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配电系统柔性消弧装置及定位技术均需充分挖掘相电流暂态特征来实现选相、选线和故障定位。针对此问题,对新型配电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相电流暂态分布特性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相电流多维时频分布特征差异的新型配电系统单相接地故...新型配电系统柔性消弧装置及定位技术均需充分挖掘相电流暂态特征来实现选相、选线和故障定位。针对此问题,对新型配电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相电流暂态分布特性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相电流多维时频分布特征差异的新型配电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新方法。依据故障相电流故障暂态量与非故障相电流故障暂态量的差异性,通过灰色关联度算法完成故障选相;对各出线始端监测点以及疑似故障馈线分支监测点的相电流暂态波形进行26维多维时频特征的提取,通过经方差优化的t-分布近邻嵌入算法(variance-optimized t-distributed stochastic neighbor embedding,VTSNE)进行筛选和降维,并对处理后的特征数据进行基于密度的有噪空间聚类算法(density-based spec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 with noise,DBSCAN)聚类完成故障选线和故障区段定位。该方法在某绿色港口10 kV新型配电系统模型中得到验证,在不同故障初相角、不同过渡电阻等故障场景下均可准确可靠定位故障位置,对采样同步精度及采样频率要求低,易于工程实现。展开更多
随着物联网与互联网融合的不断深化,感知层与应用层之间的互联互通要求不断提高。针对现有数据采集系统存在的规范性、扩展性和适应性不足的问题,文章提出一套基于对象连接与嵌入过程控制统一架构(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 for pro...随着物联网与互联网融合的不断深化,感知层与应用层之间的互联互通要求不断提高。针对现有数据采集系统存在的规范性、扩展性和适应性不足的问题,文章提出一套基于对象连接与嵌入过程控制统一架构(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 for process control unified architecture,OPC UA)协议的分布式数据采集处理系统架构。对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各个模块进行功能解耦和架构重组,分别介绍该系统硬件和软件架构;针对发布订阅模式下负载的特异性,提出一种改进的适用于OPC UA分布式订阅的负载均衡算法;最后在某车企实例验证该系统架构。结果表明,基于OPC UA的分布式数据采集处理系统数据采集处理效果良好,证明了该系统架构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展开更多
通过研究一个具有代表性的UML/MARTE(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real time and embedded systems)模型向FIACRE(intermediate format for the architectures of embedded distributed components)形式模型的...通过研究一个具有代表性的UML/MARTE(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real time and embedded systems)模型向FIACRE(intermediate format for the architectures of embedded distributed components)形式模型的转换实例,探讨了异构模型之间在语义和语法层的相互转换问题.在语义层,通过模型转换技术构造语义映射规则,实现元语言之间的转换;在语法层,通过构造元模型的具体语法,反映元语言的语法规则,从而产生目标模型的程序实体.基于此实例研究,探讨了通用转换途径的相关框架和关键技术,并讨论了转换工作的优缺点和实用性.展开更多
基于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的配电变压器抄表及监测终端(简称终端)采用32位ARM7芯片,硬件分为系统和接口2部分。系统部分主要包括CPU、存储器、实时时钟RTC(Real-Time Clock)芯片、复位及外围等电路;接口...基于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的配电变压器抄表及监测终端(简称终端)采用32位ARM7芯片,硬件分为系统和接口2部分。系统部分主要包括CPU、存储器、实时时钟RTC(Real-Time Clock)芯片、复位及外围等电路;接口部分包括RS-232/485通信、GPRS模块、红外通信、状态量监测、单总线温度传感器通信等。终端软件基于μC/OS-Ⅱ嵌入式操作系统设计,终端程序采用多任务、多缓冲区结构。论述了CPU/外围接口电路、操作系统移植、多功能电能表抄表、温度监测、GPRS通信、系统数据传输规约等。所设计的终端在现场运行稳定可靠。展开更多
文摘新型配电系统柔性消弧装置及定位技术均需充分挖掘相电流暂态特征来实现选相、选线和故障定位。针对此问题,对新型配电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相电流暂态分布特性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相电流多维时频分布特征差异的新型配电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新方法。依据故障相电流故障暂态量与非故障相电流故障暂态量的差异性,通过灰色关联度算法完成故障选相;对各出线始端监测点以及疑似故障馈线分支监测点的相电流暂态波形进行26维多维时频特征的提取,通过经方差优化的t-分布近邻嵌入算法(variance-optimized t-distributed stochastic neighbor embedding,VTSNE)进行筛选和降维,并对处理后的特征数据进行基于密度的有噪空间聚类算法(density-based spec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 with noise,DBSCAN)聚类完成故障选线和故障区段定位。该方法在某绿色港口10 kV新型配电系统模型中得到验证,在不同故障初相角、不同过渡电阻等故障场景下均可准确可靠定位故障位置,对采样同步精度及采样频率要求低,易于工程实现。
文摘随着物联网与互联网融合的不断深化,感知层与应用层之间的互联互通要求不断提高。针对现有数据采集系统存在的规范性、扩展性和适应性不足的问题,文章提出一套基于对象连接与嵌入过程控制统一架构(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 for process control unified architecture,OPC UA)协议的分布式数据采集处理系统架构。对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各个模块进行功能解耦和架构重组,分别介绍该系统硬件和软件架构;针对发布订阅模式下负载的特异性,提出一种改进的适用于OPC UA分布式订阅的负载均衡算法;最后在某车企实例验证该系统架构。结果表明,基于OPC UA的分布式数据采集处理系统数据采集处理效果良好,证明了该系统架构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文摘通过研究一个具有代表性的UML/MARTE(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real time and embedded systems)模型向FIACRE(intermediate format for the architectures of embedded distributed components)形式模型的转换实例,探讨了异构模型之间在语义和语法层的相互转换问题.在语义层,通过模型转换技术构造语义映射规则,实现元语言之间的转换;在语法层,通过构造元模型的具体语法,反映元语言的语法规则,从而产生目标模型的程序实体.基于此实例研究,探讨了通用转换途径的相关框架和关键技术,并讨论了转换工作的优缺点和实用性.
文摘基于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的配电变压器抄表及监测终端(简称终端)采用32位ARM7芯片,硬件分为系统和接口2部分。系统部分主要包括CPU、存储器、实时时钟RTC(Real-Time Clock)芯片、复位及外围等电路;接口部分包括RS-232/485通信、GPRS模块、红外通信、状态量监测、单总线温度传感器通信等。终端软件基于μC/OS-Ⅱ嵌入式操作系统设计,终端程序采用多任务、多缓冲区结构。论述了CPU/外围接口电路、操作系统移植、多功能电能表抄表、温度监测、GPRS通信、系统数据传输规约等。所设计的终端在现场运行稳定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