and the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MLE) method, respectively. An adjusted MLE approach was also presented for parameter estimation. The main indices of wind energy characteristics were calculated based on observational wind speed data. A case study based on the data of Hexi area, Gansu Province of China was given. The results show that MLE method generally outperforms LS method for parameter estimation, and Weibull distribution is more appropriate to describe the wind speed at the hub heig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ibull distribution wind power vertical wind shear power-law process parameter estim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动态减载和双层MPC的风储联合调频与功率优化分配 被引量:4
20
作者 朱瑛 石琦 +2 位作者 蔡寿国 卫志农 臧海祥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共8页
风机可以通过减载控制提供调频备用功率,但存在弃风量大的问题。为此,结合储能装置,设计了考虑风速分区与储能荷电状态(SOC)的二维动态减载策略,在提供充足调频备用功率的同时减小了弃风功率。在此基础上,结合双层模型预测控制(MPC)架构... 风机可以通过减载控制提供调频备用功率,但存在弃风量大的问题。为此,结合储能装置,设计了考虑风速分区与储能荷电状态(SOC)的二维动态减载策略,在提供充足调频备用功率的同时减小了弃风功率。在此基础上,结合双层模型预测控制(MPC)架构,提出了计及机组转矩波动的风储联合调频控制策略,上层MPC将风电场视作整体,通过协调风储出力提升调频效果;下层MPC通过风电场内的功率优化分配以抑制机组的转矩波动,保证调频性能的同时提高了机组运行稳定性。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减载策略具有更高的风能利用率,且在调频过程中通过机组的功率优化分配减小了机组的转矩波动,提高了机组运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减载 双层MPC 风储联合调频 有功功率分配 转矩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