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7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安全级DCS系统响应时间测试样本量分析方法研究
1
作者 文景 解保林 +4 位作者 马象睿 郑骈垚 曾景晖 贺先建 陈钊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2,共8页
为保证安全级DCS系统响应时间测试的充分性,需确定测试样本量,以评定响应时间在给定置信度下不超过限值的概率。通过对安全级DCS系统响应时间特性进行分析及模型仿真,以及对仿真和实测数据进行检验,明确了响应时间符合正态分布特性。基... 为保证安全级DCS系统响应时间测试的充分性,需确定测试样本量,以评定响应时间在给定置信度下不超过限值的概率。通过对安全级DCS系统响应时间特性进行分析及模型仿真,以及对仿真和实测数据进行检验,明确了响应时间符合正态分布特性。基于响应时间的正态分布特性和不超过某一规范限值的要求,提出了通过计算测试数据的可靠度置信下限,并比较其是否大于要求的可靠度置信下限来判断测试数据的充分性。最后,利用非中心t分布并参考相关标准,给出了方程求解法和查表法两种确定响应时间测试样本量的方法,并在工程实践中进行应用。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具备在工程实践中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级dcs 响应时间 测试 样本量 分析 正态分布 非中心t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的OCR技术在核电厂DCS系统测试中的应用和实现
2
作者 何进松 蒋磊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3-550,共8页
核电厂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的输入/输出模块在运行期间,随着电子器件性能下降以及时漂的影响,需要定期进行进度复测和校准。针对传统的DCS输入/输出通道测试覆盖率不足,测试效率低及人因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光学... 核电厂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的输入/输出模块在运行期间,随着电子器件性能下降以及时漂的影响,需要定期进行进度复测和校准。针对传统的DCS输入/输出通道测试覆盖率不足,测试效率低及人因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应用在DCS系统的在线测试方法。通过模拟设备和视频采集设备完成画面的自动切换,并读取画面信息,截取特定画面后对其图像预处理,再使用OCR识别模型识别画面内容,将得到的识别结果与期望值进行比较判断,从而实现自动化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通过CNN训练后,显控设备画面字符识别率能达到100%,该方法可以突破设备厂家的专有通信协议的壁垒,可有效降低操作员的人因失误,提升测试效率和核电厂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控制系统 卷积神经网络 光学字符识别 自动化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ey technologies for medium and low voltage DC distribution system 被引量:6
3
作者 Yiwen Fan Yongning Chi +4 位作者 Yan Li Zhibing Wang Hongzhi Liu Wei Liu Xiangyu Li 《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 CAS CSCD 2021年第1期91-103,共13页
Development of the medium and low voltage DC distribution system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a regional transmission of electric energy,increasing a penetration rate of new energy,and enhancing a safety of the operati... Development of the medium and low voltage DC distribution system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a regional transmission of electric energy,increasing a penetration rate of new energy,and enhancing a safety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AC/DC interconnected grid.This paper first summarizes the medium and low voltage DC distribution system schemes and plans put forward by many countries,and then elaborate status of under-construction medium and low voltage DC distribution system project cases in China.Based on these project cases,this paper analyzes key issues involved in the medium and low voltage DC distribution system topologies,equipment,operation control technologies and DC fault protections,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technical reference for future medium and low voltage DC distribution system-related projects.Finally,this paper combines a current China research status to summarize and give a prediction about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of medium and low voltage DC distribution system,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of medium and low voltage DC distribution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dium and low voltage DC distribution system system topology Key equipment DC fault protection Operation control technolo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and detonation characteristics for non-axisymmetric fuel dispersal
4
作者 Linghui Zeng Zhongqi Wang +1 位作者 Xing Chen Jianping Li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484-495,共12页
The study of non-axisymmetric fuel dispersal and detonation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evention of industrial cloud explosion accidents and the design of fuel air explosive(FAE).The concentration and detonation f... The study of non-axisymmetric fuel dispersal and detonation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evention of industrial cloud explosion accidents and the design of fuel air explosive(FAE).The concentration and detonation fields of 85 kg cylindrical and fan-shaped fuel are investigated by experiment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A dynamic model of the whole process for fuel dispersal and detonation is built.The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of fuel is used as the initial condition to calculate the detonation stage,thus solving the initial value problem of detonation field.The phase and component changes of fuel cloud at different locations are compared.The fuel cloud is divided into directions of 0°,90°,135°and 180°.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cloud radius is 20.94 m in 135°and the minimum is 12.04 m in 0°.The diameter of the detonation fireball is 53.6 m,and the peak temperature is 3455 K.The highest peak overpressure is 3.44 MPa in 0°and the lowest is 2.97 MPa in 135°.The proportion of liquid phase in 0°is22.90%,and the fuel loss is 11.8% and 9% higher than that in 135°and cylindrical charge,respectively.The stable propagation distance of blast wave in 135°is 42.50% longer than 0°and 28.37% longer than cylindrical char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el dispersal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Detonation characteristic Fuel loss Numerical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S安全通信网络搭建探析
5
作者 朱震寰 王成 《通信电源技术》 2024年第10期175-177,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分布式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已成为多种工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随之而来的是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挑战。本研究先分析DCS安全通信网络系统的架构设计,接着介绍一种新的基于现场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分布式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已成为多种工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随之而来的是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挑战。本研究先分析DCS安全通信网络系统的架构设计,接着介绍一种新的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技术的安全通信网络实现方案,旨在为DCS安全通信网络的搭建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对促进工业环境中的网络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控制系统(dcs) 安全通信网络 网络搭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S网络安全维护在电力系统监控中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6
作者 王海波 《通信电源技术》 2024年第13期206-208,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电力系统监控与控制逐渐向数字化、自动化以及智能化方向发展。同时,网络安全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电力系统作为关乎国家经济安全和民生福祉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安全稳定运行对于社会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电力系统监控与控制逐渐向数字化、自动化以及智能化方向发展。同时,网络安全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电力系统作为关乎国家经济安全和民生福祉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安全稳定运行对于社会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分布式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作为电力系统监控与控制的核心系统,承担着实时监测、数据采集以及远程控制等重要任务,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文章从DCS网络安全维护的角度出发,探讨在电力系统监控与控制中的关键技术和应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网络安全维护 监控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DN技术的火电厂DCS后台控制系统优化研究
7
作者 任志强 《通信电源技术》 2024年第22期62-64,共3页
为解决传统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存在的响应延迟、故障恢复慢以及安全防护能力不足等问题,文章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SDN)技术设计并实现了火电厂DCS后台控制系统。通过介绍SDN技术与... 为解决传统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存在的响应延迟、故障恢复慢以及安全防护能力不足等问题,文章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SDN)技术设计并实现了火电厂DCS后台控制系统。通过介绍SDN技术与火电厂DCS系统,设计基于SDN技术的DCS系统架构,重点阐述实时控制反馈模块、故障检测恢复模块以及网络安全防护模块的具体设计与功能实现。通过实验分析,验证了基于SDN技术的优化方案在提高系统响应速度、增强故障恢复能力以及提升网络安全性方面的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定义网络(SDN) 火电厂 分散控制系统(d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mics of profiles and storage of carbon dioxide in broadleaved/Korean forest in Changbai Mountain 被引量:3
8
作者 韩士杰 林丽莎 +4 位作者 于贵瑞 张军辉 吴家兵 赵晓松 关德新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75-279,共5页
CO2 concentrations at different heights in a broadleaved/Korean forest (with a mean height of 26 m) were measured with infrared gas analyzer IRGA (model 2250D, LI-COR Inc. and LI-COR, 820) from Aug. to Oct. of 1999, A... CO2 concentrations at different heights in a broadleaved/Korean forest (with a mean height of 26 m) were measured with infrared gas analyzer IRGA (model 2250D, LI-COR Inc. and LI-COR, 820) from Aug. to Oct. of 1999, Apr. to Jul. of 2000, and from Aug. 2002 to Sept. 2003. Based on the collected dada, the diurnal and seasonal dynamics of profiles and storage of carbon dioxide in the forest were analyzed. The diurnal CO2 profiles showed that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CO2 concentration were different for daytime and nighttime, and the CO2 concentration was highest close to forest floor, no matter at daytime and nighttime. The seasonal profiles of CO2 showed that stratification in the canopy was evident during growth season. CO2 concentrations at different heights (60 m to 2.5 m) had a little change in March, with a difference of 10 mmolmol-1, but had a significant change in July, with a difference of 60 mmolmol-1. In July, there also existed a greater gradient of CO2 concentrations at canopy (22, 26 and 32 m), with a difference of 8 mmolmol-1. The calculated total storage (ΔC/Δt ) of CO2 in the air column with height of 40 m beneath eddy covariance instrument was negative, and made a little contribution to NE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concentration CO2 profile CO2 storage Broadleaved/Korean pine forest Vertical distribution Concentration gradi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of canopy on precipitation and its nutrient elements in broadleaved/Korean pine forest on the northern slope of Changbai Mountain 被引量:3
9
作者 肖以华 代力民 +3 位作者 牛德奎 佟富春 陈高 邓红兵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01-204,251,共4页
The precipitation distribution quantity of canopy in broadleaved/Korean pine forest was measured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Jun.–Sept.) in 2001 in the Changbai Mountain, Jilin Province, P. R. China. Results indicated... The precipitation distribution quantity of canopy in broadleaved/Korean pine forest was measured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Jun.–Sept.) in 2001 in the Changbai Mountain, Jilin Province, P. R. China.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mounts of stemflow, throughfall, and interception were 37.39, 322.12 and 109.69 mm, accounting for 7.97%, 68.65% and 23.38% of the total rainfall, respectively. The rate of stemflow was higher in Jul. and Aug. than other months. The rate of throughfall dropped off from Jun. to Sept., however, rate of interception changed contrarily from 19.43% to 31.02%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According to our analysis, the concentration of nutrient elements were arranged as Ca>Mg>N>K>Fe>P>Cu>Mn for rainfall, K>N>Mg>Ca>P>Fe>Mn>Cu for throughfall, and Mn>P>K>Cu>Fe>N>Mg>Ca for being leached through canopy. Nutrients concentration in stewflow and throughfall changed significantly when rainfall passed canopy, and concentration of all elements increased except for Ca and 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oadleaved/Korean pine forest Precipitation distribution Concentration Nutrient elements CANOPY STEMFLOW THROUGHFALL INTERCEP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S系统应用技术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2
10
作者 周静 杨艳 +2 位作者 蒋吉强 蒋兴旺 罗娅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A01期62-65,共4页
分析了DCS系统在现阶段天然气净化厂过程控制领域扮演的重要角色,对DCS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及需要改进的地方作了分析探讨,并对DCS、PLC及FCS系统进行了比较分析,对FCS系统的应用前景予以展望。
关键词 集散控制系统 dcs PLC F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控制技术在DCS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1
作者 张德江 和红梅 孙晓晖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361-365,共5页
首先论述了集散控制系统(DCS)的发展现状,列举了预测控制、软测量技术、智能控制、神经网络等一些先进控制技术的实例。
关键词 集散控制系统 先进控制技术 预测控制 软测量 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焙烧磨矿DCS系统控制架构与数据通信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洋 顾贵鸿 +4 位作者 卢强 邬青秀 李然 曾尚林 符嘉浚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4-77,共4页
为实现某冶炼厂稀贵金属综合回收技术改造项目全流程优化控制,结合工艺流程和生产过程,进行DCS管控一体化系统配置,组态三层级系统控制架构,实现全流程精准执行、现场控制与过程监控,并对焙烧磨矿车间关键设备焙烧炉和雷蒙磨机等进行数... 为实现某冶炼厂稀贵金属综合回收技术改造项目全流程优化控制,结合工艺流程和生产过程,进行DCS管控一体化系统配置,组态三层级系统控制架构,实现全流程精准执行、现场控制与过程监控,并对焙烧磨矿车间关键设备焙烧炉和雷蒙磨机等进行数据通信监控。生产实际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提高了整体生产技术水平,体现了生产工艺技术与过程控制系统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散控制系统 智能控制 数据通信 流程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挂储能控制的煤矿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电压波动抑制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史小军 于铄航 +1 位作者 王伟 公铮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4,94,共8页
针对煤矿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因负载变化造成的直流母线电压波动问题,通常在直流母线处设置储能装置予以解决。现有的储能装置控制策略使得装置负担过重,且未考虑其荷电状态。针对煤矿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直流侧直挂储能拓扑,提出一种抑... 针对煤矿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因负载变化造成的直流母线电压波动问题,通常在直流母线处设置储能装置予以解决。现有的储能装置控制策略使得装置负担过重,且未考虑其荷电状态。针对煤矿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直流侧直挂储能拓扑,提出一种抑制母线电压波动的储能装置控制策略。经分析确定直挂储能装置工作于定功率模式,通过加入母线电压反馈进而调整储能装置出力的方式改进传统定功率控制策略,从而减小系统的不平衡功率;采用载波移相调制策略,以降低电流纹波;以荷电状态为对象进行排序均压,保证各储能子模块均匀充放电。在PSCAD/EMTDC中搭建煤矿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仿真模型并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切除电动机或纯阻性负载突变情况下,母线电压波动率分别减小约70%和90%,验证了该控制策略可有效抑制母线电压波动,且蓄电池充放电速率为0.628C,满足快速响应要求。在实时数字仿真实验平台中进行硬件在环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进一步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供电系统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直挂储能 电压波动抑制 定功率控制 载波移相调制 荷电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孔促淤板周围悬沙浓度分布特征数值分析
14
作者 石力 卢盛雄 +1 位作者 程永舟 范甜甜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0,共7页
开孔促淤板作为保护岸滩的有效结构,一直被用于保滩护岸、河流海岸生态修复等工程。由于开孔促淤板的存在,使得其周围水流流态变得较为复杂,水流阻力增大,开孔促淤板周围的水流流态会直接影响板周悬沙的运动和输移。基于Mixture两相流模... 开孔促淤板作为保护岸滩的有效结构,一直被用于保滩护岸、河流海岸生态修复等工程。由于开孔促淤板的存在,使得其周围水流流态变得较为复杂,水流阻力增大,开孔促淤板周围的水流流态会直接影响板周悬沙的运动和输移。基于Mixture两相流模型,对不同开孔率的促淤板周围的流场特性以及悬沙浓度分布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开孔促淤板后槽底近壁区(距底高度dH/15)区域,开孔处板后断面相对悬沙浓度值较板前大,格栅处的板后断面相对悬沙浓度较开孔处的板后断面相对较大。当来流流速一定时,开孔促淤板的开孔率越大,板周的相对悬沙浓度越低,开孔促淤板的促淤效果也越不理想;当开孔率为20%时,开孔促淤板的促淤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孔促淤板 数值模拟 流场分布 相对悬沙浓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CP的多区域互联综合能源系统分布式协调调度模型
15
作者 任语杰 黄宇涵 魏震波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8-329,共12页
跨区域能源交互可以通过资源共享和风险分担解决各地区能源资源和需求逆向分布的现状,异质能源间的互补互济能有效缓解风电装机速度与消纳水平不平衡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在综合能源系统的背景下,提出一种基于连续锥规划方法(SCP)的多区... 跨区域能源交互可以通过资源共享和风险分担解决各地区能源资源和需求逆向分布的现状,异质能源间的互补互济能有效缓解风电装机速度与消纳水平不平衡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在综合能源系统的背景下,提出一种基于连续锥规划方法(SCP)的多区域电气互联系统(IEGS)分布式协调调度模型。首先,考虑到日前调度经济效益,以能源消耗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IEGS经济调度模型;其次,考虑到直流联线功率灵活调整特性对新能源消纳的正向影响,将直流联络线和联络管道作为区域间能流传输、资源共享的载体并进行建模分析;再次,提出了基于SCP的2阶锥松弛方法对IEGS经济调度模型中的气网潮流进行处理,使该潮流约束线性化的同时,减小了优化处理引起的松弛间隙;最后,为体现区域的自治能力,将区域间共享变量解耦并建立分布式协调调度模型,采用目标级联分析法(ATC)对分布式调度模型进行求解。针对2区域IEGS和3区域IEGS互联场景,验证了区域间不同互联方式及不同气网潮流处理方法对调度结果的影响,并对比了本文基于ATC的分布式方法与集中式方法在处理多区域互联问题的结果。算例仿真结果表明:基于SCP的2阶锥松弛法极大改善了松弛间隙;直流联络线+联络管道方式用于区域间交互,提高了电网运行经济性并降低了弃风率;基于ATC的分布式法求解效果接近集中式方法的全局最优解。本文所提出的分布式协调调度模型设计合理,可为建立考虑新能源接入的综合能源系统协调调度模型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连续锥规划 直流联络线 分布式协调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浓度分布的桥梁电缆通道着火点位置辨识
16
作者 董林杰 张任飞 +2 位作者 王军飛 王兴松 田梦倩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7,共9页
桥梁高压电缆通道火灾具有蔓延迅速且扑灭困难的特点,极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对巡检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早期发现火灾位置对救援工作至关重要,因此研究桥梁箱梁高压电缆通道火灾初期的着火点位置智能辨识和预测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 桥梁高压电缆通道火灾具有蔓延迅速且扑灭困难的特点,极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对巡检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早期发现火灾位置对救援工作至关重要,因此研究桥梁箱梁高压电缆通道火灾初期的着火点位置智能辨识和预测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PyroSim分析软件建立了桥梁箱梁电缆通道火灾初期烟气蔓延的仿真模型,得到了CO气体扩散规律;设计并训练了用于数据分层和各层着火点位置辨识的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基于仿真数据进行了着火点位置辨识实验;设计了着火点辨识系统并在模拟电缆通道中进行了现场测试。研究结果表明:(1)在基于仿真数据的着火点位置辨识实验中,本研究建立的着火点位置辨识ANN模型,在50 m电缆通道中针对单层电缆阴燃位置辨识的最大误差为0.98 m,最小误差为-0.32 m;针对三层电缆阴燃位置辨识的最大误差为1.53 m,最小误差为-1.26 m。(2)在着火点辨识系统现场测试实验中,着火点辨识的最大误差为0.68 m,最小误差为-0.27 m,该精度能够满足桥梁箱梁高压电缆通道火灾初期的着火点位置智能辨识和预测的需求。研究结果有望在实际应用中提高桥梁箱梁电缆通道火灾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缆通道 CO浓度分布 人工神经网络(ANN) 着火点辨识 PyroSim仿真 火灾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诱导荧光法的超高压天然气射流浓度分布
17
作者 樊旭 董全 +1 位作者 倪佐 夏天峰 《内燃机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4,共8页
基于高压直喷双燃料喷射阀,采用激光诱导荧光成像方法对超高压天然气射流的浓度分布特性进行了研究.优化了天然气射流浓度分布数据处理方法,将天然气射流喷雾划分为激波核心区、浓度速降区、浓度混合区及边界扩散区.结果表明:激波核心... 基于高压直喷双燃料喷射阀,采用激光诱导荧光成像方法对超高压天然气射流的浓度分布特性进行了研究.优化了天然气射流浓度分布数据处理方法,将天然气射流喷雾划分为激波核心区、浓度速降区、浓度混合区及边界扩散区.结果表明:激波核心区受到马赫盘影响,在马赫盘产生位置出现浓度峰值,发现了浓度峰值同马赫盘位置的高度相关性;天然气轴向浓度研究中,喷射压力对喷嘴附近的激波核心区、浓度速降区影响最大,当喷射压力从22 MPa以3MPa步长增加到31 MPa时,激波核心区、浓度速降区区域长度增长均为60%,而浓度混合区长度减少2.2%,边界扩散区受到影响最小,区域长度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现象;天然气径向浓度研究中,同样显示出天然气浓度对喷嘴附近区域的强影响性,激波核心区、浓度速降区径向浓度随着喷射压力的增加而增大,而在远离喷嘴的浓度混合区及边界扩散区出现浓度波动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高压直喷 激光诱导荧光法 浓度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S实现空压机加/卸载控制改造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延海 谢军 王铁林 《神华科技》 2014年第1期54-56,共3页
介绍了空压机系统加/卸载控制原理,以及在DCS实现空压机加/卸载控制的改造方案和逻辑设计;通过空压机加/卸载控制改造,解决了MASTER机控制回路电源失去时,SLAVER机不能进行加/卸载的问题,为同类型空压机系统控制设计和后期改造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dcs 卸载 控制 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采条件下采空区瓦斯浓度分布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19
作者 刘莉彬 林建东 《煤矿机械》 2025年第4期108-111,共4页
以某矿32320工作面和40205工作面为研究对象,结合定制的瓦斯分布实验平台,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抽采条件下采空区瓦斯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32320工作面,瓦斯浓度在煤层厚度为4.5 m时达到峰值,随后逐渐降低,但在6.0 m时又有所回升;在4... 以某矿32320工作面和40205工作面为研究对象,结合定制的瓦斯分布实验平台,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抽采条件下采空区瓦斯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32320工作面,瓦斯浓度在煤层厚度为4.5 m时达到峰值,随后逐渐降低,但在6.0 m时又有所回升;在40205工作面,瓦斯浓度波动相对平缓,在煤层厚度为4.0 m时达到高峰,之后虽有波动但整体保持稳定。成功揭示了抽采条件下采空区瓦斯分布与煤层厚度间的关联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采条件 采空区 多孔介质 瓦斯浓度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N THE MEASURE CONCENTRATION OF INFINITELY DIVISIBLE DISTRIBUTIONS
20
作者 Jing ZHANG Zechun HU Wei SUN 《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 2025年第2期473-492,共20页
Let I be the set of all infinitely divisible random variables with finite second moments,I_(0)={X∈I;Var(X)>0},P_(I)=inf_(x∈I)P{|X-E[X]|≤√Var(X)}and P_(I_(0))=inf P{|X-E[X]|<√Var(X)}.Firstly,we prove that P_... Let I be the set of all infinitely divisible random variables with finite second moments,I_(0)={X∈I;Var(X)>0},P_(I)=inf_(x∈I)P{|X-E[X]|≤√Var(X)}and P_(I_(0))=inf P{|X-E[X]|<√Var(X)}.Firstly,we prove that P_(I)≥P_(I_(0))>0.Secondly,we find_(x∈I_(0))the exact values of inf P{|X-E[X]|≤√Var(X)}and inf P{|X-E[X]|<√Var(X)}for the cases that J is the set of all geometric random variables,symmetric geometric random variables,Poisson random variables and symmetric Poisson random variables,respectively.As a consequence,we obtain that P_(I)≤e^(-1)^(∞)∑_(k=0)1/2^(2k)(k!)^(2)≈0.46576 and P_(I_(0))≤e^(-1)≈0.367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asure concentration infinitely divisible distribution geometric distribution Poisson distribution Berry-Esseen theor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