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8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st parallel factor decomposition technique for coherently distributed source localization 被引量:2
1
作者 CHENG Qianlin ZHANG Xiaofei CAO Renzhe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8年第4期667-675,共9页
This paper links parallel factor(PARAFAC) analysis to the problem of nominal direction-of-arrival(DOA) estimation for coherently distributed(CD) sources and proposes a fast PARAFACbased algorithm by establishing... This paper links parallel factor(PARAFAC) analysis to the problem of nominal direction-of-arrival(DOA) estimation for coherently distributed(CD) sources and proposes a fast PARAFACbased algorithm by establishing the trilinear PARAFAC model.Relying on the uniqueness of the low-rank three-way array decomposition and the trilinear alternating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the proposed algorithm achieves nominal DOA estimation and outperforms the conventional estimation of signal parameter via rotational technique CD(ESPRIT-CD) and propagator method CD(PM-CD)methods in terms of estimation accuracy. Furthermore, by means of the initialization via the propagator method, this paper accelerates the convergence procedure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with no estimation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In addition,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be directly applied to the multiple-source scenario,where sources have different angular distribution shapes.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corrobor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superiority of the proposed fast PARAFAC-based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rce localization coherently distributed (CD)source parallel factor analysis propagator method (PM) trilin-ear decomposi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hybrid estimation of distribution algorithm for solving hybrid flowshop scheduling problem with unrelated parallel machine 被引量:10
2
作者 孙泽文 顾幸生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8期1779-1788,共10页
The hybrid flow shop scheduling problem with unrelated parallel machine is a typical NP-hard 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 problem, and it exists widely in chemical, manufacturing and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In this wor... The hybrid flow shop scheduling problem with unrelated parallel machine is a typical NP-hard 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 problem, and it exists widely in chemical, manufacturing and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In this work, a novel mathematic model for the hybrid flow shop scheduling problem with unrelated parallel machine(HFSPUPM) was proposed. Additionally, an effective hybrid estimation of distribution algorithm was proposed to solve the HFSPUPM,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features in the mathematic model. In th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a new individual representation method was adopted. The(EDA) structure was used for global search while the teaching learning based optimization(TLBO) strategy was used for local search. Based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HFSPUPM, this work presents a series of discrete operations.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hybrid algorithm compared with other algorith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brid estimation of distribution algorithm teaching learning based optimization strategy hybrid flow shop unrelated parallel machine schedul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und:a parallel image distribution system for cluster based on Docker
3
作者 LIU Zijie LI Junjiang +1 位作者 CHEN Can ZHANG Dengyi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3年第4期955-965,共11页
Current applications,consisting of multiple replicas,are packaged into lightweight containers with their execution dependencies.Considering the dominant impact of distribution efficiency of gigantic images on containe... Current applications,consisting of multiple replicas,are packaged into lightweight containers with their execution dependencies.Considering the dominant impact of distribution efficiency of gigantic images on container startup(e.g.,distributed deep learning application),the image“warm-up”technique which prefetches images of these replicas to destination nodes in the cluster is proposed.However,the current image“warm-up”technique solely focuses on identical image distribution,which fails to take effect when distributing different images to destination nodes.To address this problem,this paper proposes Hound,a simple but efficient cluster image distribution system based on Docker.To support diverse image distribution requests of cluster nodes,Hound additionally adopts node-level parallelism(i.e.,downloading images to destination nodes in parallel)to further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image distribution.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Hound outperforms Docker,kubernetes container runtime interface(CRI-O),and Docker-compose in terms of image distribution performance when cluster nodes request different images.Moreover,the high scalability of Hound is evaluated in the scenario of ten no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ainer image image distribution parallelISM CONTAINER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格点数算一体空间分析库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舒 徐拥军 +6 位作者 何文春 吴焕萍 高峰 刘媛媛 刘北 吕冠儒 倪学磊 《应用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28,共8页
气象格点数据通常以文件形式存储在分布式文件库中,业务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文件下载到本地,对文件解析后再进行分析计算。这种方式导致数据检索困难、响应时间长、无法满足业务在线计算及交互式应用需求。为此,2022年底国家气象信... 气象格点数据通常以文件形式存储在分布式文件库中,业务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文件下载到本地,对文件解析后再进行分析计算。这种方式导致数据检索困难、响应时间长、无法满足业务在线计算及交互式应用需求。为此,2022年底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基于天擎空间分析库研发完成了分布式环境下气象格点数据与计算集成的数算一体数据库——Post Grid,该数据库包含数据层和算子层。数据层将气象格点数据在要素、起报、预报、空间、层次、样本等维度上的拆分后统一规范化存储,提高数据库的数据读取和分析效率。算子层通过数据库中的SQL函数实现,支持在数据库内部对格点数据进行各种操作,且算子支持分布式并行计算。性能测试和业务应用结果表明:Post Grid数据库能将传统的聚合计算服务时效由分钟级提升至毫秒级,极大提高了气象格点数据服务的性能、灵活性和数算一体能力,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算一体 气象格点数据 Post Grid 并行计算 分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Crossbar结构的分布式共享缓存交换机设计与实现
5
作者 杨乾明 邵靖杰 +5 位作者 曾聘 袁梦 宋卓秦 邓秋严 张剑锋 王勇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51-957,共7页
交换机的交换结构、缓存方式和多端口读写并存等架构实现方式决定了交换机的性能。随着交换端口数目的增加与端口速率的提升,交换机如何提高多端口数据转发性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为满足多端口数据转发、数据交换内部无阻塞的需求,... 交换机的交换结构、缓存方式和多端口读写并存等架构实现方式决定了交换机的性能。随着交换端口数目的增加与端口速率的提升,交换机如何提高多端口数据转发性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为满足多端口数据转发、数据交换内部无阻塞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Crossbar结构的分布式共享缓存交换机架构,首先,采用了一种基于Crossbar全相连的输入缓存结构,以满足多端口数据的无阻塞输入需求;其次,在交换结构上创新性地采用了分布式共享缓存方式,以提高数据交换速率;最后,在FPGA开发板上对设计进行了仿真和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传统交换机,提出的分布式共享缓存的多端口交换机架构支持大容量数据转发,能有效提升数据传输带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口 交叉开关 分布式共享缓存 读写缓存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EEMs-PARAFAC的长荡湖溶解性有机物(DOM)来源及分布特征研究
6
作者 宦娟 郑永春 +4 位作者 徐宪根 张浩 袁佳龙 李鑫城 周立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1-600,共10页
湖泊水质直接影响周边生态、人类健康和经济,而现代工业、城市化带来的压力使得湖泊面临着严峻挑战,需要深入了解变化、寻找污染源,并采取有效措施维护生态健康和人民生活水质安全。因此,基于三维荧光(3DEEMs)和平行因子(PARAFAC)方法,... 湖泊水质直接影响周边生态、人类健康和经济,而现代工业、城市化带来的压力使得湖泊面临着严峻挑战,需要深入了解变化、寻找污染源,并采取有效措施维护生态健康和人民生活水质安全。因此,基于三维荧光(3DEEMs)和平行因子(PARAFAC)方法,对2022年长荡湖及其周边面源的水质溶解性有机物(DOM)的荧光光谱进行分析,探讨了长荡湖DOM的荧光组分来源及时空分布,同时对比周边面源荧光与湖体荧光的相似性。结果表明,长荡湖水体的溶解有机质(DOM)荧光主要由两类荧光组分构成:类蛋白荧光组分(C1)和类腐殖质组分(C2、C3、C4)。这些组分与周边印染、生活排放以及水产养殖等源头的荧光组分相似度较高。长荡湖在不同水期各类荧光分布存在差异,特别是丰水期,荧光强度主要集中于下游出湖口。长荡湖荧光特征参数FI的值为(1.68~1.75),BIX的值在(0.92~0.93),HIX的值在(0.56~0.7),表明长荡湖DOM的增量以内源为主。综合分析显示,长荡湖的有机质主要来自水生动植物和藻类的腐解等内源增量。冗余分析结果表明,与湖体DOM相关性较大的环境因子主要包括Chl-a和COD。本研究不仅对解决当地生态环境问题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为其他湖泊生态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荡湖 三维荧光 平行因子分析 DOM时空分布 有机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存储并行程序变异算子有效性评估
7
作者 田甜 王苗苗 +1 位作者 李成龙 巩敦卫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4-877,共14页
变异测试通过注入变异算子生成变异体模拟软件中的潜在缺陷,是提高软件质量的关键技术.大量变异体及其执行成本制约着变异测试的研究进展和在工业领域的应用.选择有效的变异算子是减少变异体数量的主要途径.针对分布存储并行程序,本文... 变异测试通过注入变异算子生成变异体模拟软件中的潜在缺陷,是提高软件质量的关键技术.大量变异体及其执行成本制约着变异测试的研究进展和在工业领域的应用.选择有效的变异算子是减少变异体数量的主要途径.针对分布存储并行程序,本文提出变异算子有效性评价准则.从顽固变异体、崩溃变异体和等价变异体3个方面对变异体进行分类;基于不同变异体对测试数据质量的影响,定义变异算子有效性评价准则,分析不同变异算子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本文提出的评价准则能够选择合理的变异算子,基于这些变异算子能够生成更多的有效变异体和尽可能少的无效变异体,在保持变异测试有效性的前提下,平均减少了22.61%的变异体,提高了变异测试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存储 并行程序 变异测试 变异算子 变异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分布式电驱底盘与角模块的并联变结构悬架设计
8
作者 高镇海 张汉英 韩宗志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04-1414,共11页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可控自由度高、底盘结构紧凑,是实现先进底盘线控技术的最佳平台。针对分布式电驱底盘扩展运动功能和模块化设计等需求,提出了一种并联变结构悬架设计方法。通过底盘运动功能分析,将悬架系统设计问题转化为2R1T并联...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可控自由度高、底盘结构紧凑,是实现先进底盘线控技术的最佳平台。针对分布式电驱底盘扩展运动功能和模块化设计等需求,提出了一种并联变结构悬架设计方法。通过底盘运动功能分析,将悬架系统设计问题转化为2R1T并联机构型综合问题;采用子群与子流形概念建立了悬架系统各维度支链运动功能与拓扑结构之间的映射关系;统筹考虑机构的约束特性、位姿能力、机构的模块化与可重构性,以及输入输出运动解耦完成了悬架的拓扑结构优选。最后,从机构运动学和车辆动力学两方面开展了性能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并联机构的悬架系统在位姿空间内运动平滑无突变,不存在奇异位形,具有良好的传递效能和灵巧度;悬架运动学性能和平顺性相比基于传统悬架的角模块构型获得了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驱底盘 角模块 变结构悬架 并联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并行式增广拉格朗日协调的MDO方法
9
作者 桂俊涛 贺岩松 +2 位作者 唐中华 张志飞 徐中明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9-589,共11页
鉴于增广拉格朗日协调方法在并行求解上存在一定局限性,为在分布式协调的框架下对子问题进行并行求解,提出分布并行式增广拉格朗日协调的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在分布式协调结构中通过滞后的耦合信息构建一致性约束,采用自适应异步乘子... 鉴于增广拉格朗日协调方法在并行求解上存在一定局限性,为在分布式协调的框架下对子问题进行并行求解,提出分布并行式增广拉格朗日协调的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在分布式协调结构中通过滞后的耦合信息构建一致性约束,采用自适应异步乘子更新策略克服了一致性约束不匹配的问题。根据耦合变量与乘子对惩罚权重进行更新的方案可避免惩罚权重过大的问题。两项改进避免了解发散与振荡的情况,在分布式协调中实现了子问题的并行求解。通过实例仿真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集中式协调方法相比,所提方法无需重构协调关系,并行化程度与求解效率更高。通过求解工程问题进一步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基于分解的优化方法子问题的并行化求解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广拉格朗日协调 分布式 并行计算 多学科设计优化 自适应更新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分层并行的无线电引信回波仿真计算方法
10
作者 陈潭辉 霍力君 李喆 《航空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107,共6页
为提高无线电引信回波仿真处理大规模数据的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平台的分层并行计算方法,设计了一种有高效数据处理能力的无线电引信仿真平台。该平台采用了三层并行计算方法,任务级实现了分布式节点并行计算,线程级实现了多核CPU... 为提高无线电引信回波仿真处理大规模数据的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平台的分层并行计算方法,设计了一种有高效数据处理能力的无线电引信仿真平台。该平台采用了三层并行计算方法,任务级实现了分布式节点并行计算,线程级实现了多核CPU多线程并行计算、数据级采用CUDA技术实现了GPU并行计算,同时设计相应的负载均衡策略,有效提高了分布式仿真平台的计算资源利用效率。通过仿真计算表明,与传统单机串行计算方法相比,该计算方法的并行加速比可达到6.8~7.2倍,可有效缩短仿真时间,并且具有更好的可拓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并行计算 分层并行 无线电引信 回波信号模拟 目标近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船舶微网的虚拟同步发电机并联运行功率分配控制策略
11
作者 祁星强 高迪驹 吴国栋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127,共8页
为解决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并联运行时,因线路阻抗的不同而造成无功功率难以精确分配的问题,提出一种下垂系数自适应调整的改进VSG控制策略。通过估计每台VSG设定的无功功率与实际输出无功功率的差值,进... 为解决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并联运行时,因线路阻抗的不同而造成无功功率难以精确分配的问题,提出一种下垂系数自适应调整的改进VSG控制策略。通过估计每台VSG设定的无功功率与实际输出无功功率的差值,进行下垂系数的自适应调整,从而实现各VSG输出的无功功率能够按照容量比进行精确分配。该策略无须测量线路阻抗,同时对VSG并联运行的功率分配参数设计方法进行探讨。仿真结果表明,与VSG控制策略相比,改进VSG控制策略可将最大负载功率时无功功率分配误差稳定值减小到1 V·A以下,系统环流稳定值减小到0.2 A以内。该改进策略在无功功率分配和系统环流减小方面具有更好的性能,能有效解决船舶微网中VSG并联运行时的无功功率分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并联 虚拟同步发电机(VSG) 自适应下垂系数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高速列车控制数据的推测并行检测算法
12
作者 马强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2-769,共8页
针对传统检测方法难以高效处理轨道交通中海量列控数据的问题,设计一种面向高速列车控制数据的推测并行检测算法。分析高速列车控制数据的结构,进行尝试性的数据划分,消解数据内部依赖;利用推测技术,对传统的检测算法展开并行化改造,规... 针对传统检测方法难以高效处理轨道交通中海量列控数据的问题,设计一种面向高速列车控制数据的推测并行检测算法。分析高速列车控制数据的结构,进行尝试性的数据划分,消解数据内部依赖;利用推测技术,对传统的检测算法展开并行化改造,规避传统方法中内联关系对检测顺序的影响;在分布式平台上使用并行化的算法对划分数据展开检测,借助推测并行技术和分布式平台,提高面向列车控制数据的检测效率。基于西安铁路局的列控数据进行实验,其结果表明,与传统检测方法和其它并行检测方法相比,所提并行算法具有更好的检测效率、良好的可扩展,能够对海量的高速列车控制数据展开及时有效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高速列车 列控数据 异常检测 分布式计算 推测并行 并行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并行式目标级联分析法的配微协同鲁棒优化方法
13
作者 陈文栋 窦晓波 +3 位作者 丁泉 胡珺如 张晓彤 郭照楚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0-138,共9页
针对配微电网因分属不同运营主体导致的协同优化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并行式目标级联分析法的配微协同两阶段鲁棒优化方法,通过分层协调机制实现配微电网的经济协同运行,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构建配电网确定性优化与微电网两阶段鲁... 针对配微电网因分属不同运营主体导致的协同优化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并行式目标级联分析法的配微协同两阶段鲁棒优化方法,通过分层协调机制实现配微电网的经济协同运行,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构建配电网确定性优化与微电网两阶段鲁棒优化的分层解耦模型;引入对角二次近似法重构联络变量一致性约束罚函数,解耦子问题间的二次交叉项,实现子问题的并行求解;设计自适应拉格朗日乘数与惩罚权重更新机制,基于算法迭代收敛状态动态调节乘子更新步长与罚函数二次项权重,有效抑制并行求解过程中的振荡问题,提升算法收敛速度。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保证联络变量一致性的前提下,提升协同优化算法的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微协同优化 目标级联分析法 两阶段鲁棒优化 并行计算 自适应乘数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几何流固耦合的三维流线算法优化
14
作者 张向奎 陈俊豪 +2 位作者 祝雪峰 韩成祥 胡平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7-194,共8页
为观察截断层次B样条(THB样条)的等几何分析流固耦合域的流场情况,提出一种专门针对该流体域进行高效分析的三维流线可视化方法。引入基于架构的均匀撒点算法,能够快速选择种子点分布面并设定所需种子点数量,增强交互性。在流线积分效... 为观察截断层次B样条(THB样条)的等几何分析流固耦合域的流场情况,提出一种专门针对该流体域进行高效分析的三维流线可视化方法。引入基于架构的均匀撒点算法,能够快速选择种子点分布面并设定所需种子点数量,增强交互性。在流线积分效率方面,采用OpenMP实现种子点数据的并行计算,并结合KD树的快速搜索特性加速流线积分过程。在处理复杂流场时,所提方法相较于对比方法在计算时间上提升了10倍。为降低流场数据的使用门槛,使用反距离加权法进行插值计算,提高数据适应性。最后,通过VTK9.3.0内置流线算法云图结果与所提方法的云图结果证明该方法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场可视化 流线分布 种子点并行 等几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驱动型电磁斥力机构应力分布特性与优化
15
作者 何莹辉 陈立学 +3 位作者 李颖卓 徐晟钦 邹昕阳 孙立康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66-773,共8页
为保证多路并联断路器开断的快速性和同步性,提出了一种并联驱动型电磁斥力机构并针对该结构的应力分布特性和优化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建立机构有限元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应力分布特性,发现该结构具有2个应力集中区域。然后,提取机构洛伦... 为保证多路并联断路器开断的快速性和同步性,提出了一种并联驱动型电磁斥力机构并针对该结构的应力分布特性和优化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建立机构有限元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应力分布特性,发现该结构具有2个应力集中区域。然后,提取机构洛伦兹力分布特性参数k,理论推导了k与线圈匝数、尺寸参数的解析形式并结合仿真计算获取了其解析式,研究了k值对机构最大应力的影响,发现存在较优k值使得机构最大应力较小。最后,对机构1/6模型进行受力分析,提出在径向力平衡时机构应力较小的结论,给出了径向力平衡时k值解析计算方法,对比不同结构仿真和解析计算下应力较优的k值验证了分析的正确性。结合k的解析关系和径向力平衡的k值计算方法可调整参数优化机构应力,该方法可用于并联驱动型电磁斥力机构参数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路并联断路器 电磁斥力机构 应力分布 洛伦兹力分布 径向力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差速三螺杆挤出机流体混合特性研究
16
作者 秦晓宇 朱向哲 +1 位作者 陈博涵 王宇宇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1-106,共6页
设计了一种转速比为1/5/5的平行排列三螺杆挤出机,该三螺杆挤出机具有几何结构的特殊性以及转速不同。为了研究平行差速三螺杆挤出机独特的流场特性,将其与转速比为1/1/5的平行差速三螺杆挤出机以及转速比为1/5的差速双螺杆挤出机进行... 设计了一种转速比为1/5/5的平行排列三螺杆挤出机,该三螺杆挤出机具有几何结构的特殊性以及转速不同。为了研究平行差速三螺杆挤出机独特的流场特性,将其与转速比为1/1/5的平行差速三螺杆挤出机以及转速比为1/5的差速双螺杆挤出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传统螺杆相比,由于结构的特殊性以及转速的不同,平行差速三螺杆挤出机发现了独特的复杂粒子轨迹并且啮合区周向速度场出现“二次流”现象,使得流道中物料出现往复运动,物料在流道中的停留时间增加,有利于物料的混合。在计算3组平行差速螺杆挤出机的混合性能相关参数时发现,转速比为1/5/5的平行差速三螺杆挤出机的混合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差速三螺杆 流体混合特性 分散混合 分布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pe-RLHF:计算模式感知的RLHF并行加速框架
17
作者 徐颖 王梦迪 +4 位作者 程龙 刘炼 赵世新 张磊 王颖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13-1529,共17页
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 with human feedback,RLHF)作为当前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LLMs)对齐的主流方法,其核心优化算法——近端策略优化(proximal policy optimization,PPO)却面临着显著的效率问... 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 with human feedback,RLHF)作为当前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LLMs)对齐的主流方法,其核心优化算法——近端策略优化(proximal policy optimization,PPO)却面临着显著的效率问题.PPO由生成、推理、训练3个相互关联的阶段组成,各个阶段有着不同的计算特性.然而,现有的RLHF并行框架采用相同并行策略顺序执行PPO的所有阶段,这导致以下2个问题:其一,生成阶段不能充分利用计算资源,进而影响整体效率;其二,阶段间严格串行执行,未能充分利用潜在并行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个新型RLHF并行框架——Pipe-RLHF.该框架能够自适应地根据各阶段的计算特征确定最优并行策略,突破现有阶段串行范式,采用异步PPO算法发掘阶段间的并行性.具体而言,创新性地提出了适用于PPO生成阶段的延迟批间流水线并行方法,显著提升了该阶段的计算资源利用率;再次,使用异步PPO解放阶段间的依赖关系,将阶段间并行应用到PPO的加速上;最后,针对PPO算法的整体优化,构建了分层并行策略空间,并提出了一套优化算法以实现该空间中的最优解搜索.通过在多个大语言模型上的性能评估实验表明,相较于现有方法,Pipe-RLHF最高可实现3.7倍的加速比,充分验证了该框架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 近端策略优化 大模型微调 分布式系统 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节点抽样的分布式二阶段聚类方法
18
作者 张曼静 何玉林 +1 位作者 李旭 黄哲学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4-144,共11页
针对大数据聚类中存在的计算资源消耗大、聚类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节点抽样的分布式二阶段聚类方法。该方法首先在各个本地节点对节点上的数据执行局部聚类操作,并基于局部聚类结果,从每个节点中抽取代表性的数据样本,然后... 针对大数据聚类中存在的计算资源消耗大、聚类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节点抽样的分布式二阶段聚类方法。该方法首先在各个本地节点对节点上的数据执行局部聚类操作,并基于局部聚类结果,从每个节点中抽取代表性的数据样本,然后将各节点选定的样本数据传输至中央节点。之后,在中央节点上,对合并的样本数据进行进一步的聚类分析,并将样本聚类的结果传回各个本地节点。最后,各本地节点结合自身的局部聚类结果和中央节点的样本聚类结果,完成最终的聚类标签统一。通过以上流程,所提方法实现了对集中式聚类算法的分布式改造,能够快速一致地完成对全局数据的聚类分析。理论分析和数值实验均表明,与传统的全量数据集中式聚类方法相比,二阶段聚类方法有效地结合了并行处理的高效性和集成分析的准确性,在保证聚类质量的前提下能够显著降低计算资源的消耗,是一种可行的大数据聚类分布式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聚类 分布式计算 节点抽样 并行计算 二阶段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虚拟复阻抗的多逆变器并联系统环流抑制方法研究
19
作者 郑峰 张宏伟 +2 位作者 刘宝谨 梁宁 王威东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72-1982,I0056-I0061,共17页
针对孤岛微网多并联逆变器系统由于逆变器内阻抗失配和线路阻抗失配导致的环流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线路阻抗辨识的自适应虚拟复阻抗控制策略。该策略在逆变器的电流内环引入模型预测控制,电压外环引入二自由度控制算法,然后构建各单... 针对孤岛微网多并联逆变器系统由于逆变器内阻抗失配和线路阻抗失配导致的环流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线路阻抗辨识的自适应虚拟复阻抗控制策略。该策略在逆变器的电流内环引入模型预测控制,电压外环引入二自由度控制算法,然后构建各单元线路阻抗辨识环节,并基于辨识结果引入自适应虚拟复阻抗。该文首先通过电压电流双环设计消除了逆变器内阻抗的影响,并提高其抗扰能力,其次引入自适应虚拟复阻抗消除了因各单元线路阻抗失配引起的环流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具备有效抑制多逆变器并联系统环流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逆变器 自适应虚拟复阻抗 递归最小二乘法 环流抑制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零序电流扰动特征的谐振接地配电系统的故障选线
20
作者 王庆 孙阳 +4 位作者 李江鹏 杨龙 李金东 邵文权 张爽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8536-8542,共7页
为了解决谐振接地配电系统单相高阻接地的故障选线问题,提出一种利用中性点并联电阻投入前后零序电流扰动特征的故障选线方案。建立消弧线圈并联小电阻投入前、后两阶段的零序故障模型,分析健全线路、故障线路在两个阶段的零序电流变化... 为了解决谐振接地配电系统单相高阻接地的故障选线问题,提出一种利用中性点并联电阻投入前后零序电流扰动特征的故障选线方案。建立消弧线圈并联小电阻投入前、后两阶段的零序故障模型,分析健全线路、故障线路在两个阶段的零序电流变化特征,健全线路的零序电流在并联电阻投入后其幅值呈减小状态,而故障线路零序电流则呈增大状态。进一步基于并联电阻投入前、后两阶段线路零序电流的幅值扰动特征构造相应的故障选线判据。MATLAB仿真计算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对于不超过5 kΩ的高阻单相接地故障能够可靠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系统 故障选线 中性点并联电阻 零序电流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