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1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适用于MMC-MTDC的母线侧故障分析及保护策略 被引量:4
1
作者 鄢仁武 俞智鹏 方略斌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67-2077,I0019-I0022,共15页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直流故障的分析与判别是柔直系统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了更好地分析故障特征,推导出一种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网(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MMC-MTDC)的母线侧简化电路故障计算方法...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直流故障的分析与判别是柔直系统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了更好地分析故障特征,推导出一种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网(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MMC-MTDC)的母线侧简化电路故障计算方法,并分析了母线侧单极接地故障和极间短路故障的故障特征,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网的故障判别方案和保护措施。该判别方案通过故障启动判据、故障区域判别和故障类型判别3个模块进行故障判定,采用了故障电压瞬时跌落值与系统电压之差及故障线路电流值作故障特征量,整套判别方案不受其他元件参数、故障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将Spearman相关性分析与传统电气故障区域判别相结合,准确判定系统区内外故障的同时,解决了故障区域判别中受线路各参数干扰导致误判的问题,仿真测试验证了本保护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C-HVdc 直流故障 母线侧故障 故障特征 Spearman相关性分析 保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流相位的多端口光伏直流汇集系统故障区段辨识方法
2
作者 和敬涵 陈想 +2 位作者 李猛 杜晓通 闫诗琪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0-529,共10页
多端口光伏直流升压汇集并网系统分支多、线路短,故障发展快、电流峰值高,故障区段的快速可靠辨识困难。为实现系统的快速故障隔离与恢复,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频电流相对相位的极间故障区段辨识方法。首先,构建不同区段故障后的暂态等效网... 多端口光伏直流升压汇集并网系统分支多、线路短,故障发展快、电流峰值高,故障区段的快速可靠辨识困难。为实现系统的快速故障隔离与恢复,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频电流相对相位的极间故障区段辨识方法。首先,构建不同区段故障后的暂态等效网络,并利用换流器出口等效并联电容与限流电感的串联谐振条件简化等效网络,得到高频电流间的相关性特征。然后,将相关性定量为相位差分布表征,并利用汇集支路与送出线间特定频段电流的相位差分布差异构建故障区段辨识判据,辨识结果采用逻辑量形式输出。最后,通过仿真对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最快能在故障后2 ms内可靠选线,有较强的抗噪性和耐过渡电阻、分布电容能力,方法简单实用,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并网 相关性 相对相位 故障分析 大型光伏电站 故障区段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入MMC-HVDC的交流系统线路自适应距离保护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鹤 刘宇超 +2 位作者 李国庆 李鸿鹏 毕鹏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7-13,共7页
接入MMC-HVDC的交直流混合系统中,当与柔性直流线路直接相连的下级交流线路保护不能正确切除区内故障时,将由上级交流线路的距离Ⅱ段或Ⅲ段动作切除故障。柔性直流输电线路运行方式的变化将导致上级线路距离保护Ⅱ段的保护范围缩小,以... 接入MMC-HVDC的交直流混合系统中,当与柔性直流线路直接相连的下级交流线路保护不能正确切除区内故障时,将由上级交流线路的距离Ⅱ段或Ⅲ段动作切除故障。柔性直流输电线路运行方式的变化将导致上级线路距离保护Ⅱ段的保护范围缩小,以很大的概率发生拒动,此时只能依靠距离保护Ⅲ段动作,故障清除时间延长。针对这一问题开展研究,深入分析了MMC-HVDC运行方式对交流系统距离保护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柔性直流输电公共连接点处量测信息的自适应距离保护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MMC-HVDC对上级交流线路距离保护的影响,保证距离Ⅱ段的正确动作,减小了故障的清除时间。在PSCAD/EMTDC仿真环境中搭建含MMC-HVDC的交直流混合系统,仿真验证了所做分析和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型直流输电 交直流混合系统 距离保护 系统运行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动电流积分相关性的直流配电网单极接地故障保护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贾思强 崔双喜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4,共8页
针对小电流接地的直流配电网在发生高阻接地故障时故障辨识困难,以及电流差动保护易受分布电容暂态电流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差动电流积分相关性的直流配电网单极接地故障保护方法。研究通过分析直流配电网在发生故障后的故障电流特... 针对小电流接地的直流配电网在发生高阻接地故障时故障辨识困难,以及电流差动保护易受分布电容暂态电流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差动电流积分相关性的直流配电网单极接地故障保护方法。研究通过分析直流配电网在发生故障后的故障电流特征,验证了分布电容暂态电流为故障电流的主要成分。利用发生区内外故障时差动电流的极性差异并引入Pearson相关性系数,根据正负差动电流积分与其积分绝对值的相关性构造故障线路识别判据。仿真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可快速识别故障线路,具有一定的耐受噪声和同步误差的能力,且在高阻接地情况下依旧能准确识别故障线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网 小电流接地 高阻接地故障 差动电流 Pearson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平导贯通段钻爆施工安全控制技术
5
作者 王逸轩 张春瑜 +5 位作者 王立川 张学民 裴文强 李超 徐智磊 王海彦 《工程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2-180,共9页
为解决长隧道临近贯通时的爆破安全距离与工期协调问题,依托改建成昆铁路月直山隧道平导贯通段钻爆施工实际,采用动力数值计算方法对对侧殉爆和人体危害安全风险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基于灰色关联度原理提出了安全控制技术和施工管理... 为解决长隧道临近贯通时的爆破安全距离与工期协调问题,依托改建成昆铁路月直山隧道平导贯通段钻爆施工实际,采用动力数值计算方法对对侧殉爆和人体危害安全风险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基于灰色关联度原理提出了安全控制技术和施工管理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间隔装药的周边孔内药卷受对侧入射冲击波影响的殉爆风险更高;本侧工作面爆破,部分冲击波传播至对侧工作面会导致作业面空气超压激增,存在人体健康伤害风险;当两工作面间距14.5~31 m时,本侧工作面爆破,对侧工作面避人不避药,当两工作面间距在14.5 m以内时,对侧工作面避人避药。研究结果可为类似隧道工程贯通施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安全距离 殉爆 爆破超压 灰色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模量模型识别的VSC-HVDC输电线路纵联保护新原理 被引量:17
6
作者 靳幸福 宋国兵 +3 位作者 徐海洋 冉孟兵 汪冬辉 刘河清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0-106,共7页
电压源换流器型高压直流(VSC-HVDC)输电控制系统复杂,故障承受能力差,线路保护装置动作正确率不高。文中提出了一种利用模量模型识别的VSC-HVDC输电线路纵联保护新原理。该原理将区外故障等效为正的电容模型,差动电流和差动电压导数相... 电压源换流器型高压直流(VSC-HVDC)输电控制系统复杂,故障承受能力差,线路保护装置动作正确率不高。文中提出了一种利用模量模型识别的VSC-HVDC输电线路纵联保护新原理。该原理将区外故障等效为正的电容模型,差动电流和差动电压导数相关系数为1;将区内故障等效为负的电容模型,差动电流和差动电压导数相关系数为-1。通过判别相关系数的正负,即可区分区内、区外故障。在实际运行中,VSC-HVDC输电系统多为双极运行,为降低极间电磁耦合的影响,采用了1模和0模量构成判据。理论分析和PSCAD仿真实验表明,新原理无需补偿输电线路电容电流,原理简单、易于整定,不受过渡电阻和控制特性的影响,在各种工况下均能快速可靠地区分区内、区外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源换流器型高压直流 直流输电线路 模型识别 相关系数 纵联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距离大容量特高压直流送电暂态稳定性控制研究
7
作者 廖修谱 高嘉 +2 位作者 刘晨 李志龙 段松涛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5-91,共7页
通过合理的控制参数,提升特高压直流送电暂态稳定性控制效果,研究远距离大容量特高压直流送电暂态稳定性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远距离大容量特高压直流送电系统的结构,计算其暂态不稳定时电流、电压等突变量,并将其输入到广义动态模... 通过合理的控制参数,提升特高压直流送电暂态稳定性控制效果,研究远距离大容量特高压直流送电暂态稳定性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远距离大容量特高压直流送电系统的结构,计算其暂态不稳定时电流、电压等突变量,并将其输入到广义动态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内;该模型经过迭代训练,输出电流、电压等突变量控制参数,并将其转换为二进制信号后,叠加到特高压直流输送电系统保护装置定电流控制和定功率控制的指令上,实现远距离大容量特高压直流送电暂态稳定性控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所提方法计算得出的线路电流突变量与实际突变量的数值基本一致,电流突变量的计算较为精准;可有效降低线路功率区间,使线路功率保持有规律的波动,对特高压直流送电暂态稳定性的控制能力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距离大容量 特高压 直流送电 暂态稳定性 模糊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与DCGAN的柔性直流配电网故障检测 被引量:7
8
作者 韦延方 吴郑磊 +4 位作者 王鹏 王浩 杨明 曾志辉 王晓卫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201-1208,共8页
煤矿直流供电技术凭借其优良的供电性能将大大提高煤矿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但由于该技术所采用的电力电子设备耐受故障冲击电流能力差,保护需利用数毫秒内的暂态信息识别故障区域,给传统交流电网继电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针对直流电... 煤矿直流供电技术凭借其优良的供电性能将大大提高煤矿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但由于该技术所采用的电力电子设备耐受故障冲击电流能力差,保护需利用数毫秒内的暂态信息识别故障区域,给传统交流电网继电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针对直流电网故障检测正确率低、鲁棒性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与深度卷积对抗生成网络(DCGAN)的柔性直流配电网故障检测新方法。首先利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将暂态电流分解,得到若干个本征模态函数(IMF)分量,计算各个IMF的相关系数,并重构成新的暂态电流信号;通过滑动窗口取值、信号组合,将其经过信号-图像转换变为二维图像,该图像分为测试集和训练集;接着,将训练集利用DCGAN通过轮流训练判别器和生成器,经多次训练逼近真实值,从生成器中得到增强样本作为训练集的扩充;并将训练集与DCGAN生成的训练集来训练网络,进一步利用CNN进行故障检测判断;最后,从样本增强对识别结果的影响,以及卷积核大小、池化方式和激活函数等方面对网络性能的影响进行仿真测试,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所分析的4种不同工况下都能有较高的检测精度,且平均检测精度为95.044%,对于分辨率为44像素×44像素的图像,检测速度可达20帧/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故障检测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dcGAN 相关系数 柔性直流配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长距离高压传输DC/DC变换器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红 王归新 胡午洋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4-49,56,共7页
在中长距离直流电力传输过程中,采用性能良好的直流变换器可以避免传输线上谐波的影响,降低线路功率损耗。在电力电子领域高压直流传输技术中,需满足的要求有:脐带电缆要求较细、变换器要求体积小、重量轻等等,所以将半桥三电平直流变... 在中长距离直流电力传输过程中,采用性能良好的直流变换器可以避免传输线上谐波的影响,降低线路功率损耗。在电力电子领域高压直流传输技术中,需满足的要求有:脐带电缆要求较细、变换器要求体积小、重量轻等等,所以将半桥三电平直流变换器应用于电力电子中高压传输中,并且对开关器件中的高频化软开关技术进行了研究。针对传统半桥三电平电路中出现的占空比丢失以及实现开关器件的零电压开关(ZVS)的条件,在采用移相控制方法的基础上,在电路拓扑中加入了隔离电容,采用倍流整流电路,并将其应用于中高压传输中,对传统与改进的DC/DC变换器分别进行了Matlab/Simulink仿真对比,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改进型的DC/DC变换器拓扑结构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距离 高压 dc/dc变换器 高频 零电压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突变检测与非凸惩罚回归的系统谐波阻抗估计
10
作者 刘青松 苗虹 +2 位作者 曾成碧 苏纪豪 王典浪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7-117,共11页
针对背景谐波大幅波动或谐波阻抗突变导致传统的非干预式谐波阻抗测量方法精度下降甚至失效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系统谐波阻抗估计方法。首先使用距离相关系数筛选得到谐波电压与电流幅值相关性强的数据,从而减小背景谐波波动对阻抗估计... 针对背景谐波大幅波动或谐波阻抗突变导致传统的非干预式谐波阻抗测量方法精度下降甚至失效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系统谐波阻抗估计方法。首先使用距离相关系数筛选得到谐波电压与电流幅值相关性强的数据,从而减小背景谐波波动对阻抗估计结果的影响。然后使用贝叶斯突变检测算法对谐波阻抗粗估值进行突变识别,根据所识别的突变点对数据进行分组处理。最后在谐波阻抗回归模型中加入均值漂移参数,通过引入惩罚函数的阈值法则和贝叶斯信息准则,对分组后的数据进行稳健回归得到谐波阻抗最优估计值,削弱了异常值对估计结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筛选后的数据进行阻抗突变点的识别更精准,且分组阻抗估计结果精度更高,为背景谐波波动与阻抗突变场景下谐波阻抗估计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谐波阻抗 距离相关系数 数据筛选 贝叶斯突变检测 稳健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型群发浅层土质滑坡运动距离经验预测模型
11
作者 黄瑞健 冯文凯 +4 位作者 李双权 柳侃 唐雪峰 郭朝旭 易小宇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5-267,共13页
降雨诱发的群发浅层土质滑坡具有突发性强和危险性高等特点,构建运动距离预测模型对滑坡风险防控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建省武平县“5·27”群发滑坡事件为研究对象,基于灾前灾后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无人机三维模型和野外调查,获... 降雨诱发的群发浅层土质滑坡具有突发性强和危险性高等特点,构建运动距离预测模型对滑坡风险防控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建省武平县“5·27”群发滑坡事件为研究对象,基于灾前灾后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无人机三维模型和野外调查,获取了131个滑坡特征数据。根据剪出口位置和地形特征,将滑坡分为坡脚剪出型、坡中剪出型和切坡剪出型,通过相关性分析确定了影响群发浅层土质滑坡运动距离的主要因素,采用逐步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3类滑坡运动距离的最优预测模型。研究表明,滑源区高差是降雨型群发浅层土质滑坡运动距离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的最优预测模型残差平方和较小,调整R^(2)值大于0.9,显示出较高的可信度和精度。模型验证表明,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对误差较小,坡脚剪出型、坡中剪出型和切坡剪出型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15.6%、13.5%和12.4%。建立的基于统计分析的降雨型群发浅层土质滑坡运动距离预测模型为类似地区的滑坡灾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尽管该模型在不同类型的滑坡中表现出较高的预测精度,但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特定区域,在其他地区的适用性仍需进一步验证;未来研究可以考虑增加样本量和影响因子,进一步完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发浅层土质滑坡 运动距离 相关性分析 逐步非线性回归 降雨型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监督学习与特征工程的电力用户行为画像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宇霆 杨威 +2 位作者 覃捷 厉韧 谭伟聪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19,共8页
为使供电部门实现对电力用户的精准分类和特征把握,提出一种电力用户用电特征选择与行为画像的方法。首先,综合利用通用的聚类内部评价指标,实现电力用户类别的自动确定;接着,考虑特征变量间可能存在的非线性关系,综合互信息和距离相关... 为使供电部门实现对电力用户的精准分类和特征把握,提出一种电力用户用电特征选择与行为画像的方法。首先,综合利用通用的聚类内部评价指标,实现电力用户类别的自动确定;接着,考虑特征变量间可能存在的非线性关系,综合互信息和距离相关系数指标,用启发式算法实现电力用户特征集的优选;最后,依据优选特征集对电力用户用电行为特征进行雷达图可视化,实现电力用户用电行为的行为画像刻画,为企业对用户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服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电行为画像 聚类分析 距离相关系数 特征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犹豫模糊集下基于改进CRITIC-ORESTE的多准则群决策方法
13
作者 苏加福 徐保健 +2 位作者 刘红雨 陈怡君 李渊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48-1058,共11页
在实际的模糊决策环境中,决策者可能面临需要同时运用多种模糊集来描述复杂决策信息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混合犹豫模糊集,该集合融合了区间值犹豫模糊集、三角犹豫模糊集以及传统犹豫模糊集,旨在提供一种更为灵活且精确的决... 在实际的模糊决策环境中,决策者可能面临需要同时运用多种模糊集来描述复杂决策信息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混合犹豫模糊集,该集合融合了区间值犹豫模糊集、三角犹豫模糊集以及传统犹豫模糊集,旨在提供一种更为灵活且精确的决策信息表达工具。通过构建基于堪培拉距离的混合犹豫模糊距离测度公式,进一步改进了CRITIC方法的标准化过程和ORESTE方法的全局偏好评分过程。此外,还提出了一个适用于混合犹豫模糊环境的CRITIC-ORESTE多准则群决策方法,并通过绿色供应商合作伙伴选择的实际案例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所提方法不仅提高了决策的准确性,还增强了决策过程的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犹豫模糊集 ORESTE CRITIC 多准则群决策 距离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频稀疏量测的直流配电网故障测距方法
14
作者 王鹤 刘逸奇 李石强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19,共10页
针对多节点复杂直流配电网在测量装置配置受限条件下短路故障测距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频电气量稀疏量测的故障测距方法。基于压缩感知构建了故障线路初步识别模型,有效缩小故障搜索范围,提升定位效率。结合高频阻抗特性与电... 针对多节点复杂直流配电网在测量装置配置受限条件下短路故障测距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频电气量稀疏量测的故障测距方法。基于压缩感知构建了故障线路初步识别模型,有效缩小故障搜索范围,提升定位效率。结合高频阻抗特性与电气量的伏安关系,设计了基于双端高频电气量的故障测距方法,在非直接测量节点配置下实现故障距离的有效计算,突破了传统方法对于测量装置配置的依赖。为了进一步提高测距的准确性,引入基于最小故障点高频电压误差的故障距离优化求解模型,显著降低测距误差,增强结果可靠性。仿真实验验证表明,该方法在直流配电网故障测距中展现出高效性与准确性,为直流配电网故障定位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网 故障定位 压缩感知 故障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熵与相关性的雨量站网优化
15
作者 张绍飞 张健 刘国栋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6-100,共5页
雨量站网监测流域降雨时空特性,对于区域水资源管理与洪水预报预警十分重要。基于信息熵理论,建立以流域雨量站降雨信息总量最大、互信息最小为目标函数的多目标雨量站网优化模型,针对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同时根据流域降雨与互信... 雨量站网监测流域降雨时空特性,对于区域水资源管理与洪水预报预警十分重要。基于信息熵理论,建立以流域雨量站降雨信息总量最大、互信息最小为目标函数的多目标雨量站网优化模型,针对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同时根据流域降雨与互信息数据分析流域降雨信息-距离传递特性,并计算流域雨量站间降雨的相关系数,分析研究流域降雨区域特征,结合流域信息-距离传递特性与降雨时空特性优化流域雨量站网拓扑结构。以柳河县一统河流域为例,对一统河流域雨量站网进行优化评价,计算一统河流域雨量站信息熵总量为57.305 bits,互信息总量为33.478 bits。求解多目标雨量站网优化模型,流域雨量站非劣解集的排序为:Y19、Y18、Y5、Y21、Y4、Y15、Y1、Y14、Y20、Y11、Y2、Y16、Y6、Y10、Y22、Y12、Y3、Y8、Y7、Y9、Y17、Y13。结合信息-距离传递模型与流域降雨空间相关性,建议调整3处雨量站布设位置,删减雨量站1处。优化后的雨量站网可以提高区域降雨监测效率,并降低流域降雨监测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熵 相关系数 距离信息模型 雨量站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EDCA和CPA的容错双向选择攻击
16
作者 张美玲 尚利蓉 郑东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229-2240,共12页
当所设计的攻击方案带有容错功能时,往往需要在非常大的候选空间中挑出正确的密钥。如何有效地实现这个目标是侧信道攻击中非常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以AES-128为目标研究了结合欧式距离增强碰撞攻击(EDCA)和相关能量... 当所设计的攻击方案带有容错功能时,往往需要在非常大的候选空间中挑出正确的密钥。如何有效地实现这个目标是侧信道攻击中非常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以AES-128为目标研究了结合欧式距离增强碰撞攻击(EDCA)和相关能量分析攻击(CPA)的容错双向选择攻击。为了提高碰撞检测的成功率,提出了EDCA,与传统的相关增强碰撞攻击(CCA)相比,EDCA利用欧式距离来区分两组能量迹之间的相似性,其碰撞检测的成功率更高,从而使优化更加实用和有意义。除此之外,结合EDCA和CPA,将密钥以及对应的碰撞对做分组处理,然后进行双向筛选,得到最优的碰撞链,大大减少了候选空间,从而降低了密钥枚举的复杂性,有效地恢复密钥。实验结果表明,在低信噪比SNR=-3 dB和SNR=-6 dB的条件下,设置碰撞对的阈值ThΔ=5,所提出的方案在3000条能量迹时成功率达到98.78%和80.25%,均优于现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S-128 碰撞攻击 欧式距离增强碰撞攻击(EdcA) 相关能量分析攻击(CPA) 双向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多参数的DC-DC模块电源健康评估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姜伟 张春雷 +3 位作者 时林林 贾寒光 俞鹏飞 周振威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20,共7页
随着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系统设备对电源系统的性能以及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基于状态的维修方法引入到电源可靠性保障领域十分必要.实现模块电源基于健康管理智能维护的首要基础是要准确获得电源的健康状态.针对两种型号的DC-DC... 随着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系统设备对电源系统的性能以及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基于状态的维修方法引入到电源可靠性保障领域十分必要.实现模块电源基于健康管理智能维护的首要基础是要准确获得电源的健康状态.针对两种型号的DC-DC模块电源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间距度量的单个或多个监测参数的健康评估方法.基于DC-DC电源的4个评估参数的历史监测数据,文中采用mRMR特征选择的方式提取出相关敏感退化特征,然后采用基于CV值(置信值)单参数及基于马氏距离多参数的健康评估方法,对两款直流28V转5V以及28V转3.3V的DC-DC模块电源进行健康状态评估,试验结果验证了评估算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这种电源评估算法对于轻度退化程度以上的电源评估问题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该研究成果对DC-DC模块电源的健康评估以及解决电源产品的可靠性保障提供一种切实可行且具有工程化应用前景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电源 可靠性 特征选择 马氏距离 健康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DCS远距离通信的RS485转光纤模块设计 被引量:10
18
作者 荣亚迪 吴胜华 王强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0-43,49,共5页
针对在DCS系统中DPU与I/O卡件进行RS485通信会产生电信号的衰减、易受到电磁干扰,数据需要远距离传输的要求,设计了一种用于DCS远距离通信的RS485转光纤模块。该模块主要包含光模块、RS485通讯芯片和保护电路,通过光模块可以将RS485通... 针对在DCS系统中DPU与I/O卡件进行RS485通信会产生电信号的衰减、易受到电磁干扰,数据需要远距离传输的要求,设计了一种用于DCS远距离通信的RS485转光纤模块。该模块主要包含光模块、RS485通讯芯片和保护电路,通过光模块可以将RS485通讯芯片发送的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实现DPU与较远距离的I/O卡件进行数据交互。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块可以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有效地解决了在远距离情况下集散控制系统主控与卡件稳定通信问题,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S RS485 光模块 光纤 保护电路 远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暂态信号距离辨识的MMC-HVDC线路保护方案 被引量:1
19
作者 吕承 邰能灵 +1 位作者 郑晓冬 查凯文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85-188,共4页
针对柔性直流线路保护的主要技术难点直流故障的可靠识别和快速隔离,分析了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柔性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暂态量变化特征,发现线路内部故障时直流线路两端的电流量、电压量变化特征与区外故障时有较大差异。并通... 针对柔性直流线路保护的主要技术难点直流故障的可靠识别和快速隔离,分析了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柔性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暂态量变化特征,发现线路内部故障时直流线路两端的电流量、电压量变化特征与区外故障时有较大差异。并通过暂态信号距离辨识得出互距离度构成线路保护判据。仿真验证表明,该方案原理简单、可靠性高,且不受系统参数及干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柔性直流输电 线路故障 暂态信号 距离辨识 互距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C-HVDC直流控制模式对混合双馈入直流系统运行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倪晓军 郭春义 +3 位作者 赵成勇 陆翌 童凯 宣佳卓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4-30,共7页
建立了含LCC和VSC换流器的混合双馈入直流系统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基于换相失败免疫性指标,在VSC-HVDC采用定交流电压控制条件下,分析了LCC-HVDC在3种不同条件下的换相失败抵御能力。1)电流-关断角模式:整流侧定直流电流控制,逆变侧定关... 建立了含LCC和VSC换流器的混合双馈入直流系统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基于换相失败免疫性指标,在VSC-HVDC采用定交流电压控制条件下,分析了LCC-HVDC在3种不同条件下的换相失败抵御能力。1)电流-关断角模式:整流侧定直流电流控制,逆变侧定关断角控制。2)电流-电压模式:整流侧定直流电流控制,逆变侧定直流电压控制。3)功率-关断角模式:整流侧定直流功率控制,逆变侧定关断角控制。同时,改变VSC-HVDC和LCC-HVDC之间的联络线长度,研究了电气距离对LCC-HVDC换相特性的影响。基于故障恢复时间指标,对比了上述3种控制模式下LCC-HVDC的短路故障恢复特性。研究发现LCC和VSC电气联系紧密时,LCC采用电流-电压模式时其换相失败抵御能力和故障恢复能力优于其余2个控制模式,电气联系不紧密时则相反。结论可以为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LCC-HVDC控制方式及馈入落点的选取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源换流器 电压源换流器 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 直流控制 电气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