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F-3 data real-time processing method based on multi-satellite distributed data processing system 被引量:7
1
作者 YANG Jun CAO Yan-dong +2 位作者 SUN Guang-cai XING Meng-dao GUO Li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3期842-852,共11页
Due to the limited scenes that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satellites can detect,the full-track utilization rate is not high.Because of the computing and storage limitation of one satellite,it is difficult to process... Due to the limited scenes that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satellites can detect,the full-track utilization rate is not high.Because of the computing and storage limitation of one satellite,it is difficult to process large amounts of data of spaceborn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It is proposed to use a new method of networked satellite data processing for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data processing.A multi-satellite distributed SAR real-time processing method based on Chirp Scaling(CS)imaging algorithm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and a distributed data processing system is built with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chips as the kernel.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CS algorithm processing,the system divides data processing into three stages.The computing tasks are reasonably allocated to different data processing units(i.e.,satellites)in each stage.The method effectively saves computing and storage resources of satellites,improves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a single satellite,and shortens the data processing time.Gaofen-3(GF-3)satellite SAR raw data is processed by the system,with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ethod verif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full-track utilization rate distributed data processing CS imaging algorithm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Gaofen-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秩稀疏约束的分布式穿墙雷达成像算法
2
作者 邱晨 刘杰 +3 位作者 于君明 陈家辉 郭世盛 崔国龙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6-285,共10页
利用分布式穿墙雷达进行遮蔽目标探测时,系统需解决墙体杂波的干扰。然而,现有基于压缩感知的分布式穿墙雷达成像算法往往预设墙体杂波已被预先去除,或采用两阶段方法在获取目标图像之前应用现有的墙体杂波抑制算法去除墙体杂波。为此,... 利用分布式穿墙雷达进行遮蔽目标探测时,系统需解决墙体杂波的干扰。然而,现有基于压缩感知的分布式穿墙雷达成像算法往往预设墙体杂波已被预先去除,或采用两阶段方法在获取目标图像之前应用现有的墙体杂波抑制算法去除墙体杂波。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低秩稀疏约束的分布式穿墙雷达成像算法,该技术能够同时实现墙体杂波的抑制与目标的高清晰成像,可解决分布式穿墙雷达稀疏成像中成像时间长、墙体杂波干扰等问题。该算法首先利用墙体回波的低秩性、目标图像的稀疏性以及目标在不同视角下的结构相关性,构建优化问题;然后采用近端梯度迭代算法高效求解优化问题,并通过引入成像支撑集的概念,提升算法的运行效率。仿真与实测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为穿墙雷达成像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穿墙雷达 墙体杂波 低秩 稀疏 近端梯度迭代算法 成像支撑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速度聚束效应的SAR海浪成像仿真方法
3
作者 万勇 崔昆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86,164,共6页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AR)海浪成像仿真技术对于速度聚束效应的考虑不充分,仿真数据无法准确反映实际SAR数据的问题,建立一种充分考虑速度聚束效应的SAR海浪成像仿真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计算了SAR图像强度的概率密度分布的仿真结果与理...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AR)海浪成像仿真技术对于速度聚束效应的考虑不充分,仿真数据无法准确反映实际SAR数据的问题,建立一种充分考虑速度聚束效应的SAR海浪成像仿真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计算了SAR图像强度的概率密度分布的仿真结果与理论结果之间的均方误差(MSE),在风速分别为5、10和15 m/s时,考虑速度聚束效应前、后比对结果的MSE分别为0.1012、0.1576、0.0556与0.0179、0.0314、0.0088。仿真结果表明,所提SAR海浪成像仿真方法有效提高了仿真数据的准确性,对SAR海浪成像的应用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速度聚束效应 海浪成像仿真 概率密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M卫星探测新疆区域降雪敏感性及云结构特征研究
4
作者 王智敏 汪会 +3 位作者 冯婉悦 李斌 李圆圆 郑博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6-700,共15页
目前人们对新疆干旱区降雪云结构特征的认知仍有限。利用2014—2021年GPM(global precipitation measurement)卫星搭载的测雨雷达DPR(dual-frequency precipitation radar)和微波成像仪GMI(GPM microwave imager)观测资料,对比了DPR不... 目前人们对新疆干旱区降雪云结构特征的认知仍有限。利用2014—2021年GPM(global precipitation measurement)卫星搭载的测雨雷达DPR(dual-frequency precipitation radar)和微波成像仪GMI(GPM microwave imager)观测资料,对比了DPR不同产品对新疆区域降雪的敏感性及三类降雪云(深厚、浅薄和近地表)的宏微观特性差异,利用等频率高度统计方法,分析了四次新疆不同下垫面降雪云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浅薄降雪云出现频率超过60%,而深厚降雪云对降雪量的贡献最大,三类云的液水路径(LWP)和冰水路径(IWP)集中在80~450 g·m^(-2)和100~380 g·m^(-2),回波顶高、LWP、IWP与近地表降水率总体上呈正相关;四次典型降雪系统分别发生在阿勒泰山区(A个例)、伊犁河谷(B个例)、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C个例)及昆仑山北麓戈壁地区(D个例),其中A、B个例主要为冰云,C、D个例多为冰水混合云,在GMI中166 GHz高频通道对降雪的敏感性较好,亮温分布在200~275 K;雷达反射率因子(Z)集中在16~25 dBz,对应高度为0.75~4.65 km,A、B和D个例云团存在“左倾”结构,Z集中在云体中上部,属于发展阶段,C个例的Z主要位于云体下部,云团处于成熟阶段。质量加权平均直径(D m)和粒子数浓度(dB N w)在1.00~1.22 mm和33~35产生的降雪量较大,降雪强度不仅与冰晶和过冷水粒子大小有关,还受到粒子数浓度的影响。研究成果对提升新疆地区降雪监测水平,深入认识该地区降雪形成机制及评估复杂地形条件下人工增雨(雪)潜力等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雨雷达(DPR) 微波成像仪(GMI) 降雪系统结构 粒子谱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雷达的宽带脉冲三维测距机制及方法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李巍 齐巍 +2 位作者 丁赤飚 张履谦 贺柏森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43-650,共8页
针对脉冲雷达相位测距技术在相位解模糊和测量机理方面存在的局限性,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雷达的3维测距机制,建立分布式雷达3维测距信号模型。利用天线空间布局引起的序列相位差代替常规由序列脉冲累积引起的相位差,结合微波3维成像... 针对脉冲雷达相位测距技术在相位解模糊和测量机理方面存在的局限性,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雷达的3维测距机制,建立分布式雷达3维测距信号模型。利用天线空间布局引起的序列相位差代替常规由序列脉冲累积引起的相位差,结合微波3维成像处理的基本原理,通过相干积累实现空中观测目标的3维测量和轨迹测量,并利用观测区域的目标空间稀疏分布特性,给出一种基于CLEAN的宽带脉冲雷达高精度3维测距方法。仿真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文设计的分布式雷达3维测距机制和方法不仅较好地避免了高动态远距离测量环境中的相位解模糊问题,而且还能快速获取观测目标的序列3维图像和位置信息,有效避免了传统单站脉冲相位测量体制只能实现1维测距的能力,为雷达测距应用提供一种新的方法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雷达 宽带脉冲3维测距 3维成像 CLEAN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ishart分布和MRF的多视全极化SAR图像分割 被引量:13
6
作者 吴永辉 计科峰 +1 位作者 李禹 郁文贤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302-2306,共5页
提出一种新的多视全极化SAR图像分割方法.将描述多视协方差矩阵的Wishart分布与马尔可夫随机场模型结合起来,利用迭代条件模型法(ICM)求取最大后验概率准则下的分割结果,其中ICM所需的初始分割图由基于Wishart分布的最大似然法获得.NASA... 提出一种新的多视全极化SAR图像分割方法.将描述多视协方差矩阵的Wishart分布与马尔可夫随机场模型结合起来,利用迭代条件模型法(ICM)求取最大后验概率准则下的分割结果,其中ICM所需的初始分割图由基于Wishart分布的最大似然法获得.NASA/JPL实验室AIRSAR系统多视全极化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几种常用方法相比,本文方法分割精度更高,分割结果图中孤立像素少,图像连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 合成孔径雷达 图像分割 WISHART分布 马尔可夫随机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频图像局部二值模式特征在雷达信号分类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7
作者 白航 赵拥军 胡德秀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9-146,共8页
针对低信噪比下雷达辐射源信号的分类识别,提出了一种将时频分析与图像处理相结合的特征提取和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对雷达信号进行时频变换,将得到的时频分布转化为灰度图像;然后运用图像处理方法对时频图像进行增强和去噪;最后提取局... 针对低信噪比下雷达辐射源信号的分类识别,提出了一种将时频分析与图像处理相结合的特征提取和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对雷达信号进行时频变换,将得到的时频分布转化为灰度图像;然后运用图像处理方法对时频图像进行增强和去噪;最后提取局部二值模式纹理特征描述子作为信号的识别特征,并采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实现信号的分类识别。文中针对12种常见雷达信号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较低的信噪比下仍能获得较为满意的识别率,当SNR=0dB时,信号的平均识别率能达到95.35%。所提出方法能有效降低噪声对分类识别的影响,同时对于时频图像相近的信号也有较好的识别效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频分布 局部二值模式 图像识别 雷达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hoi-Williams时频图像特征的雷达辐射源识别 被引量:23
8
作者 白航 赵拥军 +1 位作者 胡德秀 徐永刚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80-485,共6页
针对复杂体制雷达辐射源识别,提出一种基于Choi-Williams时频图像的雷达辐射源信号特征提取和识别方法,将信号识别转化为图像识别问题。首先对雷达辐射源信号进行Choi-Williams时频变换,将得到的时频图转化为灰度图像;然后采用一系列图... 针对复杂体制雷达辐射源识别,提出一种基于Choi-Williams时频图像的雷达辐射源信号特征提取和识别方法,将信号识别转化为图像识别问题。首先对雷达辐射源信号进行Choi-Williams时频变换,将得到的时频图转化为灰度图像;然后采用一系列图像处理方法对时频图像进行增强和去噪,之后将灰度图像转化为二值图像,并剪切掉不含信号的图像区域;最后分别提取二值图像的中心矩和伪Zernike矩作为识别特征,并采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实现信号的分类识别。文中针对8种常见雷达信号识别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较大的信噪比范围内,该方法能获得较为满意的识别率,其中当信噪比为-3dB时,采用伪Zernike矩特征平均识别率仍能达到92%,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识别 雷达辐射源识别 Choi—Williams分布 伪ZERNIKE矩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采用分布式孔径的无源雷达成像方法 被引量:9
9
作者 汪玲 伍少华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16-621,共6页
该文提出一种新的利用机会照射源的无源分布式雷达目标成像方法。首先基于波方程建立接收回波信号模型。然后建立新的无源回波模型,该模型将所有接收单元(或接收机)处的回波信号用某一基准接收单元处的接收信号来描述,无需发射源信息。... 该文提出一种新的利用机会照射源的无源分布式雷达目标成像方法。首先基于波方程建立接收回波信号模型。然后建立新的无源回波模型,该模型将所有接收单元(或接收机)处的回波信号用某一基准接收单元处的接收信号来描述,无需发射源信息。基于分布式孔径获得的数据有限,成像被描述为目标位置未知的二元假设检验。采用无源回波模型,依据最大信噪比准则构造空间可分辨的检测统计量,对观测区域每个位置进行检测,最终形成关于成像区域的检测统计量图像,获知目标位置信息。在给出该成像方法分辨率的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和成像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雷达 分布式孔径 机会照射源 成像 波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图像的Gamma混合分布建模方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江金龙 孙洪 +1 位作者 陈嘉宇 查代奉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04-510,共7页
随机信号的混合概率模型比单一概率模型有更多的灵活性,更适合复杂的分布建模。当前主要的混合概率模型有高斯混合模型、α分布混合模型和Gamma混合模型等。但高斯混合模型更适合随机变量对称分布的分布建模,而α混合模型参数多、算法... 随机信号的混合概率模型比单一概率模型有更多的灵活性,更适合复杂的分布建模。当前主要的混合概率模型有高斯混合模型、α分布混合模型和Gamma混合模型等。但高斯混合模型更适合随机变量对称分布的分布建模,而α混合模型参数多、算法复杂。SAR图像的像素值为非负值,且多为斜峰分布,更适合Gamma混合模型建模。仿真分析及数据测试都表明,本文提出的Gamma混合分布建模方法对SAR图像的像素统计分布具有更高的运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图像 Gamma混合分布 MARKOV Chain MONTE CARLO方法 高斯混合模型 α分布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分布式相参雷达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泉华 张凯翔 +2 位作者 梁振楠 曾涛 龙腾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443-2459,共17页
地基分布式雷达是由多部单元雷达分置部署、协同工作实现目标探测的雷达系统,部署在地基平台,照射源除自身还可用合作、非合作跨平台照射源,各单元雷达间可信号级相参融合。传统集中式雷达在复杂场景中难以探测识别低可观测目标,分布式... 地基分布式雷达是由多部单元雷达分置部署、协同工作实现目标探测的雷达系统,部署在地基平台,照射源除自身还可用合作、非合作跨平台照射源,各单元雷达间可信号级相参融合。传统集中式雷达在复杂场景中难以探测识别低可观测目标,分布式雷达有望解决上述瓶颈问题,并实现侦干探通一体化,因此分布式相参雷达体制是未来雷达形态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分布式雷达体系复杂,涉及维度、要素多,须研究探索合理有效的工作范式。本文系统介绍了地基分布式相参雷达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技术,通过信号级融合处理,可形成大口径稀疏阵列,获得极窄的高增益波束,可采用更多更先进的信号处理算法探测和精确定位目标。本文介绍该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和代表性成果,围绕分布式相参增程探测、分布式相参成像、分布式相参抗干扰、分布式系统同步校准等四个方面的关键问题和技术难点展开论述,并对分布式雷达体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相参雷达 相参增程探测 相参成像 相参抗干扰 系统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 WiFi 信号的运动目标无源雷达成像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庄旭昇 汪玲 +1 位作者 高瑾 池冰清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2014年第6期694-701,共8页
近些年无线局域网快速发展,覆盖范围增加,该文研究基于Wi Fi(Wireless Fidelity)信号的运动目标成像,扩展无源雷达的应用。首先探讨分析Wi Fi信号模糊函数特性,结果表明其具有良好的距离分辨率,可以用作无源雷达的外辐射源。然后采用分... 近些年无线局域网快速发展,覆盖范围增加,该文研究基于Wi Fi(Wireless Fidelity)信号的运动目标成像,扩展无源雷达的应用。首先探讨分析Wi Fi信号模糊函数特性,结果表明其具有良好的距离分辨率,可以用作无源雷达的外辐射源。然后采用分布式孔径,借助广义似然比估计理论进行成像,重建运动目标在2维空间的分布与速度,并分析了成像分辨率。仿真结果验证了给出的基于Wi Fi信号的无源雷达运动目标成像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雷达 运动目标 成像 无线网络信号(WiFi) 分布式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径环境下的无源分布式孔径雷达成像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汪玲 卜晓楠 +1 位作者 庞铄 伍少华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1-67,共7页
研究多径环境下分布式孔径无源雷达成像方法,首先针对分布式孔径探测,给出一种新的无源雷达回波模型,该模型适用于复杂的多径散射环境,而且不需要已知发射源信息。然后研究一种基于二元假设检验的成像方法,依据最大信噪比原则构造检验... 研究多径环境下分布式孔径无源雷达成像方法,首先针对分布式孔径探测,给出一种新的无源雷达回波模型,该模型适用于复杂的多径散射环境,而且不需要已知发射源信息。然后研究一种基于二元假设检验的成像方法,依据最大信噪比原则构造检验统计量,该统计量依赖于空间位置信息,通过对成像区域中的每个位置进行检测,可实现空间分辨,获得成像结果。接着详细分析该方法在多径散射环境中的性能,并在模拟多径环境中采用地面数字电视信号对成像方法进行仿真实验验证。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空间可分辨的检验统计量形成图像可以正确重建目标,并且可利用多径效应进行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雷达 成像 二元假设检验 分布式孔径 多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非合作照射源的无源雷达运动目标成像方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庄旭昇 汪玲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60-565,共6页
针对运动目标的无源雷达成像,给出一种采用分布式接收孔径的成像方法。首先建立运动目标的回波信号模型,该模型无需任何发射源先验信息。而后基于分布式孔径接收到的回波数据稀少,以目标位置和速度为未知量采用广义似然比检验的方法进... 针对运动目标的无源雷达成像,给出一种采用分布式接收孔径的成像方法。首先建立运动目标的回波信号模型,该模型无需任何发射源先验信息。而后基于分布式孔径接收到的回波数据稀少,以目标位置和速度为未知量采用广义似然比检验的方法进行成像,完成成像区域内运动目标的成像和速度估计。最后以WiMAX信号作为机会照射源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用方法能够有效实现无源雷达动目标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雷达 运动目标 成像 分布式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激光雷达成像仿真的动态场景模型 被引量:3
15
作者 柴国贝 张建奇 +2 位作者 黄曦 郭冰涛 田利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7-113,共7页
基于激光雷达成像的基本原理,结合目标表面的空间反射特性,在图形处理器架构下,借助其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建立了激光雷达场景动态仿真模型,实现了不同入射、观测位置条件下目标表面空间辐射亮度分布的计算.针对典型场景进行了模拟实验... 基于激光雷达成像的基本原理,结合目标表面的空间反射特性,在图形处理器架构下,借助其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建立了激光雷达场景动态仿真模型,实现了不同入射、观测位置条件下目标表面空间辐射亮度分布的计算.针对典型场景进行了模拟实验,并将实验结果与实际激光雷达系统采集到的图像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测图像数据在基本特征上是相似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模拟图像与实际图像在主要特征上是相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动态场景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高效运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基地雷达两极区ISAR超分辨成像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龙 苏涛 +2 位作者 刘峥 贺小慧 段永强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4-101,共8页
由于双基地雷达中两极区双基地角的时变特性,传统ISAR成像法无法获取高分辨的目标像.分析了两极区双基地角的时变性及对距离包络和方位的影响,就两极区目标运动模型中目标方位高次项提出了Radon-TCDS-Relax超分辨成像算法,对每个距离单... 由于双基地雷达中两极区双基地角的时变特性,传统ISAR成像法无法获取高分辨的目标像.分析了两极区双基地角的时变性及对距离包络和方位的影响,就两极区目标运动模型中目标方位高次项提出了Radon-TCDS-Relax超分辨成像算法,对每个距离单元进行调频率和调频率变化率搜索并补偿其所对应的方位高次相位误差,用Radon-TCDS-Relax提取散射点实现TCD-RID成像.仿真实验与分析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AR成像 双基地雷达 时间调频率分布搜索 超分辨 RADON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频谱合成实现分布式SAR高分辨力成像 被引量:3
17
作者 闫鸿慧 王岩飞 张冰尘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45-349,共5页
该文主要研究了利用频谱合成实现分布式SAR高分辨力成像的方法。在分布式SAR系统中,不同卫星对同一地域观测时,其距离向频谱及方位向频谱均具有一定的相对频谱偏移。利用该频谱偏移进行频谱合成形成较宽的距离向频谱及方位向频谱,从而... 该文主要研究了利用频谱合成实现分布式SAR高分辨力成像的方法。在分布式SAR系统中,不同卫星对同一地域观测时,其距离向频谱及方位向频谱均具有一定的相对频谱偏移。利用该频谱偏移进行频谱合成形成较宽的距离向频谱及方位向频谱,从而提高系统的距离向分辨力及方位向分辨力。在频谱合成过程中可首先利用 INSAR技术估计出多幅图像的相位差,再利用该相位差进行相位校正、图像合成即可形成具有较高分辨率的图像。该文对这一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给出了仿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卫星 合成孔径雷达(SAR) 高分辨力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栈式稀疏自编码器的低信噪比下低截获概率雷达信号调制类型识别 被引量:38
18
作者 郭立民 寇韵涵 +1 位作者 陈涛 张明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75-881,共7页
针对低截获概率(LPI)雷达信号识别率低且特征提取困难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Choi-Williams分布(CWD)和栈式稀疏自编码器(sSAE)的自动分类识别系统。该系统从反映信号本质特征的时频图像入手,首先对LPI雷达信号进行CWD时频分析,获取2... 针对低截获概率(LPI)雷达信号识别率低且特征提取困难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Choi-Williams分布(CWD)和栈式稀疏自编码器(sSAE)的自动分类识别系统。该系统从反映信号本质特征的时频图像入手,首先对LPI雷达信号进行CWD时频分析,获取2维时频图像;然后对得到的时频原始图像进行预处理,并把预处理后的图像送入多层稀疏自编码器(SAE)进行离线训练;最后把SAE自动提取的特征输入softmax分类器,实现雷达信号的在线分类识别。仿真结果表明,信噪比为-6 dB时,该系统对8种LPI雷达信号(LFM,BPSK,Costas,Frank和T1~T4)的整体平均识别率达到96.4%,在低信噪比条件下明显优于人工设计提取信号特征的识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截获概率雷达 CWD时频分析 图像预处理 深度学习 栈式稀疏自编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MIMO-ISAR子图像融合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谷文堃 王党卫 马晓岩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2017年第1期90-97,共8页
高机动目标雷达截面积(Radar Cross Section,RCS)的快速起伏,容易对常规单站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成像性能的稳定性造成影响。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分集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逆合成孔径... 高机动目标雷达截面积(Radar Cross Section,RCS)的快速起伏,容易对常规单站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成像性能的稳定性造成影响。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分集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逆合成孔径雷达(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MIMO-ISAR)子图像融合的成像方法。首先建立了分布式MIMO-ISAR不同通道所获取的2维ISAR图像解析表达式,导出了距离和方位畸变因子,通过对不同通道所获取ISAR图像畸变的补偿,实现了频率分集分布式MIMOISAR融合成像。仿真实验结果证实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雷达 分布式雷达 逆合成孔径雷达 图像融合 正交频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频谱合成实现分布式卫星SAR高距离分辨力成像 被引量:4
20
作者 闫鸿慧 王岩飞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28-931,共4页
在正侧视模式下,以不同视角对同一地域进行观测可获得多组回波数据,通过对多组回波数据的综合处理可提高SAR的距离向分辨力。该文研究了由收发分置平台以不同视角、不同观测模式(正侧视和斜视)对同一地域进行观测获取的多组回波数据,指... 在正侧视模式下,以不同视角对同一地域进行观测可获得多组回波数据,通过对多组回波数据的综合处理可提高SAR的距离向分辨力。该文研究了由收发分置平台以不同视角、不同观测模式(正侧视和斜视)对同一地域进行观测获取的多组回波数据,指出由于雷达天线波束中心与卫星垂直轨道面夹角的不同,导致回波信号所处频段的不同;通过对不同频段回波信号的频谱合成可提高距离向分辨力。此外,该文还讨论了分布式卫星SAR 系统的一些参数对频谱合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卫星 合成孔径雷达(SAR) 高分辨力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