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随机车载激励下大跨度悬索桥中央扣振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赵越 黄平明 +2 位作者 付樱姿 袁阳光 苏波同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88-298,共11页
大跨度悬索桥车流荷载作用下振动响应明显,关键构件疲劳损坏直接影响结构服役状态及运营安全。为改善大跨度悬索桥结构振动响应,基于有限元模拟对柔性中央扣及刚性中央扣振动控制效应开展研究,分析了中央扣对结构模态特性的影响,并基于... 大跨度悬索桥车流荷载作用下振动响应明显,关键构件疲劳损坏直接影响结构服役状态及运营安全。为改善大跨度悬索桥结构振动响应,基于有限元模拟对柔性中央扣及刚性中央扣振动控制效应开展研究,分析了中央扣对结构模态特性的影响,并基于考虑参数相关性及车流参数聚类特征的随机车流模拟方法,分析了车流荷载下的中央扣振动控制效应及其对吊索钢丝寿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央扣主要对悬索桥的反对称竖弯频率及一阶扭转频率存在影响,随着柔性中央扣数量的增加结构振动频率有所提升,刚性扣的提升效果与三柔性中央扣接近。车流作用下中央扣可显著减小梁端位移、梁端累计位移及缆梁相对位移,随柔性中央扣数目的增加,控制效率有所提升但提升效果逐渐减小。刚性中央扣对梁端位移及梁端累计位移的控制效果与三柔性扣索接近,其对缆梁相对位移的控制效果好于柔性中央扣。吊索钢丝的疲劳寿命与弯曲应力响应的变化趋势一致,长吊索整体弯曲应力水平相对较小,中央扣对其钢丝寿命影响不明显。短吊索钢丝疲劳寿命则大幅提升,但柔性中央扣数量的增加提升效果有限,刚性中央扣提升效果与三柔性扣索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中央扣 车流荷载 梁端位移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铁路桥梁梁端伸缩装置对列车走行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永乐 向活跃 +1 位作者 万田保 任红全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4-99,共6页
梁端伸缩装置是大跨度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容易受损的构件之一,对高速车辆的走行性影响较大。本文针对大跨度铁路桥梁梁端伸缩装置,建立结构动力分析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多工况车-桥(线)耦合振动计算,分析梁端伸缩装置自身变形、安装误... 梁端伸缩装置是大跨度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容易受损的构件之一,对高速车辆的走行性影响较大。本文针对大跨度铁路桥梁梁端伸缩装置,建立结构动力分析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多工况车-桥(线)耦合振动计算,分析梁端伸缩装置自身变形、安装误差及梁端折角等因素对列车走行性的影响,提出车辆平稳性和乘客对车辆振动感觉的评判标准,并进一步基于车辆的平稳性和乘客对车辆振动的感觉确定车速及梁端竖向折角限值。研究表明,车辆响应对梁端竖向折角较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铁路桥梁 伸缩装置 车辆走行性 梁端竖向折角 Sperling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米级斜拉桥的纵向减震体系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韩振峰 叶爱君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4-70,共7页
针对漂浮型的千米级斜拉桥,研究地震作用下减小梁端纵向位移和主塔内力的方法。首先阐述了该类桥梁的纵向减震机理和方法;其次根据现有的理论和技术水平,在塔梁之间分别采用弹性连接装置、流体黏滞阻尼器、以及弹性连接装置与流体黏滞... 针对漂浮型的千米级斜拉桥,研究地震作用下减小梁端纵向位移和主塔内力的方法。首先阐述了该类桥梁的纵向减震机理和方法;其次根据现有的理论和技术水平,在塔梁之间分别采用弹性连接装置、流体黏滞阻尼器、以及弹性连接装置与流体黏滞阻尼器组合的3种连接方式,设计了3种纵向减震体系;然后建立了千米级斜拉桥的有限元模型,分别采用上述3种纵向减震体系,进行了一系列动力分析,同时研究了纵向减震参数设置;最后,对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和讨论,并建议了千米级斜拉桥纵桥向的合理减震结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米级斜拉桥 纵向减震 弹性连接装置 黏滞阻尼器 梁端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上CRTSⅡ型板式轨道梁端高强度挤塑板的合理弹性模量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赵坪锐 刘观 胡佳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9,共5页
依据梁端CRTS域型板式轨道的结构受力特征,采用梁模拟钢轨、轨道板和底座板,线性弹簧模拟扣件与CA砂浆的弹性作用,采用单向受压弹簧模拟滑动层与挤塑板的支撑作用,建立梁端轨道叠合梁计算模型,分析挤塑板弹性模量对无砟轨道承受轮... 依据梁端CRTS域型板式轨道的结构受力特征,采用梁模拟钢轨、轨道板和底座板,线性弹簧模拟扣件与CA砂浆的弹性作用,采用单向受压弹簧模拟滑动层与挤塑板的支撑作用,建立梁端轨道叠合梁计算模型,分析挤塑板弹性模量对无砟轨道承受轮载以及梁端位移时的受力变化规律。分析表明:由于梁端挤塑板弹性模量相对较低,列车通过时容易引起刚度不平顺、增大轨道受力,应适当提高挤塑板弹性模量;而梁端位移作用时,较大的挤塑板弹性模量则会引起较大的附加弯矩。综合考虑两方面作用,在常用32 m梁上,挤塑板弹性模量在10-0 MPa时,轨道受力状态最佳,其他梁型应根据实际梁端位移适当调整挤塑板弹性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TSⅡ型板式轨道 挤塑板 梁端转角 错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日中三国规范关于梁端竖向折角限值的对比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永乐 李鑫 +1 位作者 高芒芒 何庭国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4-89,共6页
梁端竖向折角是桥梁设计的控制性因素,合理确定其限值标准对结构安全和车辆走行性非常重要。本文介绍德、日、中三国铁路桥梁规范梁端竖向折角限值的相关规定,分析三国规范相关标准的取值依据,对比相同荷载条件下三国规范取值的差异,提... 梁端竖向折角是桥梁设计的控制性因素,合理确定其限值标准对结构安全和车辆走行性非常重要。本文介绍德、日、中三国铁路桥梁规范梁端竖向折角限值的相关规定,分析三国规范相关标准的取值依据,对比相同荷载条件下三国规范取值的差异,提出中国现有规范有待完善,讨论大跨度桥梁梁端竖向折角的特殊性。研究结果对轨道交通桥梁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梁端竖向折角 限值标准 轨道稳定性 车辆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善响应面法钢箱叠合拱桥梁端转角的可靠度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坤 雷俊卿 段志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0-34,共5页
基于改善响应面法,结合Matlab与MIDAS CIVIL计算程序,以我国高铁第一座钢箱叠合拱桥哈大高速铁路新开河特大桥为工程背景,计算分析了该桥梁端转角的可靠度.结果表明该桥的转角可靠度符合要求.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改进响应面法 钢箱叠合拱桥 梁端转角 可靠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小大跨上承式铁路拱桥梁端转角的有效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谢肖礼 庞木林 +1 位作者 邱辰 覃石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29-1537,共9页
为减小大跨上承式铁路拱桥梁端转角,提高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文章提出一种有效方法,即以桥面系为上弦杆,拱肋为下弦杆,在桥面系与拱肋间增设V形腹杆,由此形成一个带多点弹性约束的变高桁架,引入桁式结构承担活载,提高拱桥的整体刚度,进... 为减小大跨上承式铁路拱桥梁端转角,提高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文章提出一种有效方法,即以桥面系为上弦杆,拱肋为下弦杆,在桥面系与拱肋间增设V形腹杆,由此形成一个带多点弹性约束的变高桁架,引入桁式结构承担活载,提高拱桥的整体刚度,进而减小梁端转角。该方法通过适时的体系转换使拱和桁架分阶段承担荷载,整个结构兼具两者的优点。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修建跨径为10 m的实验桥,通过静载实验,测出梁端转角具体数值;并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模型进一步对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佐证。实验及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结构的梁端转角得到有效减小,且实验值与有限元软件计算值相差较小;在增加用钢量很少的条件下,结构的梁端转角大幅减小;上承式拱桥增设V形腹杆后结构刚度得到大幅度提高,列车静活载在L/4跨处所产生的上挠度几乎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承式拱桥 梁端转角 有限元 刚度 高速铁路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连续梁拱组合桥梁轨互制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伟民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9-83,共5页
为研究大跨度连续梁拱组合桥梁轨相互作用特征,以梅汕线上某(34+160+34)m刚架系杆拱钢箱连续梁组合桥为背景,采用理想弹塑性模型模拟线路纵向阻力,建立"轨-拱-梁-墩"一体化空间模型,对钢轨纵向力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对是否考... 为研究大跨度连续梁拱组合桥梁轨相互作用特征,以梅汕线上某(34+160+34)m刚架系杆拱钢箱连续梁组合桥为背景,采用理想弹塑性模型模拟线路纵向阻力,建立"轨-拱-梁-墩"一体化空间模型,对钢轨纵向力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对是否考虑轨道作用下的主梁应力、梁端转角、墩底纵向反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连续梁拱组合桥远离固定支座的梁端处钢轨纵向力较大,其中最大伸缩应力达到114.0 MPa,在不设钢轨伸缩调节器时钢轨强度仍满足要求;轨道结构对温度荷载和制动力作用下的主梁应力影响较大;轨道结构对梁端转角及墩底纵向反力的分配亦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梁拱组合桥 钢轨纵向力 轨道作用 主梁应力 梁端转角 墩底纵向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 m级四线铁路新型桁架桥力学原理及性能
9
作者 谢肖礼 欧阳平 +3 位作者 安玉龙 欧仕惠 杨创捷 谢远忠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51-559,共9页
对铁路桥梁来说,随着跨度的增大会导致桥梁刚度下降及梁端转角超限等问题,限制了超大跨径高速铁路桥梁的发展,为突破此瓶颈,提出了超大跨径新型桁架桥,该结构体系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而且其刚度远超拱桥,特别适用于铁路桥梁。新体系桁... 对铁路桥梁来说,随着跨度的增大会导致桥梁刚度下降及梁端转角超限等问题,限制了超大跨径高速铁路桥梁的发展,为突破此瓶颈,提出了超大跨径新型桁架桥,该结构体系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而且其刚度远超拱桥,特别适用于铁路桥梁。新体系桁架桥在桁架角点处设置刚度很大的斜杆,有效约束主梁线位移,在中部设置双层桁架,在两侧设置三角桁架,从而增强了结构的抗弯能力、刚度及稳定性。此外,该结构体系以钢结构为主,可采用预制拼装的方法,施工方便快捷。阐述了新型桁架桥的结构形式及其力学原理,并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对650 m新型桁架桥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型桁架桥强度、竖向刚度、梁端转角、稳定性、整体性及动力特性均满足要求,且较传统拱桥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桥 新型桁架桥 有限元 刚度 梁端转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桁架原理的一种新型公铁两用拱桥
10
作者 谢肖礼 周远航 庞木林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8-77,共10页
现有公铁两用拱桥随着跨径的增大,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等都会快速下降,且活载作用时容易发生剪切、弯曲变形,为解决这些问题,基于桁架原理提出一种新型公铁两用拱桥——公铁两用桁架拱桥,其原理是:拱肋和主梁间采用三角网替代立柱,将不... 现有公铁两用拱桥随着跨径的增大,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等都会快速下降,且活载作用时容易发生剪切、弯曲变形,为解决这些问题,基于桁架原理提出一种新型公铁两用拱桥——公铁两用桁架拱桥,其原理是:拱肋和主梁间采用三角网替代立柱,将不稳定的平行四边形结构转换为稳定性良好的三角形结构,通过三角形角点对拱肋与主梁形成多点弹性约束,提高两者的线刚度,同时形成桁架结构以大幅提高拱桥的力学性能。为验证结构力学特性的优越性,修建跨径为10 m的试验桥,通过静载试验测得主要构件的应力值、拱肋位移值及梁端转角值;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大跨公铁两用桁架拱桥进行建模计算。结果表明:试验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较为吻合;在用钢量相同时(即两者经济效应相差不大的前提下),公铁两用桁架拱桥与传统结构的主拱肋应力水平基本相当,但是刚度与稳定性大幅提高,梁端转角大幅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铁两用拱桥 桁架原理 梁端转角 稳定性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桥梁震时行车安全性评价的梁端变位限值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贺建帅 李奇 王君杰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43-1554,共12页
地震时桥梁端部易产生变位,对桥上列车的行车安全构成威胁。为研究基于梁端变位对震时列车行车安全性进行评价的方法及相应限值标准,建立车轨耦合振动模型。将梁端变位对应的轨道变形曲线作为静态不平顺施加到轨道上,地震导致的轨底激... 地震时桥梁端部易产生变位,对桥上列车的行车安全构成威胁。为研究基于梁端变位对震时列车行车安全性进行评价的方法及相应限值标准,建立车轨耦合振动模型。将梁端变位对应的轨道变形曲线作为静态不平顺施加到轨道上,地震导致的轨底激励以正弦波的形式通过大质量法作用于轨底,分析给定梁端变位、轨底激励及运行车速对列车行车安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列车脱轨风险与三者均正相关,因此在确定地震时梁端变位限值时应同时考虑三者的影响。通过二分法搜索得到不同频率和幅值的正弦激励下、列车以不同车速运行时,脱轨系数和轮重减载率达到限值时对应的3种形式梁端变位的界限值,取97.5%保证率得到不同车速对应的梁端变位限值。以5跨高铁32 m标准跨简支梁桥为例,进行地震作用下车-轨-桥耦合振动分析,得到按动态方法确定的梁端变位临界值,通过与按静态变位加轨底激励计算得到的震时梁端变位限值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出的变位限值的正确性。依据所提出的方法和梁端变位限值,可采用地震下桥梁动力分析代替车轨桥耦合振动分析对高铁列车震时行车安全做出快速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端变位 高铁列车 行车安全 地震 车桥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梁端残余变位的高铁列车震后行车安全评价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贺建帅 李奇 王君杰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9-167,共9页
地震后受损桥梁的行车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抗震救灾生命线能否贯通。通过数值模拟得到4种典型梁端残余变位形式对应的轨道变形曲线,将其作为轨道不平顺施加到轨道上,建立了车轨耦合振动模型。分析了不同程度的4种梁端变位对以不同车速行... 地震后受损桥梁的行车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抗震救灾生命线能否贯通。通过数值模拟得到4种典型梁端残余变位形式对应的轨道变形曲线,将其作为轨道不平顺施加到轨道上,建立了车轨耦合振动模型。分析了不同程度的4种梁端变位对以不同车速行驶的高铁列车行车安全的影响。通过二分法逼近的方式确定了不同车速下脱轨系数和轮重减载率超限时对应的4种梁端残余变位界限值,通过将震后梁端残余变位响应值(计算值或观测值)与限值进行比较,可在无需进行车轨桥耦合振动分析的情况下对高铁列车震后行车安全做出快速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端残余变位 高铁列车 行车安全 震后评估 车桥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交连续梁桥地震位移响应及典型参数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邓海容 姚凯 +2 位作者 徐略勤 杜桁 孙榕徽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5-73,64,共10页
为了揭示斜交连续梁桥的地震破坏规律,提高这类桥梁抗震设计的针对性,选取汶川震害中某典型斜交连续梁桥为原型,以支座摩擦系数、斜交角、主梁跨数、墩高为参数构建了15个分析桥例。考虑支座滑移、挡块退化、桥台伸缩缝碰撞等非线性因素... 为了揭示斜交连续梁桥的地震破坏规律,提高这类桥梁抗震设计的针对性,选取汶川震害中某典型斜交连续梁桥为原型,以支座摩擦系数、斜交角、主梁跨数、墩高为参数构建了15个分析桥例。考虑支座滑移、挡块退化、桥台伸缩缝碰撞等非线性因素,基于OpenSEES开源程序建立模型,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研究了斜交连续梁桥地震位移响应特点及其参数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由于支座滑移且缺乏自复位能力,斜交连续梁桥的典型地震响应为主梁的双向耦合位移和平面旋转;梁端纵、横向残余位移均随着斜交角的增大而先增后减,主梁平面转角则先增后减,最大平面转角出现在斜交角为45°时;连续跨数增多会导致梁端纵、横向位移先减后增,单跨的平面转角是4跨的11.1倍;随着墩高的增加,梁端纵、横向位移不断增大,主梁平面转角呈先减后增的变化规律,墩高为16m时出现最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交连续梁桥 地震位移 平面旋转 斜交角 主梁跨数 墩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门二桥坭洲水道桥纵向约束体系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张鑫敏 徐源庆 +1 位作者 鲁立涛 李冲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12,共6页
虎门二桥坭洲水道桥为主跨1 688m的双塔双跨悬索桥。为减小该桥在汽车活载、温度作用及风荷载下的梁端位移,提出一种在塔梁连接处设置静力限位-动力阻尼装置的纵向约束体系。采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Nonlinear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分析该... 虎门二桥坭洲水道桥为主跨1 688m的双塔双跨悬索桥。为减小该桥在汽车活载、温度作用及风荷载下的梁端位移,提出一种在塔梁连接处设置静力限位-动力阻尼装置的纵向约束体系。采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Nonlinear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分析该静力限位-动力阻尼装置的限位间隙、限位刚度对梁端位移、塔梁相对位移、限位力的影响规律,确定限位装置的合理参数取值,分析设置静力限位-动力阻尼装置前、后加劲梁应力、桥塔纵向弯矩和梁端位移。结果表明:该桥静力限位-动力阻尼装置的限位刚度取200MN/m,广东侧和东莞侧限位间隙分别取0.82m和1.05m;采用静力限位-动力阻尼体系后,静力作用和地震作用下的梁端位移大幅降低,伸缩缝规模从2 758mm降到2 106mm,减小2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纵向约束体系 静力限位-动力阻尼装置 限位间隙 限位刚度 梁端位移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荷载作用下大跨度铁路悬索桥的梁端变位特征 被引量:21
15
作者 郭辉 苏朋飞 +2 位作者 赵欣欣 刘晓光 乐思韬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19,共6页
以连(云港)镇(江)铁路五峰山长江大桥为工程背景,基于有限元分析,研究该桥在基础不均匀沉降、温度荷载、风荷载、竖向活载及制动力作用下的梁端变位特征及荷载组合效应。结果表明:梁端纵向位移主要影响因素为温度荷载和竖向活载,其次为... 以连(云港)镇(江)铁路五峰山长江大桥为工程背景,基于有限元分析,研究该桥在基础不均匀沉降、温度荷载、风荷载、竖向活载及制动力作用下的梁端变位特征及荷载组合效应。结果表明:梁端纵向位移主要影响因素为温度荷载和竖向活载,其次为纵向风荷载、基础沉降和列车制动力;梁端竖向转角受竖向活载和基础不均匀沉降影响最大;横向极限风荷载和温度荷载对梁端横向位移和转角存在一定影响;主、引桥之间的横向位移差引起梁端横向折角。除考虑梁端纵向位移和竖向转角外,铁路悬索桥在设计时也应关注梁端横向位移和横向折角,可通过结构约束体系、端横梁局部合理设计及主、引桥支座位置优化等措施满足梁端空间变位要求,从而为大位移梁端伸缩装置的设计和梁端区域行车的安全平稳提供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悬索桥 梁端变位 设计荷载 横向位移 横向折角 结构约束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T构桥设计跨径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孙大斌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9,共4页
为寻求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预应力T构桥梁的合理跨径,对该类型桥梁的主要刚度指标:ZK静活载作用下梁体竖向挠度、横向位移、梁端竖向转角、3m梁段扭转变形以及残余徐变变形进行研究,分析T构桥设计的刚度控制指标对经济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寻求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预应力T构桥梁的合理跨径,对该类型桥梁的主要刚度指标:ZK静活载作用下梁体竖向挠度、横向位移、梁端竖向转角、3m梁段扭转变形以及残余徐变变形进行研究,分析T构桥设计的刚度控制指标对经济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构桥梁部高跨比一定时,随着跨径的增长,梁体各项刚度指标的计算值也随之增加,梁端竖向转角这一刚度指标控制无砟轨道T构桥设计;通过采用增加梁高措施,提高了梁体刚度,可有效降低梁端竖向转角,采用主墩纵向尺寸加大或基础刚度增加等措施,对梁端竖向转角的改善不明显;从技术和经济性两方面分析,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T构桥单侧跨度以不大于80m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运专线 无砟轨道 刚构桥 跨径 刚度 梁端转角 挠度 位移 扭转 徐变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跨布置对大跨度铁路悬索桥刚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苏朋飞 胡所亭 +1 位作者 郭辉 孙大奇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1-78,共8页
为探究孔跨布置对大跨度铁路悬索桥刚度的影响规律,以某主跨1092 m的公铁两用悬索桥主桥为背景,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不同数量边跨(0~4边跨)的悬索桥有限元模型,对5种模型的主跨竖向刚度、跨中横向位移及梁端变位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为探究孔跨布置对大跨度铁路悬索桥刚度的影响规律,以某主跨1092 m的公铁两用悬索桥主桥为背景,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不同数量边跨(0~4边跨)的悬索桥有限元模型,对5种模型的主跨竖向刚度、跨中横向位移及梁端变位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孔跨布置对大跨度铁路悬索桥的主跨竖向刚度、跨中横向位移、梁端竖向转角、梁端横向折角、梁端横向位移、梁端纵向位移和桥梁自振特性有较显著的影响,但随着边跨数量的增加,影响逐渐趋于收敛;孔跨布置对主缆重力刚度影响较小。大跨度铁路悬索桥无边跨时,桥梁的梁端竖向转角、横向折角和纵向位移均明显增大,设计时应慎重选用;单边跨时,桥梁的梁端横向位移较大(横向限位支座约束时,对应的横向反力较大),需采取相应措施;地形条件允许时,建议增加边跨数量,同时加强梁端位移荷载组合方法、长效控制措施和高性能梁端伸缩装置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 悬索桥 整体刚度 孔跨布置 梁端转角 梁端位移 自振特性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地震作用下高铁桥梁圆端形桥墩易损性分析
18
作者 沈惠军 王浩 +3 位作者 郑文智 梁瑞军 沙奔 许俊红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5-232,共8页
圆端形桥墩在高铁桥梁中应用广泛,为研究其在多维地震动作用下的易损性,首先基于OpenSees建立了某典型三跨高铁连续梁桥的非线性动力分析模型;然后以相对位移延性比为桥墩的损伤指标,确定了固定中墩各破坏状态的相对位移延性比界限值;最... 圆端形桥墩在高铁桥梁中应用广泛,为研究其在多维地震动作用下的易损性,首先基于OpenSees建立了某典型三跨高铁连续梁桥的非线性动力分析模型;然后以相对位移延性比为桥墩的损伤指标,确定了固定中墩各破坏状态的相对位移延性比界限值;最后,在考虑地震动输入角的基础上,基于易损性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固定中墩顺桥向和横桥向的地震响应。结果表明:①同一地震动输入角下,固定中墩顺桥向的墩顶峰值位移平均值远大于横桥向;②当PGA值和地震动输入角都相同时,固定中墩顺桥向达到各破坏状态的概率明显大于横桥向,因此,在设计时应优先考虑顺桥向的破坏概率;③固定中墩顺桥向各破坏状态易损性云图的波动性明显大于横桥向,所以地震动输入角对固定中墩顺桥向的影响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桥梁 圆端形桥墩 地震易损性 多维地震动 相对位移延性比 地震动输入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