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7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运动对ISAR成像的影响
1
作者 吴舟 王军锋 《制导与引信》 2025年第1期52-60,共9页
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传统成像算法基于“走-停”假设,缺少目标或平台高速运动对ISAR成像影响的理论分析和精确仿真。针对该问题,首先对目标或平台高速运动条件下的ISAR成像进行了理论分析。分析结果... 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传统成像算法基于“走-停”假设,缺少目标或平台高速运动对ISAR成像影响的理论分析和精确仿真。针对该问题,首先对目标或平台高速运动条件下的ISAR成像进行了理论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ISAR发射线性调频信号时,回波信号仍可近似为线性调频信号,只是中心频率和调频斜率会变化,从而导致距离向偏移和模糊。然后提出了一种目标或平台高速运动时ISAR回波信号的精确仿真方法,通过建立平台、目标、电磁波的联动方程,精准体现高速运动对ISAR回波信号的影响,进而进行成像处理。仿真结果证明了回波信号仿真方法的有效性,同时证明了目标或平台高速运动时经典成像算法确实会导致距离向的偏移和模糊现象,但在一般情况下该现象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运动 逆合成孔径雷达 “走-停”假设 精确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 Target Localization Based on FrFT from Spaceborne Curve SAR
2
作者 Zhitong Nie Zhiyang Chen +1 位作者 Yuanhao Li Cheng Hu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23年第6期717-726,共10页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three-dimensional(3D)imaging technology can reconstruct the complete structure of observed targets and has been a hot topic.Compared with tomographic SAR,array interferometric SAR,and cir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three-dimensional(3D)imaging technology can reconstruct the complete structure of observed targets and has been a hot topic.Compared with tomographic SAR,array interferometric SAR,and circular SAR,curve SAR can use less data to achieve 3D positioning of targets.Most existing algorithms for estimating Doppler frequency modulation(FM)rate are based on sub aperture partitioning,resulting in low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To address this,this article establishes a target height estimation model,which reflec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eight and the residual Doppler FM rate for spaceborne curve SAR.Then,a fast SAR 3D localization processing flow based on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FrFT)is proposed.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demonstrates that this method can estimate the Doppler FM of the target column by column,and the 3D position error for non-overlapping targets is controlled within 1 m.For overlapping points with an intensity ratio greater than 1.5,the 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of the estimation results is around 5 m.If the separation between overlapping points is greater than 35 m,the RMSE decreases to approximately 2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ree dimensional(3D)localization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FrFT) spaceborn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 curve trajecto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小型SAR卫星平飞模式设计
3
作者 范军 陈筠力 +3 位作者 肖锋 黄欣 黄智 刘艳阳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4年第2期154-160,共7页
对于轻小型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在轨使用时对重点区域多目标观测效能提升的需求,提出轻小型SAR卫星平飞模式设计方法。介绍了卫星平飞模式设计方法,提出载荷平面相控阵天线距离维大角度扫描能力设计;针对区域多目标,提出条件触发方式... 对于轻小型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在轨使用时对重点区域多目标观测效能提升的需求,提出轻小型SAR卫星平飞模式设计方法。介绍了卫星平飞模式设计方法,提出载荷平面相控阵天线距离维大角度扫描能力设计;针对区域多目标,提出条件触发方式目标决策策略,以及星上雷达工作参数计算策略;基于建立的目标决策和任务规划模型,分别针对卫星左侧视、在侧视、平飞、左右机动侧视等4种工作模式下进行多目标观测效能评估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卫星斜飞模式下,平飞模式目标观测效能可提升至41%;相比于卫星左右机动侧视模式下,平飞模式目标观测效能可提升至73%。因此,设计的卫星平飞模式可有效提升面向区域多目标的观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SAR 平飞模式 任务规划 多目标 效能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绕月SAR天线热控设计
4
作者 祝尚坤 孔祥举 +1 位作者 徐计元 黄璐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33,共5页
合成孔径雷达(SAR)天线是遥感卫星的重要载荷之一,面对月球轨道舱外天线复杂的外热流环境,结合轨道特点,对天线开展了详细的外热流分析,解析了月球环境的热设计难点,进行了针对性的热控设计,解决了极地轨道下天线在一个很大的外热流和... 合成孔径雷达(SAR)天线是遥感卫星的重要载荷之一,面对月球轨道舱外天线复杂的外热流环境,结合轨道特点,对天线开展了详细的外热流分析,解析了月球环境的热设计难点,进行了针对性的热控设计,解决了极地轨道下天线在一个很大的外热流和极小的外热流间不断循环的问题。采用TMG软件对天线进行了热仿真分析,并利用热模拟件进行了热平衡试验。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天线各单机温度满足指标要求。本文适用于平板SAR天线,对有源SAR天线的热控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天线 热控设计:热模拟件 热平衡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磁散射模型的海上舰船双基SAR图像仿真
5
作者 范文娜 李金星 张民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1-279,共9页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在地海环境遥感和目标探测识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对于单基SAR,双基SAR能够通过调整发射机和接收机的角度对场景进行多方位观测,因此开展海上舰船目标双基SAR图像仿真可为非合作目标的特...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在地海环境遥感和目标探测识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对于单基SAR,双基SAR能够通过调整发射机和接收机的角度对场景进行多方位观测,因此开展海上舰船目标双基SAR图像仿真可为非合作目标的特征研究和探测识别提供方法和手段,在目标探测识别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利用基于面元化的简化小斜率近似(facet-based simplified small slope approximation,FBS-SSA)方法与几何光学/物理光学(geometrical optics/physical optics,GO/PO)混合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磁散射模型的海上舰船目标复合场景双基SAR图像仿真方法,实现了不同双基角下的海上舰船SAR图像仿真,并分析了雷达飞行方向与舰船角度、发射机和接收机相对位置、极化、海况对雷达图像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基角、极化、舰船朝向都会对双基SAR图像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获取不同双基角度下的复合场景SAR图像特征从而可以更好地开展舰船识别。此外,SAR图像中的阴影特征也可作为舰船识别的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SAR) 电磁散射 目标识别 双基地 图像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BR的舰船SAR成像快速仿真计算方法
6
作者 章琪琪 张寅 +2 位作者 范君杰 夏翀翔 闫钧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2-613,共12页
针对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舰船成像仿真应用中电磁散射特性计算效率低下的问题,在现有SBR(Shooting and Bouncing Rays)算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两方面改进.一是基于叶节点空间邻域编码搜索的射线管相交面元检测算法,通过只追踪... 针对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舰船成像仿真应用中电磁散射特性计算效率低下的问题,在现有SBR(Shooting and Bouncing Rays)算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两方面改进.一是基于叶节点空间邻域编码搜索的射线管相交面元检测算法,通过只追踪射线管中心射线并搜索叶节点空间周围潜在相交面元,在有效提升相交检测速度的同时避免遗漏相交面元;二是射线管三角剖分快速分裂算法,将射线管和相交面元投影至射线管虚拟孔径面,利用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自适应地将射线管快速分裂成连续的子射线管.对典型舰船目标进行RCS(Radar Cross Section)计算及SAR成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本文方法计算效率比Kd树(K-dimension tree)加速SBR方法提升14倍以上,比经典自适应射线管分裂SBR方法提升3倍以上,计算效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成像仿真 SAR回波仿真 舰船RCS计算 弹跳射线法 自适应射线管分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特征细化感知学习的星载SAR图像有源压制干扰抑制方法
7
作者 聂林 韦顺军 +5 位作者 李佳慧 张浩 师君 王谋 陈思远 张鑫焱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5-1003,共19页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常受到强电磁干扰而导致成像质量下降,但现有基于图像域的干扰抑制方法易造成图像失真、纹理细节信息丢失等难题。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特征细化感知学习的星载SAR图像有源压制干扰抑制方法。...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常受到强电磁干扰而导致成像质量下降,但现有基于图像域的干扰抑制方法易造成图像失真、纹理细节信息丢失等难题。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特征细化感知学习的星载SAR图像有源压制干扰抑制方法。首先,建立了星载SAR图像域有源压制干扰信号和图像模型;其次,设计一种基于区域特征感知的高精度干扰识别网络,利用高效通道注意力机制,提取SAR图像有源压制干扰图样特征,可以有效识别SAR图像干扰区域;然后,构建一种基于SAR图像和压制干扰特征联合学习的多元区域特征细化干扰抑制网络,将SAR图像切分为多元区域,采用多模块协同处理多元区域上的压制干扰特征,实现复杂场景条件下SAR图像有源压制干扰的精细化抑制。最后,构建SAR图像有源压制干扰仿真数据集,且采用哨兵1号实测数据进行实验验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识别和抑制星载SAR图像多种典型有源压制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SAR图像 深度学习 干扰识别 干扰抑制 有源压制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基地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电磁仿真研究
8
作者 周亦步 李世勇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346-349,共4页
由于双基地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的独特优势,日益成为现代雷达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双基地ISAR研究中常使用理想散射点模型进行仿真与算法验证。使用理想散射点模型就意味着目标的每一个散射点都具有空间全向性,不存在... 由于双基地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的独特优势,日益成为现代雷达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双基地ISAR研究中常使用理想散射点模型进行仿真与算法验证。使用理想散射点模型就意味着目标的每一个散射点都具有空间全向性,不存在遮挡,并且散射幅度相近,这与实际情况不符,因此需要研究目标实际的电磁散射情况。本文利用基于大面元物理光学法的电磁仿真软件FEKO和导弹模型,通过仿真结果比较了不同双基地夹角下的目标ISAR图像,并研究了双基地夹角随时间变化对ISAR图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基地雷达 逆合成孔径雷达 电磁仿真 时变双基地夹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应用于星载InSAR系统的相位同步收发组件的设计
9
作者 傅熙 樊校生 +2 位作者 秦超 王奇 吴小玲 《空天预警研究学报》 CSCD 2024年第6期406-410,共5页
为了提高星载InSAR系统星间同步信号的相位精度以提升卫星的测高精度,同时提高卫星在轨工作时间以提升卫星的成像能力,作为双星同步天线核心部件的相位同步收发组件,系统对其高功率发射、低噪声接收以及高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基于MCM-C... 为了提高星载InSAR系统星间同步信号的相位精度以提升卫星的测高精度,同时提高卫星在轨工作时间以提升卫星的成像能力,作为双星同步天线核心部件的相位同步收发组件,系统对其高功率发射、低噪声接收以及高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基于MCM-C技术,采用机电热一体化设计,提出了一种兼具高功率发射、低噪声接收、高相位同步精度的高效率相位同步收发组件的设计方法.测试结果表明,组件接收状态下,接收增益在36dB左右,噪声系数优于2.2dB;发射状态下,饱和输出功率高于35W,效率在37%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MCM-C技术 相位连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控阵馈源反射面天线在星载SAR中的应用
10
作者 王楠 郎宇 +2 位作者 禹卫东 倪江 郑明洁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7,共7页
5米S频段合成孔径雷达(S-SAR)卫星是一个采用相控阵馈源反射面天线体制的SAR卫星,从5米S-SAR天线技术要求出发,阐述了采用相控阵馈源反射面天线体制的理由,介绍了该种天线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和性能特点。给出了天线系统组成和部分典... 5米S频段合成孔径雷达(S-SAR)卫星是一个采用相控阵馈源反射面天线体制的SAR卫星,从5米S-SAR天线技术要求出发,阐述了采用相控阵馈源反射面天线体制的理由,介绍了该种天线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和性能特点。给出了天线系统组成和部分典型的实测结果。相控阵馈源反射面天线的创新点在于,该种天线是相控阵天线和反射面天线两种技术体制的融合,兼具相控阵天线可靠性高、波束控制灵活和反射面天线易实现大口径、轻量化、高收纳比的特点,在一些应用场合可以实现资源和效能的最优化平衡。对相控阵馈源反射面天线的特点做了说明,以期为该技术路线后续发展完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馈源 反射面天线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载SAR高功率微波效应仿真方法
11
作者 沈衍 王玉明 陈亚洲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1-140,共10页
针对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在战场复杂电磁环境下易受到高功率微波(high-power microwave,HPM)武器攻击的问题,对无人机载SAR进行高功率微波前门耦合场路联合仿真。在CST(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 针对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在战场复杂电磁环境下易受到高功率微波(high-power microwave,HPM)武器攻击的问题,对无人机载SAR进行高功率微波前门耦合场路联合仿真。在CST(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电磁仿真软件中建立了无人机载SAR天线模型,以脉冲调制的正弦波信号模拟HPM信号对天线进行辐照并采集天线端口耦合电压波形。将CST软件中得到的天线端口耦合电压信号注入SAR射频前端电路模型,完整模拟了高功率微波信号从场到路的耦合过程。仿真结果表明,SAR射频前端电路中的低噪声放大器是HPM致损的主要对象,限幅器的尖峰泄露功率会对后级电路的低噪声放大器产生威胁。通过仿真得到了无人机载SAR高功率微波前门耦合效应评估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合成孔径雷达 前门耦合 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InSAR的蒲河煤矿采空区地表形变监测与开采参数反演
12
作者 敖萌 孙颖 +1 位作者 魏恋欢 张化南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66-873,882,共9页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在有植被覆盖的矿区难以识别到足够多的监测点目标,导致形变结果无法反映矿区真实形变特征.采用分布式散射体InSAR分析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植被密集区域雷达相干目标数量,从而准确描述矿区形变的时间演化...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在有植被覆盖的矿区难以识别到足够多的监测点目标,导致形变结果无法反映矿区真实形变特征.采用分布式散射体InSAR分析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植被密集区域雷达相干目标数量,从而准确描述矿区形变的时间演化规律和空间分布特征.矿区长期高强度开采会引发采空区的地表变形,严重威胁矿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基于沈阳蒲河煤矿采空区InSAR高精度监测数据,通过地球物理建模反演得到矿区地下关键开采参数,模拟的矿区形变场与InSAR监测结果较为一致,且反演开采参数符合真实开采情况.结合InSAR监测结果与Okada模型反演矿区参数,能够准确描述由采矿造成的采空区地表形变,为科学制定地下开采计划及矿区可持续开发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地面沉降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分布式散射体 地球物理建模 形变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llin变换的K分布参数估计新方法 被引量:16
13
作者 时公涛 赵凌君 +3 位作者 桂琳 陆军 蒋咏梅 匡纲要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083-2089,共7页
K分布是目前SAR图像建模领域应用最广泛、最著名的统计模型之一.当前普遍采用的是基于矩估计的参数估计方法,但其存在等效视数值需要经验获取、容易出现错误估计以及造成K分布失效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Mellin变换的K分布参数... K分布是目前SAR图像建模领域应用最广泛、最著名的统计模型之一.当前普遍采用的是基于矩估计的参数估计方法,但其存在等效视数值需要经验获取、容易出现错误估计以及造成K分布失效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Mellin变换的K分布参数估计新方法.该方法以Mellin变换为基础,详细推导了K分布对应的第一个、第二个第二类型的特征函数和它们各自对应的对数矩和对数累积量,最终获得了K分布参数估计简洁的迭代表达式.所提方法不但有效克服了K分布失效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其把视数同形状参数、尺度参数一样视为待估计的参数,且能够快速准确地迭代出它们的估计值,保证了K分布的拟合精度.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K分布 矩估计 Mellin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于大斜视角的星载双基地SAR波数域成像算法 被引量:20
14
作者 何峰 梁甸农 董臻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11-1014,共4页
本文提出一种星载双基地SAR(SyntheticApertureRadar)等效平行轨迹距离模型,计算表明该模型误差远远小于直接基于多普勒参数的二阶距离模型.基于该距离模型提出一种星载双基地SAR波数域成像算法,能在大斜视角、高分辨率情况下精确成像.... 本文提出一种星载双基地SAR(SyntheticApertureRadar)等效平行轨迹距离模型,计算表明该模型误差远远小于直接基于多普勒参数的二阶距离模型.基于该距离模型提出一种星载双基地SAR波数域成像算法,能在大斜视角、高分辨率情况下精确成像.最后对仿真点目标双基地回波进行成像处理,结果与基于二阶距离模型的成像算法相比较,证明了本文等效距离模型和成像算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 合成孔径雷达 雷达成像 波数域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星载SAR成像与图像质量提升方法综述 被引量:21
15
作者 李春升 于泽 陈杰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17-731,共15页
作为一种重要的空间遥感信息获取工具,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具备高分辨率宽测绘、多方位信息获取、高时相对地观测、3维地形测绘等多种工作体制和模式。对于任何星载SAR系统,获取高质量的图像始终是提升SAR应用效能的前提。该文基于“... 作为一种重要的空间遥感信息获取工具,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具备高分辨率宽测绘、多方位信息获取、高时相对地观测、3维地形测绘等多种工作体制和模式。对于任何星载SAR系统,获取高质量的图像始终是提升SAR应用效能的前提。该文基于“观测在天,成像在地”的理念,分析了卫星轨道、平台姿态、有效载荷、地面处理等环节中星载SAR成像和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阐释了中央电子设备幅相补偿与动态调整、天线方向图预估等高精度数据获取技术;给出了基于改进运动模型的星载SAR成像补偿和对流层传播效应补偿方法,能够实现优于0.3 m分辨率的成像;总结和对比了相干斑噪声抑制、方位模糊抑制和旁瓣抑制等SAR图像处理技术,可以使得等效视数优于25、方位模糊和旁瓣抑制优于20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 成像处理 图像处理 星地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InSAR三维定位的闭合形式解及其精度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谷德峰 易东云 +1 位作者 朱炬波 孙蕾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26-1031,共6页
本文对分布式In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ometry)目标三维定位的空间几何关系和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完整的目标定位闭合形式解;对闭合形式解进行灵敏度分析,给出了定位精度指标与系统参数精度指标之间关系的解析表达... 本文对分布式In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ometry)目标三维定位的空间几何关系和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完整的目标定位闭合形式解;对闭合形式解进行灵敏度分析,给出了定位精度指标与系统参数精度指标之间关系的解析表达式;分析表明目标定位几何结构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视线矢量、基线矢量和主星速度矢量的空间角位置关系,其中视线、基线平面与视线、速度平面间的二面角是一个关键参数,该二面角越大,几何结构越好.最后在以ENVISAT作为主星、采用“干涉车轮”编队的InSAR系统中,给出了精度指标传递关系的蒙特卡洛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In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ometry) 地理定位 闭合形式解 精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ishart分布和MRF的多视全极化SAR图像分割 被引量:13
17
作者 吴永辉 计科峰 +1 位作者 李禹 郁文贤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302-2306,共5页
提出一种新的多视全极化SAR图像分割方法.将描述多视协方差矩阵的Wishart分布与马尔可夫随机场模型结合起来,利用迭代条件模型法(ICM)求取最大后验概率准则下的分割结果,其中ICM所需的初始分割图由基于Wishart分布的最大似然法获得.NASA... 提出一种新的多视全极化SAR图像分割方法.将描述多视协方差矩阵的Wishart分布与马尔可夫随机场模型结合起来,利用迭代条件模型法(ICM)求取最大后验概率准则下的分割结果,其中ICM所需的初始分割图由基于Wishart分布的最大似然法获得.NASA/JPL实验室AIRSAR系统多视全极化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几种常用方法相比,本文方法分割精度更高,分割结果图中孤立像素少,图像连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 合成孔径雷达 图像分割 WISHART分布 马尔可夫随机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仿真SAR和SVM分类器的目标识别技术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刘长清 陈博 +2 位作者 潘舟浩 王卫红 唐晓斌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7-262,共6页
SAR图像目标识别具有重要的军事应用价值,是目标自动识别领域中热点方向。传统的基于模板的识别方法随着识别种类的不断增多,其识别速度将不断降低;以基于支持向量机为代表的机器学习等新的识别技术,需要大量的真实SAR图像作为训练样本... SAR图像目标识别具有重要的军事应用价值,是目标自动识别领域中热点方向。传统的基于模板的识别方法随着识别种类的不断增多,其识别速度将不断降低;以基于支持向量机为代表的机器学习等新的识别技术,需要大量的真实SAR图像作为训练样本。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仿真SAR和SVM分类器的目标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电磁计算软件获得目标的大量仿真SAR数据构建训练样本集,然后利用样本集训练获得所需的识别分类器。本文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对运输机、地面车辆分类识别的有效性,为SAR图像目标识别的应用推广提供了一条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目标识别 仿真SAR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Wigner-Ville分布的SAR运动目标检测 被引量:18
19
作者 孙泓波 顾红 +1 位作者 苏卫民 刘国岁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47-350,共4页
本文针对机载合成孔径雷达 (SAR)运动目标回波信号的特点 ,提出了基于互Wigner Ville分布 (XWVD)的机载SAR运动目标检测方法 ,分析了它在单目标和多目标情况下的检测性能 .实验证明 ,该方法可以在较低的信噪比下实现目标的检测 ,其性能... 本文针对机载合成孔径雷达 (SAR)运动目标回波信号的特点 ,提出了基于互Wigner Ville分布 (XWVD)的机载SAR运动目标检测方法 ,分析了它在单目标和多目标情况下的检测性能 .实验证明 ,该方法可以在较低的信噪比下实现目标的检测 ,其性能大大优于常用的Wigner Ville分布方法 .为了抑制多个目标之间交叉项的影响 ,本文还提出了一种基于逐次消去思想的互Wigner Ville分布检测方法 ,它可以解决强度相差较大的多目标检测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运动目标检测 互Wigner-Ville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的箔条干扰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吴晓芳 李金梁 +2 位作者 邢世其 王雪松 卢焕章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8-62,共5页
结合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原理和箔条干扰机理,研究了SAR的箔条干扰技术。首先分析了箔条的散射截面积、极化方式、干扰信号带宽以及互耦效应等。结合SAR探测中箔条形成过程中状态的不同,分留空和落地2个阶段进行讨论,开展了箔条云的... 结合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原理和箔条干扰机理,研究了SAR的箔条干扰技术。首先分析了箔条的散射截面积、极化方式、干扰信号带宽以及互耦效应等。结合SAR探测中箔条形成过程中状态的不同,分留空和落地2个阶段进行讨论,开展了箔条云的散射特性、分布特性和遮挡效应的研究。给出了2个阶段箔条回波信号建模与仿真方法,研究结果有效体现了SAR系统的工作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箔条干扰 回波模型 散射特性 分布特性 遮挡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